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 > 战争阴云

战争阴云(1/1)

随着德、意、奥三国关系日益密切,英、法、俄也随之走到了一起。

当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的时候,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奋力争夺地盘,尤其是英、法两国,与德国之间的摩擦与日俱增,为此,英法两国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可以并肩作战的战友。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三国同盟的主要针对对象是法国,看到三个国家的矛头直指自己,法国怎么能不着急呢?于是,心急如焚的法国开始把眼光盯上了德国的邻邦俄国。

1879年,为了对付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德国与奥匈帝国在维也纳签订《德奥同盟条约》。俄国本来就对德国相当仇恨,看到德国公开与己为敌,自然气愤得很。这一切都被法国看在眼里,法国认为拥有广阔疆土的俄国足以使自己单薄的力量增加不少,于是开始对俄国进行拉拢。

1888年,法国向俄国贷款5亿法郎,次年又向俄国贷款19亿法郎,此后,又相继向俄国贷款数次。到1893年双方签订条约时止,法国已累计向俄国贷款100多亿法郎。

看到法国对自己如此仗义,俄国感激涕零,俄国也早想找一些同伴与自己一起承担德、意、奥三国联合带来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法、俄两国军事首领于1892年签订了秘密的军事协定,这一协定在1893年12月15日和1894年1月4日分别得到了两国政府的批准。协约规定,如果意大利或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进攻俄国,法国应与俄国并肩作战。

虽然与俄国签订了军事协定,但法国还是觉得没有安全感,于是,又开始寻找盟友。找来找去,法国觉得只有英国才算得上是一个好帮手。虽然此时的英国已经没有了昔日的辉煌,但依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而这时,英国也正遭受着来自德国的威胁。

迫于形势,不久之后,英国就对法国的拉拢做出了反应。1903年春,英王爱德华七世访法,这次访问是英、法亲善的开端。同年7月,礼尚往来,法国总统回访英国。1904年4月,英法两国在伦敦签订了一项瓜分殖民地的协约,协约规定,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有维护安全和协助改革的权力,法国也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把西非的一些殖民地让给法国,法国则放弃在纽芬兰的捕鱼权。协约中,英、法两国还划定了在暹罗(今泰国)的势力范围。通过协约,英、法两国的矛盾基本解决,双方利益开始趋向一致。

法国同英国签订条约以后,想到英国与俄国之间有着很深的矛盾,怎么才能使他们两国尽释前嫌呢?没料到,不等法国出面,英国便调节了与俄国之间的关系。因为日俄战争和1905年革命,俄国在财政上越来越依赖英、法两国,虽然当时俄国在近东、中亚和远东地区都与英国有利益冲突,但要比起与德国的矛盾,就显得微不足道了。1907年8月,英俄两国在圣彼得堡签订了分割殖民地的协定,协定规定,俄国承认阿富汗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外,并承认英国代管阿富汗的外交;波斯(今伊朗)东南部划为英国势力范围,北部为俄国势力范围,等等。

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加上法俄同盟,标志着三国协约正式形成。三国协约没有像三国同盟那样签订一项共同条约,俄、法两国是负有军事义务的同盟国,但英国则无须承担这种军事义务。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形成以后,扩军备战成了他们的当务之急。复杂的国际关系日趋紧张,局部战争接连发生,最后终于导致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18年一战结束,德国投降后,同盟国瓦解,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曾以协约国的名义向苏俄发动了三次武装干涉。随着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地不断加深,协约国也逐步瓦解。

西奥多·罗斯福为人熟悉的不仅仅是因为他曾是美国总统(1901~1909年),更因为他推行的“大棒政策”。

“大棒政策”源于罗斯福在下野后的一段公开演讲,在那次演讲中,他说:“我在任美国总统期间,对付他国的办法是‘说话要好听点,但手里要拿着大棒’。”“大棒政策”由此得名。

其实,“大棒政策”最早提出时,西奥多·罗斯福还没有当选为美国总统。1900年,罗斯福任纽约州州长,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有一段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话:“我非常喜欢西非的一句谚语:说话温和,手握大棒,将所向无阻。”从这句话就不难理解“大棒政策”的深义。

罗斯福是一位热衷政治、崇尚权力、勇武好斗的总统,他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和平的胜利,不如战争的胜利伟大。”不需多言,从这句话中就能看出罗斯福的秉性。

美西战争爆发前夕,当时的罗斯福任美国助理海军部长,战争爆发后,罗斯福辞去职务,与伍德组成志愿军骑兵团,在古巴圣胡安山之役中击败西班牙军,为美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此后,罗斯福声名大噪,他率领过的骑兵也因此被称为“铁骑”。

就任总统后,罗斯福主张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国家“循规蹈矩”,听命于美国,主张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积极推行向外扩张计划,特别是对加勒比海地区的侵略,这些都是罗斯福推行“大棒政策”的表现。

罗斯福曾毫不掩饰地说:“任何一个美洲国家行为不端时,美国不能保证其不受惩罚。”“在西半球,美国对于门罗主义的信念可能迫使美国履行国际警察力量的义务。”占领巴拿马运河区,是西奥多·罗斯福“大棒政策”的典型事例。

巴拿马原是哥伦比亚的一部分,美国向哥伦比亚提出要开凿巴拿马运河的要求,但遭到了哥伦比亚的拒绝。看到自己的开凿巴拿马运河的计划没有成功,美国遂于1903年11月在巴拿马组织了叛乱,支持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成立了巴拿马共和国。巴拿马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便与美国签订了完全按照美国的意图拟订的条约。条约规定,巴拿马将运河区16千米宽的地带交给美国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美国甚至有权在运河区使用警察、陆军和海军等。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后,运河区长期由美国控制,成为“国中之国”,直到20世纪末巴拿马才收回了运河区的权利。罗斯福把开凿巴拿马运河看作是他任美国总统时期的最大成就,他在自传中说道:“没同内阁商量,我就拿下了巴拿马。”

当然,美国推行大棒政策的地区并不限于拉丁美洲,在解决阿拉斯加与加拿大的边界纠纷中,美国同样对英国和加拿大施加了压力。1906年,罗斯福因调停日俄战争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其实,罗斯福调停日俄战争完全是出于美国自身的利益:如果俄国战胜,将会打乱亚洲的实力平衡;日本战胜,对维持亚洲地区的正常秩序也非常不利,只有维持两国在东亚地区的均衡,美国的利益才不至于受到威胁。

1909年,塔夫脱继西奥多·罗斯福就任美国第27任总统。塔夫脱上台后,美国的对外政策开始变为“用美元代替枪弹”,即以资本输出作为对外侵略、扩张的重要手段,利用经济渗透,控制拉美各国的经济和政治,以此适应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需要,这种外交政策称作“金元外交”。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20个拉美国家中已有14个被美国资本所控制,由此可见“金元外交”的厉害。金元外交的推行,表明美国在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的同时,力图在国际政治中占据首席地位。

无论是“金元外交”还是“大棒政策”,在美国建立霸权的道路上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14年6月下旬,奥匈帝国的军队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附近举行军事演习,以支持当地的亲帝国分子,压制斯拉夫人的民族解放运动,并想以此威吓邻近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企图把它也纳入奥匈帝国的版图。

6月28日,这天是个晴朗的星期天,萨拉热窝热闹非凡。原来,奥匈帝国的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要来这里访问。斐迪南是个极端军国主义分子,军事演习就是他亲自指挥的,这次访问萨拉热窝也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

28日上午10时左右,一列豪华专车驶入萨拉热窝车站。由奥匈帝国的近百名士兵组成的仪仗队分成两队,分列在车站两侧。当斐迪南及妻子索菲女公爵坐上一辆敞篷汽车后,队伍开始缓缓向萨拉热窝市政府行进。

斐迪南心里非常清楚塞尔维亚民族对奥匈帝国的仇恨,所以这次访问他只带了这部分仪仗兵,并没有带过多的军事部队,想以此博得一些被统治民族的好感。

波斯尼亚在几年前被奥匈帝国吞并,萨拉热窝市政府为了讨好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把这次欢迎仪式搞得相当隆重。

此时的斐迪南夫妇正坐在敞篷汽车里,看着眼前繁华热闹的街市,不由得沾沾自喜。斐迪南从敞篷汽车里频频向路边的波斯尼亚人举手示意,时不时地露出趾高气扬的神情。路旁的人们带着愤怒,但碍于政府警察挡在前方维护,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斐迪南对塞尔维亚人进行挑衅。

正当斐迪南大公等人游行的时候,一批埋伏在人群里的暗杀者正欲行动。这批人属于一个军人团体,当他们听说奥匈帝国的大公要访问波斯尼亚时,便制定了一个周密的暗杀计划。当斐迪南的豪华汽车从车站出来时,7个暗杀者便混入了人群之中,并随着人流一步步地向斐迪南的汽车靠近。

虽然波斯尼亚当局在街道上派置了很多警察,但由于街上的人太多,根本无从维护,有的警察甚至躲到了角落里去闲聊,这无疑是个实行暗杀计划的好机会。

斐迪南车队缓缓地向市政厅的方向行驶着,离隐没在人群中的第一个暗杀者越来越近。这个塞尔维亚青年心跳加快,双手甚至颤抖起来。

“镇静,镇静,一定拿稳枪,整个民族的希望可就掌握在我手里了啊。”尽管他一再地安慰自己,但心跳加快还是使他的眼神忽闪不定。正当这个暗杀者将要采取行动时,一个警察不偏不倚地走到了他的面前。

“你在这里鬼鬼祟祟地干什么?没看过奥匈帝国的大人物吗?”警察并不知道他是一个暗杀者。

描绘斐迪南被刺场面的图画

“长官,我只是想临近看看,眼神不是太好,我这就回家。”第一个暗杀者不得不远离了斐迪南的车队。

车队又向前行驶,不一会儿便到了市中心,这里埋伏着第二个暗杀者。这个塞尔维亚人一刻也没有考虑,在手脚发抖之前便向行驶在车队中间的斐迪南大公的汽车扔出了一颗炸弹。炸弹偏移了方向,在斐迪南随从的车前爆炸了,碎片击伤了几个随从。车队很快逃到了市政厅门口的广场上,这里有一大批波斯尼亚警察在等候,应该不会再有危险了。

斐迪南非常愤怒,但也为自己躲过这场劫难而庆幸。

“总督先生,难道你们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欢迎我的吗?”他从车上站了起来,怒视着邻座的波斯尼亚总督。

“不是的,殿下,你没发现刚才那个人是个精神病人吗?你大可以按着原计划进行访问,我保证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了。”总督唯唯诺诺地弓着腰。

“好吧,不过在这之前,我得先去医院看看我的随从。”斐迪南想以此来表现一下他的仁慈。

于是,司机调转车头,向医院方向开去。萨拉热窝市长和波斯尼亚总督又派了一大批宪兵和警察保护在斐迪南大公的汽车旁。

前面是一个十字路口,过了这个路口就是萨拉热窝市医院了。正在这时,斐迪南只听得身后的士兵惊叫起来,回过头一看,一个年轻人举枪直奔而来。

“有刺客!”斐迪南满以为逃过了一劫不会再出现危险了,哪里会料到这里还有仇恨他的人在等着他,不由得魂飞魄散,待在那里一动不动。

这个暗杀者叫加夫里洛·普林齐普,只有19岁,是这次暗杀行动中最坚决最勇敢的一个。看到在场的所有人都惊慌失措,普林齐普乘机跃到斐迪南大公车的正前方,扣动了扳机,“砰砰”两声之后,斐迪南大公夫妇都被击中要害,双双死于血泊之中。

斐迪南夫妇的被刺,给奥匈帝国制造了一个吞并塞尔维亚的借口。随即,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政府发出通牒,以反恐怖组织的名义,要对塞尔维亚采取军事行动。德国皇帝威廉也竭力唆使奥国向塞尔维亚全面开战。

此后,奥匈帝国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

1916年初,随着“施蒂芬”计划的破产,德国不敢贸然深入俄国,就将战略重点转移到法国。此时,法国军队已苦战一年半,军事力量已到极限。位于马斯交通要道上的凡尔登是法国前线中最大的交通枢纽,也是法军重要的军事要塞,德军决定在这里给法军以突然打击。这是德军新任参谋总长法金汉提出来的战略方针,他说:“在这场战役中我们要让法国人把血流尽!”他认为凡尔登是法国绝不敢也不愿放弃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对它施以攻击,法国就会向那里投入全部兵力,这样,德国才有机会使法国在军事上崩溃,从而迫使其投降。

此时的法军总司令霞飞因备战索姆河战役而无暇顾及凡尔登要塞,驻守要塞的兵力只有4个师10万人,270门大炮。凡尔登要塞的防御工事异常坚固,由4道防御阵地组成,其中前3道是战壕、掩体、土木障碍和铁丝网等野战防御工事,第4道防御阵地则由永久工事和两个堡垒地带构成。

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意识到负责进攻凡尔登的德国皇太子不可能仅通过一次奇袭就能攻取要塞。于是法金汉准备在凡尔登与法军进行一场消耗战,用一场规模空前的炮轰,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实质性的初步胜利,以挫败法军士气,进而剿杀法军的一切反攻。

1916年2月21日早晨,法金汉调集10个师27万兵力,近千门大炮和5000多个掷雷器,以数量和力量均压倒法军的优势分布在12千米长的前沿阵地上。7时许,德国炮兵开始实施强大的炮火攻击。铺天盖地的炮弹倾泻在法军的野战防御阵地上。德国的新式武器——大口径的攻城榴弹炮将一颗颗重磅炮弹射向坚固的工事;掷雷器发射的装有100多磅炸药和金属碎片的榴霰弹,使法军堑壕成为平地;小口径高射炮使法军惊慌失措;喷火器把法军前沿阵地变成火海。持续了8个半小时,200万发炮弹的轰炸,把要塞附近三角地带的战壕完全摧毁、森林烧光、山头削平,法军前沿完全暴露出来。炮火刚息,德军步兵便以纵深战斗队形以散兵线分梯队向法军防线冲击。虽然士气高昂的法军凭借剩余工事奋勇抵抗,击退了德军的一次次进攻,第一道阵地还是被德军占领。德军随后又进行了4天的轰炸,攻占了法军外围据点之一的杜奥蒙特堡,但德军的伤亡也远超过他们的预料。

杜奥蒙特的失守,使法军统帅霞飞如梦初醒,他一面命令守军不惜一切代价死守阵地,一面命令最优秀的将领贝当增援凡尔登。

贝当在马斯河左岸加强法军的炮火力量,用法国的新式武器轻机枪和400毫米超级重炮装备部队,重振士气。并在前沿阵地划定一条督战线,后退者格杀不论。

整个凡尔登会战成了屠杀场,枪炮、喷火器、毒气弹成了残酷的屠夫。德军的伤亡也达到了极限,前沿阵地堆满尸体。7月份时,双方仍相持不下,德军仅前进了七八千米,但已攻下沃克斯堡。

眼看凡尔登被攻破,此时,俄军突破奥地利防线,英法联军在索姆河战役中击败德军,这迫使法金汉分兵火速去救援。

1916年10月24日,法军开始反攻。他们采用小纵队分散指挥的战术,迅速收回了杜奥蒙特和沃克斯堡,德军被迫撤退出凡尔登。

凡尔登战役,法军几乎投入了全部军力,德军也有44个师加入战斗,双方伤亡人数超过70万人,被称为战争史上的“绞肉机”。法金汉不仅使法国流尽了血,而且也使德国把血流尽了,回国后便辞去总参谋长的职务。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性的一次战役,虽说德军达到了消耗法军的目的,但自己也遭到无法弥补的人力、物力上的巨大损失。德军士气从此低落,各条战线的困境日益加重。这次战役中,德法双方竞相使用新武器。但德军的正面突击战术并没有攻破野外堑壕等防御工事,这也更使人们认识到炮兵越来越重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凭借着强大的海军优势对德国进行海上封锁,保护协约国的海上交通,制止德国对英国的入侵,并企图在有利的条件下与德国海军主力决战来消灭敌人。1916年4月25日,德国海军袭击了英国的大亚茅斯和洛斯托夫特港口,英国对德国的封锁更为严密。为摆脱英国海军封锁带的困境,德国海军决心与英舰队决战。

1914年至1916年初,面对英国的海军优势,德海军采取保存舰队力量,避免重大损失,同时不断制造机会削弱英舰队力量的策略。运用诱使英军部分兵力出海,集中优势力量给予沉重打击的战术,不断袭击英军,但并没有解除英国的封锁。

1916年5月30日,英军截获了德军无线电报,破译密码后才知道德海军对英舰队有行动。原来新上任的德国大洋舰队司令冯·舍尔仍以诱敌深入的策略,意图将英舰队引至日德兰西海域,并在此设伏袭击英舰队。

英海军上将约翰·杰利科勋爵认为这是歼灭德海军主力的好机会。于是他派贝蒂率领一支诱敌舰队驶离苏格兰罗塞斯港口,自己亲率主力埋伏在奥克尼群岛斯卡帕弗洛海军基地的东南海域。

5月31日,英诱敌舰队发现德诱敌舰队,双方开始了火力轰击。英舰队利用其战舰速度快而灵活的特点,急速前进。企图插入德诱敌舰队的后方,截断其后路。殊不知德海军主力尾随在其后不远的海域,英舰队陷入了德军的南北夹击之中,英诱敌舰队急发无线电报求救。

德军舰艇采用了新式全舰统一方位射击指挥系统。所有炮火一齐发射,炮弹攻击点分布范围小,精确度高,给英舰队造成了很大麻烦,两艘英舰船相继被击沉。战势对英诱敌舰队越来越不利,加上德军主力也扑了上来,英舰队急忙后撤。

危在旦夕之际,接到求救电报的英主力舰队先后赶到。德驱逐舰分别出击迎敌,英驱逐舰为保护战列舰也冲在前面,双方轻型舰展开了搏斗,英军被动局面逐渐改变。德国凭借舰船的水密结构设计和炮塔防护的坚固防御,频频向英军发起猛攻。英军也不示弱,利用航速快的优势,从容躲过德军鱼雷的攻击,并切入德舰队和赫尔戈兰湾之间,切断德军退路,对德舰队形成包围之势。

31日深夜,英军调集大批驱逐舰和鱼雷艇对德舰队进行夜袭。为躲避英军鱼雷的攻击,德舰队全部熄灯,并不停地移动位置。在四周小艇的保护下,战列舰和驱逐舰在黑暗中向英舰队发炮。

英舰队仍陆续向日德兰海域集结援军,德国海军上将舍尔认识到,如果夜间不能突围,天明后德军会遭到毁灭性打击。于是他利用灯光和无线电密码发出突围命令,率领舰队突破英舰队炮火和鱼雷的封锁,向赫尔戈兰湾撤退,疯狂的英舰队紧追不舍。当接近赫尔戈兰湾时,前面的战舰误入水雷区,再不敢贸然向前追击,杰利科只好下令返航。

这次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英军损失战舰14艘,德国损失11艘。事后双方都声称自己是胜利者,但德国舰队仍被封锁在港内,英海军继续控制着北海,掌握着制海权。

日德兰海战也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之一,是大舰巨炮主义的高潮。未打破英军封锁的德国舰队不敢出海作战,名存实亡,英国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北海海域的霸主地位。这次海战也送走了铁甲舰队海战的旧时代,同时揭开了人类海战史上的新篇章。

日德兰海战使各国认识到只有注重生存力的战舰才能在海战中存活,各国军舰开始吸取德国设计的水密结构和炮塔防护等优点,研发新型海上工具武器和探索新的战术战法。日德兰海战可以说是铁甲舰队的最后一次大决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1917年的二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但却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后,指派了一名上尉军官任“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舰长。为了防止水兵起义,临时政府加紧了对“阿芙乐尔号”的监察。但是,“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的领导权还是被布尔什维克夺得,因为军舰委员会主席别雷舍夫正是布尔什维克党人。

1917年4月,列宁回到俄国,向俄国人民发表了《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经过布尔什维克党人的宣传,革命形势在九、十月份趋于成熟,革命运动空前高涨起来。

临时政府发觉了布尔什维克人的行动,便企图先发制人。同年11月2日(俄历10月20日),临时政府派士官生占领了彼得格勒最重要的据点,到处搜捕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密令彼得格勒军分区司令派兵进攻革命军事委员会所在地斯莫尔尼宫。

11月5日,别雷舍夫来到斯莫尔尼宫。

“别雷舍夫,革命军事委员会有非常艰巨的任务交给你。”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之一的斯维尔德洛夫对别雷舍夫说道。

“能为俄国的革命出一份力,我感到很高兴,我保证出色地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哪怕是付出生命。”别雷舍夫坚决地回答。

“好样的,按照列宁的指示,‘阿芙乐尔号’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非同寻常……”斯维尔德洛夫向别雷舍夫仔细地讲解了“阿芙乐尔”号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11月6日,临时政府封闭了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的机关报,形势越来越严峻。根据列宁的指示,武装起义被提前到这一天举行。别雷舍夫赶紧把“阿芙乐尔号”的全舰人员集合起来,阻止喧嚷着要进城参加起义的水兵,号召大家服从革命纪律,静候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做好充分的战前准备。

午夜时分,别雷舍夫收到了从布尔什维克党人从斯莫尔尼宫传来的命令,要求“阿芙乐尔号”驶往尼古拉桥方向,使那里被敌人扰乱的交通得到恢复。

但是,“阿芙乐尔号”舰长却对布尔什维克党人的命令百般推托,他所听命的是临时政府,怎么能听布尔什维克的命令呢?迫不得已,别雷舍夫决定单独指挥这艘军舰。

当“阿芙乐尔号”抵达尼古拉桥时,守卫大桥的士官生早已经被倒戈的巨大巡洋舰吓得逃跑了。别雷舍夫马上命令舰上的舵手们把断开的桥梁修复好。桥刚一被修好,几千赤卫队员和士兵欢呼着跨上桥面,向冬宫冲去。

到7日上午9时许,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桥梁、火车站、邮电局、国家银行和政府机关等战略要地,还占领了通往冬宫的要道。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乘坐美国大使馆的汽车灰溜溜地逃跑了。

“别雷舍夫同志,列宁同志要求‘阿芙乐尔号’发表这份《告俄国公民书》。”快11时的时候,别雷舍夫接到了通信兵拿来的一份文件。别雷舍夫一刻不敢耽搁,立即用“阿芙乐尔号”上的无线电向全世界进行了广播。《告俄国公民书》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国家政权已转到彼得格勒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手中。听到广播的俄国人民热血沸腾,纷纷奔向街头,欢呼雀跃,有些甚至加入到起义的队伍中去。

下午5时左右,起义的工人和士兵包围了冬宫。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肯善罢甘休,进行着垂死挣扎,他们发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求助命令,指望着能从前线调回军队,但这个希望很快就落空了,援军没有到来,起义军却捷足先登。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阿芙乐尔号”在9点45分时发射空弹信号,那是革命军事委员会对临时政府发出通牒的最后期限。

9时45分,传来了临时政府拒绝投降的消息,别雷舍夫命令“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以空炮射击,发出了开始向冬宫总攻的信号。

第二天凌晨,冬宫被赤卫队革命士兵攻占,临时政府的16名部长全部被抓获,十月革命获得了成功。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第三个年头时,无论是同盟国方面还是协约国方面,都已经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了。在凡尔登战役之后,德、奥两国深感力量不足。1916年底,德奥集团在各条战线上连连战败,只能采取守势。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虽然为德奥扳回了些胜利的希望,但是却招来了美国的参战,使德国速战速决的希望又泡了汤。美国参战后,派遣军队开赴欧洲战场,牵制了德国很大一部分的兵力。

1917年,俄国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不久,列宁便向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交战国提出了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建议。列宁的建议遭到了英、法等国的拒绝,而德国竟欣然同意与俄国举行和平谈判。难道德国真的想就此停战吗?不是的,德国只不过是想通过与俄国的停战来减轻压力,以集中兵力对付英、法等国,再者,德国想迫使还没有巩固的苏维埃政权接受屈辱的和约,从中捞取好处。1918年3月3日,德国与苏维埃共和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德国虽然减轻了东线的压力,但是,德国国内人民的反战运动却给德国统治者带来了更大的压力。1918年3月7日,德国统治者决定在西线发动最后攻势,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却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7月,协约国联军在美国大量物资的援助下,开始向德军进行反击。9月,英法美联军突破了兴登堡防线。10月下旬,奥匈帝国瓦解,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宣布独立。

为了在战后国际政治中处于领导地位,也为了限制英、法,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8年1月8日的国会中发表演说,提出公开外交、海上自由、贸易自由、裁减军备、民族自决、成立国际联合机构等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要求,呼吁德国政府投降。

内外交困的德国政府不得已进行了政府改组。10月,德国新任首相巴登亲王马克斯请求与协约国签订停战协定。11月4日,德国基尔爆发了水兵起义,起义军占领了基尔、汉堡、不来梅等重要城市。在基尔水兵起义的带动下,德国各地掀起了革命风潮,资产阶级政权摇摇欲坠,这更加坚定了资产阶级想要与协约国谈判的决心。

11月7日的傍晚,一辆汽车越过德法两军交战阵地向法国方向行驶,这辆汽车上插着白旗,车里坐着以德国外交大臣为首的代表团,他们正去协约国联军司令部请求和谈。

次日,汽车到达了巴黎东北贡比涅森林的雷通车站,此时,联军总司令福煦乘坐的火车也正好路过雷通车站。为了更有利于谈判,德国外交大臣登上车厢会见福煦。

“尊敬的福煦将军,很高兴在这里提前见到您。”德国外交大臣满脸堆笑地迎上前去。

福煦见到敌方的官员如此卑躬屈膝,竟然没一点反应:“谈判的时间还没到,你们来见我干什么?”

面对福煦的质问,德国外交大臣脸上显出一丝惊恐:“噢,是这样的,我们希望听听您对停战提出的建议。”

“建议?好啊,你们拿去看看吧,这里写得很清楚,如果你们想议和的话,3天后在这里签字就可以了,其实,我们很愿意继续打下去的。”福煦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份早已写好停战条件的文件。

德国外交大臣接过一看,顿时傻了眼,那是多么苛刻的条件啊,其中包括:德军14天内撤出占领的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的领土,甚至连德国莱茵河东西各30千米的领土都交由联军管理。如果在稍早一些时候,德国绝对不会答应这样的条件,但今非昔比,国内的革命形势正在进一步扩大,如果不签订这一协定,德国政府将很快会走下历史舞台。左右衡量之后,德国政府决定签订这一协定。

11月11日,德国政府代表埃尔茨贝格尔走上福煦乘坐的火车,与福煦签订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6小时后,双方停火,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一场分赃的丑剧——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宫镜厅内举行。

“法国是这次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应该拿更多的战利品。”法国总理克列孟梭对表现出不满的其他国代表说道。

“但我们英国为这次战争出的力可不比你们法国少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站了起来,几乎是怒视着克列孟梭。虽然战后的法国已不如前,但大部分国家的代表还是慑于法国的力量,只有英国敢与之争锋。

克列孟梭虽然已经快80岁,但他“老虎总理”的作风依然不减当年,他怎么能让德国巨额的赔款外落到他国之手呢?

“你们英国一直都是在我们法国土地上作战,你们本土损失了多少呢?而你瞧瞧我们的国土,遍体鳞伤……”克列孟梭激动得似乎有些说不下去了。

劳合·乔治也不甘示弱:“可我们只要赔款的30%啊,这不过分吧,如果没有英国,法国单枪匹马能战胜德国吗?”

正当英、法两方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美国总统威尔逊出来打圆场:“我们美国可是一分钱也不要,我们的那一份就分给其他国家吧。依我看,你们两国互相让一点儿。你们看这样行不行,法国得56%,英国得28%,利益均沾嘛。”

在美国的调停下,德国赔款的7.14亿美元被瓜分完毕。

克列孟梭见在赔款方面没有占到太多便宜,便又把目光转向割地上,他指着地图:“阿尔萨斯本来就是法国的,但我们希望以莱茵河为法德边界,阿尔萨斯旁边的萨尔区归法国所有。”

“绝对不行。”威尔逊与劳合·乔治异口同声地嚷道。如果把萨尔区割让给法国,法国无疑就是欧洲的霸主了,萨尔区可是重要的军事工业区啊。

“难道你不知道德国的反战情绪正在高涨吗?难道你愿意看到德国也像俄国一样建立起苏维埃吗?”劳合·乔治警告克列孟梭。

“随便你们怎么说,如果不给法国萨尔,我们将退出和会。”克列孟梭像一只野兽一样咆哮着。

但是,威尔逊与劳合·乔治丝毫没有退让。最后,法国只好同意暂时把萨尔区交给国际联盟代管。此外,巴黎和会还要求德国在莱茵河以东50千米不准驻军,莱茵河以西由联军占领15年,同时,德国只能保留10万陆军,禁止生产军用飞机、重炮、坦克和潜艇等武器,等等。

在巴黎和会上,除了对德国的苛刻处置和勒索外,还包括其他几项议程,其中就有扼杀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和筹组国际联盟。

巴黎和会上的各国代表

根据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提议,和会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保留德国在东线的军队,并对反苏武装进行干涉。威尔逊还竭力主张建立一个“国际联盟”。

等惩罚德国的协议都准备好时,和会已经开到了5月份。5月7日,德国代表终于被召进会场,这个主要围绕德国问题召开的和会,德国竟然没有一点发言的权利,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这就是我们拟定的各份协议,你们必须在这份文件上签字。”克列孟梭指着分赃条约草案对德国代表说。

“为什么非得要我们承认德国是战争的唯一祸首呢?这是不公平的,我怎能在这种文件上签字呢?”德国代表看到条约上苛刻的条件后站起来申诉。

但是,作为战败国,德国又能怎样呢?在英、法、美等国的一再威胁下,德国代表最终还是在和约上签了字。

6月28日,战胜国也在和约上签了字。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因和会没能解决山东问题而拒绝签字。

巴黎和会表面上是协约国对同盟国制订和约,实际上却是英、法、美和日本等国借以从战败国中夺取领土、殖民地和榨取大量赔款的分赃会议。这次会议并没有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反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废除英日同盟?我看没有那个必要吧,不如美国也参加到这个同盟中来,以三边协定来代替英日同盟。”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带有商量的语气对美国国务卿休斯说。

休斯的口气更是毋庸置疑:“我反对这个建议,如果法国也能加入到这个协议中来,我将对这一建议予以考虑。”

“好吧,希望这一同盟能改变各国之间的关系。”贝尔福拿起笔,在四国协定上签了字。

这一幕发生在1921年11月12日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其实,英日同盟问题并没有被列为大会议程,但是,迅速崛起的美国很想通过调整列强在远东的相互关系来加强自己的地位。同时,英、日也畏惧于美国雄厚的军事实力,就这样,美、英、法、日四国签订了同盟条约。

美国是这次华盛顿会议的发起者,一战结束后,各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一场海军军备竞赛,其中以美、英、日最为突出。美国仰仗急速膨胀的工业和金融实力,向海上霸主英国发出了挑战,当时的美国海军部长丹尼尔斯曾宣称将在几年时间里建成一支世界上最强最优秀的海军。而美国如果要与老牌的英国和后起之秀日本争锋,就必须限制他国的海军军备,于是,以此为主要议题的华盛顿会议召开了。这次会议适应了各国人民要求裁军的呼声,为美国赢得了“捍卫和平”的美名,同时,还使美国在限制各方的过程中争夺自己的利益。

在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时,与会各国争执不休。

“我们不能再进行无止境的军备竞赛了,我提议,英、美、日主力舰吨位比例为10:10:6,你们觉得怎么样?”休斯又提出了他的建议。

贝尔福从座位上站起,面红耳赤:“坚决反对,大英帝国一直是海上霸主,号称日不落帝国,怎么能随便把海上的霸权拱手相让呢?”

休斯干笑了两声:“海上的安全是离不开强大的美国的。我们拥有足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来防御海洋,如果诸位不同意我的建议的话,就请继续军备竞赛吧,我国将奉陪到底。”

法国外长白里安也有点沉不住气了:“你们想把法国排除在外吗?我们可也是为世界和平出了不少力啊。”

日本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更是嚣张:“我坚持美、英、日三国主力舰吨位比例为10:10:7。”

“好啊,如果日本坚持这种比例的话,那么,日本每造一艘军舰,美国就造4艘。”休斯威胁道。

最后,经过激烈的争吵,美、英、日、法、意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该条约规定5国海军主力舰吨位的比例为5:5:3:1.75:1.75。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从此美、英两国并驾齐驱。

在限制潜水艇问题上5国更是吵得一团糟。英、美拥有大量商船,由于在一战中深受潜水战之苦,所以主张完全销毁潜水艇,在限制军备竞赛中没有占上风的法国却坚决反对。所以华盛顿会议并没有就潜水艇问题达成协议。

中国问题也是这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出席华盛顿会议的中国代表慑于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压力,在会上提出了一系列正当要求,如取消凡尔赛条约中关于山东的条款,日本放弃“二十一条”,撤销列强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和“势力范围”,等等。而日本企图把中日之间的各种问题一笔勾销,提出华盛顿会议只限于一般问题的讨论,想把中日之间的这些具体问题留到会外与中国代表“直接交涉”。美、英为了打击日本在华势力,支持中国收回山东。迫于形势,日本不得不将山东的主权退还给中国。

1922年2月6日,与会代表签订了《九国公约》,这个公约表面上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及领土与行政的完整,实际上只是打破了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到了列强共同宰割的局面中。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

苏维埃政权得到初步稳定后,列宁曾向美国人哈默坦诚地介绍苏俄经济建设的情况,并邀请哈默到苏俄考察:“虽然我们两国的政治制度不同,但是你却来到了俄国。听说你曾对战争中的我军进行医务救济,对此我代表我的人民感谢你。不过,我们最需要的还是美国商人,包括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苏俄才刚刚起步,资源丰富但却未经开发。而且,我们已经实行了新经济政策,给外商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所以我们欢迎美国商人来到这里推销产品,你们也可以来我们这里寻找原料,苏俄人对此十分欢迎。”

不久后,哈默成了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赁企业的美国人。这是苏俄新经济政策颁布后发生的一件事,而在新经济政策颁布之前,这是每一个苏维埃人都不会想到的事。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新生事物,这个苏维埃国家很快引起帝国主义列强的仇视。帝国主义国家不仅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还派出军队入侵苏俄,进行直接武装干涉,企图颠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苏俄国内的反动势力也纷纷寻机叛乱。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苏维埃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开始了保家卫国的战斗。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取得了胜利。

当时,苏俄的经济已处于崩溃边缘。1921年初,粮食产量只有战前的一半,广大农民处于饥荒的灾难之中,他们迫切需要政府对他们进行经济帮助。而连年战祸使工业产量仅为一战前的1/5,燃料、冶金、机器制造等部门几乎完全遭到了破坏,铁路运输几乎停顿,几百座铁路桥梁被毁。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工人中的失望和不满情绪上升,有的地方还出现了罢工事件。农民的不满情绪更为严重,他们不肯再把粮食无偿地献给国家,一些中农甚至还参加了反苏维埃叛乱。

所有这些情况都说明,苏维埃政权实行的战时经济政策已不适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很快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寻求解决的办法。在仔细分析了国内的情况后,列宁认为恢复经济,稳定政权必须从改善国家同农民的关系入手。

1921年3月,俄共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会议根据列宁的报告,决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也就是说,特殊国情下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被废除,新的经济政策开始实行。这种新经济政策规定,农民不必把全部余粮交给国家,只需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都归农民个人所有。

粮食税的实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新经济政策取得了成效。于是,苏俄政府又把新经济政策扩展到其他领域。

在工业方面,除涉及国家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然归国家所有外,那些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则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在商业领域,恢复国内的自由贸易,允许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把自己的劳动产品拿到市场上自由买卖,等等。

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得到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的拥护,也得到了其他劳动者的拥护。此后,工农联盟日益巩固,苏维埃政权不断加强。到1925年,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

新经济政策为苏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有利条件。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宣布,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参加联盟的4个共和国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简称苏联,苏联由此成立。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指数开盘后便一路狂跌,尽管股民们发疯似的抛售各种股票,但还是有无数的股民顷刻间倾家荡产。这一天,有1300多万股票易手,创美国历史上的最高纪录。突然发生的这一切又有谁会想到呢?在这之前的几个月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钢铁公司的股票都有过大幅度的上升。就在前一个月,美国财政部长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但是,一夜之间,股票从顶巅跌入深渊,而且一跌再跌。10月24日是星期四,所以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宣告了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到来。一战后,美国聚集了大量财富,但它并没有能逃离经济危机的泥沼,以前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逐步被存货如山、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8万多家企业破产,5000多家银行倒闭,失业人数由150万猛升到1700多万,大量的牛奶倒入大海,粮食、棉花当众焚毁。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取代了焦头烂额的胡佛。富兰克林·罗斯福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子,40岁时患脊髓灰质炎造成下肢瘫痪,成了一个残疾人。但是,罗斯福并没有被残酷的命运吓倒,正如他在总统就职演说时说的那样:“我们唯一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一种丧失理智的、毫无道理的恐惧心理……”

面对这场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决心领导美国人冲出低谷。他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

由于经济危机是由金融危机触发的,所以罗斯福决定从整顿金融入手。1932年3月6日,罗斯福发布总统令,要求国会于3月9日举行特别会议审议《紧急银行法》,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决定立即关闭所有的银行。罗斯福的这一行动犹如“黑沉沉的天空中出现的一道闪电”,对收拾残局、稳定人心起到了巨大作用。美国历史上的罗斯福新政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在整顿银行的同时,罗斯福还采取了加强美国对外经济地位的行动。

1933年3月10日,罗斯福宣布停止黄金的对外出口,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禁止使用美钞兑换黄金,废除以黄金偿付公私债务。这些措施,对稳定局势、疏导经济生活的血液循环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在农业方面,政府与农场主签订减耕合同,限制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农产品产量,维持农产品价格,避免农场主破产。

在工业方面,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规定工人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订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以便限制垄断,减少和缓和了紧张的阶级矛盾。

新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救济工作。1933年5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合理划分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的救济款使用比例,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地方政府用来直接救济贫民和失业者,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到二战前夕,美国政府支出的种种工程费用及数目较小的直接救济费用达180亿美元,修建的飞机场、运动场、学校、医院等更是不计其数,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担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计划。

正是在罗斯福的带领下,美国人民才渡过了20世纪30年代那段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为美国投入二战及战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罗斯福也成为继亚伯拉罕·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1936年,罗斯福以压倒多数的票数再度当选为美国总统,1940年、1944年又两次击败竞争对手,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总统。

啤酒馆暴动被镇压后,魏玛政府宣布取缔纳粹党,巴伐利亚当局以阴谋推翻政府罪逮捕了希特勒和鲁登道夫等人。1924年4月1日,希特勒被判处5年徒刑,鲁登道夫、罗姆等人则被无罪释放。

在狱中,希特勒口授了《我的奋斗》一书。希特勒打着反对民族压迫的幌子,进行复仇主义的宣传,叫嚣要对外扩张,以求得生存空间。虽然书中的内容极其反动,但在希特勒等人的掩盖下,还是有一大部分不明真相的德国人对书中的希特勒佩服得五体投地,希特勒也因此有了更多追随者。

1924年底,希特勒假释出狱。此时的希特勒更加狡猾了,他一再向巴伐利亚政府保证,以后一定循规蹈矩,不再进行政治活动。其实,他正在策划重组纳粹党,再建冲锋队。

1929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德国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战败后的经济已经给德国人蒙上了阴影,更禁不起如此打击。经济危机刚一爆发,德国就有约800万工人失业,无数家中小企业倒闭。魏玛政府为了把危机造成的后果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采取了增加税收、削减失业救济金等措施。国内的阶级矛盾顿时被激化了。1932年,仅两个月全德就爆发了900多次罢工。内外交困的统治阶级感到,“只有剑才是德国的经济政策”,于是,一种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对外用大炮、坦克去夺取殖民地的政府的成立成了许多人的幻想。

希特勒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开始在德国到处进行鼓动和宣传。他吸取了啤酒馆暴动失败的教训,决定在努力扩大纳粹党的群众基础的同时,全力争取权力集团,即垄断资产阶级、军官团和容克的支持,走合法斗争的道路。

1932年1月,希特勒在垄断资本家的会议上发表演说,宣扬纳粹的法西斯纲领,博得了资本家们的一致喝彩。希特勒还到全国各地进行“飞行演说”,他滔滔不绝地大谈人民的苦难、民族的仇恨,并向人民许下种种美妙的诺言。在他的欺骗宣传下,处于绝望状态下的失业工人、农民和学生纷纷加入纳粹党,不久之后,纳粹党成为全国第一大党,而纳粹党的冲锋队也发展到10万余人,比当时德国政府的国防军还要庞大。

1932年2月25日,德国总统兴登堡收到了容克地主代表阿尔尼姆伯爵写来的信,阿尔尼姆伯爵在信中阐述了希特勒和纳粹党对德国的重要性,表示支持希特勒出任政府总理。1932年11月中旬,17名工业界和银行界巨头联合向兴登堡总统递交请愿书,要求任命希特勒为总理。1933年1月下旬,国防军第一军区司令勃洛姆贝格及其参谋长莱斯瑙也在兴登堡总统面前力荐希特勒为民族阵线政府总理。1月30日,经过希特勒的一番策划,才执政57天的施莱彻尔内阁倒台,兴登堡总统正式任命希特勒为总理。此后,德国陷入了法西斯的统治之下。

1933年2月27日,坐落在德国柏林共和广场旁的国会大厦突然间燃起了熊熊大火,转眼间,这座柏林城内的宏伟建筑变为灰烬。事发以后,希特勒断言这场火灾是共产党反对新政府的罪行。于是,一场搜捕共产党的运动在德国开始了。希特勒命令早已进入高度战备状态的冲锋队立即行动,根据事先拟好的名单抓获了4000多名共产党员和许多左派进步人士。德国共产党国会议员托尔格列尔,保加利亚共产党主席、共产国际西欧局领导人季米特洛夫等也同时被捕。

9月21日,纳粹法西斯在莱比锡公开审理了这起“国会纵火案”。在国际舆论的声援下,莱比锡法庭不得不宣布季米特洛夫无罪。“国会纵火案”的失败,不但没有使希特勒醒悟,反而使希特勒更加仇恨共产党,德国共产党则不屈不挠地同法西斯进行着斗争。

1934年8月,兴登堡总统去世,没有了约束的希特勒立即宣布废除总统制,自任国家元首兼总理,独揽了全部大权,由此掀开了德国历史上“第三帝国”的篇章。

希特勒掌权以后,马上撕下伪装的嘴脸,对内进行独裁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特别是对犹太人实行的种族灭绝政策,使得600万犹太人惨遭屠杀。

绥靖政策也称姑息政策,是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一战后,各国人民革命的兴起和社会主义苏联的出现,引起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恐惧和仇视。他们在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既想削弱和击败竞争对手,又想联合起来反对社会主义、镇压人民革命,这一矛盾心理处处都能得到体现。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使各帝国主义实力此消彼长,英、法雄霸欧洲的局面一去不复返。随着德国法西斯的崛起,英法两国已经丧失了协调欧洲格局的外交主动权。1934年10月,法国强硬外交的代表人物——法国外交部部长巴尔都在马赛遇刺身亡,标志着法国绥靖政策的开始。而在英国,张伯伦则是这一政策的代表人物。

张伯伦于1937年5月28日出任英国首相,当时正是法西斯国家疯狂扩张的时候,国际环境恶劣。张伯伦自知英国已无力改变国际形势,便决定发展其前任麦克唐纳和鲍尔温一贯推行的绥靖政策。

20世纪30年代以前,英、法、美的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中都能找到绥靖政策的影子。1937年的经济危机再一次给英国造成了经济困境和社会动荡,与此同时,苏联正逐渐强大起来,时刻威胁着英、法等大国的利益。英、法一直希望能找到一种能遏制苏联的势力。

面对德国希特勒的强硬,张伯伦企图以退让来稳定形势,以便重整军备来确保英国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霸权地位。以丘吉尔为代表的少数人反对张伯伦这种一面寻求妥协,一面重整军备的双重政策,但遭到了张伯伦的排斥。

在张伯伦的积极“努力”下,英国制定了“欧洲总解决的绥靖政策总计划”,并派大臣哈利法克斯伯爵于1937年11月17日访德,向希特勒详细介绍了英国的政策,以使希特勒进攻苏联有恃无恐,妄图早日把祸水引向苏联,坐收渔翁之利。张伯伦政府还承认了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占,并与法、美一起对西班牙内战实行“不干涉政策”。1937年,英、法、美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视而不见,在此后的太平洋国际会议上,阴谋出卖中国,同日本妥协。

1938年3月,德军开进奥地利,张伯伦政府给予了默许。当希特勒挑起捷克境内的苏台德危机时,英国虽象征性地对德施加了压力,但依然没有放弃既定的绥靖政策。而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则是绥靖政策最典型的体现。1938年9月29日,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四国正式签订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即《慕尼黑协定》。会上,英、德还签订了《英德互不侵犯宣言》。捷克政府在德国的军事威胁和英、法、意的压力下,被迫接受了这个协定。英、法及幕后支持的美国,妄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来求得“一代人的和平”,并将“祸水东引”。但事与愿违,绥靖政策不但没有给欧洲带来张伯伦所谓的“和平新时代”,反而加速了战争的到来。当希特勒以闪电战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时,张伯伦开始有些坐不住了,他一边威胁德国,一边与德国进行秘密谈判,毫无意义的谈判更加坚定了希特勒发动战争的决心。

二战爆发后,西线出现了“奇怪战争”,英、法的“不战不和”战略使希特勒在侵略欧洲小国时忘乎所以,野心越来越大,以至于最后直取法国,进逼英国。

历史证明,绥靖政策不但无法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反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当希特勒在德国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并形成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的时候,亚洲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也开始蠢蠢欲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和美国一样大发战争财,战后成为债权国,就经济形势这一点来说,要比德国好得多。但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比较晚,原有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日本才得以走向帝国主义阶段。同时,由于日本是个岛国,国土范围比较小,所以经济的发展有着先天性的缺陷:国内市场狭小,资源极度贫乏,必须依赖海外的原材料市场和商品市场才能维持生存。因此,经济危机的爆发和世界各国提高关税,对日本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为了转嫁经济危机,日本资本家大量裁减工人,降低工人工资,使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经济危机逐渐演变成了政治危机。

1929年底和1930年4月,东京的电车和公共汽车工人举行大罢工,与之相呼应,大阪、横滨的电车、公共汽车工人与资本家发生了劳资纠纷。据统计,1931年日本国内的罢工次数比1928年增加了1.5倍。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统治阶级惶恐不安,亟须建立强权政治。

日本军部是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它独立于政府、议会之外,包括政府中的陆军省、海军省、陆军最高指挥参谋本部、海军最高指挥军令部等部门。日本法西斯要求在日本天皇的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实行对外侵略扩张。1931年,在日本军部的策划下,爆发“九一八”事变,日本霸占中国东北,随后便进一步向中国内陆渗透。

和德、意法西斯一样,日本法西斯也公开反共,并在“防止赤化”的口号下,摧残一切进步力量。此外,还制造了一连串暗杀事件,对那些政见不合的统治集团中的个别首脑进行暗杀。于是,日本一步步走上了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道路。

1936年2月26日凌晨,日本东京一片沸腾,一队士兵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日本政府首脑的官邸行进。这些士兵一边走,一边挥动着手里的大字标语,高喊口号,路旁看热闹的群众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被手中端着枪的士兵们吓坏了,忙躲进角落里,大气都不敢出。

这次兵变约有1400名士兵参加,由皇道派军官安藤辉三、村中孝次和栗原安秀等率领。在皇道派军官的鼓动下,士兵们冲入政府首脑官邸,杀死内阁大臣斋藤实、大藏大臣高桥是清和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占领陆军省、参谋本部、国会和总理大臣官邸、警视厅及附近地区,要求任命荒木贞夫为关东军司令官,并罢免统制派军官。

为了平息皇道派军官的叛乱,日本陆军当局颁布《戒严令》。2月29日,日本陆军部下达镇压命令,大部分叛军头目被逮捕,参加叛乱的士兵被迫回到各自的营房。

“二二六”兵变虽然因为军阀集团的内讧而未能得逞,但却使得原内阁辞职,使老牌法西斯分子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广田弘毅上台后,首先恢复了军部大臣的现役武官制,规定内阁中陆、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中将级以上的军人担任,以加强军部左右日本政局的能力。广田弘毅还以镇压叛乱、稳定时局为名,对内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的各种自由,并加紧对舆论及宣传机关的控制和收集情报的活动。此外,广田弘毅还制订了《基本国策纲要》,公开表明,不仅要继续扩大侵华战争,而且还要对亚洲、太平洋地区其他国家进行侵略扩张。与这一国策相适应,日本加紧了扩军备战,陆军提出了6年内增建41个师团、142个航空中队的计划,海军提出了5年内增建各种军舰66艘的计划。

这样,以广田弘毅上台组阁为标志,天皇和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专政在日本建立起来了,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就此形成。

1936年2月,西班牙举行国会选举。出人意料的是,由共产党、社会党和其他进步力量组成的人民阵线在这次选举中大获全胜。接着,人民阵线成立了以左翼共和党人为首的共和国政府。

西班牙是个工业比较落后的国家,受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的工农业生产陷入混乱状态。1931年4月,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成立。但是,西班牙的政局并没有因此而改观,由资产阶级共和党和社会党组成的联合政府只是实行了一些极为有限的改革,根本性的问题还是没能得到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人民阵线得以胜出。

新政府一组成,立即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民主措施:释放政治犯,因政治原因而失业的工人的工作得以恢复;实行养老金和工人休假制度,宣布西班牙各族人民拥有自决权;实行部分土地改革,禁止强制农民迁离他们租佃的土地等。这些措施一出台,很快就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正当西班牙人民表示支持新政府的同时,与德、意法西斯早有勾结的西班牙法西斯却开始秘密行动起来。西班牙法西斯早已经对西班牙共产党恨之入骨,看到仇人登上了统治地位,法西斯党徒们心里当然不是滋味。

7月的一天,西班牙驻摩洛哥军司令佛朗哥纠集了一小撮法西斯军官,指挥着摩洛哥军团从南向北进攻,发动了反共和国的叛乱。与此相呼应,另一叛军将领莫拉率领队伍由北向南,与佛朗哥叛军夹击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企图一举扼杀共和国。

这两股叛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而刚刚成立的共和国虽然进行了部分改革,但还处在千疮百孔之中。在叛军的步步进逼之下,西班牙南部大片土地失陷,叛军兵临马德里城下。

国难当头之际,共产党号召全体西班牙人民团结起来,与叛军斗争到底。成千上万痛恨封建君主制度和法西斯主义的人参加到这场保卫马德里的战争中。虽然他们没有先进的武器,只有旧式步枪、猎枪、手枪、刀、手榴弹等,但共和军正因为有他们的参与而充满着生机。

不久,佛朗哥向马德里发动了第一次进攻。“决不让法西斯在马德里前进一步!”西班牙军民高喊着斗志昂扬的战斗口号,守卫在马德里的各大要塞。在共和国军民的奋勇反击下,佛朗哥叛军的第一次进攻被打败了。

1937年1月,佛朗哥对马德里发动了第二次进攻,再一次遭到了西班牙军民的有力回击,一次又一次的冲锋被打退,马德里依旧安然屹立。2月6日,不甘心失败的佛朗哥对马德里又发动了第三次进攻,但依然没有多大进展。

正当佛朗哥濒临失败之际,意大利、德国法西斯对西班牙进行了公开的武装干涉,他们派出大量运输机帮助运送叛军,还运输坦克、飞机等武器支援叛军,甚至还派出正规军直接进攻马德里。

3月8日,佛朗哥和德、意干涉军的4个纵队对马德里发动了第四次进攻。但是,由于西班牙军民的顽强抵抗,德、意法西斯和佛朗哥的阴谋还是没能得逞。

马德里保卫战得到了世界各国进步力量的支援。来自苏联、中国、法国、意大利等54个国家的志愿者组成了国际纵队,与西班牙军民一起投入到反法西斯的战斗中。

1939年2月27日,表面上保持沉默的英、法等国宣布承认佛朗哥政权,并与西班牙共和国断绝外交关系,这无疑是支持法西斯的表现,于是,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内战的干涉更加猖獗了。

3月5日,人民阵线中的右翼投降分子在德、意法西斯的配合和马德里市内间谍分子的策划下发动政变,共和国军队开始瓦解。3月28日,由于内奸的出卖,马德里失陷,共和国政府被颠覆。此后,西班牙建立起了以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政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按国力的强弱重新划分了势力范围。在这次划分中,英、美、法是最大的受益者,这当然会招来德、意、日等国的不满。德、意、日等国都有着很强的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历史传统,尤其是战后刚刚崛起的日本,雄心勃勃地想占领整个东南亚,而美国却强行加以干涉,于是,这三国都妄想着有一天能以自己的意志重新瓜分世界。

在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全部被瓜分,武装被解除,军备得到了限制,本国的领土也被划出一部分归国际联盟代管。在魏玛共和国时,这些还暂时可以容忍,而对于野心极大的希特勒来说,这些都是绝对不能忍受的。

希特勒上台执政后,一直把称雄世界作为自己的目标,为此,他还制订了一份计划:先占领东欧、中欧等有日耳曼人居住的欧洲大陆,然后向海洋发展,战胜英、美……最后夺取世界霸权。

为了消除美、英等国对德国的防范,希特勒极力主张反共,尤其是苏联。1933年10月,希特勒以“苏联威胁”,德国军备不足难以防御为借口,先后退出了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两年后,希特勒宣布实行义务兵役制,重建空军。在疯狂扩军的同时,希特勒一再向英、美等国保证:德国只是出于对自身的安全考虑,绝对不会威胁到除苏联以外的其他国家。

英、美等国其实早已经看出了希特勒的野心,但出于遏制苏联的考虑,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发展。

1936年3月,希特勒宣布不再遵守《凡尔赛条约》的各项条款,随后,又出兵占领了战后被分出去的莱茵非工业区。见这些行动并没有引起英、美等国的注意,希特勒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在进行军事备战的同时,希特勒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战友。

强大的舆论工具和谎言,使得法西斯主义在德国迅速蔓延开来,图片中纳粹高官们正向人群挥手致意,而最右端的便是希特勒的得力助手——新闻部长戈培尔。

此时的日本在亚洲也是“踌躇满志”。自1931年把中国东北纳为殖民地后,一直想占领中国全土。日本的这种行为与英、美等国在华利益产生了矛盾。日本是亚洲的一个小国,虽然自明治维新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单以自身的力量很难与强大的英、美等国抗衡,唯一的出路就是寻找同盟者。于是,德、日两国开始频繁接触。

1936年12月,德、日两国的代表就反共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并签订了《德日关于反共产国际协定》。在与日本结成联盟后,德、意关系也得到了调节:德国扩大对意大利的出口,支持意大利向非洲扩张;意大利在中欧、巴尔干和多瑙河流域不再与德国争夺,等等。1936年10月,德、意两国签订议定书。12月,意大利又与日本签订了议定书。次年11月,意大利加入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此时,德、意、日三国的关系只建立在《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基础上,这还远远不够。要发动世界性的战争,还必须进一步加强三国之间的关系。

当意大利侵占巴尔干的阿尔巴尼亚时,与英法两国发生了冲突,意大利急需德国的支持,于是,德、意两国于1939年5月22日在柏林签订了《德意钢铁同盟》。按希特勒的计划,德军西线向法、英两国进攻,东线则向苏联进军,但这种计划却很容易造成两线受敌,致使兵力分散。如果稍有不慎,可能会损失殆尽。于是,德国需要意大利和日本从东西两方面对敌国进行牵制,而意大利和日本也同样需要德国对己方的敌国进行牵制。1940年9月,德、意、日在柏林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这一条约的期限为10年。至此,以柏林、罗马、东京为轴心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1938年初,希特勒吞并了奥地利以后,把侵略矛头指向了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的计划是,先占领德捷边境的苏台德区,然后再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一旦德军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欧洲的大门就等于敞开了:向东既可以进攻苏联,向西又可以进攻英、法。

苏台德区虽然属捷克领土,但却居住着250万日耳曼人。希特勒上台后,极力鼓吹日耳曼人是优等民族,并拉拢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通过他的代理人、被称为“小希特勒”的汉莱因组织了一个苏台德日耳曼人党。在希特勒的授意下,汉莱因在捷克斯洛伐克不断制造事端,要求苏台德区“自治”,以摆脱捷克斯洛伐克的统治,其实,希特勒是想以这种方式把苏台德区并入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早已经看出了希特勒的诡计,断然拒绝了汉莱因要求“自治”的要求。希特勒大肆叫嚣要对捷克发动战争,并向边境调集军队。

英、法两国一直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耿耿于怀。当看到德国法西斯壮大起来后,他们一直希望把德国这股祸水引向苏联。当开始注意到德国明目张胆地侵略他们的盟国捷克斯洛伐克时,感到非常不安:一旦德国侵略捷克,根据英、法与捷克订定的盟约,英、法也必须对德宣战。

法国首相达拉第是个害怕战争的人,当德军集结在德捷边境时,达拉第就打电话给英国首相张伯伦,让张伯伦马上去与希特勒谈判,以“尽可能地取得最好的效果”。其实,张伯伦也不希望爆发战争,于是,他冒雨赶到慕尼黑。

希特勒与张伯伦谈判时,希特勒口若悬河,根本不给张伯伦插话的机会。

“依德军的能力是绝对能拿下苏台德区的,但考虑到邻国的感受,我们才迟迟没有动手,谁知捷克政府反倒认为我们不敢发动战争。本来我们只是支持苏台德区自治,现在看来已不只是自治的问题,而是把这一地区割让给德国的问题了,不知首相大人有没有决定权,捷克政府是否已答应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呢?”

希特勒的这个问题并没有出乎张伯伦的意料。在来慕尼黑之前,达拉第早就向他表达了法国的意思:同意牺牲捷克利益来换取法国的安宁。

“我个人的意思是同意苏台德区脱离捷克,但这还需要回国后做进一步的商议,我相信我的同事们也会支持我的想法的。”张伯伦回答道。

9月22日,张伯伦带着装有英法两国方案的公文包再一次来到了慕尼黑,他向希特勒转交了捷克政府签订的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的协议。这次的谈判出乎张伯伦的意料,希特勒已不再满足获得一个苏台德区。

“由于形势的发展,苏台德区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多大用处了,我希望每一个说德语的国家都能回归德国。”

张伯伦顿时慌了手脚,但看到希特勒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知道自己再怎么哀求也无济于事,于是灰溜溜地返回英国。

9月29日,张伯伦第三次来到慕尼黑,参加英、法、德、意4国会谈。当天夜里,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的“元首宫”里举行会谈。4国于第二天凌晨签订了《慕尼黑协定》,根据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从10月1日开始的10天内,把苏台德区及其附属的一切设备无偿交给德国。

在签订《慕尼黑协定》之后,张伯伦又同希特勒签订了《英德声明》,宣布“彼此不进行战争”,“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正是英法两国这种姑息养奸的绥靖政策使得法西斯的贪欲越来越强,从侧面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步伐。

作为欧洲交通枢纽的波兰,一直以来都是法西斯德国志在必得的一块肥肉,因为占领波兰,不但能获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还能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并建立起袭击苏联的基地。这对于法西斯德国来说,实际是在战略地位上得到了改善。于是,在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后,德国便把波兰定为下一步的侵略目标。

1939年3月21日,德国先向波兰提出了一系列无理要求——把但泽“归还”给德国,并将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也转让给德国,这遭到了波兰政府的拒绝。与此同时,英、法两国表态支持波兰,波兰态度更加坚决。见此情形,1939年4月3日,希特勒命令德国部队于9月1日前完成对波兰作战的准备工作。希特勒在代号为“白色方案”的秘密指令中强调:“一切努力和准备工作,必须集中于发动巨大的突然袭击”。

为了赢得德国民众的支持,在闪击波兰前,希特勒政府先在报纸、广播大肆鼓噪,为德国侵略波兰制造借口:波兰扰乱了欧洲和平,以武装入侵威胁德国。《柏林日报》的大字标题警告:“当心波兰!”《领袖日报》的标题:“华沙扬言将轰炸但泽——极端疯狂的波兰人发动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挑衅!”甚至“波兰军队推进到德国边境!”“波兰全境处于战争狂热中!”等惊人的头条特大通栏标题出现在德国各大报纸上,给公众造成波兰即将进攻德国的错觉。

为了闪击成功,德国还做了另一项准备,即于8月23日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达成了共同瓜分波兰的秘密议定书。希特勒此举目的非常明显,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是万不敢同时在东线和西线展开军事打击的。

一切准备停当,再无后顾之忧,希特勒下令于26日凌晨4时30分对波兰发起攻击。但在前一天夜里希特勒又取消了攻击令,原来英、波两国于25日正式签订了互助协定,而意大利拒绝站在德国一边参加战争。希特勒之所以收回进攻令,是要对局势进行重新考虑。

想不出什么好对策的希特勒决心破釜沉舟,于8月31日下达了“第一号作战指令”,命令德军于9月1日凌晨发起攻击。

1939年8月31日晚,希特勒派遣一支身穿波兰军装的德国党卫军,冒充波军,袭击了德国边境的格莱维茨电台,在广播里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并丢下几具穿波兰军服、实际上是德国囚犯的尸体。接着,全德各电台都广播了“德国遭到了波兰突然袭击”的消息。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军轰炸机群向波兰境内飞去,波兰的部队、军火库、机场、铁路、公路和桥梁立即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几分钟后,德陆军万炮齐鸣,炮弹呼啸着穿过德波边境倾泻到波军阵地上。1小时后,德军地面部队发起了全线进攻,从北、西、西南三面一起向波军开进。与此同时,在但泽港外的德国战舰“霍尔斯坦号”撕去友好访问的伪装也向波军基地开炮。

对于德国的闪击,波军基本上没什么准备,部队陷入一片混乱。德军趁势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为前导,很快从几个主要地段突破了波军防线。上午10时,希特勒兴奋地向国会宣布,帝国军队已攻入波兰。

而此时的波军统帅部却表现出了过分的自信,他们一方面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对抗德国,一方面认为在关键时刻肯定会得到英、法的援助,于是,便把部队全部部署在德波边境。这样的部署毫无进退伸缩的弹性,使波军在德军高速度大纵深的推进下不是被歼灭就是被分割包围,成了德军后面的孤军。波军统帅预先设计的只要坚决抵抗就能取得胜利的梦想被德军打碎了。

其实,此时德国的西线也存在着致命弱点,在那里他们只有23个师的兵力,而在西线马其诺防线背后的英、法联军却有110个师。可惜的是,英、法两国在盟国受到侵袭的时候,竟然宣而不战,致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英国军事史家富勒曾就此著文写道:“当波兰正被消灭之时,西线也正发生了一场令人惊奇的冲突。它很快就被称为‘奇怪的战争’,而更好的名称是‘静坐战’。”

1个月后即10月5日,拥有3400万人口,30.9万平方千米的波兰便被彻底击败了。波兰上空的滚滚硝烟,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1939年9月1日,在希特勒的策划下,德军以闪电般的速度占领了邻国波兰。波兰被德国占领后,英、法根据法波盟约和英法互助条约,宣布对德宣战,但英、法两国并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这种纵容使德国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在法德边境,有一条“马其诺防线”,这条防线长达200千米,可以称之为现代化防御工事,如果法军充分利用这道防线,二战的历史说不定会改写。但是,当德军入侵波兰时,法军却躲在防线后按兵不动。

1940年,德军向中立的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进军,西线战争正式打响。1940年5月,德国突破马其诺防线,向法国发动猛攻。一心等待希特勒向东进攻苏联的英法联军没有料到德国率先把矛头指向自己,遂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后撤。

看到溃不成军的英法联军,希特勒命令德军摧毁法国临时布置的索姆河防线,直捣巴黎,5月14日,德军未发一弹便占领了巴黎,随后向法国内陆挺进。10日的时候,意大利军队从南方也进入法国,并于15日占领凡尔登。16日,卖国贼贝当组成新内阁,新政府不但没有组织军队抵抗德、意军队,反而准备向德意军队投降。这时,法国国防部副部长戴高乐看到贝当政府已无心抵抗,遂毅然乘飞机飞往伦敦。

戴高乐到达伦敦以后,在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支持下,于6月18日在英国广播电台向法国人民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广播讲话。

“勇敢的法国人民,虽然法西斯已经占领了我们的大片土地,并有可能占领法国全境,但是,他们并没有取得最后胜利。”

“我对法国的胜利充满信心,你们也应该和我一样,相信法国一定会转败为胜。而且,不列颠英国将会永远与我们并肩作战……”

戴高乐将军的讲话通过电波传遍了法兰西的每一个角落,法国人民备受鼓舞,有一群学生甚至打着两根渔竿列队在凯旋门集会,表示他们对戴高乐号召的热烈拥护和响应。

但是,虽然法国人民做着抗敌的一切准备,贝当政府还是于6月22日正式与德国签订了投降书,贝当政府同意把法国北部及沿大西洋海岸由德国占领,法国首都由巴黎迁往维希。

贝当政府的这种投降行为遭到了戴高乐的严厉斥责。为了与贝当政府划清界限,戴高乐正式宣布成立“自由法国运动”。对于戴高乐的这种“分裂祖国”的行径,贝当政府和德国希特勒政府恨之入骨。不久,贝当的军事法庭对戴高乐进行了缺席审判,在德国当局的坚持下,戴高乐被判处死刑。

戴高乐并不理会贝当政府对自己的审判,继续以顽强的毅力宣传“自由法国运动”。戴高乐并不是孤立的,自从他发表广播讲话后,已经有数百人从法国来到英国,参加到“自由法国”的旗帜之下。到7月底,已经有7000人志愿拿起武器为“自由法国”而战。

7月21日,戴高乐组织首批“自由法国”飞行员参加了对鲁尔区的轰炸,由于将士们斗志昂扬,这次轰炸取得了胜利。随后,戴高乐又在非洲建立了一个作战基地和一个精干的行政机构,并且开始出版“自由法国”的报纸。

1941年9月,戴高乐正式成立“自由法国”的政府机构——法兰西民族委员会,很快,这个组织便得到了英、苏等大国的承认。不久,“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成立,戴高乐任主席。1944年6月,“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改为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之后,戴高乐带领部队随英美军队返回法国与德军作战,并迅速解放了大片国土。8月25日,巴黎解放。临时政府成立后,戴高乐任总理兼国防部长。

戴高乐以其顽强的毅力和极大的热情,为反法西斯侵略和法兰西民族独立做出了杰出贡献。

德国闪击西欧,法国投降后,整个西欧海岸线都被德国所控制,英国不列颠群岛陷入德军三面包围的境地。但包括希特勒在内的德国人都把对法国的胜利作为战争的结束,希特勒认为,如果打败英国,其殖民地将会落入美、日和苏联手中,而对德不利,为对付苏联应避免两面作战,希特勒提出愿与英国在瓜分世界的基础上和谈,得到美国支援承诺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断然拒绝。于是,诱和未遂的希特勒准备武力侵入不列颠。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对英登陆的“海狮作战”计划的训令。该计划以奇袭为基础,准备用39个师的兵力,在不列颠的拉姆斯盖特登陆,抵达怀特岛。其中13个师作为第一批登陆部队,并在海峡港口集结大量的各种船只,一切准备要求于8月中旬完成。

德空军集结2400架战机,欲对英伦进行大规模空袭。德军一方面想从精神和意志上摧毁英国,迫使其接受和谈,另一方面为“海狮作战”的海军渡海夺取制空权,为登陆创造有利条件。

7月10日,德军开始了对英护航船队和波特兰、多佛尔等港口、军港进行空袭,以引诱英战机出战,从而查明英空军的部署、防空能力及检验自身的突防能力。德国空军在形势上处于不利地位,他们必须在海上和英国领空上作战。而英空军可以获得地面高射炮的支援,英军的喷火式飞机爬升速度要快于德战斗机,并且以防御战为主的英军还有雷达网的引导。更重要的是,英军掌握了德军无线情报的破译密码,使得德国多数战略情报被英所掌握。

8月13日,德军480余架战机升空,开始对英国雷达站等军事目标进行轰炸。15日又出动1780架飞机,使英军一些军事基地和飞机制造厂遭到摧毁。英军统帅道丁公爵也迅速命令7个“喷火式”和“旋风式”战斗机中队升空迎敌。在雷达的准确制导下,他们在德国机群中进行有效的穿插分割,将德军机群分割成若干小队,利用飞机速度快的优势实施各个击破,这是双方第一次大规模空战。德军付出了75架飞机的代价,英机只损失34架。德军“空中闪击战”一开始就未奏效。

8月24日至9月6日,德空军不分昼夜,每日出动千余架次飞机,对英西南部的机场及海峡商船进行高强度空袭,虽然德机被击落380架,但英机也损失186架。

9月7日,希特勒为了报复8月25日到26日夜袭柏林的英国,开始了对伦敦的狂轰滥炸,企图瓦解英国人民的斗志,动摇民心。但这给了英空军以喘息之机,英军以战斗机、高射炮、雷达、探照灯和拦阻气球组成完备的防空系统。虽说大规模的轰炸使伦敦多处起火、王宫中弹、居民伤亡惨重,但在9月15日,英军抢占先机,德机还没有进入伦敦上空,就遭到数百架英战斗机的截击。英战斗机猛冲德轰炸机,失去保护的德轰炸机除少数逃跑外,其余均被击落。英战机转而围攻德战机,凶狠的英机使德战机招架不住,转头而逃。英战机紧追不放,又击落了多架德军战机。这时,英国轰炸机开始行动,对德国集结在海峡对岸的舰队、地面部队、港口码头进行了猛烈轰炸。德国损失惨重,共损失185架飞机,而英军仅损失26架。

德军不但未击败英国空军,反而使英空军活动更频繁。希特勒感到无法取胜,被迫下令不定期推迟实施“海狮作战”计划,最终“海狮作战”计划不了了之。

不列颠空袭和反空袭之战中,德军共损失飞机1733架,英损失915架,双方飞行员损失约为6:1。空战受阻后,希特勒开始对英国实施封锁。

这场空战是二战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空战,它使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为国际反法西斯同盟鼓舞了士气。这场空战也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空战,它揭开了人类战争史上新的一页,同时也证明了大规模空袭,夺取制空权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及防空的战略意义。

1940年12月,希特勒秘密地制定了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莎”的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巴巴罗莎”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意为“红胡子”。腓特烈一世曾6次侵入意大利,希特勒把进攻苏联的这一计划起名为“巴巴罗莎”,就是想效仿腓特烈一世,妄图以闪电战的方式击溃苏联。

“巴巴罗莎”计划于1941年6月22日执行。当5月下旬,德军向德苏边境调集了大批兵力时,苏联方面就已经料到了德军的攻击对象可能轮到自己了。但是,为了麻痹苏联,德军散布谣言,把德军的东移说是为了进攻英国,甚至还故意制定了代号为“鲨鱼”和“渔叉”的在英国登陆的作战计划。德国的这种欺骗手段果然有效,当时苏联情报局一直认为德国和苏联一样,始终遵守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连当时的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也对德国表现出来的假友好深信不疑,一直到苏德战争爆发的前一晚,斯大林还在命令苏联红军“在没有接到特殊命令之前不得采取任何其他措施”。

6月21日,希特勒来到东普鲁士拉斯登堡附近的指挥所里。

“报告长官,苏联阵地上没有任何异常情况,看来他们一点准备都没有。我军将士正集结待命。”一名军官向希特勒报告。

“很好,明天一开炮,苏联方面会有什么反应呢?相信不只苏联人,全世界人都会大惊失色吧。”紧接着,希特勒一阵狂笑。

苏联方面,也早有哨兵向统帅部报告军情。

“德军方面发动机的声音突然增高了,德军还砍去了布列斯特西北边境上自己设置的铁丝网……”

但是,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领导人对德国法西斯的整个战略方针和部署依然估计不足,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认为希特勒只不过是想以这种手段迫使苏联主动破坏互不侵犯条约,以寻找进攻苏联的借口,所以并没有命令前线部队进入全面战斗准备。

6月22日凌晨,炮弹声划破夜空,2000多架德军轰炸机飞向东方,苏联大地上尘土飞扬,炮声隆隆,苏联边防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以前我们习惯用明码拍电报,现在不是早禁止了吗?为什么不用密码?”一位远在莫斯科的长官正训斥着前线拍电报的士兵。

“长官,德军已经登上我们的领土了,成千上万的士兵已经被德军的大炮炸死,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前线的将士们正集结待命呢,您快下达反击的命令吧。”

“不许我方的大炮开火,这就是命令。”

虽然前线的苏军一个个摩拳擦掌,但没有莫斯科的命令,他们只能坐以待毙。就这样,苏军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

到22日中午为止,德军坦克已深入苏联境内50多千米。傍晚时分,莫斯科才对苏联面临的形势做了认真分析。

“莫斯科命令,我方陆军、空军火速向德军开火。”

莫斯科下达反击命令时,苏联空军已基本上没有执行命令的能力了。面对强大的德国空军,虽然苏军在中将科佩兹将军的率领下奋起回击,但还是损失了1200余架飞机,其中的800多架飞机是尚未起飞就被击毁的。

“巴巴罗莎”计划的初步胜利使希特勒欣喜若狂,希特勒忙命令德军执行下一步计划:北路攻打苏联波罗的海沿岸和列宁格勒,中路攻打莫斯科,南路攻打乌克兰。希特勒扬言:要在一个半月或两个月的时间里攻下苏联,在冬季之前结束战争。但是,希特勒的希望很快就落空了。

1941年7月3日,斯大林向全苏联人民发表了“为了祖国自由而战”的广播演说,全苏联人民积极响应斯大林的号召,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投入到了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中去。

1941年12月7日凌晨,北太平洋上波涛汹涌,一支庞大的舰队向南飞速驶去,溅起的浪花飞落到船头的甲板上。这支舰队里有6艘航空母舰和14艘战舰,当这一舰队接近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时,航空母舰上的数艘飞机带着巨型炸弹腾空而起,先是紧贴海面飞行,然后冲入港内,炸弹和鱼雷立即倾泻下来,对排列在港内的美太平洋舰队进行轰炸。

这一幕正是日本军国主义对珍珠港发动的偷袭,这次偷袭标志着太平洋战争拉开了序幕。

对珍珠港的偷袭是日本军国主义策划已久的事。早在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内阁就认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时机已到,于是加紧了对东亚各国的侵略。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势,直接威胁到美国在太平洋的利益。从1941年夏天开始,美、英等国联合对日本实行了石油禁运,即不再供给日本石油及其他原料。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紧缺,对于美英两国的这一做法,日本暂时选择了妥协,与美国举行谈判,但是谈判并没有达成协议。

日本贮备的石油一天比一天减少,如果真的没有了石油,别说是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恐怕连走出本土都相当困难。为此,日本“御前会议”决定暂时停止攻打苏联,改把占领印度支那和南洋诸国作为主要目标,以夺取石油资源。

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

为了扫清南进道路上的障碍,日本天皇授意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秘密制定远渡重洋偷袭珍珠港的计划,南云中将则是这一任务的指挥者。

在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大使来栖三郎到美国继续与美方谈判,鼓吹“要以最大的努力来防止不幸的战争”,借以掩盖日本南进的意图。对于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意图,美国总统罗斯福仍以为印度支那和东南亚是其主攻对象,并没有料到日本会把矛头首先指向珍珠港。美、日这种“和平”谈判一直持续到偷袭珍珠港的第一发炮弹爆炸之前。

11月26日,日本舰队沿着寒冷多雾的北方航线隐蔽前进,在海上秘密航行了12天,居然一直没有被发现。在距珍珠港以北230海里处,舰队停了下来。12月2日,南云中将接到了山本五十六的密电:按原定计划袭击珍珠港。于是,便出现了前面惊天动地的那一幕。

12月7日是个星期天,美国人在这一天有做礼拜的习惯。美国军舰像往常一样平静,整齐地泊在港内,飞机也密密麻麻地排在瓦胡岛的飞机场上。一部分士兵正在吃早饭,一部分则上岸度假去了,珍珠港沉浸在一片平静的假日气氛之中。

“快看,那里有两架飞机。”一个哨兵发现雷达屏上出现了异常,慌忙向上级长官报告。

“别大惊小怪了,那是我们自己的飞机,你们对此还不熟悉吗?”一位军官把这个新来的哨兵嘲笑了一番,然后接着开始欣赏收音机里的音乐。

港内的其他美国士兵,甚至美军司令部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真实的战争,而以为是一次“特殊的演习”。就这样,日本的轰炸机从美军眼皮底下溜进了珍珠港。

突然间,随着一阵飞机的轰鸣声,炸弹从天而降。直到发现自己的舰只起火,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才发出备战的特急电报。但是,什么准备都来不及了,刹那间,珍珠港成了一片火海,港内升起一道道的冲天水柱。几分钟内,希凯姆机场、惠列尔机场、埃瓦机场和卡内欧黑机场已被炸得一片狼藉,几百架美机在没有起飞之前就被击毁。

偷袭持续了95分钟,美军损失了约40多艘舰艇、300多架飞机,另外还有3500多人死亡。美国太平洋舰队除航空母舰出港外,几乎全军覆没。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第二天,美国宣布对日本处于战争状态,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借着这一契机,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分别在德、意上台掌政,日本则建立起天皇制军事法西斯专政。法西斯独裁者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扩张侵略,以谋取世界霸权。基于相同的目的与需求,德、日、意在侵略扩张的同时相互勾结,结成了法西斯轴心国同盟。

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法不得不对德宣战。半年后,法国沦陷,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下,英法联军只能退守英伦三岛,英、法两国终于尝到了绥靖政策带来的苦果。

1941年6月,德国终于像英、美期待的那样大举进攻苏联,使苏联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苏德战争的突然爆发并没有使英国首相丘吉尔如释重负,虽然此前他曾一度希望德国能尽快把侵略矛头指向苏联,但此时他感到的竟是无形的恐惧。经过反复的思考之后,丘吉尔发表了慷慨激昂的广播演说:“过去25年来,没有谁比我更彻底地反对共产主义……进攻俄国,只不过是企图进攻不列颠诸岛的前奏。因此,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与丘吉尔的反应一样,当德军入侵苏联的消息传到美国时,身患重病的国务卿赫尔向美国政府建议,“全力以赴支援俄国”。美国政府同时发表声明,指出:“今天的希特勒军队是美洲大陆的主要危险……”6月2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美国将尽力援助苏联。至此,美、英等国才放弃了先前的绥靖政策与中立政策,并改变了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态度。

此时的苏联也正希望得到英、美的援助。1941年7月12日,苏联和英国在莫斯科签署了《苏英对德作战联合行动协定》。双方保证,彼此给予各种援助和支持,不单独同敌国谈判和媾和。紧接着,两国又签订了《贸易、贷款和支付协定》,英国在协定中同意给予苏联1000万英镑的贷款。苏联在与英国改善关系的同时,也加强了与美国的接触。

8月10日,大西洋纽芬兰的阿金夏港笼罩在一股严肃的气氛之中。原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正在这里举行战时会晤,以商讨国际形势及联合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政策。4天后,《大西洋宪章》的发表成为英美两国政治联盟的标志。

为了进一步确定反法西斯政策,9月29日,苏、美、英三国代表在莫斯科召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三国签署了一个议定书。议定书规定:从1941年10月1日到1942年6月30日,英、美每月向苏联提供400架飞机、500辆坦克及其他武器、物资,苏联则向英美提供原料。莫斯科会议标志着苏、美、英三国反法西斯联盟的初步确立。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日本宣战,中国也正式对日宣战,德、美之间也相互宣战,美国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久,英、澳、荷、加、波等国也相继对日本宣战。至此,世界主要国家都被卷入战争旋涡中来。

随着德、意、日法西斯的不断扩张,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也进一步得到壮大和发展。

1942年1月1日,华盛顿热闹非凡,这里聚集着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代表。虽然各国代表都维护本国的利益,但在对待德、意、日法西斯的问题上却是意见一致。经过磋商,26国代表共同签署了一项《联合国家宣言》,宣言规定,各签字国家相互合作,不准与法西斯各轴心国议和和单独交涉,并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同与之处于战争状态的轴心国及其仆从国家作战。《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确立,并为以后联合国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遭到惨败,被迫放弃了全面攻势。德军在各地战场面积的扩大和大规模的战役,使石油的补给量成为制约其战争进程的严重问题。若没有新的石油补给,战争将难免崩溃,希特勒遂决定获取苏联高加索油田。德军统帅部趁欧洲尚未开辟第二战场的有利时机,继续增强东线苏联境内的军事力量。1942年夏季,改为在南线实施重点进攻,企图迅速占领石油资源丰富的高加索和粮食充足的斯大林格勒。

1942年7月17日,德军精锐部队第6集团军27万人在鲍罗斯将军的指挥下,向斯大林格勒逼进。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是连接苏联欧洲部分南北水陆的交通枢纽,也是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该城一旦失守,将会切断莫斯科和高加索地区的联系,进而威胁到巴库的石油和库班的粮食产地。还可北上迂回莫斯科,南下切断英、美支援苏军的供给线,并染指中东和印度洋,打通日、德联系通道,它的得失将会影响到整个战局。因此,苏联决定死守该城,并在奇尔河、齐姆拉河一线布置了顽强的防御部队,迟滞德军的推进速度。

7月24日,德军接近斯大林格勒西面的顿河河岸大弯曲部,并企图对苏军进行两翼突击合围,进而从近道直逼该城。但是由于燃料和弹药的缺乏,以及第4装甲军团调往高加索战场,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只能停在卡拉赤正面的顿河岸上。30日,希特勒开始调集部队增援鲍罗斯,第4装甲军团又被调回,从西南向斯大林格勒进攻。8月3日攻占了科特尼可夫,9日,德军遭到苏军的激烈抵抗而被迫转入防御。这时鲍罗斯在苏军的顽强阻击中攻占了顿河上的一个据点,并占领卡拉赤。23日占领了斯大林格勒城北面近郊,计划从北面沿伏尔加河实施突击作战,夺取该城。他派出2000架次飞机昼夜对城区进行狂轰滥炸,使整个城市变成一片火海。苏空军及防御兵也对德军进行激烈反击,击落敌机120架。苏统帅部急调预备部队对德军实施侧翼反击。德军继续增加兵力,9月底,德军已达80多个师,进攻苏联的主力都转移到斯大林格勒会战之中。

9月15日,德军全面进攻斯大林格勒。在飞机、大炮及装甲坦克的配合下,德军于23日突入城市中心,勇敢的苏军与敌人展开了巷战。一座房子,一条街道,常常是几经易手。夜以继日的激战使斯大林格勒变成了第二个凡尔登。希特勒命令变换战术,用炮火和飞机把该城变为废墟。直到11月12日,德军从该城的南部冲过伏尔加河,从7月到11月,德军在顿 河、斯大林格勒却付出了70万人的惨重代价。迅速攻占该城的企图及整个战局计划被打破,苏军的疲惫消耗战为统帅部组织反击争取了时间。

9月份,两军鏖战正激之时,苏军朱可夫元帅开始组织策划反击,并隐蔽调集110万兵力集中在顿河以北的森林中,准备伺机大反攻。朱可夫兵分两路,一路以德中央集团军群为目标,以阻止其向顿河战线增援;一路则与斯大林格勒以南的攻击配合,从北面攻击德军。

11月19日,苏军反攻开始,南北两侧强大的钳形进攻包围了德军第6军团等30万人,并一举攻占了德军交通瓶颈罗斯托夫。鲍罗斯的处境艰难,储备物资早已枯竭,补给也基本中断。为解救被围德军,希特勒将全部预备部队投向斯大林格勒,但苏军的顽强阻击使解围计划破产。12月21日,欲突围的鲍罗斯却因燃料不足而无法实施机动,希特勒仍下令死守斯大林格勒,并授予鲍罗斯元帅军衔。

1943年1月底,德军在顿河上的全部正面军被苏军击溃。包围圈越缩越小,苏军南北对进,将德军分割成多个孤立的集团。31日,德军开始整团整师地陆续投降。2月2日,全歼被包围的30万德军,包括鲍罗斯在内的24位将领、2000名校级以下军官和9万残存士兵全部投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结束。

这次会战为苏德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转入战略进攻,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报告长官,我们截获了一份日军密码电报,据破解,日本的水上飞机可能要到中途岛上加油。”译电员向美国海军司令部报告着。

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临危受命的,他托着腮思索片刻:“我们最好能将计就计,设下陷阱,让日本海军自投罗网。”

中途岛位于太平洋中部,是北美和亚洲之间的海上和空中交通要道。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不久,日本就利用海、空军优势,向美、英、荷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属地发动猛烈攻势,控制了东起中途岛,西至太平洋,南起澳大利亚,北至阿留申岛的广大地区。

但是,在珍珠港一战中幸免被歼的美国航空母舰的存在却成了日本法西斯的一大隐患。因此,日本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彻底歼灭美国航空母舰。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制定了一个夺取中途岛的计划,山本认为,只要拿下中途岛,对美国的航空母舰围而歼之就有希望,而且也可以把中途岛作为向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扩张的基地。为了这场战争,山本五十六调集了8艘航空母舰、22艘巡洋舰、11艘战列舰、66艘驱逐舰,组成了一支空前庞大的舰队。

1942年6月2日凌晨,太平洋上升起的大雾使海面上的能见度很差,但由南云中将率领的日本突击舰队还是在浓雾中起航了。这支舰队没有安装雷达系统,只能以缓慢的速度在太平洋上摸索前进。上午10点左右,大雾散去,南云中将急令日本军舰全速前行。两天后,这支突击舰队和其余8支协同作战的舰队都已驶入了预定位置。

“全体注意,开始起飞。”南云中将直盯着前方的中途岛,用扩音广播向航空母舰上的所有飞行员命令。转瞬间,排列在“赤城”、“加贺”、“飞龙”、“苍龙”4艘航空母舰甲板上的108架飞机腾空而起,拉出一条白烟后向中途岛方向飞去。

“第二批做好准备。”南云中将继续命令着,然后等待着第一批飞机的归来。

此时,中途岛的美军在总指挥官尼米兹上将的率领下早已经做好了应战的准备。当日本轰炸机距离中途岛还有30英里的时候,遭到了美军25架“野猫式”战斗机的拦截。在激烈的空战中,“野猫式”有17架被击落,7架被击伤。

南云中将正在指挥室里准备发出第二道命令,但是他却有些犹豫,第一批轰炸机并没有达到轰炸的预期目的,也就是说,中途岛的美军并不是像山本五十六预料的那样没有任何准备,而第二批轰炸机能否顺利完成任务呢?

正当南云中将举棋不定的时候,6架美国鱼雷轰炸机和4架B-26轰炸机出现在“赤城号”航空母舰的右舷,南云中将忙命令高射炮迎战。在猛烈的炮火下,美机呼啸着朝“赤城号”扑来,但却闯入了高射炮的射程,然后落入到太平洋里。

当美军的最后3架轰炸机遍体鳞伤地朝中途岛方向飞去以后,南云中将终于下令第二批飞机在5分钟内起飞。然而就是这短短的5分钟,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架美国“无畏式”轰炸机正从空中向“赤城”号俯冲下来。而日舰上的所有反击都不再起作用,一颗颗黑色的炸弹从空中降落,“赤城号”则只有“拥抱”炮弹的能力。很快,巨大的航空母舰成了一片火海,“赤城”号已经完全失去了作战能力。

在“赤城号”被袭击的同时,“加贺号”和“苍龙号”也遭到了袭击,最后,连同“飞龙号”在内的这4艘一直让山本五十六引以为荣的航空母舰都沉入了海底。

在几百海里外指挥作战的山本五十六得知4艘航空母舰被击沉的消息后,悲痛不已:这次战争已经以日本的失败而结束了,如果硬着头皮与美军抗争到底,只会徒劳地增加失败的成分。最后,山本五十六只得下达了撤销中途岛作战的命令。

中途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分水岭,之后,日本海军一蹶不振,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北非战场,处于沙漠地带,连水都要靠后方供应,后勤保障成为胜败的关键因素。制空权又是控制地中海等海陆交通的决定因素,这就使交战双方不能离开港口和交通线,同时需要掌握制空权。1942年6月,德、意非洲军在昔兰尼加战争中取胜后,乘势追击,直抵埃及境内,到达距英地中海舰队基地亚历山大港仅110千米的阿拉曼。阿拉曼是保护埃及腹地的屏障,非洲军的攻击,无疑似一把尖刀顶住英国人胸膛。

1942年8月初,丘吉尔亲自前往开罗,调兵遣将,加强北非英军第8集团军的力量,美国支援的300辆新式薛曼式战车和100门机械炮将陆续运到,同时任命个性活跃、自信心强的蒙哥马利为第8集团军司令。

蒙哥马利上任后,开始组建一支精兵,把陆军和空军联合在一起。为了加强阿拉曼的防御能力,他在险要的地形前面布满浓密的雷阵。以厚密的雷阵配合,对阿兰哈法岭以重兵据守,敌人从任何地方进入,都可以从侧面加以反击。

8月30日,德、意非洲军在有“沙漠之狐”之称的隆美尔的指挥下对防线发起攻击。他从北中南三面同时展开攻势,北部只作佯攻,中部也只是牵制性的进攻,他把主力放在南面,试图攻下阿兰哈法岭。对隆美尔的进攻,蒙哥马利采用坚强的守势,派飞机、大炮对非洲军阵地不间断地轰炸,消耗对方实力。对于缺乏补给且武器落后的隆美尔来说,阿兰哈法岭之战是孤注一掷。英军的坚固防御和空中攻击的猛烈,打破了隆美尔的企图。9月1日,非洲军被迫放弃大规模进攻。两天内3艘补给油船被英军击沉,严重缺乏燃料的隆美尔不得不加强防御。他在前方阵地埋下50万颗地雷、炸弹和炮弹,只用前哨据点扼守,在雷区后做防御战准备。

随后隆美尔因病情严重,将指挥交给斯徒美将军后,于9月22日返回德国就医。蒙哥马利这时正积极准备着反击工作,他把主力的打击摆在北面,派一个装甲师盯死阵地南端,分散敌人的注意力,用13军牵制敌人右翼的辅助性进攻。从10月6日到23日的夜间,英空军加紧对敌人的交通线及运输工具的轰炸,阻断其供给。为掩盖其作战意图,隐蔽各部分兵力,诱骗敌人对于攻击日期和方向作错误的预测,蒙哥马利实施了一个用假帐幕、仓库、战车、车辆、炮位、水塔和油管做伪装的大规模掩蔽计划。

10月23日,在满月的光辉下,英军发起反攻,1000门火炮同时向德、意军阵地进行20分钟的狂轰滥炸后,英军分别从北南两个方向发起进攻。北部第30军攻占了敌人前进防御阵地后遇到了顽强抵抗,进展缓慢,南线的13军受到德军火力拦阻而受挫。但德、意军内部也乱作一团,交通网被摧毁,斯徒美将军因心脏病突发死于沙漠,燃料的缺乏使机械化部队基本丧失了运动攻击能力。

紧急返回的隆美尔命令部队进行坚决的防御。他准确地判断出英军的主攻方向,着手向北调集军队,南部只留意大利军防守。激烈的战斗持续到29日晨,隆美尔指挥部队有效地遏止了英军的进攻。

鉴于德军主力向北集中,蒙哥马利改变进攻计划,决定在德意两军的接合处,发起“增压作战”的进攻。11月2日,在猛烈炮击和轰炸机支援下,英军开始进攻,飞机和炮兵转向轰击德军防御阵地,美式薛曼式战车可远距离发炮,德军火炮却不能击毁它。隆美尔调集全部的坦克,拼命抵抗。虽然阻止住英军的长驱直入,但战车仅剩下35辆。11月4日,英军突破德意防线,意军全军覆没,知道失去交通线和制空权而无法补给,最终会输掉这场战争的隆美尔下令撤退。

然而,蒙哥马利用兵过于谨慎,没能及时察觉隆美尔的撤退行动,失去了全歼敌人的良机。9日,隆美尔退回利比亚。

阿拉曼的胜利,是反法西斯同盟在北非战场上的转折点,盟军从此掌握战略主动权,为英美联军登陆非洲奠定了基础。

美英两国本来极其痛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但是自从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和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美英两国与苏联的关系由敌对暂时转为合作:美英两国同苏联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对德国作战。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随着盟国在各条战线上的顺利进军,苏、美、英三国首脑觉得有必要尽快召开高峰会议,以解决协调行动、共同作战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斯大林格勒会战取得胜利以后,这一要求更加迫切了。关于会议的地点,斯大林坚持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因为他要亲自指挥红军作战,不能离国境太远。而且,苏、美、英三国在伊朗当时都驻有军队,安全有保障。

1943年11月下旬,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来到德黑兰。当时的德黑兰是近东的一个间谍中心,为了防止意外,盟军情报人员建议三国首脑下榻在各自的使馆内。由于美国的使馆离苏、英使馆较远,罗斯福受斯大林的邀请下榻在苏联的使馆内。

11月28日下午3点左右,三国首脑举行正式会晤前一个小时,斯大林走进了罗斯福总统的别墅,进行礼节性的会晤。

“很高兴见到你,早就想同你见面了,今天才终于如愿以偿。”斯大林走上前去,热情地同坐在轮椅上的罗斯福握手。

罗斯福的脸上洋溢着刚毅的笑容:“同你的心情一样,我也盼望着同你就当前的形势谈谈看法。”

在斯大林与罗斯福的这次会晤中,双方谈到了法国的戴高乐将军。

“虽然我很敬佩戴高乐将军的勇猛,但是,我个人认为,法国在战争结束后不应该再回到印度支那了。他们应该为与法西斯合作付出代价。”斯大林严肃地谈道。

“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在前些日子的开罗会议上,我同中国的蒋介石曾讨论过印度支那托管的可能性。我想提醒你,我们最好不要同丘吉尔首相谈及印度问题,据我所知,他还没有就这一问题想出可行的办法。”

下午4时,三国领导人会议正式开始了。罗斯福主持了第一次会议。

“今天是俄国人、英国人和美国人第一次为了共同的目标相聚一堂。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赢得这次战争的胜利。我们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但却在负隅顽抗。我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能使我们的合作作战更加协调,我也相信不久的将来盟军就会取得胜利。”罗斯福做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词。

丘吉尔看了老朋友一眼,意味深长地说:“这次会议是史无前例的空前大聚会。刚坐到会议桌前那一瞬,我似乎感觉到人类的幸福和命运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

斯大林对罗斯福和丘吉尔的讲话表示同意,并把英国国王通过丘吉尔转交给他的宝剑视为珍宝。三国首脑的第一次会议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了。

但是,当讨论到具体问题——如何尽快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时候,三国之间产生了分歧。当时,苏联是抗击德军的主要力量,迫切需要美、英在欧洲西部开辟另一条战线,以牵制德军,缩短战争时间。其实,早在1941年,斯大林就曾向英国要求开辟第二战场,但遭到了丘吉尔的拒绝。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美英两国看到开辟另一条战线势在必行,才制定了代号为“霸王”的战役计划,准备在1944年从法国诺曼底登陆。

斯大林刚一提及第二战场的问题,丘吉尔马上又提出“柔软的下腹部”战略,觉得应该把重点放在地中海战役上。而斯大林则认为,意大利离德国心脏很远,对德国威胁不大,难以减轻苏军的压力,而从法国攻入德国本土则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战略。

丘吉尔在战争最惨烈的时候,曾以自己特有的不屈精神鼓舞了英国人和所有反战人们的士气。

“如果两路并进是不是更好呢?”丘吉尔思索了一会儿,算是做出了让步,但实际上丘吉尔担心的是,如果按斯大林的建议进行,苏联红军可能会进入奥地利、罗马尼亚和匈牙利,而这些对英国战后的利益将是多么不利啊。

罗斯福早就看出了丘吉尔的心思,他对丘吉尔说:“难道你想把战争向后推迟几个月吗?那样将给世界带来多么大的威胁啊。如果你坚持要这么做,我将单独执行‘霸王’战役。”

最后,经过反复争论,三国达成了一致协议:1944年5月,英、美将实行“霸王”战役,并进攻法国的南部。斯大林也答应同时发动攻势,阻止东线德军西调。斯大林还明确表示,在击溃德国法西斯后,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不过条件是苏联要得到库页岛和千岛群岛。

1943年12月1日,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签订了《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后者作为秘密文件,当时没有公布)。

德黑兰会议公报的最后写着:“我们怀着希望和决心来到这里。我们作为事实上的朋友而在这里分手。”

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便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丘吉尔担心斯大林会代替希特勒而未置可否。美国参战后,苏、英、美三国政府多次协商攻击法西斯的战略问题。但各方就时间和地点发生分歧,各国间不同的利益与苏和英、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争论不休。但是法西斯的扩张,又使他们不得不相互妥协。几经周折,各方求同存异,在1943年11月的德黑兰会议上,三方最终达成开辟第二战场的协议。

1943年12月6日,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被选定为联军总统帅,近300万盟军陆海空将士在英伦三岛集结,准备横跨英吉利海峡,登上欧洲大陆,和东线苏联红军配合,夹击德军。这个大规模的作战计划代号为“霸王”行动。

1944年1月21日,艾森豪威尔及其参谋部结合各种条件,决定在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登陆。计划从卡昂到奥尔尼河之间占领一个立足点,并攻占不列塔尼的各港口,英第2军团在卡昂地区进行突破,吸引敌人预备队。美第一军团趁势登陆,从西面侧翼实施突破,一直向南前进到卢瓦尔河上。联军正面以卡昂为轴旋转,使右翼向东前进到塞纳河上。

1944年3月30日开始,联军对德阵地实施不间断的战略性轰炸,对铁路、公路、桥梁、车场、海防工事、雷达站、飞机场等设施进行大规模的摧毁,不仅造成德军指挥体系的瘫痪,交通运输补给线路的中断,而且最大限度地孤立联军登陆区和塞纳河与卢瓦尔河之间整个联军前进作战区的德军。

英美联军对登陆的突然性特别重视,他们制订了一个伟大的骗敌计划。在英国东南部建造了假总司令部、假铁路、假电厂、假油站、假船只等大规模的系统假象,暗示敌人联军会在英吉利海峡最窄处的加来港登陆,而且时间会更晚些。

1944年6月6日,天气条件不好,艾森豪威尔果敢决定实行登陆计划,早已做好充分准备的联军开始发动渡海攻击。海军扫除德军水雷阻碍线,并用重炮轰击敌人阵地。两个空降集团分别在圣梅尔艾格里斯和卡昂东北部地区降落,担负保卫登陆部队的任务。在舰队重炮和空军猛烈火力的配合和空降师的策应下,登陆联军在5个登陆区开始登陆。

这些突然攻击使因天气恶劣而防备松懈的德军惊恐。联军对交通线路的战略轰炸,使德军处于“铁路沙漠”之中;对制空权的绝对控制,使德军防御工事遭到摧残,联军的登陆极为顺利。凭借大西洋长城的防御,德军仍顽强抵抗,夜幕低垂时,联军终于突破防线。

6日下午,希特勒仍然认为联军的攻击只是佯攻,目的是掩护在加来方向主力的攻击,于是德军只是用步兵封锁住美军的渗透,用一个装甲军在卡昂地区与英军周旋,而精锐部队第15军团仍部署在安特卫普与奥尔尼河之间。

6月12日,联军登陆区连成一片,开始向诺曼底中部推进。但在德军的顽强抵抗下,联军进展缓慢,直到7月25日,才推进到卡昂、科蒙、圣洛以南地带。艾森豪威尔决定发动全面进攻,部队开始向法国心脏进攻。8月15日,美第7军团侵入法国南部,对德军造成钳形阵势。此时苏联反攻,牵制住德军的大股部队,没有预备队的德军遭到联军的痛击,损失惨重。8月19日,巴黎被联军攻占,诺曼底登陆以联军的胜利而结束。

诺曼底登陆是战争史上最大的登陆战役,它突破了希特勒所吹嘘的“大西洋铁壁”,使战争进入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决战阶段,加快了欧洲解放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进程。

1945年初,法西斯的失败已成定局:一个月前,德军在西线发动的最后孤注一掷的攻势被击退;苏联红军占领了波兰和东欧,并从东线向德国逼近;美国部队解放了马尼拉,并从空中轰炸日本。但是,德黑兰会议上没有解决的问题必须在战争结束之前得到解决,这些问题包括:如何处置德国、波兰的疆界问题、其他东欧国家的地位、联合国组织和远东问题,等等。

1945年2月4日,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黑海海滨雅尔塔举行会议。

罗斯福看了看斯大林和丘吉尔,说道:“我们三人已经成为老朋友,而且我们三个国家之间的了解也在不断加深。大家都想尽快结束战争,也都赞成持久和平,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随时进行非正式会谈,以达成共同的目标。”

在罗斯福的感染下,会场的气氛很活跃。首先,苏联副总参谋长阿列克赛·安车诺夫将军和美国将军马歇尔分别就东线和西线战势做了汇报:苏军已占领了波兰波兹南,打开了通向柏林的大门,西线的盟军则向德国的莱茵河防线进攻,空军正对德国全境的军事目标进行轰炸,德军已经组织不起像样的撤退。

看到胜利在即,其他人也纷纷就当前的形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三方首脑就目前军事配合交换了意见。

第二天,会议就如何处置德国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早在德黑兰会议上,三巨头曾就这个问题交换过意见,会后,成立了欧洲咨询委员会,专门研究分割德国的问题。根据英国的提议,战后的德军被划分为3个占领区,由美、苏、英分别占领,柏林由三国共同占领。而在这次会议上,罗斯福却建议道:“在管制和占领战败的德国问题上,我认为应该统一化,不宜瓜分为各个占领区。不仅在最高层机构中行政管理应该统一,各级机构均应联合统一。”但是,罗斯福的这一建议却招致斯大林和丘吉尔的一致反对,只能作罢。

随后,丘吉尔又提出了让法国在德国占领一个区的提议。斯大林表示了强烈反对,他认为法国在打败法西斯德国的战争中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而丘吉尔坚持己见,他认为法国在未来的欧洲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对管制德国也会有很大帮助。

正当双方争执不休的时候,罗斯福过来打圆场:“美国在战后不会长久地在欧洲驻军,考虑到法国也曾为大战做出过不少贡献,丘吉尔首相提议的让法国协助英国来压制德国的提议还是可行的,阁下不如考虑一下。”斯大林看罗斯福同意了丘吉尔的提议,只好勉强表示同意。

当天下午,战败国赔款问题又引起一场激烈的争吵。斯大林说:“在反法西斯特别是德国法西斯的战争中,苏联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单独与德军抗衡了两年之久,死亡人的人数超过了两千万,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啊。我认为德国的赔款总数不应该低于200亿美元,其中一半应该归苏联所有。如果德国没有能力偿还,可以用实物抵偿,如粮食、工厂、矿山等。”

丘吉尔对斯大林关于赔款问题的这一提议表示了反对:“我认为巨大数额的赔款只会招致更大的麻烦,一战后的德国就是个典型例子。”但是,在斯大林的坚持下,罗斯福和丘吉尔最后还是同意了这一赔款方案。

雅尔塔会议中,由于本身的实力和在打败法西斯中的作用,美、苏成为大会的主宰,英国则不得不处于陪衬地位。在讨论对日作战的问题时,斯大林和罗斯福并没有邀请丘吉尔参加,而是用私人讨论的形式完成的,他们无视中国主权,把中国权益当作交易的筹码。斯大林同意在德国战败后两三个月内对日作战,罗斯福也保证战后苏联收回对库页岛南半部和千岛群岛的主权,并允许旅顺由苏联控制,甚至同意苏联人在“满洲”得到特权以及外蒙独立等。雅尔塔会议虽然争执四起,但也基本解决了战后德国的处理问题,并划定了波兰的疆界。

雅尔塔会议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45年初,德国法西斯的失败已成定局。4月16日,苏军元帅朱可夫到达库斯特林附近奥得河岸的第8司令部。凌晨5时,朱可夫下达了进攻德国首都柏林的命令。

得到元帅下达的命令,苏军的几千门大炮齐吼起来。此时的德国已经没有还击之力,经过半个小时的轰击,敌军阵地上先前的几声抵抗的枪声消失了,变得死一般的沉寂。

突然,数千枚信号弹升上了天空,燃起了五彩缤纷的火花。顿时,地面上的140多部强力探照灯齐放光芒,一同照向德军阵地。在探照灯的指引下,苏联红军的步兵在坦克的协同下向柏林发起了冲锋。与此同时,苏联的轰炸机也对德军阵地进行了轮番轰炸。苏军很快突破了敌人的第一道防线,但是,在进抵德军的第二道防线时,苏军却遇到了阻碍。尽管朱可夫一而再,再而三地集结大量兵力和坦克进攻第二道防线——泽劳弗高地,却屡屡失败。

斯大林在得知苏军进展缓慢时,忙致电朱可夫,协助他调整了战略部署。终于,苏军攻占了泽劳弗高地。

4月25日,苏联红军完成了对柏林的包围,并与美、英联军会师,随即红军突入市区,开始了激烈的巷战。

但是,苏军对胜利即将到来的憧憬又一次落空了。在柏林城高大的砖砌楼房和各类建筑物之间,残酷的最后战争开始了。苏联人的坦克开进了柏林,这些坦克对摧毁德军工事的确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在狭窄的市区,这些重型武器就显得笨拙多了。在苏联红军“像辛勤园丁在花园里洒水般”倾泻炮弹的时候,德国士兵已经躲到了地下室里。而炮击一停止,他们就会爬到地面上,依托每一条街道和每一座楼房向苏军射击。在碎石垃圾成堆的柏林街道里,只要有一辆苏联坦克被击中,道路就会被堵塞,这时,德国人会用反坦克火箭弹逐个从侧面消灭敌人。德国人利用机动兵力,往往出现在苏军的背后给苏军以意想不到的打击。

但是,德国法西斯毕竟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再多的抵抗也只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

27日,柏林的争夺战已经向市中心一带转移。在隆隆的炮声中,柏林总理府已经是一片废墟。希特勒再也没有了以前的嚣张气焰,此时的他已经成了孤家寡人,几天前,他的得力助手、空军总司令戈林挟大量的金银财宝逃到了萨尔斯堡,并声称接管帝国的全部领导权。

“快来柏林解围,你们难道没有听说苏军已经到了柏林了吗?海因里希和温克的军队都在哪里?”希特勒在离地面几十米的地下室里对着话筒狂叫着,他哪里知道,他所求助的这些部队早已经被苏联红军消灭了,柏林之围是解不了了。

又打了几个没头没脑的电话后,希特勒已经筋疲力尽,他躺在沙发上,想休息一会儿,但从地面上传来的轰鸣声却使他更加烦躁不安。

头顶上的炮弹声越来越近了,夹杂着坦克碾过地面的声音。

“看来我的末日是临近了。”希特勒默默地对自己说。

坐在沙发上,他眼前浮现出墨索里尼被暴尸街头的场面,不由得打了个寒战。他转身对卫队长格林说:“我和爱娃将会在这里自杀。你去准备两条羊毛毯子和足够焚烧两具尸体的汽油。我们死后,你把我们裹着抬到花园里烧掉……”格林吓了一跳,而希特勒却是相当平静。

4月29日,希特勒命人把还留在柏林的德国官员请到总理府的地下室,虽然来的人寥寥无几,但他还是摆出一副非常庄重的表情。

“很高兴各位能在大敌当前来到这里,今天我有两件事宣布。一是,海军元帅邓尼茨将完成我没有完成的任务,二是我的私事,我将与爱娃在今天夜里举行婚礼。”爱娃是希特勒的情妇。

当天夜里,希特勒与爱娃的婚礼在地下室的地图室举行,柏林市政府参议员瓦格纳主持了婚礼。

4月30日,希特勒坐在总理办公室的沙发上,爱娃蜷缩在他的脚边。他环视着四周,看了爱娃最后一眼,然后拿起预先准备好的手枪朝着自己的右太阳穴开了一枪。希特勒死后,爱娃也挣扎了片刻就停止了呼吸,她早已经服下了剧毒药品氰化钾。

也就在这一天,苏军攻占了德国国会大厦。5月2日,苏军占领了整个柏林。

1939年8月的一天,一封由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签名的信放在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办公室桌上:

“总统阁下:

我读到了费米和西拉德近来的研究工作手稿。这使我预计到,元素铀在最近的将来,将成为一种新的、重要的能源……

为此,我建议……和有关人士及企业界实验室建立接触,来促使实验工作加速进行……

据我所知,目前德国已停止出售它侵占的捷克铀矿的矿石。如果注意到德国外交部次长的儿子在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工作,该所目前正在进行和美国相同的对铀的研究,就不难理解德国何以会有此举了。”

罗斯福坐在轮椅上,默默地读完了这封信,开始了激烈的思想斗争:爱因斯坦是个正直的科学家,由于纳粹的迫害,爱因斯坦和一批科学家逃离德国迁居美国。1939年夏,有消息称德国正在进行一项秘密工程,即试图利用原子科学的成果,制造一种毁灭性很强的新式武器,万一德国法西斯抢先制造出原子弹,人类的命运将不堪设想。但是,这种谁也没有见过的原子弹是否真的能制造出来呢?如果美国要赶在德国之前制造出这种武器,那经费从哪里来呢?如果不慎爆炸怎么办?

罗斯福想了许久,还是理不出头绪来。

“您是否还记得,拿破仑就是因为没有采用富尔顿利用蒸汽船的建议而未能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而一旦德国的研制成功,美国将会是第一批受害者。”罗斯福的科学顾问萨克斯及时提醒了他。

为了慎重起见,罗斯福与美国一些官员进行了反复地研究。

10月19日,罗斯福终于对爱因斯坦的信做了肯定的回答。按照罗斯福的指令,一个以“S-11”为代号的特别委员会成立了,这个委员会将负责核试验的研究。

1941年12月6日,美国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工程机构——曼哈顿工程管理处,它的使命就是负责设计制造原子弹。与此同时,纳粹德国也在加紧研究制造原子弹。为了不让德国制造成原子弹,英美两国想尽了一切办法来爆毁挪威的重水工厂,以切断德国的重水来源。第一次突击失败以后,英国突击队又在1943年2月17日进行了第二次突击,这就是著名的“重水之战”。这次爆破的胜利,使纳粹德国丧失了建立原子反应堆必不可少的重水,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不得不向后推迟。

1942年8月,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建筑部副主任格罗夫斯将军主持了“S-11”委员会家、高级管理人员会议,制定了一个名为“曼哈顿”的新计划。“曼哈顿”计划规定,研究工作所有指挥权都集中在曼哈顿工程管理处,设在新墨西哥州荒原上的原子实验室由著名科学家罗伯特·奥本海姆主持,奥本海姆则每天都与坐镇华盛顿“曼哈顿”总部的格罗夫斯将军汇报情况。这项工作具有高度保密性,就连副总统杜鲁门也是在1945年4月,罗斯福去世后接任总统时才知道这一机密的。

为了能抢在德国人之前造出第一颗原子弹,美国还向欧洲战场派出了名叫“阿尔索斯”的行动小组,专门搜捕德国科学家和收集德国制造原子弹的情报。

1945年7月16日凌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拉英戈多沙漠里正在进行着试验原子弹的准备工作。5点30分,随着一声巨响,一团巨大的火球从地面升腾而起,蹿上8000米的高空。火球升起的一刹那,沙漠上尘土飞扬,大地被震得颤动起来。美国政府集资25亿美元,动用40万科技人员和工人,经过3年研制出来的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终于爆炸成功了。

第一批原子弹共有3颗,被试验爆炸的一颗命名为“瘦子”,另外两颗被命名为“胖子”和“小男孩”。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候,杜鲁门正在德国波茨坦参加会议。为了对付日本和抑制苏联,杜鲁门在8月2日的回国途中决定对日本投掷原子弹。

8月6日和8日,美军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公告的主要内容是督促日本必须立即无条件投降。

8月6日,美军第509混合大队奉命向日本广岛投掷了一颗原子弹,原子弹爆炸的威力造成了广岛6万多建筑物被毁,9万多人死亡,3.7万多人负伤,13万人患上了放射病。第二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全世界发表声明,敦促日本政府赶快投降,否则就将遭到“来自空中的毁灭”。在美国广播之后,日本的海军统帅部才接到设在广岛的日本第二军总司令部的报告:“美军使用了一种破坏力极强的炸弹,据推断可能是原子弹。”但是,广岛的悲剧并没有使日本立即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最后通牒,而是把希望寄托在苏联的调停上。

8月8日,苏联向日本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盘踞在此的关东军土崩瓦解。同时,美国又在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长崎全城的27万人中,有6万在当日就死去了。次日,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八路军向日寇展开了大反攻。朝鲜、越南、菲律宾、马来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许多国家的军民也对日军发起了最后反攻,日本侵略者被打得焦头烂额。

就在日本法西斯四面楚歌、陷入绝境之际,一群日本军政要人聚集在防空洞里就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盟国正在督促我国投降,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铃木首相一副疲惫的样子,把身子靠在沙发上,等着听其他军政要人的意见。

1945年8月9日,日本天皇裕仁召开御前会议,10日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只能投降了,我想盟国会同意我们维护国体、保存天皇制度的。”外相东乡茂德垂头丧气地说,显然,他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海军司令部总长丰田副武似乎有些不甘心:“投降可以,但除了维护国体外,盟国还必须答应我们三个条件:我们要自行处理战犯,自主地解除武装,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让盟国占领日本本土。”

“大日本帝国怎么能无条件投降呢?不如我们实行本土决战,说不定我们可以击退敌军呢。”陆相阿南惟几一直是个顽固的抵抗派。

在争论半天毫无结果的情况下,铃木首相决定上奏天皇。此时的天皇裕仁早已经没有刚开战时的锐气,他有气无力地说:“这几天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即使我们有足够的精神去重新投入战争,但胜利的希望已经没有了。依我看,还是接受《波茨坦公告》吧。”

8月10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广播传到美国,美国总统杜鲁门征询了英、苏、中三方的意见,向日本政府发出了一道复文:“自投降之时起,日本天皇必须听命于美国最高司令官……日本政府之最后形式,将依日本人民自身表示之意愿确定之。”

两天后,美国飞机越过太平洋飞抵日本东京上空,从飞机上向下散发日语传单,其中包括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电文和同盟国复文。8月14日,日本又召开了御前会议。会上,陆相阿南惟几再恳请天皇向盟国提出照会:如果盟国不允许保护天皇制,那日本只有背水一战。阿南惟几的请求并没有使天皇无条件投降的决心改变,天皇不但下令起草了无条件投降的诏书,还将诏书录了音。阿南惟几声泪俱下地离开了会场。

8月15日,日本天皇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向盟国宣布无条件投降。28日,美国空军在东京降落,接着,大批的盟军在日本登陆。

9月2日,是日本向盟国举行签降仪式的日子。这天上午,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首先在投降书上签了字,接着,同盟国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美国代表尼米茨,中国代表徐永昌,英国代表福莱塞,苏联代表杰列维亚科等也依次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至此,日本帝国主义15年的侵略战争以彻底失败告终。

1945年4月25日,美国旧金山市中心的大歌剧院里一片沸腾,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兴奋地谈论着即将开幕的大会。是什么重要的大会让世界各国的人们聚集到了一起呢?原来,今天在这里举行的大会将要讨论联合国的成立,并制定《联合国宪章》。

下午4点左右,美、中、英、苏4个发起国和其他国家的代表先后走入歌剧院。紧接着,1800多名各国记者也进入会场,他们将成为这一历史性时刻的见证人。

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筹备创立的,它是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烧到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近20亿人被卷入战争,其中有5000万人死亡,全部交战国直接战费总额计11540亿美元。蒙受战争苦难的世界各国人民是多么渴望实现持久的和平啊。早在1941年英美两国发表的《大西洋宪章》里,两国首脑就提出了要在战争结束后建立一个“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道出了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的心声。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并签订了《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这是呼吁建立国际安全机构的开端。

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中,中、美、英三国代表商讨了战胜日本及战后的共同策略。不久,美、英、苏又在德黑兰举行会议,在这次会议期间,罗斯福与斯大林提出了战后成立联合国的建议,但这次会议并没有提出建立联合国的各个细节,这些细节是在一年后提出来的。1944年8月至10月,苏、美、英三国代表和中、美、英三国代表分别举行会议,讨论并拟定了《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建议》,在这个《建议》中,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各机构的组成。

尽管世界各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宗旨一致,但却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尤其是美国和苏联。作为两种社会制度的代表,美国和苏联永远都是针锋相对。美国的目标是想建立一个战后世界各国的协调机构,而苏联却以防止德、日法西斯侵略力量的再起为目标。此外,苏联代表提出的苏、美、中、英、法五大国享有否决权的问题也遭到了美、英的反对。

在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和丘吉尔终于与斯大林达成了协议,接受了苏联关于联合国的组织方案,同意五大国拥有否决权,并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列为联合国会员国。于是,几个大国才在举行制定联合国宪章的会议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并决定“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

参加“制宪会议”的中国代表是宋子文,当宋子文带领中国代表团成员步入旧金山歌剧院时,早已经在剧场外等候的华侨们激动地跑上前去向代表们献花,并高呼着“中国,中国!”几个月后,当日本法西斯在投降书上签字的时候,世界各地的中国人的喜悦更是无以言表。

大会的开幕式上,美国代表发表了简短的讲话,接着是新继任的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讲话,杜鲁门在讲话中强调了联合国对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的意义,并一再强调“和平”与“合作”是此次大会的两大主题。开幕式洋溢在一种和谐友好的气氛中。

“制宪会议”持续了整整两个月,这时的会员国已增至到51个。各国代表都先后在大会上发了言,研讨了会议的组织工作,并确定了英、俄、法、汉和西班牙语为大会正式工作语言。6月26日,大会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51个国家的代表在《宪章》上签了字。宋子文和胡适因病缺席,所以中国只有8名代表签了字,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董必武。为了纪念《宪章》的签订,6月26日这天又被称为“宪章日”。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宣布成立,并把总部设在美国东海岸纽约市的曼哈顿区。

玄奘西行记咒回之特级咒灵找回方针诡道姬德综穿之万人迷被动受宠四合院,掠夺系统诸天之从四合院送聋老太归西开始三国配角演义不会体罚的师傅不是好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