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政道】谦和的“大兵将军”布莱德雷(1/1)
【中庸政道】谦和的“大兵将军”布莱德雷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大军纵横于亚、非、欧各大洲的战场。所谓时势造英雄,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很多优秀的将领涌现出来,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美军璀璨的将星中,布莱德雷堪称独树一帜的人物。他性格内向,沉稳持重,关爱普通士兵,被亲切地称为“大兵将军”。
布莱德雷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中部伦道夫县克拉克村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父亲约翰是当地一名小有名气的教师。约翰在布莱德雷很小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认字,6岁那年送他进学校读书,期望他将来能有一番出息。在父亲的熏陶和教导下,布莱德雷自小就特别喜欢读书,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父亲还经常带着他去野外打猎,教会他一手好枪法。虽然家庭不富裕,但布莱德雷感到生活质朴而快乐。15岁那年,父亲去世,布莱德雷不得不一边上学,一边打工以贴补家用。两年后,布莱德雷以优异的成绩从高中毕业。他此时的理想是将来能成为一名律师,然而由于没钱上学,布莱德雷就找了份修蒸汽机的工作,希望攒足了钱再去上学。
有一天,有人告诉他:进西点军校读书可以不用花钱。西点军校是美军部队将军的摇篮,台阶很高,需要有议员引荐才能入校读书。布莱德雷想办法找到一名议员,并在对方的引荐下如愿以偿地进入西点军校。军校的生活残酷而又丰富,布莱德雷在这里经过几年的洗礼,终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将官。
和平年代,布莱德雷没有机会上战场,就在西点军校潜心进修,了大量的军事著作,充实自己的学识,使得自己的军事才华更上一层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向德国宣战,这给布莱德雷以检验自己才能的机会。他奉命重建美军第82师,任师长,并获得临时少将军衔。
摆在布莱雷德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新征上来的兵什么也不懂,没有组织没有纪律。布莱雷德明白,对于新兵打骂是无济于事的,于是他采取了人道的措施,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处处关心他们,使他们感到部队的温暖。在进行野外训练时,常常身先士卒,同他们一起训练,不搞任何的特殊,这拉近了士兵和将官的距离,士兵们亲切地称他为“大兵”。
重振第82师后,陆军部又让他整顿毫无战斗力的第28师。布莱雷德上任后,凭借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很快就赢得了士兵的心。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这支部队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战斗部队。
一名新闻记者在参观了第28师的演习后,在文章中写道:“他不是一位能成为传奇式英雄的显眼人物,也没有足以引起人们好奇心的神秘感。他有时很粗鲁,但人们对他的咒骂少得不值一提。在显示个人尊严与轻视某种东西的仪式上,布莱德雷显得坚毅刚强。他治军严谨,把荣誉归于一边。但是不要把迷人的魅力与领导艺术混淆起来。布莱德雷是一位卓越的领导人,他不仅受人尊重,而且赢得人们对他的忠诚。这些都令士兵和军官对他的指挥唯命是从,这就是他的性格的关键所在。”这正是布莱德雷的个人魅力。
1943年2月,布莱德雷被调往北非,首次踏上了统兵作战的重任。然而,他很快就发现,盟军内部矛盾重重,英、美两国在非洲的利益争夺相当激烈,盟军将领之间也各自心怀芥蒂。在很多的军事会议上,盟军将领往往就军队的指挥权、战略方针等方面展开激烈的争夺。
布莱德雷尽量协调双方关系,不让矛盾扩大。突尼斯战役中,布莱德雷指挥的美军为击溃德军贡献颇大,仅俘获敌军就有4万人。但英军统帅蒙哥马利为了独享胜利的荣誉,在英国掀起一场宣传自己的活动。而布莱德雷只向艾森豪威尔拍发了寥寥几字的电报:“任务完成。”
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与巴顿指挥的美军经常发生一些旨在争抢战功的摩擦。巴顿将军是员悍将,脾气暴躁,而布莱德雷则沉稳行事,始终维护盟军之大局。有一次,巴顿在一个后方医院里出手打了美军士兵的耳光,引起轩然大波,院方向布莱雷德递交了一份“打耳光事件”经过的报告。按照规定,布莱德雷应该将这份报告递交给陆军部,但他考虑到如果将这份报告上交,巴顿将军恐怕有丢官罢职的危险,就破例将这份报告锁进了保险柜,保住了巴顿。
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布莱德雷也由非洲调到了欧洲战场。他此时累功升任集团军司令,大权在握。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向德国挺进。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蒙哥马利多次与他发生争论,他总是以大局为重,能退让尽量退让,一次又一次地化解了美英的冲突。1945年3月,对德战争到了最后阶段,盟军的高级将领们开始制订最后征服德国的作战计划。由于这个战略计划主要是由布莱德雷提出来的,所以许多人将这个计划称为“布莱德雷计划”。但谦逊的布莱德雷却没有独享功劳,一再地对别人说这一计划是大家共同构想出来的。战后,布莱德雷又在其他的岗位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杜鲁门总统为了表彰布莱德雷的功勋,晋升其为美国陆军正式的五星上将,并向他授予功勋勋章。
中庸之道在布莱德雷身上得到了恰如其分的注解。布莱德雷谦逊、宽厚,赢得了士兵的心,也赢得了民心,他的人生价值因而得以实现,生命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