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第六(1/1)
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第六
楚 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 也。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 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 伯。伯者,孙卿门人也。及秦焚书, 各别去。
高祖 兄弟四人,长兄伯,次仲, 伯蚤卒。高祖既为沛公,景驹自立为 楚王。高祖使仲与审食其留侍太上 遇项梁,共立楚怀王。因西攻南阳, 入武关,与秦战于蓝田。至霸上,封 交为文信君,从入蜀汉,还定三秦, 诛项籍。即帝位,交与卢绾常侍上, 出入卧内,传言语诸内事隐谋。而上 从父兄刘贾数别将。
汉 六年,既废楚王信,分其地为 二国,立贾为荆王,交为楚王,王薛 郡、东海、彭城三十六县,先有功 也。后封次兄仲为代王,长子肥为齐 王。
初 ,高祖微时,常避事,时时与 宾客过其丘嫂食。嫂厌叔与客来,阳 而伯子独不得侯。太上皇以为言,高 祖曰:“某非敢忘封之也,为其母不 长者。”七年十月,封其子信为羹颉 侯。
元王 既至楚,以穆生、白生、申 公为中大夫。高后时,浮丘伯在长 安,元王遣于郢客与申公俱卒业。文 帝时,闻申公为《诗》最精,以为博 士 。元王好《诗》,诸子皆读 《诗》,申公始为《诗》传,号《鲁 诗》。元王亦次之《诗》传,号曰 《元王诗》,世或有之。
高后时, 以元王子郢客为宗正, 嗣,是为夷王。申公为博士,失官, 随郢客归,复以为中大夫。立四年 薨,子戊嗣。文帝尊宠元王,子生, 爵比皇子。景帝即位,以亲亲封元王 宠子五人:子礼为平陆侯,富为休 侯,岁为沈犹侯,执为宛朐侯,调为 棘乐侯。
初 ,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 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 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 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 怠,不去,焚人将钳我于市。”称疾 卧。申公、白生强起之曰:“独不念 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 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先 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 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忘道之 人,胡可与久处!岂为区区之礼 哉?”遂谢病去。申公、白生独留。
王 戊稍淫暴,二十年,为薄太后 服私奸,削东海、薛郡,乃与吴通 谋。二人谏,不听,胥靡之,衣之赭 衣,使杵臼雅舂于市。休侯使人谏 王,王曰:“季父不吾与,我起,先 取季父矣。”休侯惧,乃与母太夫人 奔京师。二十一年春,景帝之三年 也,削书到,遂应吴王反。其相张 夷吾,起兵会吴西攻梁,破棘壁,至 昌邑南,与汉将周亚夫战。汉绝吴、 楚粮道,士饥,吴王走,戊自杀,军 遂降汉。
汉 已平吴、楚,景帝乃立宗正平 陆侯礼为楚王,奉元王后,是为文 王。三年薨,子安王道嗣。二十二年 薨,子襄王注嗣。十二年薨,子节王 纯嗣。十六年薨,子延寿嗣。宣帝即 位,延寿以为广陵王胥武帝子,天下 有变必得立,阴欲附倚辅助之,故为 其后母弟赵何齐取广陵王女为妻。与 何齐谋曰:“我与广陵王相结,天下 书遗广陵王曰:“愿长耳目,毋后人 有天下。”何齐父长年上书告之。事 下有司,考验辞服,延寿自杀。立三 十二年,国除。
初 ,休侯富既奔京师,而王戊 反,富等皆坐免侯,削属籍。后闻其 数谏戊,乃更封为红侯。太夫人与窦 太后有亲,惩山东之寇,求留京师, 诏许之,富子辟强等四人供养,仕于 朝。太夫人薨,赐茔,葬灵户。富传 国至曾孙,无子,绝。
辟 强字少卿,亦好读《诗》能属 文。武帝时,以宗室子随二千石论 霍光曰:“将军不见诸吕之事乎?处 伊尹,周公之位,摄政擅权,而背宗 室,不与共职,是以天下不信,卒至 于灭亡。今将军当盛位,帝春秋富, 宜纳宗室,又多与大臣共事,反诸吕 道,如是则可以免患。”光然之,乃 择宗室可用者。辟强子德待诏丞相 府,年三十余,欲用之。或言父见 在,亦先帝之所宠也。遂拜辟强为光 禄大夫,守长乐卫尉,时年已八十 矣。徙为宗正,数月卒。
德 字路叔,修黄、老术,有智 略。少时数言事,召见甘泉宫,武帝 谓之“千里驹”。昭帝初,为宗正 鸿胪丞,迁太中大夫,后复为宗正, 杂案上官氏、盖主事。德常持《老 子》“知足”之计。妻死,大将军光 欲以女妻之,德不敢取,畏盛满也。 盖长公主孙谭遮德自信,德数责以公 主起居无状。侍御史以为光望不受 女,承指劾德诽谤诏狱,免为庶人, 屏居山田。光闻而恨之,复白召德守 青州刺史。岁余,复为宗正,与立宣 帝,以定策赐爵关内侯。地节中,以 亲亲行谨厚封为阳城侯。子安民为郎 中右曹,宗家以德得官宿卫者二十余 人。
德 宽厚,好施生,每行京兆尹 以振昆弟宾客食饮,曰:“富,民之 怨也。”立十一年,子向坐铸伪黄 金,当伏法,德上书讼罪。会薨,大 鸿胪奏德讼子罪,失大臣体,不宜赐 谥、置嗣。制曰:“赐谥缪侯,为置 嗣。”传至孙庆忌,复为宗正、太 常。薨,子岑嗣,为诸曹中郎将,列 校尉,至太常。薨,传子,至王莽 败,乃绝。
向 字子政,本名更生。年十二, 以父德任为辇郎。既冠,以行修饬擢 为谏大夫。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 招选名儒俊材置左右。更生以通达能 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 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 道延命方,世人莫见,而更生父德武 帝时治淮南狱得其书。更生幼而读 诵,以为奇,献之,言黄金可成。上 令典尚方铸作事,费甚多,方不验。 上乃下更生吏,吏劾更生铸伪黄金, 系当死。更生兄阳城侯安民上书,入 国户半,赎更生罪。上亦奇其材,得 逾冬减死论。会初立《穀梁春秋》, 征更生受《穀梁》,讲论《五经》于 石渠。复拜为郎中给事黄门,迁散 骑、谏大夫、给事中。
元帝 初即位,太傅萧望之为前将 尚书事,甚见尊任,更生年少于望 之、堪,然二人重之,荐更生宗室忠 直,明经有行,擢为散骑、宗正给事 中,与侍中金敞拾遗于左右。四人同 心辅政,患苦外戚许、史在位放纵, 而中书宦官弘恭、石显弄权。望之、 堪、更生议,欲白罢退之。未白而语 泄,遂为许、史及恭、显所谮诉, 堪、更生下狱,及望之皆免官。语在 《望之传》。其春地震,夏,客星见 昴、卷舌间。上感悟,下诏赐望之爵 关内侯,奉朝请。秋,征堪、向,欲 以为谏大夫,恭、显白皆为中郎。 焉,乃使其外亲上变事,言:
窃 闻故前将军萧望之等,皆忠正 无私,欲致大治,忤于贵戚尚书。今 道路人闻望之等复进,以为且复见毁 谗,必曰尝有过之臣不宜复用,是大 不然。臣闻春秋地震,为在位执政太 盛也,不为三独夫动,亦已明矣。且 往者高皇帝时,季布有罪,至于夷 灭,后赦以为将军,高后、孝文之间 卒为名臣。孝武帝时,皃宽有重罪 系,按道侯韩说谏曰:“前吾丘寿王 死,陛下至今恨之;今杀宽,后将复 大恨矣!”上感其言,遂贳宽,复用 父偃取奏之,下吏,罪至不道,幸蒙 不诛,复为太中大夫、胶西相,以老 病免归。汉有所欲兴,常有诏问。仲 舒为世儒宗,定议有益天下。孝宣皇 帝时,夏侯胜坐诽谤系狱三年,免为 庶人。宣帝复用胜,至长信少府、太 子太傅,名敢直言,天下美之。若乃 群臣,多此比类,难一二记。有过之 臣,无负国家,有益天下,此四臣 者,足以观矣。
前 弘恭奏望之等狱决,三月,地 大震。恭移病出,后复视事,天阴雨 雪。由是言之,地动殆为恭等。
臣愚以为宜退恭、显以章蔽善之 太平之门开,灾异之原塞矣。
书 奏,恭、显疑其更生所为,白 请考奸诈。辞果服,遂逮更生系狱, 下太傅韦玄成、谏大夫贡禹,与廷尉 杂考。劾更生前为九卿,坐与望之、 堪谋排车骑将军高、许、史氏侍中 者,毁离亲戚,欲退去之,而独专 权。为臣不忠,幸不伏诛,复蒙恩征 用,不悔前过,而教令人言变事,诬 罔不道。更生坐免为庶人。而望之亦 坐使子上书自冤前事,恭、显白令诣 狱置对。望之自杀。天子甚悼恨之, 乃擢周堪为光禄勋,堪弟子张猛光禄 几已得复进,惧其倾危,乃上封事谏 曰:
臣 前幸得以骨肉备九卿,奉法不 谨,乃复蒙恩。窃见灾异并起,天地 失常,征表为国。欲终不言,念忠臣 虽在甽亩,犹不忘君,忄卷々之义 也。况重以骨肉之亲,又加以旧恩未 报乎!欲竭愚诚,又恐越职,然惟二 恩未报,忠臣之义,一杼愚意,退就 农亩,死无所恨。
臣闻 舜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 至也。众贤和于朝,则万物和于野。 故箫《韶》九成,而凤皇来仪;击石 贤,罔不肃和,崇推让之风,以销分 争之讼。文王既没,周公思慕,歌咏 文王之德,其《诗》曰:“于穆清 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 德。”当此之时,武王、周公继政, 朝臣和于内,万国欢于外,故尽得其 欢心,以事其先祖。其《诗》曰: “有来雍雍,至止肃肃,相维辟公, 天子穆穆。”言四方皆以和来也。诸 侯和于下,天应报于上,故《周颂》 曰“降福穰穰”,又曰“饴我釐 麰”,釐麰,大麦也,始自天降。此 皆以和致和,获天助也。
下 至幽、厉之际,朝廷不和,转 良,相怨一方。”众小在位而从邪 议,歙歙相是而背君子,故其《诗》 曰“歙歙訿々,亦孔之哀!谋之其 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 依!”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勉 强以从王事则反见憎毒谗诉,故其 《诗》曰:“密勿从事,不敢告劳, 无罪无辜,谗口嗷嗷!”当是之时, 日月薄蚀而无光,其《诗》曰:“朔 日辛卯,日有蚀之,亦孔之丑!”又 曰:“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 民,亦孔之哀!”又曰:“日月鞠 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 “百川沸腾,山冢卒崩,高岸为谷, 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霜降失节,不以其时,其《诗》曰: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 亦孔之将!”言民以是为非,甚众大 也。此皆不和,贤不肖易位之所致 也。
自此之后, 天下大乱,篡杀殃祸 并作,厉王奔彘,幽王见杀。至乎平 王末年,鲁隐之始即位也,周大夫祭 伯乖离不和,出奔于鲁,而《春秋》 为讳,不言来奔,伤其祸殃自此始 也。是后尹氏世卿而专恣,诸侯背畔 二,彗星三见,夜常星不见,夜中星 陨如雨一,火灾十四。长狄入三国, 五石陨坠,六<皃鸟>退飞,多麋,有 蜮、蜚,鸲鹆来巢者,皆一见。昼冥 晦。雨木冰。李梅冬实。七月霜降, 草木不死。八月杀菽。大雨雹。雨雪 雷霆失序相乘。水、旱、饥、蝝、 螽、螟蜂午并起。当是时,祸乱辄 应,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 奔走,不得保其 社稷者,不可胜数 也。周室多祸:晋败其师于贸戎;伐 其郊;郑伤桓王;戎执其使;卫侯朔 召不住,齐逆命而助朔;五大夫争 不能复兴。
由 此观之,和气致祥,乖气致 异;祥多者其国安,异众者其国危, 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今陛下 开三代之业,招文学之士,优游宽 容,使得并进。今贤不肖浑殽,白黑 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章交公 车,人满北军。朝臣舛午,胶戾乖 刺,更相谗诉,转相是非。傅授增 加,交书纷纠,前后错缪,毁与浑 乱。所以营感耳目,感移心意,不可 胜载。分曹为党,往往群朋,将同心 以陷正臣。正臣进者,治之表也;正 臣陷者,乱之机也。乘治乱之机,未 朝,羽翼阴附者众,辐凑于前,毁与 将必用,以终乖离之咎。是以日月无 光,雪霜夏陨,海水沸出,陵谷易 处,列星失行,皆怨气之所致也。夫 遵衰周之轨迹,循诗人之所刺,而欲 以成太平,致雅颂,犹却行而求及前 人也。初元以来六年矣,案《春秋》 六年之中,灾异未有稠如今者也。夫 有《春秋》之异,无孔子之救,犹不 能解纷,况甚于《春秋》乎?
原 其所以然者,谗邪并进也。谗 邪之所以并进者,由上多疑心,既已 用贤人而行善政,如或谮之,则贤人 贼之口;持不断之意者,开群枉之 门。义邪进则众贤退,群枉盛则正士 消。故《易》有“否、“泰”。小人 道长,君子道消,君子道消,则政日 乱,故为“否”。否者,闭而乱也。 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小人道消,则 政日治,故为“泰”。泰者,通而治 也。《诗》又云“雨雪麃麃,见晛聿 消”,与《易》同义。昔者鲧、共 工、驩兜与舜、禹杂处尧朝,周公与 管、蔡并居周位,当是时,迭进相 毁,流言相谤,岂可胜道哉!帝尧、 成王能贤舜、禹、周公而消共工、 管、蔡,故以大治,荣华至今。孔子 消孔子、叔孙,故以大乱,污辱至 今。故治乱荣辱之端,在所信任;信 任既贤,在于坚固而不移。《诗》云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言守善笃 也。《易》曰“涣汗其大号”,言号 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今出善 令,未能逾时而反,是反汗也;用贤 未能三旬而退,是转石也。《论语》 曰:“见不善如探汤。”今二府奏佞 谄不当在位,历年而不去。做出令则 如反汗,用贤则如转石,去佞则如拔 山,如此望阴阳之调,不亦难乎!
是 以群小窥见间隙,缘饰文字, 《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 小。”小人成群,诚足愠也。昔孔子 与颜渊、子贡更相称誉,不为朋党; 禹、稷与皋陶传相汲引,不为比周。 何则?忠于为国,无邪心也。故贤人 在上位,则引其类而聚之于朝, 《易》曰“飞龙在天,大人聚也”; 在下位,则思与其类俱进,《易》曰 “拔茅茹以其汇,征吉”。在上则引 其类,在下则推其类,故汤用伊尹, 不仁者远,而众贤至,类相致也。今 佞邪与贤臣并在交戟之内,合党共 谋,违善依恶,歙歙訿々,数设危险 之言,欲以倾移主上。如忽然用之, 者也。
自 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 故舜有四放之罚,而孔子有两观之 诛,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今以陛下 明知,诚深思天地之心,迹察两观之 诛,览“否”、“泰”之卦,观雨雪 之诗,历周、唐之所进以为法,原 秦、鲁之所消以为戒,考祥应之福, 省灾异之祸,以揆当世之变,放远佞 邪之党,坏散险诐之聚,杜闭群枉之 门,广开众正之路,决断狐疑,分别 犹豫,使是非炳然可知,则百异消 灭,而众祥并至,太平之基,万世之 利也。
臣 幸得托肺附,诚见阴阳不调, 以救今事一二,条其所以,不宜宣 泄。臣谨重封昧死上。
恭 、显见其书,愈与许、史比而 怨更生等。堪性公方,自见孤立,遂 直道而不曲。是岁夏寒,日青无光, 恭、显及许、史皆言堪、猛用事之 咎。上内重堪,又患众口之浸润,无 所取信。时长安令杨兴以材能幸,常 称誉堪。上欲以为助,乃见问兴: “朝臣龂龂不可光禄勋,何邪?”兴 者,倾巧士,谓上疑堪,因顺指曰: “堪非独不可于朝廷,自州里亦不可 也。臣见众人闻堪前与刘更生等谋毁 罪而诛?今宜奈何?”兴曰:“臣愚 以为可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勿 令典事。明主不失师傅之恩,此最策 之得者也。”上于是疑。会城门校尉 诸葛丰亦言堪、猛短,上因发怒免 丰。语在其传。又曰:“丰言堪、猛 贞信不立,联闵而不治,又惜其材能 未有所效,其左迁堪为河东太守,猛 槐里令。”
显 等专权日甚。后三岁余,孝宣 庙阙灾,其晦,日有蚀之。于是上召 诸前言日变在堪、猛者责问,皆稽首 谢。乃因下诏曰:“河东太守堪,先 愊,信有忧国之心。以不能阿尊事 贵,孤特寡助,抑厌遂退,卒不克 明。往者众臣见异,不务自修,深惟 其故,而反晻昧说天,托咎此人。联 不得已,出而试之,以彰其材。堪出 之后,大变仍臻,众亦嘿然。堪治未 期年,而三老官属有识之士咏颂其 美,使者过郡,靡人不称。此固足以 彰先帝之知人,而联有以自明也。俗 人乃造端作基,非议诋欺,或引幽 隐,非所宜明,意疑以类,欲以陷 之,联亦不取也。联迫于俗,不得专 心,乃者天著大异,联甚惧焉。今堪 为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领尚书 事。猛复为太中大夫给事中。显干尚 书事,尚书五人,皆其党也。堪希得 见,常因显白事,事决显口。会堪疾 瘖,不能言而卒。显诬谮猛,令自杀 于公车。更生伤之,乃著《疾谗》、 《擿要》、《救危》及《世颂》,凡 八篇,依兴古事,悼己及同类也。遂 废十余年。
成帝即 位,显等伏辜,更生乃复 进用,更名向。向以故九卿召拜为中 郎,使领护三辅都水。数奏封事,迁 光禄大夫。是时,帝元舅阳平侯王凤 向以为外戚贵盛,凤兄弟用事之咎。 而上方精于《诗》、《书》,观古 文,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向见 《尚书·洪范》,箕子为武王陈五行 阴阳休咎之应。向乃集合上古以来历 春秋六国至秦、汉符瑞灾异之记,推 迹行事,连传祸福,著其占验,比类 相从,各有条目,凡十一篇,号曰 《洪范五行传论》,奏之。天子心知 向忠精,故为凤兄弟起此论也,然终 不能夺王氏权。
久之,营起昌陵,数年不成,复 还归延陵,制度泰奢。向上蔬谏曰:
臣闻 《易》曰:“安不忘危,存 故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 而是非分明。王者必通三统,明天命 所授者博,非独一姓也。孔子论 《诗》,至于“殷士肤敏,裸将于 京”,喟然叹曰:“大哉天命!”善 不可不传于子孙,是以富贵无常;不 如是,则王公其何以戒慎,民萌何以 劝勉?”盖伤微子之事周,而痛殷之 亡也。虽有尧、舜之圣,不能化丹朱 之子;虽有禹、汤之德,不能训未孙 之桀、纣。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 也。昔高皇帝既灭秦,将都雒阳,感 寤刘敬之言,自以德不及周,而贤于 阻。世之长短,以德为效,故常战 粟,不敢讳亡。孔子所谓“富贵无 常”,盖谓此也。
孝 文皇帝居霸陵,北临厕,意凄 怆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 山石为椁,用纻絮斫陈漆其间,岂可 动哉!”张释之进曰:“使其中有可 欲,虽锢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 欲,虽无石椁,又何慼焉?”夫死者 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 言,为无穷计也。孝文寤焉,遂薄 葬,不起山坟。
《 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 以薪,臧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 皆小,葬具甚微。舜葬苍梧,二妃不 从。禹葬会稽,不改其列。殷汤无葬 处。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 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樗里子葬于武 库,皆无丘陇之处。此圣帝明王贤君 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其贤臣孝 子亦承命顺意而薄葬之,此诚奉安君 父,忠孝之至也。
夫 周公,武王弟也,葬兄甚微。 孔子葬母子防,称古墓而不坟,曰: “丘,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不识 也。”为四尺坟,遇雨而崩。弟子修 之,以告孔子,孔子流涕曰:“吾闻 之间,穿不及泉,敛以时服,封坟掩 坎,其高可隐,而号曰:“骨肉归复 于土,命也,魂气则无不之也。”夫 赢、博去吴千有余里,季子不归葬。 孔子往观曰:“延陵季子于礼合 矣。”故仲尼孝子,而延陵慈父, 舜、禹忠臣,周公弟弟,其葬君亲骨 肉,皆微薄矣;非苟为俭,诚便于体 也。宋桓司马为石椁,仲尼曰“不如 速朽。”秦相吕不韦集知略之士而造 《春秋》,亦言薄葬之义,皆明于事 情者也。
逮 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十有 余年,越人发之。及秦惠文、武、 多其瘗臧,咸尽发掘暴露,甚足悲 也。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 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 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 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珍宝 之臧,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 盛,不可胜原。又多杀官人,生薶工 匠,计以万数。天下苦其役而反之, 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 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 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 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椁。自古 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 岂不哀哉!
是 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 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 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由是观 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 矣。周德既衰而奢侈,宣王贤而中 兴,更为俭官室,小寝庙。诗人美 之,《斯干》之诗是也,上章道宫室 之如制,下章言子孙之众多也。及鲁 严公刻饰宗庙,多筑台囿,后嗣再 绝,《春秋》刺焉。周宣如彼而昌, 鲁、秦如此而绝,是则奢俭之得失 也。
陛 下即位,躬亲节俭,始营初 坟墓,积以万数,营起邑居,期日迫 卒,功费大万百余。死者恨于下,生 者愁于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 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臣甚惽焉。 以死者为有知,发人之墓,其害多 矣;若其无知,又安用大?谋之贤知 则不说,以示众庶则苦之;若苟以说 愚夫淫侈之人,又何为哉!陛下仁慈 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 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 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比方 丘垅,说愚夫之目,隆一时之观,违 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 制,下观贤知穆公、延陵、樗里、张 释之之意。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 安神,可以为则;秦昭、始皇增山厚 臧,以侈生害,足以为戒。初陵之 橅,宜从公卿大臣之议,以息众庶。
书奏,上甚感向言,而不能从其 计。
向 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 微贱,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 外,自近者始。故采取《诗》、 《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 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 传》,凡八篇,以戒天子。及采传记 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 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
时上无 继嗣,政由王氏出,灾异 浸甚。向雅奇陈汤智谋,与相亲友, 独谓汤曰:“灾异如此,而外家日 盛,其渐必危刘氏。吾幸得同姓末 属,累世蒙汉厚恩,身为宗室遗老, 历事三主。上以我先帝旧臣,每进见 常加优礼,吾而不言,孰当言者?” 向遂上封事极谏曰:
臣闻人 君莫不欲安,然而常危; 莫不欲存,然而常亡:失御臣之术 也。夫大臣操权柄,持国政,未有不 国事,世执朝柄。终后田氏取齐;六 卿分晋;崔杼弑其君光;孙林父、甯 殖出其君衎,弑其君剽;季氏八佾舞 于庭,三家者以《雍》彻,并专国 政,卒逐昭公。周大夫尹氏管朝事, 浊乱王室,子朝、子猛更立,连年乃 定。故经曰“王室乱”,又曰“君氏 杀王子克”,甚之也。《春秋》举成 败,录祸福,如此类甚众,皆阴盛而 阳微,下失臣道之所致也。故《书》 曰:“臣之有作威作福,害于而家, 凶于而国。”孔子曰“禄去公室,政 逮大夫”,危亡之兆。秦昭王舅穰侯 国,国甚危殆,赖寤范睢之言,而秦 复存。二世委任赵高,专权自恣,壅 蔽大臣,终有阎乐望夷之祸,秦遂以 亡。近事不远,即汉所代也。
汉 兴,诸吕无道,擅相尊王。吕 产、吕禄席太后之宠,据将相之位, 兼南北军之众,拥梁、赵王之尊,骄 盈无厌,欲危刘氏。赖忠正大臣绛 侯、朱虚侯等竭诚尽节以诛灭之,然 后刘氏复安。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 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 鳞左右。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 僣盛,并作威福,击断自恣,行污而 州牧、郡守皆出其门,管执枢机,朋 党比周。称誉者登进,忤恨者诛伤; 游谈者助之说,执政者为之言。排摈 宗室,孤弱公族,其有智能者,尤非 毁而不进。远绝宗室之任,不令得给 事朝省,恐其与已分权;数称燕王、 盖主以疑上心,避讳吕、霍而弗肯 称。内有管、蔡之萌,外假周公之 论,兄弟据重,宗族磐互。历上古至 秦、汉,外戚僣贵未有如王氏者也。 虽周皇甫、秦穰侯、汉武安、吕、 霍、上官之属,皆不及也。
物 盛必有非常之变先见,为其人 先祖坟墓在济南者,其梓柱生枝叶, 扶疏上出屋,根垂地中,虽立 石起 柳,无以过此之明也。事势不两大, 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 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陛下为人子 孙,守持宗庙,而令国祚移于外亲, 降为皂隶,纵不为身,奈宗庙何!妇 人内夫家,外父母家,此亦非皇太后 之福也。孝宣皇帝不与舅平昌、乐昌 侯权,所以安全之也。
夫时者起 福于无形,销患于未 然。宜发明诏,吐德音,援近宗室, 亲而纳信,黜远外戚,毋授以政,皆 之福也。王氏永存,保其爵禄,刘氏 长安,不失社稷,所以褒睦外内之 姓,子子孙孙无疆之计也。如不行此 策,田氏复见于今,六卿必起于汉, 为后嗣忧,昭昭甚明,不可不深图, 不可不蚤虑。《易》曰:“君不密, 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 密,则害成。”唯陛下深留圣思,审 固几密,览往事之戒,以折中取信, 居万安之实,用保宗庙,久承皇太 后,天下幸甚。
书 奏,天子召见向,叹息悲伤其 意,谓曰:“君且休矣,吾将思 之。”以向为中垒校尉。
向 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 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 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元延 中,星孛东井,蜀郡岷山崩雍江。向 恶此异,语在《五行志》。怀不能 已,复上奏,其辞曰:
臣闻帝 舜戒伯禹,毋若丹朱敖; 周公戒成王,毋若殷王纣。《诗》 曰:“殷监不远,在夏后之世”,亦 言汤以桀为戒也。圣帝明王常以败乱 自戒,不讳废兴,故臣敢极陈其愚, 唯陛下留神察焉。
谨 案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日蚀三 十六,襄公尤数,率三岁五月有奇而 三岁一月而一食。臣向前数言日当 食,今连三年比食。自建始以来,二 十岁间而八食,率二岁六月而一发, 古今罕有。异有小大希稠,占有舒疾 缓急,而圣人所以断疑也。《易》 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昔孔 子对鲁哀公,并言夏桀、殷纣暴虐天 下,故历失则摄提失方,孟陬无纪, 此皆易姓之变也。秦始皇之末至二世 时,日月薄食,山陵沦亡,辰星出于 四孟,太白经天而行,无云而雷,枉 矢夜光,荧惑袭月,孽火烧宫,野禽 戏廷,都门内崩,长人见临洮,石陨 于东郡,星孛大角,大角以亡。观孔 也。
及 项籍之败,亦孛大角。汉之入 秦,五星聚于东井,得天下之象也。 孝惠时,有雨血,日食于冲,灭光星 见之异。孝昭时,有泰山卧石自立, 上林僵柳复起,大星如月西行,众星 随之,此为特异。孝宣兴起之表,天 狗夹汉而西,久阴不雨者二十余日, 昌邑不终之异也。皆著于《汉纪》。 观秦、汉之易世,览惠、昭之无后, 察昌邑之不终,视孝宣之绍起,天之 去就,岂不昭昭然哉!高宗、成王亦 有雊雉拔木之变,能思其故,故高宗 有百年之福,成王有复风之报。神明 之应,应若景响,世所同闻也。
臣 幸得托末属,诚见陛下宽明之 德,冀销大异,而兴高宗、成王之 声,以崇刘氏,故豤々数奸死亡之 诛。今日食尤屡,星孛东井,摄提炎 及紫官,有识长老莫不震动,此变之 大者也。其事难一二记,故《易》曰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是以设卦 指爻,而复说义。《书》曰“亻平来 以图”,天文难以相晓,臣虽图上, 犹须口说,然后可知,愿赐清燕之 闲,指图陈状。
上 辄入之,然终不能用也。向每 召见,数言:“公族者国之枝叶,枝 叶落则本根无所庇荫;方今同姓疏 稷、安固后嗣也。”向自见得信于 上,故常显讼宗室,讥刺王氏及在位 大臣,其言多痛切,发于至诚。上数 欲用向为九卿,辄不为王氏居位者及 丞相御史所持,故终不迁。居列大夫 官前后三十余年,年七十二卒。卒后 十三岁而王氏代汉。
向 三子皆好学:长子伋,以 《易》教授,官至郡守;中子赐,九 卿丞,蚤卒;少子歆,最知名。
歆 字子骏,少以通《诗》、 《书》能属文召见成帝,待诏宦者 署,为黄门郎。河平中,受诏与父向 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向死 后,歆复为中垒校尉。
哀 帝初即位,大司马王莽举歆宗 室有材行,为侍中太中大夫,迁骑都 尉、奉车光禄大夫,贵幸。复领《五 经》,卒父前业。歆乃集六艺群书, 种别为《七略》。语在《艺文志》。
歆 及向始皆治《易》,宣帝时, 诏向受《穀梁春秋》,十余年,大明 习。及歆校秘书,见古文《春秋左氏 传》,歆大好之。时丞相史尹咸以能 治《左氏》,与歆共校经传。歆略从 咸及丞相翟方进受,质问大义。初 《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故 歆亦湛靖有谋,父子俱好古,博见强 志,过绝于人。歆以为左丘明好恶与 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穀梁在 七十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 不同。歆数以难向,向不能非间也, 然犹自持其《穀梁》义。及歆亲近, 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 《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 官。哀帝令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其 义,诸博士或不肯置对,歆因移书太 常博士,责让之曰:
昔 唐、虞既衰,而三代迭兴,圣 帝明王,累起相袭,其道甚著。周室 卫反鲁,然后东正,《雅》、《颂》 乃得其所;修《易》,序《书》,制 作《春秋》,以纪帝王之道。及夫子 没而微言绝,七十子终而大义乖。重 遭战国,弃笾豆之礼,理军旅之陈, 孔氏之道抑,而孙、吴之术兴。陵夷 至于暴秦,燔经书,杀儒士,设挟书 之法,行是古之罪,道术由是遂灭。
汉 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 道又绝,法度无所因袭。时独有一叔 孙通略定礼仪,天下唯有《易》卜, 未有它书。至孝惠之世,乃除挟书之 律,然公卿大臣绛、灌之属咸介胄武 初出于屋壁,朽折散绝,今其书见 在,明师传读而已。《诗》始萌牙。 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 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 。在汉朝之 儒,唯贾生而已。至孝武皇帝,然后 邹 、鲁、梁、赵颇有《诗》、 《礼》、《春秋》先师,皆起于建元 之间。当此之时,一人不能独尽其 经,或为《雅》或为《颂》,相合而 成。《泰誓》后得,博士集而读之。 故诏书称曰;“礼坏乐崩,书缺简 脱,联甚闵焉。”时汉兴已七八十 年,离于全经,固已远矣。
及鲁 恭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官, 十九篇,《书》十六篇。天汉之后, 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 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 古文旧书,多者二十余通,臧于秘 府,伏而未发。孝成皇帝闵学残文 缺,稍离其真,乃陈发秘臧,校理旧 文,得此三事,以考学官所传,经或 脱简,传或间编。传问民间,则有鲁 国桓公、赵国贯公、胶东庸生之遗学 与此同,抑而未施。此乃有识者之所 惜闵,士君子之所嗟痛也。往者缀学 之士不思废绝之阙,苟因陋就寡,分 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 辟雍、封禅、巡狩之仪,则幽冥而莫 知其原。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 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妒 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 非,抑此三学,以《尚书》为备,谓 左氏为不传《春秋》,岂不哀哉!
今 圣上德通神明,继统扬业,亦 闵文学错乱,学士若兹,虽昭其情, 犹依违谦让,乐与士君子同之。故下 明诏,试《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 指衔命,将以辅弱扶微,与二三君子 比意同力,冀得废遗。今则不然,深 闭固距,而不肯试,猥以不诵绝之, 非所望士君子也。且此数家之事,皆 先帝所亲论,今上所考视,其古文旧 书,皆有征验,外内相应,岂苟而已 哉!
夫 礼失求之于野,古文不犹愈于 野乎?往者博士《书》有欧阳,《春 秋》公羊,《易》则施、孟,然孝宣 皇帝犹复广立《穀梁春秋》,《梁丘 易》,《大小夏侯尚书 》,义虽相 反,犹并置之。何则?与其过而废之 也,宁过而立之。传曰:“文武之道 未坠于地,在人;贤者志其大者,不 贤者志其小者。”今此数家之言所以 失圣意,以陷于文吏之议,甚为二三 君子不取也。
其言 甚切,诸儒皆怨恨。是时, 名儒光禄大夫龚胜以歆移书上疏深自 罪责,愿乞骸骨罢。及儒者师丹为大 司空,亦大怒,奏歆改乱旧章,非毁 先帝所立。上曰:“歆欲广道术,亦 何以为非毁哉!”歆由是忤执政大 臣,为众儒所讪,惧诛,求出补吏, 为河内太守。以宗室不宜典三河,徙 守五原,后复转在涿郡,历三郡守。 数年,以病免官,起家复为安定属国 都尉。会哀帝崩,王莽持政,莽少与 羲和、京兆尹,使治明堂辟雍,封红 休侯。典儒林史卜之官,考定律历, 著《三统历谱》。
初 ,歆以建平元年改名秀,字颖 叔云。及王莽篡位,歆为国师,后事 皆在《莽传》。
赞 曰:仲尼称“材难,不其然 与!”自孔子后,缀文之士众矣,唯 孟轲、孙况、董仲舒、司马迁、刘 向、杨雄,此数公者,皆博物洽闻, 通达古今,其言有补于世。传曰“圣 人不出,其间必有命世者焉”,岂近 是乎?刘氏《洪范论》发明 《大 日月五星之度,有意其推本之也。呜 虖!向言山陵之戎,于今察之,哀 哉!指明梓柱以推废兴,昭矣!岂非 直谅多闻,古之益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