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历史的沸点(全五卷) > 第三讲 论皇帝的诞生

第三讲 论皇帝的诞生(1/1)

公元前221年,嬴政成就了统一霸业,他因此将自己的名字深深镌刻在史册之中,这一年他三十九岁。过去的十年,是血与火的十年,秦军南征北战,将六国一一踩在脚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从此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硝烟渐渐散去,对于嬴政和他的王朝而言,一切都是崭新的。名不正则言不顺,首先遇到的问题便是如何称呼自己。

嬴政原本称号是秦王,这个称号和其他诸侯国国君是一样的,但如今他踏平六国,理应获得一个高于诸侯王地位的称号,如此才能显出他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用他自己的话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嬴政命大臣商议此事,丞相王绾等臣子认为,上古传说中有“三皇”和“五帝”,“三皇”是指天皇、地皇、泰皇,其中泰皇的地位最高,所以大臣们建议以“泰皇”做为新称号。对此,嬴政并不满意,他似乎觉得用“泰皇”也不足以显示他的伟大,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于是从“三皇”和“五帝”中各取一个字,称自己为“皇帝”。

“皇帝”这个称谓具有历史性意义。从秦始皇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斗转星移,时光荏苒,王朝更迭,物是人非,但“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专用称号一直没有变化,围绕这两个字,上演了许许多多人伦惨剧,父子、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相残比比皆是,为了争夺这个宝座,战火连绵,生灵涂炭,不计其数的百姓像蝼蚁一样被卷入其中,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外国尝有因宗教而战,自由而战的,但中国几千年来所战的却是皇帝一个问题”,概括得可谓一针见血。

在中国古代史上,出现过四百多位皇帝,表现杰出的能够数得上来,大部分不是碌碌无为就是昏庸残暴。从在位时间看,时间最长的应该是清朝康熙,坐了六十一年的皇帝宝座。实际掌控皇权最长的是他的孙子乾隆,虽然在位时间比他的爷爷少一年,但他在太上皇的位置上又待了三年,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又四个月。最短的应该是金朝的末代皇帝完颜承麟,他在位的时间仅仅只有半天。

“皇帝”不单单是个名称的创新,而是确立一套皇权系统。从此,皇帝的口头命令叫做“制”,发布的书面文告叫做“诏”,皇帝自称改为“朕”,大臣要称皇帝为“陛下”,这些称呼只能由皇帝专用,其他人胆敢使用,便是“大逆不道”的重罪,通常会被处以极刑。

嬴政创新不止如此,他废除了一直以来使用的谥号。谥号,简单地说,就是君王死后,根据他生平事迹和道德修养,由接班人或臣子给故去君王一个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可以说是“盖棺定论”。譬如周王朝第一个君王是周武王,他的真实名字叫做“姬发”,死后获得谥号为“武”,所以历史上称他为周武王。

嬴政认为“子议父,臣议君”这种做法不成体统,下令予以废除,改以数字为序。嬴政把自己封为“始皇帝”,自己的子孙叫做“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一直到“万世皇帝”,意思再明白不过,就是希望自己所创立的王朝千秋万代都要姓“秦”,所谓“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嬴政不会想到,秦王朝居然二世而斩,成为古代史上极为短命的王朝。

称呼的变革只是解决名分的问题,如何有效治理这个帝国,对于嬴政来说,才是真正的挑战。秦始皇首先要搭建中央朝廷的“领导班子”,他推出了“三公九卿”。“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政务、军务和司法监察。他们直接对皇帝负责。“九卿”是由“奉常”、“郎中令”、“太仆”等九个官员组成的政务机构,他们由丞相领导,但任免权归皇帝,所以他们效忠的是皇帝而不是丞相。

对于地方治理,最简单的选择,就是像过去一样将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儿子或其他皇室成员,常常说“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样的做法既符合常理,又不用太费脑子。当时嬴政手下的不少大臣都如此建议,但却遭到了廷尉李斯的反对,李斯认为周王朝就是采用这样的政策,结果王室成员一拿到土地,开始相互疏远进而发生战争,而周天子对此无能为力,以史为鉴,秦王朝不能重蹈覆辙。

秦始皇支持李斯的意见,决定采用郡县制。他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都是因为分封有侯王。实施分封就是树兵,想要寻求安宁,岂不难哉!”他下令把全国分为许多郡,各个郡设置长官——守、军队指挥官——尉等,郡下面设县,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官。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采用这样的方式,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二千年之政,皆秦政也”,这一套官僚体制为后世的国家治理提供了基本模式。

不少历史学家对秦的郡县制评价很高,钱穆先生说:“中国之有郡县的国家,实是一大发明,等于今日美国之有氢气弹。当时世界上是没有别的国家采用郡县制度建国的。”事实也证明,郡县制更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后来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清朝的三藩之乱等,都与分封制有极大关系。

秦王朝到底有多少个郡县,现在说法不一,普遍认为最早应该是三十六个,随着后来扩张,又增加了一些。现在的北京当时叫做广阳郡,感到最亲切的是九原郡,就是今天内蒙古包头,这是笔者的家乡,现在在包头市还有一个九原区,虽然没有考证过,但应该与秦朝郡县制有些关系。

郡县制只是秦始皇治理国家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一个重要的举措是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所谓“统一”,顾名思义,不是创建新标准,而是将秦国过去的标准推广为全国标准。

先说文字,六国过去使用的文字彼此有不小差异,显得比较繁杂,秦灭六国后统一为“小篆”,以后进一步简化为“隶书”,小篆倾向于郑重场合使用,隶书多在一般情况下使用,“书同文”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因为文字是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剑桥中国史》对此评价道:“如果没有秦的改革,可以想象,几个地区性的不同文字可能会长期存在下去。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能设想中国的政治统一能够长期维持,在造成政治统一和文化统一的一切力量中,文字的一致性几乎肯定是最有影响的因素。”

统一货币,秦始皇主要采取了两种途径:一是由国家统一铸币,严惩私人铸币,将货币的制造权掌握在国家手中。二是统一通行两种货币,即上币黄金和下币铜钱。改黄金以“镒”为单位,一镒为二十两。铜钱以“半两”为单位。铜钱造型为圆形方孔,俗称“秦半两”,这种圆形方孔的形态,成为中国古代铸造钱币的典范,原来六国通行的珠玉、龟贝、银锡等不得再充当货币。

度量衡就是各种计量器具,看上去不起眼,但却非常重要。谷物计量、土木工程、武器制造都是必不可少,身高的测定,甚至伤害罪伤口的测定都离不了它,所以秦王朝对度量衡的统一非常重视,将秦国原有度量衡推广到全国。

车轨的统一是更具有现代意义的改革。车轨就是车子两轮间的距离,战国时各国的车轮都不同,道路自然修得也不一样,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防范其他国战车的进攻。近现代也有这样的情况,

建国前山西土皇帝阎锡山,为了自保,就把山西的铁轨修得和其他省不一样,这样其他省的火车无法进入山西。交通是帝国流动的血脉,统一车轨和道路,使得血脉消除了梗阻,得以自由的流动。

统一天下后,始皇帝决定偃武休兵,他命令开展大规模的武器销毁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防六国实力死灰复燃,秦朝收集全国兵器集中到咸阳,销毁后铸成钟鐻和十二个体积庞大的铜人,放置在咸阳宫殿。

不过,血脉贲张的始皇帝注定不会消停太久,不久后他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军事行动方向截然相反,一南一北。北边攻击对象是匈奴,这个少数民族当时像牛皮癣一样,总是搞得中原政权非常不舒服。攻击匈奴的主将是著名将军蒙恬,公元前215年,他率领三十万大军一举击破匈奴,占领了河套地区,最远到达了今天内蒙乌拉特后旗的阴山一带。

赶走匈奴人后,蒙恬实施了一项很大的工程——“修长城”,说“修”而不是“建”,原因在于蒙恬并不是白手起家,而是将已经存在的燕长城、赵长城和秦长城连在一起,最终形成东起辽东半岛西到今天甘肃岷县的万里长城,从此长城成为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天然分界线,也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

说起秦修长城,与之关联最出名的故事无疑是“孟姜女哭长城”。说的是孟姜女的新婚郎君被征召去修长城,后来死在工地上,孟姜女千里寻夫到了长城边上,得知噩耗大哭不止,结果把长城哭倒了,下面露出许多白骨,孟姜女最后带着丈夫的遗骨回到家乡,以贞女的形象留名千古。这个故事显然是杜撰的,但类似的悲剧应该真实且大量存在。长城大多依山而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修建这样的工程,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为此而死亡的人数应不计其数。

南下作战的对象是百越人,就是生活在今天湖南、广东、广西、福建一带的少数民族。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大将屠睢和赵佗统帅五十万大军,南下征伐。北方军队很难适应南方潮湿闷热的天气,当地少数民族的抵抗也很顽强,秦军损失非常惨重,主将屠睢也被杀。直到四年后,秦军才击溃越人,设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将岭南划入秦的版图。

这次南征最有意义的事情,应属修建“灵渠”,这是一条人工运河,修建目的是为了运送粮草,保证南征军队的后勤补给,但客观上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在一起,从此中原的物资可以借水路转运到岭南。

经过南征北伐,以及对西南的开拓,终于形成了一个统一多民族帝国。有效管控这个帝国,畅通的交通体系显得极为重要,从公元前222年开始,秦始皇开始修筑以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驰道,类似现代的高速公路。著名的驰道有九条,从《汉书·贾山传》中得知,秦驰道在平坦之处,道宽五十步(约今69米),隔三丈(约今7米)栽一棵松树,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路中间为专供皇帝出巡车行的部分。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

征伐匈奴后,始皇帝又命令蒙恬修建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南至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的直道,全部用黄土夯实,全长七百多公里,中间穿越黄土高原,地势险恶,人迹罕至,成为联结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

荡平六国,御宇天下,文治武功,四海归顺。秦始皇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他决定要到泰山封禅,用这样的形式与上天直接交流,将自己的伟大功绩昭告上天。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群臣到达泰山封禅,并在这里立石刻字为念。秦始皇希望上天保佑帝国和他的肉身能够永存,可这注定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不觉中嬴政和他的帝国已经走在快速消亡的路上。

失忆后拿下死敌在阴霾里找到光浮生世界里的一粒微尘大秦:最强天道系统匿名夏季未解谜题寻找美男的路上我富养了苦命男主被鬼缠身的那一年雍正皇帝·恨水东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