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汉家天下(共4册) > 新人当朝老臣黜

新人当朝老臣黜(1/1)

时过两月,正是入冬时节。文帝亲率近侍,于上林苑围猎,忽有宫中涓人来报:“太中大夫已返归。”

闻此报,文帝不禁挥弓大喜:“夫子如期返归,那赵佗,定是有好礼相赠!”于是急命罢猎,返回未央宫召见陆贾。

陆贾上得殿来,揖拜礼毕,便将出使始末向文帝禀明,又呈上赵佗回书。文帝阅过,略露惊异,遂问起赵佗及南越国种种,陆贾皆如实作答。说到南越物产丰饶、官民相安情形,文帝竟听得入神。

待陆贾言毕,文帝若有所失,慨叹一声:“赵佗之才,吾不如也。”便起身踱步,环视陆贾携回的贡物。见那一群翠鸟、孔雀,羽毛华丽,斑斓陆离,不由就喜道:“如今天下太平,真真是有凤来仪了。陆大夫此行,为汉家恢复南疆,居功至大,美名足以传世。先生年高,朕以后再也不敢叨扰了,此次即有厚赏。”

当日,陆贾复命已毕,领了赏赐,便向文帝告辞:“边将若不邀功,南越便可保百年无事。那赵佗虽有枭雄气,到底不是越人,欲自立,一二代尚可,日久必为越人所困。故背倚中国,教化僻远,才是他自保之道。”

“嗯——,先生所见甚远。”

“老夫朽骨支离,确是无力再使粤了,唯愿陛下用心。”

文帝闻此语,至为动容:“闻先生教诲,朕心即有明光,即是百年之期,亦不敢忘!”说罢起身,送陆贾下殿,含泪执陆贾之手,再道保重,方依依揖别。

数日后,陆贾便拜别昔年同僚,返归好畤,重作空山云鹤,从此不复出,直至寿终正寝,此乃后话。

且说那南边事平,朝野皆知藩属已安,日后便是百年的承平了,故而无人不欢喜。长安闾里之繁盛,更甚于前。

未几,便是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新岁,有四方诸侯来贺,车马辐辏,冠盖如云,一时倾动长安城,大大热闹了一番。

岂知新岁才过没几日,宫中灯彩尚未撤下,便有噩讯传入宫来:“陈平丞相薨了!”

文帝闻讯,大惊失色,不由就呆了,半晌未发一语。谒者在旁见了,忙提醒道:“百官已在端门外集齐,候陛下谕旨。”

却说那文帝发呆,乃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往日陈平等一班老臣为左右之辅,碍手碍脚,文帝总觉不自在;然今日陈平病殁,却又忽觉心里空落落的,不知今后何人可做宰辅。如此想着,便失神良久。

谒者见不是事,忙又咳嗽一声,文帝这才回过神来,急问道:“绛侯可在宫门外?”

“正是绛侯率百官齐集于外。”

“且宣他进来。”

少顷,周勃神色悲怆,踉跄上了殿来。文帝急忙立起,安慰道:“绛侯请节哀。陈丞相薨,朕也是六神无主,万望绛侯打起精神,率百官前往陈邸吊唁。”

周勃含泪道:“臣一莽夫,上苍不召去,却要将陈平召去!陈平与我,昔为同袍,又曾共诛诸吕,多年已情同手足,今日闻此噩讯,直不欲再活了……”

“绛侯,万不可如此!死生有命,终归于黄土。凡间人,做不得自己的主。今日百官都在瞩望,执宰不能自乱。我这里,已吩咐少府备了丧仪,也随绛侯前往陈邸吊问。”

“陛下想得周全!遵陛下旨意,老臣这便去。那陈平长子,名唤陈于贾,品行尚可,请陛下恩准袭封。”

“那是自然。陈平曾救先帝于白登山,又迎我入朝,功高盖世,当今更无第二人,其子袭封,当无疑……然朕常思之,侯门数百,只不知子孙能传几代?迄今,因子孙犯法,致侯门断绝的,怕是有十数家了。以此看,公卿豪门,还须严家教,方得久安。”

“陛下说得是,老臣今日便嘱陈平夫人,万不可纵容子孙。”

文帝遂向周勃一拜:“有绛侯等老臣在朝,凡事皆稳重,朕心甚慰。便有劳绛侯代朕,吊问陈平家小,妥为安抚。要教那朝野都知,朕是极敬老臣的。”

周勃拭了泪,诺了一声,便领命而退。率百官来至陈平家中,望灵而拜。那陈平夫人迎出,泪已几枯,站立不稳。周勃忙上前搀扶住,叮嘱了几句,特将文帝旨意转告,将那管束好子弟事,说了又说。

陈平夫人含泪应道:“蒙陛下如此看重,老身哪里敢疏忽。”

话虽如此,那豪门子弟恣意妄为,终不可改,连官府也忌惮三分。如此传两三代下去,便全无敬畏之心,似天下皆为侯门属地一般,焉有不犯法的?

且说那陈平后人,传至曾孙,名唤陈何,与乃祖不同,是个货真价实的好色之徒。有了浑家不算,见闾里妇人有姿色,便仗势强夺,掳回家中消受。

此事若做得周全,与那妇人两下里勾连好,哄住夫家,受害之主也只能忍气吞声。然陈何这竖子,累世侯门,骄横惯了,几近上门强抢。人家自然不服,告到官里,廷尉府责问下来,坐实了强抢民女之罪,竟遭弃市,砍了头,抛尸于街头。陈氏的侯门,也就到此中绝。祖宗功大,后代顽劣,汉家侯门这样的事,数不胜数,此处便不再多提了。

将陈平丧事料理好之后,文帝环顾朝中,老臣已凋零无几,忽又有些惴惴,觉得天下似是猛然空了,便想也没想,再命周勃任丞相,务求压住阵脚,免生意外。

周勃闻命,知文帝终究胆虚,还离不得老臣,心中便暗喜,嘴上却是推辞了一番。文帝再三揖请,周勃这才佯作慷慨道:“罢罢,当年随了高帝,也就拼却了平生,臣这条命,全是汉家的。蒙陛下不弃,老朽也只得勉力维持。”

如此,朝政倒也没有大波折。文帝理政,则更是谨慎了。

这日,文帝召见廷尉吴公,商议严禁侯门子弟作恶事。议罢,吴公见文帝闷闷不乐,不由问道:“陛下,今四海升平,民无愁苦,如何天子倒有了愁苦之相?”

文帝便应道:“吴公看对了!治天下,确是人间第一大苦事。诸般琐细,不敢有所疏漏,略有疏漏,满盘便是输。当年我为诸侯,也曾暗笑孝惠帝治国无方,如今坐了这龙庭,方知朕之心智,亦不足用矣!”

吴公见文帝道出肺腑之言,不禁动容,连忙拜道:“陛下英明天纵,朝野皆有口碑,决不至如此。当是陈丞相薨,政事一时无人担当,心急所致。臣之门下,倒有一奇才,少年聪慧,于天下事多有见解,臣万不及一,可为陛下顾问。”

文帝眼睛便一亮:“哦?吴公之贤能,为天下治平第一,竟也有私心佩服的人吗?”

“有。此人年少有为,不可小觑。”

“究是何等样小子,得吴公如此赞赏?”

“此人名唤贾谊,洛阳人氏,年方弱冠,饱读诸子百家,于经史无所不通,人皆称贾生。贾生曾师从张苍,张苍则为荀子再传弟子,可谓渊源有自。在老夫门下为宾客,遇大事,多有识见。老夫这治平第一的虚名,亦有贾谊几分功劳哩。”

文帝当即大喜:“想不到,吴公夹袋中,还有这等人物!如何不早说?明日,便宣他入朝,朕倒要好好问他。”

次日大寒,朔风凛冽,贾谊应召来至北阙外。文帝闻谒者通报,望了望窗外天气,便教人带往温室殿等候。自己则换了常服,命一少年宦者随行,缓缓踱往温室殿。

那殿中,涓人早已将地炕烧热,满室如春。贾谊已先至等候,正四下打量,猛见两人翩然而至,为首者气宇轩昂,便知是皇帝来了,忙起身揖道:“布衣贾谊,蒙陛下召见,不胜惶恐。”

文帝忙摆手笑道:“贾谊君,久闻大名了,便不必客气。今日也并非召见,无非是想听听君之高见。你虽年少,也不过如我兄弟般年纪,万勿拘君臣之礼。权当我也是书生,慕君之名,相邀一晤而已。”

贾谊闻言略一怔,忙又揖道:“这如何敢当?陛下所理,乃天下万事,臣岂敢置喙?小子蒙吴公错爱,其举荐之辞,不免有所溢美,不足为凭。我读典籍,上至三代事,也仅是粗通,陛下如有垂询,臣当知无不言。”

文帝便拉住贾谊衣袖道:“说不客套,却又说了这许多,来来,坐下细谈。”

两人分宾主坐下,文帝便唤小宦者点燃了香炉,缓缓道:“今日,且作清雅之谈。观君之貌,清通洞达,朝堂上的俗套,请一概免去。譬如此处即是府上,我携一书童,登门叩访,任风雪肆虐于外,室内唯有静雅。”

贾谊望住文帝片刻,忍不住道:“天子降尊,召见布衣……”

文帝便笑着截住:“所谓天子,又有何不同?只不过百官都哄着一人罢了。不知外间闾里,究竟是如何议论我的?”

“这个……”

“但说无妨!”

“陛下宽仁,有口皆碑,然民间亦有议论,说陛下略逊雄才。”

文帝便拱手一拜,敛容道:“贾谊君,召你来,正是要听这等真话。朕有自知,岂止是雄才,连大才也没有。朕生于太平年间,论弓马本领,游猎尚可,欲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只是奢念。依你之见,这太平时节,君王当如何一展雄才?”

贾谊便回道:“始皇帝以来,世人所赞雄略之主,多有谬误,以为是杀人无算的才是。然回溯上古三代、唐尧虞舜,哪个圣君是有赖杀伐而立功德的?大凡明主,多以修身立于天下。士大夫修身,在于崇德;君主修身,则在于经略全局。有大器局者,开万世规模,这便是雄主。孔子曰:‘修己以安百姓。’这即是说,以修身之道治天下,若谋划周密,布局得当,便能致政通人和,百姓安泰。即使居深宫不出,也可建莫大功德。”

“居深宫不出?如此,朕怎能知天下事?”

“帝辇一出,百官逢迎,陛下又怎能知真伪,还不是众人哄着一人?”

“那么,先生是说,为君之道,全在经略?”

贾谊闻文帝口称“先生”,慌忙伏地,叩首道:“小臣为布衣,且年少,岂敢当‘先生’之名?”

文帝便仰头大笑:“贾生才调,世所无匹,怎的当不了先生之名?君虽晚于我生,以学问论,仍是朕之先生。明日起,朕便加你为博士,可入朝堂议事,为我腹心。”

“谢陛下之恩,臣亦不敢辞,思有所得,必倾囊而出。臣以为:秦亡之鉴,在于不仁。治天下,所谓万年计,无非是施仁义、行仁政。仁政即是上下互爱——为上者,仁以爱民;为下者,则礼以尊君,又焉用戟戈森严以防民?君若不爱民,民便不附,这不是市井妇孺皆知的吗?可惜那商鞅、李斯辈,全不知这至简之理。陛下若能开仁政之先,与民以福,与民以财,后世万代君主,也不过步趋于后,总脱不了今日划定的规模。”

文帝心头一震,通身血热,不禁望了望贾谊。见他眉目清秀,看似单薄,然胸中韬略,却似取之不尽,心里便暗赞:果然是个异才!于是,便诚心施礼道:“君之所论,又胜于叔孙通礼治之说,恢宏无伦,可为汉家万世之计,朕已大略知晓。朕于入都之初,也曾想过,欲开万世楷模;然心驰万里,却跨不过门外一个土坎。说起来,做人君之难,与做大户之主也相差无几,吃穿用度,处处须苦心筹措;所用之人,也多不得力。久之,雄才大略之心也就淡了。”

贾谊便脱口而出:“天下既在陛下股掌中,可断然处之。”

文帝不禁肃然,正了正衣冠,拜道:“愿闻其详。”

贾谊正欲言,忽而就瞟了一眼小宦者。文帝会意,挥袖命那小宦者退下,对贾谊笑道:“先生可放胆直言了。”

“陛下,为君之道,在于正名。汉家已兴二十八年,混一海内,天下合洽。社稷之盛不输于殷周,如何仍奉前朝正朔,杂用秦之官制,沿袭秦之服色?”

“哦……此事为张苍所定。秦原为正统,汉家代之,仍承秦制,人心方能服,这有何不妥?”

“不然!秦代周而立,是以水德代火德;汉代秦而兴,则为土德代水德。五行既改,礼法亦应改。一则,服色应尚黄,弃秦之黑色;二则,应改正朔,定礼仪;三则,数目应以五为吉,车宽、马匹之数,用五而不用六;四则,官名应悉数更换,以兴我厚土之德。按上古之礼,五德相生相克,事关运祚,不可敷衍。陛下当顺应天意,重开规模,使我汉家堂堂正正立于世,后代也将念陛下之恩,奉陛下为一代圣君。”说到此,贾谊便从袖中摸出一卷简册来,恭恭敬敬呈上。

文帝展开来看,原是一卷《论定制度、兴礼乐疏》。大略看过,见条目甚清楚,其要旨,正是贾谊方才所言,便摇头道:“如此变动,扰动四方官民,未免过甚。”

“欲为新政,便应处处更新。”

“然可否从缓?”

贾谊便向前移了移膝,恳切道:“天下万民,为君主者仅一人;人生百年,有为之时仅十数年。陛下此时不为,更待何时?”

文帝低头默然,想了又想,方抬头道:“贾谊君是崇儒的,必也知‘中庸之为德也’……”

贾谊见文帝迟疑,不由得急切道:“这个自然。陛下白璧微瑕,恰是惜乎有所不及!”

文帝便笑了笑:“然此番举动,岂非又过乎?朝中老臣尚在,不容朕有半分闪失。正朔、服色,国之大事也,稍有举措,便倾动天下。如过于操切,恐生变乱,此事还是不议了吧!吾生不逢时,徒有大志,守牢基业已属不易,实担不起这等天意。贾谊君,可还另有见教?”

贾谊便一时失神,呆望着那袅袅香烟不语。

文帝面露微笑,轻声唤道:“贾先生!”

贾谊这才回过神来,叹了一声:“陛下礼贤下士,此番倾谈,或为亘古以来所仅有;然则,却是早了百年呀!”

“百年后之事,自有子孙操心;今日朝堂上诸事,还请先生指教。”

“朝堂事,陛下裁断自如,并非心无主见,只不过有老臣掣肘,不易伸展。此等枝蔓之弊,只须一道上谕,便可刈除尽净。”

“有这般容易?”

“当然,陛下可令列侯就国,不许留都中。列侯一旦分散,其势即弱,哪里还能作怪?”

文帝不觉心中一动,正欲赞同,忽又犹疑起来:“然……令列侯就国,所本为何?”

“春秋诸侯千余,各守其土,可有一个是在朝堂之上的?陛下欲遣列侯出都,《尚书》《礼记》上有千条道理,不由他们不听命。”

“列侯就国,若在封国中聚众作乱,又如之奈何?”

贾谊便摆手道:“陛下,古今之势已不同。春秋诸侯,不单握有封国钱粮,且握有兵马,一国便是一个天下。今之列侯,并非诸侯王,既无兵卒,亦无僚属,仅享本邑赋税,不过略似一富家翁耳。登高一呼,其声威尚不如市井屠户,陛下有何惧之?”

“列侯皆为先帝从臣,如此逐出长安,岂非不仁?”

“孔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若听凭列侯在都中掣肘,使政令不畅,百姓不安,那才是大不仁呢。”

文帝闻言,拍案赞道:“贾先生到底是犀利!明日朕即下诏,令列侯各归其邑,不得留都中,以免尾大不掉。或有在朝为官者,也须遣长子就国。如此,拔去老臣根本,也免得做事碍手碍脚了。”

“臣别无长技,潜心十余年,无书不读,颇有领悟,胸中此类谋划,无日无之。今后随侍陛下,当逐日献策,不怕有一日掏空了。”

“如此甚好。朕主天下,苦于少谋,最憾身边无张良可倚。今与君闲谈半日,帷幄中便定了大事,真乃快哉!来来,趁此好兴头,正当饮酒。”言毕,便高声唤宦者,去取一坛长沙醴酒来。

两人借着酒力,谈兴愈浓,直把那三坟五典、河图洛书聊了个遍。直至日暮,贾谊才起身告辞。

文帝笑道:“且慢。”便命宦者取来一领白狐裘,亲手为贾谊披上,殷切道,“外面天寒,赠君一领白狐裘,此系先帝旧物,可挡风寒。”

贾谊不禁感激于衷,忙谢恩不止。

文帝将贾谊送出前殿,意犹未尽,慨然道:“先帝得张良,遂得天下;朕得贾生,必也能开万世之功。”

贾谊酒酣未消,便昂扬应道:“即便舜禹再生,为陛下献计,也不过如此。少年若无此雄略,岂非枉来这世上一场!”

两人相视,不禁朗声大笑,方再三揖礼作别。

次日,文帝果有诏下,曰:“朕闻古之诸侯,建国千余,各守其地,按时入贡,民不劳苦,上下欢欣,少有违德。今列侯多居长安,远离封邑,吏卒输运粮赋,分外劳苦。列侯亦无由教训子民。故而着令列侯就国,在朝为官及优诏挽留者,不在此列,然亦须遣太子就国。”

诏书一下,满朝哗然。周勃、灌婴等老臣面有愠色,只是不语。唯有典客冯敬跨出列来,力陈列侯居长安已多年,置业购田,联姻娶妇,已生了根,且枝蔓盘结。骤然之间遣出都,只恐多有不便,定要闹得坊间沸腾。

文帝便一笑:“迁居而已,何至于沸腾?一月未成行,三月总可以;若三月不能成行,半年总是足用的。”

众臣见上意已决,犹豫之间,只得诺诺从命。又闻洛阳少年贾谊忽加为博士,参与朝议,便知这定是贾谊主张。待贾谊被宣上殿,竟是朝会上最年少一人,众臣皆侧目而视。

那贾谊春风得意,上殿谢了恩,向诸老臣揖了一揖,便昂然而立,眼睛也不斜一下。

此后一连数日,文帝又连下数诏,定于孟春正月,皇帝在籍田亲耕,以示劝农;并迭次变更律法,几乎三五日一新。

如此,老臣们更是心怀疑虑。每一新法出,必力谏其弊,纷言不可。每逢此际,文帝便以目视贾谊,贾谊则跨步出列,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必自三皇五帝说起,言新法顺天意、合民情之缘由。他博闻强记,辩才无碍,所言无不条理分明,难以辩驳。诸臣虽长于权谋,却疏于学问,哪里辩得过这新晋少年?

文帝见此,益发倚重贾谊,每每定夺时,皆以一语作结:“贾博士既如此说,当无异议。”便挥袖命众臣散朝。

那周勃在朝堂领班,亦不作声,每奉诏命,必大声应诺。诸臣见此,也不便廷争,只得跟着拱手称诺而已。终有一日,谒者刚唱毕“罢朝”,周勃便喟然叹道:“早知如此,当初多生小子便好!”

众臣会意,哄堂大笑。文帝见此情景,面露惊愕,心中大不悦,贾谊也不免一脸尴尬。

半月后,有东阳侯张相如,与典客冯敬相约,一同来至绛侯府邸,进门便嚷:“竖子乍登朝堂,所言皆妄语。驱赶列侯就国,分明是要剪除老臣了。”

冯敬也附和道:“小子猖獗,实不可忍。绛侯为老臣之首、国之重器,须有个主张才好。”

周勃忙将两人延入正堂,甫一落座,便道:“两位是武人,肚囊浅,到底是耐不住。今日朝堂上那少年,赵括而已,慌甚么?”

张相如便一拜:“张某随高帝起兵,大小百余战,功在汉家。昔在河间任太守,曾奋力击陈豨,险些丧命。如此舍命搏来的尊荣,竟不敌新晋小儿一语,实令人寒心。”

周勃一笑,便转向冯敬道:“冯将军,你也是此意吗?”

冯敬回道:“我投汉家虽迟,然亦有军功,不忍见功臣为小儿所欺。”

周勃有所触动,叹道:“新天子即位,方及一年,便欲摒弃老臣。若是十年八年后,只不知这汉家,可否有老臣一寸土了!”

冯敬顿时怒道:“某虽不才,然终究是名将之后,义无再辱。绛侯若不怪罪,下臣便遣人去刺死那小儿!”

周勃连忙摆手:“使不得!当今廷尉吴公,乃是那小儿恩主。你若冒失,他定是掘地也要追查。只恐将军这一怒,要为此丢了性命。”

“下臣实不心甘!莫非卖命得来的,要就此拱手交出?”

周勃便转向张相如问道:“张公有何主张?”

张相如答道:“不如由下臣出面,纠合功臣联名上表,斥那小子狂妄。”

周勃仍是摇头道:“不妥。此乃廷争,无异于串通抗旨,倒要惹得今上震怒了,亦是不可。”

张相如听出了端倪,急道:“愿闻绛侯指教。”

周勃扫视二人一眼,意态从容道:“那小儿虽得宠,手中可有一兵一卒?”

“并无。”

“这就是了。若列侯闻诏令,皆托言老病,拒不离长安,今上又能奈何?今上即位,乃由列侯率南北军迎入。才及坐稳,总不至就忘恩负义,要遣兵丁来驱赶列侯吧!”

张相如闻言,拊掌喜道:“好主意!绛侯到底是多谋。下臣这便去遍告列侯,长安是万年根基,万万离不得。请诸人得诏旨后,勿惶恐,只是不走,那贾谊必也无计可施。”

周勃便一笑:“正是这道理。”

三人商议毕,张相如、冯敬便辞别出来,分头去游说列侯。

未逾几日,长安城内各侯邸,那两人便都拜遍了。列侯听罢两人所言,都笑逐颜开,铁定了心肠不走。如此三四月挨过去,列侯就国一事,竟成空文。文帝在宫中探知,也是无奈,只能摇头叹息。

接连几日,文帝闭门思过,心中仍觉惶惑,便召了宋昌、张武来问计。文帝面带愁容道:“用贾谊议政,乃朕之过乎?如何老臣们皆怨怒?”

宋昌连忙劝道:“吾主用人,不疑便好,无须看臣子脸色。”

“我自是不疑,然老臣为何处处作梗?”

“诸吕尚不能动摇刘氏,况乎老臣!陛下可不必理会。”

“然就国诏令已发下多日,列侯只充耳不闻,迄今未有迁离长安者。律令更新,也是处处遭掣肘。朕之令不出宫门,也是教人气闷呀!”

“臣下率北军去驱赶!”

文帝脸色忽地变白,连连摆手道:“不可,万万不可!若有此举,朕便成了负义皇帝,留下千古骂名。此事,只可徐徐图之。”

宋昌叹口气,便揖道:“谋大计,非臣之所长,陛下可问郎中令。”

文帝遂转头望住张武。

张武略作思忖,方才回道:“各勋臣不思进取,几成赘物;陛下倚重贾谊,自是有道理。”

“贾谊所言,可是治平之策?于此,张公有何见教?”

“臣下之才,唯能治郡国,实不能摆布天下。臣闻贾生之论,阐扬古今,无人能及;然可否利天下,臣不能分辨。”

一句话,说得文帝沉吟起来。少顷,嘉勉了二人几句,便吩咐他们退下。

送走二人,文帝更无主张,郁郁踱至中宫,欲与窦后商议。见窦后正督刘启、刘武读书,便叹道:“皇子辈,当常往郊外驰马,书读多了,亦是无用。”

窦后闻言一惊,见夫君脸色阴郁,便问:“陛下,可是政事不顺?”

文帝择席坐下,叹了一声,讲起了贾谊遭嫉之事。

窦后听了,便问:“用人妥否,何不问张武?”

文帝摇头道:“晋阳旧臣,仅为郡国之才而已,参不透大事。”

“典籍中可有高明之论?”

“朕自书堆中长大,岂不知百家之说?然书中文章,救不得急呀!”

窦后便叹道:“妾身实难料,朝臣上百,竟是这般不济事。”

文帝目光一闪,以手拍额道:“哦?当真是忘了!有一人,必能为我解惑。”言毕,便起身匆匆往前殿,急唤谒者来,传谕要召见方士阴宾上。

未及一个时辰,阴宾上奉诏而入。文帝招手,命阴宾上坐于旁侧,瞟了一眼,见他仍是一身布衣,气色却是变了,不禁一笑:“阴先生,这一向,想必是优哉游哉,气色如何就好起来了?”

原来,那阴宾上留居长安之后,声名鹊起,诸臣皆知他为皇帝座上客,便多有前来巴结的,每日宾客盈门。阴宾上倒也不倨傲,一律笑脸相待,宾客若有问卜求签的,都尽心答复;若有馈赠,则笑纳不拒,日子渐渐滋润起来。数月下来,昔日那副饿鬼模样,便不见了。

此时他上前一揖,恭恭敬敬道:“阴某一游方之士,蒙圣恩,为帝都之民,不再为里正、啬夫所驱赶,已是感激不尽。今忽奉诏,定有垂询,阴某当竭诚效力。”

文帝便笑道:“里正、啬夫者流,早不在你眼中;如今即是公卿贵人,怕也无人敢慢待你吧?”

“自是。然小人明白,寒素匹夫有何德能?世人看的,只是陛下的面子。”

“此番再向人借寿数,恐无人再疑,或已借到了一万岁?”

“哪里!”阴宾上脸色一白,连忙叩首道,“罪过罪过!小人身份,今已不同,岂敢再做这等欺人勾当?长生不老事,只合秦始皇所求。贱如小人者,草芥也,只望老有所养,安居而不遭驱赶,便是至福。”

文帝闻言,略作沉吟,便一揖道:“先生真乃大智,戏谑之间,便可道出至理。”

“不敢。小人之智,实为巧智,如鬼谷子所言‘揣之术也’,揣摩人心,巧言讨好之。混迹于市井尚可,却是登不得庙堂的。”

“好了,朕今日召你来,确有要事请教,请先生勿拘虚礼,可直言道来。”随即,便将贾谊遭老臣嫉恨之事,向阴宾上和盘托出,末后问道,“用少年博士,是为开新政。朕所用人,果不当乎?”

阴宾上眨眨眼,答道:“小人以为,上位者用人,只看有谋无谋;有谋即是用对,无谋即是用错,其余皆可不论。”

文帝便面露喜色:“说得好!贾博士恰是有谋。”

“那便是了!有谋之才,易遭人猜忌,此事不足为怪。似小人这般,以揣摩之术得恩宠的,才无人敢猜忌,反倒是人家踏破门来逢迎。”

“果真也是!那么,依先生之意,少年也罢,老成也罢,无须看人年纪,只须问谋略如何?”

“正是。”

“先生果然敢直言。”

“小人知陛下圣明,不喜逢迎,故而敢直言。”

文帝不禁大笑,指指阴宾上道:“阴先生,似你这般逢迎术,亦属当世一绝了!”

阴宾上也忍不住笑:“陛下不拘礼,小人便也敢戏言。”

“朕还忘了问,看你仍布衣草履,那日常用度可足吗?”

“小人喜淡泊,一时难改而已。陛下所赐,已足我一生之用。”

文帝大悦,又问了问窦氏兄弟读书近况,便吩咐内府,赐给阴宾上五十金,以安车送回宅邸。

阴宾上遂起身谢恩,退下殿去,然刚走了几步,忽又转回,低声道:“陛下,自古而来,谋之所以成,全在于行得通。千说万说,只要行得通便好。”

文帝心中不觉一动,向阴宾上揖别道:“此言朕谨记。先生闲时,可常来。”

自此,文帝便心神笃定,对贾谊深信不疑,言听计从,全不理老臣们脸色。

却说贾谊得了这般宠信,不免春风得意,环视朝中文武,能入眼者,唯寥寥二三人而已。

时有中大夫宋忠,亦是新晋少年,与贾谊颇相得,互引为知己。彼时汉家官吏,五日一休沐,两人常一同外出洗沐,洗濯时亦议论不休。所议皆不离《易》《礼》,无非先王之道、世态人情。说起时弊来,常痛心疾首,相视而叹。

这日洗沐罢,贾谊道:“吾闻古之圣人,不在朝廷,而在卜医之中。今我已见识三公九卿,其言其行,皆可知矣。不如与足下同乘车,往访卜者,看有无可观之人。”

宋忠恰好亦有此意,两人便同乘一车,往长安东市中,游走于卜者麇集之处。时逢雨后,路上甚少行人,恰有一卜者,于卜馆内闲坐,旁有弟子三四人侍奉。

原来,这卜者为楚人,名唤司马季主,白发皤然,举止散淡,生得一副仙风道骨。虽是做卜筮生意,却只顾与弟子论辩天地之道、日月之运,探究阴阳吉凶之本。贾谊、宋忠驻足听了几句,便知此翁博学,当下进门拜谒,互通了姓名。

那司马季主抬眼望望,见两人皆一身布衣,略觉诧异,缓缓起身一揖道:“原是两位大夫,久仰。”便命弟子延请两人入座。

待两人坐定,司马季主却不睬来客,只顾接续前面话头,滔滔不绝,上至天地始终,下至仁义纲纪,无不言之成理。

贾谊听了多时,忽不耐烦,便拢起冠缨,正襟危坐道:“看先生之貌,听先生之词,小子于当世未曾见也。然以先生之才,应为贤者高人,却为何居之卑下、行之污浊?”

司马季主瞥了一眼两人,面露不豫之色,忽而就讥笑道:“我看二位大夫,应是有道之人,却为何出言如此鄙陋?我倒要问,今两位所尊之贤者,乃何等品行?两位所推之高人,又是哪个?何以‘卑污’二字,妄言长者?”

贾谊闻老翁出言犀利,知是遇见了高人,便不敢轻慢,字斟句酌答道:“卜者也,多虚夸人长寿,以悦人情;擅言祸灾,以蔽人心;矫言鬼神,以占人财;厚求谢礼,以私于己。此为我之所耻,故谓之卑污。”

那司马季主早闻贾谊大名,也知今日是棋逢对手,当下就抖擞精神,挥退弟子,请两人将座席前移,直视贾谊道:“二公且安坐,听老夫一言。我年逾花甲,人皆谓将成朽木,然生平所见,却与二公不同。以老夫所见,贤者之行也,当行直道。其赞人也,不望其报;责人也,不顾其怨。总之,以利天下为务。若是官非其任,则不处也;禄非其功,则不受也。见人不正,虽贵而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而不附也。”

贾谊闻听此言,大出意外,不由肃然起敬:“公所言,正是所谓君子,晚辈亦尊之。”

“二公皆是新晋,行走于朝堂,想必所识士人甚多。岂不知,公所谓贤者,皆可为羞矣!此等伪善君子,见权势者,必卑躬而前,趋奉而言。平素勾结成群,相引以势,相导以利,结党而远拒正人,以求尊荣,以求受俸。以官为虎威,以法为私器,逆理求利,无异于操利刃而劫人者也。”

“长者所言甚是,然此等末流,不足为患。朝中文武,多为栋梁,主上亦不至昏聩不明,专宠邪僻。”

司马季主便拈须而笑:“那么老夫亦有话说。公食君禄,故不应身入浊流。你看那当朝文武,哪个不是善巧作、饰虚功、执空文以惑主上?此辈所擅长者,以伪为实,以无为有,以少为多,浮夸以求尊位。今通都大邑,此类人何其多也!狂饮驱驰,携抱美姬,犯法害民,虚耗公帑——此辈巧伪人,即是为盗而不操矛戈者也,害人而不用利刃者也。二公双目未盲,两耳不聋,何以谓彼辈为贤才?”

宋忠听到此,如芒在背,忍不住插言道:“朝中衮衮诸公,或有尸位素餐者,然总还是一时英杰,不可谓全是巧伪人。”

那司马季主冷笑一声,手指门外,厉声驳道:“二公请看这世道——盗贼多而不能禁,蛮夷不服不能慑,奸邪起而不能阻,官帑耗费而不能治,究竟是何等心肠,方能如此不为?衮衮诸公,若有半数有为,世事可糜烂至此乎?你既然问,老夫便教你——有贤才而不为,是不忠也;无贤才而请托官位,坐食俸禄,排挤贤者,是窃位也;有人者得晋爵,有财者得礼遇,是大伪也!二公学富五车,独不见鸱鸮与凤凰同翔乎?兰草弃于荒野,蒿草疯长成林,逼使君子退隐,暗助庸才显贵,二公亦属此类人也!”

贾谊、宋忠闻言大窘,脸上红白不定。贾谊便向老翁一揖道:“朝中积弊,所在不少,天子既知,谏臣亦敢言之。我等行止,合大义与否,唯有寸心自知。晚辈只是问:卜者收人钱财,放言天地上下,于天下有何益?于四民有何利?所言可是有德之言?”

司马季主掉头向贾谊,面露轻蔑之色,笑道:“你倒是个晓事的。老夫也来问你:自伏羲作八卦,王者受益,智者得势,文王演周易而天下治,勾践效仿文王而称霸天下,由是观之,卜者有何负天下?卜者出一言,忠臣得以事君上,孝子得以养其亲,慈父得以育其子。这便是有德之言。问者求我一卦,不过费数十百钱,所获却甚多:病者或以愈,濒死或以生,祸患或以免,谋事或以成,嫁女娶妇或以养生。此之大德,岂是仅值数十百钱乎?”

“这个……先生雄辩,当世或无其二,贾某领教了。以先生观之,我二人又是何等样人?”

“老夫算得甚么,公见过当世辩士吗?谋事定计,必为此类人也,为博主上欢心,言必称先王,语必道上古。成败利害,全在一张利口上,以左右主上之意,讨个封赏。此等大言浮夸者,才是当世绝无其二。老夫不过一卜者,只配调教愚顽,身处卑下,以明天性,不求尊荣,仅此而已。故而良驹不与疲驴为伍,凤凰不与燕雀为群,贤者亦不与不肖者同列。公等居朝堂,才是喋喋不休之辈,焉知忠厚之道乎!”

老者这一席话无遮无拦,如江河泻地,摧枯拉朽。贾谊、宋忠听得呆了,面白无色,噤口不能言,慌忙摄衣而起,向司马季主谢道:“闻先生所言,如梦方醒。”于是再拜而辞,相偕出门,仓皇登车而去。车驶过数条街巷,贾谊仍觉惊魂不定,以头抵车轼,喘息不能出大气。

三日之后,宋忠于殿门外遇见贾谊,便拉他至无人处,叹息道:“道高则愈安,势高则愈危。你我居赫赫之位,失势之日或不久矣。”

贾谊亦叹道:“闻司马季主之言,我亦不能成眠。他乃道家,可以超然出世;吾辈则从儒学,焉能弃世而去?天地空旷,万物熙熙,或安或危,你我何以知?唯有竭力辅佐君主,久之或可身安。”

当日别了宋忠归家,贾谊细思宋忠之言,心不能平。想那司马季主所言世事,并非危言耸听,当是深切之论。由此想到秦末事,愈觉当今天下之危,已迫在眉睫。于是披衣坐起,挑灯疾书,将多年所思,挥洒成文。

次日,贾谊朝见文帝,自袖中摸出一道奏疏来,双手奉上,容色滞重道:“汉今日虽兴,却有隐忧,若忘前事,则天下崩坏在顷刻间。昨夜,臣写成拙文一卷,乃苦思数年所得,今献与君上,望有所裨益。长堤溃于蚁穴,大厦倾于罅隙,不可不有所备。陛下之位,人皆谓安;臣却以为,或已处鼎镬之上矣!”

文帝听得瞠目,不禁汗湿额头,连忙接过,称谢道:“贾生坦诚若此,乃天助我也。此文,朕当潜心拜读,有所得,容当数日后告之。”

送走贾谊,文帝展卷来看,奏疏为上中下三篇,洋洋三千言。其文雄辩滔滔,说理细密,指斥秦始皇、二世及秦王子婴之过,故称“过秦”。文帝看罢上、中两篇,尚不以为意。及至读到下篇,见辞情愈加激烈。文曰: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被戮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是以君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佞遍地而君上不闻,岂不哀哉!

读到此句,文帝便觉百骸震动,汗出如雨。急切间再往下看,见文末“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之句,不禁霍然起身,对左右涓人叹道:“贾生果然奇才!明君确乎不可拑人之口。众人不敢言之际,天下即已乱矣。”

当夜,文帝不能眠,又于灯下再三读过,满心折服。于次日,便迫不及待召见贾谊。

待贾谊至,文帝便一揖道:“君之识见,当世无伦。昨夜再三读之,恰似朕心中所欲言,唯有叹服。只不知,君之言辞何以如此激切?”

贾谊便将与宋忠偶遇司马季主事,从头道来。文帝听得入神,不由叹道:“江湖之地,果然是有潜龙在!今汉家之势,虽不至危若累卵,却也如司马季主所言,善巧作,饰虚功,日久已成积习。先生此篇文章朕将视为宝典,置于枕边,一日不敢忘。朝中事,还望先生多为谋划。”

自此之后,文帝理政便越发谨慎,不敢有所妄为。偏巧此时,天象也来示警,好似真的就有大难将要临头。

话说前元二年冬十一月里,正当午时,长安忽逢日食。白日里转眼昏暗无光,满城百姓惊扰奔窜,鸣锣击鼓,连鸡狗也受了惊吓,一派喧嚣。

文帝慌忙奔出大殿,立于阶陛之上,仰望空中,口中喃喃道:“我勤政如此,如何天象还要告变?”

此时虽是寒天,文帝亦是惊得浑身汗流。回到内室,当即挥笔写了一道“求贤令”。诏令起首,便是万分惶恐,向臣民谢罪道:“朕以微渺之身,托于万民之主,天下治乱,在吾一人,唯二三近臣为吾股肱也。在上者谋寡,为政必有疏漏;朕枉为人主,下不能抚育民生,上累及日月无光,其过大矣。”

诏令中最为紧要者,是责令群臣都要直言极谏:“此令颁下郡县,官吏皆可思朕之过,凡施政之不及处,须如实禀告。各地可推举贤良方正、敢直言极谏者,以匡正朕之不及。”

这番话,说得恳切,哪像是皇帝诏令,分明就是子侄向长辈讨教。诏令最后,文帝又深加自责:既不能罢戍边屯兵,却又添了长安卫戍,徒费民力。因此下令,将卫将军薄昭所属一部罢去,令丁壮归家务农。另有太仆寺所养马匹过多,可分往郡县驿站,免得驿站向民间索求,惊扰百姓。

到了正月,天渐暖,贾谊又上了一道《论积贮疏》。文帝看得仔细,见内中写道:“今经商易骤富,民贪利,多有背本趋末、弃田不理者。长安内外,争相夸富,以一斛珠多于邻人而骄矜,淫侈之风,渐成积习。如此下去,官民唯知贪利,天下将怎生得了?”

文帝也知民间崇富,然万未想到已致动摇国本,读到此,不由心生恐惧。又见贾谊建言道:天下欲安,须重农抑商,多多劝农,积贮谷粟,以防饥荒。

读罢,文帝顿觉饮食无味,起坐皆不安,想了半日,觉贾谊之言无不至当,不能不警醒。于是便唤了涓人来,亲授谕旨,拟了一道“劝农令”,送去丞相府斟酌发下,昭告天下,务要以农为本。劝农令曰:于今年起,在长安北郊辟出一处“籍田”,为天子之田。今后年年立春,皇帝将亲自犁田,为万民作则,勉励天下农夫安心种田。

一连两道诏令发下,官民无不震动。历来所见天子诏令,都是疾言厉色训示,从未见过如此谦恭温良的,便都赞当今圣上,果然是一代明君。

未过几日,便有内外官吏纷纷上书,指陈朝廷治理得失。各地也荐了一些贤良来,文帝一一面询,见诸人虽才赋不等,却都是一时英杰,不由大喜道:“我道是天下只有一个贾谊,未料到各处都有贾谊!”遂令谒者记下姓名,全数召为近侍,随左右顾问。

身边近臣济济多才,文帝便心情大好,一日三出城,与众贤良一起纵马围猎。边射箭,边商议天下事,好不快活。

如此热闹了一月有半,忽有一位老臣颍阴侯贾山,实在看不过眼,便上书劝谏。

这一道谏疏,纵论治乱之道,见识不凡,条理分明。甫一呈递,便有人抄了传出,竟至朝野争相传抄,都夸说是当世至理。其开篇,乃是贾山剖白心迹,曰:“为人臣者,当尽忠竭愚,以直谏主,不避死亡之诛,臣贾山即类此也。臣不敢考究久远,愿借秦为喻,望陛下稍加留意焉。”

当汉初之时,只要一提“秦亡之鉴”,无人不立觉震悚;皆因秦之铁铸天下,数年间即覆亡,即便是揭竿而起者,也不免看得心惊。贾山深谙当朝者心思,下笔便语惊四座:

“昔者,周有千八百国,以九州之民,养千八百国之君,君有余财,民有余力,而天下颂声大起。秦有天下,则以千八百国之民力自养,却教万民力疲不能胜其役,财尽不能胜其求。始皇身死才数月,天下四面而攻之,宗庙自此灭绝矣!秦二世居灭绝之中而不自知,何也?盖因无辅弼之臣,无直谏之士,天下已溃而无人告知也。

“今陛下号令天下,举贤良方正之士。天下之士,莫不陈情告白以求圣恩,今已尽数在朝矣。陛下选其贤者,为常侍近随,与之驰骋射猎,一日再三出城。臣恐此举,必致朝政懈怠,百官皆不理事也。”

奏疏送至御座前,文帝展卷来看,看到此处,不由得呆了,默坐半晌,方叹道:“我只道自己算半个好皇帝,却不料,又在蹈秦二世旧辙。治天下,确不可只与亲随一起快活。”

当下,便唤了贾谊来,吩咐道:“你来看,你这本家所言,于朕,乃是当头棒喝呢!”

贾谊看过半篇,便放下,略一笑:“陛下,群臣上书,喜好危言,并非稀奇事。陛下不必过虑,贾山之言,固有道理,然不可全信。听人烦言,则新政岂非以罢废为宜了?”

“不然,太平之世,危言总好过谀辞。你再看看后面,其言不无道理。”

贾谊便展开卷尾来看,见后面果然有建言:“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臣之所愿,不敢求大,唯愿陛下减少射猎。今岁起,定明堂,造大学,修先王之道,匡正风俗,以定万世之基,此为陛下之大幸也!往古之时,大臣不得与君主宴游;方正高洁之士,不得随君主射猎。君主用贤臣,必使其所行中规中矩,而使其节操愈高;群臣则不敢不正身修行,尽心职司,以合大礼。如此,君主治理之道,方有人遵行,功业方能达于四海,垂于万世子孙矣。”

贾谊读毕,不禁微微颔首,双目有光。

文帝便问:“何如?”

贾谊道:“汉初,基业以杀伐而成,故民间暴戾过重,人人欲仗剑横行天下。此奏疏说得有道理:所谓德政,便是以文化之。民不崇文,天下便不宁。民不知礼,天下便无道。贾山所言,陛下不妨纳之。”

“朕之意,恰与先生同,这就下诏褒奖贾山。言路开了,总还是好事,免得老臣怨我独断拒谏。”

褒奖贾山的谕令一出,满朝又是一番轰动。自此,百官都踊跃进言,文帝偶乘车驾出行,竟也有官吏拦路上书。每逢此时,文帝必令御者停车,收了奏疏,当场展卷细看,若有好主张,便极口称善。进言者无不引以为傲,百官也众口喧嚷,一时间,直言上书成了官吏风气。

文帝见案头奏疏如山积,心下大喜,自己看不完,便唤了贾谊一同来看,对贾谊道:“臣下之忠,到底不能只赖恩赏;放开言路,允人讲话,便自有忠臣在。”

贾谊也乐见文帝不拘一格,索性谏议道:“秦为暴虐之政,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故而有诽谤妖言罪。汉承秦制,这一条苛法最无道理,不如一并废去。”

文帝颔首称善,当场便命贾谊执笔,草诏曰:“古之治天下,朝堂有进言之旗、诽谤之木(即华表),以此通言路而招徕谏言者。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使众臣不敢尽心陈情,而君上无由闻过失也,又将何以招徕远方之贤良?今即废此罪。以往小民或诅咒君上,或谩语至尊,官吏闻之,皆以为诽谤。此等风习,乃小民之愚,若以此无知而抵死罪,朕甚不取。自今以后,如有犯此者,勿治罪。”

此诏一下,无异于开了言禁,大小官吏闻之,都额手称庆,心中再无顾忌。就连那市井屠贩,平素管不住嘴巴的,也都奔走相告。旬日之间,秦焚书以来的封口令一扫而空。民间百姓相见时,都面有喜色,聚议时政,口无遮拦。昔时叹息之民,皆高谈阔论,无危惧之心,恍似两世为人。

数日后,文帝见了贾谊,忍不住问道:“新政迭出,弊端尽除,民间可有何议论?”

贾谊便朗声笑道:“那市井小民,率直无文,只说是天上一个日食,便换来人间如许好处,唯愿每月逢一日食。”

文帝闻言,哈哈大笑:“日食多了,固然好;然朕之位,怕也是坐不稳了。朕登位两年,总算知道如何做个好皇帝了,那便是:不可一日视民为草芥。各郡县职司,都要节省靡费、减少徭役以便民。所谓好官,只需做好这一事便罢。”

贾谊道:“确乎如此。民之所求,不为多,无非衣食饱暖。官家不占民利,天下还有何事可忧?”

文帝欣然道:“正是。今春劝农,我将率群臣赴北郊犁田。并诏令天下,春荒时节,所有向官府借贷种子、口粮者,一概赦免;至秋禾成熟,则免征田租之半。”

贾谊睁大眼睛,怔了一怔,而后伏地,连连叩头道:“如此,海内皆沐天恩,臣代天下农夫谢陛下。”

文帝连忙扶起贾谊,佯作哂笑:“你一个儒生,不知稼穑之苦,如何能为农夫代言?只多多上疏、指陈时弊便好。”

贾谊道:“此乃书生本分,臣当尽职。所谓时弊,眼中有,即遍地都有,怕是今生说也说不完哩!”遂与文帝相视大笑。

两人又议了一回,文帝忽就敛容,轻叹一口气道:“民虽安,然尚不能言天下皆安。”

“这个自然。臣这几日亦多有所思:山东刘氏诸王,皆非陛下近枝,其心若何,实难以揣测。若叛,则长安危殆,急切间不可救。不如效法先帝,立刘武等皇子为王,封在长安近旁,以拱卫京师。”

此时文帝已有四子,窦后所生两子以下,又添了庶出的刘参、刘揖两幼子。除太子以外,三位皇子都未封王。

文帝连忙摆手,示意贾谊毋庸多言,只道:“容后几日再议。”

贾谊便打住,继而又奏道:“臣尚有平匈奴之策。”

文帝便高兴,催促道:“哦?快快说来。”

“匈奴南犯,年年有之,我汉家力不能制。高帝、高后两度和亲,然亦不能制。”

“不错。朕也知,和亲乃权宜之计也,甚失颜面。然即便如此,边事却未能息,君有何妙计?”

“和亲,儒术也,为敦化外藩计。若仅于此,那匈奴岂能以一女而息战?臣以为,阴阳天地、人及万物,皆由德而生。儒家教化之术,亦须佐以道家之德、法家之战,方为周全。故而当今安边策,应以德战而退匈奴。”

“唔——,先生说得深奥。然则朕甚不明:既用德,何又言战?”

“这即是要诀所在。汉军所向,多遇化外之民,彼辈不知礼节,说得口干舌燥亦无用。臣以为,安边之术,重在明白至简,须以厚德怀柔,以服四夷。再辅以‘三表’‘五饵’之术,即可招匈奴之民来归,致单于势孤,从而降服。”

“三表、五饵之术?先生请说来我听!”

“匈奴为边塞大患,苦我久矣。臣为此苦思数年,略有心得而已。所谓‘三表’,乃天子之表率,即是:立信义、赞人之状、夸人之技。天子以此‘三表’示匈奴,可令匈奴所部,知天子爱其民、重其俗。”

“那五饵又为何?”

“人之所好,皆同也。五饵即是:赐之盛服车乘以坏其目;赐之盛食珍味以坏其口;赐之音乐妇人以坏其耳;赐之高堂深宅、财宝奴婢以坏其腹;有来降者,天子则召幸之,与之娱乐,亲斟酒而手奉食之,以坏其心。”

文帝听到此,当即领悟,拊掌道:“贾生之智,果然是当世无双!容朕逐一记下,或可为百年之计。”

贾谊此时,忽就拜伏于地,恳请道:“臣本一书生,然亦喜读兵家之典。生未逢秦末,不得建万世之功,乃生平唯一所憾。今边患未除,时有惊扰,请允臣率兵马十万,振戈长驱,以三表五饵之计,直扫漠北。灭匈奴,安边民,系单于之颈而还,以报天恩。”

“嗯?”文帝大感诧异,望了贾谊半晌,抚住他肩头道:“先生大丈夫气重,然书生气亦重。时势易矣!张良、陈平旧事,我辈唯有欣羡而已。征匈奴之举,草檄易,布阵难。君贸然率师,事若不济,倒要让绛侯、灌太尉笑话了。”

贾谊抬头,几欲泪下,急切道:“男儿有志,苦无机会。今微臣蒙陛下垂恩,此即时也。”

文帝沉思片刻,终还是叹了一声,摇头道:“君之奇计,朕纳之,然须从长计议。先生是儒生,志在事功,然君子有志,奈何天却不予?北地兵事,以先帝之才,尚不能取胜,朕之才更是不及,只能以‘无为’应万变,就无须再议了。立皇子为王,则合时也,朕可着即行之。”

贾谊见请兵征匈奴事,文帝不允准,只得叹息了一声,怏怏退下。

文帝看重贾谊所言封皇子之计,果然立见采纳。转眼时入三月,花开草长,典客得了文帝授意,便奏请此事。

文帝假意推让了几日,便允了。先有一道诏书下来,曰:“昔赵幽王被幽禁而死,朕甚怜之,已立其太子刘遂为赵王。刘遂之弟刘辟彊,以及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亦可为王。”

随即,典客府便议妥了封邑,立刘辟彊为河间王、刘章为城阳王、刘兴居为济北王。这三人,皆为文帝侄辈。三人当中,刘章、刘兴居诛吕有功,早就该封王。此时诏下,群臣自是无异议。

过了一日,又有一道诏下,立刘启以外的三个皇子为王,即:皇次子刘武为代王、三子刘参为太原王、幼子刘揖为梁王。

此次封王,虽是子侄辈都一起封了,但封邑之远近大小,却是大有玄机。三位皇子所封,不但疆土辽阔,且地近长安,恰成拱卫之势。

此次新封的代国,都城复归代郡;又从代国中划出太原郡来,新置太原国,都晋阳;这两国,都在长安东北。梁国则在长安正东,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

文帝虽饱读诗书,却决非腐儒,知京畿为天下根基,至为紧要。近邻三个诸侯国,总要封给自家血脉,方牢靠些。如此封了三个皇子,关中之地,便成金汤之固。

至于三位侄儿,则要寒酸得多,所封无非为郡县之地。那赵幽王幼子刘辟彊,封在了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市),封地从燕、赵割出。

刘辟彊本为弱枝,出身不显,平白得了一个王做,自是心满意足;而刘章、刘兴居心情,则全然不同。

二人的长兄齐王刘襄,于平吕次年,即在临淄薨殁,其长子刘泽袭了王位。长兄刘襄一死,刘章兄弟更不敢轻举妄动,如是蹉跎了两年,此次总算盼到了封王。然二人所封之地,皆是从齐国之地划出,微不足道。

刘章所封的城阳国,原为旧琅琊郡(今山东省青岛市)内一县而已,似这等小国之主,权势还不如一个县令。刘兴居所封的济北国,则稍大些,原为济北郡,都博阳(今山东省泰安市);然这个济北王,也远不及一个郡守威风。

汉初之际,叔孙通定下规制,诸侯王在封国,均受朝廷所下派丞相掣肘,且不能掌兵。若是小国之君,其名号虽显贵,实不及一郡守尉势大。

刘章、刘兴居受了这窝囊的封赏,还须遵仪礼,上表谢恩,心中就更郁闷,只道是周勃等人暗中作祟。私底下两人对饮,刘兴居不知骂了多少回,要掘周勃的祖墓。

文帝于此也略有耳闻,却只是心里笑笑,不加理会,料想这兄弟二人,日久便会顺服。

如此到了九月,风调雨顺,四方田禾大熟,五谷丰登。各地都有百姓献祥瑞,皆为白鹿、彩凤、龙纹玉、六穗禾之类,五花八门。然郡县诸吏都知皇帝尚俭,不喜浮饰,官衙收了这些异物,竟无一个敢上报。官吏们只是忙着挨户劝农,看问孤寡。

文帝虽深居宫中,天下治理得如何,心中却是有数的。此刻见海内承平,万家祥和,不由大喜。一日,对贾谊道:“如今,朝中弊端日少,百姓益富,天下诸事顺畅,贾先生当推首功。朕有幸,恰好似先帝得了留侯,少费了多少心思!明日,该为先生加官晋爵了。”

次日,果然有诏令发下,加贾谊为太中大夫,可上朝议政,一如往昔陆贾之尊。

入冬十月,便是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文帝在心中祈愿,新一年里,万不要多事,却不料一过元旦竟接连两次日食。朝野臣民,心下不免惶然,只恐这一年里不顺。

朝臣怕文帝忧心,便都装作未见日食,绝口不提。愈是如此,文帝愈是不安,闭门思过,却也找不出有何疏漏处。万般无奈,只得去向薄太后讨教。薄太后此时目疾已深,几不能视,文帝每日请安两次,都是亲奉母后羹饭。

这日,文帝来到长信殿请安,为母后喂完饭,提起日食频发事,不禁叹气。

薄太后摩挲文帝头顶良久,缓缓道:“偶有异象,不足为奇。为娘已见不到多少光亮了,岂不是日日都是日食?”

文帝道:“为人君,领有天下,儿不敢大意。上天若有警,我必自责。”

薄太后微微苦笑,叹道:“恒儿可怜,竟是谨慎惯了,遇事只想到自家有错,上天或并非责你,只是在责你身边人。”

文帝略感诧异,自语道:“身边有何人,能引得上天发怒?”

“恒儿坐了皇位这几年,内外口碑,为娘还是听到了些,赞语虽多,然亦有人怨,只说你太优柔。如今情势,远非当日你我孤儿寡母时了,儿不妨放胆去做。摆布天下事,到底要果决些才好;一味宽和,怕也成不了事。”

“如今新政,一月数出。凡有利于天下者,即无禁忌,儿已不顾及物议了。”

“话虽如此,我看你对老臣,终究有忌惮。那绛侯周勃,当年迎我母子有功,如今却阳奉阴违,连我这里近侍都看得出。长此以往,怎生得了?不如借天有异象,令他就国便好。”

文帝沉吟片刻,狠狠心道:“也罢!这便遵太后旨意,儿也不再迟疑了。”

薄太后一笑:“昨日嘉禾,或成稗草,良莠全看情势如何。绛侯得享尊荣至今,已属大幸了。你也莫怕,令他就国,乃顺势而为,未见就担了负义之名。”

文帝颔首称是,返回未央宫,便伏在案头,欲执笔拟诏。正待落笔,却又迟疑起来,久不能成章。这一夜,众涓人皆被挡在门外,不得入内,寝宫内一夜灯未熄。至平旦,文帝方唤了宦者入内,命涓人将诏令誊好,送往丞相府。

这日,周勃用毕朝食,入丞相府公廨视事,忽见长史匆匆奔入,报称宫中有诏书发下。

周勃接过,神闲气定展开来看。不料,才看了几个字,便汗如雨下,原来那诏曰:“前日有诏,命列侯就国,然诸人皆托辞未行。诏命不出宫门,天又数见异象,朕心甚忧。丞相周勃为朕所倚重,应为朕率列侯就国。今免周勃丞相职,即日就国,其余列侯随之。太尉灌婴升为丞相,原太尉府官署罢撤,职司归入丞相府。”

周勃看罢,面色骤变,颓然倚于靠几上。正不知所措之际,长史又奔入来报:“太尉灌婴叩门求见。”

周勃冷笑一声:“不至就逼上门来了吧!”怔了一怔,才懒懒整了整衣冠迎出。

只见那灌婴神色惶然,急急拉住周勃衣袖道:“绛侯,且往你内室说话。”

周勃遂将灌婴引入内室,屏退左右,淡淡问道:“太尉,今日便要接印吗?”

灌婴闻言一惊,连忙摆手道:“绛侯勿疑,下臣也是今早才得了消息。只不知,发下此诏前,今上可曾与你透过口风?”

“不曾。”

“果然!事起突然,下臣不胜惶恐。今日来,是向绛侯讨教的。”

“唉,事已至此,我又能何如?”

“竖子贾谊,狂悖无常,不如联络老臣,联名劾他一本。”

“万万不可!列侯就国一事,已拖延多时,今上并未责怪。若再拖延,必引得今上发怒,倒是怕有大祸要临头了。”

灌婴大感沮丧,叹气道:“想我辈提剑斩将时,那小儿还在娘胎里,今日却被他逼得无以转身。”

周勃见灌婴并无他意,方才释然,想了想,反倒劝起灌婴来:“那小儿不晓利害,舍命欠债,迟早要教他抵偿。太尉如今接掌丞相,兵权总还是在手,不怕他一个书生。”

灌婴便顿足道:“绛侯有所不知,我这太尉,哪里还有兵权?今上日前召我,已拟议好,欲向各郡发铜虎符,今后哪怕是几个郡兵,都须凭虎符调遣。我接任丞相,于兵事上,已无处置之权。”

周勃圆睁双目,拍案怒道:“真真逼人太甚!”

两人默对良久,灌婴才黯然道:“奈何?世上已无楚项王,便再无武人说话处。绛侯请暂且就国,勿断了音信。朝中事,一如旧章,下臣自会联络冯敬、张相如等,伺机驱走那小儿。”

周勃默然片刻,只叹息道:“也好。”

随后,两人又密语多时。周勃将朝中大事交代清楚,便道:“都中许多事,还须太尉费心,我明日便谢恩辞行。你知会诸旧部,万不可相约送行,闹得鼎沸。我离长安,风平浪静便好,免得惹主上猜疑。我辈于刀剑下活到今日,居然未被枭首,已是大幸了……”说到此,竟有些哽咽。

一番话,说得灌婴心中也凄楚,抬头望了望周勃,几欲泪下。

果然,未过几日,周勃便卸了职,收拾好阖家细软,悄然出城,连闾里都未惊动。其余列侯得知,也都乖觉,各自打点好行装,未及半月,便都奔四方去了。

列侯之中,齐王之舅驷钧、淮南王之舅赵兼这两人,倚仗外甥之势,一向跋扈。文帝对此二人,最为忌惮。当初诛吕,便是驷钧鼓动齐王兴兵的,今后若再如法炮制,便成大患,故而必逐之而后心安。那二人,原本心存侥幸,然见了诏令,知上意已决,也不敢贸然抗命,只得各自去了封邑。

深冬之际,北阙甲第顿显凄清,长安城好似空了一半。各处驿路上,一时车马喧阗。就连荒山僻地的小民,也不难见到公卿在赶路。

离长安当日,周勃携长子周胜之、次子周亚夫、幼子周坚出行,一家人轻装简从,皆是布衣常服。宅邸中所有赘物尽已送人,一行只有三五辆车、十数匹马驮。车马行至霸城门,城门吏见这一行人气度不凡,忙拦下询问。闻听是绛侯行将就国,甚是吃惊,验过符牌,当即恭恭敬敬放行。

行至霸上长亭,周勃回望来路,已望不见长安城郭,唯有驰道旁杨柳,低垂于雪野,了无生气,远望倍觉凄凉。

正待吩咐御者加鞭,忽见前面有一布衣男子,当路而立。随行家仆正要呵斥,周勃心中一动,忙摆手道:“不得无礼!待我近前去问。”

待周勃车驾至男子面前,方看清此人其貌不扬,面目黧黑,若不是衣饰整洁,几与役徒无异。周勃便好奇,俯身问道:“当路不避,你可是有话要说?”

那人施了个礼,不卑不亢道:“在下乃小民阴宾上,闻绛侯离都就国,不事声张,特在此恭候,欲看个究竟。”

周勃不由警觉:“阴宾上?公之大名,久有耳闻,在此拦路有何贵干,莫非是受人差遣?”便连忙跳下车来,略施回礼。

“哪里,绛侯有大功,天下人皆仰望,无不以一睹为快。在下籍籍无名,无缘拜访,只得在这路边望上一眼。”

周勃闻言大笑:“你这话,哪里是真心?先生为国舅之师,我这莽夫,才是无缘攀附呢。”

“不敢。绛侯此行万里,无暇耽搁,在下也不便啰唣,只有一句话,要赠予足下。”

“哦?先生足智多谋,为今上所重。周某一匹夫,竟能得先生教诲,实是大幸,愿洗耳恭听。”

阴宾上便从袖中摸出一根竹简来,恭谨递上:“此乃老子之语,小人抄录下来,赠予绛侯,可于闲时玩味。”

周勃接过来,见竹简上写了一句话,乃是: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周勃看到末后,竟然有个“凶”字,不免就一惊:“此话作何解?愿闻指教。”

此时周勃家眷车马,停于道上,阻住了过往客商。众人见阻路车马华丽,前后有家仆护送,便知绝非寻常人物,只得耐住性子等候。

阴宾上见道路已阻塞,忙道:“绛侯为上上之智,无须在下多说。足下封邑绛县(在今山西省),乃是春秋晋之古都,为一福地也,能归根福地,这便是常。以往绛侯位极人臣,以武人而成文臣之首,则为非常也。今日解印而去,才是明智。愿足下知常而守,不妄作,便是天下人至福了。”

周勃闻言,心中一亮,不由捉住阴宾上手腕,急道:“先生之言,说得好,解了我心中之疑。今日就国,周某当恭谨守常。先生指点之恩,不知该如何谢,可否随我赴绛县,把酒共话几日?”

阴宾上连忙辞谢:“君子之交,一语可止。在下乃草野之人,几句话说完,便无所求,还请绛侯上路。”

周勃望望这奇人,心中感慨,便将竹简揣于怀中,深深一揖道:“世上高人,多在山泽,周某在这里谢过。”

阴宾上回了礼,急忙向后退了几步,让开前路。

周勃登车,正要吩咐启程,忽又想起,便命亲随取出一酒壶来。只见此壶,乃是一尊朱黑漆方壶,形制古旧,绝非寻常之物。周勃递与阴宾上,恳切道:“此壶,乃秦宫旧物。当年我入咸阳,从宫中寻得,想必是个好物。今已盛满酒,赠予先生,是为谢礼。”

阴宾上略一迟疑,方才双手接过,道了声谢。

周勃仰首望了望天,顿了片刻,又向阴宾上拱手谢道:“先生指教,真乃天佑我也。”言毕一挥手,一队车马便扬尘而去。

灞桥上下,此时已是冰天雪地。长安道旁,唯余阴宾上一人伫立,拈须微笑,目送辚辚车马渐行渐远……

红鸾心动:天才少女神相中国史一本通穿越古代:一把手枪打天下黄金渔村她从狱中走来从草根到大首富的荒诞之路都说了无情道毕不了业一看就停不下来的北洋军阀史(共3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