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北洋军阀史(共3册) > 五、回绝袁氏:洪宪声中隐退西山

五、回绝袁氏:洪宪声中隐退西山(1/1)

对于段祺瑞,袁世凯是又爱又恨。爱他,是因为他关键时刻从不怯场,能够独当一面,几次面对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质询,段祺瑞都是面不改色、笃定从容;恨他,是因为他越来越自作主张,不把老上级放在眼里,而且时常跟袁世凯对着干。1914年6月30日,袁世凯迈出了复辟帝制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在北京建立了将军府,并且设立了很多将军名号,其中赐予段祺瑞的是建威上将军,负责管理将军府的事务。10月8日,又赐予他一等文虎章。袁世凯对段祺瑞可以说是极尽拉拢,但段祺瑞对袁世凯却依然是不冷不热,领了这么多赏赐,甚至连个“谢”字也没有说。

北洋系的军官多是天津武备学堂和北洋各学堂的毕业生,此前这些学校的事务都是段祺瑞负责,北洋系的年轻军人大多都是段祺瑞的门生故吏。等到袁世凯当上总统之后,段祺瑞的势力更是超过冯国璋,袁世凯自然知道自己在北洋系中的影响力在逐渐递减,于是指示他选定的“储君”袁克定另创一支生力军,把兵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冯国璋认为自己的势力不如段祺瑞,也觉得袁克定能够对段祺瑞起到制衡作用,因此也从旁推动。

最初,袁克定准备成立一支模范军,预定先组建两个模范师,中级军官尽量用留学生,下级军官则用军官生和速成生。但是袁世凯不愿意目标太大,从而刺激到北洋系旧部,所以把模范军缩小为模范团,然后又专意委派北洋系中颇有威信的“北洋三杰”中的“龙”王士珍来担任筹备处处长。袁世凯自兼团长,以曾任赤峰镇守使的陈光远为团副,王士珍、袁克定、张敬尧、陈光远为办事员。模范团成立以后,团址设在西城旃檀寺,本部则设在北海。袁世凯当初是靠北洋系起家,如今天下还没有平定就忙着摆脱北洋系,无疑让北洋系将领顿生“飞鸟未尽良弓先藏,狡兔未死走狗先烹”的感觉,于是,北洋将领纷纷转头去亲近段祺瑞。有了北洋系在背后撑腰,段祺瑞的腰杆硬了、脊梁直了,面对袁世凯的态度更加强硬。

1915年1月间,中国向日本发出照会,要求日本撤出驻留在山东的部队,但日方未予理会。1月18日,日方以交还青岛以及自山东撤兵为由,附列交换条件等,向袁世凯要求秘密谈判,而日方附列的条件,就是后来所谓的“二十一条”。“二十一条”共分为五号:第一号要求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并扩大之;第二号要求扩大在南满、东蒙的各种利权;第三号企图控制汉冶萍公司;第四号要求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与他国;第五号要求中国中央政府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等。这份条约一旦签署,那清末的所有条约就都成了浮云,袁世凯也深知其中利害,但此时革命军盯着他,如果日本再开战,别说是皇帝,就是这个总统也当不下去。

于是,关于“二十一条”的诸多条款“适时”地泄露出去,各大报纸都刊登出日本向中国要求秘密谈判的消息,甚至外国报纸的驻京访员也纷纷撰写长电回国。美国、俄国、英国都致电该国驻日公使,要求日本外务省提供中日秘密谈判的内容,尤其是日方提出的具体条款。日方在国际压力下,只好将其中较为普通的十一条以正式文书的形式通知各国。几乎就是在同时,段祺瑞对于日本的这次秘密谈判做出及时回应,他的回应非常简洁:不谈,开打。2月1日,段祺瑞联合冯国璋等十九省将军致电北洋政府:“有图破坏中国之完全者,必以死力拒之,中国虽弱,然国民将群起殉国。”2月2日,外交总长陆徵祥、次长曹汝霖等与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日本公使馆参赞小幡酉吉等人开始秘密谈判,在谈判过程中,日方不断使用外交讹诈、武力恫吓等方式相威逼,谈判一度陷入僵局。袁世凯不得不在3月19日召开对日会议,在会上,段祺瑞依然态度强硬,表示“二十一条”的所有条款均不能接受。4月26日,日方代表提出“最后修正案”,但也只做出了些微让步,此时国内反对“二十一条”的呼声日渐高涨,段祺瑞也更加公开地反对“二十一条”,于是,袁世凯和段祺瑞两个对比鲜明的政客形象开始出现:一个唯唯诺诺,一个振臂高呼。谈判进行得拖拖拉拉,5月2日,参谋总长黎元洪、陆军总长段祺瑞、海军总长刘冠雄率部远赴关岳庙宣誓,以示军人誓死卫国。

5月7日,失去耐心的日方向中方发出最后通牒,并且限9日午后6时之前给出答复。第二天夜里,袁世凯召集了各机关首长、参议院议长、府院秘书长、陆军次长、外交次长等召开全体大会,陆军总长段祺瑞和陆军次长徐树铮也一起赴会。据曹汝霖后来回忆,当时段祺瑞的部队“晚间运输彻夜不停,已三星期”,可见段祺瑞不仅是说一说,而是准备转化为行动。就段祺瑞的能力来说,调动部队或许不乏作秀之嫌,但无疑成为巩固他在北洋系中的地位的再次助力。而面对日方的“最后通牒”,段祺瑞的强硬口吻依然不改:“这样迁就,何能立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倘若曹汝霖的记录有几分真实,那么段祺瑞说话的口吻已经不仅是强硬,对袁世凯来说,其中多少已经透出质问和责难的意味。

陆徵祥是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外交官之一,但伴随着这位外交官的只有一份一份丧权辱国的条约。在中日谈判之前,他本来已经引咎离职,但面对“二十一条”这样棘手的事务,袁世凯只好再次请他出山与日本人周旋。在与日方代表讨价还价的五个月里,陆徵祥精疲力竭,5月25日,袁世凯最终妥协,与日方签订了《民四条约》,在签订条约之后,陆徵祥对袁世凯说:“我签了字,也签了自己的死案了。”三十年后,当陆徵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告诉去采访他的中国记者,“弱国无外交”。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自清末一系列的割地赔款,到民国时的借贷和内战,国力已经非常衰微。就袁世凯来说,一旦发生交战,南方势力肯定会借机发难,到时候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地步。袁世凯想得到这些,段祺瑞未必就想不到,而且段祺瑞与日本人的关系也并不见得多么剑拔弩张。经过“二十一条”这么折腾,袁世凯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几乎跌至谷底,而段祺瑞的形象却得到了提升。段祺瑞自然知道自己的军队有几斤几两,要跟日本人打起来,难保南方军阀不会趁机发难,但是他却依然该说什么说什么、该做什么做什么,显然是他算准了坐在总统府里的袁世凯根本别无选择,投鼠忌器。再者说,老袁是准备要当皇帝的,当时就连北京城里卖糖葫芦的都知道,既然要当皇帝就得既攘外也安内,日本人不帮自己也就算了,万一他们去帮助南方军阀,那就等于是引火烧身。

袁世凯想要称帝的时候,光明正大跟他唱对台戏的人不多,王士珍和冯国璋这个时候也都持比较中立的态度,北洋军中很多将领,甚至如皖系将领靳云鹏、倪嗣冲、段芝贵,以及田中玉、卢永祥、张勋等,也支持袁世凯复辟,因为只要袁世凯登基称帝,他们就是开国功臣,按照封建帝制可以享受世袭罔替的勋衔和俸禄。这些人中的靳云鹏、倪嗣冲、段芝贵彼时都是段祺瑞的心腹,他们和后来才加入皖系的田中玉、卢永祥等不同,是早期就已经和段祺瑞站到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这帮人站出来拥护帝制,多少有点儿组团忽悠的意思,撞上了就是世世代代的荣华富贵,失败了反正还有段祺瑞给他们兜着。换个角度来看,这未尝不是段祺瑞的意思,如果腹黑一点儿看,这简直就是在把袁世凯往绝路上送。当时的袁世凯身居总统府,身边围绕着的尽是杨度、梁士诒、刘师培这样拥护帝制的人,看到的也是他儿子袁克定编造的《顺天日报》,每天接到的也是北洋旧部拥护帝制的电文,也就是说他每天看到的、听到的都是些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就算是再清醒的人也难免会脑子发热。

拿定主意的袁世凯决定复辟称帝,一边指挥“洪宪六君子”到处摇旗呐喊,一边清理异己。清除的首要人物就是段祺瑞,拉拢也拉拢了,奉承也奉承了,既然敬酒不吃,那就让你吃罚酒。自《民四条约》签订之后,袁世凯就彻底抽空了段祺瑞的权力,同时撤销了徐树铮的职务,识趣的段祺瑞随即于5月30日称病辞职。31日,袁世凯让王士珍署理陆军总长职务,并给段祺瑞养病下抚慰令,准予段祺瑞两个月的病假。

民国这出戏唱到这里,是真正到了高潮迭起的部分,袁世凯忙着复辟帝制,皖系将领们纷纷支持复辟,段祺瑞则乐得远离这是非之地。段祺瑞隐居西山,但是却丝毫没有损及自己的党羽,看起来是隐居幕后,其实台前的风吹草动还尽在他的掌握之中。其实要说以退为进,袁世凯也是此中高手,当年归隐洹上,左右时局,最终推翻清朝当上了临时大总统。而后面的事实证明,相比袁世凯,段祺瑞更是以退为进的高手,他坐在西山的琐棂流檐下,指挥着皖系将领们翻江倒海。就在段祺瑞隐居西山后不久,一家日本报纸刊登了一篇报道,就袁世凯与段祺瑞之间的紧张关系进行了深入报道,并指出段祺瑞之所以到西山养病,是因为他与袁大总统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8月3日,段祺瑞通过日方友人了解到这件事之后,第一时间发出通电,斥责该报纸挑拨离间。但就是在通电发出的半个多月以后,袁世凯即下令免去了段祺瑞陆军总长的职务,这个时候段祺瑞再信誓旦旦地出来解释说两个人依然相敬如宾,恐怕也没有人相信了。但也正是袁世凯的这个举动,将两个人的矛盾放到了阳光下,既然如此,老袁撕破了脸皮,老段也就不再遮遮掩掩了。

段祺瑞退隐西山以后没有多久,拥护帝制的积极分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大张旗鼓地行动了。鼓吹“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的杨度在1912年8月14日联合严复、孙毓筠、刘师培、李樊和、胡瑛等人共同组织筹安会,任理事长,主张君主立宪。袁世凯对杨度倍加赞赏,亲自赐匾题字,称之为“旷世逸才”。时任财政部次长的梁士诒也不甘落后,除大力筹措经费支持袁世凯称帝外,还发起全国请愿联合会向参政院请求变更国体。杨度等人鼓吹帝制的行径遭到全国上下的声讨,曾与杨度“天下之至好也”的梁启超也站出来痛斥其为“下贱无耻、蠕蠕而动的嬖人”,读书人喷脏话,这算是重的了。

放到中国近代史上,袁世凯也是个丑态百出的人物,他所做的最大功绩逼清帝退位,也被定义为卖主求荣、忘恩负义。其实在袁世凯早年的履历里,到处都有段祺瑞的影子,从小站练兵开始,作为“虎”的段祺瑞就一直跟在袁世凯身边。北洋军东征西讨,也正是段祺瑞东奔西走的戎马生涯,甚至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过程中,段祺瑞也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说到底,段祺瑞终归是个旧式军人,这不是减掉辫子、在德国上两天洋课、会说几句鸟语就能够改变的,传统的等级观念根植在他的脑海里,不是三天五日就能够拔除的。对段祺瑞来说,袁世凯对他至少是有“知遇之恩”的,不能说是情同父子,至少也有师生之谊。段祺瑞感激袁世凯,哪怕是民国建立之后,段祺瑞去拜望袁世凯时,依然行的是传统的跪拜之礼。即便是后来两人罅隙渐深,段祺瑞见袁世凯时,也从不会失了礼数。至于两人交恶的原因,说来说去也不外乎两方面:一是袁氏的疑心;二是周边力量的推动。

袁世凯要做皇帝,自然就要效仿前朝的经验,历朝历代的皇帝开国,首要事情就是回收权力。汉高祖刘邦杀掉韩信,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明太祖朱元璋屠戮功臣,清世祖顺治贬黜多尔衮,无不是恐惧重臣作乱。袁世凯称段祺瑞为“重将”,一个“重”字突显出段祺瑞在袁世凯心中的位置,乱世的时候是砍向他人的刀,治世的时候就可能成为砍向自己的刀,所以,开国皇帝袁世凯必须要让段祺瑞刀枪入库,否则就算他登基成功,他的子子孙孙也难以维持帝业,难免会像秦朝、隋朝那样落得二世而亡。除了袁世凯排斥段祺瑞,袁世凯身边的人也排斥段祺瑞。头一个就是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袁克定作为袁世凯的长子,自然希图继承袁世凯的权力,但他并无战功,在北洋系中根本没有威望。再者袁克定性格傲慢,甚至连自己的智囊团也没有。杨度、梁士诒等人都只是趋附于袁世凯,在这一点上,袁克定还不如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袁克文,袁家二少爷因为反对父亲复辟帝制被逐出家门,结果跑到天津花钱买了个青帮大佬,整日拜香堂收徒弟,俨然成了北方青帮的头面人物。不管怎样,对袁克定来说,段祺瑞就是他最大的敌人,甚至可以说是“眼中钉、肉中刺”。

当然,造成袁世凯和段祺瑞之间矛盾激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跟随在段祺瑞身边的人,也就是逐渐成型的皖系军阀。袁氏父子不仅对段祺瑞缺乏信任,对整个北洋系都不再信任,即便是对最为忠心的将领也不再坦诚相待,因此,段祺瑞与袁氏父子之间的矛盾,很快就演化成了皖系与袁氏父子的矛盾,到复辟帝制前后,也就逐渐演变成了北洋系与袁氏父子的矛盾。对皖系将领来说,这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因段祺瑞而崛起,也就与段祺瑞休戚与共,就算段祺瑞对袁世凯念着旧情,他们却不一定会念着袁氏父子的好,尤其是袁克定,在他们看来完全是“扶不起的阿斗”。正是因为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袁世凯与段祺瑞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而时移世易,两个人也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坐下来掏心挖肺地交流。袁世凯信不过段祺瑞,段祺瑞也不再相信袁世凯,随着轰轰烈烈的帝制复辟到来,他们两个人,一个走向自己政治生涯的穷途末路,一个却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就像是一条岔路口,两个人再无法回到共同的路上来。而袁世凯与段祺瑞两个人的合作关系结束以后,袁世凯固然逐渐走向末路,段祺瑞的皖系也始终没有能够完成“武力统一”,反而促成了一个军阀割据、混战的真正乱世。

生物圈九号诅咒预言:古书之谜追凶二十宰我在末世做酒店管理我一个学生卖点军火很合理吧?晚唐秘案补遗三国:东汉暴发户教你如何称帝末世,开局绑定女神任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