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春秋:争霸300年 > 肆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肆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1/1)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灰头土脸的郑庄公回到郑国后并没有继续生闷气。他心里清楚,自己与周桓王彻底撕破脸是迟早的事情,但在此之前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首先要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军队,这样自己在以后与周天子和诸侯的战争中才能更有胜算。

春秋时军队都是以战车为核心武器来实施战术的。一乘战车,连车带马算在内,长和宽分别达到3米。战马与车上的重要部位都有铠甲保护。战车既能像大象踩蚂蚁一样碾压步兵,也能发射弓箭进行远程射击,可以说战车就是春秋时的陆战之王。

春秋时,人们根据这个国家拥有多少乘战车来衡量它的军事实力。一个诸侯国要是想当老大,没有个几千乘战车,实在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各诸侯为了自己的大国梦,起早贪黑地工作,省吃俭用地存钱,就是为了多攒些战车。如果一个诸侯国战车数量达到千乘,那么,恭喜你进入了大国俱乐部,可以不被人欺负,甚至可以欺负别人。如果一个诸侯国战车数量达到万乘,恭喜你,你将拥有“霸主”这一头衔,从此就可以称霸中原,号令诸侯,莫敢不从。

在西周与春秋时期,中原战场上到处撒欢跑的全是四匹马拉的驷马战车。驷马战车具有动力强、跑得快等优点,“驷马难追”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当时的驷马战车就像现在的超级跑车一样,既能飙车,又能彰显身份,是贵族们极其喜欢的大宝贝,绝对不是普通老百姓玩得起的。

战车主要由车厢、一根车轴、两个轮子组成。春秋时战车的制造者们为提高战车的战斗力,对车身进行大幅改进。他们增加了车轮的辐条,既提高了车辆的通行能力,也提高了载重性能。其中最大的改动是缩短车身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使转弯更加灵活轻便。

车身重要部件都由青铜制成,车身还有用于安插旗帜和武器的圆筒。为了冲击孱弱的步兵,很多战车在轮子上搞起了创意,在车轮中心安装矛、刀。车轮一旦高速转动,就会变成一把旋转的大镰刀,让步兵如同人肉庄稼一样被收割。

讲完战车构造,我们来说说战车上的战斗成员。

驷马战车上只载三个人,多了不好载,也没必要。三人分别叫“车御”“车左”“车右”,都是重甲士兵,从头到脚披着甲,非常酷炫。

春秋时贵族也要像现在学生一样学好相关课程,他们的课程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射箭)、御(驾车)是打仗用的,都是必考科目,“射御足力则贤”,只有通过这两门考试才算合格的贵族。考试成绩好的贵族可以当车御和车左;成绩不好但四肢发达的贵族也不要伤心,战车为他们保留了车右的位置。

车御就是在战车中间位置的“驾驶员”。驾车既是一门驾驶艺术,也是一门驯兽艺术。车御要在没有方向盘、换挡杆、油门、刹车的情况下,靠手上的六根缰绳,达到人马合一的境界。他需要控制四匹马同时完成前进、加速、减速、转弯、停车等高难度动作。只要其中一匹马不听话,“驾驶员”就无法掌控整个局面。

车左是战车的车长。他站在车的左侧,负责指挥全车,同时自己兼任弓箭手,对敌人进行远程火力打击。能在战车上指挥和射箭,一定是品学兼优的好贵族。

车右是勇士兼苦力。车右在战车右边,打仗时只要能拿动长杆武器,准确刺死对手就可以了。这个角色只需要力气大,不需要动脑子。

根据《五经正义》记载,驷马战车上三个人配备的武器叫车之五兵,分别是矛、戈、剑、盾、弓。我们可以将这五个兵器分成三类:矛、戈属于长杆兵器;剑、盾用于近身防御;弓用于远程火力输出。

不要小看战车给车右配的长杆武器,矛、戈都长达3米,而且一辆车会配备好几根。在战场上,车右要挥舞那么长的武器去刺人,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如果战车遇到泥地、障碍物等陷在里面跑不了了,力气最大的车右还要下去推车,客串一把苦力。

车战时,如果敌我双方战车距离较远,车左会射箭,进行远程火力打击。假如战车直着行进,车左射箭会误伤车前正在奔跑的马匹,所以战车会走S形,这样就能让车左具有良好的射界,可以进行精确射击。

但当两车靠近时,就要遵守“交规”了。

当你看到敌方战车开过来,马上要进行近战时,必须遵守战场上的“交通规则”,一定要靠左行驶、相互避让、错车格斗。如果你靠右行驶,就会被敌人甚至自己人痛骂,说你不懂规矩。因为两辆相对而行的战车不避让,会直接撞在一起,造成两败俱伤,而且战车上的车右也无法使用长杆武器刺杀对方。

春秋时,战车中有适合长途奔袭的“轻车”,相当于轻型坦克;有适合攻坚破阵、绞杀步兵的“冲车”,相当于重型坦克;有用于侦察敌情的“巢车”,相当于装甲侦察车;有用于装载粮草的“大车”,相当于军用大卡车;有用于作战指挥、车上装有金鼓的“戎车”,相当于装甲指挥车。

介绍完了战车,我们来讲讲以战车为核心的战术。

最具代表性的车战就是西周开国之战——牧野之战。当时军队打仗是将战车与步兵两线配置,阵线一字摊开。战车在前面冲,步兵跟在战车后面助攻。但是如果战车与步兵速度不协调,容易出现一个严重的问题:战车跑得快,跑着跑着就不见了;步兵跑得慢,跑着跑着就散了。这样极容易导致队形被打乱,从而被敌人包抄,聚歼散兵。

那时部队训练水平低,周武王的军队其实都是亲朋好友来作战,说好听点是打仗,说难听点就是打群架。谁先创造出新的战术,谁就能赢得战争。

周武王发明了先秦战术1.0版本,原则就是大家排好队,踢起正步一起走。自己部队方阵在接敌前,每走7步就要停下来整理队形。与敌人接触作战时,每进行4到7个击杀动作后,就要停下来整理队形。不能像打群架一样,敌我双方混在一起,打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周武王用战术1.0版本对军队进行升级,升级后的军队在牧野之战中大胜商朝军队。这种战术如同万金油,一直从西周用到春秋早期。

其实,武王军队的训练水平,还不如现在大学生军训时踢正步、齐步走的水平,至少大学生踢正步不用走7步就整理队形。不过,虽然1.0版本战术呆板,前进速度慢,又需要经常整理队形,机动性差,但是只要队形不乱,参战的人越多,阵形的排面就越大,部队方阵可以像一台压路机,碾向任何没有良好组织纪律的敌人。

郑庄公一直想不到可以替代1.0版本的更好的战术。直到有一天,大臣子元请郑庄公来聚餐。

子元知道郑庄公爱吃鱼,特意让厨师做了好几种以鱼为主的菜,让郑庄公吃得很开心。席间,子元还为郑庄公吟唱了一首贵族流行歌曲《鱼丽》: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于罶,鰋鲤。君子有酒,旨且有。

物其多矣,维其嘉矣!

物其旨矣,维其偕矣!

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歌词的意思是:鱼儿钻进竹篓里,是黄颊鱼。君子有美酒,酒多味道好。鱼儿钻进竹篓里,是鲂鱼和黑鱼。君子有美酒,酒多味道好。鱼儿钻进竹篓里,是鲇鱼。君子有美酒,酒多味道好。食物很丰盛,非常棒。食物很美味,品种很齐全。食物应有尽有,供应很及时。

听着子元的歌声,郑庄公突然灵光闪现,脑洞大开,发明了战术2.0版本。

过去战车与步兵两线配置,战车与步兵脱离,缺乏灵活性。每辆战车之间还有巨大的缝隙,得不到掩护。要想让战车发挥核心作用,就需要战车得到很好的保护,就像鱼篓里面的鱼,时时刻刻被鱼篓保护着。

如果把步兵分散在战车的左、右、后三个面,每个面安排一个“伍”,也就是五个人组成的最小步兵单位,那么战车向前冲时,步兵也能填补战车之间的缝隙,掩护好战车,这就提升了战术的灵活度。

战车三面的步兵像鱼篓一样保护着战车,这种以战车为核心、步兵在战车三面掩护的战术,就是著名的“鱼丽之阵”。

脑洞大开的郑庄公迅速与子元交流想法,得到子元的支持。吃完鱼后,两人火速用战术2.0版本对军队进行升级改造。升级后的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

完成军队的升级后,郑庄公看周围哪个国家不听话,上去就是一顿猛揍,还把周天子在鲁国祭祀泰山的地盘从鲁国手中换了过来。闻知此事的周桓王异常愤怒,直接提升郑庄公的死对头虢公为卿士,并把权力交给虢公。

郑国毕竟紧挨着周王室东面,郑庄公在周王室门口到处打架斗殴,分明没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周桓王看着家门口躺着一地被打死打残的诸侯,内心不是个滋味,总觉得搞不好下一个躺地上的就是自己。

数年过去了,周桓王对郑庄公的恨越来越深。满怀中兴理想的周桓王心想,与其苟且偷生,不如一决雌雄,于是他火速罢免了郑庄公的卿士身份,并且联络各诸侯,准备一起攻打郑国。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周桓王万万没想到,下一个躺地上的还真是自己。

郑庄公也明白,撕破脸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卿士身份不要也罢,反正也不能多长一斤肉。洛邑是不能再去了,去了估计回不来,还是赶紧整军备战,迎接周天子的联军吧。

公元前707年秋天,周桓王以郑庄公不来朝见为由,率领联军杀向郑国。

这是历史上最后一次“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但是这天子出得有点寒碜,能来帮忙的只有陈、蔡、卫三国,实力还都不怎么样。而且,这三国都是之前被郑庄公按在地上反复教训过的。与其说是天子带着联军征讨郑国,不如说是一个大受气包带着三个小受气包去讨公道。

但是一向具有“迷之自信”的周桓王相信,虽然我个人实力不如你郑庄公强大,但是我们联合起来就人多势众,一定能压倒你。

周天子率领的联军与郑国军队在葛(今河南长葛市北边)爆发了会战。

周桓王依然采用老祖宗1.0版本的战术,将战车与步兵两线配置。周王师作为主力,周桓王自己坐镇中军,他的左膀右臂担任战线两翼的指挥。蔡、卫两国组成的右军由新任的虢公林父指挥,陈国组成的左军由周公黑肩指挥。

葛之战 周郑两军布阵图

这次周王室联军人多势众,阵线拉得长,而郑国军队人数没有联军多,阵线就没有联军长。看到此景,周桓王得意地想,只要自己阵形不乱,稳步压过去,让自己宽大的两翼把郑军包围起来,自己就能打赢这场仗!但幼稚的周桓王忽略了一点:虽然联军两翼宽大,但实力却不强!

郑军之中,大臣子元看见周王室联军阵线拉得那么长,己方两翼有被包抄的可能,于是急中生智,就此发明了战术3.0版本——侧翼击战术。

子元赶紧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郑庄公。子元说:“周军左翼陈国经历过内乱,毫无斗志,右翼蔡、卫两国实力薄弱。我们郑军应将兵力重点放置在战线两翼,用郑军两翼强大的兵力去打击周军孱弱的两翼。周军为了保持队形,行动迟缓,在我们击溃他们两翼前,周军中军很难迅速对两翼做出救援。”

郑庄公听完后,立马批准了子元的想法,马上对军队进行战术升级。之前郑军已经升级到2.0版本,能熟练操作鱼丽之阵系统。由于鱼丽之阵系统灵活性与兼容性好,军队阵形得到迅速调整,主力配置到阵线两翼,因此郑军的战术3.0版本得以顺利升级完成。

不要小瞧这个侧翼击战术。在葛之战三百年后,古希腊爆发了著名的留克特拉战役。打遍希腊无敌手,终结雅典霸权的斯巴达,竟然被实力较弱的底比斯彻底打败。底比斯能取胜,就是因为在自己战线的一侧重点配置兵力。这种在战线一侧重点配置兵力的战术,国外叫作斜线战术,被西方军事史吹捧了两千年。其实,葛之战中,子元的侧翼击战术就是升级版的斜线战术——双斜线战术。

战斗开始了。郑庄公一挥大旗,郑军迅速杀入正在踢着正步缓缓前进的周王室联军中。3.0版本的郑军对1.0版本的周军,这是一个高维度军队在对低维度军队实施降维打击!很快周军两翼就崩溃了。两翼得手后,郑军主力又开始向周王室中军夹击。

周桓王看着自己的军队面临崩溃,一脸惊恐。周桓王想阻止如潮水般溃败的军队,他大声地呵斥溃军,拼命地敲击战鼓,可是身边没有一个人理他,所有人都在争相逃命。周桓王在华丽的战车上手舞足蹈,上蹿下跳,目标显眼的他很快就被郑军里的一个人盯上了。

这个人叫祝聃。他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朝周桓王射了一箭!这一箭差点把周桓王杀死,也把郑庄公吓个半死。

祝聃射出的箭直接命中周桓王的肩膀,差点就射中脑袋。中箭的周桓王瞬间被箭头强大的力量击倒在战车上。命大的周桓王此时方知大势已去,再不跑路自己就要被郑军当肉馅包饺子了。他勉强站立在战车上,带伤指挥残兵败将赶紧撤退。

郑庄公看见周桓王被自己手下射中,也吓得半死,火速命令郑军停止追击。虽说他从来没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但周天子毕竟名义上是天下共主。这场战争只要打赢就行,没必要置人于死地。如果真把周天子打死了,自己就是弑杀天子的大罪人,这罪名可大了!以后谁想打郑国,借口都不用编,直接用弑君之罪这根道义的大棒,就能把郑国打死。

造成如今这个局面,只能怪郑庄公战前思想工作没做好。闯了大祸的祝聃接着又展现出了他政治低能儿的一面,他主动向郑庄公请缨,要继续痛打落水狗周桓王,直到弄死他为止。郑庄公听完差点没把一口老血喷在祝聃的脸上,他大骂道:“做人不能欺人太甚,你哪能杀死周天子呢!”如果傻乎乎的祝聃真杀死了周天子,郑庄公第一个宰的就是他。

郑庄公停止追击周桓王,既是为了周桓王的安全考虑,也是遵守当时交战的规则。那时的打仗很像一场讲究礼仪的体育比赛,打仗的主力队员都是贵族,还是很讲究贵族精神的,只要把对手打服,决出胜者,战争就结束了。双方打仗通常一天时间就打完了,胜利一方追击失败一方,一般也不会穷追猛打。毕竟王公贵族之间是通婚的,相互之间都是大表哥、大表弟,不能像老百姓一样打架下黑手。

郑庄公站在战车上目送溃散的周军向远处奔逃,内心十分忐忑。此时,他突然无比牵挂周桓王,希望周桓王只是受了点轻伤。如果周桓王重伤不治,自己的冤屈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当晚,暖男郑庄公派心腹大臣祭仲带着丰厚的慰问品去看望周桓王。祭仲对周桓王嘘寒问暖,关爱备至。好在周桓王伤势不重,祭仲也替郑庄公放宽了心。

当着天子与众人的面,祭仲表示,郑国一直以来对周天子都是忠心耿耿的,这次打仗纯属误会,作为周王室宗亲的郑国,以后会始终拥戴周天子。

曾经自负无比的周桓王彻底被郑庄公打服了。周桓王心想,自己还是回到洛邑,好好地学习爷爷周平王,当一个好宅男吧。

祝聃朝周天子射出的一箭意义重大。自打周平王东迁后,天下大乱,一直没有出现能真正称霸中原、号令群雄的老大。而祝聃射出的一箭正式宣告:谁胳膊粗谁就是老大!

郑庄公在葛之战后已经是事实上的中原霸主,周边国家唯命是从。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作为霸主的郑庄公还得义务为小弟们充当保护伞。齐国在葛之战后的第二年受到北戎侵略,眼看要撑不住了,郑庄公立马带上中原诸侯们去救援齐国,很快打败了北戎。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举行诸侯会盟,齐、卫、宋国都来参加,一致推荐郑庄公为“伯主”,意思是天子任命的诸侯长,也就是霸主的意思。郑庄公正式成了中原老大,中原诸侯都紧密围绕在郑庄公周围。他们知道跟着郑庄公有肉吃,不听话的就要吃他的棒子。

郑庄公掀起了一个新时代的帷幕,这个新时代的主旋律就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众多诸侯都想代替周天子成为天下霸主,用自己的理想与武力,重新构建新的天下秩序。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郑庄公会盟诸侯后不久就去世了,郑国陷入长达二十年的王位争夺战,君主走马灯似的换个不停。郑庄公的后继者们没有一个继承好了郑庄公传下来的家业。最终,郑国内乱结束时,家业也败光了,最后的胜者郑厉公(郑庄公次子)想再次振兴郑国,却没有时间去施展抱负了。

从郑庄公称霸到他死后内乱的这几十年间,天下这张即时战略游戏地图四个边上的几个大国一直在努力兼并,发展国力,没有掺和中原的烂局。而当郑国内乱结束时,他们也完成了自我壮大,开始向中原进发。

中原地区是天下的热门地段,那里历经夏、商、周三朝的开发,教育资源丰富,农业兴旺,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中原聚集着众多诸侯,而且有好几个是经营了上百年的公爵级“老店”。虽然他们之间征战不休,但如果没有超强的实力,也根本不可能吃掉对方。即使郑庄公在中原不停地打这个打那个,也始终没有把宋、卫、曹、陈、蔡、许、鲁等国彻底吃掉。

地图的四个边上,是春秋时期农耕文明的边缘,那里不是荒郊野岭,就是有彪悍蛮夷。但是边缘地域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好开发。地图四个边上的国家,主要对手就是周边的小国和落后的蛮夷,竞争激烈程度远不如中原,只要自己稳扎稳打,努力经营,成为一方霸主只是时间问题。

历经时间的磨炼,四大国从地图边上脱颖而出,成为春秋历史舞台上的“霸主”。这四大国分别是东齐、南楚、西秦、北晋。春秋四国争霸的故事就是围绕中原展开的。

跟后世那些霸主比起来,郑庄公只能算是小霸主,因为他的影响力也只限于中原地区,而后世霸主的影响力却是全天下!接下来,春秋五霸将会相继登场,他们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1),这五位将会各自演绎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1) 关于“春秋五霸”是谁有不同的说法,此种说法出自孔子删定的《春秋》。

吾皇巴扎黑漫画大中华史宋氏三姐妹之间的恩怨纠葛穿越:从杀手夫妻到开国帝后老北京的传说桃源小村医欺我华夏军弱?反手南天门计划!夏商周(王朝风云)唐史并不如烟·第六部:元和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