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背信弃义(1/1)
“属下认为,既然事已至此,便不需要再去追击韩馥了。”
看着逢纪说的这么直接,袁绍好奇的问道:“为何?”
逢纪笑了笑,显得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有两点原因,第一,韩馥已经失去冀州,成不了气候了,对主公没有威胁,而且我们对那支神秘军队了解甚少,贸然出兵恐怕会有不测,得不偿失,第二,主公刚刚占领冀州,应当安抚民心,稳定秩序,重新军事部署与防御。”
“元图不愧是我最器重的人,说的一点都没错。”对于逢纪的话,袁绍还是很认同的,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安稳下来,慢慢掌控整个冀州。
见袁绍对逢纪如此看重,许攸也不甘示弱,上前说道:“主公是否还忘记了一件事情?”
“何事?”袁绍有些疑惑。
“主公之前给公孙瓒写过一封密信,相约一同攻打冀州,然后平分冀州,如果没有公孙瓒的帮助,我们也不会如此轻而易举的拿下冀州,可万一公孙瓒真的来要?我等该如何回复呢?”
许攸的这句话算是点醒了袁绍,他居然把这件事给忘了。
“说的没错,现在确实要想好怎么应付公孙瓒了。”袁绍可从来没有想过要和公孙瓒平分冀州。
就在袁绍和众人商议如何办的时候,突然有人来报。
“启禀主公,北平太守公孙瓒派使者公孙越前来与主公商议要事。”
袁绍也觉得邪门了,怎么说什么来什么。
见躲不过去,袁绍便穿戴整齐,步出府邸,迎接公孙越的到来。
公孙越一身戎装,英姿飒爽,身后跟着数十名亲卫,显得气势汹汹。
两人相见,寒暄几句后,便直入主题。
“袁大人,我兄长公孙瓒闻你已夺了冀州,还自领了冀州牧,特命我前来,欲按旧约,共治此地。”公孙越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
袁绍微微一笑,心中却已盘算好一切:“公孙将军此言差矣,冀州乃我袁绍浴血奋战所得,岂能轻易与人共分?不过,念及你我两家往日情谊,以及共抗董卓之大义,我袁绍愿与公孙将军结盟,共谋天下大事。至于冀州,还请公孙将军另寻他路。”
公孙越闻言,脸色微变,显然对袁绍的答复并不满意。
“袁大人说笑了,难不成忘了之前的密信不成?”
闻言袁绍转过身来,目光深邃,叹息到:“自然没有忘,可公孙贤弟有所不知,治理一方非易事,需得深思熟虑,周全考量。冀州虽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我袁某人自领冀州以来,日夜不敢稍懈,唯恐辜负了百姓的期望。”
公孙越眉头紧锁,语气中多了几分急切:“袁大人此言差矣,冀州乃天下大州,物产丰饶,人口众多,若得公孙家与袁家联手,定能迅速恢复元气,再现昔日繁华。况且,当初我们可是有约在先,袁大人不会是想反悔吧?”
袁绍闻言,脸色微变,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
“公孙将军,我与你兄长之间确有约定,但世事变迁,人心难测。如今冀州局势复杂,我若轻易将冀州分与他人,如何向追随我的将士们交代?又如何向冀州的百姓们证明我的决心与能力?”
公孙越闻言,怒不可遏,猛地向前跨出一步,声音提高了几分:“袁大人此言,莫非是要背信弃义,置我们之间的盟约于不顾?公孙家虽非名门望族,但亦知‘一诺千金’之理。袁大人若真如此行事,只怕天下人都要耻笑于你!”
袁绍心中暗笑,面上却不动声色。
“公孙将军,你误会了。我袁绍岂是背信之人?只是,治理国家,非儿戏也。我欲在冀州推行一系列新政,以安民心,富国强兵。若此时分地而治,恐生乱象,反而不利于冀州的长远发展。”
公孙越冷笑一声,嘲讽道:“袁绍你真是好一番冠冕堂皇之词。莫非是欺我公孙家势弱不成?”
袁绍脸色一沉,说道:“孰强孰弱暂且不论,但共治冀州的事情就到此为止吧。”
公孙越怒视袁绍,心中虽有万般不甘,但也知在此地硬碰硬绝非上策,最终只能冷哼一声,转身就走。
看着公孙越离开的背影,袁绍心中早已起了杀心。
“颜良文丑,你二人速速赶往公孙越必经之地,设下埋伏,提着他的头颅回来见我。”
还不等颜良文丑领命,逢纪就被袁绍这一昏招给惊呆了。
“主公,公孙越若是在归途遭遇不测,公孙瓒必会以复仇之名,挥师南下,届时冀州初定,恐难以承受如此重压。”
袁绍闻言,不以为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转过身来,看着逢纪说道:“逢元图,你何时变得如此畏首畏尾?公孙瓒不过一介武夫,纵有千军万马,又能奈我何?我袁绍,既已自领冀州牧,便是要在这乱世之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霸业!区区公孙瓒,何足挂齿?”
辛评见状,连忙上前一步,试图缓和气氛:“主公息怒,逢先生所言,实乃为大局考虑。公孙瓒虽勇,但其麾下兵马亦非等闲之辈,且我冀州初定,民心未附,若此时与公孙瓒开战,恐非明智之举。”
袁绍冷哼一声,眼神中满是不屑。“民心?兵马?哼,我袁绍有的是手段收拢人心,扩充军力。至于公孙瓒,他若敢来,我便让他有来无回!”说罢,他大步流星地走向案几,猛地一拍,案上的茶具震颤不已。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许攸,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缓缓上前说道:“主公息怒,二位先生所言虽有理,但亦不必过于忧虑。攸有一计,或可解主公之忧。”
袁绍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好奇,看向许攸,示意其继续说下去。
许攸微微欠身,继续说道:“主公可令人假扮成董卓旧部,于公孙越归途设伏。董卓虽已逃往,但公孙瓒未必能立刻识破。如此一来,公孙越之死,便可嫁祸于董卓余孽,公孙瓒即便心有不甘,也只会将矛头指向那些虚无缥缈的董卓旧部,而非直接对准我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