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商会风波(1/1)
在观察众商人讨论及发言的过程中,子受已经物色了几个核心成员。
这和子受预先料想的并无二致。
精盐商白华,黑金商梅旷,这两个资金最为雄厚,威望也是最高,当仁不让。
贩售农具的商人纪本,也进入了子受的法眼。
有此三人,可以委任为副会长,通天商会就有了主心骨!
当然,文芃是现成的商会秘书长,只是不能叫这个职位。
子受委任他为通天商会大总管。
不出所料,第二天一大早,众多商人再聚徐城衙门。
他们都争先恐后的要求加入通天商会。
文芃招呼了两个人,忙碌的登记信息。
待到来的人都登记好信息,子受将众人再次约到徐城大堂。
“各位商家,打今日起,我们通天商会就算正式成立了!”
众人鼓掌表示祝贺。
子受又公布了自己想好的通天商会核心人员的职务安排。
对此,众商家也没有异议,因为那几个人都是资金雄厚、威望极高之人。
接下来,子受宣布了通天商会的条例规则。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商人也需以国为本,当朝廷需要自己的时候,商人也必须万众一心。
“徐城将对商人征税,税额将参考大商其他地区。不过,对小商小贩,徐城是不会征税的。”
当子受宣布这一条通知的时候,众人互相对视:“果然来了!永远免税是不可能的!”
看到大家的反应,子受清了清嗓子继续宣布。
“加入商会,需缴纳商会年费,暂定为每年十两银子。也不是任何人都有权利加入商会,对那些每年赚不到几十两银子的小商小贩,商会也不接纳。”
十两银子,对在座的商人来说,根本不值一提,大家也没有放在心上。
但是子受却是看得比较重,别看今天只有近百名商人,不过一千两银子而已。
在将来,子受将天下的商人网罗到通天商会之时,那每年给自己带来的会费将是非常恐怖的数字!
当然,也不能光收费不干实事,没有甜头,谁肯入会?
子受宣布:“凡是商会成员,在徐城的地域范围,税赋减半,同时还会享受商会的各种优惠政策和扶持机会。”
“好!”竟有人直接叫好。
大家都纷纷赞扬寿王殿下的英明。
“我得赶紧回去告诉那两个兄弟,加入商会还在犹豫,税赋减半啊!”有人匆匆离开了。
原来北盟商会的旧址,子受也是没收的铺面。
子受直接题写匾额“通天商会”。
大门口外面,正式发出两条布告。
一条是通天商会成立的布告。
一条是宣布农工商身份平等的布告。
两条布告在徐城掀起了轩然大波,特别是第二条布告,以风一般的速度传播开来。
十天后的王都。
早朝之上。
比干率先启奏:“寿王殿下在徐城所为,重商轻农,实为动摇国本之举。”
这回就连商容阵营,都开始了对子受的口诛笔伐,因为他们从骨子里就是看不起商人。
“商人,自古为最低下的贱民,岂能与工、农相提并论?”
“假如人人都去经商,那谁来耕种?”
“商人不劳而获,人人效仿,我大商百姓都将变成游手好闲之辈。”
“所谓无商不奸,商人巧取豪夺,重商轻农会让我大商百姓失去诚信,都变成狡诈之徒。”
子启看到这种情形,忍不住内心狂喜,看来这次撺掇众臣弹劾寿王的一步棋走对了。
子启上前叩拜:“启禀父王,王弟应该是没有考虑这么多,发出公告也应该属无心之举,请父王宽恕王弟,改正错误就好。”
子启这番说话,充分展示自己扮演的兄友弟恭的角色。
但话里话外表现出对子受的谴责。
而他坚信,帝乙一定会责成子受撤回布告,改变徐城的政策。
子受则是处于两难境界。
顺从朝廷的旨意,必定失信于徐城百姓,丧失民心。
如果抗旨不遵,那么,自己可以操作的空间将更大了。
面对朝堂七成官员的讨伐,帝乙也感觉头大。
心里也恼恨子受,这刚刚确立为储君,就捅出这么大个篓子!
不过这也给了他借机惩罚子受的由头。
人都是这样,当你看一个人不顺眼,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想改变观念是千难万难的。
帝乙就是这样,他认为大王子适合立为储君,即使子受做出再多的努力,也很难讨得他的欢心。
年前在众臣的逼宫之下,立子受为储君,当时就是老大的不情愿。
今天说不得也要借题发挥。
“传旨!”
帝乙喊了一声。
太监急忙上前候着。
“子受,重商轻农,坑国误民,动摇大商国本,褫夺储君之位,爵位贬为寿侯。”
子启心里乐开了花,没想到,没想到啊没想到。
竟然这么简单就扳倒了寿王!
这的确是他没想到的事,原以为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还得在子受接到大王旨意之后呢!
计划是在子受抗旨以后,再通过一番操作才达成的目标。
商容一伙人也目瞪口呆,他们是弹劾了子受,但并未想就此扳倒他。
特别是商容,自从和子启闹翻以后,已经倒向子受阵营。
这没想到因为比干的一次弹劾,加上自己这些人的附和,竟然直接把子受给干趴下了。
储君之位一旦被废黜,再想东山再起,那是难上加难!
说不定这一下就会将子受彻底的打入万丈深渊。
子受的支持者们,也是如临大祸。
为了这个储君之位,子受和他们付出了多少啊!
如今突然遭逢这样的变故,让许多人无法接受。
但是,作为子受的铁杆兄弟费仲,以及飞廉恶来父子,包括亥平、跖行等人,他们归附到子受阵营,是因为子受独特的人格魅力。
别说是被废黜储君,就算是子受成为普通人,他们依然会坚定不移的追随。
太史官向挚,对子受深感惋惜,但是他也认为子受这次做得太过,所以并没有为子受说话。
包括大祭司也一样,他认为,敢于违反祖制,提高商人地位的行为,就属大逆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