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老北京的传说 > 第四章 老北京的皇城内史

第四章 老北京的皇城内史(1/1)

如今的北京城是在老北京城的基础上扩建和发展而来的,而老北京城则最早修建于明代的永乐年间,素以布局严谨、建筑壮丽闻名海内外。

最近几年,有专家们从运用遥感技术拍摄的北京城全图中惊奇地发现,这里的古代建筑群布局严整、相互关联,竟然犹如横卧着两条“巨龙”。这一场面异常宏伟,成为北京城的一大奇观,一时令人惊叹不已。

为了做进一步的研究,这些专家们又翻阅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再结合北京城全图进行调研,最终确定,明代始建的北京城确实是“双龙”格局:一条水龙和一条“古建筑龙”(陆龙)。

水龙和陆龙的各个身体部位都非常明显。

其中,水龙的龙头部分是南海,龙眼部分是湖心岛,龙身部分是中海和北海,龙尾部分是什刹海。

而陆龙呢?则俯卧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以天安门为其龙吻,以金水桥为龙的颔虬,东西长安街则就像是龙的两条长须,从天安门到午门一带则是龙鼻骨部,太庙和社稷坛如同龙眼,故宫就像龙的龙骨龙身,四座角楼仿佛是龙的四爪,伸向八个方向,景山、地安门大街和钟鼓楼构成龙尾,而正阳门好像一宝珠。纵览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呈现出巨龙锁珠之势,体现出了皇家的高贵、典雅、气势。

很多人对这种格局叹为观止,又深感诧异:明代永乐大帝在建造北京城时,为何要设计这种“双龙”格局呢?它有其深刻的含义吗?抑或只是一种天然的巧合?

有人推测说,其实这种“双龙”格局,恰是封建社会鼓吹的君权神授思想的一个体现。因为在古代人看来,帝王乃天降龙种,而北京城是真龙天子所在的地方,理所应当把真龙天子所在的地方构造成以龙为主题的格局。

在今天的人看来,老北京城的这种“双龙”格局,不仅体现出了中国古人高超的艺术造诣,还体现出了古代人对“君权神授”这一思想的膜拜和深信。至于老北京城的设计者是故意设计出“双龙”格局的,还是只是一种天然的巧合,我们无从得知。只是静静地享受着“双龙”格局带给我们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以及对老祖宗默默的崇拜和尊重。

作为现存最重要的皇家宫殿之一的故宫,在古时候是明清两朝国家权力的中心,是两朝皇帝及其家眷的家园,如今更成为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正是因为承载了如此厚重的历史,今天我们在故宫游玩参观时,依稀也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荣耀和权力背后的沉重。

殊不知,今天我们所称的“故宫”,并非她原来的名字。在明清时期,她被叫作“紫禁城”。人们不禁好奇,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的故宫明明是以红黄为主色调,为何被称作“紫禁城”呢?而后来为何又被改成“故宫”了呢?

总的来说,关于其名称的来历,历来有两种比较权威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紫禁城的来历与天上的星星有关。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研究比较透彻,天文学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其中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而紫微垣位于三垣的中央,位置永恒不变,非常突出,太微垣和天市垣陪设在紫微垣的两侧,愈加显得紫微垣耀眼夺目,因此也有“紫微正中”的说法。而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天上权力最大的统治者是玉皇大帝,他主宰着整个天界,法力无限。而紫微垣又处于天界的中央地带,位置又一直没有变化,于是便成了古人心目中天宫的所在。因此,玉皇大帝居住的天宫也被称作“紫宫”。

故宫俯瞰

而古代的皇帝都喜欢把自己称为“上天之子”,即“天子”,也就是玉皇大帝的儿子。既然“天父”在天上住的是“紫宫”,那么,儿子在人间的住所也应该可以称为“紫宫”。除此之外,皇帝居住的地方,四周一般警戒森严,有严格的宫禁,非寻常百姓可以随便出入的,否则就是“犯禁”。于是,“紫宫”也就成了一座“禁城”。将“紫宫”和“禁城”合起来称呼,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紫禁城”。

第二种说法认为紫禁城的来历与古时候“紫气东来”的典故有关。相传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在一次外出路过函谷关的时候,有一股紫气从东方飘来。这个情形被一个守关人看到,他觉着能够吸引来紫气的人必定是个大圣人。于是,守关人便请老子撰写了著名的《道德经》,影响了后世。从此,紫气被后世人看作是吉祥的象征,预示着圣贤和宝物的出现。对此,唐代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为证,他在代表作《秋兴》中曾写道:“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从此以后,后世人把祥瑞之气称为紫云,把传说中仙人的居住地称为紫海,把神仙称为紫泉,把城郊外的小路称为紫陌。由此可知,紫禁城中的“紫”取祥和、吉祥之意。而皇帝作为真龙天子、一国之君,其居住的地方定会戒备森严,寻常百姓难以接近,所以明清两朝取“禁”字,将皇宫称为紫禁城。

1924年,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将清代末帝溥仪赶出了紫禁城。次年,在原来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了故宫博物馆。故宫,也就是“旧时的皇宫”的意思。由此,紫禁城作为“天子”住所的作用结束了。

来北京旅游,没有人会错过故宫,参观故宫已经成为京城旅游最重要的内容。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迄今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岁月。这里曾居住过二十四个皇帝,既是皇帝举行大典、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场所,也是皇帝与后妃、皇子们居住、游玩的地方。长约三公里、在十米高宫墙包围下的故宫,俨然是一座森严壁垒的城堡,给后世人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谜是:故宫房间数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吗?

相传在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准备修建北京城,于是他派大臣刘伯温考察地形、着手修建。朱棣原打算把宫殿修得富丽堂皇,能盖多少间就盖多少间,能盖多大的房间就盖多大的房间,以显示皇家独一无二的威严。

可就在刘伯温修建北京城皇宫的时候,朱棣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于是便请精通解梦之术的刘伯温来给自己解梦。正要派人去请,只见刘伯温慌慌张张地要面圣。刘伯温一见着朱棣就说:“启奏万岁爷,微臣昨儿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天上的玉皇大帝把微臣召到凌霄殿上对臣说:‘听说你朝皇帝要修建凡间皇宫,你告诉他,天宫里的宝殿房间共是一万间,凡间的宫殿数目千万不可超过天宫。而且你还要告诉他,要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去保护凡间皇城,才能够保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些话你一定要告诉他并让他牢牢记住。’玉皇大帝说完后,只见一团白雾扑来把微臣给吓醒啦!”

朱棣听完刘伯温的话,非常震惊,因为他昨儿做的梦和刘伯温的梦一模一样,玉皇大帝也是这么嘱咐他的!

朱棣思虑再三,就下旨命刘伯温所建的皇宫宫殿房间不得超过一万间,并去请金刚、地煞来保护皇宫。但务必保证皇宫的金碧辉煌,因为他私心里还是不想太弱于天宫。

玉皇大帝托梦的事儿很快便在民间传开了,老百姓都等着要看刘伯温怎样修建皇宫,如何去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来保护皇宫。

几个月后,皇宫终于落成了。朱棣亲自去参观皇宫,一看那宫殿盖得甭提有多华贵了,间量还真是不到一万间,但也差不多,再看看宫院里金光闪闪,好像真有神仙镇守。朱棣非常满意,当场就大大赏赐了刘伯温。

那么,那所谓的“差不多一万间”是什么意思呢?故宫的宫殿房间到底是多少间呢?刘伯温请来的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又在哪里呢?

直到很久后,人们才知道,故宫宫殿房间的数目原来是八千七百余间。而所谓的三十六金刚就是宫殿门口摆着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宫里的七十二条地沟。

在历史上,无论是哪朝皇帝,在都城和宫殿的选址上,都比较注重风水之说。总是希望自己所选的都城、宫殿,能够给自己的国家带来吉祥、如意、福祉,使自己的统治绵延万年。

那么,什么样的风水适合建造都城、宫殿呢?风水先生会告诉你,国都的西北方最好要有龙脉。什么是龙脉呢,龙脉就是那连绵起伏的青山。龙脉的中心为祖山,是王气郁积之处。以此起始,引入京城,到达宫殿背后的靠山即“主山”。主山两翼,左以河流为青龙,右引道路为白虎。主山之前、青龙白虎之间的最佳选点,是万物精华的“气”的凝结点,是为龙穴,明堂就应建于此处。

按照风水学所说的,紫禁城就是处在北京城的最佳位置上,而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所处之处就是明堂所在地。俯瞰故宫你便会发现,三大殿就是整个故宫的重点,是整个紫禁城内建筑的核心。可谓是居天下之中心,正与天空中央玉皇大帝所居的紫微宫遥遥对应——这是三大殿的选址缘由。

从规模和装潢上来说,三大殿在整个故宫内也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它占据了紫禁城最主要的空间,面积达85000平方米。它们依次布置在高达8米的台基上,台基分上、中、下三层,每层都为须弥座形式,四周围着汉白玉栏杆。每根望柱上部雕有精美纹饰,下部雕有华美螭首——口内凿孔以便排水。大雨滂沱时,千龙吐水,层层迭落,胜似泉涌,蔚为壮观;阳光普照时,千龙之影,排排迭退,黑白相间,宛如图案。在建筑设计和艺术构思上,它们凭借着自身所具有的气势威严、规模雄伟、装修华丽、色彩神秘而成为紫禁城中最辉煌的建筑群。

中和殿

三大殿中,太和殿最高、最大,横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外有廊柱一列,全殿内外立着八十四根大柱,是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组成的。它建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依然保留着原有的富丽堂皇。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皇帝登基、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师和每年的正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三大节等重大典礼,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典,接受群臣的朝贺。

中和殿在太和殿的后面,是一座四角攒尖、有鎏金宝顶的方形殿堂,朱红廊柱,金扉琐窗,造型凝重,建筑奇特。殿内设宝座,雕刻金龙,金色璀璨,四列宝器。皇帝在举行重大典礼前,先在这里接受内阁大臣等重要官员的朝拜,然后再去太和殿。

保和殿在中和殿之后,是皇帝举行盛宴和科举殿试的地方,也是三殿中年寿最古老的,到现在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

气势恢宏、富丽堂皇的三大殿既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又散发着它独特的现代光辉。如今的它们不仅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窗口。

去故宫游玩时,心细的人会发现宫内有这么一个细节非常有意思,那就是故宫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院内并没有种植任何的树木。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这是为了维护宫殿至高无上的尊严,有了树会给人小家小院的感觉,与故宫三大殿的气质不相符合。其实,这个理由并不充分,顶多算是个人猜测。而关于三大殿院内不种树的原因,传得比较多的说法有两个。

第一个说法是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全,以免有贼人藏于树间而不利于皇帝。这个说法与清朝时期一次农民起义有很大关系。据史料记载,1813年,北京宛平宋家庄也就是今天的大兴区宋家庄人林清率领起义军冲向东、西华门。其中东路的起义军受阻失利,西路的起义军攻入西华门,杀到隆宗门。这个时候,隆宗门的门已经关闭,起义军赶紧想别的办法。这时他们看到宫墙两侧的树非常高大,利于攀爬和遮蔽,于是爬上大树,翻过宫墙,火攻隆宗门……有鉴于此,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全,三大殿院内不植树木。这一说法貌似很合情合理,其实也不一定正确,因为故宫养心殿、御花园中就有非常高大的树木如古柏等。

第二个说法比较文艺,说是之所以不种树,是为了烘托皇室威严的需要。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在整个宫殿群中的地位至高无上,是皇帝举行盛典的地方,从位置上说居于整个故宫建筑的中心,也是整个北京城的中心。为了使这三大宫殿更显威严和皇家气派,在修建时便采取了很多独特的建筑工艺和手法,其中一个手法就是不种树木。不仅三大殿不种树木,从皇城正门天安门起,经端门、午门、太和门,这之间的一系列庭院内也都不种树木(现今端门前后的树是在辛亥革命以后才种下的),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众大臣在去朝拜皇帝时,自进入天安门,走在冰冷、威严、空旷的御道上,感受到高伟建筑带给自己的巨大压力,待走进太和门看到宽阔、空旷的广场与高耸在三重台基上的巍峨大殿,众大臣的这种精神压力便会达到顶点,继而更加臣服于皇帝。而如果宫殿庭院内绿树成荫,则会给人带来一种轻松、舒畅的感觉,这会让众大臣对皇家的仰视有所降低,在很大程度上破坏皇家所塑造的这种威严感。这一说法不无道理,空旷的殿院、冰冷的御道,的确会给人带来森严之感,让人徒生压力。但并不能说明这就是真正的原因。

关于故宫三大殿院内为何不种植树木,或许会有更加合理的答案,这需要我们去继续研究、思考。

走在故宫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故宫建筑群整体的颜色搭配。因为在故宫的每一个角落,都随时可以看到大片大片黄色的琉璃瓦“海洋”,以及绝大多数殿宇的门窗、立柱和高大宫墙上刷出来的那种大红的色调,呈现出一种喜庆、祥和的状貌。难怪人都说,黄、红两色就是故宫的主色调。

那么,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了解现代美术的人都知道,黄、红两色的组合是非常经典的搭配,难道修建故宫的人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认同这样的色彩搭配了?

太和殿金碧辉煌

其实,并不仅是所谓的颜色搭配那么简单。稍微了解点故宫建筑底蕴的人都非常清楚,故宫建筑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其整个建造布局、造型、用料都是极为讲究的,当然,颜色的采用和搭配也很有讲究,隐含着深刻的意义。

建筑可采用的颜色有很多种,赤、橙、黄、绿、青、蓝,紫等等。故宫之所以采用了黄、红二色为主色调,内涵非常丰富。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样的:

按照阴阳五行学说,世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其中“土”元素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位居中央,可以控制四方,而土的代表颜色就是黄色。《易经》也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所以黄色自古以来就被当作为居中位的正统颜色,为中和之色,居于诸色之上,被认为是最美的颜色。所以,在古人的思想中,黄色即是尊贵、吉祥的象征,这么尊贵的颜色,当然只能由天下第一的真龙天子皇帝所用。所以,明清时期黄色袍服便成了皇帝的专用服装,其他人如果擅自用了这种颜色,就会被认为图谋不轨,会招来杀身之祸。

而红色呢?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火为赤色,所以宫殿门、窗、宫墙多用红色,寓有滋生、助长之意,以示兴旺发达。另一方面,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里,红色一直象征着喜庆、发达。据考古学家发现和文献资料记载,距今3万年左右的山顶洞人就已经开始用红色的事物来装饰洞穴了,周代以后的宫殿也已经开始普遍用红色颜料了。故宫的营建正是承袭了以往宫殿的色彩美学,大量地使用了红色。

正是在这种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下,明清两代在修建、完善皇宫时,殿阁楼宇大都采用红墙黄瓦,以耀眼的颜色对比方式达到金碧辉煌、和谐悦目的视觉效果,既彰显了建筑群的大气、高贵,又展现了皇家至高无上的威严和气势。

然而,也有细心的人发现,故宫里的房顶并非全部都是黄色的,有极少的一些建筑用的是绿瓦或黑瓦,例如南三所、文华殿、文渊阁等。其实,要么是因为这些建筑并非皇帝居住的地方,在规格上要比其他建筑低个级别,例如,文华殿原是皇子们读书的地方,根据五行之说,青色即绿色,为木叶萌芽之色,象征温和的春天,方位为东,故用绿色琉璃瓦;要么是因为其本身的定位要求,例如,文渊阁是藏书楼,根据五行相克的理论,黑色代表水的颜色,意在镇火,故为克水患,墙用青绿冷色,瓦用绿剪边黑琉璃。

故宫有了黄、红两色的映衬,显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这是由其尊贵的地位所决定的。为了衬托皇家的这种威严和气势,故宫周边建筑的色调都相对低调了很多。在讲究尊卑等级的封建社会,建筑物的色调也体现出了级别。照规定,颜色的等级自上到下依次为黄、赤、绿、青、蓝、黑、灰。黄、赤两色是皇家建筑的专属,公卿大员家的屋顶则用绿瓦,而普通老百姓的房屋则只能使用最低等级的黑、灰、白等。所以,当时的人在登上景山向下瞭望时,会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向南遥望,是一片金碧辉煌的琉璃瓦“海洋”,而向北遥望,则是普通民居建筑的灰色瓦顶。

也许是天意,也许是巧合,在蓝天白云和周边民居灰色调背景的衬托下,故宫这座古老、尊贵的皇家宫殿愈发光彩耀人、气势恢宏。

无论是亲临故宫参观,还是看图片,很多人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就是故宫的四个城角,每一个角上都有一座角楼,非常漂亮。这些角楼拥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考究,令人惊叹!有人不禁要问,是谁脑袋这么灵光,竟然设计出了那么好看的角楼来。其实,这里面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明朝时期,燕王朱棣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帝,便想着好好给自己盖一处皇宫,既能显示皇家的范儿,又能住着舒服。经过一番考察,他把皇宫的地址定在了北京城,一则因为北京地形好、风水好,二则因为北京是他做王爷时的老地方。

有了这个想法后,朱棣就赶紧派大臣去北京修建皇官。大臣临行前,朱棣亲自叮嘱他说:“你一定要在皇宫的外墙也就是犄角上,盖四座样子特别美丽的角楼,这每座角楼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我现在封你为管工大臣,你一定要尽心修建,如果建不好可是要杀头的!”

管工大臣听了皇帝的话,心里别提多紧张了,皇帝亲自开口说角楼要盖成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活啊!一定要好好地从长计议。

第二天一大早,管工大臣就出发来了北京。刚下轿子,就马不停蹄地叫来了八十一家大包工木厂的工头、木匠们,向他们详细说了皇帝的旨意,限令他们必须在三个月之内把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给盖出来,否则格杀勿论。

这些工头、木匠们听了都战战兢兢,赶紧凑在一起想办法。

可一个月过去了,他们查了几百本书籍,考察了几百个角楼,做了无数个样本,都没有理出一点头绪。恰好正值酷夏时节,天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加上心情烦躁,这些工头、木匠无不唉声叹气,真是茶也不思饭也不想。这时候有一个木匠师傅实在待不住了,就上大街溜达散心去了。

走着走着,木匠师傅便听见老远传来一片蝈蝈的叫声,其中夹杂着一声声吆喝:“买蝈蝈,听叫去,睡不着,解闷儿去!”走近一看,是一个老头儿挑着许多大大小小秫秸编的蝈蝈笼子在沿街叫卖。

木匠师傅心想:反正心烦也解决不了事,到最后该死活不了,该活死不了,听天由命吧!先买个好看的笼子,玩会儿蝈蝈。他就朝老头儿那走过去,见到老头儿手上有一个细秫秸棍插的蝈蝈笼子非常讨巧,做工非常精致,就跟画里的一座楼阁似的,里头几只蝈蝈正在那儿呱呱乱叫呢,于是便买下了这一笼蝈蝈。

木匠师傅把这笼蝈蝈拿到施工现场,大伙儿见了,都围过来看。其中一个师傅特别不屑地说:“大家都这么烦了,你竟然还有心思玩这个,这几个蝈蝈吵得人更烦了,真不知你怎么想的!”

木匠师傅笑着说:“我也烦得慌,见大家都没精神头,就想着买个好玩的逗逗大家,你瞧着蝈蝈叫得多欢实,这笼子……”他原想说你们瞧这个笼子多好看呀!可是他还没说出嘴来,就觉得这笼子有点特别。他急忙摆着手说:“你们先别看了,让我琢磨琢磨。”他把蝈蝈笼子的梁啊、柱啊、脊呀细细地数了一遍又一遍,大伙被他这一数,也吸引得留了神,静静地直着眼睛看着,一点声音也没有。

木匠师傅数完了蝈蝈笼子,高兴地跳了起来,对大家伙大喊:“你们快来看快来看,这笼子不正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么!”大伙听他这么一喊,都忙过来看,心细的人忙在那儿数,可不是嘛!不多不少,真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楼阁。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大家伙别提多高兴了,忙参考蝈蝈笼子的样子,创作出了皇宫角楼的样子,烫出纸浆做出样型,最后修成了到现在还存在的角搂。

故宫角楼

完工的日子到了,皇帝亲自验工,待他走到一处角楼细细看时,不禁啧啧称赞,说:“正是我理想中的角楼啊,真是辛苦了众位工匠。”遂吩咐对各位工头、木匠师傅予以重赏。

到故宫游玩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细节,那就是在内廷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是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而外朝宫殿、宫门上的匾额则是只用汉文书写。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来,最初并不是这样子的。在明朝时,紫禁城内所有的宫殿、宫门上的匾额上都没有满文,而是用汉文来书写的。到了清朝时,满文取代了汉文的国文位置。顺治年间,皇宫内所有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增加了满文,由此所有的匾额都是用汉、满两种文字来并列书写的,并且在一些匾额上还出现了蒙文。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王朝的统治生涯结束,宣统帝被迫退位,但并没有离开紫禁城,而是住在了乾清门以北的宫殿中。而外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宫殿都交给了民国政府使用。后来,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登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宝座,还企图重新恢复帝位,自己做皇帝。他的这一想法,终于在他的“努力”下,成为现实。他最终篡权成功,并自封年号为“洪宪”。

袁世凯称帝的行为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袁世凯越来越不得民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袁世凯便找来自己的得力助手王景泰进行商议。王景泰建议把紫禁城内所有宫殿、宫门上匾额的满文都去掉,只留下汉文,以表明袁世凯的反清决心,博得人民的支持。在王景泰的建议下,袁世凯下了一道“圣旨”,说要在十天之内,将紫禁城内所有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都去掉。可还没等这道“圣旨”下发下去,狡猾的袁世凯又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紫禁城内还住着宣统帝和清廷的遗老遗少们,如果将所有宫殿、宫门上的满文去掉,恐怕他们会不同意而惹事,所以,袁世凯赶紧将“圣旨”的内容修改为“把外朝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都去掉”。

袁世凯的下属接到这道“圣旨”后,赶紧将外朝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给去除了。这也就是为何内廷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是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而外朝宫殿、宫门上的匾额则是只用汉文书写的原因。

袁世凯虽然为了平复人民的反对情绪,而将外朝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去掉,但并没有博得人民的支持,他的皇帝梦只做了八十几天就彻底破灭了。虽然袁世凯的皇帝梦最终破碎,但紫禁城中那些被他下旨修改过的外朝宫殿、宫门匾额却都悉数保留了下来,成为如今游客感兴趣的故宫奇观之一。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从故宫始建至1911年清朝灭亡,这里曾住过24位皇帝。后历经岁月的洗礼和外力的侵袭,故宫在明代时期,经过多次的维修和增建,直到嘉靖年间,其规模才进入鼎盛时期。与汉唐时代的皇宫相比,故宫的面积小一些,但从其建筑布局的严整紧凑,用料的豪华考究,外观的富丽堂皇来看,却远远超过前面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宫。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唐代骆宾王寥寥几句诗,就把世人对帝王宫殿的尊崇与好奇表现出来了。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几百年来一直无比威严和神秘,承载了很多未解之谜。其中一个就是其设计者是谁?

故宫,如此宏伟的建筑群,到底是由谁设计的?这的确是个历史谜团,困扰着很多老北京人。因为,与今天所建的一些建筑不同,故宫的建筑上并没有明确地刻上此建筑物建于何年,由何人设计等字样。在老百姓中,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个答案是,其设计者是一个叫作蒯祥的人。

蒯祥,人称“蒯鲁班”,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卒于成化十七年(1481年),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香山人,是明代杰出的匠师。当时,进京的工匠中有一个香山帮,都是吴县香山人或其门徒。他们往往擅长木工,其中又不乏出色的泥水匠、漆匠、石匠、堆灰匠、雕塑匠、彩绘匠。蒯祥就是该香山帮匠人的领头人。蒯祥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的技艺十分高超,据传,在建造宫殿楼阁时,他只需要略加计算,就能将设计图画出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图样大小尺寸竟然丝毫不差,令人叹为观止。

关于故宫的设计者是谁,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答案。故宫博物院古建部高级工程师于倬云先生就是提出异议的其中一人。他认为,曾经参加建造南京宫殿的蒯祥是故宫的设计者这个说法不确切,其实,蒯祥只是故宫的施工主持人,故宫真正的设计人应该是名不见经传的蔡信。永乐十五年(1417年),紫禁城宫殿开始进入大规模施工高潮时,蒯祥才随朱棣从南京来到北京,开始主持宫殿的施工,而在此之前,蔡信已主持故宫和北京城的规划、设计和建造了。

除了蒯祥和蔡信外,还有人提出故宫的设计者应该是杨青。但关于杨青的资料非常少,只知道是一名瓦工,据说连杨青这个名字都是朱棣赐的。

还有人综合了以上几种答案,认为在故宫建造的初期,蔡信和杨青都发挥出了各自的作用,但由于当时的他们年龄已经很大,所以在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善于计算和绘画的蒯祥进京后,主要的工作便交给蒯祥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提供了另外的答案,可谓众说纷纭,但都没有拿出十分确凿的证据,所以到目前来说,故宫的设计者是谁,还是个历史之谜。

在古老的封建社会,衣食住行都讲究等级差别,尤其是在等级森严的皇宫内,连一个小小的门钉都很有讲究。要说门钉本来只是一个不怎么重要的结构件,为何会说它也能体现出等级森严呢?只因它处于一座皇城中比较重要的位置,所以兼具了炫耀权势的功能。

在明清时代,已经制定了门钉数目的相关制度,如按照清代制度,皇家宫苑的宫门必须是“朱扉金钉,纵横各九”,因为九为阳数,又是数字之极,九九八十一颗门钉最能体现帝王的尊贵。所以,午门、西华门、神武门等的门钉都为81个,是个奇数。而亲王府第的门钉即减为“纵九横七”,亲王以下递减。这种尊卑有序的制度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打破的。

然而,令人非常不解的是,故宫东华门的门钉居然少了一排,是为每扇门八九七十二颗,是个偶数,而且仅此一处例外。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单单东华门的钉数不按规定呢?

对此一直众说纷纭,有很多种说法。

东华门

一个说法是,东华门的门钉本就与别处门的门钉不同,尺寸稍大些,由此推断说当年肯定是有一批的门钉给做大了,用在东华门上如果仍然排成九排就会显得非常挤,不好看,所以就去掉了一排。其实这种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尤其是在皇宫大内,门钉的数目即代表着等级的尊卑,如果说只是因为门钉做大了就瞎凑合着用,是断不可能的。有一个很好的例证可以予以反驳,那就是当年佛香阁的拆塔改阁行为,耗资巨万都不惜,更不用说浪费一些小小的门钉了!如果尺寸大了,大可以重新制作嘛,不可能凑合着用在故宫的门面之一东华门上的。

还有一个说法是,东华门的门钉原本也有81个,只是在明朝末年,李自成带领农民军起义攻陷北京,明崇祯皇帝朱由检仓皇从东华门逃出至煤山自缢。后来,朱由检的灵柩停放在东华门外几天都没人敢埋。清军入北京城后,认为东华门这个门不吉利,决定以后帝后死后,都要出东华门送殡,进东华门迎灵。按人死为鬼的迷信说法,就把东华门称为“鬼门”。再后来,清朝统治者为了笼络汉族各界,将东华门上的门钉减去一排,由81个改为72个,以责东华门未能挡住朱由检圣驾出走之罪。这样,小小的门钉既收买了人心以巩固其统治,又使这个“鬼门”符合“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习俗。所以从此以后东华门的门钉就只有72个,为偶数。针对这一说法,也有人予以反对。说史料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即也有从西华门抬出灵柩的情况,并且有时皇帝外出巡幸也走东华门,所以不能认为东华门只办丧事。

很多人不禁要问了,这个说法不对,那个说法不行,到底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真是个未解之谜?

其实,整个故宫的建造都是十分讲究风水之说的,从其所选的黄、红亮色调来看,就说明了故宫设计时的用心、讲究。在阴阳五行学说中,东、西、南、北、中为五方,其中东属木,西属金,南属火,北属水,中属土,而它们相互间相生相克。

而在故宫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系统中,处于南北轴线上的是火生土、土克水的关系,即外生内,内克外,这样,生进克出为吉宅,而处于东西轴线上的是木克土、土生金的关系,即外克内、内生外,这样,克进生出则为凶宅,而凶象中尤以木克土为甚。为了逢凶化吉,古代的皇宫设计者便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运用到工程中,将东华门的门钉数目改变了,由纵九横九改变为纵八横九,其门钉的数目也从81个变为72个,即把木化为阴木(偶数为阴),因为木能克土,然而阴木未必能克阳土。而横行还是九路,又不失皇家的尊贵。古代足智多谋的设计师就这样做到了“逢凶化吉”。

从外在上看来,与故宫的其他门相比,东华门的与众不同似乎很不协调,然而从文化底蕴上看来,又有着其合理的存在理由。其门钉的“纵九横八”之数,正是逢凶化吉之举,体现了我国古人在皇宫设计、建造过程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关于藏书,在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说从春秋时期开始,民间就已经出现很多的私人藏书,及至清朝,藏书活动更是十分盛行,民间有很多的藏书楼,皇宫内的藏书更是善本云集,珍籍众多。

历史上的很多朝代,每逢大局初定时,总喜欢以“稽古右文”为朝堂大政之一,非常重视对图书的校理、编纂、征集、典藏工作,以此为巩固统治的工具之一。清代宫廷鉴于以往的历史经验,在图书典藏方面尤为上心。其一面销毁对自身统治不利的典籍,一方面又大力收集、编纂有利于本朝统治的典籍,《四库全书》等旷世巨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藏书遗产。

《四库全书》楠木匣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很多清宫的藏书都流失了。很多图书爱好者不禁要问:那些清宫藏书因何流失?昔日珍贵的清宫藏书,如今又身在何处呢?

说起清宫藏书流失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毁于火灾,如武英殿、昭仁殿、方略馆等藏书处的许多藏书都在清代时遭遇过火灾,被烧毁;有的是由于保管不善,藏书被虫蛀毁损;有的是经过了各种颠沛流离,在这种频繁的迁移中被丢失;还有的是因被窃贼盗走而流失……正是在这种种变故中,清宫藏书有的彻底消失,有的散落到四面八方。

而散落的这些清宫藏书,如今又在哪里呢?

据史料记载,当时清宫内的很多藏书,被迁入国家的各大图书馆,安置于环境优越的库房内。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一位明清古籍研究学者曾说,清宫藏书目前主要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和辽宁省图书馆、第一国家档案馆等处。

其中,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的清宫藏书最为丰富,是以清代皇室藏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文物博物馆、专业性图书馆。该图书馆的清宫藏书不仅丰富,而且还有许多世人难得一见的珍本秘笈,如《四库全书》原本、“天禄琳琅”所藏部分宋辽金元明善本等。

而在国家图书馆中所存的清宫藏书主要是内阁大库的部分藏书和乾隆至嘉庆年间清宫皇家藏书处“天禄琳琅”的藏书。其中,内阁大库所藏非常丰富,大多是皇宫内廷的一些档案。“天禄琳琅”是清廷收藏善本珍籍的专门书库。所处的昭仁殿位于乾清宫东侧的昭仁殿内,于清朝末期开始流失。目前存放在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是被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运出宫的那一部分。

而位于京城之外的那些大型图书馆,尤其是台北博物院图书馆,又是怎么获得清宫藏书的呢?原来,在“九一八”事变后,为了躲避侵华日军的掠夺,当时的民国政府将故宫所藏的“天禄琳琅”珍籍火速转移到了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地,其中的一部分经过多次辗转,流进了当地的大型图书馆。而为什么台北博物院图书馆有那么多清宫藏书呢?

原来,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夕,国民党逃往台湾时,捎带着将三千余箱文物运到了台湾,其中仅藏书就达十六万册,其中还包括很多珍贵的宋元刻本。后来,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国民党将这十六万册藏书藏于其中。

对后世人来说,清宫藏书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古代的文化、历史,更承载了一种厚重的文化传承传统。悉心地保存这些清代遗产,不仅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一手的资料,还将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这些珍贵文物保管好,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藏书楼,是中国古代供藏书和阅览图书用的建筑,也是藏书主人和其他学者研读、考订图书的场所。说起中国藏书楼的历史,可谓十分久远,最早建于宫廷,如汉朝的天禄阁、石渠阁。自宋朝以后,随着造纸术、印刷术的普及和印本书的推广,民间也开始建造藏书楼。

中国古代的藏书楼有很多,如上海徐家汇藏书楼、宁波天一阁、杭州文澜阁、沈阳文溯阁、海宁衍芬草堂、海盐西涧草堂等,这一座座古老沧桑的藏书楼,曾经串起了中国悠久灿烂的藏书历史。

在清朝时期,无论是民间还是皇宫,藏书楼都非常多,达到了我国古代藏书事业的顶峰。单以皇家宫廷藏书楼而论,就有内阁大库、昭仁殿、国史馆、皇史宬、武英殿、方略馆、实录馆、会典馆、五经萃室等多处。

一般的情况下,清宫的藏书楼都设置在相对来说比较安静的环境中,如专贮《四库全书》的文渊阁。

文渊阁是清宫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藏书楼,其创建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编纂《四库全书》。三十九年下诏兴建藏书楼,命于文华殿后规度适宜方位,创建文渊阁,用于专贮《四库全书》。

其实,说起文渊阁的整个历史渊源,还要从明代说起。

文渊阁的名字始于明代,其阁也是始建于明代。对此,有史料记载,即明太祖朱元璋“始创宫殿于南京,即于奉天门之东建文渊阁,尽贮古今载籍”。该史料中所提及的“文渊阁”便是文渊阁建阁之始。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并建造了北京城,文渊阁也随之北迁。就如明宣宗所说的:“太宗皇帝(指朱棣)肇建北京,亦开阁于东庑之南,为屋凡若干楹,高亢明爽,清严邃密,仍榜曰文渊。”由以上史料可知,在明朝,曾在营建南京宫殿和北京宫殿的同时,先后于南京皇宫和北京皇宫中建造了文渊阁。

在建立的初期,文渊阁是主要用来藏书、编书的。除此之外,它还是“天子讲读之所”,偶尔皇帝还会在这里看书,并召集翰林儒臣讲论经史。据史料记载,太祖于“万几之暇,辄临阁中,命诸儒进经史,躬自披阅,终日忘倦”。成祖“或时至阁,阅诸学士暨庶吉士应制诗文,诘问评论以为乐”。宣宗也曾利用“听政余闲,数临于此,进诸儒臣,讲论折衷,宣昭大猷,缉熙问学”,并特撰《文渊阁铭》,述其盛况。

在明代,除了具备藏书、编书、皇帝看书的地方这些功能之外,文渊阁还是阁臣入直办事之所,后来更是发展为事实上的秘阁禁地,也因此文渊阁有内阁之称,其地位和作用非同一般。

后来,南京明故宫发生火灾,文渊阁及其所藏书籍在大火中沦为灰烬。而北京皇宫的文渊阁也随着明朝统治的结束而被毁。

清朝入关后,在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方面多沿袭明制,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创建了四殿二阁制,其中就有“文渊阁大学士”之名。后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以“中和、保和、文华、武英四殿,文渊、东阁二阁未为划一,其中和殿名从未有用者”,因裁中和殿而增体仁阁,自此而后,三殿三阁大学士成为定制。但是,其中的文渊阁却始终有其名而无其实,即清廷虽设有文渊阁大学士之名,却并无文渊阁之实,所谓“本朝定制,以文渊阁为大学士兼衔,第仍其名而未议建设之地”。

后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乾隆帝下诏兴建藏书楼,创建文渊阁,专门用来贮存《四库全书》。从此,自清初以来一直有名无实的文渊阁,终于得以动工兴建,并因此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古代藏书胜地。

由此可知,文渊阁的名称虽然沿袭明代,但其深层次的文化意蕴,却得益于乾隆帝的重视和阐发,更渊源于中国古代丰富的典籍与灿烂的文化。

而关于文渊阁,还有一种传说比较流行。

在民间,素有“故宫房间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说法,其传闻中的“半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这半间就在文渊阁。

说起文渊阁,还要从天一阁说起。天一阁是当时浙江宁波的一座比较有名的私人藏书阁,建于明代的嘉靖年间,至乾隆年间,已经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依然无比坚固。乾隆皇帝知道这座藏书阁后,非常喜欢,也想建一座同样的藏书楼,便下旨仿照天一阁的规制修建文渊阁。

说起天一阁来,还真与众不同。仅从其名字来看,就不一样,该名字采用的是古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主要的意思就是“以水克火”。正是因为有着这层寓意,在建筑规制上的设计独具匠心,建成砖木结构六开间的两层楼房,楼下六间,楼上合而为一。这种下六上一的建筑格局,正表达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寓意。而后的文渊阁也仿照这种规制,在外观上设置了上下两层,面阔六间,但其中有一间是半间,也就是西边的楼梯间,这就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由来。

玉玺,是指皇帝的玉印。“玉玺”一词,最早由秦始皇提出,他规定只有皇帝使用的大印才能称为玉玺。

从秦代以后,皇帝的印章专用名称为“玺”,又专以玉质,称为“玉玺”。玉玺一共有六方,分别是: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在皇帝的印玺中,有一方玉玺并不在这六方之内,它就是“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是秦始皇以后的历代帝王相传的印玺,由秦始皇命人创制。从秦始皇以后,历代的帝王纷纷以获得“传国玉玺”为最大的荣耀,并视若珍宝。然而,在后世人的你争我夺中,“传国玉玺”屡易其主,最终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令人扼腕叹息。

除了这最有名的“传国玉玺”外,历代帝王都会创制属于自己的玉玺,以致流传到如今的玉玺有很多。

紫禁城,存有各个历史时期的珍宝近百万件,其中最能代表皇帝至高无上之权威和地位的,非宝玺莫属了。清朝乾隆皇帝就曾说过这样的话:“盖天子所重,以治宇宙,申经纶,莫重于国宝。”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宝玺的重视。

在乾隆皇帝以前,清代皇帝的宝玺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乾隆初年,可称为宝玺的印玺达三四十方之多,并且存在相关文献记载失实、用途不明、管理混乱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钦定御宝为二十五方,后世人称这25个印章为“二十五宝”。

这二十五宝分别是: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皇帝之宝二方、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钦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

乾隆帝钦定的这二十五方御宝宝文中,除了青玉“皇帝之宝”为满文篆书之外,其余全部为满文本字和汉文篆书两种文字。乾隆十三年(1748年),创制满文篆法,为使御宝上的满汉文字书体协调,乾隆皇帝特颁旨,除“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青玉“皇帝之宝”外一律改镌,将其中的满文本字全部改为篆书,这就是今天所遗留下来的二十五宝的样式。

很多人都不明白:乾隆帝为何把玉玺的数目定为25方呢?

其实,乾隆帝之所以将玉玺的数目定为25方,与《周易太衍》之“天数二十有五”的说法有很大关系。历代帝王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长治久安,乾隆皇帝也不例外,他希望自己的国家大清王朝也能符合天数,所以将玉玺的数目钦定为二十五方。

这二十五方宝玺平时密藏在紫禁城交泰殿的宝房中,一宝一房。宝房为两重,都是木质材料,制作非常精美,宝玺被放置在木几上,外面罩上一层龙文黄锻罩,分列于御座的左右。平时由内阁掌管,用的时候必须经皇帝批准。

去故宫参观,有一个地方你肯定不会错过,那就是故宫内廷的第一座大宫殿——乾清宫。站在乾清宫前,只要您抬头往里观望,就会看到殿堂正中高悬着一块巨大的匾额,这块匾额上书四个大字“正大光明”。

在求学时,我们经常会碰到“正大光明”这个词,很多人也知道它的出处,即宋代大家朱熹的《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周益公》中的一句话:“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其主要的意思是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这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出自谁之手呢?是顺治皇帝。后来又经过康熙帝的一番摹勒刻石。而今天悬挂在乾清宫中的是乾隆皇帝的再次临摹。

这块匾额距今已经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了,可谓历尽沧桑。关于这块匾额,还有一段关于清朝皇帝秘密立储制度的掌故。

正大光明匾额

清朝入关前后,在皇位的传承上,基本上采用推选制度来决定继位人选,如皇太极及其儿子福临都是通过推选制度继承了王位。而康熙皇帝是孝庄皇太后决策并取得顺治皇帝福临的同意而定下来的继位人员。无论是皇太极的继位,还是福临及康熙帝的继位,都经历了一番血雨腥风,存在着激烈而复杂的权力斗争,虽然最终避免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但由皇权传承而引起的强烈政治震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清朝统治的稳固和行政效率。

康熙帝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又从父辈的权力争夺战中发现了推选制度的弊端,便决心对继位制度进行改革,建立一套规范的皇位传承制。这就诞生了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嫡长子继承制的施行不仅没有平息皇位的争夺战,反而愈演愈烈,引发了更加动荡的权力争夺战。

在康熙年间的皇位争夺战中,四阿哥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占了上风,成功称帝。为了避免“九龙夺嫡”现象的再次发生,雍正帝改变了立皇太子的方式,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并将诣旨藏于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后,待皇帝驾崩时才由大臣取出,将继位人公告天下。

据《雍正起居注》中记载: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十七日,雍正在乾清宫西暖阁面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满汉文武大臣、九卿:“今朕诸子尚幼,建储一事必须详慎,此时安可举行。然圣祖既将大事托付于朕,朕身为宗社之主,不得不预为之计。今朕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以备不虞……”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秘密建储”制度。该制度具体规定:由皇帝亲自密写储君谕旨一式两份,并密封收藏于特制的匣内。其一置之乾清宫中“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则由皇帝自己随身密藏起来,以便他“归天”之后,该谕旨与“正大光明”匾后的谕旨相互对证,而后生效。

雍正之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的皇储地位,是在雍正元年确定的,并首次使用了上述密书缄盒的办法。后来,乾隆皇帝也曾秘密立储,但他立了两次。第一次立于乾隆元年,不幸的是太子永琏只活了三岁就夭折;第二次是于乾隆六十年,将皇位传给了嘉庆帝。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这几代皇帝,都是根据这种秘密立储的方法登上帝位的。咸丰帝以后,清朝统治走向了结束的边缘,另一方面也不知何故,以后的皇帝都少子甚而无子,咸丰帝则仅有一子,还没有来得及秘密立储,咸丰帝就过世了。而同治帝以后又均无嗣。因此,这种秘密立储制度,也就逐渐失去了它的历史意义而自行废止了。

在看清宫电视剧时,我们经常会看到“御花园”的身影,那里承载了明清后妃佳丽的很多故事。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它位于故宫的中轴线上,在坤宁宫的后面,在明朝的时候被称为“宫后苑”,及至清朝时,改名为御花园。

御花园内的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座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在这一优美恬静的花园内,矗立着很多明、清两朝遗留至今的参天古树。这些古树苍劲挺拔,郁郁葱葱,神态各异,蔚为奇观,尤其是那棵连理柏,更为别致雅观,犹如一对连体孪生兄弟,树体通高约三丈,上面权征蟠伸,曲折叠盖,如龙嬉戏;下面天成拱门,人们可在其间穿行,因而深得众游客的喜爱,很多人来御花园参观,都会专门和它留影纪念。

连理柏

人们历来喜欢将树木的连理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在一些爱情诗歌中也多有借喻,如南朝乐府《子夜歌》里就有“欢愁侬亦惨,郎笑我便喜。不见连理树,异根同条起”的咏唱;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也有“在天愿作比翼鸟,于地喜为连理枝”的千古名句。

相传天一门内的那棵“连理柏”为清乾隆间种植,也是御花园中唯一的连理柏,属于二级保护古树。它由两株古柏组成,其双柏的主干正巧跨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双干相对倾斜生长,上部相交缠绕在一起,而且相交的部位里面的木质已融为一体,成为一棵树。

很多人会非常疑惑:这种连理柏是如何形成的呢?它是天然形成的吗?

连理柏可以天然形成:连理柏由两棵树组成,只是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两棵树非常接近,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树皮被磨掉了,渐渐地就会长在一起,或者地下的根交叉长在一起,由此形成天然的连理柏。

其实,人工也可以获得连理柏,我国古代的某园艺大师就曾采用人工靠接的手法制作出了连理柏。其主要的方法是:选择两棵大小相似的树,将它们临近树枝的皮用刀刮掉一部分,再将两个枝条靠在一起,用油布裹严,天长日久,两个枝条就长到一起了。

关于御花园的“连理柏”,还有一个妙景值得一看,就是如果您从树的北边看树上西侧的一个大枝,就会发现其扭曲处很像一只猴头。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在去故宫参观时,观赏一番。

提起慈禧太后,很多人都会想起她的居所——储秀宫。储秀宫建于明朝的永乐年间,本来不叫这个名字,而叫寿昌宫,在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为储秀宫。清沿明朝旧称,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

储秀宫位于故宫咸福宫的东面、翊坤宫的北面,为内廷西六宫之一,是明清后妃居住的地方,清朝的慈禧太后在刚入宫的时候就居住在储秀宫的后殿,并在这里生下了同治皇帝。

紫禁城内后宫的宫殿非常多,慈禧太后独独对储秀宫情有独钟,经常在那里居住,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慈禧太后之所以钟情储秀宫,除了储秀宫的居住环境比较舒适之外,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储秀宫是她“梦开始的地方”。在慈禧太后的心目中,这是她得幸的地方,是她生下儿子的地方,是她发迹的地方,也是她养生的福地。当然,她也有她的用意,用今天的话说,那就是紧紧抓住自己的政治本钱。

慈禧太后刚进宫时,被封为兰贵人,被安排住进了储秀宫。那时的她地位不高,在生下同治帝之前,只不过是一个嫔。而咸丰帝又是一个博爱之人,宠幸了她不久,就渐渐地遗忘了她。

后来,慈禧太后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就是同治帝,由此她才上升为妃,以后因为儿子又升到贵妃。在储秀宫,她度过了作为兰贵人、懿嫔、懿妃、懿贵妃的近十年最美好的岁月,直到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随从皇帝前往热河。第二年七月,咸丰驾崩,九月,她与清廷成员从热河还京时,身份已经是皇太后了。

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掌握了政权,被尊称为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可是不管自己获得多大的封号,获得多少物质上的奖赏,对她来说,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那等于她自己封自己,自己往自己脸上抹粉罢了。对她来说,最大的本钱就是她生下了同治帝,而且就是在储秀宫生的。这是她的通天金字招牌,是抓权的真正政治资本,所以她长期居住在储秀宫。

在储秀宫度过最好的十年后,慈禧太后搬到了长春宫,可是在她的心里,储秀宫才是她最爱的所在。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在庆贺她五十岁生日时,又重新住进了储秀宫,一住又是十年。如今我们所观赏到的储秀宫陈设状貌,就是当年庆贺慈禧太后五十大寿时的摆设。

储秀宫作为后宫中最华丽的宫殿之一,处处都体现了慈禧太后的爱好、趣味。据一位曾经服侍过慈禧太后的老宫女回忆,储秀宫整个庭院共分为两个部分,南边是体和殿,后边是储秀宫。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慈禧太后住在储秀宫,吃在体和殿。

储秀宫共五间,分为三明两暗。三个明间是慈禧太后生活起居的地儿,正中间的一间,设有正座,是为了接受朝拜用的。西一间和卧室连着,类似卧室的外间,用来放些日常用物。东一间的南窗前有一条炕,从里往外看,庭院的景色尽收眼中,据说慈禧太后经常坐在炕头上往外望,喝茶、吸烟。两个暗间是她休养身心的地方,最西一间,是她的卧室。

宫殿的外檐,是她最喜欢的明朗、秀丽的苏式彩画,彩画的内容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神话故事、花鸟虫鱼和山水楼阁,线条生动,着色淡雅,清秀中透着超脱红尘的宁静。走进宫门,迎面是紫檀木雕镂彩绘的屏风、楠木雕福寿纹靠背,屏风前是雕刻着云龙图案的宝座和造型精巧的香几、宫扇。放眼看去,东西两侧深色稳重的碧纱橱上,镶满了大臣们敬绘的字画,几乎都是慈禧太后最喜爱的兰花、香草、玉兰和竹子。从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慈禧太后的爱美、讲究。

对储秀宫,慈禧太后一生都挂念着,因为这里承载了她的青春岁月,她的梦想和希望。储秀宫也正因为有了慈禧太后,而变得更加丰满、有底蕴。

近几年,穿越剧比较火,尤其是清宫穿越剧,更是掀起了一阵“清穿”狂潮,在众多清穿剧中,比较火的有《宫》、《步步惊心》等。这些清穿剧的火热,令很多女孩迷上了清朝康熙帝的几位阿哥,如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太子胤礽等。

很多人不禁想知道,这些阿哥们平时都住在哪里?

1.四阿哥胤禛

在清宫穿越剧中,四阿哥胤禛无疑是最佳男主角了,博得了很多女孩子的青睐。在还是阿哥的时候,胤禛居住在雍王府,即雍和宫。雍和宫位于北京市区东北,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寺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无定员。可以说,雍和宫是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2.八阿哥胤禩

八阿哥胤禩的住所是廉亲王府,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台基厂。关于八阿哥胤禩的府邸,《京师坊巷志稿》中记载得非常明确,共两处:第一处为“王府大街”条,转引《啸亭续录》记述:“裕亲王、廉亲王府,俱在王府大街。”第二处为“四王栅栏”条,同样引有《啸亭续录》的记述,又加了半句话:“今皆为昭忠祠。”而“今昭忠祠在台基厂东北。台基厂本王府街,明中叶后置厂于此,故名。续录所称,从其朔也。”可知胤禩的廉亲王府在台基厂东北,相当于现今的台基厂头条。它的西面是裕亲王府,它的东面是安亲王府。

3.十三阿哥胤祥

十三阿哥胤祥,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清世宗雍正帝即位时,受封怡亲王。怡亲王共九代,王府前后共有三处,并且有新旧两处之分。

怡亲王府旧府位于王府井帅府园,只居住过始封王允祥(即胤祥)一代。雍正八年允祥死后,雍正帝命将此府改成贤良寺。据《宸垣识略》卷五记载:“贤良寺在东安门外帅府胡同,雍正十二年建。本怡贤亲王故邸,舍地为寺,赐名贤良。乾隆二十年移建于冰盏胡同。有世宗御制碑暨今上御书心经塔碑。”移建后的寺,面积虽然不大,但很有名气,李鸿章在刚进京的时候就曾经在该寺居住。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该寺是校尉小学校,如今已经被拆除。怡亲王府新府位于朝阳门内大街路北。继袭怡亲王爵位的允祥第七子弘晓,自旧府中迁出,居于该处。后清朝末期,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袭怡亲王爵位的载垣被革爵处死,府第被收回,慈禧将此处府邸改赐孚郡王为邸。自新府被收回后,一直没有归还,这才有了第三座怡亲王府,该王府位于东单北极阁三条,原是宁郡王府。同治三年(1864年),虽然恢复了怡亲王的爵位,但胤祥的后代仍然居住在宁郡王府。因此宁郡王府成为了第三座怡亲王府。

4.十四阿哥胤禵

胤禵的府邸为恂郡王府,位于西直门内大街后半壁街。道光年间,恂郡王府成为宣宗第九女寿庄公主府;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该府又成为成亲王后裔贝子毓橚之府,直到清王朝统治的结束,该府一直被叫作橚贝子府。如今的恂郡王府只在府邸的西南角存有一段府墙及几个松柏树,其他的建筑已经被毁。

5.太子胤礽

太子胤礽的居所比较多。他生于坤宁宫,小时候和父皇康熙皇帝一起住在乾清宫,长大后住在毓庆宫,被废黜后又住在咸安宫。康熙皇帝驾崩后,胤礽被继位的雍正皇帝安排在了理亲王府,直到去世。《啸亭杂录》中记载:“理亲王府在德胜门外郑家庄,俗名平西府。”德胜门外郑家庄,也就是今天的昌平区郑家庄平西府村,也是清代唯一一座不在京城内的王府,距离城中心约有十余公里。据《清史稿·诸王传》记载,雍正元年下诏在郑家庄修建房屋,驻兵丁,移胤礽居住。雍正二年胤礽病逝,其府为袭王弘皙居住。王府没落后,称平西府。

6.九阿哥胤禟

九阿哥胤禟的府邸是九贝子府,位于铁狮子胡同,也就是今天的张自忠路路北,东四十条路口。据《京城坊巷志稿》转引自《啸亭杂录》记述:“恭亲王府、贝子胤禟府,俱在铁狮子胡同。”九贝子府原来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府邸,而是恭亲王常宁府邸的其中一部分。当年,在胤禟分府的时候,对恭亲王府有个一分为二的过程,一部分划给胤禟作贝子府,另一部分则留给满都护为贝勒府。再到后来,胤禟的九贝子府就被分给雍正的第五子弘昼,成为和亲王府。

7.十阿哥胤?

胤的府邸是敦郡王府,该府也被称为“十王府”,位于西城区什刹海南官房胡同西口路北。

8.十七阿哥胤礼

胤礼的府邸是果亲王府,位于平安里西大街东首路北。对该府,《乾隆京师全图》中有记载,表明该府的范围非常大,东起育幼胡同,西与慎郡王府隔一夹道,南墙至今天的平安里西大街,北墙则在今天的大觉胡同及前广平库胡同,也就是今天的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的东部。

去故宫参观时,游客在欣赏中国古代皇家宫殿的同时,也不免会对皇家的衣食住行产生兴趣,在脑海中产生种种疑问,如皇宫里的人都吃些什么?穿些什么?他们的吃喝拉撒都是怎么解决的?尤其是当人们在遇到内急的时候,因游客众多而排队等候上厕所时,不免会发出这样的牢骚:“真不知道古代皇宫的人是怎么上厕所!”

是呀!紫禁城里的人都是在哪儿上厕所的啊,因为游遍整个故宫也没有见着哪儿写着“厕所”、“茅房”或者其他什么表明是厕所的招牌啊。

其实,在明清时期,紫禁城里是没有我们今天这种意义上的“厕所”的。原因很简单,第一个就是为了避免环境被污染,尤其是夏天,会弄得整个宫殿内臭气熏天,影响皇家形象;第二个原因就是为了方便主子们,省得他们还得跑到厕所里亲自如厕。

那么,没有厕所,那些皇宫里的人平时都是怎么解决如厕问题的呢?

原来,上至皇帝、皇后,下至最普通的宫女,他们在“方便”的时候,都会使用便盆。而“方便”的地点便是净房,也就是大殿的一角。通常在“方便”时,他们会用布帘与外界隔开,并且便盆上都有盖子,最重要的是,他们还会在便盆里放上炭灰和草木灰,甚至香料。一旦“方便”完,便马上将裹有炭灰的秽物倒入粪车,小便入马桶,随时处理,所以整个皇宫中绝没有一点异味。

一般情况下,皇帝、后妃们使用的便器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作“官房”,由专门的太监保管,平时不放在寝宫中,在需要的时候才传。“官房”材质好、制作精美、造型独特。例如,慈禧太后的官房便是用檀香木雕刻而成的,并且图案非常与众不同,官房的外壁是雕刻得栩栩如生的一条大壁虎,其四爪落地恰成为官房的四条腿,肚子鼓成大葫芦肚,成为装秽物的容器,尾巴卷成“8”字成为官房的把手。壁虎的头在上,往后仰,正好被人的手吻合地握住,壁虎的嘴略微张开一条缝衔住手纸,两只眼睛镶着红宝石,夺人注视。官房有盖,盖中浮雕螭虎(古代神兽,像狮虎)作为提手。大壁虎的肚子里装的是香木粉末,既干又蓬松。

其实,后世人称慈禧太后的生活非常豪华、奢靡,是有其来头的。从她的如厕程序的复杂程度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对生活十分讲究的人。慈禧太后说要传官房,几个宫女就得马上分头准备,有的去叫管官房的太监,有的去拿铺垫,有的去拿手纸。太监要用绣云龙黄布套裹着的官房顶在头上送到太后的寝宫门外,请安以后,打开黄布套,取出官房,由宫女捧着送进净房里,宫女把油布铺在净房地上,把官房放在油布上,再把手纸放进壁虎嘴里;太后方便完后,由宫女将官房捧出去,交给太监,太监仍然用布套包好,举到头上顶出去,清除完脏物后,将其清洗干净,而后再重新放入新的干松香木细末,待下一次再用。

当年的慈禧太后非常喜欢吃吃喝喝,到了晚年还患上了大脖子病,需要官房的频率特别高,将许多宫女折腾得劳累不堪。

帝后们在“方便”的时候,不仅工具非常精细、独特,所用的手纸也是宫女们用心制作出来的。这些宫女们会提前在细棉纸上喷上雾状的水,然后熨干再垫上湿布再次熨干,这样制作出来的手纸不脆不湿,而且没有纸毛、光滑有弹力。

这是皇太后等皇室贵族们的如厕程序,那么那些普通的宫女、太监们是如何解决内急的呢?他们的程序就相对简单多了。他们也有净房,通常设置在个宫院配房后的某个小屋内,里边有恭桶、茅凳、便盆、灰槽等,方便后,要把污物处理好,把便盆擦洗干净,放在茅凳下,以供后来的人使用。

清朝统治结束后,末代皇帝被赶出了皇宫。在清理皇宫的时候,当年宫内人“方便”时所用的那些器具也被一一清理,只剩下了空屋子,而这些空屋子和其他的屋子没什么大的区别,所以人们就不知道它们的真实用处了。所以,今天的人在游览故宫的时候,会以为故宫内根本没有厕所。

清朝建立后,其统治者仿照明朝的法律制度建立了自己的行政体系,其中就包括广设学校与开科取士,并在明朝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据史料记载,清朝的科举考试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科举考试之前一系列预备考试,包括童生考取秀才的县试、府试和院试;第二个部分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其中殿试是清代科举制度中最高级的考试。

所谓殿试,又被称为“御试”、廷试”、“廷对”,是指由皇帝亲自出题而进行的考试,是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定制之一,创于唐朝武则天时期,但在当时并没有成为定制,自宋代的时候才开始成为常制,清朝因循前代成例。

关于殿试的考试时间,清前期并没有定制,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始定于每年四月二十一日,后成定制。

关于清朝时期殿试的地点,有很多的变化。清初,并非在宫殿之内,而在殿前的空地举行,即天安门前。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在太和殿丹墀前。雍正元年(1723年),由于在殿试十月举行,天气寒冷,特赐在太和殿考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殿试改到保和殿内举行,并定为永制。此后,每年四月二十一日,举子在中和殿阶下领取试题后依次入保和殿答题。

关于殿试的程序,大致如下:

在殿试之前,有个“出题”的步骤。据曾参与命题的清末重臣翁同龢在《翁文恭公日记》里记载:某年四月二十日寅时(寅正4时)三刻,翁同龢赶到西苑听旨,和其他的官员一起,被皇帝任命为殿试读卷官。之后,众读卷官一起草拟“策问”题目八道,呈给皇帝查看。皇帝看后,选出四道来。然后,读卷官们会将这四道考题认真地书写,并用封筒装好,再次呈给皇帝查看。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中午时分了。大家用过膳后,皇帝将四道题卷派人送还给读卷官们,密封起来,运到内阁大堂交给负责监考的御史。除了主考官和读卷官,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在场的情况下,由读卷官书写正式的考试试题。到了酉正(18时),将原先找好的刻字匠召集到大堂来,把大堂前后的门都关好,到了戌初(19时许),发刻试卷。到子正一刻(0时15分)刻成,经过校对、印刷、装订,寅正(4时)完毕,共印370份。从出题到印卷,整整一天一夜。之所以将时间安排得如此紧凑,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考试题目的泄露。

太和门

接下来就是正式的殿试考试了。每年的四月二十一日天还没亮,考生们就已经聚集在了太和门两边,由官员领着到保和殿丹陛下。在经过一番三跪九叩之后,考生按之前排好的座位来到考桌前,正式开始答题。殿试时,派王、大臣监试,另有御史4人参与监试。考试时间为一整天,所以很多考生一天下来会很累,为了让考生们更自在一些,考场还专门为每个考生设有考桌,考生们可伏案写卷,以免疲乏。另外,在考试的过程中,考生们还可以进餐或者喝茶。

殿试完毕后,决定考生命运的阅卷立即开始。在清朝的初期,读卷官等人在内阁满本堂阅卷。对阅卷天数没有做特别的规定,只是规定在殿试后的三五天内将试卷封呈。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后,规定读卷官等人同处文华殿两廊及传心殿前后房,必须按规定时日完成阅卷。读卷官阅毕,主考官等拟定前十名答卷,进呈皇帝。皇帝钦点一甲前三名,就是状元、榜眼、探花,读卷官将后七卷填写二甲名次,交内阁列金榜。

接下来的仪式是举行传胪(唱名)典礼。该典礼通常由礼部官员在保和殿进行,宣布考中进士的甲第和名次,并将名单写在黄色榜上,所以称作“金榜题名”。

最后的环节是发榜,通常在殿试后的两天后进行,考中者分为三个等级:一甲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为“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为“赐同进士出身”。进士中一甲三人,殿试后立即授职,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第二三名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其他进士,按殿试、朝考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

作为科举考试中的最后一环,参加殿试的考生都是层层选拔出来的精英。同时,殿试又是考生向皇帝展示才华的最好机会,士子无不竭智尽力,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青睐从而仕途顺利。

北宋著名诗人苏轼有一首诗广为流传,即:“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其中最有名的一句便是其第一句。

“春宵一刻值千金”,从句子的内涵意思中就可以理解到,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那一刻是如此地重要。而皇帝也是人,这一刻对他们来说,也是同等重要。

坤宁宫洞房

皇帝贵为真龙天子,在举行大婚的时候也要进“洞房”,但其中的风俗习惯和民间有很大的不同。

在进故宫游玩的时候,游客到坤宁宫参观时,导游会指给大家看:这里是坤宁宫东暖阁,就是皇帝皇后大婚的喜房。于是,很多游客都认为,明清北京皇宫二十四位皇帝结婚的洞房都是在这里,其实不然,历届皇帝大婚的洞房所在并非固定在一个房间里,而一般都把举行仪式的地方当作大婚之夜的洞房。在清朝,洞房一般设在坤宁宫的东暖阁,也就是今天我们去故宫所见的那个“洞房”所在。清朝光绪帝的大婚,洞房就在坤宁宫的东暖阁。据一位刘姓老宫女回忆说:光绪帝举行大婚礼时,慈禧太后派她做喜婆在坤宁宫守喜。

要说起皇帝的洞房,那可是无比豪华,比民间老百姓的洞房高档得多。但也少不了贴红双喜、喜庆对联的习俗。和民间的洞房一样,皇帝的洞房也是以大红色为主颜色,在床前挂着“百子帐”,床上铺有“百子被”,床头悬挂大红缎绣龙凤双喜的床幔,象征着“多子多福”之意。洞房的墙壁都是用红漆及银殊桐油髹饰的,在门前吊有一盏双喜字大宫灯,鎏金色的大红门上有粘金沥粉的双喜字,门的上方为一草书的大“寿”字,门旁墙上一长幅对联直落地面。从坤宁宫的正门进入东暖阁的门口,以及洞房外东侧过道里,各竖立着一座大红镶金色木影壁,取帝后合卺和“开门见喜”的意思。

皇帝洞房里面装饰得可谓富丽堂皇、异常亮丽。东暖阁为敞两间,东面靠北墙是皇帝的宝座,右手边有一柄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玉如意。前檐连着一座大炕,在大炕的两边分别是紫檀雕龙凤,在炕几上有很多小摆设,如瓷瓶、宝器等,在炕前左边长几上还陈设着一对双喜桌灯。龙凤喜床安置在东暖阁内西北角,在喜床上铺着厚实暖和的红缎龙凤双喜字大炕褥,图案优美、绣工精细、富贵无比……

您如果对清代皇帝大婚的洞房有兴趣的话,不妨亲自到故宫坤宁宫的东暖阁里瞧一瞧,相信您会从中学到更多东西。

我们经常在古代电视剧里面看到这样的场景,就是某一妃子一旦犯了事儿,往往会面临被关冷宫的命运。而且一旦住进冷宫,不仅要遭受太监、宫女的冷眼和虐待,还可能一辈子都无出头之日,有的甚至衣食都无法保证,最终抱恨而终。

受电视剧的影响,很多人都对冷宫很有兴趣,去故宫参观时,总要找找“冷宫”在哪里,看看那些古时候的皇帝是不是真地过着“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生活,看看那些被抛弃、被惩罚的妃子所住的冷宫究竟是什么样?

很奇怪地是,没有人在故宫大院里看到任何标有“冷宫”字样的房子,哪怕是在犄角旮旯里也没有发现。难道冷宫是人瞎编乱造出来的吗?

在谈是否真有冷宫之前,我们先谈谈皇帝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所谓的三宫六院,是明、清时期对后宫的称呼,其中三宫是指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六院是指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及永和宫。而七十二妃呢,则是一个虚数,是用来形容皇帝的妻妾众多,而不是指皇帝实实在在地只能有七十二个妃子。用以形容皇帝妻妾多的词,除了“七十二妃”还有“粉黛三千”,都是形容皇上拥有的女人人数多。

至于皇帝拥有多少女人呢,我们或许可以从《礼记》中的记载中窥视一二,周朝的制度是“天子后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这说明,早在我国周代,天子的妻妾就有夫人、嫔、世妇、御妻等名号,数量也相当惊人。

封建帝王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随心所欲地挑选妃子,而也有很多秀女拼了命地想要进宫、和别的女人争宠,以为当了皇上的女人便可享尽荣华富贵。可是,“宫中多怨女”,那么多后宫佳丽中,又有多少人真得善终了呢?

皇帝的女人那么多,能够获得赏识的其实只是少数。而且,那么多女人抢着献媚一个男人,难免争风吃醋、相互恶斗,有斗就有胜有败,那些败的人又有什么样的结局呢?另一方面,人常说“豪门深似海”,皇宫作为当时最大的豪门,每一个人活在里面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但有时难免会出错、会疏忽、会生事儿,而皇家一般为了皇室的体面,后妃犯罪赐死的几率不大,就需要地方安置他们,那么把她们安置在哪里呢?就是安置在冷宫。所以,故宫里虽然找不到标有“冷宫”字样的房间,但冷宫的确存在。

那么冷宫究竟在哪里呢?

对此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冷宫是乾清宫、长春宫。另一种说法是冷宫没有固定的地方,凡是囚禁妃子的地方一律称为冷宫。根据明、清史料进行分析,第二种说法比较可靠,故宫并没有明确的“冷宫”匾额,并不是皇宫里某一处宫室的正式命名。凡是妃子犯了事,通常会就近找间宫室安置他们,这个房间就成了冷宫。所以,每一代皇帝的后宫中,都会有很多处冷宫。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被作为冷宫的地方就有很多处,这里只举两例。

明朝末年,当时的乾西宫就是其中的一个冷宫,里面囚禁的妃子是天启皇帝的成妃李氏。当时李氏得罪了在后宫中权力极大的太监魏忠贤,由长春宫被赶到御花园西面的乾西宫,一住就是四年。而且这一处冷宫幽禁的不止李氏一人,曾先后被幽禁在这里的还有定妃、恪嫔等三人。

清朝光绪年间,当时的北三所(现已经坍毁)也是一处冷宫,囚禁的是光绪帝最宠爱的珍妃。史料记载,珍妃被慈禧扔进井里之前,被慈禧软禁在景祺阁北边的北三所,这个地方就在今天珍妃井西边的山门里。

养性斋位于御花园西南,始建于明代,最初叫乐志斋,到清代的时候改名为养性斋。养性斋共两层楼,楼上正中悬挂着康熙皇帝御笔匾:“飞龙在天”。楼下正中悬挂着匾“居敬存诚”,北楼下东向匾曰“悦心颐神”。这些苍劲有力的匾额,使斋内充满了文化气息。乾隆帝还将养性斋定为书房,专门用来收藏为纂修《四库全书》而征集的书籍。嘉庆帝和道光帝两位皇帝还经常到养性斋来吟诗作赋。从清朝几位皇帝对养性斋的喜爱和斋内众多的丹青墨迹来看,养性斋曾是清帝的书香雅室。然而在1924年的年初,在末代皇帝溥仪的安排下,养性斋竟住进了一个外国人,这个外国人就是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

养性斋

庄士敦,原名雷金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是一个与中国尤其是与清朝末期有很深渊源的外国人,也是中国几千年帝王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具有“帝师”头衔的外国人。他1874年出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讲着一口十分流利的“京语”,平时一概穿大清朝服,行大清礼节,崇尚儒家思想。1898年,庄士敦作为一名东方见习生被派往香港。从此,他以学者兼官员的身份在华工作生活了34年。1919年2月,庄墩赴京,开始了“帝师”生涯。

庄士敦作为帝师是十分合格的。他对溥仪非常关心,向其介绍西方文明,使溥仪的眼界大开,对溥仪的一生影响非常大。对此,溥仪在回忆录《我的前半生》里承认,庄士敦已经成为他灵魂中的重要部分。同时,庄士敦还是清室的保护人,他赞成复辟大清。溥仪曾赐他头品顶戴,御书房行走等职。

在华期间,庄士敦撰写了大量有关中国问题的论著,如《佛教徒在中国》、《威海卫狮龙共存》、《儒教与近代中国》、《紫禁城的黄昏》等。

庄士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非常崇尚,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来到中国后,他不仅为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庄士敦,而且按照中国的传统为自己取了一字“志道”,该词取《论语》“士志于道”,即要做基本价值的维护者的意思。

1931年,庄士敦离开中国,回到英国,就职于伦敦大学,我国伟大的大文豪钱钟书先生在留学英国的时候,就曾经受到过他的悉心指导和教诲。

7年后,庄士敦在对中国往事的无尽思念中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享年64岁。

桃源小村医欺我华夏军弱?反手南天门计划!夏商周(王朝风云)唐史并不如烟·第六部:元和中兴宁府有女唐史并不如烟·第一部:大唐开国(修订版)基因的谋杀军统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