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荀攸提旧事(1/1)
张辽却摇头拒绝,道:“主公对我的如此信任,我以现有兵力,一定能击退孙权。”
大家着急的直跺脚。
“将军,这不是逞强的时候啊。”
“咱现有的兵力,排除守城的一两万士兵,能够调配的只有八百人,怎么能打过孙权十万人呢?”
张辽长吸一口气,手握宝剑站起身,眯眼认真思索片刻,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下,他还是一字一顿的道。
“八百人,战胜孙权足矣。
我等深受君恩,今日正是报恩之事,各位若有退缩之意,我张辽绝不挽留。”
嘶!
见张辽玩真的,大厅里响起一片吸冷气的声音。
他们大多是并州跟随吕布的老弟兄,此时皆眼神肃然,一同抱拳道:“我们愿为主公,为将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众人浑厚的声音,响彻云霄,庐江城外的孙权莫名打了个冷战,缩了缩脖子,感觉上天有个东西跳动了一下。
“驾,驾,驾!”
一两个月过去,一个骑兵急促的奔进易州城,他后背上烈烈的小旗,在风中欢快跳舞,斥候满脸大汗,却抑制不住嘴角就笑意。
“捷报,捷报!”
斥候边跑边高喊。
“大将张文远率领八百铁骑,大破东吴十万鼠辈!
大将张文远率领八百铁骑,大破东吴十万鼠辈!”
喊叫声,顿时吸引了大批人跑出家门,眼巴巴的瞧着飞奔而去的斥候,惊恐的议论。
“你有听清楚吗?大将张文远率领八百万铁骑战胜东吴?吕将军居然还有八百万部队。”
“你特么猪耳朵啊?明明是八百铁骑。”
“放屁,八百个人怎么可能打得过十万人?不用想都不可能。”
“呃……也对,是不是东吴有个人名叫十万?东吴是孙氏家族把持,一定是有个叫孙十万的人。”
“哦,这么解释就很合理了。”
当斥候跑进易州大厅时,累的噗通倒在地上,气喘吁吁喘粗气。
按道理,在上一个驿站就该换其他的传信兵,可这个小兵是个什长,想着传递好消息肯定会获得奖赏,就硬挺着跑来。
“什么消息?”
小兵又连吸几口气,才勉强说道:“张文远将军大破东吴十万大军,只用了八百铁骑。
据探知,东吴之人吓得闻风丧胆,就连半夜小孩啼哭,只要大人提张辽之名,也会吓得闭嘴不敢发声。”
“哈哈,张文远不负我的重托啊!”
一拍大腿,吕布哈哈大笑,众人却是目瞪口呆,吃惊的望着前者,心中波涛汹涌。
大家不单震惊张辽能够打败孙权,更诧异吕布的谋划。
郭嘉舔了舔瑟瑟发抖的嘴唇,吕布的规划像演电影一样在脑海中闪过。
在几年前,孙策死的时候,吕布特意就把驻守长安的张辽,调防到了南方。
当时大家更多的是认为,吕布担心张辽在长安时间太久,容易根深蒂固不好控制。
没想到,吕布是通过人性判断,张辽对付孙权最合适。
前段时间大家都要去救援庐江,而吕布依旧是力排众议,断定张辽能够打败孙权。
如今看来,吕布一步步都判断对了,果然称得上神机妙算。
郭嘉恭敬鞠躬:“主公神机妙算,文远将军功高盖世,何愁天下不定啊。”
“这几日我一直提心吊胆,担心南方之事,看来我等没体会主公的奥秘,惭愧,惭愧。”荀攸发自肺腑的感叹。
众将自然也是热火朝天,大家兴奋的有说有笑。
这时,许攸却摸了摸下巴,担忧的说:“只是袁尚、袁熙没能解决,甚为遗憾。”
闻言,大家也是微微一愣,高兴的气氛蒙上一层阴影。
大家都不敢看吕布,生怕后者生气迁怒。
啪!
赵云猛的一拍大腿,痛惜道:“当然主公识别妖风之时,我若认真一点,早就斩杀二袁。”
臧霸大大咧咧的摆摆手,扯着脖子喊:“胜败兵家常事,主公已经很厉害了,难道判断错一次还不行吗?”
“对啊,对啊,你们谁能比主公更厉害。”郝萌大呼小叫的附和。
唬的许攸一缩脖子,连忙抱拳小心道:“主公恕罪,属下只是担忧二袁,绝非有其他想法。”
当然知道许攸不敢有异心,吕布无所谓的摆摆手。
他才不在乎大家看法,要是公孙度真的不送二袁人头来,吕布就派个大将去平服辽东,打得他跪着把二袁人头送来。
刚要张口说两句,门外又一个斥候跑了进来,手里还捧着两个木盒。
“主公,辽东公孙度迁使送来二袁人头。”
斥侯话音落地,满座皆惊。
大家哗的一声围了过来,探头探脑的看着木盒。
吕布心头微喜,点头让人打开,里面不是袁尚、袁熙二兄弟还能是谁?
“哇!”
大家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嘴,惊叹的声音此起彼伏,众人实在没想到真能等来二袁人头。
许攸更是忍不住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使劲的磕头。
“主公英明,您刚刚还大量原谅小人,小人简直是无地自容啊。”
大家心中疑惑,七嘴八舌议论。
“主公,您快说一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公孙度为什么要杀二袁,难道是主公您给他发了密信?”
吕布潇洒的站起身,瞧着郭嘉道:“奉孝可以解释一下。”
“是。”
郭嘉此时也牛气哄哄,很吊的向吕布行了个礼,然后耐心的跟大家说了一遍,众人无不佩服至极,感叹吕布的精妙算计。
今日双喜临门,吕布先是派人奖赏了张辽等人,然后设置酒席大肆庆祝,众军欢庆胜利。
几天的酒席上,荀攸却一直不开心的样子,吃饭喝酒都不积极,大家都很疑惑。
有一天,吕布正游玩花园时,荀攸悄悄的一个人来进谏。
“公达,找我何事啊?”
荀攸面色忧愁,道:“主公,你我认识很早。
不知主公还记得当初在洛阳时,那一夜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吗?
你当时还给我背了一首诗,我一直记在心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一切你难道都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