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经济篇 > 五、秦朝经济之要是不统一货币,你怎么给秦始皇打钱

五、秦朝经济之要是不统一货币,你怎么给秦始皇打钱(1/1)

经过春秋战国两个赛季的选拔,在这场有着无数诸侯国的竞争中,秦国乘风破浪,终结了这场battle,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秦朝。

但一提到秦朝,基本上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嗯,好短!

的确,秦朝统治时间就只有短短的15年,换算成人类年龄,青春期都还没过。

可这样一个发育还不完全的秦朝,为咱们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种品质堪称是业界良心。

秦朝只经历了三代:

旁边这俩,一位坏事干尽,另一位啥都没干。所以,对秦朝有贡献的事基本上全看中间这位爷的。

这种搭配,好比超市打折大促销,还是买一赠二那种。

两边的酱油咱们就不管了,这一章主要说说中间的秦始皇。咱们从经济的角度扒一扒:

秦始皇究竟折腾了点啥?

一、看到不顺眼的就统一

只要是参加过历史考试的人,一定都还记得以下内容。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现在再细品,是不是依然让你回味无穷?

说白了,秦朝统一了下面这几样事物的标准:

为什么要统一这几样呢?

是因为以前诸侯国用的标准全不一样!

就这会造成许多社会问题,比方说:

燕国人的钱到了魏国被当成是假币,齐国人团建堵死在楚国的路上……

国家/王朝土地的统一,解决不了这些社会问题。而生活的不方便,又容易让那些诸侯国的原住民,产生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咱们就挨个来看看这些被统一了标准的东西。

1. 钱太多?统一!

很早之前,咱们老祖宗用的货币,形式多种多样,什么牛啊马啊斧头啊粮食啊,其实都充当过货币,但大家更熟悉的,可能是商朝的贝壳。

可事实上贝壳这种货币也没用多久。

同样还是在商朝时期,虽然老祖宗的金属冶铸技术还不太成熟,但已经能成功降服一种金属,那就是青铜。

青铜被打得没了脾气,于是就成了一种沿用千年的货币,铜币。

进入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得到广泛使用,经济水平随之提升,人们就需要更多的铜币。

所以各国在相互争斗的同时,也不忘使劲造铜币,结果就造成了各国铜币的画风相当凌乱。

当时的铜币,主要有这四种: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诗经·卫风·氓》

这里面“布”的含义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能做衣服的布匹,另一种是指货币里的布币。

钱的种类一多,就容易带来交易的困难。

比如说,来自齐国的女婿,就很难在彩礼上让楚国的丈母娘满意。

所以为了无数宅男的幸福,提高结婚成功率,秦始皇觉得统一货币势在必行,于是便规定了两种主要的流通货币:

在秦朝上层人士中流通的,是直至今日也很贵重的黄金;

普通老百姓用的,是一种圆形方孔、重量为半两的铜币,也叫秦半两。

有了统一的货币,当妈的就再也不用担心儿子娶不到媳妇了。

据说,借着统一货币的大势,秦始皇顺便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从此只有秦朝中央能造钱。

解决完货币,再来看看度量衡。

2. 重量长度搞不清?统一!

先来说说,什么是度量衡。

其实度量衡分别对应了生活中的三个计量单位。

对于新建立的秦朝来说,统一度量衡可能比统一货币更重要,因为它体现的是:

比如,因为度的标准不一样,各诸侯国在丈量土地上,会得出大小不同的结果。

这对秦始皇来说是个考验,毕竟很多人想忽悠天子给自己划块更大的地。

再比如,为了国家建设,历朝历代都会收税,秦朝时老百姓缴的税不是货币,而是粮食。

而上缴的粮食,需要用“量”来测量,而诸侯国的“量”的标准不同。比方说装满一桶:

如果隔壁老王缴税时是以全家桶为标准,轮到你时却以马桶为标准,那可想而知,正常的税收很容易就搞出祸国殃民的社会效果。

“衡”的标准不同也相当要命,比如说赵国的一斤到魏国成了八两,这就导致出来做生意不想家破人亡的话,就得巧舌如簧。

统一度量衡,对于酒桌文化来说也许是件好事。就一句话,有的干部喝半斤,有的干部喝六两,你说哪个干部该培养?

解决完度量衡问题,咱们再来看看出行问题。

3. 不能开车?统一!

在开车之前,咱们先来科普一个知识。古时候都是土路,老司机们只能在这上面飙车。

他们的车轮会反复碾压路面上的同一个位置,时间一长,这个位置就会形成两条硬车道,而其余的地方,依然是松软的土路。

这两条硬车道之间的距离,被称为轨。

有轨的好处体现在了物理上,车轮在两条硬车道上的滚动,减少了摩擦,这样,马车不仅跑得更稳,还节省了马力。

所以出行最好的方式是让马车沿着轨前行。

可是,问题又来了,各地的车轨不一样,出行至别国的人要么选择出轨,要么选择换车。

所以,秦始皇为了能畅快地一路东巡,干脆要求大秦车管所统一全国的车轨长度。

而且还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核心,通往全国主要城市地区的高速公路——

驰道。

全国物流速度的加快让物资——特别是粮食——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快速送到位。

驰道是一个相当厉害的大工程。它厉害在哪儿?

不仅仅在于秦始皇靠它成功到处瞎浪,而且还在于之后的起义军凭借这条绿色通道,快速实现了咸阳一日游。

二、爱江山,更爱折腾

除了实施上面这些措施,秦始皇还干了些别的事。

前任CEO商鞅给秦国定下的政策没咋变,依然是按军功来分福利分房子,依然搞人口普查,依然重农抑商。

秦始皇看到商人和一些富户这么有钱,觉得他们应该为刚成立的秦帝国添砖加瓦,出力建设。

于是,为了全国一盘棋,商人和富户们被动地深入边远地区,进行文化经济大交流。

也不是所有商人都去支援边远地区了,有一小部分还是留在了大城市。

秦始皇还特别注意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水利工程方面,他还是秦王的时候,就修建了郑国渠,后来又修建了灵渠。

这样一来,不仅小船能更好地在水里漂荡,农田也得到了充分的灌溉。

不过,这种利民的工程往后就没有了。后面秦始皇干的,只有无尽的折腾。

秦始皇对土地的迷恋远超一般开发商,本着谁不给地就揍谁的原则,今天北上干匈奴,明天南下征百越。

而他亲自督建的工程,不是造宫殿就是修陵墓,劳民伤财,仅有的贡献可能是为今天提供了丰富的5A级旅游打卡地。

打仗要人,修路要人,造宫殿、挖陵墓也要人,哪都有人,就是种粮食的土地上没人。

在那个没有机械的年代,频繁地建设工程,掏空了民力和百姓的肚子。

底层人民的火气越来越大,秦始皇活着的时候还能把控局面,可等他前脚一咽气,后脚各种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就来了。

虽说秦朝灭亡的原因很复杂,但不爱惜人民、瞎折腾肯定是其中重要原因。

秦朝给了后世王朝极好的经验教训:有些安安静静的不折腾,代表人物文景二帝;

有些凭借自己聪明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往死里折腾,代表人物汉武大帝。

那么,咱们先说说这两个不折腾的。

忽必烈普女怎么了?照样让大哥争当榜一玩呢?没手怎么种田!我有驭灵术别装了!我才是将军府嫡女重生七零,从一间茅草屋开始!快穿:宿主天天想罢工!阴阳眼,鬼才通灵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