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劝降的事我最懂(1/1)
吕布这样选择有个好处,那就是比常人有先知的优势。
例如,现在维护好张扬所占领的上党郡,那肯定就能在以后发挥重大作用。
而且攻占司隶还有个好处,就是能让吕布的领土连成片。
雍州和兖州被司隶分割开了,徐州则是在更遥远的东方。
听到吕布竟然对大家的建议都不采纳,反而自己说了一个,众多谋臣都是一愣。
过了片刻,郭嘉、荀彧才重重点点头,心中暗自赞叹:“吕布果然有当雄主的气魄、谋略过人、处事果断,
这点就连曹操都有所不如,曹操对计策还会犹犹豫豫,思索再三。”
而陈宫就不这样想,他知道吕布肯定是很果断,但谋略过人就不一定了。
既然确定接下来要做什么,吕布又开口问:“那大家商议一下,怎么平定白波军吧!”
现在司隶大片土地都被白波军占领,少部分在张扬和张绣手中。
白波军可不是简单的土匪,虽然单兵作战不强,但是动辄几万、十几万的人马呼啸而过,威力也非常大。
就像蝗虫一样,所过之处,几乎是被吃的寸草不生。
想当初董卓之所以从洛阳迁都到长安,其中也有白波军的原因。
董卓手下猛将牛辅,几次围剿白波军,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可见其有多厉害。
陈宫首先发言:“白波军出自河东郡白波谷,白波军发展好,便四处掠夺。
而有人去围剿打击,他们便躲在白波谷中,龟缩不出。
而白波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极难攻打。
如今我们年年征战,粮草不足。倘若强行征讨白波军,虽然有巨大胜算,但不免会有很多损失。
所以,我建议是招降白波军。”
陈宫话音刚落,荀彧与郭嘉等人也连连点头,举手表示同意。
臧霸快人快语:“白波军现在自己活的潇洒,他会投降我们吗?”
“肯定会答应投降。”陈宫回答道。
“白波军的首领杨奉、韩暹为人虚荣好面子。
曾几次给我们来信表达想要当官,只要我们许诺高官厚禄,他们一定会望风而降。”
听到劝降二字,文臣中有一人来了精神,轻哼一声,傲娇的笑了笑,他自然就是糜芳。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自己的活儿又来啦!
听罢陈宫的建议,吕布又见大家似乎都赞同,他也没好主意,直接表示可以。
反正劝降花钱最少,几乎是一本万利的事,试试就试试。
看见吕布爽快的答应陈宫的建议,众谋臣又是一顿赞叹。
“吕将军敢于直言纳谏,有一代明主风范。”
“居然毫不拖泥带水、做事果敢,不放纵一丝机会,好好好。”
对于众人的夸赞,吕布心中不觉有些好笑。
这群文化人说话就是好听。
自己不听建议,就夸奖能够独立思考。
自己听从建议,就夸奖直言纳谏。
反正都能夸,这操作真是六啊!
吕布也没想到,自己竟然有一代明君风范,真不知道以前昏君都是什么样子,才能让大家都一起骂。
没等吕布开口,糜芳便自动站出来,自负的捋了捋胡须,侃侃而谈。
“以属下丰富的劝降经验来看,此行我们最好多刻几个大印带去。
这些土匪最浩大喜功,各种响亮的将军名号,都给他来一个。”
“人才啊!”
看着糜芳都能有如此成长,吕布不仅开口赞叹。
糜芳连忙深深鞠躬,满脸堆笑:“都是将军培养的好。”
安排糜芳去准备劝降事宜,吕布又开口问。
“有好几次都因为粮草问题耽误我的战机,而且百姓没有粮食常有饿死的人,诸位能有什么办法解决粮食问题。”
虽然吕布安排人发明了曲辕犁等工具,但他知道工具的先进,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主要还是要靠人。
大家又说了很多解决方法,但基本上都是人定胜天、努力工作这一套屁话。
吕布自己听了也感觉不靠谱,就连臧霸也不屑的抱着肩膀。
吕布伸出食指轻轻敲着桌子,认真的说:“都提点具体可行的建议,不要喊口号。”
听见吕布的话,众多谋臣心中一禀,又悄悄夸奖:“主公真是厉害呀!一般话都糊弄不了他。”
大家都皱着眉头,场中一时有些安静。
荀彧抿了抿嘴唇,突然想起一个人,便站出来沉声说道。
“孟德公手下有一人名叫枣祗,前段时间曾提过一种只读名曰屯田。
此种制度先前只有耳闻,从来没有实行过,不知效果如何,何不请他来商议一番?”
“屯田?”
听见这熟悉的名字,吕布心头一喜。
作为穿越者,他可早就听说过屯田二字。
就连二十一世纪科技发达的年代,在边远地区也会实行屯田制度。
“枣祗是个疯子,满口胡言乱语,不尊祖宗之法,主公不用请他来。”
吕布还没来得及说话,曹操原来的官员邱宜,就急忙站出来劝道。
“是疯子?”吕布看向荀彧。
荀彧略微尴尬的一笑,道:“此人言语的确奇妙,偶尔会和常理不符。”
邱宜又劝说:“据说枣祗不到二十岁就到处宣传屯田,如今有三十多年,可是没有一位诸侯听从,可见他的制度不好。”
吕布自然不会听邱宜的话,屯田既然能流行下去,那肯定是有不可替代的好处。
另外荀彧都么有名的人物,吕布肯定还是相信居多。
吕布:“快去把他请过来,见见面再说。”
没过多久,枣祗就被带了过来。
枣祗五十多岁的样子,浑身穿的破破烂烂,头发非常凌乱,面黄肌瘦。
就连走路脚步都有些轻浮,应该是长期没吃饱饭,营养不良的原因。
打眼一看,枣祗家庭就过得非常贫苦。
吕布纳闷的问荀彧:“没叫错人吧,怎么此人如此寒酸?”
荀彧轻叹口气回答道:“没有,枣祗潜心研究屯田制度三四十年,把所有的家产都投了进去。
现在家中一贫如洗,连母亲和媳妇儿都经常挨饿。
枣祗还曾经游说过众多诸侯,可屯田制度变革太大,都没有人答应他,却引来过无数的冷言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