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朱元璋 > 第二章 英雄新出: 露锋芒少年有志,举义旗戎马苍生

第二章 英雄新出: 露锋芒少年有志,举义旗戎马苍生(1/1)

朱重八在回家乡的路上,曾意外地救下了当初教自己练功的一位出家师父。当时,朱重八刚绕过一个山坡,忽然听得前面不远处有厮杀打斗的声音,他急忙登高一望,见有几个官兵正在围斗一个和尚。眼见和尚早已经筋疲力尽,性命危在旦夕。朱重八仗着自己年轻力壮,大喝一声冲了过去。这几年的流浪生涯,让他学会了几招护身的本领。几个扫堂腿之后,官兵见面前这个人有些棘手,他们相互招呼一声便四散逃去。待到安全后,朱重八赶紧上前去扶起被打倒在地的和尚。朱重八定睛一看,此人是曾在皇觉寺教过自己练功的师父。

慌张之间,朱重八双膝跪地,说道:“弟子不孝,救师父来迟,还望师父恕罪。”

几年没见,朱重八比之前成熟不少,和尚一时间竟然没有认出自己的这位弟子。待朱重八从头到尾、详详细细地把当初跟着师父练功的事情回述起来,和尚师父才认出了这个出家只有两个月的弟子。一番叙旧后,朱重八问和尚师父接下来的打算。和尚师父仰天长叹一声,只说世道混沌,不如回到寺庙里去做一个不问红尘的修行人吧。朱重八一听,遂请师父带着自己回皇觉寺去。师父点头答应,二人遂结伴而回。在这位师父的重新引荐下,皇觉寺的长老将朱重八安排住下,又命人教授他文治武功。

在云游了三年多之后,朱重八终于意识到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如果他想要改变当下的社会环境,就要有更高的见识和智谋。因此,在皇觉寺住下来后,朱重八开始努力地学习佛经,并且攻读诸多传统书籍。日后,朱元璋能写出《明太祖御制文集》,便与此时他在寺庙里的学习密不可分。

在青灯下、黄卷中,朱重八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出家生活。这样的日子一长,也总会觉得有些枯燥,但在后人的传说中,朱重八此时已经显现出了许多真龙天子的异象。

传说,当时夜间行路的人,总是能够远远地看到皇觉寺的方向天有红光。人们觉得奇怪,以为是寺庙里着火了。当众人前来救火时,走到寺庙跟前,却发现红光不见了。如此三番,便有人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认为寺庙里一定住着一位上天派下来的神仙。

又传说,朱重八当时的值事是打扫殿堂。殿堂里的空间比较狭小,供奉的神像又很多,这就使朱重八每次打扫的时候都会留下许多死角。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住了,对着面前的神像说:“你赶紧把脚缩回去。”没想到,一转眼,神像的脚真的缩回去了。

还有一次,供奉在神像前面的烛台被偷油的老鼠咬坏了。朱重八很是气愤,他带着埋怨的口吻对神像说:“要你这尊佛有什么用,连自己面前的烛台都保护不了,你又怎么能够保佑老百姓呢?”或许是出于恶作剧的心理,朱重八偷偷在神像后背上写下“发去三千里”几个字,意思是说我要把你发配到三千里之外去自我反省。奇怪的是,这一天晚上寺庙所有的僧人都做了同一个梦,梦中被朱重八骂的那尊佛哭着前来和大家告别。僧人们问他为什么要离去,佛说当世的主要把我发配到三千里外。佛嘴里说的当世的主,便是朱重八。

天亮后,有人提起昨天晚上做的这个奇怪的梦,大家不约而同地都说自己做了同样的梦。朱重八这才想起自己开玩笑而写下的那几个字,但他又不敢声张,只得在没人的时候悄悄把佛像后面的字迹抹去了,改写为:“戏耳。今释之。”意思是说,昨天说要发配你去三千里外的话本来是一句玩笑话,今天我把昨天的话收回了。当天晚上,所有的僧人都做了同一个梦,那尊神佛又来托梦,告诉众人自己已经被当世主赦免了罪过,仍旧可以留在皇觉寺中。

关于朱重八这一段出家生活,因为他日后的皇王尊位而被后世人附会了太多的神秘色彩,只不过是给老百姓增加一些谈资罢了。如果没有发生意外,朱重八或许会做一辈子的和尚,日后也有可能成为一代高僧,传经布道而终老一生。但假如故事真的这样发展,历史又会有怎样的不同呢?生活中没有如果,历史也永远都不会重来第二次,正在苦修的朱重八终于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当时,朱重八在皇觉寺中除了读佛经外,长老还命了空和尚传授给他武功和格斗术。整整两年的时间中,朱重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分春秋冬夏,二人每日都在皇觉寺的后院操练。而就在朱重八回到皇觉寺第二年春天的一个夜里,他被一阵震耳欲聋的厮杀声从睡梦中吵醒。朱重八嗖的一声从床上跳将下来,随便披上一件衣服,手里抄上一把刀,就从屋子里冲了出来。

在朦胧月色的映照下,朱重八恍惚间看到长老正在几个武僧的护卫下向后院方向撤退,前院还有几十个僧人在和前来围剿的官兵打作一团。朱重八顾不得问明原因,大喊一声“我来也”,纵身加入了厮杀的人群中。

长老听到朱重八的声音,忙命人唤他退出厮杀的重围,语重心长地叮嘱他,一定要凭借自己的武功保卫众位僧人的身家性命。长老说,皇觉寺今日保不住了,大家不要恋战,有机会赶紧逃命去吧。朱重八本来还想为保护寺庙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但见大势已去,不得已而听从了长老的话,和诸位武僧边打边退,各自保命去了。

至此,朱重八的二次出家生涯也走到了尽头。

朱重八在皇觉寺中学习文治武功,为他以后打江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开国皇帝不只是能写能打,还要有审度天下大势的气魄以及精准分析世道格局的能力。从皇觉寺出来后,朱重八又一次陷入了何去何从的迷茫中。但相比起之前填不饱肚子时的迷茫,此时则是对命运的忧心,是对如何才能改天换日的谋划。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朱重八这几年在皇觉寺中的学习,为今日的选择做好了准备。

朱重八暗暗把天下大势分析了一番:

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会同刘福通发动农民起义。之后,彭莹玉、邹普胜、芝麻李、王权、张椿等人纷纷在各地响应抗元起义。朱重八也曾心动过,但时势的变化似乎还没有给予他足够好的机遇。

至正十三年(1353年),泰州人张士诚自立为王,国号大周,年号天祐。在随后两到三年的时间中,张士诚的部队攻占了平江、松江、湖州、杭州、常熟等一些富庶的城镇。张士诚随后将平江改名为隆平府,将国都迁至此地。张士诚本来是个私盐贩子,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能掀起如此大的风浪。在当时,贩卖私盐是要杀头的,既然躲不过被杀的命运,那就只好起来反抗了。

再看周边局势:河南李思齐、关内张思道与山东王宣、王信父子都是各拥重兵而雄踞一方。这些人,谁都有可能会成为代替元王朝统治的下一代王者。最终会是谁取天下,朱重八不敢妄下结论,更不敢随便投靠某一方。看到天下局势已经大乱,一方面他欣喜于人们有如此的觉悟和勇气来起兵反抗命运的不公,另一方面他又担忧如此连年混战必然又要祸及普通百姓。可怜那些穷苦人,生前食不果腹,死后也没有葬身之地。这样的王朝统治早该灭亡,但换一个人来统治就一定会有好的改变吗?

朱重八一遍遍地问自己同样的问题,他又把各地起义军的情况相互对照一遍,仍然不能得出一个肯定的答案。而且,当下的起义军名目繁杂,如果大家不能同仇敌忾,也必将无法与元军的铁骑作硬对硬的抗争。想到此,朱重八心中不禁一惊。他知道,这时候必须有一个能够统领全局的人站出来,否则极有可能会把已经取得的战果重新拱手送回。但这个人是谁、又会在什么时间出现呢?朱重八尚没有意识到自己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朱重八身上的天子异象曾被两个人见识过,其一便是曾到凤阳暗寻天子之气的刘伯温,其二则是他离开皇觉寺后遇到的定国仙翁。

当朱重八在一场混战中从皇觉寺仓皇逃出来后,他遵照长老的嘱托,来泰山寻找一位定国仙翁。当时正是绿树成荫、遍地花开的时节,天气渐渐地暖和起来。朱重八打听好上山的路后,一路匆匆地往山上赶。这一日,他因走得急而饥渴难耐,本想在树荫下休息片刻,却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朱重八被一阵悠扬的山歌声从睡梦中唤醒。他揉揉眼睛,定了一下心神,循着山歌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挑着一担柴从山上走下来。朱重八寻人心切,却又不知何处才能见到仙人真容,见到有人走来,他急忙上前询问。

朱重八把自己寻找定国仙翁的事情告知给老人,老人把朱重八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番,笑了笑,说:“你要找的这个人,举目所望远在天边。不过你若是心诚的话,他也近在眼前,想找到他并不是什么难事。”一听老人如此说,朱重八喜出望外,急忙请老人给自己指一条明路。老人捋了捋胡子,不急不慢地说:“你要找定国仙翁,有两条路可以走。你如果走大路,需要徒步五天;如果走小路,约两日便可。”朱重八自然选择走小路,可在这人生地不熟之处,小路又该怎么走,他心中自然没有把握。朱重八再次向老翁提出请求,希望他能给自己带路,并许诺如果找到定国仙翁后必定给予他重谢。

老人点头答应了朱重八的请求,但他同时也提出了要求。老人说,小路崎岖且遍布荆棘,他年老体衰走不动,如果朱重八愿意背着他走,他也就为他指路。朱重八倒也仗义,二话没说便蹲下身来把老人背起。虽然朱重八正是力气雄壮的年岁,可这条小路实在难走,又兼天气温热,没走多远朱重八已经气喘吁吁。他远远看到前面有一块青石板,便对老翁说:“老人家,我背你走有点累,先把你放下来休息片刻,待我汗落了我们再上路。”在朱重八将老人放下转身去擦汗的瞬间,这位老人摇身一变,坐落在朱重八面前的分明是一位身着青衣的道家仙人。朱重八大吃一惊,忙问这位道人怎么称呼。道人回答说:“我就是你正在寻找的定国仙翁。今日你背我走了一百一十八步,那么我便许你坐定江山一百一十八年。你意下如何?”

朱重八这才意识到,原来皇觉寺长老让自己前来寻找的定国仙翁是一位得道仙人。朱重八听得仙翁如此言语,忙双膝跪地,大声说道:“师父慈悲,弟子有眼无珠,不识真人本相。弟子愿请真人大驾,再背你前行。”

定国仙翁却摇摇头,只说了一句“一切都是天意”,转眼之间便消失了。

朱重八仔细品味着仙翁刚才的话,难道自己才是最终要一统天下的人?得到仙人指点,朱重八终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定位。

元末时期,不论是社会上层的统治者,还是各地的官吏,均是贪污成风,由此也就在社会上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对比:达官贵族骄奢淫逸,穷人食不果腹。之所以会造成这等对比,与元朝统治者一直推行的政策有很大关系。

在元王朝统治时期,全国人民被划分为四个不同的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元朝对这四个等级人口的待遇有着天壤之别。元朝统治者是蒙古族出身,所以蒙古人的待遇最高,统治层面中的人口比例也最大。而当时社会地位最低下、受到最多压迫和歧视的,是南人。

元朝法律规定,南人(甚至也包括汉人)不得在中央、省、台、院等官僚机构任职。不仅如此,国家刑罚对不同等级的百姓的管理程度也不尽相同。如果蒙古人犯法,刑部并没有审理治罪的权力,而是要交由大宗正审理;如果汉人和蒙古人发生了争执,汉人是不可以还手的;如果蒙古人酒醉杀死了汉人,蒙古人不治罪。这一不平等的待遇还蔓延至科举选士方面。朝廷不但严格限制汉人和南人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数量,而且相比蒙古人和色目人的考试题目,汉人和南人的题目难度大且录取率非常低。在军队中,汉人与南人出身的武官是不得掌握军权和参与军事机密的。

当时的社会资源——以土地资源为主——大多都集中在蒙古族统治者手中。达官贵族不断地收购、兼并土地,穷苦百姓则失去了他们赖以为生的土地,无奈之下只得变成流民。为了生存,越来越多的百姓把自己卖身给地主,成为了他们的私有财产。他们有一个令人羞辱的名字,叫“驱丁”。主人可以任意买卖或处置自己的驱丁,哪怕不小心伤了驱丁的性命,按照当时法律的规定,主人家也只不过是受到一些杖责。为了求得一点自由和自尊,也有不少百姓开始为官府打工,去做官府分配给他们的活计,如当时有民户、站户、军户、冶金户、打铺户、丝弦颜色户等,每一种不同的户种都肩负着相应的税赋负担。如果不能按时纳税,等待他们的将是更为严苛的惩罚。不少人家因完不成规定的税额而不得不四处流浪以躲避官府的追讨。朱重八的祖辈便是官府规定的淘金户,当时因为无法缴纳规定的金子数量而从金陵逃亡到了安徽凤阳。

当下层百姓叫苦连天之时,统治者却大肆挥霍着搜刮来的民脂民膏。至大四年(1311年)正月,元仁宗继位,新皇帝一登基便下令赏赐当日朝会诸王金三万九千五百五十两、银一百八十四万九千零五十两、钞二十二万三千二百七十九锭、布帛四十七万二千四百八十八匹。而这些,也仅仅只是皇帝一时兴起的赏赐数目。此外,各种名目的赏赐时有发生,上都和大都两个都城的国库经常因为赏赐数额过大而出现库存清空的现象。元武宗继位时,朝廷的年收入为钞二百八十万锭,但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他就花掉了八百二十万锭。财政上的赤字竟然是收入的好几倍。

统治者如此骄奢浪费,早已经使得民怨沸腾。但元王朝并没有把民间的声音纳入自己的执政体系中,而是转身去向神佛祈求驻世万年的保佑。元朝贵族普遍信佛,皇帝继位之前都曾受过佛戒,帝师、国师的位置也长期被番僧占据,国库中相当一部分的财产都被用来供养僧人。有关统计显示,内廷曾在一年之内做过五百多次佛事。武宗用于敬神、修筑寺庙等宗教活动上的开支,曾经高达朝廷全年总收入的三分之二。而仁宗延祐年间宣徽院所提供的一项统计显示,仅仅全年供佛饮食这一项的开支,就用掉了面粉二十一万九千七百五十公斤、油三千九百五十公斤、燃灯的酥油用掉一万零九百三十五公斤、蜜糖一万三千六百五十公斤、羊上万头。

如此等等,并不是元朝统治时期某个帝王的特殊案例,各个帝王在挥霍浪费上极尽能事。鉴于国库财政的长期入不敷出,统治者唯有加重赋税,把一切负担都转给了最穷苦的百姓,从而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又兼天灾频发,老百姓早已经走投无路,这就成为各地的农民起义的先决条件。

至正初年(1341年),白莲教南北派首领韩山童和彭莹玉先后借助宗教传播而秘密开始反元活动。1351年四月,鉴于黄河流域水患严重,朝廷在汴梁、大名地区征集十五万民工前去治水。为了防止百姓反抗,又调派庐州等地军队两万人前来监工。面对如此巨大的工程,民工们不但得不到性命上的保障,还被如对待奴隶一般横加惩治,民工中怨恨的情绪逐渐酝酿开来。白莲教韩山童认为这是一个发动起义的好机会。在韩山童的指挥下,“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谶语开始在民工中广为流传。另外,韩山童派人在黄河河道中埋下了一个只有一只眼的石人,石人身上刻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字样。这个石人便是那黑暗社会的一盏引路明灯,待到石人一出,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号角也就真正吹响了。

细数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更迭,莫不与农民起义有着极大关系。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开始,底层百姓奋起反抗当朝统治的故事便不断上演。只是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因为知识文化的限制而少有主动觉悟者,他们需要一面引领众人前进的旗帜。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就是这样一面旗帜。

韩山童起义之事,是经过长时间谋划和组织的。最初,韩山童与另一位头领刘福通在颍州颍上县白鹿庄聚集众人,共商起义大事。为了师出有名,众人把韩山童认定为前朝宋主的八世孙,因承袭天命,所以当主中原。大家推韩山童为明王,约定日期并以红巾裹头为起义的象征。不幸的是,这次密谋之事被贼人泄露,韩山童被官府围剿抓获而处死。韩山童的妻子杨氏带着儿子韩林儿在慌乱中逃出重围。刘福通得知消息后,知道不能再等,他果断地下达马上行动的军令,短时间内整顿军马冲向了颍州城,打了城内官军一个出其不意。正是这一次出击,真真正正地打响了元末农民起义的第一枪。

刘福通在迅速占领了颍州城之后,他给身在黄陵岗的挑河工们传达了一道军令:所有准备参加起义的人全部都用红巾裹头,杀掉河道监工,前来颍州城与大部队会合。挑河工们接到命令后,马上开始行动。在挑河工起义后,黄河河道中挖出应照上天谶命的石人的消息迅速传播到中原各地,一时间四面八方的义士全都向颍州城会聚而来。举目望去,所有人都头扎红巾、身穿红衣、高举红色旗帜,漫山遍野一片火红。由此,刘福通所率领的起义军则被称为红巾军。

红巾军起义后,朝廷命枢密同知赫厮、秃赤率领阿速军与诸路汉军,并会同河南行省的军队,三军合一前来镇压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阿速军本来是由色目人组成的一支精锐部队,他们善于骑射,以精悍骁勇而著称。但长期沉迷于花天酒地的不只达官贵族,这样的不良风气也浸染到了部队之中。当初横扫天下的阿速军曾是蒙古大军征战沙场的主力部队,但现在的他们只会吃喝玩乐,当官的惯于克扣军粮以中饱私囊,当兵的则常常抢劫百姓与土匪无异。这早就不是一支善于打仗的军队了,而成为不堪一击的空架子。以这样一支完全丧失了战斗力的部队来作为围剿的主力,胜负其实早已经明确了。当赫厮率领着军马来到颍州城下时,只是和红巾军遥遥对阵了一下,就已经被红巾义士们表现出来的震天气势吓破了胆,阿速军迅速调转马头溃逃而去。

见此情形,刘福通更加确信自己组织起来的这支起义军是可以雄霸天下的。他率军乘胜追击,接连攻下了亳州、项城、牛皋等城池,随后又拿下了罗山、上蔡、真阳等地,并把起义的矛头直指舞阳和叶县。颍州城红巾军起义的消息早已人人皆知,刘福通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攻破许多地界,主要是民心所向。两淮、江西等地的贫苦百姓、士农工商等众全都期盼着红巾军能早日打到自己家门口,他们也早早地做好准备,只要一看见红巾军的影子,必定会全力帮助红巾军再攻下一座城池。红巾军的队伍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充到几十万人。

九月,刘福通又带领红巾军先后攻克了汝宁府、息州、光州等地。从地图上看,皖西豫东的大片地区已经被一片鲜艳的红色占领。无独有偶,红巾军的起义打响了反抗元朝统治的第一枪,全国其他地区的义军也纷纷以自己的方式响应。

1353年五月,淮南泰州白驹场私盐贩子张士诚因不堪官府的欺压,趁着天下大乱,带着自己的亲信弟兄李伯升、潘原明、吕珍等十八人,歃血盟誓,也在当地揭竿而起。张士诚等人先后杀掉了欺压他们的官府吏员和一些仇家大户。这十八位兄弟原本只是想报仇雪恨,但发觉已经没有办法回头后,他们便一不做二不休,就地招兵买马也起义了。他们先打下了泰州高邮城,并占领了三十六个盐场。张士诚自称诚王,国号为大周,年号为天祐。

在这一时期,白莲教南派的彭莹玉于蕲州起兵,相距不远的徐州城则被芝麻李、彭大和赵均用的起义军攻占。从红巾军开始起事起,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中,农民起义军已经形成了滔天之势。元朝廷早已经自顾不暇,只能被动地等待自己的覆灭之日。

在各地的起义军中,有一支军队尤为特殊,这便是由郭子兴联合孙德崖、张天佑于定远起事的一支队伍。当时,定远、钟离一带的穷苦百姓纷纷响应郭子兴起义。而这支起义军的主要活动区域,就在朱重八的家乡。郭子兴起义,也效仿了红巾军的做法。1352年二月二十七日,郭子兴率人悄悄地潜入了濠州城内,随着他一声呐喊,四周群起响应,大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濠州。随后,郭子兴自称元帅,其以濠州为大本营,与前来征伐的元军展开了对峙。当时,元军并不敢强攻濠州,但为了邀功,每天都会抓一两个普通百姓回去禀奏战功。元军如此无耻的做法彻底激怒了当地百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一时间,城内城外遥相呼应,喊声响成一片。郭子兴也真正见识了人民的力量。

普天之下的这一切变故,都深深地烙在朱重八的心上。他知道,元王朝的统治不会长久了。朱重八原本还对皇觉寺被官兵深夜来袭的事情感到不解,此时他才意识到,并不是皇觉寺做错了什么,而是元军需要抓几个替死鬼,皇觉寺的僧人们是被当作起义乱民而砍杀的。要么继续于乱世之中苟且偷生,要么加入起义大军做一番惊天地的大事。朱重八面临着人生的选择。在尚没有决定何去何从时,他想起了收到的一封来信。寄信人是他儿时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汤和,现在他在元帅郭子兴帐下,是名副其实的起义红巾军一员。

朱重八的好友汤和就是当年那个和自己争着做“土皇帝”的小伙伴,不承想今日他真正走上了与元王朝抗争的道路。汤和,已经不是当年的汤和;朱重八,也不是当年的朱重八。朱重八在皇觉寺精修内炼的这段时间,汤和投奔了红巾军,并且得到了郭子兴的重用,现在已是千户之职。反元起义正如火如荼,汤和深知此时正是用人之际,他之所以给朱重八寄来这样一封信,便是从儿时朱重八所表现出来的稳坐江山的气魄中看到了他的胸怀与才干,于是邀他一起共谋大业。

朱元璋后来在回忆起自己收到汤和这封来信的心情时,他只说了四个字——既忧且惧。朱元璋要表达的意思很明确:忧,是因为在乱世中生存不易,他忧愁自己该怎样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如果不接受汤和的邀约,想必以后的生活会非常艰难;惧,是因为自己是一个出家僧人,原本应该与世无争地度过这一生岁月,现在却收到了起义军汤和的书信,如果这一消息被官军知道,必然会给自己以及皇觉寺招来灭顶之灾。该怎样回复汤和这封信呢?朱重八思来想去找不到更好的对策。

观察一下当下时局,朱重八面前有三条路可以走:其一,继续留在皇觉寺做个不问世事的修行人。后来皇觉寺僧人被官军追杀,这条路注定是走不通的;其二,可以效仿自己的祖辈父辈,离开这个充满苦难的地方,去他处寻找一个世外桃源。但朱重八第一次离开皇觉寺时也曾四方流浪,他早已明白,只要元朝统治一天不覆亡,普天之下就永无乐土;其三,答应汤和的邀约,参加起义军。究竟该选择哪条路,朱重八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祈求殿堂之上供奉的神佛能给自己一丝光明的指引。

朱重八虔诚地跪在神像面前,心中默默祈愿,希望手中的圣杯能够明确神意。圣杯,是由两个月牙形的木块组成的一对祈祷用具。求神问卜者在许下心愿后,双手虔诚地把圣杯举过头顶,轻轻摇晃后再伸手摔在面前。如果掷出的圣杯一正一反,这表示神明赞同祈祷者的决定;如果是两个都面朝上,表示神明没有给出明确的决定;如果是两面都朝下,表示神明否定祈祷者当下的决定。朱重八祈愿说,如果神佛认为自己应该留在寺庙,那就请显示一正一反的结果。只见他手起杯落,圣杯却是双面都向下,是代表否定的意思。朱重八不理解神佛的旨意,又在心中默默地祈祷了一回,再次掷出了圣杯。他心怀忐忑地睁开了双眼,却发现圣杯又一次显示了双面向下,仍旧是否定的意思。朱重八仔细一琢磨,难道神佛是让自己答应汤和的邀约而加入红巾起义军?

其实,对自己该何去何从,朱重八心中早就有了决定,如今的祈愿,只是让他进一步坚定了心中的想法。因为他知道如果选择了加入起义军,就是一条无法回头的不归路。在这条路上,如果不成功,更无法成仁。成王败寇,这只不过是历史故事的一次次重演。

在经历数年的流浪生涯后,朱重八对朝廷仅存的一点希冀也已经破灭。朱重八原本还期望当权者能够良心发现而改变统治策略,但官吏似乎只是忙于彼此之间的争权夺利,他们既不顾穷苦百姓的生死,又对起义之事无能为力。为了镇压各地的反抗,朝廷还颁布了一项“强盗皆死”的法令。但老百姓早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又有谁还在乎这样一纸空文呢?正是对当下的时局看得透彻,朱重八进一步坚定了去赴好友汤和之约的决心。

朱重八前来投奔汤和时,仍旧是穿了一身僧装。他来到濠州城下,面对守城将士的盘问,朱重八直言自己是来投奔元帅郭子兴的。时值两军对垒之际,守城军士的神经都紧紧地绷着,突然有这么一个来历不明的和尚出现,大家猜测他是元军派来的奸细。为了以防万一,军士命人把朱重八捆了起来,同时派人去元帅府向郭子兴禀告此事。

当时,郭子兴正在苦苦思索应敌的对策,见手下前来禀告说抓了一个元军派来的和尚奸细。郭子兴本来想下令把奸细一杀了之,但又转念一想,面对两军僵持不下的局面,何不亲自对奸细严加审问,看能否打探出一些有用的军事情报。

朱重八被人押解着来到了元帅府。郭子兴一眼瞧去,心中不禁略微一惊。虽然和朱重八之间还没有任何语言交流,但郭子兴已然明白此人绝非奸细。作为义军的大元帅,郭子兴阅人无数,他相信自己的双眼。原来,郭子兴之所以产生如此想法,是因为朱重八当时所展现出来的非常人的一种气度。《明史》中有一段对朱重八相貌的描写:“(朱元璋)姿貌雄伟,奇骨灌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意思是说,朱重八这个人的相貌十分伟岸,他的头骨与一般人有很大不同,可谓是天生奇骨。不仅如此,通过这一副奇特相貌所透出来的是一股轩宇之气。即便是面对郭子兴这样的大人物,朱元璋也始终表现得不卑不亢,甚至很难从面部表情去揣测到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郭子兴一眼便断定此人乃是个奇才,甚至是日后可以建功立业的伟才,于是他急忙命人给朱重八松绑,详细询问他的出身和来处。

待朱重八拿出汤和写给自己的那封信,郭子兴马上喜上眉梢,原来这个出家人是自己部下汤和盛情邀请的好友。郭子兴相信自己看待汤和的眼光,汤和则相信自己看待朱重八的眼光,那么以此推之,郭子兴也就自然而然地对朱重八产生了信任。一番客套之后,郭子兴便安排朱重八在帐下听令。朱重八自此便告别了僧人的身份,即将开始一段崭新的戎马生涯。

为了和以往的岁月告别,同时也为了表明自己的高远大志,朱重八自此改名朱元璋,字国瑞。璋,本意是一种锋利的玉器。以元璋为名,意指要以锋利如玉之心诛灭元朝。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朱元璋虽立下了雄阔的志向,但等待他的人生之路要比之前的流浪生涯更加波澜起伏。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重大抉择。此后,他的任何一个抉择都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性命危险。然而,也正是在一次次的生死抉择下,朱元璋以自己的敏锐和果敢逐步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尽管有着雄心壮志,但初到军营的朱元璋并非一帆风顺。他没有任何的政治背景,虽然有些防身的功夫,但军营里的训练又是完全不同的,他需要用实力来证明自己。朱元璋除了加紧自身的训练外,抓住一切机会去创建战功,由此才能让自己从众多将士中脱颖而出。朱元璋的这些表现,都被郭子兴看在眼中。郭子兴再一次印证了之前对朱元璋的看法,这个僧人出身的小伙子绝对不是甘居人下的,他现在缺少的是历练和机会。假以时日,他一定能够成为人中龙,郭子兴不由得心中升起了培养朱元璋的想法。

再次出兵打仗的时候,只要条件允许,郭子兴都会把朱元璋带在身边,一来是想让他多一些实战的经验,增加一些遣兵调将的谋略;二来则是想进一步验证朱元璋是否具有过人的胆识和不惧生死的勇武。而朱元璋在跟随郭子兴一次次沙场征战中的表现,也确实给郭子兴吃下一颗定心丸。《明太祖实录》中记载说,当时凡是有攻城讨伐之事,郭子兴都会命朱元璋带队前往,所到之处也必然是有战必胜。在朱元璋的带领下,郭子兴的部队越来越骁勇善战。《明史·郭子兴传》中也有一句“(朱元璋)数从战有功”,同样肯定了朱元璋在沙场上的汗马功劳。

眼看朱元璋成长如此迅速,郭子兴决定把他留在身边做自己的亲兵护卫,主要职责就是保卫主帅的人身安全。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位调遣,其说明郭子兴对朱元璋是非常信任的,甚至到了把自己的安全交付于他的地步。另外,因为可以昼夜与军营主帅形影不离,这也为朱元璋学习兵家之法提供了绝好的契机。

在这一段时间中,朱元璋不仅鞍前马后地保护郭子兴的安全,而且还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系列出色的表现使其很快在军营之中树立了威望。不仅如此,相比起其他因生活贫苦而参加起义军的老百姓,朱元璋在皇觉寺苦读圣贤书的那段辛劳也终于等来了大放光彩的时机。因为常年出兵打仗,军士们思念家乡妻儿时都会来找朱元璋代写家信,朱元璋也乐于为大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又使他极大地赢得了军心。既有沙场的英武,又兼备了些许读书人的韬略,更难得的是在军士中颇有人缘,连郭子兴都对朱元璋的快速成长感到惊讶。当初那个一无所知的出家和尚,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处事冷静、思虑深远、勇猛过人、谦虚谨慎且有着累累战功的将领。郭子兴破格提拔朱元璋为九夫长。

当放下讨饭的钵盂前来投奔红巾军时,朱重八只有二十五岁。当时他仅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就得到了郭子兴的信任,现在他又用具体的行动来证明了自己当初所言非虚,能有今日的成就,朱元璋明白他应该感谢生命中的贵人——郭子兴。他只有更加尽忠职守,才能回报这位贵人。

有一次郭子兴出城巡查,途中意外遭到一股元军的伏击。因为事发突然,郭子兴手下人马一时间乱了阵脚。当时所有人都不知所措,唯有朱元璋一人立刻拔出了腰间佩剑,向着冲来的元军杀将过去。此时,朱元璋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只见他在这一小队元军中厮杀了数个回合,杀得元军个个不敢近身。这时,郭子兴已经把惊魂的兵众重整旗鼓,一声号令之下,大家齐心协力冲杀上去。这伙偷袭的元军见势不妙,慌忙四散逃窜。这一次的英勇杀敌,让郭子兴更加信任朱元璋。

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他们前来投靠红巾起义军的目的,并非是要建立改朝换代的宏伟基业,而只是想在乱世之中填饱肚子。郭子兴也明白这些人的心思,所以每次在和元军交战大胜之后,他都会把从元军处缴获的钱财分给部下,保证每一个将士都能得到一份财物犒赏。这也是郭子兴安定军心的手段。但朱元璋却与众不同,他并不贪恋这些小恩小惠。每次打扫完战场后,他总是把缴获的财物一分不少地上交给郭子兴。郭子兴见此,也就更加多地赏赐于他。而朱元璋把这些财物全部分给与他并肩作战的弟兄们。如此一来,众人更是对朱元璋诚心相待,所以朱元璋在军营中的威望逐日增加。

郭子兴不但欣赏朱元璋的作战能力,也更加为他的人品所钦服。郭子兴曾对自己的第二房妻子张氏说:“朱元璋果真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将才,我每次与他商讨军情时,他总是可以头头是道地分析出每一种战略方针的优劣。更令我意外的是,朱元璋不仅有此文韬,他在武略上也不输给任何一位将军。在战场上,他作战十分骁勇,我对他真是十分喜爱。”看着丈夫能得如此人才的辅佐,张氏也是喜上眉梢,她提议说:“方今天下大乱,正是你收揽人才为己所用的好时机。既然朱元璋这个人如此优秀,相信将来他一定能够辅佐元帅你成就一番大事业。但若想留住人才,就要留住他的心。我听人说朱元璋今年二十有五,尚未婚娶,那么把我们的女儿许配给他,元帅意下如何?”

听到妻子如此提议,郭子兴惊叹地说道:“真没想到你一个妇人能有如此胸怀。你所言极是,朱元璋是个人才,我应该把他留在我郭氏门下。把我们的女儿嫁给他,这么好的主意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说到此,郭子兴急忙命人去召朱元璋前来,他要与这位得力能干的部下亲上加亲。

郭子兴要嫁给朱元璋的这个女儿,日后成为大明王朝的一代皇后。

郭子兴的女儿名叫阿秀,并非亲生,她原本姓马。阿秀的父亲马公家住新丰里,他生性乐善好施,在见到四周百姓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后,马公举全家之力赈济灾民。怎奈天不遂人愿,灾情不但没有得到缓解,马家家业也因此而日渐衰败。马公妻子郑氏,在生下这唯一一个女儿后不久就去世了。马公膝下无子,因此更是把女儿视为掌上明珠。马公在教育女儿这件事上也没少费心思。阿秀自幼聪明,不但能诗会画,更精通史书,对历史人物和朝代的功来过往可谓如数家珍。这女子和一般闺门女儿也不一样,她性格很是倔强,大有胜过一般男孩子的风采。马公后来因为意外伤人而逃亡他乡,临走之前便将爱女托付给了生死之交郭子兴。朋友之托,便是生死相付。郭子兴虽收阿秀为养女,却待她如亲生一般,不但亲自教导阿秀断文识字,其妻张氏更是手把手教授她针织、刺绣等女红活。阿秀甚是聪明,凡事一经指点,便马上通晓了其中的道理。随着年龄渐长,阿秀也逐渐出落成大姑娘,不但模样端庄、神情秀越,更是从骨子里透出一股温婉的仪态,一眼便可看出是个有教养的大户人家的女子。难得的是,阿秀虽然自小衣食无忧,却对身边下人们没有一点疾言厉色的主人架子。对这一个既有修养又有道德的孩子,郭子兴夫妇真是看在眼里、爱在心间,他们一心想着给阿秀寻一个好夫婿,使其终生有托,以不辜负客死他乡的马公托付。

当郭子兴把许与亲事的想法说给朱元璋听后,他急于想知道朱元璋的想法。其实,朱元璋常在元帅府中行走,也常常见到阿秀。在他的印象中,这位姑娘虽不是人间难得遇见的美人,却也是一位端庄贤淑且颇有智慧和主见的人儿。这般奇女子,世上怕也难找出第二个。听到元帅提出了这一想法,朱元璋心中自然是十分乐意的。后世人对朱元璋此时的决定提出过猜想,认为朱元璋早就看清整个事情的利弊,他在娶了郭子兴的养女后,阿秀不但会是他的左膀右臂,他更可以牢牢依靠郭子兴这个大靠山,从此后人生便是顺风顺水。但在这一对年轻男女的心中,或许早已经产生了情愫。

郭子兴将爱女嫁给爱将,这件事在军营中一时传为美谈。既然双方均有情意,郭子兴做事爽快利落,他命人择个吉日,便将女儿光明正大地嫁给了朱元璋。自此,军营将士们开始称呼朱元璋为朱公子。当初那个因吃不上饭而前来投奔起义军的落魄和尚,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在军营中立足了。但朱元璋的志向并非仅限于此,他想要一片更广阔的天地以施展才能。

1353年三月,围困濠州城的元军将领贾鲁归天。群龙无首的元军很快就乱了阵脚。趁此时机,郭子兴下令大开城门进行反击,彻底冲破元军的围堵。这一年五月,围困濠州城整整七个月的元军终于被打败,濠州城彻底解围。

在被围困的这段时间,尽管可以勉强死守住濠州城不被攻陷,但守城的士兵常有死伤发生。再兼被围困时期,城中的粮草供应也是问题,所以在这几个月的时间中,濠州城的军士和百姓们的日子并不好过。为了解决难题,朱元璋提议由自己带几个人冲破防守,从外围再聚集起一支队伍,城内城外里应外合,对元军形成夹击以求赢得背水一战。郭子兴想了想,同意了朱元璋的请求。

临行前,郭子兴问朱元璋,在冲出重围后该怎样重新聚集起一支队伍,需要多久才能回来,朱元璋自信满满地回答了郭子兴十二个字,“倡农夫以入伍”“不逾月而众集”。意思是说,他打算征招那些失去了土地的流民加入起义军的队伍,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这次任务,请郭子兴完全放心。朱元璋冲出城之后,便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征兵。果然,一个月的时间不到,他就带着一支部队和城内郭子兴两相接应,彻底解了濠州城被困之急。

然而,待朱元璋重新回到濠州城后,却发现城内的军事力量似乎有变。郭子兴曾重用彭早住和赵君用两个人,怎奈二人治军无方,其属下颇多横暴之徒,这使得不少百姓对红巾军怨声载道。又见郭子兴并没有严肃处理这两位将领,其他将领也有所怨言,并在暗地里联手试图架空郭子兴。朱元璋眼见红巾军内部已经矛盾重重,而郭子兴又遭到了众人的排挤,他试图以一己之力来为郭子兴争取权力,但这件事已经无力回天。朱元璋知道,如果自己再进一步,可能还会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见此情形,他起了带兵离开的心。

离开可以,但其他将领绝不会允许他带走军卒,甚至他刚从外地募集回来的七百人的队伍,也被扣在了濠州城中。无奈之下,朱元璋最终说服了二十四个亲信和自己一起离开濠州。他们决定南下定远,重新开辟一个新的天地。这二十四个人分别是:徐达、汤和、吴良、吴桢、华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炳文、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张赫、张铨、周德兴。这二十四个人,日后都成为朱元璋成就大业的得力干将。

这次由我南中主蜀汉,续命五百年报告冥王,夫人她捉鬼超凶哒归墟之国概念河神,带领国家超脱星河西方博弈往事你一个团长,竟敢打一个师团半个道士之抬不动的棺材科技狂潮:制霸全球从黑科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