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脑洞刘彻的心历路程(1/1)
【刚开始,刘彻在听到太子叛乱后,肯定是愤怒的。以刘彻的性格,他绝不会放过一个对他不忠诚的人。因此田仁私纵太子,怀疑任安有二心,就毫不留情将他们腰斩。】
【直到壶关三老令狐茂上书,让汉武帝有所感悟。我认为武帝的感悟,除了让他觉得自己做父亲失败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太子是他的嫡长子,是大汉基业的继承人,让他真正惊醒。】
【武帝总共有6子,除了太子刘据外,齐王刘闳早逝,后来的汉昭帝刘弗陵此时才3岁。成年皇子有3人,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从后面武帝宁愿选8岁的刘弗陵为帝,也不愿给这3人一点机会可知。他们在武帝心中,恐怕就是依托答辩。】
【此时,武帝不会有把皇位交给刘弗陵的想法,毕竟一个三岁的孩子,能不能长大还两说。】
【至于后面《汉书·外戚传》描绘的钩弋夫人什么出生后双手握拳,武帝见到她才掰开。怀孕十四个月生下刘弗陵,因为尧也是十四月才出生,所以武帝把钩弋夫人生子的别馆宫门命名为尧母门。
还有后来刘弗陵五、六岁时,武帝见他强壮且聪明,多次说“类我”。】
【前面只能说是神话传说,为了凸显昭帝刘弗陵继位的天命所归。而后面武帝刘彻的话,则完全是为了给小儿子刘弗陵造势。因为刘弗陵身体强不强壮,在后面,历史给了答案。】
【令狐茂上书后,武帝刘彻其实是想赦免太子,将他召回的。但前面我也说了,刚刚才把太子行为定性为谋乱,杀了这么多人,刘彻怎么能马上打自己脸,皇帝的威信在哪里,前面被杀的人是杀着好玩吗?】
【这里,武帝需要群臣给他一个台阶,要他们上书揭发江充的罪恶,述说太子的冤屈。】
【然而,此时大臣们都被武帝的杀戮给吓怕了。就算有人看出他的心思,也不敢说话。不久,太子身死的消息传来。武帝心中的伤心和愤怒无处发泄。但他还是咬牙切齿的给李寿和张富昌封了侯,无论他们二人当时是想抓活的还是想救太子。】
【田千秋进言后,武帝马上拜他为大鸿胪。再看看武帝对田千秋说的话,“朝臣以为是我们父子之间的事,都不敢说话,只有你明白不是这样。”武帝的意思是,他们早该对我这样说了,早点说太子就不会死了。】
【当然上面这些,还可以用作秀来形容,但接下来:
征和二年,“匈奴入上谷、五原,杀略吏民。”征和三年春,“匈奴入五原、酒泉,杀两都尉。”
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二万人出西河,重合侯马通四万骑出酒泉。”
李广利出征之前,丞相刘屈氂送他到渭桥。两人谋划想请立昌邑王为太子。内者令郭穰告发丞相夫人搞巫蛊,诅咒武帝。刘屈氂,李广利二人搞祭祀,想令昌邑王为帝。
有关部门调查后给了他们一个大逆不道之罪。好吧,你大汉人人都是搞巫蛊的。
最后,刘屈氂被厨车载着游街示众后,在东市腰斩,他的妻子儿子在华阳街被斩首示众。李广利的妻子儿子也被收监,李广利想立功来赎罪,深入匈奴腹地,最后全军覆没,投降匈奴,“宗族遂灭”。】
【刘彻正在为太子之死伤心,这两人就想着谋立昌邑王,这不是在武帝伤口上撒盐吗?何况巫蛊之乱太子之死,这二人,尤其是刘屈氂,即便不是幕后黑手,也绝对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冷眼坐看太子死亡。你们不死,谁死?
我甚至怀疑,郭穰的告发,就是刘彻示意的。李广利还在讨伐匈奴,武帝甚至不在乎他会不会投降匈奴,这些远征的将士能不能回来,直接收监他的妻子儿女。可见武帝对他们有多恨。】
【刘屈氂死后,大鸿胪位置刚坐热的田千秋,立马被任命为丞相。一个高寝郎,几个月之间坐火箭般直接成了百官之首,作秀要这样做吗?
何况,之后,大汉派使者出使匈奴,单于问使者,“听说你们大汉换了丞相,是因何升职的?
使者回答,“是因为上书说了中意的话。”
单于讥笑说道,“如果真是这样,你们大汉任用丞相不是看才能,而是看谁嘴巴会说啊!”
被嘲笑成这样,武帝依然没有罢免田千秋。
难道武帝不知道田千秋没有才能?难道武帝不知道田千秋上书只是因为看透了他的心思想投机吗?当然不是,武帝心里明白的很。
他就是要做给百官看的。你们不是不愿意上书救太子吗,这个没有才能的人,就算是以事后诸葛亮的方式上书给他,他就是要让这人爬到你们头上。】
第一次接触到诸葛亮这个名字的秦,两汉之人都是一愣。随后神奇的光幕给他们传输了一段简单介绍诸葛亮的信息:诸葛亮,季汉丞相,是古往今来忠臣的典范,智者的代表人物。
秦朝,始皇心中酸水直冒,这汉朝还有完没完啊。西汉,东汉就算了,居然还有季汉。
汉初,刘邦大喝了一口酒,大声说道,“痛快,我大汉才是真的千秋万世。
忠臣的典范,智者的代表人物,果然不愧是我大汉的丞相。吾恨不得立马见到此人。”
东汉末年,刘备向诸葛亮道喜道,“恭喜军师,千古留名。而且,军师是季汉丞相,难道我们实现了匡扶汉室的理想。”忠臣的典范,没有这几个字更让他高兴啦。
诸葛亮右手拿着羽扇,双手一抱,“主公谬赞,亮同样恭喜主公。”
许昌,曹操气得猛地站起身大喊,“乱臣贼子,乱臣贼子,该死的贩履小儿,称汉中王还罢了,居然还想称帝,孤要出兵,孤要杀了他。”
殿下司马懿同样心中不平,“吾也是忠义之人,智慧不下于诸葛孔明,凭啥他是智者的代表人物,吾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