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其实,我还想开厂(1/1)
他小时候,还能读书那几年,他们也一起去过学校的。
学习不比李军辉差,现在,他也一样有信心。
“你说什么,我没听到。”
阮青烟晕乎乎的,表情郁闷。
她刚刚差点窒息了,救命!
苏呈唇角上扬,将她揽在自己的怀中。
“我说,一起读书,一起上大学。”
文化的确很重要,但这年代,即便是大家知晓,没那个收入能力。
已然只能望而兴叹,毕竟,读书不是一年两年。
就算是阮青烟所说的,自考,平日劳作已经很辛苦,天黑就想休息的人。
又怎会有那精力,拿起书本来看。
再者,成家的人,考虑的事情会更多,更无法认真学习看书。
“那,我们拉钩!不许反悔哦。”
苏呈哭笑不得,看着阮青烟递过来的小手指头,也伸出了自己的手。
月下,两人开始回忆自己学习的知识。
内卷,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吧!
翌日一早,苏呈和阮青烟,回了阮家村。
“爸妈,我们回来了。”
阮青烟到门口,很自然地大嗓门。
此刻,在屋内的全家人,一个接着一个走出来。
“大哥,我好像听到小妹的声音了,我没听错吧。”
三哥在洗头,脸上还有水渍,湿漉漉的。
他揉了揉眼睛,就看到阮青烟和苏呈,脸上立刻浮起笑容。
“我说呢,今天早上左眼皮一直跳,原来是小妹回来了。”
此时,阮青烟身后的苏呈,提着一篮子鸭蛋。
“妈,呈哥他一个老弟,拿来了许多鸭蛋,我们人少也吃不完,分一点过来给你。”
阮妈妈责备了一句,“回自己家还这么客气。”
“妈,你快收下,等回头放几个给老母鸡孵出来,还能养几只鸭,换一换口味,打牙祭。”
这么一说,阮妈妈便不再多说什么。
“那行,老大,把这些鸭蛋收起来。”
使唤阮青锋接过了东西,一家人进来堂屋。
阮青烟很自然的进厨房,“妈,你们做疙瘩面啊,我要尝尝,我来调辣椒油。”
“待会儿烤个青辣椒拌酱豆吃。”
“可以啊。”
除了鸭蛋,阮青烟自然少不了,拿回来一些蔬菜了。
苏呈现在不管厨房,所以这些菜量也没个数儿,阮青烟拿出来的,他就以为还有。
他看过,这些菜,阴凉的地方放置,能保持好几天的。
“你少吃点辣。”
见阮青烟捻起辣椒,苏呈忍不住开口。
昨晚就已经是老鸭汤了,汤底还都是辣的,怕她上火。
毕竟这些天有点特殊。
“知道了,我挑的青椒,不辣的。”
苏呈尝了下,的确没那么辣,这才没说什么。
两人的话语交流,眼神,都有触碰,这一切都被阮家众人看在眼里。
他们脸上止不住的笑,比起上次来的时候。
眼神交流多多了,显然,感情有进步。
“小苏啊,来,妈再给你盛一碗。”
不嫌弃自家女儿的样子,还对她这么的好,她一定会把对方当亲儿子疼的。
看到女儿过得好,她这个当妈的,开心。
“不用了妈,我吃饱了。”
来的时候,他们是吃过面条的。
但,来到老丈人家,多多少少也得吃,不然会有嫌弃饭菜不好的嫌疑。
“妈,不用管他,要是太拘束,就不是咱们家的人。”
阮青烟自然是晓得苏呈饭量的,见他也的确是吃饱的样子。
阮妈妈笑笑,“烟烟说的没错,就当这儿是自己家。”
紧接着,他们就准备午饭,要带到地里面去。
“今日要去向阳坡那边种玉米,饭多带点。”
阮爸吩咐着,又冲着苏呈道。
“你那边的地,别着急种,等我们忙了这一阵啊,过去两天就给它忙完。”
其实说白了,就是心疼阮青烟。
只有他们两口子的话,自家娇养的这个女儿,就会特别辛苦。
“知道了爸。”
苏呈很自然的回应,有人帮忙,效率也会高一点。
而且干活的时候,大家一起聊天,显得没那么累。
随后,阮青烟和大家一起下地种玉米。
阮家人口多,当初按人头土地承包到户的时候,就比较多。
所以,没几年,阮家因为有劳动力,日子过得还是很不错的。
“阮阮,我工作的事儿,暂时先别和爸妈说。”
单独他们两个的时候,苏呈小声叮嘱了一遍。
毕竟现在这事儿还只是开始,都没彻底的定下来,自己能不能顺利找着,还不一定
若是说了,就是泄露机密。
“我知道的,这些天你反正也休班。”
爸妈们都是老实人,不会太过插手儿女的事情。
即便是超过了休班时间,苏呈没回去,他们也会只当最近农忙,上街的人少了。
供销社的货量也少,用不了他们那么多人。
大约是为了让两人关系亲近,阮爸特地安排了一块地让两人忙。
阮爸爸在前方犁地,阮青烟放玉米,苏呈装粪。
“呈哥,我以后开厂的话,你会支持我吗?”
其实,她在思索一件事。
回头等他们这里自己的大棚出了蔬菜,她这些东西就失去了独特的优势,得换个发展的思路。
东西,一旦市场饱和,价值就上不去。
她自己不是什么经验丰富的经商达人,可当初也是混过职场的。
不复杂的经商之道,自己还是能明白一些。
“支持!不过,我们别着急。”
苏呈知道,一个人尝到甜头,是会想把生意做大做强的。
赞同,却不一味附和,也是为了让阮青烟理智。
“我就是有这个想法而已,不会太冲动的,毕竟咱们现在最重要的是积累本金。”
其实,她都想好了要做什么。
当然还是饮食这块,不过不是开饭店。
苏呈说,火车要开通了,那么首先公路这块,一定是通了。
以前坐火车听过的,最难忘的话就是,泡面矿泉水。
她想做方便面这一方面的,这里,盛产的粮食有小麦。
前世,70年,在海市区那边已经成功研发
书中现在的时段,想必也差不多,只不过才短短几年,这项技术,没有普及开来。
但是他们这边没有厂,没有技术也做不出来。
若是能够有相应的机器,她倒是可以教,不为别的,她从前为了实习赚生活费。
去过某师傅厂,机器运转等各项流程,她都是有印象的。
所以,开厂,她有信心,只要能拿得到机器!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是很强的。
有了第一个机器,就不怕第二个造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