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借稻种(1/1)
叶夏至点点头,对一旁负责斗量的衙役道:“他家八口人,给他量四十升米。”
衙役量好米后,那汉子连忙打开自己带来的麻袋口,一边撑着袋口一边激动的弯腰道谢:“多谢,多谢。”
神清语气里尽是喜悦和感激。
等这人走后,叶夏至又喊道:“覃木棉。”
“我,我。”一个站得靠后的老汉赶紧举起手,还一边扒拉开前面的人。
叶夏至对衙役道:“他家六口人,量三十升。”
“等等。”那老汉喊道。
叶夏至疑惑地看着他:“怎么了?”
覃木棉踌躇片刻,道:“我儿媳前两日恰好给家里添了个大胖小子,我家如今是七口人,这……”
叶夏至闻言,对一个衙役道:“你去他家看看那娃娃。”
不是她不信任这老者,户籍本子上记载的只有六口人,要是这老汉的话她不验证一下,就多给五升米,有些人以为她好糊弄,以这个为理由多要米。
等那衙役跟着覃木棉走后,叶夏至没有继续耽误,继续叫人上来领取糙米。
过了好一会儿,衙役和覃木棉才回来。
衙役:“夏至姑娘,他家确实有个刚出生没几天的婴儿。”
叶夏至点点头,“那就给他量三十五升。”
覃木棉带着米喜滋滋地离去。
村里人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十分羡慕,还有人嘀嘀咕咕道:“刚出生几天的奶娃娃吃得了多少?这不是相当于他家白白多得五升米。”
“可人家就是多一个人头啊,你不服叫你媳妇现在就生一个。”
他的嘀咕被旁人听到了,立即将他的话怼了回去。
叶夏至瞟了他们一眼,云淡风轻道:“小婴儿吃不了,不是还有产妇么,产妇虚弱也该多吃点。”
“夏至姑娘说得是。”
“你们男的不生孩子,体会不到产妇的难处。”
村民们附和道。
说覃木棉家白白多得五升米的那人顿时脸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方钻进去,要不是他家还没领到米,他都无颜呆在这里。
一时间尴尬地手足无措,后悔自己刚才多那一嘴。
叶夏至不知道他有多窘迫,她只想快点分完这个村子,好去下一个村子。
分粮的过程还算顺利,太阳落山之前,她们带来的粮食就都分完了,剩下还没分到的村子,只能等明日再去。
一连忙碌了好几天,第四天下午,所有灾民才都领到了粮食。
每人五升粮食不多,不过省着点,应该也能让他们支撑一段时日。
叶夏至分发完粮食后,跟村民们闲聊了几句。
才得知如今他们还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家里水稻尽数被毁,没有收获一粒健康成熟的稻子。
很快就要播种晚季稻了,然而他们却没有种子。
叶夏至闻言,便想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她佃出去的一百亩水田,有大部分都在这次洪灾中幸存下来,应该还能收到不少佃租。
想了想,决定借些稻子出去给他们做种子,“你们谁没有稻种,要是在别处借不到的话,就来找我,我借给你们,等你们割完稻之后还我就行。”
“夏至姑娘,你真是好人啊。”
“夏至姑娘,你真是观世音在世。”
“……”
村民们感激涕零。
叶夏至被他们这一顿称赞得哭笑不得,“好了,闲话就少说几句,你们赶紧来报名,需要多少水稻,我好回去准备一下。”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热泪盈眶地道:“我家五亩水田,需要大概二十斤种子。”
“我家四亩水田,需要大概十五斤种子。”
“我家……”
叶夏至拿出这几日随身带着的一个本子,开始一一记录。
一个尖脸中年汉子搓着手上来,对叶夏至道:“那个,我家八亩稻田,需要四十斤种子。”
“哎,二癞子,你家不是只有三亩水田的吗,哪里来的八亩,况且一亩田哪里用得了五斤稻种?”
那二赖子的话一出,就有村民反驳他。
二赖子梗着脖子道:“你记错了,我家是八亩水田,而且我家的田肥,种密些又有什么关系。”
叶夏至瞟了他一眼,顿时就看出他是什么心思。
三亩水田说成八亩,怕是以接稻种为由,伺机给自家囤点粮。
二赖子被叶夏至轻飘飘的眼神一扫,顿时紧张起来,赔笑道:“夏至姑娘,你别听他们说,我家真的有八亩水田,他们是嫉妒我才诋毁我的。”
其实他的心思就是如叶夏至所想的一样,这次领到的粮食也不知道能吃多久,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再屯点。
“你怎么这么不厚道呢?”一个村民看不过去,指责道。
“就是啊,夏至姑娘大方接种给我们,你还想要坑骗她。”
二赖子被说得脸红脖子粗的,还一直在强调是他们在嫉妒他有八亩水田。
村民们就对着他一顿喷。
叶夏至刚才心里十分不虞,不过看在大多数村民还是老实厚道的份上,平息下心里的愤懑,对二赖子道,“稻种你自己想办法吧。”
二赖子急了,“夏至姑娘,你不能只借他们不借我啊。”
叶夏至冷冷道:“你有八亩水田这么多,卖掉一亩影响也不大,何须我借你?”
二赖子脖子顿时被掐住一般,半天说不出一句。
最后愤然离去。
二赖子让叶夏至意识到,她接稻种得加点条件才行。
村民们看着她不算好的脸色,心里惴惴不安,生怕因二赖子的事不愿意借稻种给他们。
叶夏至见村民们如此小心翼翼地看着她,思忖片刻道:“稻种我还是会借给你,不过我要加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叶夏至:“晚稻收割之后,你们得还我两倍稻子。”
他以为村民们听完,反应会比较大,哪知大家伙都点头答应。
“这是应该的,只要你还愿意借我们就行。”
要是叶夏至不借他们,他们去找别人借,借不借得到两说,还的时候肯定还是要多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