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入宫(1/1)
北辰轩默默的竖起了一根大拇指,啧声称叹,“真是没想到,天下还有这般牙尖嘴利的女子,本王今日算是涨了见识。”
“……”
北辰傲目光冷漠的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没来由的升起一股怒火。
热热闹闹的生辰宴过完了,晚上阿初特地把自己收到的一些稀罕玩意儿拿来,分给了阿朗和阿殊。
三个孩子坐在窗户底下,玩笑打闹,叶扶芷在旁边静静的看着他们,心底一片暖融融的。
翌日一早,宫里太后传来懿旨,要叶扶芷带着两个孩子入宫。
虽然叶扶芷担心两个孩子的身份会暴露,但自己如今的身份要是抗旨只怕也是不可能的,只好给两个孩子带上面具,带着他们入宫去了。
到了兴庆殿,太后正好在吃药,屋子里弥漫着一股药香味。
“臣女李灵儿参见太后。”
她先行过礼后,又把两个孩子推到了太后面前,低声道,“快给太后请安。”
两个孩子按照叶扶芷早上出门前教的规矩,小心翼翼的跪在地上磕了个头,齐声道,“给太后请安!”
太后看着他们脸上带着的面具,有些好奇的问,“这两个孩子怎么了,为何要带着面具?”
叶扶芷只好解释道,“回太后,只因最近柳絮飞扬,两个孩子容易引发风疹,因此臣女才给他们带上了面具。”
“原来是这样,倒也难为你的一片慈母之心了。”
太后并没有多想,笑着朝他们招了招手,“快过来,到哀家身边来。”
阿朗和阿殊站起身,乖乖的走到太后身边。
太后看着他们两个跟阿初一般大的年纪,心里也生出几分怜爱,笑呵呵的问道,“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白亦殊,我哥哥叫白亦朗!”阿殊声音清脆的回道。
叶扶芷赶紧提醒了一声,“阿殊,跟太后回话要懂规矩,你忘了娘亲是怎么教你的吗?”
“记得……”阿殊有些紧张的低下了头,不敢再多言。
一向注重规矩和礼节的太后反倒笑着摆了摆手,“他们是小孩子家,不用这么拘束。”
阿殊一听这话,脸上立马绽放出了光芒,看着桌上的药碗好奇的问,“奶奶,你生病了吗”
“奶奶?”
听到这个新奇的称呼,太后的眼中掠过一丝惊讶。
叶扶芷生怕太后怪罪阿殊,赶紧替她赔罪。
“太后,阿殊第一次入宫,对宫里的规矩礼仪不太熟悉,臣女回去一定会好好教导她的。”
太后拉着阿殊的手,眼中流露出淡淡的慈祥,“你方才叫哀家什么,奶奶?”
“是呀。”阿殊天真且真诚的看着她,“以前娘亲带着我们住在村子里,那里也有很多跟您年纪差不多的人,阿殊都叫他们奶奶!那些奶奶还会给阿殊果子吃,她们都是特别好的奶奶!”
让叶扶芷没想到的是,太后非但没有生气,反倒笑的更加和蔼了。
她拉着阿殊的手笑道,“你这个小丫头,还真是个鬼精灵,你方才说,那村子里的奶奶会给你果子吃,想必他们也很喜欢你吧?”
“嗯嗯!”阿殊眼里闪着光,点了点头,“有时候娘亲带我和哥哥到河里去捕鱼,也会分给那些爷爷奶奶的!”
“看来,你以前的生活,过的应该是多姿多彩吧?”
不知为何,太后的眼中渐渐浮现出一抹向往与怀恋,嘴里喃喃的道,“哀家没有入宫之前,也曾和家中的长兄长姐一起,上山下河,无所不为……可如今,也只能日日坐在这里,看着这四方的天儿……”
叶扶芷明白,太后是想起了自己少女时光。
其实在这深宫中的每一个人,他们都曾有过自己难以忘怀的自由时光,只是进了这金丝笼子以后,万事都变的身不由己起来。
“那奶奶可以出去玩吗?现在街上有灯会,可好看了!”不谙世事的阿殊只认为这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
太后的情绪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冲旁边的嬷嬷招了招手,“拿些蜜饯来给这两个孩子吃吧。”
“是太后。”
嬷嬷赶紧去拿来了一碟子干果蜜饯,还有一碟子新鲜瓜果。
偏巧阿殊这个小馋猫,一见了吃的就开始两眼放光。
“奶奶,这蜜饯闻起来就好甜呀!不过娘亲说了,小孩子不可以吃太多的甜食,不然牙齿会长虫子的。”
“是这样呀,看来你们娘亲把你们两个管教的很严呢。”
太后有些意外的看向叶扶芷,坦言道,“哀家原以为,像他们这种长在乡野里的孩子,你这个做娘亲的会撒手不管呢。”
叶扶芷抿抿嘴角,“虽然阿朗和阿殊自小长在乡野,但臣女也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正直善良,自立自强的人,所以并不敢防松。”
“嗯,这两个孩子可读过书吗?”太后又把目光投向阿朗,“都度过什么书呢?”
阿朗大大方方的道,“娘亲从小就请了教书先生,在功课上一日都不曾落下,如今我们已经读了诗经孟子论语,娘亲还给我和妹妹讲了史记!”
“这些书你们都读的懂吗?”太后似乎有些不相信,“那你来给哀家讲讲,这论语里你最喜欢哪一句呢?”
阿朗想了想,认真回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呢?”
太后对于阿朗的回答,表现出了莫名的好奇。
“这句话讲的是爹娘会逐渐老去,我们会因为爹娘的长寿感到高兴,同时又会对爹娘的渐渐老去而感到忧惧,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孝顺爹娘,不要等到爹娘不在了才追悔莫及。”阿朗侃侃而谈的道。
听完以后,太后心中对两个孩子的喜爱更加重了几分,不由得点了点头。
“真是没想到,他们两个竟这般聪颖,而且还有孝心,不若以后经常入宫来陪伴哀家。”
“可以呀,奶奶这里的蜜饯这样甜,阿殊愿意常常来陪着奶奶!”阿殊满脸欢喜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