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秦淮如道谢(1/1)
等到何雨柱离开,贾张氏的脸立刻沉了下来。
起身确定何雨柱回屋之后,才关上了房门。
“哼,秦淮如,你是什么意思,凭什么让傻柱进屋吃饭?!”
回到桌边,贾张氏一边收拾着碗筷,一边冷冷的说道。
“妈……,傻柱带回来这么多东西,肯定自己还没吃过。要是不让他进屋吃饭,他不得回去动手做饭啊。就他那个倔驴脾气,以后哪儿还能给我们家带饭盒啊。”
秦淮如一脸疲惫,手扶着腰耐心的给贾张氏解释。
她自然是知道,婆婆在担心什么,但她绝不是那种人。
自从进了贾家的门,东旭对她好的所有人都眼红。
现在东旭走了,她不论如何都要把家撑起来,把几个孩子抚养成人。
“哼,最好是这样!”
贾张氏也知道秦淮如说的对,但她却不可能说自己半个错字,转而又抱怨道:
“这个易中海也是,还八级钳工呢,说来说去厂子里最后才给了六百的抚恤金,不然家里的日子哪儿用过得这么苦。”
“妈,这事儿一大爷也已经尽力了,您可别在院里乱说。我生了孩子之后,就要去顶东旭的班了。一大爷要是不帮我说说话,哪个车间都不会要我的。”
秦淮如说话的时候,带上了几分急切,生怕婆婆得罪易中海。
八级钳工在厂子里的分量是举足轻重的,只要有易中海帮着,她就不怕上班的时候出问题。
“我在家都不能说了啊!他是东旭的师傅,帮你是应该的!”
贾张氏把手里筷子往桌上一拍,声音却不自觉的低了下来。
“行了行了,你也别在我这边念叨了,去床上躺一会儿,免得动了胎气。
饭盒一会儿是你给傻柱送过去,还是我给送过去啊?”
看到秦淮如一脸的疲态,贾张氏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她倒不是心疼秦淮如,而是在担心她肚子里的孩子。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她也是从寡妇走过来的,知道秦淮如打的什么主意。
现在家里全靠着厂里发下来的抚恤金里给的票在过日子,能让傻柱多送几次饭盒也是好事。
“一会儿我送过去吧。一大爷中午的时候也说了,让我多和傻柱走动走动……”秦淮如犹豫着说道。
贾张氏不耐烦的打断道:“行了,你去送就你去送,别整天一大爷一大爷的,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说完,便出门洗饭盒去了。
她就是再不是东西,也不会让秦淮如怀着孩子,大晚上的去院子里洗饭盒。
不然事情传到街道办那边,说不定就把她赶回乡下去了!
十分钟后。
秦淮如拿着饭盒敲开了何雨柱家的大门。
“柱子,今天真是谢谢你了,等姐生完孩子,一定会报答你的。”
秦淮如扶着腰,温声细语的说道。
她这带着一些歧义的话,配合她带着几分娇俏的声音,哪是何雨柱一个单身大小伙能扛得住的。
这边话音还没落下,何雨柱就接话道:
“秦姐,你这话就见外了,贾哥以前帮了我和雨水不少。你放心,下次再有招待,我还给你带饭盒回来,保准让你养好身子,顺顺利利的把孩子生下来。”
“谢谢你柱子,要不是有你和一大爷帮着,我家的日子都不知道要怎么过下去了。”
秦淮如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带着几分哽咽的道谢。
“别介,别介,我的好姐姐,您别在我家门口哭啊。被别人看见了,还以为我把你怎么了呢。”
何雨柱一阵的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最后从兜里摸出一张一市斤的粮票,塞进了秦淮如的手里。
“姐姐,我知道你家缺的是票,这粮票你拿着,别哭了成不?”
“柱子,姐不能要你的粮票,你把粮票给我了,你就得饿肚子,快收回去。”
秦淮如捏着粮票,急切的说道。
只是,她这手好像出了问题,怎么都使不上劲提不起来了。
“嗨,秦姐,我是做什么的?厨子啊!你什么时候厨子饿着过,这粮票你安心收着就是了,不过可别在我门口哭了,我是真怕啊。”
何雨柱心里一阵感动,自从他爹何大清带着白寡妇跑去保城之后,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关心他会不会饿着。
对于秦淮如,心中不自觉的多了几分好感。
媳妇儿就得娶秦姐这样的,漂亮、贤惠、善解人意、孝敬家里老人还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的。
难怪院里人都说秦姐是个好儿媳,可不就是因为秦姐配的上好字么。
“好,柱子,姐不哭了,姐这就走了,不给你添麻烦了,你也早点睡。”
秦淮如赶忙擦了擦眼泪,好像做错事了一般就要往家里走。
只是刚要转身,又停了下来,柔声说道:
“柱子,要不你来我家倒点热水走吧,你刚回来就过来了,家里肯定没热水了。”
“不用不用,我晚上也用不上热水。秦姐你快回去吧,晚上外面冷,一会儿该冻着了。”
何雨柱哪好意思这时候再跟过去啊,只好催促秦淮如赶紧回去。
“那,我就先走了,要是有什么姐帮得上忙的,柱子你一定要和姐说。”
秦淮如又叮嘱了一句,这才扶着腰慢慢的走回了贾家。
何雨柱一路目送,直到秦淮如进屋,这才转身回了屋子。
只是此时他的心情却却是格外的不平静,回想着刚才秦淮如的关心,心里就觉得暖洋洋的无比的开心。
这里面有大小伙初次的心动,还有对于亲人关心的渴望被满足。
随便洗了一把脸冷静了一下,何雨柱一下就躺倒在了床上。
脑海之中想找一个媳妇儿的想法却是又迫切了几分。
也不知道一大爷那边什么时候才能有消息,要是能找一个和秦姐一样漂亮、温柔的就好了。
想着想着,秦淮如的脸又出现在了何雨柱的脑海之中,随他一起进入了梦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