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世间已无张居正 > 第二章 初入官场

第二章 初入官场(1/1)

张居正入仕的年代,正逢明代内阁斗争的高潮。

大明建国之初延承元制,在中央设立位高权重的中书省,统辖吏、户、礼、兵、刑、工部及各院、寺、监等。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综理机务,俨然是皇帝和国家机关之间的一级权力部门,丞相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

朱元璋生性多疑,眼看中书省和丞相的权力逐渐坐实坐大,心里越发恐慌。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他借胡惟庸案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从此皇帝直接领导指挥六部尚书,成为事实上的总尚书。

朱元璋的继任者明显不如他精力旺盛,这种寄托在皇帝勤勉基础上的机制实施起来已然不现实。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当了皇帝后,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就设立了内阁协助皇帝处理公务。

明成祖朱棣以后,政治运作的枢纽开始集中在内阁。但整个内阁在法律上仅仅是皇帝的秘书处,内阁大学士也无非是皇帝的秘书,内阁之权非常渺小,即使大权在握,仍受皇权限制。

大明王朝好比一家家族企业,内阁首辅则为总经理,管理权限取决于董事长的授权。皇帝放权,权力就大,皇帝收权,权力就小。

在内阁制推行早期,以“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早期阁臣历事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几位阁老优势互补,各尽其责,在他们治下,明朝迎来了国力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国力鼎盛的同时,明代阁臣的地位也得到空前提高,就连以三人为代表的“台阁体”文章亦风靡一时。

“三杨”之后,阁臣们大体上能融洽相处,但小的冲突也断断续续,从未停止。

嘉靖、隆庆年间,内阁权势加重,阁臣身系天下安危,在内辅助主上,在外统帅百官,俨然真宰相。

时人陈子龙在《皇明经世文编》中如是总结明代内阁发展史:

高皇(朱元璋)诏废中书。文皇(朱棣)政归内阁。三杨秉钧而后。势以益重。至嘉隆之间,几几真相矣。若洛阳(刘健)余姚(谢迁)之谠亮,永嘉(张璁)丹徒(杨一清)之才略,新都(杨廷和)华亭(徐阶)之弘博,新郑(高拱)江陵(张居正)之英毅,山阴归德(沈鲤)之端方,内辅君德,外总机务,朝政之清浊、海内之安危,职任綦重。裒辑尤详。

内阁地位的崇高也使得帝国精英为此明争暗斗。正常状况下,内阁会有多位阁臣同时在阁,遇事一般由首辅先作决定,首辅与皇帝的接触最多,地位远非普通阁臣所能及,所以阁臣之间竞争异常激烈。

嘉靖初年,以大礼议为界限,开启了此后阁臣争夺倾轧之风,此后的首辅无一不是通过激烈的权力斗争,踩着前任鲜血,登上万人瞩目的宝座的。

嘉靖皇帝十六岁以亲王的身份到北京入承大统,他即位后不久,为给生父兴献王上尊号之事,与大臣发生了冲突。

以杨廷和为首的元老大臣虽然依照“兄终弟及”的祖训拥立嘉靖皇帝,却把嘉靖看作是一代贤君弘治皇帝的过继皇子,坚持嘉靖尊弘治皇帝为父,而以生父为叔父,遭到嘉靖的强烈反对。

君臣矛盾从此日益尖锐,新皇帝与旧大臣之间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全面较量。强权压倒纲常,嘉靖在新科进士张璁、桂萼、方献夫等人的协助下,运用廷杖、镇压等极权手段取得最终胜利,正式颁诏定大礼,改称孝宗为皇伯考,生父为皇考,并追尊为睿宗,入祀太庙。

同时,重定礼议诸臣之罪,退休的杨廷和被定为罪魁,被削籍为民。至此,君臣争执数年的大礼议之事尘埃落定。

礼议不仅是礼法意识形态的争论,更是帝国最高权力的重新洗牌。一批下层官僚很快取代前朝老臣,成为决策的核心人物。

张璁由于襄助嘉靖皇帝礼议有功,六年之内就走完别人二十年都未必能完成的奋斗历程,官居一品,入阁拜相。张璁入阁不久,桂萼也追随他的脚步,以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与机务。

尽管张璁在大礼议中比较投机,但他作为新进官员,尚未沾染官场陋习,颇具革除弊政的勇气。张璁秉政,锐意任事,辅佐嘉靖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推行一系列革故鼎新的政策,与后来的张居正颇有相似之处。

张璁与张居正都是辅佐幼主、锐意改革而大披圣宠的重臣,甚至身后谥号都同为“文忠”,明朝因此有了两位张文忠公。相传,孤傲冷峻的张居正极为推崇张璁,在他主持修撰的《世宗实录》中对其赞誉有加。不过,张璁以及桂萼是以迎合皇帝作为发家资本,且在科举考试中名次不佳,因此成为士大夫眼中的佞臣,其人品受到举国上下的鄙视,由此恶性循环,这两个人更是拼命地巴结嘉靖皇帝,巩固权力,打压异己。

就这样,朝廷中形成两大敌对势力,彼此猜忌、攻击,官场倾轧激烈。张居正入仕的时候,内阁与六部、僚属之间就是处于这种钩心斗角、明争暗斗的气氛中。

话说张璁一党把持内阁七八年,一时风头无两,直到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春,张璁得疾,被护送回乡。当蛮横的张璁退出以后,本以为朝堂之上会就此平静,然而夏言入阁后,朝中冲突反而更加激烈,远超张璁时期。

小小一内阁,各派力量轮番兴起,各色大旗往复变幻。

先是夏言与李时、翟鉴之间的暗斗,以夏言被罢、严嵩入阁告一段落;不久,严嵩又打败翟鉴,翟鉴被削职为民,严嵩一党占了上风;直至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夏言复职,再次入阁,内阁中形成夏言、严嵩对峙的局面。

夏言豪迈多才、纵横善辩,在入阁之后,他任用曾铣总督陕西三边军务,计划收复被鞑靼占领的河套地区。曾铣屡战屡胜,获得嘉靖皇帝的赞赏,嘉靖也因此更加器重夏言。这引来次辅严嵩的嫉妒。

严嵩摸透了皇帝的心思,利用嘉靖对鞑靼的恐惧心理,进谗挑拨离间,说夏首辅收复河套、对鞑靼用兵,实在是穷兵黩武、混淆国事。

天助严嵩,恰逢此时鞑靼进犯大同、永宁、怀来等地,京师告急,嘉靖深惧北方的游牧民族打进都城。严嵩见此机会,开始猛攻夏言,他危言耸听地向嘉靖皇帝报告:夏言、曾铣祸国殃民,是他们导致鞑靼入侵、生灵涂炭。

嘉靖勃然大怒,一气之下把夏、曾两人逮捕问斩,昔日风光无限的政坛大佬顷刻间变成身首异处的冤鬼。

外宽内狠的严嵩就这样斗倒了骄盈刚愎的首辅夏言,夏言也成为有明一代唯一被公开杀头的内阁首相。夏言倒了,严嵩顺理成章地爬上了首辅的职位。

再来说张居正。翰林的身份让他接近了首辅理想,却也触及了现实政治,亲眼所见的真相使渐近的理想变得更为遥远,拉大的心理落差激出了张居正胸中的不平。

对于夏言和严嵩的斗争,愤怒也好,惋惜也罢,张居正作为新科进士,没有任何发言权,他只能默默观察时局。在纷繁复杂的政治环境里,他必须蛰伏以待,从容缓进。

这段时间,张居正不肯将生命耗费于虚辞侈言的文字游戏中,他一边忙于撰写史书,积蓄知识;一边冷眼旁观现实生活,剖析政务。

就在与他同时入仕的很多青年官员忙于攀交权贵,陷入争名逐利的漩涡之时,他却洁身自好,喜好与对他升迁无甚助益的基层吏员交往。

每遇小吏从边塞巡视归来,他常常提一饭盒酒菜前去探望,与这些官员边饮酒边聊天,详细询问当地山川形势、风俗民情。回家后便一一追记,归纳整理,并提出自己对时局的见解,挑灯写作,彻夜不眠,足不出京而晓天下事。

当他合上书本,回到现实中来,面对眼前的衰败时局,一向沉稳的他终于按捺不住。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这位不起眼的小编修奋笔疾书,连夜撰写了《论时政疏》,试图让皇帝了解社会的真实状况,首次提出政治改革的恢宏大计。

《论时政疏》开宗明义:国家如今内忧外患,已到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请陛下尽早摒弃幽居深宫的消极态度,自知其疾而及时就医。进而针对时弊,提出抑制宗藩、整肃吏治、整顿时政、整饬边防、上下沟通五大对策,洋洋千余字。

遗憾的是,他呕心沥血所撰的奏疏如石沉大海,一腔热血被轻蔑地扔掷在泥沙之中。经过这次打击,张居正继续埋头于朝章国故的探索中,对时政不置一辞。

风高浪急的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正是张居正三十而立之年,人到三十,本该奋勇前行,张居正却急流勇退了。他厌倦了官场的荆棘丛莽、黑白不分,但对时局还抱有一丝希望,因为在他眼中,还有“身重于泰山,言信于蓍龟”的老师徐阶,希望尊师有朝一日带领大家扫除阴霾,拥抱光明。

徐阶年轻时曾担任浙江提学佥事,深谙人才育选的要领,威望颇高。他不同于同时代一些腐儒,只工于词章,而是引导庶吉士们把兴趣由文学转向政治,授课内容无不围绕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使学生们身心受教,学有所用。

当年风华正茂的张居正经过层层考试脱颖而出,来到翰林院任职之时,分管翰林院的内阁次辅徐阶就注意到,新来的这位英俊潇洒的小伙子卓尔不群,所作之文虽旁列诸子百家之言,却以务实为本,且虚心向各位老前辈请教,博得了诸位翰林老师的好感。

有心的徐阁老刻意接近小张,多次找他谈心,借以全面观察这个谈吐不凡的年轻人。两人的交流非常投契,他很是欣赏小张“沉毅渊重”的性格和好学上进的进取精神,深相期许,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国家重臣。

从此,徐阶一路提携小张。张居正对徐老的知遇之恩也铭记在心,从此更加积极上进,二人在政见上也多有默契。休假回家前,张居正特意修书一封致徐相公。

信中,张居正毫无顾忌地袒露心扉。他愤慨于群奸乱舞,迫害正人;又赞誉徐老师博通古今、器量恢宏,可惜并未使天下有所改观。他也觉察到徐阶的顾忌太多,不愿与奸臣同流合污,又要虚与委蛇,“相公内抱不群,外欲浑迹,不亦难乎?”

张翰林颇费心机地以后辈之身,委婉道出徐阶的不足,又以知恩图报之心,许诺誓死相随。面对这样的倾肠相告,苦于政争的徐阶又怎能不动心呢?

只是时机未到,老谋深算的徐阶绝不会轻举妄动。对于张的建言,他只能摇头苦笑。不过,令他欣慰的是,他终于物色到一个可以推心置腹的知己和接班人了。

此时的张居正不仅官场上失意,情感上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正值盛年,与他相濡以沫的爱妻顾氏溘然长逝,抱着念妻、怀友、感叹时局的心绪,他满腹哀伤地休假回家了。

回乡之初,张居正寻得风光甚佳的湖畔筑一茅屋,种半亩青竹,养一只癯鹤,终日闭门不出,身边有童仆数人,专事洒扫,烧茶煮药。

人在天涯,心悬京华;养疴田园,魂萦廊庙。他有过读书自娱的避世念头,但目睹江山败落、百姓哀鸣的末世之状,这个曾经梦想“直上尽头竿”的青年才俊,又怎能割舍对社稷苍生的关切呢?

出世与入世、遁世与经世的矛盾冲突,交织在张居正大脑中,他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倾注在诗词里:

山居

林深车马不闻喧,寒雨潇潇独掩门。

秋草欲迷元亮径,清溪长绕仲长园。

苍松偃仰云团盖,白鸟翻飞雪满村。

莫漫逢人语幽胜,恐惊樵客问桃源。

舟泊汉江望黄鹤楼

枫林霜叶净江烟,锦石游鱼清可怜。

贾客帆樯云里见,仙人楼阁镜中悬。

九秋查影横清汉,一笛梅花落远天。

无限沧洲渔父意,夜深高咏独鸣舷。

追求超逸、希望摆脱尘世烦扰的情绪跃然纸上。

“显则立于朝,晦则隐于野”,大自然往往成为传统士大夫回避世俗纷扰的一片净土,更是暂避惊风骇浪的安静港湾。

张居正寄情于寒泉潭水、沧江白鸥,在烟霞松竹中闲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心灵或驰骋在云端,或伏贴于岩崖,寻找人世间难以寻觅的宽容和慰藉。

六年的休假生活中,最令他身心愉快的当属衡山之行。

在秋高气爽的金秋十月,张居正偕同应城李义河、湘潭王会沙、汉阳张甑山、长沙李石棠等几位湖广友人,遍历潇湘大地。张甑山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李义河、李石棠后来都位列公卿,成为日后张居正执政改革的左膀右臂。他们正是在此结成扯不断、紧相连的至密亲友圈。

他们在衡山游历八天。到底是翰林才子,张居正文思泉涌,留下名篇《游衡岳记》:

……

晨登上封观海,日初出,金光烁烁,若丹鼎之方开。少焉,红轮涌于海底,火珠跃于洪炉。旋磨旋莹,苍茫云海之间……噫吁嘻!奇哉伟与!山僧谓此日澄霁,实数月以来所无。往有好事者,候至旬月,竟不得见,去。而余辈以杪秋山清气肃,乃得快睹,盖亦有天幸云……盖衡山之胜,高称祝融,厅言方广……夜雨。晓起,云霭窈冥,前峰咫尺莫辨,径道亦绝,了不知下方消息,自谓不复似世中人矣。

……

这是他此生最惬意怡情的一次旅行。数年后,他还和理学名流孙应鳌津津有味地谈起当年的衡山之游,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旅途日记。

归途中,一行人溯江西行,途经三国时期的赤壁古战场,张居正禁不住又发感慨:“慷慨悲歌,俯仰古今,北眺乌林,伤雄心之乍血刃;东望厦口,羡瑜亮之逢时。遐思徘徊,不知逸气之横发也。”强烈的怀才不遇之感再次涌上心头。

青年张居正报国无门,此时只能寄情山水,渴望在大自然中求取心理平衡,寻找安身立命之所。他游赤壁而生用世之念,望洞庭而萌旷世之慨,登衡山而怀出世之思。种种思想交织融合,构筑了他一生的思想和事业。

当然,逃避现实绝非他的风格。

张居正之所以是张居正,就是因为他从来不会是消极避世、厌闻世事的隐士,他所做的只是默默等待机会。

“同是天涯沦落人”,怀才不遇的张居正想起了魏晋时代与他一样怀才不遇的竹林七贤。他们从不在意世人的嘲笑讥讽,谈笑自若,坚决不与臭名昭著的司马氏集团合作,并以放荡不羁的个性,挣脱礼教和功名的约束。

张居正仰慕竹林七贤的淡泊洒脱,理解他们孤独的灵魂,作《七贤吟》歌颂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和阮咸七贤。

为摆脱世俗纷扰,保持内心平静,张居正一度研习禅学。他闭目盘膝而坐于清凉树下,修身悟道,常与著名僧侣学者邓豁渠交流心得。公安派文学家袁中道把禅宗思想说成是张居正执政后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不懈的思想根源:“江陵少时,留心禅学,见《华严经》,不惜头目脑髓以为世界众生,乃是大菩萨行。故其立朝,于称讥毁誉,俱所不计,一切福国利民之事,挺然为之。”

张居正希望通过虔诚的修炼解除人世间的烦恼,缔造一个美好的极乐世界。理想很美好,现实终归很残酷。

此时的大明帝国,内忧外患如沉疴一般日复一日,东南沿海倭寇猖獗,西北草原蒙古犯边,陆边和海防都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

江陵位处腹地,暂时没有北虏南倭侵扰之患,但在这些年来水旱频繁,民穷财尽。

作为休假的朝廷命官,张居正本可文诗会友聚高朋,向他的父老乡亲们炫耀一下京城见闻;可谁也没有想到,血气方刚的翰林院编修当起了泥瓦匠,亲手筑起几间房,名之曰“学农园”。

他深切体会到,农业乃民生之本,治国必须“力本节用”。读书之余,他常常游走于在阡陌间,种竹植树,与老农切磋农艺,同悲共欢。丰年的收获固然令人欣喜,但更多的是农民身被风露、头炙熇日、终岁劳碌,也仅仅免于饥饿。而官吏的催征过急,常陷农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被逼得抛妻别子、逃亡他乡。

此情此景,实非沉溺于歌舞台榭、声色犬马的高官士绅所能想象,却令张居正恻然以悲,惕然以苦。

当时的湖北有楚王、荆王、襄王等五大藩王以及数不清的郡王宗室,这些人靠国家财政收入来“支给禄米”。政府对基层的掌握逐渐失控,宗藩过多,田赋不均,荆州一带榷税负担日益加重。种种残酷的社会现实,深深烙印在这位年轻人心中。

社会大学堂给了他非常大的影响与启示,在研究透榷税和农商的复杂关系之后,他逐步形成了重商益农、农商互惠的新思想,促使他日后大刀阔斧改革赋役制度,强力推行“一条鞭法”。

身在山林,心在庙堂。

五百年前,仕途坎坷的范文正在岳阳楼挥毫写下了那篇不朽的《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五百年后,同样处境的张居正,也遇上了同样的矛盾。堂堂热血男儿,难道还要继续沉溺于烟霞湖水吗?

张居正呼唤仁人志士与他一同振兴大明,后来他对知己耿定向道出肺腑之言:“现在的京城,只要向外走出十里路,就会遇到百十人组成的盗匪团;朝廷上下贪赃枉法盛行,老百姓对此早已深恶痛绝,必须仰仗一位‘磊落奇伟之士’,大破常格、破旧立新,否则根本无法改变国家现状。”

世间正好有这样一位“磊落奇伟之士”,但此时的大明朝廷未必察觉得到,即使知道也未必起用。

六年的山居岁月,在张居正五十八年的生命旅程中只是一段小小的插曲;然而万不可小看这六年,其间张居正有过低沉、彷徨和忧虑,更不乏忧国忧民的困惑和深思。

在彷徨中,张居正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自此以后从未动摇。六年中,他洞悉了社会百态,成熟了自己的治国方略。经过休整、反思和对农民疾苦的考察,张居正心中逐渐开出解除社会弊端的药方,重新燃起了报效国家的热情。

张居正的父亲,那位屡试不第的张文明,看着儿子数年如一日地宅在家中消磨时日,更是忧心忡忡。他逢人便说:“我家三代都无人中第入朝做官。这个儿子难得入选翰林,本想靠他光宗耀祖,可他现在却无所事事。”言罢,深深叹气。

的确,张家三代人孜孜以求的功名,几代人的遗憾全都指望这位年轻人来弥补,眼看儿子业已进入“储相”的行列,岂能长久在家逗留,把大好时光都浪费在闭门读书与游玩休闲上?

国运的召唤,父命的嘱托,肩负着兴国、兴家双重使命的张居正不得不重返政坛。

于是,三十六岁的张居正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上北上的旅程。人刚启程,一种略带犹豫、担心前景的复杂情绪便徘徊在胸际。

他此去京城,当然不是为了恢复区区七品的官俸,他忧虑的是如何面对紫禁城中那个变幻莫测的官场,而想要在尔虞我诈的环境里施展抱负,是何其艰巨!

他留恋美好的故乡,十三年前,他从这里进京赶考,其后因发妻顾氏去世,一度南回。数度往来,十三个春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度过。江岸依旧,而人已近中年。

或许,苏东坡那句不朽名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此时正久久回荡在他耳边。

他深吟一首《割股行》以表达自己对大明王朝的忠心耿耿,激励自己风雨无阻,献身国家:

割股,割股,儿心何急!

捐躯代亲尚可为,一寸之肤安足惜?

肤裂尚可全,父命难再延。

拔刀仰天肝胆碎,白日惨惨风悲酸。

吁嗟残形,似非中道,苦心烈行亦足怜。

我愿移此心,事君如事亲。

临危忧困不爱死,忠孝万古多芳声。

金碧依旧,黄土依旧,京城的乱局没有丝毫好转。张居正最为关心的政治大局,仍然是阴霾弥漫。

长安道上,京师城中,豪门依旧夜夜笙歌,疾苦的百姓也俯仰皆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剧,张居正一路上不知见到了多少。

回京后,严酷的现实依然没有给他提供施展抱负的平台。

嘉靖皇帝还在琢磨那两件事情:一是道,以求长生不老;二是人,以树立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

他数十年如一日,在一群道士的怂恿下修道炼丹。为求长生不老药,命方士炼丹,大量征召十三四岁宫女,利用她们的处女月信来制丹药。

宫女常因一些小错而遭嘉靖皇帝毒打,多达二百多位宫女死在皮鞭之下。这种非人的待遇,让宫女不堪苦痛,她们蓄谋拼死斗争。宫女领袖杨金英索性联合了十多位和她一样饱受凌辱和责罚的宫女,谋划除掉嘉靖,却也因自己的失误丧送性命。

在守卫森严的宫廷,一群弱小的女子,竟敢与皇帝拼命,旷古未有。事情虽然很快平息,嘉靖皇帝幸而未死,但精神上的打击相当沉重,恐慌的内心愈发要紧紧抓住求仙长寿这根救命稻草。

自此他噩梦不断,睡不安宁,再也不敢回到临朝议政的乾清宫。皇帝不上朝,一切政务都由严嵩秉承皇帝的意向处置,这给贪官污吏提供了更多渎职枉法的机会。一时,严党的权势达到了顶峰。乌云密布的朝政能否给张居正这颗新星闪耀的机会呢?

皎皎流华一代象棋宗师杨官璘柯学:偷个雪莉当老婆[快穿]漂亮的小炮灰他不说话千古枭雄朱元璋你不可不知的美国史既然有空间,自然是0元购最香了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