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老北京的传说 > 第二十章 老北京的后宫逸事

第二十章 老北京的后宫逸事(1/1)

历代皇帝都有各自的后妃来源方式,清代皇帝与历代不同,清代皇帝的后妃主要来源于秀女。从顺治皇帝开始,清朝就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选秀女制度”。

每三年在八旗内部选一次秀女。其目的“或备内廷主位,或为皇子皇孙栓婚,或为亲郡王及亲郡王之子指婚”,也就是说,不仅仅皇帝的后妃是从旗籍女子中挑选的,而且被选中的八旗秀女,也可能要配给皇帝的近支宗亲,可见清代选秀女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首先要严格审查旗属与年龄,挑选秀女的范围,必须是在旗的女子,不在旗的想参加选秀,比登天还难。虽然清代各朝对送选秀女都有一些不同的规定,但是基本上都是满、蒙、汉八旗官员,或者户军士及闲散壮丁的女儿,在嘉庆六年(1801年)以前,甚至公主下嫁所生之女也不能例外。秀女的年龄要求在十三岁到十七岁之间,到清末光绪年间,参选秀女的年龄,最小的是11岁,大的可达20岁。

如果在旗女子在规定的年限之内因各种原因没有参加选秀,下次仍然必须要参加选秀,违者上至都统、副都统、参领、佐领,下至旗长及本人父母,都要受到严厉处分。选中留牌子的秀女如果久不被复选,而记名期超过期限的,那么,这样的女子只得终身不嫁了,同样违者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对没有被选上的旗人女子,也做了严苛的规定,落选的在旗女子,到了20岁也不准私自聘嫁。这一条规定是乾隆下达的一道谕令,说“户部通行传谕八旗,所有未经选看之秀女,断不可私先结亲”。

选秀女由户部主办,每到选秀之时,由户部行文八旗各都统衙门、直隶各省驻防八旗及外任旗员,将备选女子呈报备案,写奏折给皇帝,由皇帝下旨决定选秀之日。各旗选送的秀女,要用骡车提前送到京城。秀女们抵达京城后,在入宫应选的前一天,坐在骡车上,由本旗的参领、领催等安排次序,原则上是先满族,次蒙古族,最后才选汉族的女子,一般排在最前面是宫中后妃的亲戚,其次是以前被选中留了牌子、这次复选的女子,最后是本次新选送的秀女,分别依年龄大小排列,鱼贯衔尾而行,进入地安门,到神武门外等待宫门开启后下车,在太监的引导下,按事先排好的名单顺序,进顺贞门备帝后们选看。

秀女入宫后便终老宫墙内

帝后们每日只选两个旗的女子,审看时,备选女子要按圣旨六人一排。容貌秀丽、举止端庄的女子被选的几率大一些。但清朝公开的两个最重要的选秀标准是:一是品行,二是门第,所以有时候,纵有沉鱼落雁之貌,也未必能够入选。而被选上的秀女还要定期复看,直到复看合格后才能留在宫中。

不是所有入选进宫的秀女都能得到皇帝的宠幸,如果皇帝没有看中,被选中入宫的秀女到一定年龄(一般是25至30岁),可以放出宫去,但如果被皇帝看中,那么自入宫之日到死,都不能离开紫禁城半步,只能在深宫高墙内慢慢燃尽自己的青春年华。

一般,秀女们最初的封号是答应、常在,少数可封为贵人或嫔,以后可能逐级晋封。秀女如果被选为皇后,需行大婚礼,届时要举行许多规模隆重的典礼活动。

“一朝入选帝王宫,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妃嫔们,虽然在平常百姓看来她们有穿不尽的绫罗绸缎,吃不尽的山珍海味,可谓享尽了荣华富贵,但在实际生活中,她们宛如生活在囚笼中,一道道厚厚的高墙围成的一片天就是她们入宫后的整个世界,紫禁城外的繁华热闹与她们再没有了关系。

如此,幽居深宫的妃嫔们除了政务之外,她们是如何打发寂寞漫长的时光的,她们的休闲生活又是什么样的,便成了大家比较关注的焦点。

清朝妃嫔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也是花费时间颇多的一项内容,就是怎么让自己青春永驻,永留容颜之美。即使宫中事务再繁忙,她们每天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温水洗脸、敷面,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并用扬州产的宫粉、苏州制的胭脂和宫廷自配的玫瑰露护肤美颜,所以调制胭脂、护肤美容占据了她们大部分的后宫生活。

另外,由于她们久居深宫,又缺少锻炼,大都体弱多病,为了能延年益寿,调制、熬制药剂也打发了不少她们的闲暇时光。

妃嫔们除了对着镜子调脂弄粉,美颜护肤,闲暇之余,她们也做一些针线活计,比如绣荷包,绣手帕,有的则手持烟袋,吸旱烟,吞云吐雾,满屋烟雾缭绕,还有的追求比较高尚一点的,或抚琴,或吟诗绘画,怡情自乐。除了这些,她们也有很多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纸牌、蹴鞠、投壶、游园观赏、钓鱼、看戏、逗狗等。

清宫美人图

纸牌最早产生于唐代,又被称为叶子戏,可以消磨时光,在深宫里很快被妃嫔们所喜爱,有时她们用纸牌来赌钱。在清代纸牌游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叶子戏的基础上她们发明了多种新型的纸牌游戏,如马吊戏、游胡戏、麻雀戏,并且在纸牌的制作上也别出心裁,纸牌上绘有人物、花草鱼虫、故事等,制作得非常精美。慈禧在晚年对麻雀戏尤为喜欢,常常招呼格格们陪她玩。

七巧板游戏在清宫中也比较盛行,它仿照的是苏州一带民俗的“乞巧板”,斫木片成若干方,按照吴士鉴《七巧板》宫词所记“六合同春”排列成字。

逗狗也是后宫妃嫔们的一项娱乐活动,在清代早期,宫廷就设有专门养狗的处所,并且有专门的人来管理养狗的食物,而且狗的数量也庞大,多的时候能达到数百只。这些养尊处优的妃嫔们,对狗是宠爱有加,常常在出游时,都带着她们的爱犬。光绪帝的瑾妃尤其喜欢哈巴狗,她曾经让宫廷里的画师为其驯养的比较名贵的哈巴狗画狗像,以此作为留念。

妃嫔们有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活动,即使在冰雪盖地的隆冬腊月,也有一些休闲的游戏。除了大雪过后与皇帝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塑雪马,还有在清朝比较盛行的皇家冬季休闲消遣项目——“冰嬉”。

“冰嬉”这项活动起源于宋代,在北方民间较为普遍。自明朝,这项活动才进入宫廷而成为皇家的一项娱乐活动,具体的规则玩法与民间的“冰嬉”大致相同。到了清朝,这项活动得以盛行,乾隆当年曾经说过:“冰嬉活动为国之所重。”可见清代皇帝对这项活动的热情,每到农历十二月,清廷便在西苑三海举行“冰嬉”活动。由于皇帝和后妃要亲临,场面十分壮观。据史料记载,皇宫参加“冰嬉”者均由八旗将士和内务府上的三旗官兵组成,个个都是一身戎装,做各种项目表演,或在有河的地方封供游戏的冰床,或在冰上执球以及踢球;或穿有铁齿的鞋溜行冰上,争先夺标,或从冰山上向下滑行,或在冰面上花样溜冰、杂戏。这些为妃嫔们的冬季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在封建王朝,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贵为龙子,尊为人间天子,穿的是龙袍,住的是金銮宝殿,行则以辇代步,食,更不同一般寻常百姓家,颇有讲究。

清代史料记载,皇帝用餐名堂非常多。皇帝吃饭有一套专门的名词,而且这些专门的名词是绝对不准别人说错的,吃的饭不叫饭,叫“膳”,吃饭也不叫吃饭,或叫“传膳”,或叫“进膳”,或叫“用膳”,而且做饭的厨房,叫“御膳房”。

“御膳房”是宫廷中专门设立的一个机构,专门伺候皇帝吃饭,直接由内务府管理,设管理事务大臣若干人,这些人都是由皇帝特别点派。皇帝每天的膳食,都由御膳房的官员列出膳单,经内务府主管大臣审阅无疑,并且备案,经过这几道手续之后,才能烹饪制作。内务府主管大臣下还设若干职责人员,其中包括三个总领,两个承应长,十五个承应人,三个庖长,二十个庖人,来具体负责皇帝吃饭事宜。

大家都知道,清朝是由中国东北满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在饮食上还沿袭东北满族的一些习惯。清朝皇帝的饮食习惯并不同于我们现在的饮食习惯,我们现在的习惯是一天三顿正餐,即早饭、午饭和晚饭,而清朝皇帝的饮食习惯每天只有两顿正餐,早膳和晚膳,除了两顿正餐之外,还有两顿小吃。

皇帝用膳的时间和地点都不固定,皇帝临时想吃了,就吩咐下去“传膳”,用膳的地点大多在寝宫的东、西间或办公场所。

皇帝用膳的程序也是非常有规矩,比方说皇帝在养心殿临时想吃东西了,只要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养心殿上的殿上太监说一声“传膳”,殿上太监再把这话传给候在养心门外的太监,然后由养心门外的太监再传给候在西长街的御膳房太监,就这样,一直传进御膳房里。很快,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而来。进到殿里以后,套着白袖的太监接过来。因为皇帝总害怕被人谋害,所以为了戒备下毒,每个菜碟或菜碗都设有一个银牌,等看过每道菜盘上放的一块小银牌变没变色之后,再让太监把每样菜尝上一点,这叫“尝膳”,这才把确认无毒的菜肴、点心、汤羹摆放在规定的位置,随后一个小太监叫一声“打碗盖”,由其他小太监把菜上的银盖取走,在侍膳太监的粗簇拥下,皇帝这才入座“用膳”,而且皇帝用膳的时候,除了侍膳的太监,其余一切无关人员都要撤离。

不论是那一道菜多么地可口,皇帝都不能连续吃三口,这是清王朝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称为“吃菜不许过三匙”。这个主要是为了皇帝的安全考虑,怕万一有人知道皇上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后,起歹心,在皇帝的膳食上做文章,投毒谋害皇帝。总之,皇帝的用膳总是让人捉摸不透,外人是不能够掌握其用膳规律的。

清宫粉彩镂空盖盒

据说,御膳房烧菜做饭用的水是专门从北京西郊玉泉山运来的泉水,吃的米也是由专人培植出来的,菜肴更是佳品,各种山珍海味,还有各地进贡来的地方有名的干菜。

清代皇帝不仅精于美食,用的餐具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主要以金银器为主,再就是上好质地的陶瓷制品。金银的餐具都经过专门的工匠精工制作,瓷器则由江西景德镇“官窑”烧造,再由专门派遣官员大臣送到紫禁城。通过精美的食品及精巧的器皿来体现其政治上的至尊至荣的地位以及显赫权势。

自周以来,每个朝代的皇帝都妃嫔成群,有诗云“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至高的皇权统治的封建王朝中,有很多妃嫔的命运都比较悲惨,本是满怀着憧憬,希望能为家族挣点荣耀,自己从此以后能够锦衣玉食,但是实际生活却让她们默默承受着满腔的怨恨,在这深宫大院内耗尽自己的似水年华。尤其是皇帝去世以后,她们的命运更是值得世人同情和惋惜。

明成祖死后逼迫妃嫔殉葬

根据朝代不同,皇帝去世以后,这些后宫的妃嫔们的命运也有所不同,有一种情况就是被迫削发为尼,吃斋念佛,以寺院为居所,从此与青灯香火相伴,最后孤老死去。在出家为尼的妃嫔当中,最具有戏剧色彩的当属武则天。

武则天算是比较幸运的,而其他遗留下来的妃嫔们,就没有那么幸运,多是命运悲苦,其中最为残忍的就是作为陪葬品,为死去的皇帝殉葬。

活人殉葬,殷周君王死后就非常盛行。那个烽火戏诸侯丢了江山的周幽王,死后殉葬的后妃宫女们达一万多人。用活人殉葬,是中国古代一项非常残忍野蛮的制度,秦汉以后有所收敛,取而代之的是木俑和陶俑,就很少有人殉葬了。

但到明代,人殉之风又开始盛行,犹如死灰复燃,这一消息如同凝重的云朵深深地压在了生活在后宫里的妃嫔心上。据记载,在朱元璋死后“伺寝宫人尽数殉葬”,40余名为他伺寝的妃嫔,全部殉葬在孝陵,其中还有不少妃嫔为他生育过子女。所以每当皇帝驾崩消息传来时,后宫就哭声一片,她们并不是哀悼死去的皇帝,而是恐惧自己即将为已死去的皇帝殉葬,为自己命运的悲苦而哭泣。

后妃们殉葬的方式主要有自缢和绝食,被挑选出来殉葬的宫女妃嫔,就着泪水先在殿外用餐,而后被带到殿内。殿内放置了木床,这些即将赴死的妃嫔被命令站到木床上,头顶上方是已经准备好的用来自缢的绳子,等妃嫔们把头伸进绳子的圈套后,木床便被撤走。这些殉葬的妃嫔死后,新登基的皇帝多半会给她们及她们的亲属家人一些好处,最为常见的是追赠谥号,表彰其行。

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宣宗朱瞻基六任皇帝,前后60余年,均以妃嫔宫女活人殉葬,直到明英宗才结束了这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后来在清朝初期,殉葬制度再度重现,到了康熙时期,才真正结束了封建时代的殉葬制度。虽然殉葬制度被废除,但是各种实际的自愿或强迫的殉葬现象还是存在,只是非常少见。从康熙起至清王朝瓦解期间,皇帝死后,凡是有子嗣的都留在宫中养老,新任的皇帝根据她们的各自的地位分封太妃太嫔等称号,并派宫中的老太监为她们说书,以让她们打发无聊的时光,至最后老死在宫中。

清初皇帝们的婚姻,大都充满了政治色彩。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妻妾共有十四人,其中七位妻妾的纳娶,都是因为政治联盟。清初满蒙政治联姻盛行,据《清皇室四谱》第二卷记载,清太宗皇太极有蒙古妻妾七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一半左右,清世祖福临有蒙古妾妻六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三分之一。

其中,清太宗皇太极的婚姻最为奇异。皇太极有十五位有名号的后妃,而在这十五位后妃中,有七位来自蒙古草原。其中地位最为尊贵的“崇德五宫后妃”全部是蒙古族女子,并且有两位是寡妇。地位比较显赫的三位后妃,是大家所熟知的“姑侄女三人同嫁一夫”中的姑侄女三人,这三位后妃都来自同一家族——博尔济吉特氏,属蒙古科尔沁部。

在努尔哈赤崛起的初期,为了得到蒙古的科尔沁部的支持,并进一步加强满蒙的军事联盟,稳定与蒙古的政治关系,1614年,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迎娶了科尔沁部左翼首领、贝勒莽古思的女儿,名为哲哲。皇太极成大清皇帝后,把哲哲晋封为“清宁宫中宫皇后”,就是孝端文皇后,也称为哲哲皇后。她是“姑侄女三人”中的姑姑,另外两个是她的两个侄女。

哲哲皇后两个侄女中的其中一个,就是清初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孝庄文皇后,又被称为“庄妃”。她是莽古思之子科尔沁贝勒宰桑的女儿。皇太极起兵伐明,科尔沁部二十三位贝勒率领部众追随,为击败明军立下战功,满蒙军事联盟也在不断地加强,而与此相伴随的是满蒙更为频繁地缔结婚约。1625年,庄妃被其兄长吴克善送于皇太极,年仅13岁,后被皇太极封为永福宫庄妃。她是顺治帝福临的生母,顺治继位后,她被尊称为“皇太后”,在康熙时期又被尊称为“太皇太后”,病逝于1687年,谥号为孝庄,史称孝庄文皇后。

孝庄一共经历了清朝初期的三朝,在这段清朝由乱到治的关键历史时期,她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皇太极暴病身亡时,由于其在死前没有设立继承人,宫中便出现了“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伺神器”的局面。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和皇长子展开了一场较量,在这场宫廷斗争中,孝庄以其个人的魅力和智慧,调和了这场清宫内部矛盾和斗争,最后让自己的儿子福临入承大统,继承皇位,为稳定清初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的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后世称之为“清代国母”。

哲哲皇后两个侄女中的另一个是宸妃,庄妃的姐姐,名为海兰珠,清丽秀美,性情温柔,26岁仍在闺中,1634年在吴克善的护送下,嫁给皇太极,被封为“关雎宫宸妃”。宸妃虽然比庄妃进宫较晚,但是其地位却在庄妃之上,在五宫中仅次于其姑姑孝端文皇后。但是不幸的是宸妃海兰珠在三十三岁就病故了,皇太极为其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

姑侄女三人,共嫁一夫,在互相争宠的后宫这个战场中,并没有出现那种水火不容的悲惨局面,而是互相信任和依赖,可称奇闻。

清太宗皇太极,雄才大略,能征善战,治国有方,他智除袁崇焕,劝降洪承畴,为统一全国建立大清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这样一个文武兼备的皇太极也有儿女情长,他与宸妃海兰珠的爱情故事,被世人津津乐道,传为佳话。

皇太极和海兰珠的爱情故事从古至今,都几乎定格在一个表达上,那就是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爱,超越了生死,超越了极限。据史料记载,皇太极的后妃共计有15人,史籍之外的还有更多人。在这众多后妃中,天生丽质者不乏其人,然而皇太极惟独钟爱宸妃海兰珠,并在她的身上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夫妻感情。可以说皇太极对她的宠爱超过了任何一位贵妃,任何一位娘娘,就连雍容华贵、善解人意的皇后都不及。

海兰珠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宰桑的女儿,是一位知书识礼、贤惠端庄,性情温和而又十分秀美的姑娘。在诸多蒙古族姑娘中更加显得苗条清秀,白皙娇嫩,妩媚动人。自古英雄爱美人,皇太极对海兰珠一见钟情。

海兰珠在哥哥吴克善的陪护之下,26岁那年与皇太极成婚。皇太极本就对海兰珠一见倾心,成大婚之后,更是一往情深,赐“关雎宫”,封为关雎宫宸妃。“关雎宫”是皇太极在沈阳故宫中所谓“崇德五宫”之一。宫名来源于《诗经》中的佳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皇太极对海兰珠姣好容貌的赞美,是对她贤惠温柔的歌颂。皇太极对海兰珠宸妃如痴如狂的爱由此可见一斑。

崇德二年(1637年),宸妃入宫两年后,为皇太极生了个龙子,按顺序排,此子是皇太极的第八子。皇太极非常愉悦,立刻召集文武百官,颁发了大赦令,释放了众多囚犯,并吩咐大臣办筹办皇八子诞生之庆典,盛宴宾客。然而,前七位皇子皇子诞生时,皇太极并未举行什么大型庆典活动,也未大赦。之后,庄妃生第九子,麟处宫贵妃生第十一子,也没有如此隆重的办理庆典,由此可见,皇太极对宸妃的宠爱在后妃中无人能及。

此时的皇太极,开疆拓土,称雄于东北,加之娇妻产子,诸事顺遂,可谓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然而,好景不长,倍受娇宠的皇八子不到1岁便夭折了。失去爱子,使皇太极万分悲痛。皇儿去后,宸妃朝思暮想、魂牵梦萦,白天不进饮食,夜晚彻夜难眠,终日以泪洗面,不久便身染重病。皇太极除多方安慰开导外,又厚赐宸妃财物仪仗,但是,这一切都无法医治她失子的心病。海兰珠最后撒手人寰,年仅33岁。

皇太极得知这一噩耗,疾驰入宫,在爱妃的遗体前声泪俱下,悲痛欲绝。皇太极与宸妃情深意笃,宸妃的离去,对皇太极精神打击极大,让他茶饭不思,只日夜哭泣,并几次哭晕过去,以致后来害了一场大病,从此以后再无心力重返战场。

为表示对爱妃的悼念,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非常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由于怀念爱妃宸妃,皇太极仍然不时地悲伤,频繁地举行各种祭典活动,并请僧道人等为宸妃布道诵经,超度宠妃亡魂。皇太极并亲自为海兰珠撰写祭文,情真意切,催人泪下。皇太极毕竟是一国之君,大臣们看他那个样子,就劝他说:“皇上每天居住深宫,忧伤的心情没有全部消除,不如出外打猎,换一换心境。”皇太极听从了大臣的劝告,遂和文武百官外出狩猎。他每次出猎,过宸妃墓地之时,总是下马伫立,长时间地凭吊默哀,以茶酒奠祭,痛哭不止,可见他对宸妃感情之深。

即使松锦大战捷报频奏,扫除关外一切障碍,挥师入关,逐鹿中原,大清的统一大业亦指日可待,也似不能冲刷掉皇太极的悲伤。皇太极对宸妃的思念与难解的忧伤,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以致他的身体日渐衰弱,甚至连日常朝政也“难以躬亲办理”。在宸妃去世两年之后,皇太极也病入膏盲,死在清宁宫,享年52岁。

上寿觞为合卺尊,此宁宫里烂盈门。

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

这是明末遗臣张煌言《建夷宫词》中的一首,讽刺的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庄妃、顺治帝福临之母孝庄文皇后“下嫁”小叔子多尔衮的事。

在清朝遗留下来的诸多疑案中,庄妃与多尔衮之间的关系绝对是曝光率最高的,也是人们谈论最多的。

她真的嫁给多尔衮了吗?

皇太极因病猝死——前一天还如平素一样忙碌一天,晚上却离世,“储嗣未定”。当时有希望继承皇位的主要有三个人:皇太极长子豪格、第九子福临和皇太极十四弟多尔衮。前后两者都手握重兵,实力不俗。只有中间的福临,虽然颇得皇太极的宠爱,但只有六岁,缺乏实力。八旗中,支持豪格和多尔衮的各占三旗,剩下的两旗则比较中立,只强调支持先帝的儿子,至于哪个儿子倒无所谓。

豪格与多尔衮两个集团在继承人会议上剑拔弩张,互不相让。最终有个折中方案出来:让福临即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幼小的福临不费吹灰之力登上帝位。

有人就认为多尔衮之所以同意让福临即位是因为多尔衮与福临的母亲庄妃有暧昧关系,甚至有人提出福临是多尔衮和庄妃私通之子的大胆设想。真是“身后是非谁得管,满村尽说蔡中郎”。

在多数人心目中,最有资格登基的莫过于多尔衮。他有胆略,有才干,追随皇太极战功卓越,威望正隆。不少贝勒甚至“跪请”他“即尊位”,说他心里没有点想法,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但不管他内心经历怎样的挣扎,最终还是扶持皇太极幼子福临登上帝位。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然而,正是这个事实让许多人都想不通:为什么明明自己可以做皇帝,偏偏让给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做呢?这在旁人,尤其是见惯了皇室之间为夺皇权相互倾轧的人眼中是一件很令人费解的事。好奇心促使他们凭借想象力寻找答案:嗯,中间肯定有猫腻儿,说不定……

这些流言中,核心的说法就是“下嫁”说,孝庄皇后用“嫁给”多尔衮的条件换得多尔衮对福临的支持。而且,支持这一说法的人还找到许多颇有利的证据:什么孝庄皇太后懿旨,令摄政王多尔衮“出入禁中不避嫌”,“多尔衮多次夜入深宫与太后相商”,顺治帝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等。

对于多尔衮与庄妃之间的私情,著名的历史学者阎崇年先生曾指出:“庄妃和皇后、其他妃子住的地方像个四合院,东边屋里能看见西边窗户,多尔衮要是来了还过夜,那多少双眼睛得盯着?这压根不是戏说,是胡说。”相反地,他从这件事上认为孝庄为开创清朝鼎盛局面之费尽心血,她实属中国历史上少见的蒙古族女政治家。

多尔衮像

作为爱新觉罗家族的一员,跟随皇太极征战多年的孝庄无疑明白内乱会造成多么重大的危害,要使双方的对立缓和,只有异中求同,一使双方的要求都得到部分满足——既要满足两黄旗大臣立皇子的要求,又要使多尔衮的权力欲望不致落空,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扶立幼主。孝庄施展手腕,笼络多尔衮是不可避免的,最终化解了多尔衮与豪格的一场火并,保证了清代政权的平稳过渡。实际上,多尔衮掌握了几乎一切权力。孝庄在多尔衮的步步进逼下,一直采取着隐忍、委曲求全的政策。她的方法是,不断给多尔衮戴高帽、加封号,不使多尔衮废帝自立。

像张煌言此类抱有“反清复明”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对清政府怀着切齿痛恨,他们的眼光自然聚焦在清政府的“黑暗面”,多尔衮与孝庄皇后之间存在的这种说不清道不明、风闻不断的不正当关系有悖于封建汉民的传统观念,正是“炒作”的最佳材料,于是,你写首诗,我撰个文,他编个故事,“下嫁”一事很快被炒得沸沸扬扬。

无论如何,孝庄一心从家国大局着想,以其出色的政治素质和能力,帮助清朝度过了这段权力之争的危机,使其平稳过渡到顺治帝手里,从此,清朝这艘大船在孝庄默默地辅助下,向它正确的航向行驶着。而其中最精彩的一笔,就是孝庄苦心培养出了清朝最英明的一位皇帝——康熙帝。

儿子顺治皇帝临终时,原属意的本不是玄烨,但孝庄看中了玄烨,通过皇帝信赖的传教士汤若望说项,才改立玄烨,所以说玄烨也是孝庄一手扶立的。

玄烨八岁即位,十岁时生母佟佳氏亡故,照看他的责任自然就落在了祖母的身上。孝庄就对他的言语举动,立下规矩,严格要求,稍有逾越,则严厉批评。在她的教导下,一代帝王健康成长。鳌拜集团铲除后,孝庄并不干政,而是放手让玄烨去做,她只是指导。孝庄生活俭朴,不事奢华,平三藩之时,她把宫中节省下的银两全部拿出去犒赏士兵。每逢荒年歉岁,她也把宫中的积蓄拿出来赈济饥民,全力配合、支持孙子的事业。孝庄的这种为人,与二百年后同样经历三朝、对中国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慈禧太后,是截然不同的。

就这样,清王朝从动乱走向稳定,经济从萧条走向繁荣。清王朝在康熙朝形成第一个黄金时代,其中不可否定包含了孝庄的一份功劳和心血。

顺治皇帝,名为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第一位君主,六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宿根深厚,天资聪颖,大至治国安邦,小至诗文书法都卓有成就。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终年24岁。

然而对于顺治皇帝的最后去向,一直以来众说不一。据史料记载,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三,福临染上天花,卧病不起,初七夜病死于养心殿,并在遗诏中宣布继位者是已经出过天花的玄烨。这一切记载表明顺治确实死于天花。然而,这可不可能是顺治精心策划的一场骗局呢?长期以来,民间流传着“顺治出家”一说。

说起顺治出家,“顺治帝五台山出家”之说流传极为广泛,相传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曾经与清顺治帝有过一段缠绵凄婉的爱情故事。

清军入关后,江南沦陷,董小宛被清兵掳走,辗转进入顺治后宫。顺治帝被其容貌所倾倒,以皇妃之礼待之。然而董小宛心念故国,情怀故人情郎,誓死不从。后来为顺治帝的真情所打动,相约只能有夫妻之名而不可有夫妻之实。后董小宛忧郁而死,顺治万念俱灰,剃度为僧人,出家五台山。

然而,传说固然美丽,却实属无稽之谈。虽说顺治皇帝是一位多情天子,但以其皇帝的身份,绝不可能和董小宛这样的风尘女子有些许瓜葛。顺治帝确实钟情于一个妃子董鄂氏,或许因为姓中一个“董”字而成为这个传说中董小宛的原型。

董鄂妃14岁时被选入宫,配给了顺治的十一弟襄亲王博果尔。顺治皇帝对董鄂妃是一见钟情,襄亲王得知后羞愤而死。顺治遂把董鄂妃收入宫中。由于董鄂妃性资敏慧,深得顺治宠爱,封为皇贵妃。

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董鄂妃生皇四子,两个月后皇子夭折,后董鄂妃因难耐丧子之痛,亦于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去世,年仅22岁,董鄂妃的离去给感情脆弱而又多愁善感的福临以更沉重的打击,悲痛欲绝,看破红尘,写了一首诗:

我本西方一袈裟,为何生于帝王家?

天下万事纷纷扰,不如空门补破衲。

有人从这首诗推断,顺治皇帝遁入五台山剃度为僧。顺治真的出家了吗?这个暂且不论,但顺治皇帝福临与佛教确有很深的渊源。

顺治十四年春夏间,福临在海会寺邂逅禅僧性聪憨璞,两个人交谈甚是投机,经过与性聪憨璞一番交谈,让他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屡次在宫中召见性聪憨璞,请教佛法大意。十月,又在万善殿召见性聪憨璞,并赐以“明觉禅师”封号。此后,福临就成了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忠实信徒。在憨璞的介绍之下,福临遣大臣赴江南湖州报恩寺召名僧玉林琇进京。通过与玉林琇几次交谈,福临被这位禅宗大师完全折服了,当即封其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并以禅门师长之礼待他,并请他给自己起了法名“行痴”,号“痴道人”。玉林琇是一位谙通世故的和尚,所语绝不接触实际,尽为谈禅谈玄,这些使这位日理万机而疲惫不堪的年轻皇帝福临倍感慰藉。在玉林琇请求返还时,福临赐黄衣、银印,遣官送归,以表对佛的虔诚。后来福临又召玉林琇弟子茆溪行森至京,同时又从浙江天童寺召了名僧木陈忞进京。木陈忞的到来使福临对佛教的信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木陈忞知识渊博,才华横溢,能言善辩,词锋犀利,深得福临赏识和敬重,到京不久,便被封为弘觉禅师,受到优礼。木陈忞高深的佛学造诣和其特有的深厚文化功底,使福临倾倒。

顺治帝手书“敬佛”二字

后来,福临宠爱的皇贵妃去世后,非常悲痛,为求得精神上的解脱,更是沉迷于释道,整天与茆溪行森等人议论佛经,甚至秉烛夜谈,并命茆溪行森为其净发,决心皈依佛门。玉林琇奉诏入京,知道此事后,十分恼火,要放火把徒弟烧死,这才迫使福临打消了出家的念头,重新蓄发。

福临虽已蓄发,但是从未打消出家的念头,玉林琇在西苑万寿殿回答福临问话时说:“若以世法论,皇上宜永居正位,上以安圣母之心,下以乐万民之业;若以出世法论,皇上宜永作国王帝主,外以护持诸佛正法之轮,内住一切大权菩萨智所住处。”以此来劝说福临还是要以社稷为重。两个月后,即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顺治福临在看完吴良辅为僧仪式之后,当晚归来便染上了天花,发起高烧,正月初七,这位年仅二十四岁的青年天子,带着未能如愿遁入佛门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虽然顺治皇帝没有如愿出家,但是他写的《赞僧诗》,是其向往出家生活的写照,恳切感人,诗曰: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亦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宿世种菩提; 个个都是真罗汉,披搭如来三等衣。 金乌玉兔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州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黄泥。 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落在帝皇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 朕今撒手归西去,管你万代与千秋。

按照清朝正史,顺治皇帝没有出家,但是民间仍然流传着关于“顺治出家”的轶事,在现在的好多影视剧中也多有体现,有些读者还是更愿意顺治福临出家五台山。

康熙皇帝,八岁登基,在位61年,是我国历代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死后葬于今天河北省遵化县的清东陵,清东陵是清朝的帝王后妃陵墓群,共建有皇陵五座,有顺治帝孝陵、孝庄昭西陵、乾隆帝裕陵、咸丰帝定陵、同治帝惠陵,康熙帝的陵墓为景陵。

康熙景陵,从空中俯瞰,整体呈半圆形,地位高者靠前居中,地位低下者居后。景陵内,除了埋葬康熙皇帝之外,还葬有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和敬敏皇贵妃,以及他的四十八位妃嫔和他的皇十八子胤祄。在这四十八位妃嫔中,有一个贵妃即温僖贵妃,有十一个妃即慧妃、惠妃、宜妃、荣妃、平妃、良妃、宣妃、成妃、顺懿密妃、纯裕勤妃、定妃,另外有八位嫔,十位贵人,九位常在,九位答应。

一座陵墓,埋葬一个皇帝、四位皇后、四十八位妃嫔及一个皇子,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埋葬规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要从清朝皇帝们的婚姻说起,清朝皇帝们的婚姻多带有政治色彩,前期宫中皇后多是蒙古族女人,其中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女子地位最为显赫。康熙初期,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鳌拜结党营私,专横跋扈。为了铲除鳌拜,巩固康熙皇帝的政权,在孝庄太皇太后的主持下,康熙娶了赫舍里氏,就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世袭一等公索额图的亲侄女,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举行结婚盛典时,康熙年仅12岁,赫舍里氏也才13岁。婚后不久,皇后赫舍里氏生一阿哥,但这个孩子命比较短,只活了四岁就夭折了。

康熙的景陵

这次婚姻完全是一场政治婚姻。当时索尼是三朝元老,做事干练,足智多谋,所以赫舍里氏家族的势力也非同小可。康熙为了能够亲政,在皇后家族势力的扶持下,设计擒拿了专横的鳌拜。

康熙铲除鳌拜之后,开始亲理朝政,就不再需要皇后家族势力的扶持。皇帝和皇后的关系就不如以前那么亲密了。这时,康熙后宫的女人便逐渐多了起来,钮祜禄氏、佟佳氏、乌雅氏等等开始陆续进入宫中。钮祜禄氏出身世家,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的女儿,聪明伶俐,知书达理。良好的文化素养很快使她在众多的妃子中脱颖而出,受到康熙的宠爱。钮祜禄氏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更是深受康熙帝的喜爱。

佟佳氏也就是孝懿仁皇后是康熙的表妹,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嫡亲侄女,康熙帝对她百依百顺,她在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封后,翌日崩逝,只当了一天不到的皇后,成为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孝懿仁皇后逝世后,康熙悲从中来,不能自已,握管言情,写了四首诗以悼念亡妻。

康熙不仅对佟佳氏百依百顺,对自己的结发夫妻赫舍里氏,更是情深意切。吴三桂谋反后,赫舍里氏以生命为代价,为其生下一个儿子。虽有得子之喜,但康熙难掩丧妻之痛,竟然不顾前方战事,辍朝五日为大行皇后举办隆重的丧事,并亲自去赫舍里氏的梓宫前举哀,足见其对赫舍里氏感情之深。孩子一岁多时,便被封为太子,后来太子不成器,最终被康熙废掉。废太子时,康熙曾经骂太子“生而克母”,仍对发妻念念不忘。

康熙作为皇帝,与其他皇帝一样,感情从来不是给一个人的。俗语就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康熙也迎娶了众多妃嫔,年龄有大有小,年龄最小的才十一二岁。那么康熙到底有多少妃子?据史料记载,康熙帝后妃中贵人以上者有49人,册封在册的后妃有67人,而那些身份低微的答应、常在等据说共有200余人。虽然妃嫔众多,但康熙对这些妃嫔还算温纯。并且康熙为这些妃嫔们还打破常规死例,让有儿子的妃嫔,年老后居住在儿子的府邸养老,而不是在自己百年之后让后妃独居宫中孤独死去。待这些妃嫔去世后,都埋藏在自己的陵墓中。

康熙在位61年后去世,去世后安葬于景陵,他的嫔妃们在多年后陆续安葬于景陵。于是,一座皇帝陵墓就安葬了如此众多的妃嫔,也就有了为人们所知的“康熙景陵四十八妃”之说。

雍正,爱新觉罗·胤禛,是康熙的第四子,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在清朝的历史上,雍正是一个极具争议、极具传奇色彩、极具才华与胆识的帝王,雍正的即位登基令人猜疑百出。

说到雍正的即位,还要从他的父亲康熙说起,康熙八岁登基,后经智擒鳌拜、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使中国成为四方来贺的大帝国。可以说康熙是功成名就,称得上是“千古一帝”。然而,他却没有处理好太子与皇子之间这一大矛盾。

康熙一生儿子众多,除了夭折的,成年的有26个。康熙四十七年,胤礽首次被废太子之位,引起众皇子对太子位置的觊觎,互相倾轧、明争暗斗、私结朋党。最后形成五大“朋党”,有以皇长子胤禔为首的“大千岁党”、以皇太子胤礽为首的“太子党”、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以皇四子胤禛为首的“四爷党”,还有没有明显党派之势的皇三子“三爷”。后来,皇长子因野心太过暴露,遭康熙帝终生圈禁。原太子胤礽被康熙帝再立并再次废黜后,也被终生圈禁。这回众阿哥深刻认识到胤礽此次被废,绝无复立之可能,于是储位之争渐呈白热化。

雍正像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死,胤禛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的突然即位,震惊朝野。各种传闻纷纷扬扬,时至今日,虽已过去近300年,有关雍正继位的问题,史学家们也是各执己见,有所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雍正即位是康熙钦定的,雍正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临终之时,曾召集允祉、隆科多说:“皇四子人品贵重,深省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另外朝鲜国《李朝实录》对这一历史事件也有相关的记载,康熙病重时,把其挂的念珠给胤禛曰:“此乃顺治帝临终时赠朕之物,今我赠尔,有意存焉,尔其知之。”

而且在康熙年间,雍正办的几件大案,深得康熙的赏识,在日常的政务活动中,皇族的案件均也委派雍正来调查。康熙在临终前,还曾派雍正代其到天坛行冬至祭天大礼,而祭天这种活动,一般都是皇帝亲自祭祀,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康熙情知自己时日无多,决定传位给胤禛,故派他祭天。

那么,康熙临终前是否接见了八位大臣,并真的颁布了一份遗诏吗?遗诏的内容又是否属实?

而另一种观点则表示了怀疑,认为在康熙病逝前后,雍正精心策划了篡位阴谋,篡夺了皇位。而且《康熙遗诏》中也没有说让皇四子即位的明确记载,所以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所谓“八人同受面谕”是雍正维护自己的政权而伪造的,现存“遗诏”的内容,也是隆科多受雍正之命所伪造。

康熙曾经下谕,“自初十日至十五日静养斋戒,一应奏章,不必启奏”,而雍正却能够每日派人进驻畅春园,当时隆科多任九门提督,专门保卫京师。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如果没有隆科多的支持,雍正派人进畅春园是绝对没有可能的。

这是史学界的两种说法。

民间也围绕这事件道出了两种看法。有人说,说雍正的即位是假,篡位是真,康熙心中的继承人,是康熙比较赏识的皇十四子胤祯。康熙五十七年,胤祯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总西北各路大军,代父亲征新疆和西藏。而且康熙死时的遗诏上写的是:“传位十四阿哥胤祯。”康熙病逝后,雍正与其舅舅隆科多密谋擅自篡改了遗诏,将“十四子”改为“于四子”,将“胤祯”改为“胤禛”,雍正依诏登基便合情合理。雍正初年,雍正借口杀死隆科多,也是为保密此事而为。

还有人说,康熙在写遗诏之时,曾经征求大臣张廷玉的意见,张廷玉建议康熙让皇四子胤禛继任大统,因为皇四子的儿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不仅聪明过人,而且已经出过天花,让胤禛即位,可以保大清三代昌盛。就这样,胤禛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大清入关以来的第三位皇帝。

总之,对于雍正即位,一反一正,众说不一,现在成为了清史研究中的一大谜案。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在圆明园猝死。据《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日,胤禛偶尔感到身体不适,可能认为只是身体有失调理,仍像往常一样听政,批阅奏折,并且还在召见王公大臣。二十一日,病情加重,照常理政。大学士张廷玉每日进见,也不曾间断。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等,在御榻之前,朝夕奉侍。二十二日,病情进一步恶化,太医极力抢救。二十三日子时,进药无效,龙驭上宾。

关于雍正皇帝的死,官书正史上没有言明雍正到底是患了什么疾病而致其死亡,而且官书实录,起居注等历史文献对雍正生病期间的状况也少有记载,只是说雍正突然去世,以至后人都对雍正的死因产生了更多的猜测。

有一种说法,说胤禛是因为生前太迷信道士,服用丹丸过度而死。对于这一说法,随着清宫档案的挖掘和研究,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和学者认为,胤禛吃丹药中毒致死的可能性极大。胤禛喜好炼丹,由来已久。他在做皇子时,就对丹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登上皇帝宝座之后,胤禛曾推崇金丹派南宗祖师张伯端,并封他为“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并下令在张伯端的故里建造道观以做崇祀。其实,从雍正四年以来,胤禛一直服用一种叫“既济丹”的丹药,他感觉服后有效,还作灵丹妙药赏赐给一些大臣。

在雍正七年,胤禛得了一场大病。到底是什么病,大臣太医也说不清楚,只说皇上下颏偶有些微疙瘩。为此,胤禛曾向心腹大臣们发出密旨,命他们在全国各地推荐好的医生和道士:“可留心访问,有内外科好医生与深达修养性命之人,或道士,或讲道之儒士、俗家。倘遇缘访得时,必委曲开导,令其乐从方好,不可迫之以势,厚赠以安其家,一面奏闻,一面着人优待送至京城,朕有用处。”后来深受雍正皇帝赏识的李卫密荐道士贾士芳,到北京为胤禛看病。贾士芳为雍正皇帝念咒按摩,驱除病邪,但后来雍正认为自己的安康被贾道士操纵,顿感问题严重,以贾士芳在其面前使用妖术为由,下令将贾道士处斩。胤禛虽然处死了贾道士,但并没有失去对道士和丹药的兴趣。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皇帝曾请道士在太和殿、乾清宫等宫殿安放道神符板,以求道神的保护,为做法事,还专门定做道士们穿的丝缎法衣,至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还保存着雍正当年身穿道教服装的画像。不仅如此,胤禛还曾特为紫阳道人重建道院。后来还延请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道士,到圆明园炼丹,以求吞服灵丹妙药,长生不老。

然而对这种这类宫闱秘事,如若没有比较过硬的史料,学者们也不敢妄下定论。

还有一种说法,说胤禛是被吕四娘刺死的,这一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据说,当时有一位性格刚烈女子叫吕四娘,她的父亲吕留良,还有说他是吕四娘的爷爷,因为文字狱而被雍正斩杀戮尸,吕家一门,有的被发配边疆,或充军,或为奴,有的则被处死,只有吕四娘与其母亲逃脱出来幸免于难。后来,吕四娘为了报杀父之仇,四处拜访名师学习武艺,经过长达十几年时间的艰难困苦,她终于学成了一身绝世武功,尤其擅长剑术。于是她隐姓埋名混入京城,与一李氏男子结婚,作为自己在京城的藏身之计。寻找到机会,扮作宫女潜入圆明园,挥剑砍去了雍正的头颅。

雍正皇帝道装像

对于这一传说,学者们认为只是野史轶闻,时吕留良一门被处死时,戒备森严,吕四娘和其母亲是不可能逃脱的。再就是皇帝所在之处,设有层层护卫,在没有任何谕旨的情况下,一个民间女子想进入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吕四娘行刺雍正一说,是绝不可信的。

对于雍正皇帝的死因,除了以上说法,还有一些说法。有说雍正皇帝是中风而死,但是没有相关的史料来证明,有点站不住脚,不为世人所信服。更为离奇的一种说法是曹雪芹和竺香玉合谋把胤禛毒死的。据传,曹雪芹有个恋人叫竺香玉,是林黛玉的化身。竺香玉后来被雍正霸占。曹雪芹思念恋人,就托关系找了一份差事进入宫中,与竺香玉合谋,用丹药将雍正毒死。这是编造的故事,纯属无稽之谈。当然,还有说胤禛是被宫女缢死的,更是胡编乱造。

总之,雍正的死因,至今都还是一个谜。

乾隆皇帝,名为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的第四子。25岁登基,到做太上皇,总共在位六十年,而掌握皇权的时间却达六十三余年,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实行“宽严相济”之策,缓和了当时紧张的政治气氛,平定了边疆的叛乱,进一步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文化上组织编撰了比较大型的文化典籍,《四库全书》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还颁布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条例,称得上是文学兼备之才,一代有为之君。

然而,就这样一位为发展清朝康乾盛世作出重要贡献的一代名君,皇家的《玉牒》却只记载了他的出生日期和生母,对其出生之地却没有任何记载。按照常理,一个人的出生地,应当是一清二楚,更何况是皇帝,乃皇家龙子,更应该有史官记载,可是乾隆皇帝出生在何地,却偏偏说不清楚。其中一定有蹊跷,不禁引起了时人今人的一些猜疑。长期以来,对乾隆的出生地,在学者们之间有非常叫劲的两种说法。

雍和宫说。

乾隆皇帝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在什么地方?最清楚的恐怕莫过于他的父亲雍正皇帝和其母亲孝圣宪皇后,然而他们都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性记录,无法去证实。但是乾隆皇帝认为自己是出生在雍和宫。康熙时期,雍和宫是雍正皇帝做皇子时的府邸,坐落在北京城安定门内,雍正驾崩后,乾隆将雍和宫改建为藏传佛寺,还把他的父亲雍正的画像供奉于雍和宫的神御殿,让僧人每天念佛诵经。乾隆曾多次以诗和诗注的形式,来表明自己确实是出生在雍和宫。

乾隆四十三年春,已经六十多岁的乾隆皇帝,来到雍和宫,感慨万千,作了一首诗,名为《新正诣雍和宫礼佛即景志感》,其中有一句“到斯每忆我生初”。说明乾隆皇帝认定自己是在雍和宫出世。

雍正和乾隆父子画像

时隔一年,也就是乾隆四十四年春,乾隆皇帝又赋诗一首,《新正雍和宫瞻礼》,在诗中说:“斋阁东厢胥熟路,忆亲唯念我初生。”在此,乾隆不仅认定自己就是在雍和宫诞生,而且还指出了自己的出生的详细地点,那就是雍和宫的东厢房,对这一说法,还是相当有权威的。

或许乾隆皇帝仍怕别人对自己出生地的怀疑,第三年春再次作诗,并为这首诗作了注:“康熙六十一年始蒙皇祖养育宫中,雍正年间遂永居宫内。”以来表明自己的出生之地。

乾隆五十年,作试诗注云“余实于康熙辛卯生于是宫也。”在后来的几年中,也作过类似的诗的注解,例如“予以康熙辛卯生于是宫,至十二岁始蒙皇祖养育宫中”等来进一步重申自己诞生于雍和宫。

从这些诗或者注解中可以看出,乾隆帝自始自终都认为自己是出生在雍和宫的。有的注解,似是与怀疑他出生地的人做辩论之词。或许是乾隆皇帝听到了对自己出生地的流言蜚语,用诗作来强调自己确实生在雍和宫,尤其是“余实于康熙辛卯生于是宫也”这一句注解,更是耐人寻味。

乾隆退位后,对其出生地的不同的议论开始多了起来,有人认为他不是出生在雍和宫,而是出生在承德避暑山庄。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说的一种说法,避暑山庄说。

说起这一说法,不得不提一个人物,管世铭,字缄若,乾隆四十三年进士,乾隆五十一年入值军机处,担任户部主事,后调任浙江道监察御史,但在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阿桂奏请之下,仍然留在军机处供职。可见他与当朝元老首席军机大臣阿桂关系非同一般,再加上他在军机处供职的这十几年,人际关系处理得比较好,所以对乾隆皇帝的一些个人信息还是有所掌握的。乾隆出生在避暑山庄,当时就是由他提出来的。

他随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木兰秋狝期间,先后写下了很多首诗,主以秋狝纪事为主,但是其中有一首诗却涉及到了乾隆的出生地:

庆善祥开华渚虹,降生犹忆旧时宫。

年年讳日行香去,狮子园边感圣衷。

在这首诗句之后,管世铭还作了注解:“狮子园为皇上降生之地,常于宪庙忌辰临驻。”意思就是说,狮子园是乾隆皇帝的降生之地,因此乾隆经常在先帝雍正驾崩的忌日,到那里小住几日。

狮子园是承德避暑山庄外的一座园林,因为它的背后有一座山峰,形状如狮子,因而得此名。康熙帝到热河避暑时,雍正皇帝当时还是皇子,经常随驾前往,狮子园便是雍亲王一家当时在热河的住处。管世铭以及其他一些在朝的官员,都认为乾隆是在这个园子里降生的。

管世铭在大兴文字狱的时代,敢说“狮子园为皇上降生之地”,并把“降生犹忆旧时宫”这样的诗写出来,而且刻版发行,说明管世铭还是有依据的。

管世铭的关于乾隆皇帝出生地的说法,在当时还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就连乾隆的儿子都比较认可。嘉庆初期,乾隆作为太上皇曾两次在承德避暑山庄庆祝大寿,嘉庆曾给乾隆写了名为《万寿节率王公大臣等行庆贺礼恭纪》的一组祝寿诗。其中有一首诗曰:“肇建山庄辛卯年,寿同无量庆因缘。”在诗后“注解”说:“康熙辛卯肇建山庄,皇父以是年诞生都福之庭。山符仁寿,京垓亿秭,绵算循环,以怙冒奕祀,此中因缘,不可思议。”嘉庆的这个诗注表明:皇父乾隆出生在承德避暑山庄。在另一首诗的注中,嘉庆帝把皇父乾隆帝的出生地说得比较明确,注云:“敬惟皇父以辛卯岁,诞生于山庄都福之庭。跃龙兴庆,集瑞钟祥。”但是,在十几年后,嘉庆却主动放弃了皇父乾隆出生在避暑山庄的看法。

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这样的,清朝每一位新即位的皇帝,都要为先帝纂修《实录》和《圣训》。嘉庆十年,嘉庆帝命朝臣编修乾隆《实录》和《圣训》。嘉庆在审阅呈送稿时,发现《实录》和《圣训》都把皇父乾隆的出生地写成了雍和宫,便命编修大臣认真核查。在编修大臣中,有一个人叫刘凤诰,据记载,刘凤诰是奉旨查覆的负责官员。刘凤诰接到谕旨之后,把乾隆当年写的诗找出来,并且在乾隆自己说出生在雍和宫的地方都夹上黄签,一并呈送嘉庆审阅。嘉庆面对皇父御制诗及诗注,感到问题非同小可。在皇父出生地如此重要事情上,怎能违背皇父本人的旨意呢?于是,嘉庆便放弃了皇父在避暑山庄狮子园出生的说法。嘉庆命编修大臣在《实录》和《圣训》中这样记载皇父乾隆的出生:“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子时,诞上于雍和宫邸。”为此,刘凤诰还受到了嘉庆的恩赏。

然而嘉庆在确认其父出生地的问题上,处理得有些马虎大意,存在太多的的疏忽。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嘉庆帝在避暑山庄突然驾崩。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等采信了嘉庆帝早期关于乾隆帝生于避暑山庄的说法,撰写嘉庆《遗诏》时,把乾隆诞生地写成是避暑山庄。为此,还引起了一场遗诏风波。

乾隆皇帝到底是出生在雍和宫,还是出生在承德避暑山庄狮子园?到现在学术界还没有定论,仍然是一个历史之谜。

乾隆的生母是谁,如同他的出生地是何处一样,也是一桩历史疑案。据清宫《玉牒》里记载,乾隆的生母是钮钴禄氏,“原任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凌柱之女”。清宫《玉牒》相当于清朝皇帝家谱,现在珍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它的编修制度非常严格,容不得编修大臣有一丝的疏忽大意,所以说,清宫《玉牒》关于乾隆生母的记载在学术界还是非常有权威的。但野史和民间传说对此,则有多种说法。

有一种说法,至今广为流传,并且还以影视剧的形式出现在人们视线里,说乾隆生母是热河汉人宫女李佳氏。据传雍正在做雍亲王时,一年秋天,在热河(今承德)狩猎时,射杀了一只鹿,当时正值雍正口干舌燥,便喝了鹿血。鹿血有壮阳的功效,雍正喝完鹿血,顿感浑身燥热,而身边又没有妃嫔相伴,冲动之下,就在避暑山庄内找了一位李姓汉族宫女幸之。第二年,康熙与雍亲王又来到避暑山庄,听说这个李家女子已怀上了皇家骨肉,就要临产。康熙大怒,追问之下,雍亲王承认是自己做的事。康熙怕家丑外扬,就派人把待产的李姓女子领到园内一草棚。李姓宫女在草棚里生下一个男孩,就是后来的乾隆。

另一种说法,也与承德有关。说乾隆的生母是一个宫女,原先居住在承德城内,十三岁时来到京城并混进宫中参加选秀,被选中,后分到皇四子雍亲王的府里。有一次,雍亲王生病,由这位女子来服侍。在这期间雍亲王喜欢上了此女,在雍亲王病愈后,她生下了一个男孩,就是乾隆。我们知道,皇宫戒备森严,一个女子怎么能够混进宫中?再者,清朝选秀女的制度很严格,必须是在旗女子,而且对门第的要求也很高,此女一无旗籍,二无身份地位,即使能够混进宫中,被选为秀女也属荒谬之谈。在此基础之上,一些文人又进行了一些发挥,认为这位来自承德的女子,因为是汉族女子,雍正怕违背了祖制,把她生的儿子记在钮钴禄氏名下,所以正史记载钮钴禄氏是皇帝的生母。这些说法实难让人信服。

第三种说法,乾隆生母是陈世倌的夫人。陈世倌,又被称陈阁老,清朝名臣,康熙四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乾隆六年,授文渊阁大学士。据说陈世倌在朝为官时,与雍正一家关系比较好,来往比较密切。那一年,非常巧合,在同月同日,雍亲王的福晋和陈阁老的夫人分别生了孩子。福晋生的是个女孩,陈夫人生的是个男孩,雍亲王就让陈家把孩子抱入雍王府看一看,也有说,是福晋怕因生一女孩地位不保而命陈家把孩子抱入府中的,但无论怎样,等孩子再送回来时,陈家的男孩竟变成了个女孩。陈世倌此时意识到事关重大,可能要了陈家上下多口性命,就没敢声张。这个被换回来的男孩,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至今陈阁老的旧宅,还保存有一块九龙匾,有人说是雍正亲笔题的。

后来的演义更是增加了此说的传奇色彩。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曾经六下江南,而且有四次是住在陈阁老家,这些的作者们认为乾隆皇帝的目的就是去探望生身父母,住在陈阁老家,为的是能够与亲生父母团聚,以享天伦之乐。有人说海宁陈世倌家有乾隆亲笔题写的两块堂匾,一块是“爱日堂”,一块是“春晖堂”。用的是唐朝孟郊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一典故。乾隆若不是陈家之子,怎能谈得上报答父母如春晖一般的深恩呢?

乾隆生母孝圣宪皇后像

还有一些其他的说法,晚清时期的著作中,说乾隆知道自己不是满族人而是汉族人,因此在宫中常常穿汉服。据载,乾隆确实在宫中时常穿汉服,至今故宫还存有乾隆穿汉服的画像。但如果仅凭这这一点就确定乾隆的出身,显得有点荒唐。

传说固然精彩,但毕竟只是传说,并不可靠,但是,乾隆的生母,的确存在一些疑点。按照《清会典》规定,身为皇子的亲王可以封四个侧福晋,而雍亲王的侧福晋当时却只有年氏和李氏二人,如果钮祜禄氏确实在康熙五十年生下乾隆,是应该有封号的,而其名号一直是“格格”。再就是在清代凡是妃嫔的生子为帝而被尊为皇太后的,上尊号时有“诞育”皇帝的字样,而乾隆在给钮祜禄氏上皇太后尊号和徽号时,只用“鞠育”字样,始终不用“诞育”二字,着实让人不能理解。所以,到现在乾隆的生母到底是谁,学者们依然争论不休。

香妃之名最早出现在《西疆杂述诗》中,为萧雄所著,写于光绪十八年,卷四《香娘娘庙》中有“纷纷女伴谒香娘”一语。1914年,故宫古物陈列所在紫禁城内武英殿西侧的浴德堂,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年轻女子的戎装像,像下附有一段文字,明确指出,香妃原是西域的王妃,姿色妙丽,生而体有异香,不需薰沐,故被人称为香妃。从此以后,香妃之名被广为流传,还出现不少叙述香妃故事的戏曲说唱、诗歌,绘声绘色,凄婉动人,使不少人对香妃传闻信以为实。

在民间传说中,香妃的传奇故事,有许多版本。其中有一个版本,香妃生于和卓氏族,后来被小和卓纳为妃子,由于天生丽质,身有奇香,美貌绝伦,故人称“香妃”。后来,新疆的大小和卓木叛乱,乾隆皇帝派大将军兆惠前去征伐,并大获全胜。香妃被俘,兆惠奉旨入京后,把香妃献给乾隆。乾隆因其貌美,且体有异香,对她大加恩宠。但香妃矢志守节,随身怀刃,准备杀乾隆报仇。皇太后闻讯,恐怕乾隆被害,趁着乾隆外出游玩的时候,将香妃召入宫中,赐死,后葬在清东陵。

香妃的传说,在国外的书籍也有介绍,可见其影响是多么远。然而传说再引人入胜,也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但历史上究竟有没有香妃呢?近年来,史学工作者进一步挖掘史料,特别是故宫档案,以及1979年容妃墓的打开,终于使香妃之谜大白于天下。

香妃,霍卓氏,又作和卓氏,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九月十五日,乾隆二十三年,盘踞在喀什噶尔的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皇帝命令定边大将军兆惠进军叶尔羌。香妃的胞兄图尔都等不愿归附分裂的部落,配合清军于乾隆二十四年彻底平息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平定叛乱之后,乾隆念图尔都等有功,赏赐其家族定居京城,封图尔都等为一等台吉。图尔都27岁的妹妹也被选入宫,册封为和贵人(即香妃)。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册封为容嫔,她的哥哥,也因进攻喀什噶尔有功,而同时晋爵,封为辅国公。香妃的俊俏和异域情调进一步赢得乾隆皇帝的垂爱和信任,再加上香妃能歌善舞,活泼开朗,乾隆三十三年,皇太后懿旨,将她由容嫔晋为容妃。

据说乾隆南巡、游览泰山、祭拜孔庙之时,对香妃格外恩赏,前后赐给她多种口味适宜的饭菜,其中不乏名贵的奶酥油野鸭子、羊池士等。香妃在乾隆的众多后妃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后来,由于在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饮食喜欢、生活风俗上不同,乾隆皇帝还特意为香妃修建了宝月楼。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十九日,香妃因病去世,享年55岁,葬清东陵。

香妃与容妃是一人还是两人,关于这个问题,史学界仍有争论,但基本上达成了香妃就是容妃的共识。

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清咸丰皇帝当初遇上她,完全是一种偶然;而叶赫那拉氏得宠于咸丰皇帝,在一定条件下,又属于一种必然。这条件,完全是叶赫那拉氏凭她那先天的丽质和超人的心计创造出来的。

1850年2月,清道光皇帝驾崩,咸丰皇帝即位。这时,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导致民不聊生,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南方农民起义不断发生,仅广西一省就有二三十支起义队伍,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他们讨伐清廷,打得清军焦头烂额,弄得刚刚即位的咸丰皇帝心神不宁。

后来,咸丰帝起用了汉族地主出身的曾国藩创建的一支湘军镇压太平军,取得了一些胜利,并占领了湖北的武汉等地。消息传到京城,咸丰帝十分高兴,心神欣慰,设宴与各位大臣庆贺。庆贺之余,咸丰帝率嫔妃去圆明园游玩。咸丰帝与嫔妃正在边玩边笑,忽然听到“桐荫深处”传来南方的曲调,委婉动听。咸丰帝就问身边的太监:“是谁在唱?”

太监答道:“是宫女兰儿。”

这兰儿便是叶赫那拉氏的小名。那拉氏因为其祖先住在叶赫(今辽宁省开原县北)而得名。她是安徽道台、满族人惠徵的女儿。那拉氏从小生得机灵,又长得仙女一般,还有圆润的嗓音,会唱南方江浙一带的小调,因此18岁便被选入宫了。

那拉氏入宫后,由于皇帝妻妾很多,而自己地位很低,根本见不到皇帝。然而她又不甘心让自己的黄金岁月白白过去,决心千方百计地接近皇帝。于是,她便经常打听皇帝的爱好,并不惜重金买通太监,以便得见龙颜。这一天,她在“桐荫深处”唱歌,就是太监因为拿了她一份厚礼而专门安排的。如果不是受贿太监引路,偌大一个圆明园,咸丰帝是根本听不到她的歌声的。

咸丰帝听到动人的歌声,似有听其喉知其貌的感觉,身不由己地朝“桐荫深处”走来。走至近前,果然见到一位丽质少女:她的身材长得恰到好处,真个是增之太高,减之太矮,亭亭玉立,无一不韵。那满头的万缕青丝,格外润泽;一双眸子,明如黑玉。

太监见皇帝两眼发直,心中暗笑,便请皇帝坐了下来,向那拉氏喊道:“皇帝驾到,兰儿还不快快过来见礼!”

那拉氏闻言,不敢怠慢,急急忙忙来到咸丰帝面前跪倒请安:“向万岁爷请安!”这六字出口,似黄莺之声,清脆悦耳,咸丰帝顿觉浑身酥软,忙让她站起来。接着,又让她唱了几曲,并且让她端茶。众人一见,知道皇帝不想走了,一个个便自觉地离去。随后,咸丰帝便在那拉氏的服侍下,来到别宫住了下来。

一宵恩爱,那拉氏便被封为贵人。从此,那拉氏仗着色艺过人,再加上善于察颜观色,投其所好,甜言蜜语,竭力奉承,过了几年,那拉氏为咸丰帝生了一个小皇子,这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

咸丰皇帝虽然嫔妃众多,却没有一个能为他生出儿子来。这回那拉氏为他生了个儿子,咸丰皇帝哪有不高兴之理?这是命运的巧合,还是功到自然成的结果?母以子为贵,不久,那拉氏就被封为懿妃,随后,又被封为懿贵妃。

咸丰帝死后,同治皇帝即位,那拉氏垂帘听政。朝廷为那拉氏加徽号为“慈禧”,故称为慈禧太后;又因她住在西边的长寿宫,所以又称她为“西太后”。

在众多的历史中,还有一些影视、戏剧作品中,慈禧太后都被叫作“老佛爷”。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都知道,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其子载淳即位,慈禧以皇帝生母而尊为圣母皇太后,在恭亲王奕支持下发动辛酉政变,处死肃顺等八大朝臣,成功实行垂帘听政。光绪初期,慈禧为了达到二度垂帘听政的目的,使用了各种手段,排除异己,但慑于朝中有人反对,每天愁眉苦脸,闷闷不乐。这一切都被她的心腹太监李莲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便命令专人在万寿寺大雄宝殿的后面建了一座佛。

大佛建成之后,李莲英便火速禀报慈禧,说:“听说万寿寺大雄宝殿常常有双佛显光,这是大吉大利之兆,奴才想请太后驾临前往观看。”慈禧太后听后感到十分惊奇,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之下便起驾出宫。出了西直门,下了高梁桥,坐上皇船沿长河直达万寿寺。慈禧上了码头,进了山门,便大步流星直奔大雄宝殿。来到殿中,见供奉的依然是三世佛,不觉雷霆大怒:“明明是原来的三世佛,哪来的双佛显光?”那时,奴才欺骗主子乃是杀头之罪,但李莲英胸有成足,忙说:“太后息怒,请您后殿御览。”

慈禧太后慢慢悠悠转到三世佛后,果见一慈眉善目的观世音坐在殿中央。这时,李莲英喊道:“老佛爷到。”殿中的文武大臣以及寺院的方丈即刻跪伏高呼:“恭迎老佛爷!”慈禧见状便明白了一二,但她故作不解问道:“你们迎接的是哪位老佛爷呀?”李莲英等人忙答道:“就是迎接太后您老佛爷呀!您就是当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啊!”明白李莲英建佛用意的大臣便说:“如今先皇晏驾,新皇尚幼,国不可一日无主,臣民们请您垂帘料理朝中政务,救庶民于水火之中!”一席话惹得慈禧心花怒放。从此,举国上下,都称慈禧为“太后老佛爷”。

万寿寺

关于这个问题,有人说“老佛爷”这一称号是李莲英给慈禧加上的。据说慈禧是非常虔诚的佛教信徒,即使外出巡视也念经供佛,从未间断。有一年,全华北受旱灾,五谷受害。依照习俗,慈禧与朝廷官员便向如来佛求雨,往常可能要苦求数日,但是这一次只求告三天雨就来了,李莲英很兴奋,便趁机恭维慈禧,说太后就好像是佛爷一样,这番恭维的话使慈禧心情愉悦。从此之后,李莲英便称呼慈禧为“老佛爷”,每次回奏问话或禀告事情时,总是这么称呼。后来,大家都以“老佛爷”称呼慈禧太后。

除了这两种说法之外,还有其他的书法,比如《清朝野史大观》的说法,“老佛爷”之称来自慈禧偶然的一次扮佛的行为及留影。蔡东藩在《慈禧太后演义》中说,在慈禧60大寿时,“自加徽号,令承值人员等称他作老佛爷,或称他(她)作老祖宗”。

实际上,“老佛爷”的称呼不是慈禧专用的,清朝各代皇帝的特称都叫“老佛爷”。因为满族的祖先最早称为“满柱”。“满柱”是佛号“曼殊”的转音,意为“佛爷”、“吉祥”之意。立国后,将满族文字“满柱”译为“佛爷”,并把它作为清朝皇帝和太后的特称。

光绪入宫以来,经常受到慈禧的严辞训斥,饮食寒暖没有人真心去细心照料,致使他从小就心情抑郁,体弱多病。“亲政”之后,光绪几乎没有什么决断权,仍在慈禧太后的控制之中,遇到大事仍要向慈禧太后请示。1898年因戊戌变法失败,被慈禧太后囚禁在中南海瀛台,1900年因八国联军打入北京,跟随慈禧太后逃出北京城,第二年,回到紫禁城又被慈禧囚禁。1908年11月14日傍晚,38岁的光绪皇帝在瀛台驾崩,仅一天之隔,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一命呜呼。由于两个人的去世时间过于巧合,外界对光绪的死因有非常多的揣测。

许多野史、宫廷回忆录均指出光绪帝是被人下毒害死的。光绪帝的御医曾经透露,光绪生前因欠运动、心情不佳导致饮食不正常,致使其身体不是非常健康,但也没有病重致死的迹象。光绪的继承人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也谈过光绪的死因,认为是被人下毒致死。除了溥仪,宫中还有人对这一说法比较认可,例如内务府大臣增崇的儿子、陪侍慈禧的德龄、晚清大臣伍廷芳等。

但是,清代官方文献和宫廷档案记载光绪帝为病死。20世纪80年代之后,为了找出光绪的真正死亡之因,历史学家、档案学家、医学专家展开了对清宫档案的整理工作,仔细收集和研究光绪的脉案和药方,探索光绪生前的健康情况。通过整理崇陵光绪帝遗骨,并结合官方档案上的说法,专家们认为光绪帝一生体弱多病,久治不愈,中年之后已到病入膏肓之步,生前染病已经相当严重。经过对清宫医案的详考,专家们得出结论,光绪是受肺结核、肝病、心脏病、风湿等慢性病长期折磨,导致身体的免疫力严重缺失,造成了多系统疾病,最终造成心肺功能衰竭,合并急性感染而死亡,属于正常死亡。

光绪正常病死一说在当时一度成为学术界主流观点。直到2008年中国官方以现代医学手段对光绪遗体的头发、遗骨、衣服及墓内外环境样品,进行了反复的检测、研究和分析,证实光绪死于砒霜中毒。

最初,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央电视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等单位共同合作,组成“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精密仪器,对光绪遗体的头发、遗骨、衣服及墓内外环境样品,进行了反复的检测和缜密的分析研究。

专家发现,光绪的头发中含有砷,而且通过与当代人及同时代、同性别、同环境的人的头发的含砷量比较,研究人员发现,光绪头发里含砷量是当代健康人的2000多倍,为同时代人的百余倍。除了头发,研究人员还对接近光绪帝尸体特殊部位的衣物分别取样,进行了砷的分布的检验。发现衣物的胃区部位、系带和领肩部位的含砷量都高于其他部位,里层衣物的含砷量大大高于外层,这说明,光绪的腹内曾含有大量的砷化合物三氧化二砷(砒霜),并在尸体腐败过程中由里向外侵蚀衣物。常人口服砒霜60至200毫克就会中毒而死。而仅在光绪帝部分衣物和头发上检出的砒霜总量就已高达约201毫克。2008年,专题组得出结论,破解了光绪帝死因,系砒霜中毒死亡。

“光绪死因”得以确证,别具历史意义。但关于毒死光绪的凶手,究竟是谁呢?有人认为慈禧自戊戌政变以后,就想着废黜及杀死光绪,尤其自己不久于人世,更担心光绪会在自己死后重新掌权翻案,所以才在病危之时,命太监下毒害死光绪。还有人说是袁世凯,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在关键时刻出卖了皇上,辜负了光绪的信任。陷光绪帝于万劫不复,袁世凯担心一旦慈禧死去光绪决不会轻饶他,就借进药的机会,暗中下毒,将光绪毒死。

第三种说法是李莲英害死了光绪。李莲英平日里仗着主子慈禧的权势,经常中伤和愚弄光绪。他生怕慈禧死后光绪重新主政,会清算他昔日的罪孽,所以就先下手,在慈禧将死之时先把光绪害死。对于此说法有人认为,李莲英在光绪的日记里看到,等慈禧死后将处死袁世凯和他,而下毒害死光绪。

关于光绪是中毒而死已经查明,但下毒的人是谁?却众说纷纭,成为近代史上一桩谜案。

桃源小村医欺我华夏军弱?反手南天门计划!夏商周(王朝风云)唐史并不如烟·第六部:元和中兴宁府有女唐史并不如烟·第一部:大唐开国(修订版)基因的谋杀军统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