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蒙古帝国二百年(全二册) > 第六十八章 漠南钩考

第六十八章 漠南钩考(1/1)

兄弟的情谊是维系黄金家族团结的主要因素,鉴于忽必烈在蒙哥政权的重要地位和特殊的血缘身份,他得到了蒙哥的大力任用和充分信任。但是忽必烈势力的不断上升还是让一部分人感觉到了忧虑,尤其他放弃了传统的草原文化,在中原汉地全面推行汉法,重用汉族的儒生,现在又公然皈依佛门,这引起了一些守旧贵族的不满,尤其以丞相孛鲁欢和阿蓝答儿等人为首,他们不断在蒙哥面前谏言,要求防止这位被严重汉化的弟弟实力过于膨胀,从而威胁到蒙哥的统治地位。

还有一点让蒙哥比较忌惮的是开平府的建设。打开地图我不难发现,从哈剌和林到汉地距离太远了,相当于从今天蒙古共和国最西边杭爱山到中国东部的距离,忽必烈主管漠南汉地中原军政事务,需要常驻中原,长期往返而汉地中原与哈剌和林之间,所以他有必要在离华北平原近一点的地方建设一座城,他就在金莲川故地打造了一座新城,这就是开平府,上都的前身。

其实就在忽必烈南征大理之前,前一章提到的那些儒臣们已经陆陆续续来到了上都开平府,把这里当成了忽必烈的一个大本营,而就在忽必烈南征大理的日子里,前来投奔的儒臣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

一时间,整个开平府人员熙熙攘攘,各种文化流派的人纷至沓来。

不难看出,以姚枢等人为首的汉族儒臣当时已经把年青的忽必烈当成未来的帝王来培养了,而忽必烈也已经把这些人当成未来的朝廷宰辅来使用了。

也许儒臣们当初对忽必烈有着模糊的认识,对他能否有光明的前途还拿不准,但想恢复已经中断了近500年的汉家文化,南宋虽名义上为正统,但由于军力原因和皇帝们的眼光有限,扶不上台面,恢复中原和草原的希望实在太渺茫,而西夏和金朝虽迅速被汉化,但在蒙古铁骑面前已灰飞烟灭,成吉思汗家族其他成员对儒家文化又毫无兴趣,所以汉地尤其是北方的儒士们把恢复正朔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位年青的忽必烈的身上。

忽必烈,只有这位年轻的蒙古宗王,他的身上肩负着全天下儒生们的期望。

上述现象成了阿蓝答儿等人劾奏忽必烈的一个借口。

当领导的最害怕手下的人另起炉灶,风头压过自己,虽然蒙哥汗对忽必烈还比较信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较犹豫,可经不起孛鲁欢和阿蓝答儿的一再挑拨,于是决定试探一下这位弟弟到底有无谋反或者脱离蒙古汗国的念头。

但想考验忽必烈,你总不能直接把忽必烈招来对质:说,你到底想干什么?兄弟俩还没到撕破脸的地步。

这些人想起了一个办法:钩考。

所谓钩考,就是现在的审计与核查,即对忽必烈管辖的漠南汉地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查稽核。可漠南汉地大了去了,全部钩考显然得把阿蓝答儿等人给累死,他们主要选择了京兆和河南两地。

就在忽必烈南征大理期间,在丞相孛鲁欢的主持下,阿蓝答儿、刘太平等人分别带着一帮子会计和审计人员到了忽必烈的辖区京兆、河南等地,把满是灰尘的红头账本都倒腾出来,开始查账。

其中阿蓝答儿还设了钩考局,自任局长,向各个府派出心腹鸡蛋里挑骨头,一下子罗织了忽必烈诸如疏于管理、账目不清、小金库等等罪名20多条,并扬言“俟终局日,入此罪者,惟刘(黑马)、史(天泽)二万户以闻,余悉不请以诛”。

漠南钩考的消息传到南征的忽必烈那里,他将兀良哈台留在云南继续扫灭大理境内的零星抵抗,赶紧带着姚枢等人返回中原,商量对策。

回到汉地京兆地方,忽必烈见到了窦默、廉希宪等人,筹划了一下此次面见蒙哥的事情。

姚枢问:您打算如何向蒙哥汗辩白?

忽必烈:据理力争,该怎么说怎么说。

姚枢:不可。蒙哥汗必竟是大汗,又是王爷的兄长,王爷作为臣子,不能争辩,只能退让。

忽必烈:那我应该怎么办?

姚枢:主动将家小送到哈剌和林,以显示王爷并没有不臣之心,解除大汗对王爷的猜忌。同时请旨,主动赴和林面见大汗,化解与大汗的冲突。

忽必烈是个很善于谏纳臣下之言的人,他思虑良久,终于决定将察必王妃及皇子朵儿只、真金、忙哥剌等人,由义弟燕真护送到和林,同时写了一份奏疏,要求面见蒙哥汗。

弟弟妻子和孩子的到来及奏疏的内容,让蒙哥汗既感动又意外,他下令将察必王妃和这几个侄子放回,并在回信中说很想念弟弟,让他到草原来见自己。

1257年12月,忽必烈到了草原,哈剌和林东部的也可迭烈孙之地,拜见了兄长蒙哥。

兄弟一相见,忽必烈就跪倒在兄长面前,声泪俱下:“臣弟此次南征,兄弟分别数年,想念汗兄日甚,不知何故有小人竟然挑拨汗兄与臣弟的矛盾,臣弟负荆而来,如有过错,甘愿受罚……”。

没等忽必烈说完,蒙哥汗赶紧把忽必烈扶起来,说臣弟劳师远征,我想嘉奖你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猜忌你呢?实在是辞别良久,见你辛劳,为兄想念弟弟,想回来和你叙叙旧唠唠嗑,现在看到你平安归来,总算放心了。

说完,蒙哥汗拉着忽必烈的手,走进大帐坐下。

在落座的时候,阿蓝答儿一直朝蒙哥汗使眼色,让他追究钩考一事,但蒙哥汗当时正沉浸于兄弟再次相见的喜悦和伤感之中,故意装作没看见他,依然与忽必烈顾自谈此次南征之旅。

忽必烈谈到了南征大理遭受的各种苦难,动情之处再次潸然泪下,蒙哥汗也大为感动,吩咐赐宴,兄弟把盏。

在赐宴之前,忽必烈忽然跪禀“臣弟此次带来一个人”。

蒙哥汗满脸疑惑,很快卫士带着一个人从帐外走进来。

随着忽必烈的禀报,蒙哥汗大喜:这就是大理国的末代帝王段兴智,他主动要求责罚,并奉上了象牙做的传国玉玺。

“忽必烈王爷用兵如神,所过之处秋毫无犯,罪臣一时犯了糊涂,不识时务,抗拒天兵,现懊悔莫及。忽必烈王爷向罪臣及大理国民宣扬蒙哥大汗的雄才大略,仁义远播,故这次罪臣此次主动请求前来向伟大的成吉思汗最杰出的子孙蒙哥大汗献上降表玉玺,愿终身守卫大蒙古国的西南藩屏,并对自己的罪行请求责罚”。

段兴智的这番话起到三点作用:一是拍了蒙哥汗的马屁,二是捧了忽必烈的臭脚,三是表达了自己的忠心。

段兴智这番话,如同一团火,彻底烧化了蒙哥汗与忽必烈的之间的冰疙瘩,蒙哥汗除了感激,就是自责了。

蒙哥当即决定:赐予段兴智金符,依然委任其为大理执政,赐忽必烈一等公爵,食邑二万户,跟随南征的一帮将士也各有封赏。

本来孛鲁欢和阿蓝答儿等人等着蒙哥处罚忽必烈,想不到风向发生了逆转,蒙哥汗非但没有处罚忽必烈,还加官进爵,由“纠左”一下子变成了“反右”,二人不住的向蒙哥示意钩考钩出来的问题,但蒙哥汗根本就不搭理他们,顾自与弟弟把盏言欢,共叙兄弟之情。

此时,一个人倒主动提出了钩考问题:谁呢?忽必烈本人。

酒过三巡,忽必烈再次跪在汗兄面前,说“前日臣弟主管的漠南汉地中原,其中两地查核出很多经济问题,臣弟多有疏忽不当……”

可是还没等忽必烈说完,蒙哥汗就赶紧把话搪塞开了,说今日只是为二弟接风洗尘,不谈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同时蒙哥汗当场下令:终止在京兆、河南等地的钩考审计,撤销钩考局等机构,而且以后任何人再也不许提钩考二字。

很显然,蒙哥汗这番话是对孛鲁欢、阿蓝答儿等人说的,这一下子将这些人的嘴给堵了严严实实。

忽必烈再次凄然泪下。

于是,一场兄弟间的钩考争端就以双方的互相谅解和尚存的兄弟情义而不了了之。

但是忽必烈很清楚:汗兄对自己的猜疑并不会完全消除,此后,他又多次上疏,建议交出漠南汉军的兵权。对此,蒙哥汗表面也答应了。但实际上汉族世侯,如史天泽、张柔、董文用、严忠济、刘黑马等人心目中默定的领袖还是忽必烈,而且在不久的将来,他终于再次崛起,而且将权力的重心紧紧握在手中,自始至终未曾离开。

世界帝国史话 罗马帝国疏勒城——那年在西域的一场血战幼学琼林全鉴(典藏诵读版)叼炸天的一生春秋五霸武道一键修改,我直接满级!天命妖妻半小时漫画中国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