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周王朝的兴衰与荣辱(1/1)
周是中国西部渭水中游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古老部落,姬姓。相传其始祖名弃,生活在陶唐、虞、夏之际,其母为有邰氏女,曰姜嫄。“姜嫄出野,见巨人迹……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嫄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弃好耕农,尧举为农师,舜封弃于邰,号曰后稷,被尊为农业神。弃诞生的传说,说明周族从弃开始,才由母系氏族社会转化到父系氏族社会。
后稷
自后稷几世传至公刘,自公刘九传至古公亶父,这时被称为戎狄的西北诸游牧部落,也向渭水流域移动,周人受到他们的压迫,古公亶父率周人去豳,而迁居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和周人同时迁徙的还有其他邻近的部落。迁居岐山后,周人的社会起了重大的变化,他们开始营城郭,建室屋,设官司,并把各部落的人民分别组织在很多被称为“邑”的地域性组织之中,即所谓“以邑别居之”。看来周至古公亶父时,已粗具国家雏形,所以后来的周人称古公亶父为太王,尊奉他为周王朝的奠基人。
周文王
古公亶父死后,幼子季历继位,周人称其为王季。王季对西北诸戎狄部发动进攻,取得了很大胜利,商王文丁任命王季为牧师,承认他是西方的霸主,号称西伯。王季又与商王联姻,势力日益强大。商王文丁为抑制周族的势力,便借故杀死了王季。自此,商周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位为西伯,即著名的周文王。他在位时礼贤下士,广罗人才,如任用姜尚为军师,吕(姜)尚在灭商中起了重大作用;文王又整顿政治,制定了“有亡荒阅”的法律,得到了奴隶主贵族的拥护;并实行“怀保小民”的政策,缓和了阶级矛盾。文王还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亲自督促众人从事农耕,增强了经济实力。商纣王感到了周的威胁,便将文王囚禁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县)。后来纣王虽释放了文王,但是商周关系更加紧张了。
文王被放回后,决心与商对抗,于是除修治内政外,又对外扩张,以发展自己的势力。首先北逐猃狁,先后征服了西北的西戎等国,又向西南伐蜀,扩大了疆土,解除了东进的后顾之忧,巩固了后方。然后全力向东扩张,灭掉了邘(今河南沁阳)、黎(今山西黎城,一说在今山西长治西南)、崇(今陕西鄠邑区东)等商的盟国,商失去了西部屏障。为了继续向东发展,乃“作邑于丰,自岐下而徙都丰”(今陕西沣水西岸),占有了富庶的关中平原,使周日益强盛了。至周文王晚年,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但是,周文王没有来得及灭商就死去了。
周文王死后,文王之子姬发(周武王)继位,以“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业”,又营建镐京,积极准备推翻商朝统治。约到公元前1027年,各方面的条件已经成熟,加之殷纣王杀王子比干,微子出走、箕子被囚以后,周武王找到了进攻的口实,遍告诸侯说“殷有重罪,不可以不伐”,于是开始向殷发动进攻。周联合起微、彭、濮、羌、庸、蜀、髳等部族,武王亲率戎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万人,沿渭水、黄河向东进发,十二月大会诸侯于孟津。全军渡过黄河后,即向殷商都城朝歌推进。二月癸亥,周军进至距朝歌约70里的牧野附近时,与殷纣王的军队相遇。
殷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1027年)二月甲子日凌晨,殷周两军于牧野附近展开交战。周武王亲自指挥大军,“以大卒驰帝纣师”,就是以戎车与虎贲甲士向纣军冲击。
纣军纷纷倒戈,配合周军攻打商军,因而商军在周军的冲击之下,迅即崩溃。殷纣王见大势已去,返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身亡。周经过牧野决战,终于灭亡了有500多年统治根基的殷商政权。
周王朝建立两年,武王就死了,子成王诵年幼,不能管理这个新建立的国家,于是武王弟周公旦“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管叔、蔡叔对此不满,放出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由于王位继承问题,周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矛盾。以武庚为首的商代残余的奴隶主贵族便利用这个机会和管、蔡勾结,发动徐、奄、熊、盈等东方诸部落,举行大规模的武装叛乱,企图推翻周的统治,恢复商王朝。
据《尚书·大诰》说,武庚叛乱,声势浩大,致使周人的根据地“西土”也出现了骚动和不安。周公主张用武力讨伐叛乱,有些周贵族不同意,周公作《大诰》,就是为了说服那些在叛乱面前动摇和畏缩的贵族。据《逸周书·作雒篇》说,周公、召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终于协调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分歧,出兵东征。
周公东征,遇到了商代残余奴隶主贵族顽强的反抗。经过3年的残酷战争,周公削平了商代残余的奴隶主贵族的叛乱,并压服了以奄为首的东夷诸部落,杀武庚、管叔,流蔡叔、霍叔。在这次战争中,周人才真正遇到商代奴隶主贵族的反抗,也才真正征服了商代奴隶主阶级,把自己的势力伸展到黄河下游,南及淮河流域。
西周前中期,政治情况较好,社会经济发展也较快。至后期,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日益严重,自西北方向来的戎、狄等族一再侵扰,国力日益衰弱。周厉王在位时,任荣夷公为卿士,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就下令把山林川泽收归国家控制,这就侵夺了有关的中小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又不许劳动人民进入山林川泽中樵采捕捞,也侵夺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厉王专制,引起了中小奴隶主和劳动人民的普遍不满。《史记·周本纪》记载:“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当时,召公劝厉王不要这样做,说这样,“民不堪命”。厉王不但不听,反而愤怒。命卫巫主持监视诽谤厉王的人。只要发现有“谤王”者,一旦报告,被告者就会被杀掉。于是“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这种道路以目的恐怖局面,延续了3年之久,劳动人民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便在公元前841年,发动武装暴动。这次国人暴动,首先在京城爆发,迅即传至“四周”,平民和奴隶们冲到镐京,杀进王宫,周厉王出奔,逃至彘(今山西霍县)。
厉王逃跑后,首都一片混乱,由共伯和代行天子事。史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国人暴动对西周统治集团的打击十分沉重,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基础,加速了它的崩溃。
厉王逃跑后,“厉王太子静匿召公之家,国人闻之,乃围攻之”,要召公交出王太子,召公以其子代王太子被国人杀死,太子静保得了性命。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厉王死于彘,共伯使诸侯奉太子静为宣王,而共伯复归国于静。
宣王即位后,革新内政,外攘夷狄,使周朝一度复兴。但宣王中兴,在历史上仅是短暂的一瞬。
公元前782年宣王死,幽王宫湦继位,他是一个昏暴之君,从而加深和扩大了社会危机。他任用善谀的虢石父为卿士,使“国人皆怨”。那时,又发生长期干旱和地震,“三川(渭、泾、洛)竭,岐山崩”“高山为谷,深谷为陵”,饥荒严重,人民大量流亡,纷纷南迁,社会动荡不安,王室史官伯阳父一再预言,“周将灭矣”。周幽王不仅没有采取应急措施,却嬖爱褒姒,使朝政更加混乱。“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这使周王室的威信扫地,诸侯叛离。周幽王又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立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奔外舅申国,引起诸侯不满。周王室内部这场嫡庶之争成为西周灭亡的直接导火线。
西周青铜簋
幽王时边境空虚,犬戎东侵,周师大败。但幽王竟不顾犬戎的进犯,却于幽王十年(公元前772年)与诸侯会盟兴兵讨伐申国,企图杀害宜臼。申后的父亲申侯于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联合犬戎、吕(今河南南阳)、鄫(今河南方城)等国举兵攻周。周幽王急“举烽火征兵”,诸侯不至。犬戎攻破镐京,杀幽王于骊山下,西周灭亡。
夏、商、周本代表三个源流不同的民族,他们先后统治了中国北方的所谓中原地区。他们相互同化,同时又各与势力所及地方的土族同化,经过一千数百年的揉塑,渐而抟结成一大民族。他们对外族,觉得自为一整体,自称为“诸夏”,有时也被称或自称为“华”。至迟在西周末年,这种形态已经成立,显然是一种以文化为主的结合。所以华夏之于夷狄,主要是文化程度的差别,而种族的不同尚在其次。因为有若干被诸夏视为异类的部族,实际与诸夏同其种姓,例如羌戎(今山西介休县一带)与周王室母系的姜姓同族,骊戎(在今陕西临潼县一带)则与周室同姓,它们的被视为戎,自然是因为文化上的差异。大体说来,诸夏文化已进至农业和城邦的阶段,所谓戎狄则尚处于游牧部落的状态。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连带着礼俗、服饰、战术等也发生显著的区别。至于异族盘踞的地区,也并不全限于边疆,即使在诸夏的中心地区,也有若干尚未被同化的外族存在。
周室的盛衰与外族的叛服有着连环的关系。当王室盛时,内则诸侯辑睦,外则四夷宾服;至衰世,情形恰巧相反,诸侯不朝而戎狄披猖。
西周时期的记载甚为缺略,甚至若干位周王在位的年数亦不可确考。简单说来,西周共12王,武王、成王以后,又有康、昭、穆、共、懿、孝、夷、厉、宣、幽10世。成康二世为西周全盛时期,至昭王,因南征而溺死于汉水。穆王喜出外巡游,踪迹所至者极远,但地名已无法确考,并且有若干关于他的神话流传。昭王的溺死和穆王的远游,可能影响周室的威信,至夷王时,周室渐衰,诸侯多不来朝,并且相互攻伐。厉王贪得嗜利,因积久暴虐,为人民放逐于彘(今山西霍县),居外14年而死。在此期间,王位虚悬,由两位大臣共掌朝政,史家称为“共和时代”。共和元年正当公元前841年,此后的周代历史,才有正确的年代可凭。厉王死后,共和时期告终,由其子宣王继位。宣王的初期,曾对异族大张挞伐,重振周室的声威,号称中兴。但不久政事又坏,诸侯强大难制,戎人屡次寇边。宣王最后败于戎人,周室从此一蹶不振。宣王死后,传子幽王,由于其本身的荒德,更加深王室的危机,终为戎人所杀,西周时期也随之结束。
周部族的始祖是后稷,姬姓,名弃,意思就是被丢弃的孩子。弃的母亲叫姜嫄,是有邰氏(今陕西武功西)的女儿。相传姜嫄一天与同伴们到野外去游玩,忽然见到路上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大脚印,同去的伙伴们纷纷议论,认为这一定是个大脚的怪物。姜嫄却从内心产生了爱慕之情,她看着大脚印,心中暗暗勾画着这个高大人物的形象:一定是个身材高大而魁梧的巨人,浑身充满力量。想到这里,姜嫄身不由己地将自己的脚踩到了这个大脚印里,她要与幻想中的高大人物比一比脚,比比个头。当她的脚踩上去后,感到肚子里有了什么东西似的,结果是怀孕了。孩子生下来以后,姜嫄认为这个没有父亲的小孩会给自己带来灾祸,便将他丢弃,让他自己慢慢地死去。开始时,她把孩子丢在狭窄的小巷子里,好让经过的成群牛马把他踩死。但是众多的牛马穿过小巷子时,都小心地躲开了孩子,没有一只牲畜踩他碰他一下。于是姜嫄抱回孩子,又丢到了荒无人烟的深山密林中,正巧遇到密林中来了很多人。姜嫄又将孩子抱出山林,丢在河面的冰块上,好让他冻死,这一次又从天上飞过来许多鸟落在孩子周围,用毛茸茸、暖烘烘的翅膀覆盖在孩子身上,为其驱寒。三番五次,姜嫄看到孩子大难不死,认为他一定有神保佑,也就改变了初衷,将这个孩子抚养下来。因为曾经想把他丢弃,所以就给他起名字叫作“弃”。
弃从孩提时起,就喜爱种植麻、豆等农作物,经常给这些小苗浇水、培土、除草、施肥,因而他所栽种的麻类、豆类作物长得非常好。弃长大成人后,由于少年时就养成的种植农作物的习惯,所以很喜欢钻研种庄稼的学问。他能够分辨土质的优良,能在适合各种不同农作物生长的土地上种植各种不同的庄稼,收获的时候总能获得很好的收成。周族的百姓们看到弃特别善于种庄稼,也纷纷学着他的样子去耕作,个个效果显著,都增加了产量,所以周族以善经营农作物而著称于天下。
弃种植庄稼很有学问这件事就传开了,后来一下子传到了部落联盟首领尧的耳朵里。尧便让人把弃请来,任命他为管理农业的农官,教人民种田耕作,弃便将他种植庄稼的一套好办法向各地区推广,果然,取得了一个大丰收,弃受到尧的奖励。舜时,天降大雨,弃又参加协助大禹治理洪水的事业。大水退去后,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弃又受舜之命帮助百姓种植百谷。刚参加了治水工程的弃,又踏上了广阔的田野,教百姓耕种庄稼。
弃为管理种植黍稷的农官,所以人们又称他“后稷”,我国以农立国,后世人们将他作为农神而长期奉祀。
周族自后稷时期就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后稷在周人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对周族的最重要的贡献是使农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后稷利用周人对他的敬重,逐步地把姬姓部落划归为周族。因此,他可以不经过全部落的选举,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不窋。
不窋末年,是夏王朝走向衰败的阶段。当时夏朝统治者太康政治腐败、生活奢侈,国内诸侯间矛盾尖锐,社会秩序动荡不安。不窋继承父亲后稷的职务,做主管农业的官,但夏朝统治阶层无心过问农事,以致后来干脆把这个官给罢免了。不窋被罢官后,率领姬姓部落迁移到戎狄地区放牧去了。不窋死后,官位便传给了他的儿子鞠。鞠死后,又传给儿子公刘。
公刘身处戎狄,以放牧为业,但始终对畜牧业不感兴趣,时刻想念着高祖后稷重视农业,发展生产的传统。公刘为了能恢复农业生产,整天在田间劳作,带领部落里的人平整土地,春种秋收。一年下来,部落里的粮食获得大丰收,各系家族也都有自己足够的积蓄。
公刘不满足于这种现状,他要使农业更大地发展。他在巡视的时候,发现渭河对面豳地是个种植庄稼的好地方。为了能得到这块土地,公刘率领着部落里的人,手持弓、矢、斧、钺在武装男子的护卫下到了豳地。部落里的人来到豳地后,看见这里有山有水,土地肥沃,远远比戎狄富庶,便都安心定居下来。公刘看大家辛勤建造房屋,命令杀猪、宰羊,一起痛快地欢庆胜利。
西周兽面纹铜方鼎
当部落百姓们安定下来后,公刘又率领大家去伐树除草,开垦荒地,为种庄稼做准备工作。公刘登上山顶,利用太阳的影子测量土地,观察土地的变化情况。后来,他将土地分给父系氏族的家庭,并按照每个家庭的土地多少交税。从此,豳地逐渐被开发,百姓也一天天地富有了。
姜嫄与后稷
与公刘一起到达豳地的部落成员都有了一定积蓄,而留在戎狄地区的人们,也因公刘在时,学会了种植农作物,也有了存粮。豳地的人民和戎狄地区的人无不称颂公刘做的好事。留在戎狄地区的人由于怀念公刘的恩情,不少的人也随之迁入了豳地,与公刘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公刘在豳地居住时,开发荒地,种植庄稼,使周族的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据说此时的人们已学会了使用天然的陨铁制作农业生产工具了。这样更促进了姬姓部落的向前发展。由于部落的不少家庭有了剩余的粮食、牛羊,因而私有财产就产生了,氏族社会开始向高一阶段前进。
由于公刘继承了后稷的传统,重视农业的开发,为后代周族的强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周族的后代铭记公刘的伟大功绩,这在《诗经·大雅·公刘》中有记载。
公亶父,姬姓,名亶,又称周太王,豳(今陕西彬州)人。上古周部落的领袖,西伯君主,周文王祖父,周王朝的奠基人。
据推算,古公亶父是轩辕黄帝第16世孙、周祖后稷的第12世孙,在周人发展史上是一个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文王、武王之盛世的关键人物,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历史上的著名贤王。
1.定居建国
古公亶父执政时,正是商武乙时代,他继承了周祖遗风,继续致力于豳地的开发。他勤于农业,所种田地收成丰美。每年春天,他和妻子太姜亲自下地,不怕劳苦,辛勤耕作。夏日暴雨倾作,他与青壮年一起,加固堤堰,疏浚河道。秋日黄叶飘零,他带领大家收割、打碾、贮藏粮食。冬季大雪纷飞,他忙着走家串户,访疾问苦。
当值殷商之世,西北戎狄屡犯邠地(今陕西彬州市和旬邑县一带)。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以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为此,商小乙二十六年,古公亶父率姬姓周氏2000乘,循漆水逾梁山来到岐山(箭括岭)下的周原。豳和其他地方的自由民,视古公亶父为仁人,扶老携幼皆来归附。
公亶父改变了游牧的风俗,建筑城邑房屋,设立官吏,改革戎狄风俗,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把民众分成邑落定居下来,建立诸侯国,得到了商王朝认可。“(商王)武乙六年,邠迁岐周。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竹书纪年》)。因地处周原,故姬姓从此称周人,定国号为周,粗具国家雏形。
公亶父是使周部落兴盛的一位重要人物,后武王有天下,追尊古公为周太王,太吴姓族谱中,尊古公为先祖。《诗经·宫》说:“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迁周部落于岐山之阳的周原和开始翦商的事业,是公亶父两项最大的功绩。
2.迁周于岐
先周部落从公亶父迁岐到文王建丰,是其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先周姬姓氏族与姜姓氏族联姻,并向东发展,为武王灭商准备了条件。其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社会形态则已由居豳时的酋邦模式而进入了早期国家时期。有关这次迁移,其他史书也都有载。《竹书纪年》:(殷)武乙元年:“邠迁于岐周。”陈逢衡谓:“当云邠侯亶父自邠迁于岐周。”武乙三年:“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自公亶父迁岐之后,先周历史便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与姜姓氏族联为婚姻。公亶父带领着姬姓部族来到岐山周原之后,便与原先已住在南面渭水流域武功、扶风、宝鸡一带的姜姓部族联为婚姻。此后,姬、姜两部落便世为婚姻,如武王妻曰邑姜,西周康王、穆王、共王、孝王(或为夷王)、厉王、幽王的妻子均为姜女。
公亶父
公亶父首先采取了一系列创建国家文明的措施。《周本纪》说公亶父率部落居于岐下之后,“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就使国家的存在形式带有亲族关系和地域关系的双重内涵。而公职官员的任命,也开始脱离血缘关系,渐次形成复杂的官僚统治集团。行政机构的充实和健全,正不断加强着周国家权力的运作。同样,在意识形态领域,亦紧紧适应着这种社会构成和政治秩序的演进,出现了宗庙之祀和家社之祭并重的整合,初步形成了一套发于家族或宗族、涵盖社会、上达国家的祭祀系统。
3.实始翦商
周太王迁岐建国后,天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标志为:周人打破戎狄的包围,获得了一个有利的生存环境。但是,这时戎狄的威胁依然存在,周人的力量不足以与强殷抗衡,于是太王根据天下形势的分析以及自身安全的需要,制定了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即加强与附近各部落的友好交往,东联强殷,西抗诸戎,为发展生产,增强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为了实现这个联殷图存的目的,大王采取了臣属于商王朝的政策。
公亶父一方面强化着统治阶级的政治地位,同时也有效地调整着周围各社会阶层的关系。公亶父的功业在于使先周部落内部实力得到了充实与发展,而至其儿子王季、孙子文王时,先周部落便开始向外扩展。最后到武王时,终于推翻了其东方强国商朝。周武王发建立周朝时,追谥他为“周太王”,他住过的地方叫“太王城”,他的墓叫“太王墓”。
姬昌(公元前1152—公元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陕西岐山县)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在商纣王时,他被封为西伯,所以人们又称他为西伯昌。他的封地在周,即今天陕西的岐山,他死后,武王灭了商,追封他为“文王”,所以历史上又叫他周文王。
姬昌出身高贵,少年时候就胸有大志,潜心读书,故能上通天文,下知地理。长成后身材伟岸,气宇轩昂,以社稷民生为己任,而且性情温顺,待人诚恳,很受人尊重。
在纣王最昏庸的时候,他位居三公之中,是当时国家中的重要人物。但是纣王的所作所为,深深刺激了他柔弱的心灵。
有一天,他正在家中慨叹之时,见门外走来一人,此人乃是纣王派来的。只见来人手中托着一个盘子,说是奉大王之命,将九侯和鄂侯的肉饼送给他尝尝。
他听后几乎要吓得晕了过去。望着这些饼子,他真是欲哭无泪,这二人都是和自己朝夕相处的朋友,都是朝廷的贤臣。他愤怒,他痛苦。在座的各位诸侯也都战战兢兢,脸色煞白。
周文王
当时在众诸侯中,有一个人叫崇侯虎,这个人是个小人,专门会进谗言,他看到西伯对纣王有所不恭,以为又有邀赏的机会了,心里暗暗一笑。
回到京城,他到纣王面前密报:“人们都说西伯积累善事和德行,以我所见,的确如此。他为什么这样做,就是为了笼络诸侯,如今很多诸侯都听他的,如果这样下去,恐怕对大王不利。而且他对你的做法有时也感到不满意。”
纣王听后,认为确实危急,于是就宣西伯进京。西伯一到京城,就被囚禁在羑里(今河南汤阴县一带)。
西伯被囚之时,周的群臣当然万分着急。西伯有个儿子叫伯邑考,是一个面相文静而又非常智慧的人,他说:“我看纣王是个好色好利的人,不如就送他一些美女和金银财宝,也许他能让我父亲回来。”
大多数人认为这个办法可行。但是有的大臣认为,光给纣这些东西也许还不行,他未必肯放西伯回来。这句话提醒了伯邑考,他说:“我看要想让我父亲回来,只有以我为人质。”
当下他就决定自己前往。众大臣认为这样做不妥,怕不但西伯不能换回,可能伯邑考也回不来。但是伯邑考的决心已定,其他人也就没有再上前劝阻了。
伯邑考来到商,向纣献上了礼物,又说自己代父受刑。但是狡猾而又凶狠的纣不但没放了西伯,反而也把他扣留下来。后来纣命他为自己驾马。
一次,纣听人说,现在很多老百姓都说西伯是圣人,纣听到后火冒三丈,说:“他是什么圣人?我杀他的儿子给他吃,看他知不知道。”
可怜那伯邑考不但没有救了父亲,倒是连自己的命也未保住。杀伯邑考的时候,纣问他是不是对自投罗网后悔,伯邑考说:“为了父亲的生存,我何悔之有?我遗憾的是自己不能亲手杀了你。”
伯邑考的肉被做成饼,送到牢中的西伯面前。西伯这时候已经知道自己的好儿子惨遭毒手,望着他儿子的肉,他似乎很从容,拿了一块饼,大口大口地吃。他心里明白,这人间最难忍受的事此时也要忍住,等来人走后,他和着泪将吃下去的东西全都吐了出来。他对着苍天祈祷,他愿上天饶恕他的罪责。
这边,纣王知道西伯吃了自己儿子的肉,狂笑不止,说:“谁说西伯是圣人,吃了自己儿子的肉,还不知道。”
西伯身体被囚禁,但是他的心却没有被囚禁,他仍然在思索,他仔细地研究了据传是从伏羲手上传下来的八卦,后来有了重大发现,在八卦的基础上,扩为六十四卦,并且为之作了卦爻辞。
这样《周易古经》就形成了,这部书对后来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伯被关押的时间太长了,他的诸侯国却一刻离不了他。有一天,他的四位大臣太颠、闳(hónɡ)夭、散宜生、南宫适去看他。当时周围监视非常严,西伯不能和他们说一句真实的话,他对着他们四位眨了眨右眼,意思是说,纣是个好色之徒,你们赶快送美女给他;又向他们拍拍自己的肚子,意思是,这个昏君要天下最珍贵的宝贝;最后站了起来,快快地走了几步,其含义是,你们千万要快速行动起来。
对西伯这些动作的含义,四大臣心里都明白,最后他们点了点头,就离开了监牢。
他们回到周以后,就广搜美女,聚集财宝。散宜生到了西方的犬戎国,寻得一匹宝马,全身雪白,脖子上却长着红色的鬃毛。他又到了有华国,找到了几十个美女,一个个如天仙一般。南宫适等又聚集了大量的珍宝。
最后,他们装满了几十辆大车,送给了纣。纣王一见到金银财宝,就笑得合不拢嘴,再见到这么多美女,更是心荡神驰,当他看到那匹宝马时,他惊奇地差点要跪到了地上,高叫一声:“这是谁的宝贝?”散宜生急忙上前说:“是西伯送来的,以赎他自己的罪。”
纣当时心情一好,就痛痛快快地把西伯放了。临行时,还对西伯说:“我看你就是个老实人,都是那崇侯虎说的坏话,不然我怎么会把你关在这里。”
他还送给西伯弓箭、大斧,并准许他有讨伐诸侯的权力。西伯的计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西伯回到了周,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从此以后,他潜心于灭商的准备工作。他以自己的德行和智慧享誉于诸侯之中,诸侯们有争端,都请他来裁决,当时,虞、芮(ruì)两个小国为了一件小事争论起来,无法解决,就到了周,请求西伯为之评判。
这两个小国的国君一起来到周国的国界时,见到人们都互让田界,老百姓都习惯于尊重年长的人,这两国的国君还没见到西伯,就已经有所醒悟了,感到愧疚万分,他们感叹地说:“我们所争执的事,正是周国感到耻辱的事,我们还去干什么,那只能给自己带来耻辱。”
于是掉头便回去了,以后再也没有争吵了。诸侯们知道这件事后,都说:“西伯也许是一位承天受命的君主。”
西伯经过几年的准备,去讨伐了若干小诸侯国,后来消灭了崇侯虎,这个小人为自己的无耻行径付出了代价。文王在位共有50多年,周国的国力逐渐强大,他死后,周武王最终消灭了商王朝。
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制定军国大计,收服虞国和芮国,攻灭黎国(今山西长治市)、邘国(今河南沁阳市)等国,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市),为武王伐纣灭商奠定基础;演绎《周易》,得到后世儒家推崇,孔子称其为“三代之英”。
周文王五十年(公元前1056年),驾崩,享寿97岁,葬于毕原(西周王陵位于今陕西岐山县凤凰山南麓)。
周武王姬发(?—公元前1043年),姬姓,名发(西周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在位19年。
周武王能一鼓而灭殷,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周一方考察,武王父亲周文王的全面、周密的部署和武王审慎而不失时机地发起决战,都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周文王在位50年,为灭商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大体说来,在他的前40年“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辛勤治国,增强实力,“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在他去世之前的第七年,他“受命”称王,实际上已拉开了灭殷的序幕,灭殷进入了战略准备阶段。《尚书大传》载:“文王受命,一年断虞、芮之讼,二年伐邘,三年伐密须,四年伐犬夷,五年伐耆,六年伐崇,七年而崩。”
虞(今山西平陆北)和芮(今陕西潼关西北)是殷的属国。两国发生了领土争端,本应找他们的共主殷调停,但却慕周文王的威名,“相予朝周”,请周文王加以裁断。二国君“乃入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诸侯闻之,曰:“西伯盖受命之君。”所以,“断虞、芮之讼”既是周文王威望达到相当程度的一个标志,又是周在政治和外交方面瓦解殷商并取得了明显优势的标志。
伐犬戎和密须,意在解除后顾之忧。当时周的中心在岐下,犬戎在它的北方,密须(今甘肃灵台西南)在它的西方。文王要东进伐商,扫荡掣肘的小国,确为周到的考虑。
紧接着就是开辟通道。耆(亦作黎,今山西长治西南)、邘(今河南沁阳西北)、崇(今陕西鄠邑区东北)都在商朝政治中心的西面,由北向南连成一线,构成了商王朝西面的藩篱。周文王在他最后的几年将它们一一翦灭,就彻底扫除了周东进的障碍。朝歌已被置于周的矛头之下。
周武王
在这种情势下,周文王把国都由岐迁至丰(今陕西鄠邑区东北),使指挥中心进入了更为方便的位置。周灭殷的准备工作至此已完全就序了。不幸,文王在这个时候去世了,灭殷的重任便落到了武王肩上。
约公元前1056年文王崩逝,姬发继位,号为武王,沿用“受命”年号。武王继位之后,面对的形势仍然是严峻的。一方面,文王称王、扫除东进的障碍,已使整个国家进入了灭殷的轨道。但是,商王朝也有所警觉,已采取了相应措施加以防范。另一方面,商王朝虽衰,但仍有相当强大的实力和一定的号召力;而武王新即位,不仅实力与商有一定差距,自己的威望也多是借重乃父的余泽。这不能不使武王既继续执行文王灭殷的大计,又要在实施时多方考虑,谨慎行事。因此,在即位的最初两年,他不敢轻举妄动,只是以“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业”而已。
周武王即位后的第二年,率大军先西行至毕原(今陕西省长安区内)文王陵墓祭奠,然后转而东行向朝歌前进。在中军竖起写有父亲西伯昌名字的大木牌,自己只称太子发,意为仍由文王任统帅。大军抵达黄河南岸的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有八百诸侯闻讯赶来参加。人心向周、商纣王孤立无援的形势已形成,诸侯均力劝武王立即向朝歌进军。武王和姜尚则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在军队渡过黄河后又下令全军返回,并以“诸位不知天命”告诫大家不要操之过急。因时机还未完全成熟,还是班师回朝了。这次灭商预演,史称“孟津之会”或“孟津观兵”。这次“观兵”,实际上是武王对自己实力和威信的大检验。虽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且皆曰:“纣可伐矣”。但武王仍沉着冷静,回答诸侯们说:“女未知天命,未可也。”武王所谓的“天命”,实际上是“时机”。
又过了两年,“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强抱其乐器而奔周”,商政权处在一片混乱之中。武王认为灭殷的时机来到了。
于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乃遵武王,遂率戎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以东伐纣。
周军渡过盟津、与诸侯之师会合之后,武王“作《太誓》,告于众庶”,进行了临战前的第一次动员:
“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周军士气高昂,长驱直入,“朝食于戚,暮宿于百泉,旦压于牧之野”,寻找商军主力决战。在仅距当时商都70里的牧野,周武王又向全军发表了誓辞,史称《牧誓》。其略曰:
“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人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
“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誓师典礼结束后,盟誓后,武王便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奔商都朝歌,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便打到了离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双方军队就在牧野附近摆开了阵势进行决战。
纣王认为自己有军马70万,可周军只有5万,这简直是以卵击石、飞蛾扑火。可他哪知武王的军队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之师,作战勇敢顽强,而他那70万大军中,一多半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从东夷捉来的俘虏,他们平日受尽了纣王的压迫和虐待,对纣王恨之入骨,又有谁肯为他卖命。所以两军刚一交锋,奴隶们就掉转矛头,纷纷倒戈投降,配合周军攻打商军,纣王所谓的70万大军顷刻间土崩瓦解。姜尚便指挥周军,乘胜追去,一直追到朝歌。
商纣王见大势已去,即逃回王宫,登鹿台自焚而死。朝歌的百姓闻听纣王已死,便列队欢迎周军入城。武王入城来到鹿台,看到纣王的尸体便连射三箭,并砍下纣王与妲己的脑袋,悬挂在宫廷外的白旗下示众。纣王的两个宠臣恶来、费仲也被斩首。群凶斩除,人心大快。从此延续了500多年的殷商王朝,随着恶贯满盈的纣王的自焚而彻底灭亡,史称武王克殷。
武王四年(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后,还师西归,在他新迁的都邑镐京(即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北沣水东)举行盛大典礼,正式宣告周朝的建立。周武王追封父亲姬昌为文王,并分封诸侯。
由于过度的辛劳,姬发在灭商后的第二年就病倒了。当时,天下尚未安宁,周室大臣们都担心姬发的逝世将会带来动乱。姬发的病情一度稍有好转之后,很快又恶化了。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尚未安宁的天下,他担心自己的儿子姬诵年纪尚幼,缺乏政治经验,不足以担起管理天下的重任,便把辅政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了姬旦。
周武王有着广阔的心胸和长远的眼光,同时有着果断的处事能力,在看到商朝的无道,他打出了为民请命,替天行道的旗号来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从而大大地扩大了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在伐纣的过程中,他以大无畏的精神亲自带领兵马直捣朝歌,打了纣王一个措手不及。同时周武王有着很杰出的个人魅力,他也因此受到人们的爱戴,这也是他获得人们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
周武王灭商居功至伟,他死后,太子诵继立,是为成王。成王年幼,曾经辅佐克商的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代行国政。周公是一个大政治家,依据周国原有制度,参酌殷礼,有所损益,定出一套巩固封建统治的制度来,这就是后世儒家极力称颂和推崇的“周公礼乐”或“周典”。
武王的两个弟弟管叔、蔡叔怀疑周公将篡夺王位,诋毁周公,并与武庚为首的殷遗民联络,一时朝野流言四起。武庚本人也认为有机可乘,便积极图谋复国。于是,他们勾结在一起,并纠集了徐、奄、薄姑和熊、盈等方国部落起兵反周。周公处在内外交困的地位,非常困难。他首先向召公解释,寻求帮助,随后毅然地率领军队,进行东征。经过三年的艰苦作战,周公杀武庚,黜管、蔡,攻灭奄、徐等17国,俘商贵族及遗民为俘虏,因为他们顽固地反抗周的统治,被周王称为顽民或殷顽。
周成王
为了消弭殷商的残余势力,也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周公首先命令诸侯在伊洛地区合力营建新城,即东都洛邑。洛邑建成之后,把曾经反对周朝的“殷顽民”迁徙到这个地方,严加控制。同时,封投降西周的纣王兄微子启于商朝故都,成立宋国,管理殷商之后;封武王的弟弟康叔于纣都,成立卫国,赐以殷民七族;封周公的儿子伯禽以奄国旧地,成立鲁国,赐以殷民六族。这样,殷商余民遂被分而治之,天下局势大体太平。
为慑服商顽民而建的东都成周城落成后,辅政大臣周公还政于成王,周朝进入巩固的时期。成王及其子康王继承文王和武王的功业,务从节俭,克制多欲,以缓和阶级矛盾。又令周公制礼作乐,即王朝各种典章制度的创立和推行。西周的疆域空前广阔,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即周天子实行“封土建国”政策。西周分封,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周天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系统,按疆土距京城的远近,把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赐予分封者(大部分都是诸侯)。一方面,受封者在所封的土地上握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实行全面的统治;另一方面,受封者要对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随王祭祀等义务。西周的分封,在武王时即已开始,但大规模分封是在成王及康王时期。西周的分封,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周王朝统治的作用,维护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一等级序列的礼制。成康时代的诸侯,均由中央直接控制。康王之世,周还曾命诸侯征讨淮夷、东夷,加强对异邦的控制。
周康王
成王姬诵在位后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后来,姬诵病倒,担心儿子姬钊不能胜任国事,于是下令召公、毕公用心辅佐。不久,姬诵病死,康王姬钊继位。召公、毕公率领诸侯,陪姬钊来到祖庙,把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告诉康王,告诫他要节俭寡欲,勤于政事,守住祖先的基业。姬钊在位时,不断攻伐东南各地的少数民族,掠夺奴隶和土地,分赏给诸侯、大夫。
“成康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西周成康时期农业生产蓬勃发展、人民生活相对改善、四方少数民族纷纷来贺等升平景象,指出这是由于西周初年以礼治国、崇尚道德教育、实施惠民政策和严格执行法制的结果。不过“成康之治”到康王后期已经出现种种衰乱迹象,如沉湎女色、征伐不断、刑罚不慎等;而非史家历来所说,是自后来昭王开始衰落的。
周昭王姬瑕(?—公元前977年),周康王姬钊之子,周朝第四任君主。康王二十五年(公元前996年)周康王去世,姬瑕即位,是为周昭王。
1.王道微缺
姬瑕,周康王姬钊嫡长子。康王二十五年(公元前996年)周康王去世,姬瑕即位,是为周昭王。
中国第一个见于史册的治世成康之治后,西周王朝应该迎来一个盛世,但此时西周王朝的执掌者却“王道微缺”。周昭王十四年(公元前982年)夏四月初八,镐京突然出现反常的自然现象,河、井、泉、池里的水同时泛涨,井中的水竟然溢出井外,紧接着宫殿和民宅山川大地都摇晃起来。夜里有五色光气入贯紫微星座,遍于四方,尽作青红色,天空竟然看不见二十八宿。古人认为天象和人间为表里,王道缺失才招致异象迭生。
如果说所谓天象只是古人迷信无知,那么周昭王处置国事的态度就是确证无疑的“王道微缺”。周昭王十四年秋七月,鲁国发生政变,鲁侯之弟姬沸杀死兄长鲁幽公姬宰夺取侯位,自称魏公。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周昭王竟听之任之,既不发兵征讨,也不兴师问罪,致使天下恃强凌弱的现象屡屡发生,朝纲由此偏斜。
2.东夷之战
周昭王十六年(公元前980年),昭王率军对东夷各国(今山东、江苏、安徽一带)进行军事威慑。
东夷是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西周初年,这些方国部落对周王朝时服时叛。经周公、周成王东征,周势力达到今山东境地,淮夷、徐夷仍倔强不服。是年,以楚为首的方国部落进犯周朝疆土,周昭王集结大军,南征楚荆。为稳定后方,先向东夷进兵。各夷国见众寡悬殊,纷纷归顺。至周昭王伐楚时,东夷南夷有26个邦国前来臣服朝见。
东夷之战加强了周王朝对东夷诸国的控制,孤立了荆楚。
周昭王
3.昭王伐楚
据《竹书纪年》记载,昭王伐楚,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周昭王十六年(公元前985年),周昭王“伐楚,涉汉,遇大兕”。一般认为此次战争与上述《墙盘》记载相同。周昭王领军渡过汉水,深入荆楚一带,渡汉水时还遇见“大兕”(犀牛)。
第二次,周昭王十九年(公元前982年),周昭王派祭公、辛伯攻楚,“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周军渡汉水时,阴风骤起,气候恶劣,将士惊恐,军队损失严重。
第三次,“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据鲁纪年推算,此时为周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977年)。此次伐楚声势浩大,陕西扶风出土的“墙盘”铭文记载:“弘鲁召(昭)王,广笞荆楚,唯狩南行。”但结果全军覆没,周人讳言此事,模糊地说“南巡不返”。
昭王伐楚与早期楚史和楚文化研究有极重要的关系,但这样一件西周史和楚史上的重大事件,却因为周人的隐讳而蒙上了重重迷雾,甚至连周昭王征伐的对象到底是谁都存在争议。根据现代学者的考证,周昭王所伐之“楚”并非“楚国(楚子)”,而是西周时期和楚国(楚子)并立于楚地的楚蛮。
“楚”有二义,一是指芈姓楚国,二是指南方楚蛮。周成王十九年,楚国先祖熊绎被封为楚子,封地在楚蛮之地,因此楚国与楚蛮有交集,到东周时,楚国崛起吞并了楚蛮,两者才混为一体。在周昭王时期,楚国爵位不过是楚子,封地仅50里,荒僻贫弱。在这种情况下,周昭王不可能尽起六师,倾力南下攻打小小的楚子,更不会收获颇丰,大小贵族均兴高采烈地作器铭功。而且如果周昭王果真的因为南征楚国而丧命,则周、楚必为不可解的死敌,周昭王之子周穆王不可能不报此仇,楚国更不可能在周穆王十四年还作为周朝的封国参与伐徐之役。
而楚蛮在周昭王时期占据地域广大,大约在今汉水中上游的丹江地区和下游的汉东地区,且占据铜矿主产地铜绿山。在先秦时期,铜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政治、经济、战争等方方面面都广泛需求。楚蛮虽然人数众多,分布广泛,但始终没有如从前的三苗和后来的楚国一样形成一个强大统一的政治体,只是一些分散的部族,这种情形下的楚蛮正适合作为周昭王南下征伐的对象。
昭王南征之“楚”为楚国的说法最早出现于东汉,王逸注《楚辞·天问》。后世学者多信此说,口口相传代代为继,昭王南征楚国几成定论。
4.南巡不返
《古本竹书纪年》载:“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
第三次伐楚对西周的军事力量打击很大,周昭王薨于汉水,全军覆没。经过春秋笔法润饰的正史对此事讳莫如深,无法获知详情。北宋时期,在湖北安陆一带出土了六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称为“安州六器”,透露了周昭王南巡的相关信息。
周昭王十六年,昭王南巡亲征,征伐楚荆。为了保证进军的顺利,他任命一个姓南宫的人为统帅,一个叫中的人为先锋。中带领军队联络汉阳的姬姓诸侯,为大军开路,并在邓国和曾国为昭王准备行宫。一路上得到了汉北各姬姓诸侯的支持,军队人马更加壮大,很快深入江汉腹地。原来臣服于楚荆的大部族、小方国纷纷归顺。
中的先头部队到达长江,后军随后赶到,王师攻占了鄂部驻地,大军沿汉水东岸南下,到达长江边后,昭王留下一支人马在江北守卫渡口,自己亲率大军渡江南下。扬越的鄂部将主力退缩到南面的大山中,昭王占领了铜绿山。然后昭王渡江北上,在唐国(今湖北随州西北)大会汉阳诸侯,论功行赏,给先锋中很多马匹和铜材,元帅南宫也得到了很多赏赐。后来,中用昭王赏赐的铜材铸造了一批青铜礼器,并在上面刻上了文字,记载此次战争和他所得到的赏赐,昭王给贵族们分发一些铜材,然后将大量铜材运回。这些铜材多被用来铸造青铜器,其中就包括安州六器。
周昭王占领铜绿山后,留下了少数王师镇守铜绿山,率领大部队返回。然而,鄂部一听周军主力已经撤走,又夺取了铜绿山,昭王决定再次亲征。
周昭王十九年,昭王率大臣祭公等,以戍卫镐京的西六师再攻楚荆。开始时形势很好,周军从唐国(今湖北随州北面)出发,经过厉国、曾国向南顺利推进。为了壮大声势,昭王还派出使臣到长江中游的大小邦国,争取支持。昭王本人则率师沿江而上,直抵夔国边境(今湖北秭归)。然而回师汉水时,周军却遭到了楚荆部队的强烈抵抗,又遭遇了异常天气,全军覆没。
姬瑕27岁即位,在位执政虚记20年,卒于昭王十九年(公元977年),终年46岁,尊号周昭王。古书上说“仪容恭美曰昭”,故谥号昭王。
周昭王崩后没有向诸侯告丧,宗室诸侯拥立周昭王长子姬满继位,是为周穆王。
周穆王姬满(公元前1006?—公元前922年),又称“穆天子”,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一说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
1.臩命刑书
周昭王十九年,昭王姬瑕第三次亲征荆楚,薨于汉水。是年太子姬满践位,成为西周第5位帝王,是为周穆王。
周穆王统治初期,没有像昭王那样靠武力征伐四方,平息国内各种矛盾,而是认为是统治阶层内部出现了问题。他命令大臣伯臩向朝廷官员重申执政规范,并发布《臩命》;又用吕侯(亦作甫侯)为司寇,命作《吕刑》,告四方,以正天下。刑书制定墨、劓、膑、宫、大辟5刑,其细则达3000条之多。
在周穆王的励精图治下,天下再度安宁。
周穆王陵
2.两伐犬戎
从周武王始,周王朝开拓经营的重点是东方,其次是东南。到周昭王时,国力强盛,又向南开拓发展,对北方戎族采取守势。周昭王虽死在第二次南征途中,但周仍达到向南扩张的目的。周穆王时继续保持向外扩展的态势,并开始对北方犬戎采取主动攻势。
《国语·周语》记载,王朝西方边远地带的犬戎属于周的“荒服”,常向周王室进贡方物特产。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65年),犬戎没有及时进贡,周穆王以此为由,亲自领兵对犬戎征伐。大臣祭公谋父曾提出不同意出征的意见,主张实行文王时“耀德不观兵”的政策,即以政治手段求得犬戎的“荒服”(只按时来朝拜周王,无其他义务),但穆王不接受建议,执意西征。
穆王十二年春,周穆王西征,进兵阳纡,周军大胜。但是由于史料缺乏,战争经过不详。从战果来看,此次战争的军事胜利并不大,仅仅“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而且由于穆王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高压政策,导致的后果对周极为不利。《史记·周本纪》谓:“自始荒服者不至”,边远国家不再朝见周穆王,说明周王朝在周边外族中失去了威信。
边夷不朝,更加剧了矛盾,穆王重整人马二次讨伐,“广获其五王”,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此次征战以周大获全胜告终,但却加剧了与犬戎的对立。
3.西征昆仑
两征犬戎,平定西方后,穆王继续西伐,于穆王十三至十七年(公元前964—公元前960年),进军至昆仑之丘,这段历史被记录在《穆天子传》中。近代人认为《穆天子传》为战国所作,内容多不真实,但反映了当时西周与西北各方国部落往来的情况,是中原与西域进行交流的最早史料记载。
传统学者们认为,按照故事中所说的里程,西王母之国应在西亚或欧洲。但在1992年中日两国关于《穆天子传》的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指出,中国秦以前的“里”指的是“短里”,只有今77米长。因此,西王母之国应在今甘肃、新疆一带,它以西宁、兰州为前庭,以新疆为后庭,中心在敦煌、酒泉一带。
4.东攻徐国
周穆王西略,长年不在朝,位于周王朝东南的徐国趁机作乱,率领臣服于自己的诸侯攻打周。于是周穆王西征之后,转战东南。
徐国在商代就是淮夷大国,周初曾跟随武庚叛乱,周公二次东征后,徐国时叛时服。穆王时期,徐国再次兴盛起来。据《史记·秦本纪》《史记·赵本纪》记载,徐戎趁着周穆王在外巡游时作乱,周穆王在造父的协助下日驰千里返回救乱,将事态平息下去。《后汉书·东夷列传》的记载有所不同:徐夷的君长统率九夷诸部侵扰宗周,穆王见其势大,作出妥协,让徐偃王管理东方诸侯;此后,穆王又让造父驾车赴楚国要求其攻徐,楚文王举兵,徐偃王不忍兴兵抵抗,主动撤走。诸说不同,后世亦众说纷纭。
平定徐乱后,穆王继续东进,抵达九江,开始南征。通过巡游征伐,周穆王使东南许多方国和部落归顺于周的统治,对周王朝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南征取得成就后,穆王仿照祖先,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合诸侯,巩固了周在东南的统治。
5.穆王西巡
清代郎世宁《八骏图》
周穆王富于传奇色彩,史料中还有关于穆王西游见西王母的记载,其中以《穆天子传》最为详细。
周穆王好大喜功,企图向四方发展。穆王十二年(约公元前965年)西征戎,获其五王,并把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约公元前961年,乘着征讨的胜利,穆王向西巡行,一直到达了青海东部一带。艰苦的千里往返并没有打消穆王对西方乐土的向往。据说周穆王有个善于驾车的车夫,名叫造父,其先人以擅长养马驾车而著称。造父受宠于周穆王,精心挑选八匹毛色相配、力量相当的骏马,加以调驯,名为“骅骝”“绿耳”等,献给周穆王。穆王乘坐八骏所驾之车,造父为驭,西行至西王母之邦,乐而忘返。穆王西征的故事,如战国竹简《穆天子传》所载,反映了当时穆王意欲周游天下,以及与西北各国部落往来的情形。周穆王环游西北地区的真正意图,后人有种种说法。从政治的角度看,他似乎是想向这些地区的民族展示一番周朝的力量,使他们不敢轻易反叛;或者是想转移国内的政治矛盾,以巩固自己的地位。殊不知,正是这种无谓的炫耀,才使周朝的势力进一步衰落下去。
1.共王改革
周共王姬繄扈(公元前1019—公元前900年),一作伊扈,周穆王姬满之子,西周第六位君主(在位时间为公元前922年—公元前900年),谥号共王,一作恭王,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龚王。
周穆王五十五年(公元前922年),姬繄扈的父亲周穆王姬满去世,姬繄扈继承王位,当年改元,是为周共王。
周共王继位时,国家因周穆王远游,耗费了巨量财富,使得国家财政十分空虚,经济上渐渐难以支持。但是,在许多场合又不得不维持着天子的架子。如为了表示赏罚分明,周共王不得不将都城附近的土地陆续分封给诸侯和大夫,使自己直接支配的地域越来越小,收入越来越少。周王朝的国势开始衰落。
周共王继位后,对治国的策略进行了很大调整,在军事上,他改变父祖两代以武力征服天下的做法,裁减军队,明法息民,让更多的百姓安于生产,创造财富,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在对外关系上采取和平稳定的外交政策,对边境争端主要采用和平谈判的办法解决,尽量避免武装冲突。在政治上,他废除原来的“土地国有,分封臣下”的旧制度,施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国家按规定向土地所有者收缴税金。这是西周王朝首次把土地私有合法化。
周共王这些举措对国家十分有利。因为在此之前国家只按原有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收税,贵族们私自开垦的耕地是不交税的。如今国家允许私田存在,私田拥有者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便视为非法私田,一经查出一律充公。这就迫使贵族们不得不将自己的私田如实上报,而一旦上报,就必须得按规定交税,从而增加了国库的收入。
周共王二十三年(公元前900年),周共王去世,其子姬囏继位,是为周懿王。
2.懿王迁都
周懿王姬囏(约公元前937—公元前892年),周共王姬繄扈之子,西周第七位君主。
周懿王生性懦弱,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不断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他被迫将都城迁往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周懿王元年(公元前899年),猃狁侵犯西周,国人深受其苦,作诗讽刺周懿王治国无能。
周懿王七年(公元前893年),西戎侵略周境,一度兵临宗周镐京。
成康昭穆时期,边境戎狄一直被压制,而周懿王即位后,他们不断侵犯西周,甚至数次抵达京畿所在,证明此时西周国力衰落的很厉害。
西周史墙盘
国力衰弱是由各方面原因造成的,而统治者自身问题是重要原因之一。周懿王七年二月,朝廷任命益公牧统辖百事僚(天尹之职)。在任命辞中说:官僚骄横淫奢,不顾先王制定的律令乱行暴虐,残害小民,结果引起小民反抗,危及己身,都是咎由自取。严令益公牧要按先王政令办事,明察确断,以律量刑。这既证明周懿王有整顿朝纲之心,也证明了当时政治混乱的局面。而从事后的发展来看,周懿王并未能扭转颓势。周懿王八年,虢公奉懿王命率领周师北伐犬戎,结果大败而归。
(1)王权不振。
册命制度是西周时期的一种任命、赏赐官员的制度,是周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彰显王权非常重要的表现仪式。
《走簋》《卫簋》《免尊》《师毛父簋》《师奎父鼎》《豆闭簋》《辅师嫠簋》《扬簋》《免簋》等彝器铭文表明,周昭王、周穆王时期的册命制度,其主要标志是在任命、赏赐的过程中出现了导引受命者的佑者和宣读册命的史官。
册命制度进一步完善,是在任命、赏赐的过程中有朝觐周王的礼仪:“立中廷,北向。”要特别指出的是“立中廷,北向”并不是简单地立于庭院中央面向北方,它实际上是接受册命之前朝觐周王的两种礼仪的名称,相当于文章的标题。“立中廷”可能是受命者在佑者导引下到达接受册命的位置的礼仪,而“北向”则可能是受命者到达接受册命的位置后,对周王行拜见之礼的礼仪,这些可以从《望簋》《盠方彝》《救簋盖》《利鼎》《师虎簋》 等彝器铭文中可以看出。
而周懿王时期的《师□鼎》和《訇簋》铭文都只记载了册命的内容,却没有像前代那样对整个册命过程进行描述,昭穆时期宣读册命的史官在册命过程中消失了身影。特别是《訇簋》中具体提到了诸侯进宫接受册命:“王在射日宫,旦,王格,益公入佑訇。”过程却没有只言片语。这表明,在册命过程中朝觐周王的礼仪,显然引起了元老大臣们的不满,加剧了周王室与诸侯大臣之间的矛盾。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一些旧有的礼仪和制度被打破,不再呼史官宣读册命。
不仅如此,从□簋盖、同簋等铭文中直接用“命”这个词能够看出,册命程中宣读册命的人改为周懿王本人。由此可见,周王至高无上的光环这时已经开始消退。
《史记·周本纪》载:“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至于具体衰落到什么程度却语焉不详。这些彝器铭文正好可以补充史料的不足,从侧面证明周懿王时王权不振的情况。
虽然周懿王治国能力欠佳,不过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着周王朝的政权。周懿王九年九月,懿王命益公征眉国。益公获胜,归京向懿王报捷,并报告眉国酋长敖即将前来朝拜周王。同一年,周懿王委命吕服余接替备仲,统辖周六师,赐六师将服;命申承其祖大祝之职,管辖丰人兼九戏祝。周室顺利迁都也证明了这一点。
(2)忧惧而终。
周懿王七年(公元前893年)冬,西周遭遇特大自然灾害,暴雨和冰雹袭击王都槐里,有许多家畜和家禽被冰雹打死,继而寒流猛增,天气奇冷,连嘉陵江和汉水都封冻。有的人来不及防寒,竟被活活冻死。
周懿王十分迷信,因为“天再旦”感觉不祥,将国都从镐京迁往新都槐里,没想到的是在新都依然诸事不顺,出兵远征犬戎被打得狼狈而归,民生怨恨。紧接着降临罕见的天灾,王都附近一片狼藉。他感到十分恐惧,认为是上天在惩罚他,终日担心天神会来索取性命,疑神疑鬼,寝食俱废。
周懿王八年(公元前892年)春,周懿王去世,终年约46岁,谥号懿王,葬于毕原。史书上说“温柔贤善曰懿”,故谥号周懿王。
周懿王死后,其叔父姬辟方继位,是为周孝王。
(3)击败猃狁。
西周叔牝铜方彝
周懿王二年(公元前898年),北方的狄人猃狁入侵西周的发祥地宗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疯狂抢劫周人的财物,还杀死许多西周百姓。边关守军出击,反而被猃狁军队击败,敌军乘胜追杀周军,一直攻至岐山。岐山离王都镐京距离不足200千米,岐山的安危直接影响着镐京。岐山守军一面坚守关隘,一面接连向朝廷告急。周懿王姬囏急忙挑选国中精兵,同时征调各诸侯国军队联合出兵,北征猃狁,保卫岐山。
周懿王命虢公统率六师讨伐猃狁,大军进至凤翔(今陕西宝鸡市凤翔县)一带,与猃狁军相遇,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经过数日交战,猃狁军被击败,逃归本国。周军在后追杀,迫使猃狁人一直逃往太行山。
(4)迁都槐里。
史书记载,周懿王三年(公元前897年),出现了“天再旦”的天文现象,即在一天之内,接连出现两次天亮,实际上“天再旦”就是日出之后发生了日全食。
古人崇信天象,周懿王心中有一个阴影始终挥之不去,总觉得国都镐京对他不利。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定将国都迁往他处。周懿王亲自选定新都为镐京西北的犬丘(又名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认为此地处于周人的祖源岐周与宗周镐京之间,是最佳的建都之处,下令在全国征调工匠,采办建筑材料,择日开工营建新都。
周懿王四年(公元前896年)秋,犬丘的宫殿还没有完全建造好,周懿王就迫不及待地下令迁都,“天再旦”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心头,他感觉多待一天就多一分危险。在他的催促下,大臣们只好跟着他一起迁往新都。迁都后,周懿王将新都命名为槐里。
(5)北伐犬戎。
周懿王六年(公元前894年),由于多次遭受外敌入侵,周懿王感觉到军队建设的重要性,没有强大的军队既不能约束国内的诸侯,也无法抵御强大的外患。于是下令加大国防建设的投资,征招国中青壮年参军入伍。他任命虢公为主管军队的最高领导,扩大军队编制,加强军事训练。
位于周王朝西方的犬戎长期和周朝不睦,周穆王时曾经两次征讨,随着周王朝国力的衰退,来自西北方的威胁再次严峻起来。周军强大以后,周懿王亲自检阅这支威武之师,产生了征讨四方称霸天下的野心。
周懿王六年秋,懿王命虢公率师北伐犬戎(今宁夏固原北),结果大败而归。征伐犬戎的失败,唤醒了周懿王对外扩张的梦想,也打消他称霸天下的野心。
周懿王在位期间,周朝开始走上衰微之路,京畿之地数次遭到戎狄侵略,以至于《史记》记载:“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
但周懿王不思进取,而是采取退避的消极态度,简单地以迁都作为挽救国运的手段,进一步打击了周王朝统治阶级,使其相关利益和尊严都受到了严重损害,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懿王之世,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共其职,诸侯于是携德”。而这也为他死后周孝王夺取王位准备了条件。
1.周孝王壮志未酬
周孝王(公元前960—公元前886年),姬姓,名辟方,周穆王姬满之子,周共王姬繄扈之弟,周懿王姬囏的叔父,西周第八位君主,在位时间公元前891—公元前886年。
周懿王死后,理应由太子姬燮继位,但是姬燮懦弱无能,姬辟方乘机夺取王位,是为周孝王。
(1)夺取王位。
西周铜禁
周懿王八年(公元前892年),西周第七位君主周懿王姬囏去世,周懿王的太子姬燮未能继位,而是由其叔祖姬辟方继位,是为周孝王。
周王朝为了长治久安,避免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制定了嫡长子继承制。整个西周时期,周王朝统治者严格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确定继承人,有效避免了王室内部因为争夺王位自相残杀,确保了周王朝前期的稳定。但在宗法制森严的西周,却出现了一位没有遵守嫡长子继承制而登上王位的君主——周孝王,这是一种异常的现象。
《史记》对于孝王的记载甚少,只有简短的一句话:“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之后再未提及孝王。孝王作为违背祖制之君,司马迁好似有意回避,对于其在位时期的文治武功丝毫未曾涉及,今人对周孝王继位缘由的了解主要来自于《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载:“懿王七年西戎侵镐,十三年翟人侵岐,十五年,王自宗周迁于槐里”。周懿王之时周王朝国力衰落,导致宗周镐京备受戎狄威胁,被迫迁都。王朝的衰落必然引起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懿王之世,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共其职,诸侯于是携德”。统治集团内部对懿王国政心存不满,为周孝王成功登上王位准备了条件,尤其是由于懿王无能,放弃故都镐京,对于周王朝统治阶级来说是一种沉重的打击,使其利益和尊严都受到了严重损害。而周懿王的太子姬燮软弱无能,不能在危难之时重振周朝,最终周孝王凭借自身能力,在懿王统治无方和太子姬燮软弱无为的背景下成功夺得王位。
(2)西征犬戎。
周孝王元年(公元前891年),孝王不忘周朝遭受犬戎入侵之辱,命令申侯率军,大起六师西征。
申侯是申国(姜姓封国,今河南唐河县西北)国君,他虽然受命率军出征,但内心却不愿去打仗。认为出兵征讨犬戎是不义之战,只能使两国的百姓和士兵遭受无谓的伤亡,给两国都造成巨大的损失。
申侯向周孝王建议说:“从前我的祖先娶骊山氏之女,生下一个女儿,嫁给西戎的胥轩为妻,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名叫中潏(战国时秦国和赵国的祖先)。中潏因为母亲的缘故归服周朝,使周朝西部的边境不受侵犯。现在我把女儿嫁给中潏的后人大骆,生下嫡子成。如果大王能保证让我的外孙来继承大骆的嗣位,申、扈两族就能保证让西戎人顺服,使西周西部边境永远安宁。”
那么申侯为何会提出这样一个建议呢?原来大骆庶生的长子名叫非子。非子从小就喜欢养马,他养的马匹个个精良,人见人爱。有一次他往犬丘贩马,无意间撞见刚刚即位的周孝王。周孝王见他精明能干,便把他留在王都担任主管畜牧的大臣。申侯担心日后周孝王会让非子回国承嗣,与他的外孙争位,故此才有以上建议。实际上他这是在假公济私,表面上是在为朝廷出主意,骨子里是为了自己的外孙。
周孝王觉得这倒是个好办法,既可以减免士兵和百姓的伤亡,又可以节省军费开支。于是当即承诺,不会放非子回国,也不会支持非子回去与申侯的外孙争夺国君之位。于是申侯便出面与西戎讲和,西戎果然接受申侯的调解,同意与西周息兵言和,并且表示此后永不侵犯西周边境,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就这样被申侯化解。
(3)西戎献马。
周孝王登基之后励精图治,西败西戎,迫使西戎贡马求和,《竹书纪年》载:“元年辛卯春正月,王即位,命申侯伐西戎。五年,西戎来献马。”周孝王元年,西戎遣使入朝,进献良马百匹。周孝王十分高兴,重赏来使,并回赠许多粮食和布匹等礼物。
(4)非子封秦。
周孝王三年(公元前889年),孝王命非子为王室养马。西周王朝时,马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无论是祭祀、农耕、还是战争都需要大量优良健壮的良马。但周朝养马业发展一直缓慢,许多优质马匹都靠买进。此次西戎进献的一百匹马,大部分都是母马。周孝王为发展王朝的养马业,让非子前往汧(今陕西陇县西南汧山)、渭(今甘肃陇西县西北鸟鼠山)之间,为周王室养马。
孝王开辟专门的牧场,保证周王朝马匹供应,对于最终解除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同时也是对周王朝内部各诸侯国进行军事震慑,加强了宗周的统治力量。
周孝王六年(公元前886年),非子为王室养马三年,马群大增,为西周王朝创造一笔很大的财富。周孝王因非子养马有功,将他封于秦邑(今甘肃省张家川城南一带),建立秦国,号称秦嬴。
(5)壮志未酬。
周孝王六年,还没有完成中兴周室的大业,周孝王薨,谥号孝王,葬于毕陌。史书上说“慈惠爱亲曰孝”,故谥号孝王。
周懿王之子,周孝王侄孙故太子姬燮继位,是为周夷王。
2.周夷王难挽狂澜
周夷王姬燮(?—公元前878年),姬姓,名燮,西周第九位国王。出生地楚国丹阳今湖北荆州,在位时间公元前885年至公元前878年。
姬燮在位时期,周王室处于衰落阶段,因此诸侯有的不来朝贡,而且互相攻伐。周夷王曾听信谗言,烹杀齐哀公;出兵讨伐太原之戎,攻至俞泉,获1000匹马。公元前880年,周夷王去世,其子姬胡继位,是为周厉王。
(1)煮杀齐君。
周夷王二年(公元前884年),蜀国与吕国派遣使者向周王朝进贡,进献琼玉给周夷王,周夷王在黄河边上用宾客之礼接待。
周夷王三年(公元前883年),纪国国君纪炀侯向周夷王进谗言,陷害齐国国君齐哀公,周夷王于是烹杀(古代一种酷刑,施刑者将犯人衣服脱光,推入一个如成人般高的大锅中,放在柴火上烹煮。犯人大多因灼伤而死,有些甚至全身烧焦)齐哀公,并改立齐哀公之弟吕静为君,是为齐胡公。
西周利簋
周夷王六年(公元前880年),周夷王在社林打猎,捕获一头犀牛。
(2)出兵伐戎。
周夷王七年(公元前879年),周夷王派遣虢国国君率领六军之师攻打不服王命、常来侵扰的太原之戎,一直打到俞泉,获得1000匹马。
(3)衰落去世。
当时,周王室处于衰落阶段,一些异姓诸侯国,乘国家衰落之际,便不来朝见进贡,甚至进攻周王室,起兵叛逆,态度十分嚣张,楚国国君熊渠便是其中的代表。熊渠僭越制度,仿效周天子,将其三子分封为王。
周夷王七年(公元前879年),周夷王患病,使他不能治理国事。同姓诸侯十分忧虑,祈求天神保佑,但是依然不能挽救周夷王的生命,周夷王最终病逝,谥号夷王。周夷王死后,由其子姬胡继位,是为周厉王。
周厉王姬胡(公元前904—公元前841年),姬姓,名胡,周夷王姬燮之子,西周第十位君主,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77—公元前841年。
1.杀一儆百
厉王天生秉性暴烈,特别是他认为自己的父亲夷王软弱无能,以致王位被叔祖孝王抢占好多年,他要大树特树自己的威严,实行严厉的统治措施。他即位不久,就准备寻求有过失的名臣开刀,以儆效尤。恰在这时,山东半岛有两个姜姓的国家,齐国和纪国(山东寿光南),为争夺和周室联姻,他们常常钩心斗角,相互倾轧。厉王即位,按惯例要聘娶王后。周室有成法,同姓不通婚,王后人选只能从姜姓等诸侯国选取。当时纪侯深怕从齐国选取王后,若齐侯为国丈,齐国更会仗势欺压纪国。纪侯诡计多端,他抢先朝见厉王,奏本谗陷齐侯不辰。他向厉王说:“齐侯不辰身为国舅,理应忠心为国。然而他畏怕我王英明,却阴谋策划孝王之子夺取王位,臣探知密谋,为大周社稷,特来奏知我王。”厉王听了半信半疑,又问纪侯如何得知此情?纪侯有根有叶地编造谎言,厉王不能不信,勃然大怒。他一来怕父亲夷王不被诸侯敬重,因而牵连自己王位不固,王位会被孝王之子抢去,二来要以齐侯“为臣不忠”的罪名开刀,严厉惩办,杀一儆百。
当诸侯们前来朝见新王,行朝贺礼毕大宴诸侯之时,待酒过三巡之后,宫仆抬进一个热气腾腾的大鼎,众诸侯不知是什么山珍海味来犒赏他们。这时厉王宣布:“齐侯不辰为臣不忠,现烹煮赐给各位分享!”然后由侍人分送给诸侯,每人一碗。诸侯们手捧着齐侯肉汤,毛骨悚然。他们领受了新天子的厉害,个个胆战心惊。诸侯们的朝贺不欢而散,各自回国。
2.贪财好利
厉王烹了齐侯,自以为得计,更加专横暴虐。但周室自穆王西征以来,国库财物已经耗空,各诸侯国贡献不足,财政拮据。周厉王岂能过着经济困乏的生活?便以严厉的措施征收财物。他一方面向诸侯索贡,凡是贡献太少的诸侯,要严加制裁;另一方面,他宠信荣夷公,专授理财之职。荣夷公和厉王一样,贪财好利,不恤百姓。他教唆厉王,对山林川泽的物产实行“专利”,由天子控制,严禁平民(国人)任意进山林川泽。原来在镐京周围的山林川泽,是国都内的平民赖以生存的资源地,他们大都是沦为平民的贵族后裔,可以随意到那里砍柴、打猎、捕鱼,赖以谋生。周天子实行“专利”,断绝了国人的谋生出路,国人无不愤懑,怨声载道。大夫芮良夫担忧这样下去,国家会发生祸乱。他向厉王进谏说:“荣夷公喜欢专擅财利,却不知道大难降临。货利之物,是天地所育成,为民众所取用,不能由一人专利。作为天子应为万民造福,把财布施给民众,使他们有饭吃,有衣穿,安居乐业。人民生活安定了才能长治久安,倘若像荣夷公那样搜刮民财,断绝百姓生路,对国家是很危险的事情,将来周一定会发生祸乱,衰败下去,请我王三思。”芮良夫好言劝诫,但厉王根本听不进去,依旧重用荣夷公。荣夷公是个善于面谀的势利小人,投厉王所好,无所顾忌地搜刮和征收财物。对于诸侯国贡献之物,不论有无灾情,一律少不得分文。
3.军事征伐
在军事上,周厉王力图改变周边少数族屡次入侵的状况,解决积弱积弊。
周厉王三年(公元前875年),淮夷进逼到洛邑,已为周王朝的大患,周厉王派虢公长父攻打淮夷,但由于国力不强,故虢公长父不能取胜。
当时江汉间强大的楚国,在周夷王时即已称王。但到周厉王改革后,周王朝强大震慑四方。楚国国君熊渠畏惧周王朝强大,恐其伐楚,于是自动取消王号。
(1)攻噩之战。
西周自周懿王以后,国力日渐衰弱,四周方国部落交相发动对周朝的进攻和侵扰。周厉王时,原来臣属于周朝的噩国(在今河南南阳东北一带),乘机反叛周朝并企图侵占周朝的疆土。于是噩侯联络淮夷和东夷部落,出兵进攻周朝的东部疆域和南部国土,声势浩大,气势凶猛,一直打到成周(今河南洛阳)附近,严重影响京畿安危。
周厉王为保卫京都和周朝的社稷,从宗周调来西六师的部队,还从北部调来殷八师的大军,从西、北两个方向向河洛地区聚集,企图形成夹击之势,一举歼灭噩国的军队。周厉王依靠贵族大臣的亲兵来抵御噩国的进攻,周朝将领禹率领大臣武公的私家兵车百乘,厮御200人,徒兵千人参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周厉王最终击败噩侯,保卫成周的安全。
(2)淮夷之战。
周厉王攻噩之战后,居住在今安徽北部淮河流域的淮夷,再次发兵向周朝进攻。周厉王命虢仲率兵反击,未能取胜。淮夷气势更为嚣张,又一次发动更加凶猛的进攻,一路浩浩荡荡,深入到周朝的中心地带,打到伊水、洛河之间,并掠杀无辜平民,抢夺财物。周厉王亲临成周指挥反击战,命令周将率领精兵反击。
所率的周兵自洛水上游连续发动多次反攻,使淮夷无法招架,只得败退,纷纷逃窜。周军乘胜追击,最后彻底击败淮夷,斩俘140余人,夺回被淮夷掳去的周民400人。
由于周厉王攻噩和平定淮夷的胜利,大振军威,周朝的军力有所增强,周朝国威也有所振作。
4.拒谏止谤
周天子统辖的京畿之地的人民,是周厉王直接剥削的对象,所征财物如不定期交纳,就要受到刑罚处理,百姓恨之咬牙切齿,咒骂厉王和荣夷公。周公和召公看情形不妙,一再劝谏,厉王还是不听。
西周对龙乳钉纹青铜鼎
厉王一心想要制裁咒骂他的人,他把卫巫召来,这是个会弄鬼使神,花言巧语的巫人。这样的人唯利是图,一切坏事都能干得出来。厉王吩咐道:“我召你不为别事,我派你为我监视臣民,有敢骂我者,要立即向我奏报,切不可隐瞒。”卫巫领旨叩头而去,他认为这是个好差事,既可趁机敲竹杠子,捞点油水,又可以官报私仇,陷害几个与自己过不去的人。过了几日,他罗列了一个名单,报告给厉王。厉王马上派人,把名单上的人尽数捉来杀掉。如此这般,卫巫报来一批,厉王命令杀掉一批。被捉杀的人都是以“诽谤天子”的罪名,朝野上下无不震惊。起初,百姓更加怨恨,骂的人更多,卫巫认为个人无能为力,便召集一帮无赖做爪牙,分布各地探听,这样被杀的人越来越多。卫巫等一帮爪牙们,听到有人说牢骚话的也捉,有人在谈其他事的也捉,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害死了许多人。终于听不到骂声了,甚至听不到有人讲话了。在偌大的京都里,只见路上人来人往,没有一人说话,整个的都城,寂静无声。后来卫巫等人再也捉不到人了,向厉王报告说:“现在已经没有敢咒骂的了,连说话的人都没有了。”厉王得意得很,夸奖了卫巫几句,然后把召公召来,他对召公说:“你所说的不假,虽然有人在背后骂我,我已把他们都消灭了,现在再没有人敢骂我了。”他得意忘形地对召公笑了笑,他认为自己用恐怖的镇压手段就能解决问题。召公严肃地向厉王说:“这可不是好办法,这是钳制人民的口。堵塞人们口不让人们讲话,比堵塞一条河水的祸患还要大(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条河水拦截堵住,河水会冲毁堤坝泛滥成灾。治理河水的道理是疏通河道,使水畅通无阻,才能避免水灾发生;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治民要广开言路,要让人民发表意见,敢于说话。所以天子听政治事,一定让上至公卿大夫,下至列士、乐师,都能把他们所听到的意见或讽谏诗歌反映上来,内亲外戚、乐师、太史,不分尊卑贵贱,都可畅所欲言。这样公卿可根据所听到的意见,提出治理措施,然后由王权衡决断,才能把国家治理得好,避免过失。人民有口,好比土地有山川,一切财用都是从山川里出产的;口能抒发言论,政治的得失与成败,都可以从人们的言论中得知。如果堵塞人的口,不让讲话,那么有几个归心于王的?”召公反复向厉王揭示、规劝,厉王无论如何总是听不进去,只是一再摇头,否定召公的意见。
召公扫兴退出回家,一路上确实看不到有人讲话,甚至也不再有人向他打招呼。在以后公卿朝会中,大小官员也缄默无语。闷热无风的天气,这正是暴风骤雨来临的前兆。
5.国人暴动
公元前841年的一天,荣夷公匆匆上朝来报,向厉王说:“臣近日派人到近郊收取田租,农民拒不肯交,反而杀了派去的人。臣听说农民聚到一起,恐要滋事,请我王派兵镇压。”接着周公、召公也赶来,向厉王说:“近郊农民聚集数千人,要进城来,恐有事端发生,王看如何是好?”厉王以农民聚众闹事为由,要派兵镇压,格杀勿论。然而周公和召公的意见是由王降旨,减免田租,释放无罪者,把事情平息下去。不料厉王以天子自居,认为大权在握,水来土挡,兵来将挡。正在他们来言去语争论解决措施之时,凡伯踉跄跑了进来,慌慌张张地说:“大事不好,农民已经涌进城来,臣一再劝阻,答应给他们减租减刑,但他们不听,这如何是好?”厉王已经听到了嘈杂的声音由远而近,忙命令调兵镇压。召公说:“我们大周寓兵于农,农民就是兵,兵就是农民。现在农民暴动了,还能调谁呢?”
共和行政
这次人民的反抗剥削斗争,历史上叫作“国人暴动”。在西周,国人是指住在京都城内的平民和四郊的农民。这些平民多数是各级贵族的疏远宗族成员,他们虽然具有自由民的身份,但在政治和经济上依附于贵族。另外,“国人”中还有从事各种手工业生产的百工和商贾等社会下层的群众,四郊则是些农民。周厉王的暴虐,激起他们极大的愤慨。他们自发集结起来,手持木棒、农具和武器,从四面八方向王宫扑来。人越聚越多,甚至宿卫王宫的军卒也参加进来,一时间形成一股巨大的洪流。他们冲垮了厉王、荣夷公所设置的路障,向王宫冲击,讨伐昏君。
周公、召公在国人中享有一定的威望,但这时已无能为力了。不可一世的周厉王此时此刻吓得无所适从。周厉王只好在大臣的敦促下离开王宫,随同厉王的一些人员急忙从宫后门逃出。周公、召公出面拦挡民众,好言劝说,以赢得时间让厉王逃走。周厉王一路狼狈,心惊肉跳,他甚至把小太子静丢下,来不及带上。他们逃出城,沿渭水向东北逃去,路上不敢停歇,披星戴月,过了黄河才松了一口气。然后沿着汾水,一直到彘(山西霍县东北)的地方,才安居下来。
厉王逃跑了,农民冲进王宫,到处搜查,不见昏君,愤怒的民众知道厉王逃跑后,追赶莫及,就去搜查太子。在召公家里把一个假太子打死后,算是泄了气愤,这才纷纷散去。
6.共和行政
国人暴动之后,京城一片混乱,只好由周公、召公收拾残局,二人召集公卿研究善后事宜。太子虽然健在,但年龄小,又不敢轻易露面,况且厉王活着,不便另立新王。研究最终的结论,决定由周公、召公二人共同执政,管理国家大事。重要政事,由六卿(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徒、冬官司空)合议,这种临时的政体,称为“共和”。
共和行政是中国历史,尤其是编年史上的一件大事。正是从共和行政开始,中国的历史有了确切的纪年,从此一直到今天,千百年来不曾间断,是中国历史得以保证延续性的重要开端。
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国现存史料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次年,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共和时代结束。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便从共和行政的第一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纪年。这也使中国的历史从此有了确切纪年。按照中国传统纪年,自共和时期开始,中国的中原历史有了连续不断的纪年体系。
国人暴动后,周王朝中央政权在风雨飘摇的状态下,王位虚悬14年,其间周召行政与诸侯干王位是并存于中原大地的。这种纷乱状态一直持续到周宣王即位,周王才又一次获得天下共主的地位。而周宣王并非周厉王的长子,他之所以能登上王位,是共和时期局势混乱的结果。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厉王的下场,咎由自取。
周宣王(?—公元前782年),姬姓,名静,一作靖,周厉王姬胡之子,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公元前828—公元前782年在位。
1.宣王中兴
周宣王继位后,政治上任用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韩侯、显父、仍叔、张仲一帮贤臣辅佐朝政;军事上借助诸侯之力,任用南仲、召穆公、尹吉甫、方叔陆续讨伐猃狁、西戎、淮夷、徐国和楚国,使西周的国力得到短暂恢复,史称“宣王中兴”。
周宣王即位后,吸取他父亲周厉王的教训,决心效仿文王、武王、成王、康王,重用召公、周公、尹吉甫等贤臣,整顿朝政,振兴周朝。在他的励精图治和贤臣们的精心辅佐下,国家逐步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景象,诸侯们又纷纷来朝见周王了。
可是时间一长,他就有些懈怠了。
周宣王的王后姜后,是一个既聪明又贤惠的女人。她看到周宣王天天早睡晚起,不想去上朝,心急如焚,心想:“要是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的话,不仅不能振兴周朝,还可能重蹈周厉王的覆辙,这可怎么办啊?”于是,她决定向周宣王进谏。
姜后脱下王后的衣服,摘下头上身上的金银饰品,然后穿上罪人的衣服,把自己关进监狱,命令宫女去禀告周宣王。宫女来到周宣王的寝室,告诉周宣王姜后的情况。正睡得迷迷糊糊的周宣王一听,立即从床上跳起来,急忙穿上衣服,来到监狱,看到自罚为囚犯的王后关在监狱里,周宣王急忙问怎么回事。
周宣王
姜后跪下哭着说:“臣妾的品德太差,致使大王迷恋上我,害得大王上朝经常迟到,给大臣、诸侯和百姓们留下了大王好色失德的印象。大王好色,必然会穷奢极欲、酒池肉林,导致社会动荡,国家灭亡。当年夏桀王迷恋妺喜,商纣王迷恋妲己,结果导致百姓怨恨、诸侯离心,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如果说现在我们国家存在潜在的动乱,那么动乱的根源就是我,是我让大王沉迷女色荒废朝政。”周宣王听了,大受感动,非常羞愧,连忙把姜后扶起来,给她穿上王后的衣服,把她接回王宫。
从此以后,周宣王每天早晨准时上朝,勤于政事,不敢有丝毫倦怠。在大臣们的辅佐下,周朝逐渐恢复了过去的强盛。
周宣王非常重视黎民百姓的疾苦。有一年大旱,田里颗粒无收,周宣王亲自登上祭坛,向上天祈祷,希望上天把灾害降临在自己身上作为惩罚来拯救黎民百姓。
周朝四周的少数民族趁着周朝衰落不断侵扰。当周朝复兴后,周宣王命召公及卿士南仲、大师皇父、大司马程伯休父等率军讨伐,沿淮水东进,淮夷纷纷降服,向周朝进贡物品;派秦庄公兄弟五人和尹吉甫征伐猃狁(即西戎),大获全胜,迫使猃狁向西北退走。周宣王还命方叔率军征伐楚国,也获得了胜利。从此周朝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在周朝的君王中,周宣王是仅次于周武王的明君,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周朝复兴,史称“宣王中兴”。
但周宣王晚年对外用兵接连遭受失败,尤其在千亩之战大败于姜戎,南国(今长江与汉江之间的地区)之师全军覆没,加之独断专行、听不进忠言、滥杀大臣,宣王中兴遂成昙花一现,也为西周在周幽王时期的灭亡埋下伏笔。
2.连年征战
(1)征伐猃狁。
猃狁是位于中国北方和西北方的部族,在周厉王时期就曾出动部队劫掠镐京周围的财物及人口,被大臣武公派多友击退。公元前823年(周宣王五年)六月,猃狁再次进攻西周,主力部队集中于焦获(今陕西泾阳北),前锋部队抵达泾阳(今陕西泾阳境内),直接威胁到镐京和旁京的安全,周宣王命尹吉甫率军反攻。尹吉甫以元戎10乘为先头部队,日行30里在彭衙(今陕西白水东北)击败猃狁,继而追击至太原(今甘肃平凉附近)。周宣王又派南仲率兵至朔方(北方边境地区)筑城设防,缓解了猃狁的威胁。公元前816年,周宣王派虢季子白率军攻打猃狁,在洛水北岸大败猃狁,斩首500人,俘获50人。虢季子白在班师回朝举行献俘礼时,又命属下不其率兵追击败退至洛水的猃狁,取得胜利。此战过后西周解除了猃狁之患,周宣王在太庙为虢季子白举行了隆重的庆典来表彰他的功绩,赏赐他马匹、弓箭、彤矢和斧钺并赐予其征讨蛮夷的权力。
西周生簋
(2)征讨西戎。
西戎是对中国古代西部部族的统称,长期威胁西周王朝的西部边境。周宣王在位时,多次命诸侯征讨西戎。周宣王三年(公元前825年),周宣王任命秦仲为大夫,命其带兵征讨西戎。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秦仲战败身亡,周宣王召见秦仲之子秦庄公兄弟五人,给他们7000兵卒,命令其讨伐西戎。秦庄公击败西戎,周宣王封秦庄公为西垂(今甘肃一带)大夫,加封大骆犬丘(甘肃礼县一带)的土地。
此外,晋国也多次奉命征讨西戎。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晋穆侯率军攻打条戎(今山西夏县西南)。周宣王二十五年(公元前803年),在千亩(今山西介休南)战胜当地的戎族。周宣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90年),又在汾水、隰水击败北戎。
(3)东征淮夷。
淮夷是淮河、汉江一带的东夷部族,又称南淮夷、淮南夷或南夷,自周穆王时期开始强盛,多次入侵伊水、洛水流域。周厉王时期,曾为西周南方屏障的鄂国国君鄂侯驭方联合淮夷、东夷大举进攻西周,深入周朝腹地。周厉王调集西六师和殷八师派虢公长父征讨,未能取胜。多亏大臣武公派属下禹调动兵车百辆、甲士200、徒兵千人参与作战,最终击退联军,俘获鄂侯,灭亡鄂国。周厉王随后又与虢公长父亲自率兵征讨淮夷至角(今江苏淮阴南)、津(今江苏宝应南)、桐(今安徽桐城北)、遹(今安徽霍邱西南),终于平定了这次叛乱。战后淮夷震慑于周朝的武力,稍加臣服。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周宣王命尹吉甫向淮夷征收布帛、财宝、粮食及力役,并且颁布法令,规定淮夷在经商时,不得扰乱当地的治安和市场秩序。后因淮夷停止纳贡以及再次反叛,周宣王命召穆公率军征讨。据《师寰簋铭文》记载,此战师寰作为随军将领统率齐、杞、莱等国军队,消灭了淮夷的冉、翼、铃、达四位首领,获得俘虏、牲畜及财物,取得战功。此战过后,淮夷彻底臣服于西周。
徐国在西周时期是东夷的强国,后在周朝的连续打击下,徐国的一些部族南迁至淮水流域,逐渐发展成淮夷中最强的一支力量。周宣王在位时,命卿士南仲和太师皇父在太祖庙整顿周六师,然后亲率大军与太师皇父、司马程伯休父前往征讨。大军沿淮水东行,经过激烈战斗,周军击败徐国。徐国臣服后,四周各方国、部族皆臣服于周。公元前810年,南仲派驹父、高父前往淮夷,各方国、部族都奉命迎接来使,进献财物。
(4)讨伐楚国。
楚国又称荆蛮,虽然被周天子封为子爵,但楚国极少承担周王室的职贡义务,加之周天子抑制楚国发展的政策、对于楚国国君的歧视以及楚国君主僭越称王,因而楚国屡次招致周王室的讨伐。周宣王五年八月,周宣王以元老重臣方叔为将,率兵车3000进攻楚国,大获全胜。据推算,周宣王此次伐楚动用军队多达36000人。晋穆侯墓所出土的楚公逆编钟,应在此战作为战利品被周宣王获得后转赠与晋穆侯。经过以上一系列战争,西周的疆域以及国家声望得到大幅扩大。
3.昙花一现
周宣王继位后,多次对外用兵,使周王朝一度呈现“四方既平,王国庶定”的局面。但因连年征战消耗国力,加剧了西周王朝的社会危机,加上周宣王晚年独断专行、听不进忠言、滥杀大臣,宣王中兴遂成昙花一现。
(1)干涉鲁政。
周宣王十一年(公元前817年)春天,鲁国国君鲁武公和长子公子括、少子公子戏,朝见周宣王。周宣王喜爱公子戏,想要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周宣王的大夫樊仲甫(一名仲山甫)劝阻周宣王说,废长立幼,不合旧制,周宣王不听,执意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同年夏天,鲁武公回国后去世,公子戏继位,是为鲁懿公。
周宣王二十一年(公元前807年),公子括之子伯御与鲁人攻杀鲁懿公,伯御被立为鲁君,史称“鲁废公”。
周宣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97年),周宣王讨伐鲁国,杀死鲁废公伯御,周宣王询问大臣鲁国公子中谁能胜任鲁国国君之位。樊穆仲说,鲁懿公的弟弟公子称,庄重恭敬,敬重老人,处事执法必定遵循前朝礼制。周宣王于是在夷宫(周宣王祖父周夷王的庙廷)立公子称为鲁国国君,是为鲁孝公。经过此次事件之后,周天子声望大减,诸侯多有违抗王命之举。
(2)屡战屡败。
周宣王晚年多次对周边部族用兵,但大多以失败而告终:
周宣王三十一年,周宣王派军队攻打太原之戎,没有成功。
周宣王三十六年(公元前792年),周宣王派军队征讨条戎、奔戎(今山西夏县西南),战败。
公元前789年(周宣王三十九年),周宣王派军队征讨申戎(即西申国,今陕西省米脂县北)获得胜利。同年,周军在千亩之战大败于姜戎,南国之师全军覆没,周宣王在奄父的帮助下才得以突围。
(3)不听劝谏。
藉礼原是村社中每逢某种农业劳动开始前,由首领带头举行仪式,耕种集体所有的藉田,具有鼓励集体耕作的作用。西周时期,原本属于集体所有的藉田,即公田变为天子、诸侯以及贵族私有,藉礼也成为在春耕、耨耘、收获时,天子、公卿百官举行仪式,监督和巡查庶人耕种、无偿占有庶人劳动成果的一种活动。周宣王在位时,不到千亩举行藉礼,虢文公劝谏周宣王,宣王不听。有观点认为,井田制在周宣王时期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公田被大量私有化,周宣王承认了既定事实,相关的藉礼也被取消。
周宣王丧南国之师后,想在太原普查人口来补充兵员、征调物资。仲山甫认为自古以来,人口不用普查就能知道数量,因为司民负责登记生死;司商负责赐族授姓;司徒负责人口来往;司寇负责处决罪犯;司牧知晓职员数量;司工知晓工匠数量;司场负责人口迁入;司廪负责人口迁出,人口数量天子通过询问百官就可以知晓了,还可以通过管理农事来调查,没有必要劳民伤财去刻意普查。周宣王不听劝阻,最终还是在太原普查了人口。
周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其子周幽王姬宫湦继位。关于周宣王的死因,许多著作记载为周宣王游猎圃田(今河南省中牟西)时,杜伯的冤魂乘白马白车,由司空锜护左,大臣祝护右。杜伯戴着红帽子从道边奔驰而来,执红弓搭红箭,一箭射中宣王心脏,周宣王脊梁折断后倒伏在箭囊上而死。
周幽王姬宫湦(公元前795?—公元前771年),姬姓,名宫湦,周宣王姬静之子,母姜后,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公元前781—公元前771年在位。
西周青铜簠
周幽王是周宣王姬静之子,母亲姜后是齐国国君之女。干宝《搜神记》称姬宫湦生于周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95年),一说可能是依据《竹书纪年》。周宣王在位时期,将姬宫湦立为太子。
周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782年),姬宫湦的父亲周宣王去世,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周幽王继位后,立妃子申后为王后,申后所生之子姬宜臼为王太子。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发生多起严重的自然灾害,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发生地震,并引发泾、渭、洛三条河川发生震动。 同年,泾、渭、洛三条河川枯竭,岐山发生崩塌。
后来,周幽王任命叔父郑桓公担任周王室的司徒,掌管全国土地和户籍。
周幽王贪婪腐败,不问政事,任用虢石父为卿士,执掌政事。虢石父为人奸佞乖巧,善于奉承,贪图财利,但周幽王却很重用他,因此引起百姓强烈不满。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周幽王废嫡立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宠妃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太子姬宜臼,致使申后的父亲申侯大为愤怒。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鄫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于是在骊山下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周幽王死后,诸侯们与申侯共同拥立前任太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
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在位期间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为政贪婪腐败,重用奸臣虢石父主持朝政,加重对百姓的剥削,激起百姓怨愤,最终致使西周灭亡。
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20年),姬姓,名宜臼(一作宜咎),周幽王姬宫湦之子,母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70—公元前720年在位。
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于后宫得褒姒以后,生子伯服。不久,竟废申后及姬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于是姬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鄫国和犬戎进攻周幽王,周幽王与郑桓公均被犬戎所杀。随后,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姬宜臼继位。姬宜臼为避犬戎之难,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周平王在内外交困中度过五十年,于公元前720年去世。
周平王姬宜臼,姬姓,名宜臼,是周幽王姬宫湦之子。其母为王后申后,姜姓,是申国国君申侯之女。周幽王在位时,将姬宜臼立为太子。
后来,周幽王宠幸妃子褒姒。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周幽王竟然废嫡立庶,废黜申后的王后之位,姬宜臼的太子之位;改立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为太子。姬宜臼便与母亲申后暗中逃到申国,投奔申侯。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侯因周幽王废黜女儿申后、外孙姬宜臼之事而恼怒,于是联合鄫国(河南方城)、西夷犬戎大举进攻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不久,犬戎攻陷镐京,在骊山之下杀死周幽王,掳走褒姒,取走周朝的全部财物离去。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侵袭,于是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将都城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
正在平王重整山河之际,西戎以强兵侵占岐丰之地,渐逼镐京,西部边陲不得安宁,与西戎战争屡屡发生,使平王及其周室的统治者心神不定。宗周镐京自周建立以来,经10余代的经营,成为繁华盛地,但西戎兵入,毁之一旦,糟蹋得不成样子,国库也被掠夺一空,无力修复宫殿。平王面对现状,心情不快,这时许多王公大臣多以西戎为虑,建议迁都洛邑。他们向平王奏称:“洛邑为天下之中,与中原各国交往方便。周公营建东都,宫室制度与镐京大致相同。先王每逢朝会之年,行幸东都,接见诸侯,此乃是便民之政;今镐京被西戎破坏,宫室残缺,营建不易,劳民伤财,我王不宜在此为政。况受西戎威胁,迁都洛邑,确保安全。”
对于一个堂堂的大国,迁都之事谈何容易?国王举国一动,震惊朝野,连及百姓,此乃是国家命脉所系。故当时卫武公分析指出:“镐京左有崤山函谷,右有陇山险要,南有巴蜀之隔,披山带河,易守难攻,故先王都此,以御天下。今若弃镐京东迁洛邑,恐王室自此衰弱,受制于诸侯。”他强调对西戎以强兵制敌,使他不能恣意吞食周土;宫室可因陋就简,以勤政爱民为主,坚决反对迁都。
周代迁都图
平王不愿固守旧地,执意迁都,遂出榜文,示谕京都百姓:“如愿随驾东迁,速做准备。”选择良日起程,先由祝史将迁都缘由祭告先王神灵。届时,大宗伯抱着七庙神主牌位登车先导,平王御驾随后,秦伯嬴开领大兵护驾,随从百姓成千上万,扶老携幼而行。据后人传说,宣王在世时祭祖庙之夜,曾梦见一美女大笑三声,大哭三声,然后将七庙神主捆作一束东去。后有人附会,“三笑”,指周幽王为博得褒姒笑容举烽火戏诸侯事;“三哭”,预示幽王、伯服、褒姒三命该绝;“神主捆束东去”,预示国都将要东迁。扬弃迷信之说,从中可窥视周王朝自宣王以来逐渐衰败之势。西周灭亡之后,平王被迫抱庙东迁,周王室虽有八百年的天下,已走上了名存实亡的道路。
周平王任命郑武公担任司徒,让他与晋文侯一同辅佐周王室。周平王在郑武公、晋文侯的辅佐下,勉强支撑残局。东迁之后的周朝,史称东周。东周开始的这一年,便是春秋时期的开端。
在周平王继位同时,诸侯虢石父拥立周幽王的弟弟余臣为天子,史称周携王,周王朝出现两王并列的局面。周携王二十一年(公元前750年),支持周平王的晋文侯攻杀周携王,使周王朝再度重新统一。结束周王朝长达10年的两王并立局面,稳定东周初年的局势。
周平王东迁时,因秦国国君秦襄公在犬戎攻打周朝时,作战得力,立有大功,而且还派兵护送他迁都,于是提升秦襄公为诸侯,赐封给他西戎攻占的岐山以西土地(今陕西省凤翔县一带),说:“西戎凶恶无道,掠夺我们岐、丰的土地,只要秦国能攻打并赶走西戎,如果秦国攻占这些土地,那这些土地就归秦国所有。”并与秦襄公盟誓。不久,秦国攻占岐山以西地区,秦国从此开始发展起来。
由于大片故土丧失,周王朝仅仅拥有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东不过荥阳,西不跨潼关,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水南岸,方圆只有600余里,地窄人寡,与方圆数千里的大诸侯国相比,它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而已。周王朝因此大大衰落。郑、晋、齐、鲁、燕、宋、楚等大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相互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诸侯争霸的纷乱局面,中国历史进入一个大变革的动荡时期。
周平王五十一年(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谥号平王。周平王的太子姬泄父(姬洩父)很早去世,故由周平王之孙、姬泄父之子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
周平王在位时期,相继委任郑武公、郑庄公父子担任周王室的卿士。后来由于郑国实力雄厚,周平王对郑庄公怀有戒心,不愿朝政让郑庄公所操纵,便乘郑国多事,郑庄公没有前来上任的机会,想撤掉他卿士的职务,并暗中将朝政分托给虢公。郑庄公得知后,便埋怨周平王,马上赶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对周平王施加压力。周平王再三赔礼,但郑庄公仍然不依。周平王只好提出让王子狐(姬狐)到郑国作人质。不过此举太有损周天子的颜面,于是群臣提出相互交换人质的办法,让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也来洛邑作人质,而王子狐去郑国则用学习的名义,史称周郑交质。从这一史实可知;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已势力衰微,周王名为天子,实际上要看大诸侯的脸色行事。
周王室自迁都洛邑之后,权势衰微,王纲失羁,各诸侯相继蜂拥而起,萧墙之内战火频频发生,历史已进入大国争霸的春秋时期。
东周末年,周天子地位衰微,强大起来的诸侯逐渐不听从王室的指挥。到春秋前期,这种状况愈演愈烈,以致在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爆发了周、郑繻葛(今河南省长葛市北)之战,郑国的祝聃竟敢以箭去射天子周桓王。
春秋初年,郑国同王室的关系最为密切。郑武公以大军保护周平王东迁,其后成为王室卿士。郑庄公继位后,仰仗祖先的功劳,在王朝内专横跋扈。庄公在国内与其弟共叔段不和,经常不理王室之政,于是周平王就打算让虢公与庄公为左右卿士共同掌管王事。郑庄公得知这个消息后,即责问平王。平王矢口否认,并提出君臣交质,以示信任。周平王五十一年(公元前720年),平王去世,太子林继位,是为桓王。桓王上台后便准备授虢公政以分庄公之权,庄公得知,想给新即位的天子一个下马威,派祭足带领人马把王室在温地(今河南温县)的麦子割掉,又把成周(今洛阳东)的禾割走。至此,周、郑交恶。
桓王毫不示弱,郑庄公意识到失去同周天子的密切关系,对自己在诸侯中争雄不利,于是便采取了怀柔策略,于周桓王三年(公元前717年)亲自到王都朝见桓王,桓王却不加礼遇,不久又任命虢公忌父为王室右卿,与郑庄公共理朝政。郑庄公的退让,使得周桓王得寸进尺。周桓王八年(公元前712年),桓王把本来不属于王室的12个邑作为空头支票,换取郑国四邑,使郑国白白丢了4个邑;到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桓王又干脆罢免了庄公的左卿士之职,因而庄公也就不去朝见他。这样,桓王便率领王师及蔡、卫、陈之师讨伐郑国,郑国也出兵抵抗,两军在繻葛摆开阵势。
王师方面的部署是:桓王亲率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周公黑肩将左军;蔡、卫两国军队属右军,陈国的军队属左军,呈“鸟阵雁行”的阵势,突出中军。郑国方面针对王师的部署,采取“鱼网之阵”的阵法,把主力放在左右两方阵上,中军摆在两方阵中间靠后,郑庄公率中军,祭仲将左方阵,曼伯将右方阵,左右方阵中把战车排列在前面,步卒配置于战车之后,填补车与车之间的空隙,构成密集队形。开战时让左右方阵先接敌,打垮对方力量较弱的左、右军,然后三军呈鱼网状合围对方中军主力。
两军交战,郑庄公在原繁、高渠弥的护卫下坐镇中军,并与祭仲、曼伯约定中军大旗挥动时,左右两方阵同时发起攻击。开战后,陈国由于内政处于动乱之中,士气不高,遇到郑军方阵的攻击,立即溃逃,周王室的左军士卒跟着也败下阵来;蔡、卫两国的军队本无战斗力,在受到攻击后,抵挡不住,转身而逃,王室的右军也随之溃败。然后,郑国三军合围周王中军,祝聃一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桓王忍着箭痛,指挥军队退却。祝聃请求庄公下令追击,庄公认为君子对一般人尚且不能逼之太甚,何况对于天子!如果能够使国家免于危亡,这就足够了。因此,按兵不动。当天晚上,郑庄公派遣祭仲去慰问周天子及其随从,表示郑国只是不得已应战,愿同王室和好。繻葛之战是诸侯强大、王室衰微的一个标志,祝聃“射王中肩”,王师惨败于诸侯军队名下,这使周天子的威风扫地,事实上等同于诸侯。同时这一仗也拉开了列国争雄的序幕。
东周时期,周考王于十五年(公元前426年)封其弟于河南地,建立周公国,是为周桓公。这是周王朝最后一次分封。自这次分封后,周王的土地全部分封完毕,连自己也是寄居于此周公国。
周桓公死,其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惠公代立。周赧王时,周惠公封其小儿子于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东西周分立,西周都河南旧于王城,东周都巩。
战国时期兵器
西周自立国以来,一直采取讨好各大强国的政策,尤其是秦国。秦国和周围列强经常向西周和东周征收赋税和兵源。同时,西周和东周常相互倾轧攻伐。周赧王在位时,周天子地位已经完全徒有虚名,其土地(周天子的王畿)也被韩、赵一分为二,以洛邑之河南王城为西周,仍都洛邑,以巩附成周为东周,分别由东、西周公治理,周天子由成周迁于王城,依附于西周公。
战国时期,周王室的土地缩小,人口减少。公元前367年,周公姬威去世,少子姬根在王城东部争立,赵、韩用武力支持,使小小的周王室,又分裂为两个小国。建都在巩地(河南巩义市西南)为东周,以王城(河南洛阳市王城公园)为都的为西周。东、西二周公各统治一块地区,国王还是一个,居住王城。
公元前314年周赧王姬延即位,他所统治的地盘只是王城周围的三四十座城邑,3万多户,其势力已极其衰弱。
此时,秦昭襄王已不满足国王的称号,要以帝号凌驾于诸侯之上,随时操戈于周室,取而代之。公元前288年10月,他约齐王共同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事过二个月在纵横家苏秦的劝说下,齐王取消帝号,借以孤立秦国,秦昭襄王也被迫取消帝号,此已暴露秦吞并天下的企图。
公元前257年秦军围攻赵国邯郸兵败,大将郑安平率秦军2万投降于魏,秦昭王动怒。郑安平是范雎推荐为将,范雎恐惧,说秦王灭周称帝,以讨好秦昭襄王,秦王灭周之意遂起。
秦军在邯郸的失败,给东方一些国家带来了一线希望。楚考烈王认为秦兵新败,士气衰落,在春申君的劝说之下,欲奉周赧王为盟主,挟天子约诸国共同讨秦,他遣使者说赧王以天子名义发号各国。周赧王愿趁此一搏,以挽救周室将倾覆的局势。他命令西周公在国内收罗壮丁,凑合一支5000人的队伍,在缺乏武器、粮饷的情况下,向境内富户筹借军资,付给富户债券为凭,待班师之日以战胜品偿还。
这时秦国派张唐为大将,令其率兵先取阳城(河南登封东南告成镇),以通三川(郡名)之路。秦王见赧王与燕、楚联军无所作为,一举攻下阳城。另派嬴缪为将,领兵10万扬威于函谷关之外。
公元前256年,周室经过一番努力,赧王任西周公为将,率领五千士卒,并约六国集兵到伊阙(洛阳市南)。是时,秦即攻韩,韩自顾不暇;赵邯郸刚刚解围,恐惧未息;齐与秦通好,以图自存。只有燕国派将军乐闲、楚派将领景阳,带几万兵会集在伊阙,坐观事态,无意进取。他们等待其他各国军队,三个月过去不见踪影,在秦关外之兵的威胁之下,三国联军撤去,无功而还。
西周的富户见军队回来,手持债券,纷纷向赧王讨债,每日从早到晚喧闹于宫门之外。赧王无资财可还,只好躲到宫后边的一个高台之上避债,后来这个高台被称为“逃债台”。
秦王闻知燕、楚兵散去,即令嬴掺与张唐合兵进攻阳城,再攻西周。这时赧王姬延惊慌失措,想要逃到韩国或是晋国避难。西周公劝说:“过去太史儋曾说过:‘周秦五百岁而合,有王伯者出。’秦吞并天下已是大势所趋,韩、魏也不可能幸免,三晋不日为秦所有。大王与其到那时被俘受辱,不如于今奉土归降,其结果或许能好一些,得到一块封地。”
秦国大军已向周地开来,赧王已到了山穷水尽的边缘,别无出路,只好率领宗室成员及群臣,到祖庙祭祀,向先祖先烈号啕痛哭,陈述不孝子孙亡国绝祀之罪,悲切无状,哭喊之声缭绕太庙。三日之后,即在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带领家眷群臣、地图户册到秦军中投降,嬴受献36城,3万户。张唐押送赧王君臣及其子孙入关至咸阳。
周赧王谒见秦昭襄王,顿首谢罪。秦王安慰一番,以梁城(陕西韩城市南)之地封赐,将周王降为周公。赧王由于年事已高,一路劳苦,几个月后便在忧郁中死去。
秦昭襄王下令,除掉周国,发洛邑壮丁摧毁周的宗庙,运其祭器及九鼎入咸阳。原西周民众不愿为秦役使,纷纷投奔到东周巩的地方。
搬运九鼎之时,传说鼎中有哭泣之声。及运到泗水,其中一鼎从船上掉进水中。当时嬴慌忙招会泅水之人潜水寻找,不见踪迹。那时人们非常迷信,嬴负责搬运周的国家重器,心中不免有所忌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天夜里梦见周武王坐于太庙,召嬴斥责道:“你为什么迁我重器,毁我宗庙?”然后命令左右鞭打其背三百下。自此嬴患得背疽。到了咸阳,将祭器和八鼎献给秦王,并向秦王编造说所失一鼎是从舟中飞出,落水之后见苍龙一条,翻波作浪,不敢复求。
秦王查阅所失之鼎,正是豫州(主指河南之地)之鼎,他感叹地说:“地都归入秦国,难道其鼎就不归于我吗?”秦王还想多派卒众前往打捞,嬴一再谎称:“此神物有灵,不可复取。”秦王只好作罢。
秦王命令将八鼎陈列于秦太庙之中,遍告列国,要他们进贡朝贺,于是东方各国相继至秦入朝。鼎迁至于秦,宣告周的灭亡,秦代之而有天下。公元前256年周赧王病逝,秦国攻入洛邑,西周公投降。公元前249年,秦相邦吕不韦又带兵灭掉了位于巩邑(今河南巩义)的东周公。至此,周朝正式宣告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