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不同的大学生(1/1)
唐晚吟知道后简直扶额无语。
也没短这些孩子的吃穿,怎么就这么会算账?
还是孟玉英跟她说:“你跟小祁都有本事,会赚钱,花钱也大手大脚的,但几个孩子吃过苦,挨过饿,害怕了。他们不愿意让你们担心,会自己想办法,这就是最好的了。”
唐晚吟哭笑不得:“我们赚的钱还不是给他们吃了吗?”
孟玉英这才说道:“我前两天听见子敏跟子清在厨房里嘀咕来着,我没偷听,就路过听了两句,好像是子敏说你肯定要去上大学了,你走了,她会负责养起子清跟子礼的。”
唐晚吟愣了一下:“子敏这么说的?”
孟玉英点头:“是啊。”
唐晚吟皱眉道:“我没说扔下他们啊。”
当然了,录取通知书没来之前,她肯定也不会大言不惭地说就一定能上大学,能带孩子一起。
果然孟玉英就说道:“你是没说,但是天天来咱家的那些人,嘴里讨论的都是这个。”
考大学在这会儿是大事,别说盘溪村了,就是附近十里八乡哪个村子考上了一个,立马就能传遍整个乡镇所有村子。
那种跟当地村民结了婚,录取通知书一来,连夜抛妻弃子跑了的,也不在少数。
先前结婚,除了有真感情的之外,好多都是因为在乡下实在是太苦了,过不下去了,所以匆忙找了个当地人结婚。
为了不挨饿,为了能有人帮忙照顾生活。
别的不说,吴金桃不就是这样?
任雨也在去年跟村里人结婚了。
结婚没多久就怀上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她都快七个月了。
干不了活,也复习不了。
等生完孩子,又得喂养孩子。
压根就没参加今年的高考。
人啊,有时候时机就是这么重要。
唐晚吟皱眉道:“要是来咱家的人说了不好的话,二回就扫地。”
在村里,扫地其实就是表达不欢迎客人的意思。
人家来串门子了,拿大扫把扫地扬灰,跟往院子门口泼水,那都是不愿意唠嗑的。
孟玉英被唐晚吟给逗笑了:“你这性子,还不如子清她们呢,有你这么赶客的吗?”
两人嘀咕了半天,唐晚吟才知道子敏他们这阵子都在鼓捣啥。
但是这录取通知书没来,唐晚吟心里始终是忐忑的。
不怪她小人之心。
单轮考试,她觉得自己肯定没问题,别说是盘溪村了,就是在全镇,她指不定能排上前十。
毕竟临考的心态,可以说没几个人比她更稳定了。
但是吧,这年头有这年头的特殊性。
邮件丢失的,冒名顶替的、嫉妒陷害的……层出不穷。
唐晚吟不敢保证这样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所以虽然心里有八成的把握,她也还是不会现在就表露出来对录取的想法。
几乎隔两三天就有一封录取通知书送过来。
最好的还是徐立恩的,后面录取的学校都一般般。
但是考虑到这些知青跟村民的基础,这样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或许是因为一直在唐晚吟家复习的,考中的人都主动来唐晚吟家请客庆祝。
摆酒席是不大可能了。
虽然村里富了,有些钱了,但是也没阔绰到这种地步。
都是买点儿瓜子花生糖的,放在唐晚吟家给人抓着吃。
这就是很好的庆祝了。
跟唐晚吟交好的人里面,付月梅是第一个收到录取通知书的。
她报的学校就在河港市——陈东的工农兵大学所在的地方。
他们俩准备带着孩子上学。
陈东还专门请假回来了一次,把身上的钱都给拿出来,买了菜跟酒在唐晚吟家庆祝。
饭桌上都是他们熟悉的人。
从天南海北各个地方被啪的一下甩到这么个小村子,无依无靠,一点点地过起来的。
刚开始下地干活,锄头都不会用,一锄头砍在脚面上,青紫半个月的事儿也常有。
不会用土灶,做三顿都未必能有一顿能吃的。
被李山欺压,扣工分,给公社打报告说这批知青不服从调配、干活不卖力……种种。
都是辛酸泪。
后来慢慢的,会干活了,生活上也互相帮助有了依靠。
虽然还是会有吵吵闹闹,但是大体上知青是一派的。
他们只能互相取暖。
再后来,养猪的养猪,教书的教书,还能做点儿小活换钱换粮食……
陆陆续续地结婚了。
说起来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下乡了,扎根了,结婚了。
可细想,这每一步里都是心酸幸福痛苦温馨五味杂陈的。
但现在一切都要结束了。
他们考上了大学,终于可以回到城里了。
他们是第一届的大学生,将来也必然有光明的前途。
这个小村庄,或许以后还会回来看看,但永远都不会是现在的心境了。
陈东举杯敬大家:“这两年我在外面上大学,多亏了你们帮我照顾月梅和孩子。大家的恩情我都记着的,将来要是有用得上的,你们尽管开口,我绝对帮忙!”
大家也连忙举杯:“客套话不说了,这都是应该的应该的。”
不过正好陈东在,大家也问起来:“听别人说工农兵大学生出去之后都有点儿不好混,陈东你怎么样?”
以前工农兵大学生大多都是推举出来的。
推举看的不是文化水平、学习能力,而是看谁家最穷,谁干活最卖力气,谁思想最跟得上。
所以选上的,好多人真的是连小学都没毕业,进了大学,两眼一抹黑。
好不容易熬了几年,去到单位上,人家都把他们当救星,盼着能跟早些年还没有取消高考的时候的大学生一样,有正儿八经的知识,能给他们单位带来一些帮助,提升效益。
可事实上,那些人在大学里唱各种宣传歌、开各种宣传会的多,真正上课学知识的少。
渐渐的单位上也发现这些人很难用,所以有不少都闹了矛盾,甚至把大学生调去守大门、管仓库。
但以前总体还算过得去,因为人数少嘛。
现在不一样了。
恢复高考了。
以后就有真正的大学生了。
那像陈东他们这样的工农兵大学生,还能有出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