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徐茂公演义 > 第三十七回

第三十七回(1/1)

第三十七回

杀国王盖苏文挑战募新兵张士贵欺君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是大唐鼎盛时期。茂公与李世民看着大唐的版图,心中十分高兴。茂公说:“如今大唐东至于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可称为世上最大的国家了!”

李世民说:“全仗军师运筹帷幄之中,决算千里之外呀!”

茂公对李世民的对外政策非常赞赏,而且坚决执行。李世民对四夷的策略,一是军事,二是通婚,互相配合,相得益彰。用茂公的话说,这叫远交而近攻。这两条基本策略的形成,也是二人商量而定的。

当年征服东突厥、薛延陀、吐谷浑等部族之后,当时的吐蕃赞普(酋长)松赞干布派专使,从西部高原来到大唐,献上黄金五千两、珍玩数百件,向李世民要求通婚,而且要与皇帝的女儿结婚,以结百年之好。

李世民心里很矛盾:答应他们的要求吧,又不忍心自己的女儿远去;不答应他们的要求吧,势必影响大唐与吐蕃的关系。一旦引起争端,这样遥远,征战实不方便。他便与茂公商量。茂公说:“现在吐蕃很强大,拥有骑兵数十万。如果与之结好,西南边疆可以安枕无忧了。十个指头都连着心,但手掌更重要。”

李世民被茂公说服了,决定送文成公主进吐蕃和亲,而且派亲族礼部尚书李道宗一路护送。松赞干布很高兴,在半途设驿站相迎。

文成公主带去了大唐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乃至生活习惯和衣服仪饰。婚后,松赞干布下令禁止本部鄙俗,并专派子弟到长安学习诗书琴画,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大唐与吐蕃的关系。

李世民说:“事实证明,当年送文成公主入蕃是很对的。”

茂公也知道文成公主在那里很好,生活习惯了,夫妻关系和睦,又生了孩子。

茂公说:“这件事,将产生深远影响,永垂史册!”

这一年八月,辽东镇守史有礼报来,言称高句丽东部大人盖苏文,杀了高句丽国王,自称莫离支(军民总管)。接着,又接到新罗国王向唐朝求救,言称高句丽联合百济,向新罗进攻,新罗危急。

朝鲜半岛北部是高句丽,离辽东最近;西南是百济;东南是新罗。这三国当时都是唐朝的属国。因为朝鲜半岛是东周箕子流落到那里,慢慢形成的国家,所以一直和内地关系极好。

茂公征服东突厥的时候,高句丽国王向辽东进犯过,当时抽不出兵力,唐太宗遣使议和,维持了这么多年。

如今高句丽发生政变,如果仍向唐朝称臣,唐朝也不会管得太多。新罗求助,说明高句丽向外用兵,将来势必危及唐朝边关。

李世民接了奏折,召茂公商议对策。

茂公说:“辽东三个属国,长期以来内部纷争,蠢蠢欲动。如果不彻底解决,早晚必酿成大乱。应及早平定,所以应该出兵。”

李世民点头说:“所见极是。如今四海皆平,还在乎一个小小高句丽?”

茂公不甚同意他的说法,说:“高句丽虽小,须越水而战,这是其一;这么多年,战争不起,将士多有松懈,更重要的是老将都已年迈,年轻人尚可为帅者不多,这是其二。如果征高句丽,当做好充分准备。”

李世民问:“军师还可出征吗?”

茂公说:“仅是出征,但不可为帅。”

李世民见茂公这样分析,心中暗暗鼓足勇气,说:“朕多年不见军营生活了,为了平定高句丽,朕愿御驾亲征!”

茂公见他说出这样的话,心中十分高兴,连连称道说:“万岁,果然宝刀未老!”

大政方针计议已定,剩下的就是准备工作。

李世民封茂公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靖为副总管,秦琼为元帅,尉迟恭为副元帅,张士贵为左军,何宗显为右军,罗通与徐震为左右先锋,程咬金押运粮草,契苾何力与阿史那杜尔为御营中郎将。

茂公命令造战船五百艘,再征兵四万人。

一日早朝后,李世民唤茂公到内宫,说:“朕昨夜做了一个梦,梦中见到了你的夫人袁紫烟。她向朕说了四句诗,就再也不见了。”

茂公笑了,心想他怎么还梦见了紫烟?便说:“万岁,真是巧了。臣连夜来做梦,总是梦见她。臣梦见她,是因为思念她。万岁总揽大唐臣民,日理万机,怎么有闲心梦见她呢?”

李世民也觉得奇怪。茂公问:“她向万岁说了哪四句诗啊?”

李世民说:“朕记得清清楚楚,现在就能念出来:‘家住山西一点红,飘飘四处无影踪。三岁孩子千两价,保你跨海去征东。’”

茂公想了想,自己也觉得好奇。其实呢,李世民亲自出征,这是大事。而且茂公又多次提出来,如今年轻将领中为帅者没有,他自然心中焦虑。焦虑忧思即成梦,而袁紫烟以阴阳之术出名,所以李世民梦见她,似也合乎情理。

这四句诗,其实也无非是李世民心头所盼而已。

茂公说:“臣来为万岁解解这个梦吧!‘家住山西一点红’,这是‘绛州’。‘飘飘四处无影踪’,是个‘雪(薛)’字。‘三岁孩子千两价’,是‘人(仁)贵’二字。‘保你跨海去征东’,就不必解释了。”

李世民大悟说:“噢,这是说绛州有个薛仁贵了。军师曾跟朕讲过这么一个人,那朕心中一定是想着他了!”

“不错,”茂公说,“你是盼着他能来,所以才有了这四句诗。其实,我也没有见过这个人,只是听人说,我羡慕此人武艺和胆略,所以跟你说过。”

三年前,茂公奉李世民之命,前往吐谷浑参贺可汗五十寿诞。席间,可汗的九个儿子因争汗位打了起来,来到天山脚下比武。这时来了一个壮士,他冲入阵前说:“我本过路之人,算我多管闲事。你们看那天山之上并排长着三枝红花,如果我连发三箭,射掉红花,你们各自回家,平安和睦相处;如果我射不掉,就凭你们厮杀算了。”

九个儿子都说:“好,你要射不下来,我们把你剁成肉泥!”

十个人互相击掌,立下誓言。

那壮士骑马弯弓连发三箭,箭箭中的,三枝红花落地。

九个儿子都服了。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九个儿子都想留住他。那壮士骑马而去,口中念道:

“布衣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三箭定天山的事,在吐谷浑传为美谈。

茂公回来后,就向李世民说了这件事。李世民也叹服,说:“此人若来投朕,多好!”

事隔几年,李世民心中仍想着这个未曾见面的人。

茂公说:“如今张士贵负责征兵,何不让他到绛州走走。万一遇上这个人呢,那可是天大的好事!”

李世民下诏令张士贵专程去绛州征募新兵,如有人叫薛仁贵,立即带他来朝见。

张士贵接旨,来到绛州征兵。常言说,打起招军牌,就有吃粮人。应征当兵的人,每日络绎不绝。但过了三天,就是没有见到一个叫薛仁贵的人。

事有凑巧,这薛仁贵果然是绛州人。绛州有个薛家集。薛家集有个薛财主名叫薛万举。这薛万举贩药材发了家,仁贵是他的小儿子。薛仁贵自幼不慕钱财,读书习武是他的爱好。再加上他力大无比,所以武艺长进很快,射箭更是百发百中。

他的两个哥哥都承父业经商。他们见仁贵不务正业,与他分了家。父亲死后,家道中落,他成了寒士,只靠射雁为生。临村有个柳家庄,柳员外家中大兴土木,请仁贵去帮工,因为仁贵有一身好力气,所以干活很中用,柳员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仁贵与柳氏结婚以后,仍然过着贫困的生活。仁贵常常叹息:“男儿学了一身武艺,只是不能报效国家!”

柳氏劝他安心等待。这一日,有人告诉他说绛州正在招兵去伐辽东。仁贵听了很高兴,回来跟柳氏商量。柳氏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就去吧!”

薛仁贵找出自己准备的衣袍甲胄,骑上白马,手提银枪,来到绛州。

张士贵已经招了许多新兵,准备回朝交旨了。这时候有人告诉他,来了一员白衣白袍、银盔银甲、身骑白马、手使银枪的年轻从军人。

张士贵听了暗想:一般穷人家的汉子当兵,哪有什么盔呀甲呀的,只有一身破烂衣服。怎么来了这么一个人?便找人把他叫来。张士贵见此人相貌非凡,气质不俗,又有这么好的衣袍甲胄,便问:“你叫什么名字?”

薛仁贵答:“我姓薛,名仁贵,是薛家集的,前来投军。”

张士贵大吃一惊,心想:皇上让我马上把此人送进京去,但我得看看他的武艺再说。于是,他让仁贵先试马上功夫,又试步下功夫。张士贵看了,心中暗暗惊讶:“这个年轻人,武艺绝伦,真是难得呀!”

张士贵说:“好,本将军收下你了。你回家准备一下,明日随我赴长安!”

薛仁贵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夜里,张士贵又想:这个人的相貌和年龄都与我姑爷何宗显相似:白衣白袍银盔银甲,身骑白马,手使银枪。但此人的武艺却比我姑爷高得多。我姑爷现为右军将军,只靠这次征辽,建功立业,凯旋升赏。如果我让此人出头作战,争下功劳都记在我姑爷的名下,那可就了不得了!

想到这里,便思谋着使薛仁贵既从军,又不让他出名的办法。

一直想到天亮,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

第二天,薛仁贵兴冲冲地来见张士贵。张士贵非常神秘地把他叫到屋里,让他坐下后,愁眉苦脸地说:“哎呀,年轻人,你还是回家去吧!”

仁贵很吃惊地问:“将军,你怎么一夜之间就变卦了?”

张士贵说:“不是我变卦,而是我不忍心叫你丢了性命啊!你不知道,我这次到绛州来征兵,是奉了皇上御旨的。皇上说,他曾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人就叫薛仁贵,他骑了一只白虎,追赶着要吃他。此人就在绛州地界。让我只要见到薛仁贵,就立刻把他解进京城问罪!”

仁贵听了不禁吸一口凉气,默默无语。张士贵望着他,催促说:“壮士,赶快回去吧!就算本将军抗旨不遵,欺瞒皇上了!”

仁贵真不忍心回去,可又怕送给皇上问罪,一时拿不定主意。

张士贵见他为难的样子,以商量的口气说:“如果你实在想投军,我倒有个主意,你可以更名改姓,在我帐中当一名火头军,不要出头露面,只听我调动就是了。等过些年,我再奏明皇上,恕尔无罪,也许有可能!”

仁贵听了,也只好听从张士贵的主意,更名改姓,做一名火头军,烧火做饭了。

张士贵回京向李世民交旨。李世民问他:“可否招到薛仁贵?”

张士贵说:“臣招兵四万,未见有薛仁贵。”

李世民很不高兴,也没有办法。他对茂公说:“也许此人不在绛州。”

茂公补充说:“也许在绛州,不愿投军;也许有其他原因。不过,这个人是有的。”

李世民想了想说:“如在全国行文,召薛仁贵进京如何?”

茂公说:“只能说万岁求贤心切。如果在全国下诏,叫薛仁贵的人,不计其数,从中挑选是可以的。但征东迫在眉睫,不容这么做了!”

李世民只好说:“等以后再议吧!”

十月初一,李世民下旨御驾亲征,东伐高句丽,分水旱两路进军。

第一路步骑六万自莱州渡海赴平壤。李世民乘御船在第一路,徐茂公为监军,秦琼、尉迟恭、张士贵、何宗显、契苾何力等各司其职。

第二路由李靖为监军,徐震、罗通、秦怀玉、程通等人随之,由长安出发,直扑辽东。

程咬金为总后勤,供应两路粮草。

大军起程之日,文武百官相送。李世民的儿子李治赴定州驻扎,负责后方军机事务。

茂公率军渡海到达辽河,李靖也如期兵抵辽东。

高句丽的盖苏文听说唐军到来,十分恐慌,便退到白岩城坚守,以待战机。

茂公渡过辽河,兵临辽东城下,城下有堑壕数丈宽,要想攻城,必须把堑壕填平。茂公与李世民率兵背土填壕,士兵士气大振,一举攻下辽东城。契苾何力身中弓矢,李世民亲自为其吮血;阿史那杜尔中槊,茂公为他敷药。感动得二人跪在地上痛哭,说:“皇上与监军这样厚待我们,真比父母还好!为大唐效命,死也值得!”

盖苏文的白岩城被唐军包围。他一见不好,来了个假投降。

秦琼与尉迟恭都主张,一举拿下白岩城。李世民见将士这么勇敢,便同茂公商量。茂公说:“不管盖苏文是假降,还是真降,我们都要接受。”

尉迟恭说:“士兵们作战勇敢,不怕礌石和弓矢,冒死登城。一旦受降,不是要打击士兵的作战情绪吗?”

茂公笑笑说:“作为主帅用兵,要权衡各个方面。有利有理有节,方能取得根本的胜利。你这个副元帅可要注意,有些士兵进城之后抢掠财物啊!”

李世民说:“军士的赏银,我从国库发给。万万注意,不可抢掠呀!”

茂公又说:“万岁的话很对。我们作战不仅仅是为了破城。城中的百姓免遭杀掠,这是最重要的。”

尉迟恭被说服了,接受了盖苏文的投降。

醉知溪被拐24年,惊天身世被姐姐曝光最强辅导员系统,拯救脆皮大学生私藏千亿娇妻,豪门大佬狠狠宠总裁哥哥宠上天我SSS级天赋红颜多亿点怎么了历史的沸点(全五卷)失忆后拿下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