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名琴焦尾(1/1)
阳球这边春风得意,但是刘辩却有点气急败坏。
他感觉昨天和贾习聊的还是挺好的。虽然贾习婉拒了他的邀请,但是刘辩并不死心。
在刘辩看来,等守孝三年之后,再为自己效力也不迟。
本来想今天早上再去拉拢一下,顺便留个联络方式的。
结果没想到刚去商队那边找人,就得到领队回复的消息说:“这位贾习贾先生本来就只是交了一些钱财,随着商队一起北上的,不归他们管。昨天更是就直花钱买了一匹马,连夜离开了。”
刘辩心想,这人八成是躲着自己,自己有那么可怕吗?莫非是自己的降智光环不好使了?
更可惜的是,刘辩根本没来得及问他要为哪个朋友奔丧,将来会在什么地方?他好去拜访。
贾习这一离开,恐怕再想见到就难了。
恐怕对方也就是知道这一点,才用如此粗暴的方法摆脱自己。
有生以来,刘辩这是第一次被他人避之如蛇蝎。
他一个人独自生了一早上闷气。饭都没吃两口,光气就气饱了。
最后,身心豁达的刘辩,放下了贾习。
这种人只能说,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便不再纠结,又一次露出了他的笑脸。
这支商队,是要前往中山国的。本来刘辩能跟他们一直顺路到最后。
说不好还能赐予他们一场造化。
但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这些人眼界不够高、能力不足以让刘辩看重、也没有为了利益赌上一切的勇气,最后只能放任机会从手边溜走。
碍于昨天失败的接触体验,刘辩放弃了同行计划,决定让他们先走。
当他决定不与对方同路时,也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反正也是出来放飞自我的,多玩一玩似乎也不错。
昨天晚上他就问过蔡邕,如果他们这支部队要往朔方的话,应该如何规划路线。
蔡邕,认真思考了一下,画出了一条大概的路线,恰好他们走的路就在这条路线上,只不过会在不久后会有一条岔路口,一边往朔方去,另一条路则是往中山的方向拐。
放飞自我的刘辩,决定先沿着蔡邕画出的路线走两天,看看能不能薅历史的羊毛。
于是他们这支队伍就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下,走向了一条与他们目的地完全不同的方向。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刘辩完全让蔡邕来安排食宿问题。
蔡邕的好友非常的多,所以每次走的差不多的距离之后,就找到附近居住的好友,前去拜访一番。
最开始的时候还因为与目的地偏离有所拘束,后来见了两个朋友之后就彻底放开了,走到哪就吃到哪、喝到哪、睡到哪。
所有的朋友还都异常的欢迎他。
蔡邕往往会先介绍一下刘辩,刘辩露个脸之后他们再把酒言欢。
而刘辩最喜欢做的事情不是与蔡邕他们谈论诗词歌赋、传世经学,而是在蔡邕住处附近,一切能烧火的地方坐着发呆。
不仅他自己发呆,他还非要拉着小蔡琰一起发呆。
起初,蔡琰看着来来往往忙碌的人群还觉得有点好玩。可是后来失去了新鲜感就逐渐感到无聊起来。
奈何刘辩依然乐此不疲,拉着她不走,蔡琰也只能无聊的和刘辩一起聊天。刘辩总能说出一些新奇的观点,使得二人的相处不显得那么无聊。
近几日以来,蔡邕碰到过他们在一起几次。
结果处理的方式从最开始的强行拉开,到大声呵斥,到横眉冷对,最后变成认命般的视而不见。
这个过程中,有多少次令人血压飙升的对话,只有蔡邕和刘辩二人知道。
蔡邕始终认为这样做不好,但奈何刘辩不要脸,自己小棉袄也四处漏风,自从被刘辩带坏之后总是和他对着干。
因此装作看不见,最后成为了蔡邕避免自己折寿的最好办法。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一阵子。直到有一天,刘辩看见府里的家丁拉着一块儿又粗又长的木料从柴房中走出,前去烧火,而木料拉动时,从旁边旁边恰好调出几片干枯的梧桐叶以及球状的梧桐果。
刘辩眼神一亮,赶紧就拉着蔡琰过去拦住了那名家丁。
然后在木料上东摸摸西敲敲。确定声音清脆之后又去问蔡琰觉得这块木头做琴怎么样。
蔡琰十分认真的想了想,然后也有模有样的敲了敲,最后认真的回答,这简直是做琴最好的木头。
刘辩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便要求家丁把木头给他们。
本来这种事情是有些失礼的,但是以刘辩的身份来做,问题却不大。
可惜今天蔡邕来的这一家太过热情,根本没给蔡邕介绍的机会,就把这家伙拉去喝酒了。
所以刘辩的身份也就没有曝光,护送的军队也都在外面驻扎着,所以这个家丁也就没把刘辩当回事儿。
被刘辩拦下来已经另他有些不耐烦了,结果刘辩还直愣愣的让他把木头给对方。
这种颐指气使的态度真的很令人不爽。只是平日里刘辩和他身边的人都习惯了一方下命令一方服从的交流方式罢了。
出于主仆间的尊卑有序,家丁只能忍耐火气,不过配合就不可能了。
他有些无奈的说道:“两位小客人,你把这木头要走了,我拿什么去生火呀?不能生火,我可是要被责罚的。”
然后就不顾刘辩的阻拦,连劈都不劈一下,硬是把木料推进了火堆中。
为了防止刘辩捣乱,他还不忘把火房的门给锁上了。
小蔡琰好不容易有一个感兴趣的东西,却被对方这样糟蹋,此时也进入了状态。
急得直流眼泪,恨不得破门而入,把木头给抢回来。
看着真情流露的蔡琰,刘辩爆发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潜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蔡邕,和他说明了原因。
蔡邕连同他的好友都非常的感兴趣。
所以找到了那名家丁,又把门打开,把刚烧了一小点的木头拖了出来,做着与刘辩刚才相同的动作试探。
经过了一阵敲敲打打之后,他们一致认为这个木头做出来的古琴绝对是一级棒的程度。
好在木头足够的长,虽然说烧了一部分,但是依然够做一架古琴。
并且烧掉的部分虽然已经外表焦黑,但是内部依然结实。
而且做成古琴之后反而会添加一分韵味。
最奇特的是被烧过的部分音色好像也会有所转变,在对应的位置弹奏就会生出不同的声音,从而生成更多的组合,成为了一种加分项。
能够和蔡邕谈到一起的人,自然也是文雅之士。
他们满口夸赞着刘辩二人的好运。
据说因为府中人丁不旺,所以这个小院平时根本不开,今天来的人有点多才收拾出来,所以屋子中的柴火也没有劈过。
也幸亏小斯不勤快,没给批了。否则就错过一架好琴了。
由于木料已经进过长时间阴干,制作起来省了很多事情。
在他的全力支持下,会以最快的速度制造这把琴,预计一周之内就能完成。
琴还没有定型出世,刘辩就直接替他取了名字叫“焦尾琴”。
听了这个名字,蔡邕与他的好友都不由得拍手叫好开始引经据典的称赞名字的优美。
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位嫖窃大王盗窃了他们的知识成果,也无法感受到刘辩随口就能抄袭的“脸皮功夫”有多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