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难忘的知青岁月 > 再回四站

再回四站(1/1)

原金宝屯胜利农场科左后旗知青 龙锦潭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离开农场已三十四年了。重返胜利农场四分场(原四站),探望曾朝夕相处的朋友,看看曾生活过的黑土地,是藏在心中多年的一个夙愿。

2008年9月7日清晨5点钟,苏立生、张立华、姜淑霞、冯立群和我五位知友相约,乘坐苏立生心爱的轿车从通辽出发,沿303国道向东行驶。天公作美,秋高气爽,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和煦的阳光洒满大地。秋风吹拂着绿色的田野,迷人的景色飞快地掠过车窗。我的思绪随着转动的车轮,飞向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我思念生活在农场的朋友,不知见面可否相识?怀念这片曾经生活过的黑土地,在这里洒下辛勤的汗水,奉献宝贵的青春年华,留下永恒的记忆。

早晨7点多钟,轿车驶进双辽县的县城郑家屯,这里是大郑线和平齐线的铁路交通枢纽。当年在农场下乡时,每年春节前回家,都要在郑家屯换乘火车。今日的郑家屯,道路变宽了,楼房变多了,难觅旧城的踪影。车穿过郑家屯县城和金宝屯镇,驶向金宝屯至协尔苏的公路,前方出现一个村庄,道边立着醒目的路标:往东过西辽河进入胜利农场。车驶向土路,不远就到西辽河边,河水已断流,河床上架起一座浮桥,正是这条奔流不息的西辽河冲积成一望无垠的黑土地,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当年的春季,气候乍暖还寒,我和知青朋友身穿棉装,抵御黑夜凌厉的寒风,手提着马灯和铁锹,用抽水机引西辽河水灌溉农田。夏季的休息日,约上几个知友来到西辽河边,跳进湍急的河水中畅游击水,是多么的惬意!轿车缓缓驶过浮桥,冲上河岸,眼前是一望无垠的农田,被一条条绿色的林带间隔。透过摇曳的青纱帐,隐约可见五分场一排排的房屋。一条公路向东延伸,路边坐着几个老乡,用期许的目光注视着行驶的轿车。路边玩耍的孩子,顽皮地向我们招手。车行驶到十字路口,能看见场部错落有致的砖房,望着眼前曾经熟悉的情景,倍感亲切。

从场部向南去四分场已通公路,两旁挺拔的白杨树,守护着平坦的柏油路,透过一排排杨树,是一望无际的青纱帐。再也看不见昔日晴天沙尘滚滚,雨天道路泥泞的恶劣环境和路况。

离四分场越来越近,大家全神贯注地目视前方,高高的语录塔,透过茂密的青纱帐,穿越三十四年时空再一次映入眼帘。在四分场路口站着杨贵和赵廷珍两位兄长。翘首在路边,期盼故人还,重逢在故里,激情胸中燃。大家激动地紧紧握手、拥抱,两位兄长皱纹爬上了脸庞,两鬓染上了白霜,真可谓岁月催人老啊。我们曾和两位兄长在二连共同劳动,朝夕相处,结成深厚的友情。杨贵是库伦贫下中农,1971年投亲来场,他曾担任四分场场长,现已退休。他擅长讲故事,讲起故事来眉飞色舞,引人入胜,听众津津有味,忘却了干农活的疲劳。赵廷珍是复员军人,曾担任四分场二连指导员,现也已退休。他像大哥一样热心地关怀帮助过我,使我经受住了艰苦劳动的磨练,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岁月。杨兄家在老马号位置,马号早已销声匿迹,房东侧是一片玉米地,附近都盖起员工住宅。我们走进杨兄家,杨嫂非常热情地招待我们。三间砖平房,东西两间是卧室,火炕靠着北墙,屋里显得干净敞亮。我们从杨兄家出来,跟随赵兄向南走去,近处是老马号前的大坑,穿过大坑前的老路,来到赵兄家,见到赵嫂,她显得苍老了许多,依然保留着健谈的性格。

我们来到语录塔前,凝望着字迹残缺的标语,仿佛看到一群群年轻的身影坐在语录塔旁,欢声笑声不绝于耳。据说这是全场仅存的一座语录塔了,它是“文革”的遗物,默默地见证了胜利农场这段历史。

从语录塔往北走,急切寻找我们曾经住过的那栋砖房,惊喜地发现它依然存在,砖墙红瓦显得陈旧,门前已修成一家家院落,心中百感交集。以前这栋砖房曾住过一连、二连的男知青。砖房东侧紧邻一栋土房,曾住着一连、二连的女知青。一连、二连都是农业连队。在二连期间,知青们互相帮助,携手共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这里是知青最集中的场所,夜晚,睡在南北大炕的几十名知青互相调侃,引来一串串笑声。清晨,一阵阵嘹亮的军号声,把酣睡的知青从梦乡惊醒。出工号一响,房前操场汇集了从江南、海河、塞北来的知青,给这里带来勃勃生机。

返回语录塔向南走,路边有一个水泡,一群群白鸭,或在水上嬉戏,或在坑边漫步,给水泡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以前水泡曾被利用来沤麻,水泡西侧是四分场小学,我曾在那里执教。上下班经常从水泡旁走过,时常闻到水泡散发出的恶臭。快步走到四分场小学旧址,学生上课的教室还保存完好,心中浮想联翩,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朗朗读书声,在课间活蹦乱眺、嬉戏玩耍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如今,各分场小学都已撤消,孩子们都要到场部小学寄宿念书,刚入学的孩子面临自理的困难,给学生家长带来很多不便。

往南走不远,路西原来是一片果园。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满园五彩缤纷的鲜花,吸引无数的路人。在沙果成熟的季节,经常吃到香甜的沙果,在那收入低微、物质匮乏的年代,也是一种享受。自从联产承包后,果园分给了个人经营,如今已经改种收益高的玉米。昔日郁郁葱葱的果园,只能留在美好的记忆中。

沿着土路继续向南走,我们被生长茂盛的玉米淹没了。玉米已经吐穗,预示着今年丰收在望。南鸡鸭号渐渐进入视野,围栏已经拆除,老房屋还存在,现已改成民宅,居民不再规模化饲养鸡鸭。鸡鸭号南面的大水坑还保留着,坑里积满水,却不见白鸭的踪影。

我们返回场区,看望至今还留守在四分场的后旗女知青李文荣,分别时间太久,已经认不出当年的李大姐了。在聊天中得知她住的房子就是原营部的办公用房,门前又新盖三间砖平房,生活过得很殷实。看到岁月把她的鬓角染上白霜,想到还有少数知青坚守在农场,他们付出数十年的艰辛,令人感动。他们把毕生奉献给了这片黑土地,难能可贵。

返回杨贵家时,见到久别重逢的二连连长杨兆恩。他已是满脸皱纹,满头白发,显得很苍老,让人禁不住感叹岁月的无情。我们又见到了留场的后旗知青郭才,只见他眼角露出鱼尾纹,脸晒得黝黑。他还在种地,一年收入颇丰。农场职工退休后还能领取退休金,生活比较宽裕。回到杨家,杨兄拿出一份材料,喜形于色地告诉我们:“知识青年下乡三十周年时,场部曾准备搞纪念活动,我还准备了贺词呢,后来庆典之事黄了,可这篇贺词还保存至今。”说罢,他声情并茂地把贺词朗诵了一遍。他的举动代表了农场乡亲们对广大知青的一片深情,令我们深受感动。杨兄准备了丰盛的午宴,大家愉快地举杯畅饮,无拘无束地畅谈农场的过去和现在,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情。午餐后,我们去看望复员军人张振和,张兄患脑血栓病瘫痪在床,一见到我们,他激动地流下眼泪。我们与他聊了一会儿,安慰他安心养病,祝他早日康复。

“我不想说再见,心里还有多少话没说完。我不想说再见,要把时光留住在今天。”下午4点钟,我们带着农场朋友和乡亲们的一片深情,踏上了返回的路程。

再见!亲爱的朋友们!

再见!神奇的黑土地!

再见!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

我们还会再次踏上这片热土。

诗二首

原金宝屯胜利农场科左后旗知青 张静儒

张静儒 女,1954年5月出生于内蒙古海拉尔市,1956年随父母到科左后旗。1969年5月下乡到金宝屯胜利农场,先后在四营和场部电话交换台工作。1973年9月入哲盟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科左后旗教育局工作。1978年考入吉林省函授学院中文系学习,1983年毕业。1988年调任科左后旗实验小学任副校长;1990年调至内蒙古通辽教育印刷厂,曾任工会办公室主任、胶印车间党支部书记(正科级)等职。

贺下乡四十周年庆典 八月草原碧浪翻,庆典现场人头攒。 六十八位翰林梦,都在今朝一日还。 载歌载舞颂庆典,高山流水道情缘。 花甲岁月墨香曲,醉在一本方寸间。 枫叶红了,我们醉了 枫叶红了, 心儿醉了。 走过了秋冬春夏, 经历了霜雪雨风, 我们与枫叶溶在了一起。 我们用汗水浇灌了枫树挺拔的躯干, 我们用热血染红了枫叶殷红的叶脉。 枫叶真的红了, 我们的心儿真的醉了。 我们醉在那一本漂亮的《枫叶红》中, 醉在那一幕完美的首发式上, 醉在政府及各界领导的关爱中, 醉在天南地北知青朋友的祝福里。 我们醉了, 醉在愿《枫叶红》千古流芳的配乐朗诵中, 醉在《草原夜色美》悠扬的歌声里, 醉在草原儿女《下马酒》真诚的舞姿中, 醉在广阔草原《策马奔腾》的癫狂里。 我们真的醉了, 醉在四十三年友爱情浓的喜悦中, 醉在三年笔耕不辍的收获里。 我们真的醉了, 醉得不愿醒来, 醉得不愿离去……

阴阳怪谈:网红姐姐会风水改娶病娇长公主,白月光心态崩了堇上花开黄继光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谍战:生死较量美人有亿点强,不过分吧神瞳圣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