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商谈(1/1)
其中纯猪油的最硬,用指甲都抠不下来,纯豆油的最软,使劲一捏,就立即变形。
剩下的那三块则是猪油比例越高的越硬。
纯豆油跟豆油占比四分之三的都太过软,立即就被她淘汰了,剩余三种倒是可以经历长途跋涉运到北方去卖
她打湿手,随后用纯猪油肥皂涂抹一下,再搓了搓,立即出现很多绵密的泡沫。
之后又一次尝试了其余两块肥皂,这两块肥皂的泡沫也很多。
不过她的手本来就干净,尝试不出肥皂的清洁效果。
于是她把用过的那三块带到食肆。
叶白露刚好切了猪板油,这会儿手油腻腻的,正适合用来试验一下肥皂的效果。
“三姐,你用这些肥皂洗个手呗。”叶夏至捧着三块肥皂凑到叶白露跟前。
圆圆的肥皂像一块白花花的糕点,叶白露狐疑地接过其中一块肥皂,问道:“如何洗?”
叶夏至:“你先把手打湿一下,然后用这块肥皂涂一下手,在双手相互搓搓看。”
叶白露闻言,就照着她所说的去做,先是在洗菜水里把手打湿,再用分肥皂涂一下,最后双手胡乱搓了搓,很快就有白色的泡沫出现。
她心里一惊,这东西果然好用,以往手油了,都只能用草木灰糊一糊,还洗得不怎么干净,这叫肥皂的物什竟如此好用!
叶夏至做肥皂也没瞒着她,她也知道这些肥皂是用猪油或者豆油做的,她还没洗的时候以为肯定会越洗越油,谁料到竟然洗地这般干净。
叶白露:“咦,你不是用油做的吗,为何会越洗越干净?”
叶夏至:“嘿嘿,因为我往里面加了东西呀,它现在跟猪油豆油可是千差万别的,你再去摸摸猪板油,试试剩余的两块。”
叶白露顺从地又抓了一下肥肉,再继续洗手。
三个肥皂都试过后,叶夏至就得出了结论,不管豆油含量多少,清洁效果跟猪油都是一样的。
不过她不打算三种肥皂都做,太过麻烦了,她合计了一下,决定采用豆油猪油比例1:1的。
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它的硬度接近猪油,可以长时间都不酸化,放置一两年不成问题,第二就是它手感柔和一些,适合用于洗手洗澡。
毕竟这些肥皂的目标人群是有钱人,有钱人有的是下人给他们洗衣裳,自然不会自己洗,至于他们会不会大方到买肥皂给下人们洗衣裳,就不是她考虑的范围了。
她回到家里,细心地把猪油豆油1:1的肥皂包裹起来,又写了一封信,然后叫两个作坊的伙计带着信和肥皂去一趟南海郡。
天气渐渐地暖和。
叶夏至在等檀殊回信的期间,抽了个时间,把去年剩下的橡胶树种子都种上。
橡胶树幼苗长得很快,之前种的那几棵,已经长到她胯部了。
她将这几棵树挖出来,移植到她的其中一个山头上种。
山上还有很多杂树杂草,为了橡胶树长得好,她砍掉周围的树,割断附近的草。
等再过几个月,这几棵橡胶树的树枝就可以用来扦插,届时会慢慢地把山上的杂树杂草都换成橡胶树。
从山上回来,叶夏至就看见阿襄坐在食肆门口吃一块马蹄糕。
连忙走过去,问道:“阿襄?你怎么回来了?檀大人也来了吗?”
阿襄笑道:“嗯,我爹说有要事前来与你商谈,我就顺便跟来了。”
“那你爹呢?”叶夏至以为檀殊事务繁忙,她们只能通过书信交流,没想到他竟然亲自赶来了。
“呵呵,夏至姑娘,别来无恙。”阿襄没有回话,回话的是从食肆里出来的檀殊。
叶夏至上前去行了个礼,回道:“一切安好。”
两人寒暄了两句,就去檀家的小院商量正事了。
檀殊:“你叫人带给我的肥皂我用过了,确实是个奇物,不知道你想怎么合作?”
肥皂作坊开在柴头村不是个明智的选择,而她又不想离开柴头村,便道:“我提供方子,再出一半建作坊的银子,剩下的一半你出,你手下得用的人多,可以负责作坊的管理和商队的组建。
至于利润我你我各三成,剩余的四成用来建造榨油坊,等榨油坊建完,就用来给岭南道修路,如何?”
檀殊没想到她是这样的想法,难怪阿襄对她赞不绝口,说她心中有大义,跟普通的姑娘家是不一样的。
不过他并不打算要三成,于是微笑着摇摇头。
叶夏至以为他是在反对自己的要求,心里略有些失望,刚想要开口说些什么,檀殊就说话了。
“我只要一成,六成用来为岭南黎民办事。”
叶夏至闻言,顿时为自己刚才小人度君子之腹羞愧,随后称赞道:“大人不愧是百姓的父母官。”
檀殊:“呵呵,什么父母官,我只是不需要那么多银钱罢了,况且我来岭南的目的,就是为了教化岭南,此举主要是为我自己。”
叶夏至浅笑道:“不论如何,你所做之事,都是为了黎民百姓。”
檀殊没有接她这句话,而是回到正题,问道:“这价格你准备定多少?”
叶夏至:“我算过了,一块婴儿手掌大小的肥皂材料成本大概是五文钱,加上到时候作坊工人的工钱,还有组建北上商队的花费,总共不会超过二十文。
大人久居长安,你应该比我更清楚长安富人花钱的底线,你觉得定多少是他们的接受范围。”
这些肥皂她不想让中间商挣差价,打算到时候他们自己建商队,反正檀殊对长安熟。
檀殊也是出身氏族,虽比不过崔氏卢氏,不过也算是锦衣玉食。
他们家族的女眷光一盒胭脂,少说也要几百文,甚至好几两,肥皂相对于胭脂来说,受众甚至还要广一些,但用量也多些。
而且除了氏族,长安还有很多普通富户,他们没有氏族奢靡,但花起钱来,也不恐慌让,思忖一番后,开口道:“不如定价五百文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