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乱世三百年:闲话南北朝之天下归一 > 太建北伐

太建北伐(1/1)

而就在宇文邕[yōng]忙的脚不沾地,焦头烂额的时候;公元578年2月,帝国南部边境送来战报,南陈军大举北伐了!

很久没说江东的事儿了;跟这儿补一笔吧——

咱们上次说到江东,还是侯景之乱以后,陈霸先崛起;七七八八之后,这位自恋的爷用自己的姓做为国号,建立了南北朝南朝最后一届政权——陈。

陈朝初创,陈霸先接的是侯景之乱过后的烂摊子;而且国土面积异常狭小,北不过长江,西不过江陵;国内满目疮痍;用北周名将韦孝宽的话说,南陈的局面唤作“承梁破亡余烬[jìn]”。

就这么屁股大点儿的地盘儿里,陈霸先这皇帝当的也很不安生——

陈霸先是公元503年生人,陈朝立国是公元557年;陈霸先去世,是公元559年,就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陈霸先就干了一件事儿,平叛!

在陈霸先治下,先后有萧勃叛乱、王琳叛乱、周迪叛乱;陈霸先费了牛劲,在他有生之年都没把这些叛乱彻底平息。

等陈霸先去世后,他的4个儿子里有3个已经早夭,还活着的陈昌正在西魏当人质;因此侄子陈蒨[qiàn]继位;史称陈文帝。

陈蒨[qiàn]接过叔叔手里的枪,接茬儿平叛;这一打,一直打到公元566年,才彻底平息了叛乱。换句话说,陈朝头十年,别的没干,净打仗了。

等陈蒨[qiàn]把国内的叛乱搞定;按理说他应该能轻松一下了;但是,别看陈朝地方不大,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宫斗一样有。

陈蒨[qiàn]一共生了15个儿子;有俩早夭,活下来13个;这里边儿,太子是陈蒨[qiàn]的皇后生下的嫡长子陈伯宗;到公元566年这一年,陈伯宗才13岁。而此时,在南陈朝廷中,陈蒨[qiàn]最为倚重,并且也是在朝中大权在握的是陈蒨[qiàn]的弟弟,陈顼[xū]。

这一年,陈顼[xū]36岁;别看年轻,但此人的经历却颇有些传奇;这哥们儿的传奇之处在于先后干过两任人质,都平安无事;而且最后还荣登大宝。不得不说这哥们儿是个异数。

说这话还是在侯景之乱末期,萧绎[yì]在江陵称帝并且发兵建康;当时陈霸先已经宣誓效忠,并且作为高级将领领兵出征。这种敏感时刻,陈霸先很上路,知道自己得交出人质,萧绎[yì]才能放心,因此陈霸先就把儿子陈昌,侄子陈顼[xū]留在江陵当了人质。

再往后,西魏军攻陷江陵,陈昌、陈顼[xū]都没跑出来,便被带到了长安;哥俩儿手拉手在长安一起做了八年的人质。

不过还好,从宇文泰到宇文护,都知道陈霸先的地位,陈昌、陈顼[xū]奇货可居,所以也没难为他们;这哥俩儿在长安的日子过的甚是悠闲。

后来宇文泰去世,宇文护掌权;陈霸先想念儿子和侄子,多次请求宇文护放人,可宇文护没答应。

公元559年6月12日,陈霸先突然患病;而且病势凶猛;仅过了9天,6月21日便病重身亡。

陈霸先此时驾崩,对于刚刚建立的陈朝来说不啻晴天霹雳,别的不说,国无储君,将领们带兵在外,朝廷上又没有有资历能镇住场面的重臣;更要命的是四周遍地强敌;弄不好,还在襁褓里的陈朝完犊子的可能性都有。

在万分危急之下,陈霸先的媳妇儿、皇后章要儿当机立断,决定秘不发丧,火速征召正在外地领兵作战的陈蒨[qiàn]回朝;同时秘密派人十万火急到长安接陈昌回建康继位。

可惜事与愿违,陈蒨[qiàn]回建康之后,便在军中将领的拥戴下当上了皇帝。

这会儿陈霸先的死讯也传到了长安,宇文护出于稳住南陈的考虑,便将陈昌放回江南;但没放陈顼[xū]。

陈蒨[qiàn]此时刚刚即位数月,地位还很不稳固;陈昌的到来,对陈蒨[qiàn]来说决不是什么好事,毕竟陈昌是陈霸先的亲儿子,陈蒨[qiàn]只是陈霸先的侄子;陈昌不在,陈蒨[qiàn]称帝还勉强说的过去,陈昌来了,陈蒨[qiàn]再赖在皇位上,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了。

陈蒨[qiàn]这点儿心思,被当初拥戴他即位的大将侯安都看出来了;后者自告奋勇前去迎接陈昌;结果陈昌过长江的时候,“失足”落水而亡。

陈昌死后,侯安都仗着这点儿功劳,在陈蒨[qiàn]面前日益跋扈不臣;为了制衡这货,在陈蒨[qiàn]百般斡旋之下,陈顼[xū]也被从长安放了回来,成为南陈官场的男二号;后来哥俩儿联手,把侯安都赐死。

可是,没了侯安都,陈顼[xū]的势力跟上了化肥的庄稼一样开始疯长。

到公元566年,陈顼[xū]的势力已然遍布朝野,隐隐已经能跟陈蒨[qiàn]分庭抗礼了;而就在这一年的5月31日,陈蒨[qiàn]毫无征兆的突发疾病,当天便去世了;遗诏由皇太子陈伯宗继承帝位。

不过这位新任皇帝陈伯宗因后来被废,史称其为临海王。

陈伯宗登基后,陈顼[xū]成了帝国第一权臣;主少国疑,自然引起了陈蒨[qiàn]这一系昔日心腹旧人们的疑忌。

转过年儿,到了公元567年;经过大半年的暗流涌动,陈蒨[qiàn]留下的辅政大臣跟陈顼[xū]的矛盾激化了;辅政大臣们谋划着借陈伯宗之口将陈顼[xū]赶出朝廷,结果没有然后,这些人最后反被陈顼[xū]日翻在地;有的被关进了大牢,有的则被赐死。这事儿过后,南陈的大权全部落入陈顼[xū]之手。

对付朝中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老梆子容易,几十名力士就能办下这差事;可是,对于在外任职的封疆大吏,陈顼[xū]就没那么容易对付了。

当时南陈湘州刺史华皎[jiǎo]也是陈蒨[qiàn]的心腹,看陈顼[xū]在朝中搞大清洗,很担心自己哪天也会被干掉;于是,在公元567年5月,华皎[jiǎo]挑起反旗,跟陈顼[xū]开战;这件事儿史称华皎[jiǎo]之变。

这一仗不大不小打了1年多,期间还把北周和后梁就裹进来了;不过,陈顼[xū]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倚靠不多的兵力,不仅顶住了北周、后梁、华皎[jiǎo]联军的进攻,取得了沌zhuàn口大捷的胜利;干掉了华皎[jiǎo],收复了湘州、巴州,稳定了郢州、广州;甚至一个反击还差点儿把后梁的都城江陵给打下来。

而有了这碗酒垫底儿,陈顼[xū]在朝中的地位更加稳固了,史称:“是时四海之望,咸归高宗”。换句话说,陈顼[xū]离着那最后一步也就不远了。

公元568年11月,陈顼[xū]决定不再等了,他以太皇太后章要儿的名义下诏,废陈伯宗为临海王;自己登基称帝;这就是南陈第四任皇帝,史称陈宣帝。

陈顼[xū]是公元530年生人,即皇帝位时不到40;此时正是一个男人生理、心理、事业的成熟期;加上指挥平定了华皎[jiǎo]之变,也让陈顼[xū]信心大增。

陈顼[xū]不甘心仅仅守着狭小的江东称王称霸;他把目光投向了被北齐占领长达20多年的淮南地区。这片地方在北齐手里,陈顼[xū]如鲠在喉,睡觉都睡不踏实。

这儿要提一句的是,此时的江南已经从战乱中恢复过来了;这主要得归功于陈蒨[qiàn];陈文帝陈蒨[qiàn]在位的七年间,励精图治,恢复生产;使南陈的国势达到了极盛状态;这也就给陈顼[xū]大规模用兵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公元573年3月,经过准备,陈顼[xū]任命大将吴明彻为北伐军统帅,都官尚书裴忌为副,率领江东十万大军,开始北伐,收复淮南失地。史称,太建北伐。

看过前文的大胸弟估计有印象,此时距离北齐亡国,仅剩下3年多的时间;也正是高纬闹的很不像话的时候。

史籍记载,陈军出兵以后,势如破竹;几乎是以一天一座城的速度向北挺进。

南陈突然发动大规模北伐的消息传到邺城,震惊了北齐朝野;也震惊了高纬。

多少年了,江东那个弹丸小国,在北齐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一直采取守势,向来不敢轻举妄动;没想到今天陈顼[xū]居然有胆量北伐,看来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啊。

当时还是皇帝的高纬召开御前会议讨论对策;最后得出结论,出兵,给不识好歹的陈顼[xū]一点儿颜色看看。

替高纬走这一趟的,是任开府仪同三司的尉破胡;领命之后,这家伙带着10万大军雄赳赳气昂昂的南下了;结果这货被吴明彻指挥的陈军一仗就给打成了光杆司令。

经此大捷,陈军气势如虹;在吴明彻的率领下,十万陈军直扑北齐淮南重镇寿春。

此时坐镇寿春的北齐将领唤作王琳;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跟陈霸先打了半天擂台的那位;此人后来兵败,投了北齐。

此次高纬派尉破胡南下,王琳也在军中;尉破胡兵败,王琳侥幸逃出战场,躲进了寿春。没曾想,气儿还没喘匀,吴明彻的大军就到了。

此时陈军虽说气势旺盛,但毕竟是大战之后;吴明彻没有立即强攻寿春,而是派人把淮河给堵了。

憋了几天之后,吴明彻派兵把大堤一挖;奔流而下的淮河水直接就把寿春给淹了。等河水泡的七七八八之后;公元573年10月13日,吴明彻下令,对寿春城发起总攻;史载陈军“四面疾攻,一鼓拔之。”;守将王琳走投无路,被俘。

面对陈军的强势进攻,高纬坐不住了;第二次派出援兵。

尚书行台左仆射皮景和奉命率数十万大军南下迎战陈军。

可是,此时北齐已无良将;被高纬派出的这位皮大人简直就是个孬货;这厮到了前线,在离寿春30里的地方扎下了大营;然后,便坐视寿春城被吴明彻变成了养鱼的池子。

等寿春沦陷,皮景和下令,烧毁不便携带的辎重,全军撤退;然后在陈军迅猛的追击中,丢盔卸甲的逃回了邺城。

高纬怎么处理皮景和不提;经此一役,反正陈顼[xū]是赚到了,南陈北面的防线向前大大的延伸出去;他再也不用睡觉都睁着一只眼,时刻担心北齐军兵临长江了。

既然手气这么热,当然没理由收手。

陈顼[xū]下诏,吴明彻稍事休整后,大军继续北伐。

连战连捷之下,陈军这会儿已经打疯了;渡过淮河,陈军继续上演所向披靡的好戏,一路席卷淮北,兵锋越过江苏,直逼山东。

不过,从账面儿上看,陈军的地盘儿空军扩大,但是这里边儿暗含隐忧,毕竟陈军迭经大战,部队疲惫;而且随着战线北移;补给线也被拉长了不少。于是吴明彻上书陈顼[xū],请求部队转入休整。陈顼[xū]下诏批准;陈军就此转入战略防御。

说这话是公元575年;陈顼[xū]这次大举北伐,夺回了失陷二十多年的淮南要地;老实说不仅让高纬损失惨重;同时也让长安的宇文邕[yōng]感觉到了明显的压力。高纬这么菜,万一陈顼[xū]再次北伐,那鹿死谁手还真就不一定了。所以这才有了咱上文说到的宇文邕[yōng]接到韦孝宽《平齐三策》之后发动的第一次伐齐行动。某种程度说,宇文邕[yōng]那次出兵也是被陈顼[xū]刺激着了。

宇文邕[yōng]那次出兵,啥也没捞着;物质损失还不小,别的不说,杨坚肯定眼泪哗哗的,多好的战船啊,都烧了。

而转过年,也就是公元576年,宇文邕[yōng]和陈顼[xū]俩人好像有默契一样,谁都没动。

到了公元577年,宇文邕[yōng]突然发力,直接就给高纬抓回了长安,北齐灭国;到这会儿,陈顼[xū]才发现,我艹,宇文邕[yōng]下手这么快!北齐这么优良的资产就悄没声儿的被北周给兼并了。

陈顼[xū]有些后悔,市场就那么大,宇文邕[yōng]都占了,自己占啥?

所以到了公元578年2月;宇文邕[yōng]那头儿忙的脚不沾地的时候;陈顼[xū]下诏,淮河两岸的陈军立即集结,继续北伐!

这就有了咱上文中提到的,宇文邕[yōng]突然接到帝国南部边境上的报告,鬼子来了!

其实陈顼[xū]这次出兵,老实说多少有点儿无可奈何。

在公元577年之前,北周、北齐和南陈三国之中,南陈实力最弱,疆域最小;北周已经拿下了益州,和江陵以北的雍州;在江陵还扶植了后梁小朝廷;而北齐,在长江以北到淮河以南布有重兵;换句话说,就等于直接把刀尖顶在陈顼[xū]的鼻子上。

南陈想转危为安,或者说陈顼[xū]想活的舒展点儿,办法只有一个字:打!

既然怎么着都得打,那就看选哪个当对手了;反正北方也就俩,要么北齐,要么北周。

从陈霸先时代起,南陈的国家战略就是结好北齐,全力和北周争夺长江中游(主要是益州太远,鞭长莫及。);到了陈顼[xū]掌权的前一阶段,他也延续了这个思路。

可是,在华皎[jiǎo]之变时,陈军几经努力,却一直没能打下江陵;换句话说,跟北周争夺中游的西进战略宣告失败;这就逼的陈顼[xū]不得不改弦更张,另谋出路。

这一谋,效果立竿见影;北齐军太次了,前后几十万大军都被陈军击败;重镇寿春也拱手送给了陈军。高兴之余,陈顼[xū]自己都纳闷儿,号称天下精兵的百保鲜卑都哪儿去了?

可是,等陈军拿下寿春之后,陈顼[xū]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现实,一来,北齐军步步后撤,是不是挖好了坑等着陈军;毕竟北齐军以骑兵为主,陈军大军北上,如果让北齐军穿插到身后,切断了补给线,那后果就是灾难性的。二来,陈军瞄着北齐军猛打,越向北,侧翼的空档越大;万一雍州和江陵方向的北周军和后梁军出兵,来个半路截杀,那后果同上,一样很危险。

所以陈军打到淮北之后,吴明彻要求休整,陈顼[xū]很痛快的就同意了。

但是,接下来陈顼[xū]就要面对一个很纠结的选择了,是不是要继续打北齐?

北齐很菜,这是明摆着的;可是不论陈军要不要继续北伐;上述的问题对于陈顼[xū]来说都存在,那就是来自西线的威胁。

但是,没等陈顼[xū]纠结明白,有消息传来,高纬被俘,北齐灭国了。

陈顼[xū]应该是读过书的,西晋怎么灭的东吴,陈顼[xū]应该很清楚;北齐灭国之前,北周已经掌握了益州和荆州(含雍州);北齐灭国之后,北周在淮北方向也跟南陈接壤了;西、中、东三线,北周都占了先手。

陈顼[xū]想想后脖子就发凉。

这个局怎么破?

没别的办法,只能在三线中选择一点主动发起进攻,尽可能用战术的优势,抵消战略的劣势了。

被陈顼[xū]选中的目标,是彭城,也就是现在的徐州;此处北扼齐鲁、西瞰中原、南临江淮;交通便利;在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陈军拿下彭城,在东线,进可以以此为依托,威慑河北;退,也能够屏蔽都城建康;而且除此之外,一旦周军从中线南下,彭城的陈军反倒能威胁到周军的后路;可谓一举多得。

不过,陈顼[xū]拣这个时候出兵,老实说,机会真的选的不老好。一方面,周军刚刚灭齐,士气正盛;另一方面,对于南陈来说,淮北是新占领区,敌情、民情、社情都还没改造到足以支撑一场大规模攻坚战的频道上。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这会儿不出兵,等宇文邕[yōng]把胜利果实消化的差不多了;再打就更难了。

因此,公元577年年底,陈顼[xū]下诏给前线的吴明彻:相机攻占彭城!

本来陈军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从建康出来了10万大军;可是连续作战,地盘儿确实占了很多;但另一个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占了地方,你得留兵驻守;否则那地方不就白打了。

因此等吴明彻和裴忌在地图上算计了半天,最终能抽调出来的部队只有3万;不过吴明彻倒也不太担心,他知道,这3万人可以说是陈军的精华;都是一个能打几个的主儿。

现在,吴明彻带着他们奔彭城来了。

驻守彭城的,是当初在平阳出尽风头的新任徐州总管梁士彦,老梁同志手握重兵,一开始没太看的上吴明彻这支部队;30万北齐军老子的扛下来了,你这3万人又多了个肾!

梁士彦摆开阵势,在城外和吴明彻打了好几场,结果次次都败的一塌糊涂。

无奈之下,梁士彦只好退守彭城,高悬免战;同时向宇文邕[yōng]发出鸡毛信,大佬,赶紧来救命。

大胜之下,吴明彻指挥陈军围着彭城猛攻了一气儿;可是彭城城高池深,陈军一时也没有好办法得手。

看看强攻不奏效;吴明彻便打算复制攻击寿春的经验;他让陈军在清水上设置堤坝,人为的抬高水位,准备适当的时候放水倒灌彭城。同时,吴明彻下令从后方调来了大量的战舰,准备放水灌城时,陈军乘战舰直扑城头。

眼看着清水水位一天就涨一大截儿,城里的梁士彦心急如焚;连续向宇文邕[yōng]发出SOS的信号。

这会儿宇文邕[yōng]正集中精力处理并州稽胡造反的一摊子事儿呢;接到梁士彦的报告,宇文邕[yōng]也不敢大意,立即命上柱国大将军、郯[tán]国公王轨率军前来救援。

王轨那也是老戏骨了,多年征战,经验极其丰富;接到宇文邕[yōng]的命令,王轨略加思忖后,下令主力部队大张旗鼓向彭城进军;而他本人,则亲率一支骑兵,不分昼夜,急驰南下,扑向了淮口(江苏淮安)。

王轨的眼光的确毒辣,淮口是淮河和泗水的交汇处;陈军多水军,向前线运兵运粮都要走此处。王轨一到地方,立即让周军四处砍伐树木,然后把砍来的这些原木一根接一根的钉进河底;最后在这些树桩子之间用铁链子拴上车轮;一句话,王轨把河道给截断了。干完这些,王轨意犹未尽,又在泗水两岸分别构筑了两座小城。

等这一些干完,王轨捻着胡子满意的点点头;嗯,此路虽说不是我开,但要过也得留下买路钱。

消息传到彭城前线陈军指挥部里,谯[qiáo]州刺史、陈军猛将萧摩诃[hē]看出来了王轨的险恶用心;萧摩诃[hē]力劝吴明彻,赶紧趁王轨在淮口立足未稳,火速南撤,冲破铁锁,全军还有一线生机,否则等王轨在淮口站稳脚跟,筑起工事,咱们后路被断可就离死无葬身之地不远了。

吴明彻没听进去;一年前的寿春怎么样?30里外是数十万北齐军,结果寿春还不是被老夫拿下了;现在只要咱们攻下彭城,再回去找王轨算账,一样来得及。

已然来不及了。

吴明彻还在琢磨第二次以水代兵,陆续赶到的周军各部,已经悄然在陈军外围形成了合围;而且周军不断派出部队攻击陈军已经筑起的堤坝,试图放水让陈军战舰搁浅在彭城城下。

吴明彻这时才担心起来,他眼看仅凭借区区三万人马无法攻下彭城,开始想到撤退,但为时已晚。他召集众将商议对策;众将七嘴八舌的也没讨论出个撤退方案。

最后还是萧摩诃[hē]说,不管怎么走,都得赶紧了;战船咱不要了,走陆路;大帅您带步兵先走;我带骑兵殿后;末将定能保大人会平安回到京师。

别看吴明彻目空一切,但这会儿到还不错,听萧摩诃[hē]说完,吴明彻摇摇头,我是全军主帅,岂可先行;老弟还是带着骑兵先期出发,在前面开道吧!

当天夜里,萧摩诃[hē]率领两千骑兵趁夜先行南下。

公元578年2月27日;吴明彻下令;掘开堤坝,趁着水位突然升高,陈军乘战舰离开彭城南撤。

可是,等到陈军的战舰行至淮口时,河面变宽,水位大幅下降;王轨事先设置的障碍发挥作用了;陈军战舰被这些林林总总的树桩、车轮挂住;再无法通过。

慌乱之中,吴明彻还想派蛙人下水,拔掉木桩;可是在岸上周军密集的箭雨下,没拔掉几根,陈军就死伤惨重了。

王轨在岸上哈哈大笑,传令左右,将水中的陈军团团包围。

围了两天,陈军就饿的受不了了;最后,走投无路的吴明彻率3万陈军精锐投降。

当时,周军跟陈军南撤的陆路上也设下了重兵,就等着黑陈军一家伙;不过萧摩诃[hē]确实骁勇;他亲自带着80名骑兵冲在最前面,其余部队随后跟进,硬生生的从周军的层层阻截中杀出一条血路;最后萧摩诃[hē]将这支仅存的部队带回了淮河南岸。

陈顼[xū]这下亏大了;倒不是说这次地盘儿丢了多少;咱前面说过,吴明彻抽调的都是陈军中的精华;用今天的话说,攻击彭城的,那是陈军的种子部队!一夜之间,这支种子部队就化为乌有了。

没了种子,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后面开花、结果了。

南陈本来整体实力就弱,这一下,等于被砸断了脊梁;陈顼[xū]后悔的直抽自己嘴巴。

也正是打这儿起,南陈再也无力北伐,等待他们的,只有被灭国一条路了。

世间已无张居正皎皎流华一代象棋宗师杨官璘柯学:偷个雪莉当老婆[快穿]漂亮的小炮灰他不说话千古枭雄朱元璋你不可不知的美国史既然有空间,自然是0元购最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