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昨夜长歌 > 第62章困难的选择(倒叙)

第62章困难的选择(倒叙)(1/1)

邹树庭听完铁伟宁简洁的概总,心中老怀安慰。家里这么多孩子,论才智才气,云清的孩子是最令人意外的。年龄小,和俊海、子星这拨孩子差着七八岁呢。偏偏是这个不起眼的小豆丁,给了众人眼前一亮。就冲伟宁家那上万册的藏书,邹树庭都对外孙刮目相看。

“其实,陈文里都详细论述过。也是机缘巧合,在庞家的藏书里看到,庞老先生的航运遐想,很庞大很有想法。如果,我是说如果他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如果再给他十年的时间,他的航运帝国能够涉及海处。在他的札记仅仅描述了一下,但他有当时庞家极其庞大的航运设备、基础、人力,有这些配合实现并不难。难的是时机不对。”伟宁回想了一下他之前看到庞老先生的札记,又觉得有必要让舅舅们重视。

邹树庭又接过邹云舟递过来的庞康仲的札记。虽然两人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两人生活轨迹不同,竟没有机会认识。字迹很流畅,是行楷,非常的大气。看得出此人也是个性格豪爽之人。札记关于庞家航运经营的方向方针都有记载,要说详细,却也比不上伟宁那沓十万字的阐述。

“看了他的札记后,又想到舅舅在经营航运这方面的生意,就借花献佛捣鼓出这份文件。不过说真的,舅舅们如果在这方面发力,别说五十年,旺他个五百年也不在话下。”

邹云舟一听兴奋的直拍桌子,将众人吓了一跳。“承你吉言,方舟未来一定大放光彩。可这实施起来不容易呀!每一步都是钱。”

“但每一步回报也很惊人。舅舅不妨考虑从银行哪里考虑一下。现在的银行很乐意客户贷款,自家的钱就用来备用流通,完全不需要考虑后路会断。”

苏俊海忍不住问,“伟宁,你念大学主修的不是建筑吗?怎么感觉你对金融经济也很了解。”

“我自修的。”

邹云舟扣扣桌面,“咱家这里的人,除了你们爷爷奶奶没参与入股方舟,其余两家都参与了。”

苏以纯伸伸手,“不多,当时就是支持一下大舅子。俊海,你知道一下就好。”

“对,10%的持股。”邹云舟补充。

邹云帆也持有10%,当年也是真金白银的投钱的。想不到十几年而已,市值已达上亿。现在方舟要深化改革,要突破现有的困境,就得拿出可行的方向方案。

“没错,我这里持有70%的股权,有10%在你们爷奶处。今天我做个重大决定,把我名下的股权划给伟宁20%。”

伟宁啊了一声,“为什么啊?我一没投钱二也没做什么贡献。不要不要不要。”连说了几个不要。无功不受禄,不是自己挣的,用着不得劲。最最重要的是今年春节小舅邹云涛闹的那出,让他记忆深刻。

邹云舟压压手,“你外公手里这份陈书,堪比十年计划,你说值不值。”

伟宁讪讪笑,“舅舅,照你这么说,别人可不以为我别有用心。明明只是一份微不足道的陈书,竟得了这么大的收获。我可不要。”怎么也不肯要。

邹云舟无法也说服,只好另寻机会开导他接受。

这时伟宁写的陈书已传到同龄人手里。作为方舟集团邹云舟的大儿子邹子星,已经被震惊了。他仅是一目十行的看了几页,后面的就惭愧的看不下去了。

“苏蓉,你准备去哪?”会议本来开得就莫名其妙,内容还是生意上的事,苏蓉听着乏味,正悄悄地准备溜走,被邹云洁逮了个正着。

苏蓉堆上笑容,“这不是开完会了吗?而且也不关我的事。”

“马上你的事轮到你了。”

苏蓉傻眼了,还专门为了她开个会议。“有我什么事?”

邹云洁瞪了她一眼,“陶水水的事。”

旁边有几人听了就喷笑了。

邹云洁点点她,“看看你干的好事,人家叫吕良水,你起个花名想气死谁?苏蓉,你二十七了,老姑娘了。谈恋爱也谈了五六个,你能不能正经定下来。人家吕良水那里不好了。我跟你说,你带回的几个男的,就属吕良水最正派,你如果连这么好的都看丢了,以后有你后悔的。”

邹云洁不说则已,一说话苏蓉就头痛,“妈,我先声明,陶水水可不是我起的,是你乖孙苏沅起的。”

正窝在程悦怀里的苏沅,听到姑姑提到自己,“我(窝)说的,陶(桃)水水,好多水。”稚嫩萌萌的话,引来一串笑声。

苏蓉摊手,你们看,真不是我说的。

“我跟你说,立即马上恢复跟吕良水联系。”

林方茹看出苏蓉不愿意,但作为一个过来人,比这些小年轻经事多,比他们看得准,又是唯二见过吕良水本人的。

“苏蓉,这回外婆也站你妈这边。小伙子看着就很正派。而且浔阳陶水的吕家也是个世家大族,怎么也不会太差。再说,光他通身气度,有可能是你耗尽此生等来的那个人。”

苏蓉向来喜欢我行素,父母越逼着她越忤逆。但世上只有两个人她不会,一个是她外婆,一个是坐在那里和长辈畅谈的铁伟宁。

“那我也得找到人才行呀!”

邹云洁被她气得不想理人。

这边邹云舟媳妇高淑珍已经安排做午饭了。早餐完又开会议,时间竟然这么快就过去了。

“杨阿姨,炖肘子,我好久没吃了。”苏俊海马上提议。

邹云洁本来刚压下的火气,听到苏俊海的话噌的就窜了上来,“苏俊海,你是猪啊?看看你那身量,已经二百多斤了,你是准备上砧板吗?”

邹子星掩嘴直笑,“苏俊海,昨天你不是跟我说只有一百六吗?一个晚上增加六十斤,你们家的伙食放了不少增肥剂吧?”

苏俊海白了他一眼,“滚。”没看见他老妈正在气头上么,还在旁边煽风点火添柴加油,太过分了。

“妈,这不能怪我,我喝水也长肉。”苏俊海申辩。

苏以纯从岳父的小圈子抽身出来,听了儿子的话,不免生气,“那连水也免了。你说你出门坐车,到公司坐一天,回到家也不运动一下。年纪轻轻胖得跟球一样,还意思冤枉水。”

苏俊海被老子训,自然不敢再反驳。

“从明天开始给我瘦下去五十斤,不然你呆在家里哪也别去,省得出去丢人。坐车都嫌你占位。”苏以纯这一命令不可谓为严厉了。

邹子星本来还想幸灾乐祸一番,见到老子看过来,立即起身假装去倒水,却忘了手里的水杯还有水。一转身和伟宁来了个亲密接触,水杯的水华丽丽的倒在T恤衫上,T恤衫顿时湿了一大片。

“快,拿块干净毛巾擦擦。”林方茹择菜刚好看见。

邹子星连忙接过毛巾在伟宁腹部擦拭,“你干脆脱了,都湿透了。”撩起他的衣摆,不经意瞄见满满的腹肌,忍不住摸了下,“你怎么练的?”又继续摸摸。

伟宁拍开他的手,“还摸,我当你非礼我了。”

邹子星笑骂,“我一大老爷们不好这口。”

伟宁拧着湿衣角,“那你别盯着我看,怪渗人的。”

旁边的邹子京和邹子峻笑得直抽气。

苏俊海趁伟宁不留神,也下手摸了一下,“还真不一样。”啧啧啧几声,“你说你靠脸就行了,还靠身材还让不让人活了。”说完不死心想再摸摸。

伟宁早有警备,见他动作马上准备闪身,邹子星见状赶紧捆住他,“往哪去,快交待,怎么练出来的。”

邹子京和邹子峻见状,纷纷上前帮忙。几下功夫,几人又欣赏了一下他的肌肉。还都摸了个遍,越摸还上瘾了。

“你们这几个变态。”

几人哈哈大笑。饭厅里做饭的,大厅里商讨事情的,连在门口聊天的女孩们,也一齐看过来,不知他们笑什么。

一直看他们笑闹的林方茹催促伟宁回去换衣服,穿着湿湿的衣服总归是不舒服。

相对于邹家这里的喜悦。宿春街的老曾家则是用愁云惨雾来形容,也不为过。

事情从进入阳春三月后开始。一直都有传闻说要将纺织厂搬走,但一直都没有动静。从十年前开始,整整十年,把宿春街的人都整麻木了。都不相信会搬走,会拆除。人们都习惯了骗自己,是自己幻听是自己庸人自扰。都习惯性的选择,对的那个人是自己。

等市政府的通知贴的满大街都知晓,等纺织厂开始大幅度裁员,整个宿春街乱了,彻底的乱套了。在纺织厂工作的工人无心工作,担心被辞退。在宿春街居住的街坊无心居住,担心下一家就轮到自家被拆。总而言之,宿春街已经是人心惶惶,终日提心吊胆。

他们住了十年二十年和五十年,甚至更久的宿春街要拆了,情感上他们就接受不了。他们熟知这里的一砖一瓦,认识这里的每一个人。可是无情的政策一下发还是容不下他们。

首先纺织厂迁到郊县。陵城要发展,必然会牺牲掉一些利益,哪怕是曾经的纳税大户纺织厂,也不例外。甚至更直接。因为现在的纺织厂已然成了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舍。连年亏损,还倒欠银行数笔金额,这样的企业不斩草除根,还热着能翻盘吗?

市里最终的结果,把纺织厂搬到郊县,由它自生自灭。从讨论到成文下通知,这个过程经历了两届领导,都对纺织厂的去留头痛。

纺织厂搬走,就把宿春街最后的一点希望掐灭了。纺织厂将近一万多的员工,和将近三万的家属,构成宿春街最独特的风景线。厂子一搬走,三万多的人流该何去何从。

老曾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老曾头都七十好几的人了,早退休了。本来在安享晚年的他,不得不面对即将拆迁的宿命。从出生就生活于此,临老还落了个无瓦遮头,心里那个悲凉。

政府也给了纺织厂家属一个去处,要么随纺织厂迁到新厂区,要么按拆迁面积安排一处同等面积的住宅,要么拿一笔钱。这三个条件里,老曾家其实没几个人合适。别看老曾家十几口人,只有曾明觉和他大哥、他女儿在纺织厂。其余人要么是临时工,要么是附近小厂的员工。工资本来就低,也没有住房分配,所以老曾家才全挤在一个屋檐下。当然也不是只有老曾家特殊,现在家家户户基本都这种几代同堂挤在一个屋檐下的情况。

老曾头现在的住房面积不足两百平方,政府部门安排的是同等面积的大平房,而且还不是陵城市区,已经出了市区,等于到了乡下了。他做了一辈子城里人,临老还被贬回农民了。想想这落差之大,竟让他一时无法接受。

别说老曾头,曾老太那是跳脚的直接反对,死都要做个城里人。她做了一辈子城里人,每回回乡下娘家那个气焰高昂,还说,我还是觉得乡下方便,城里买棵葱都跑菜市场。她那是炫耀又不是真的多喜欢农村。如果真成了农村人,不得被老家那帮老太笑死。打死也不郊县做农民。

老曾头在纠结的时候,曾明觉也在反复纠结中。他的工作算是保下来了,可问题来了,到郊区上班也就算了,还得到一线车间去。去一线车间自然是当工人,他纠结的是工人吗?不是,他一个堂堂的高中生,一个科室坐办公室的,最后沦落到去当工人。先不说他愿不愿意去,他一个快五十岁的人,有那个体力吗?就算有,他维持了几十年的面子往哪搁。他现在只想知道是哪个王八羔子安排的,既不科学也没人情味。

曾明觉想到去郊县,上下班都费劲。在郊县买上一套房子,也合情合理,问题是当个陵城人不好吗?谁丧心病狂的去当个乡下人。

这样纠结来纠结去的日子就嗖的过去了。不论你愿意与否,宿春街的纺织厂搬走是铁钉板上的事情了。何况又不只是纺织厂,是整条宿春街方圆近十公里的区域。这样的大动作,也是有史以来最轰动的举措。

宿春街的街坊普遍采纳以房换房,最起码先有房子住。而且一些消息灵通的街坊知道郊县过上几年也会并入陵城,而且政府部门对这方面的补偿也很大方。

而另一部分街坊就拿钱直接在市里买房,这个比较直接,而且政府部门牵线,还得到一点优惠。这点让大多数街坊能接受。

最后剩下的,就是像老曾头这样左右摇摆,下不了决定的。这样的街坊也不少,都是在观望。他们一来人口多,搬去哪都是一大家子,给再多的补偿也只是杯水车薪,一动不如一静。

曾明觉也是下不了决定。反正他是不会去新厂区上班的。能拖一天算一天。直至有同事提醒他,如果不上班又不办理离职,工龄补助款(按入厂至离厂的一种赔款,相当单位一次性买断工人的工作年限,以前以后单位都不会再负责。)会缩水。他才着急忙慌去办离职,然后拿了一大笔款子。他恋恋不舍的离开纺织厂,心底多少还是有些感触的,毕竟返城后唯一的工作,将近二十年,说放就放还是很不得劲。

款子看着是很多,可在现如今的陵城,房价已经飞涨,补偿款也只够买一间十几平的房子。这有什么用,一点用也没有。儿子住哪?他们两口子住哪里?

冀求于心齐王世子的逆袭回档1991,从厂工到商界巨亨黑莲花妖女要逆天,太子追了两世穿七零继母卖我,反手举报下乡去快穿之团宠多子多福快穿:她不碰男人只碰钱绝美女配凭树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