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运送兵器(1/1)
徐闻把告示贴出后,引起空前的反响。
当天地面上还铺着厚厚的雪,工人们便开始了认真地训练。
每个人都想在运动会上夺得项目前十,取得成为护卫的资格,看到这样的效应,赵寒决定,要把运动会一直开下去。
这样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河源村的科举制。
每个人的机会都平等,只要努力,生活就有希望。
章孟生和武陵郡来的新工人一样,在村子里待了没多久,就喜欢上这里,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就对这里有了极大地认同感。
说是第二故乡一点儿也不为过!
“先生,你说让我在学堂教小孩读书?”
正和赵寒检查学堂工期的章孟生发出这样的疑问。
“咱们村的读书人很少,这个工作交给你是再适合不过了。”
赵寒话语中表达了对章孟生的极大赞誉。
“合适是合适,但当今普通人家的子女,读书是没有出头之日的,先生何必花费心力让这些小孩读书,倒不如直接训练他们成为工人、成为护卫。”
大瑞没有科举制,文人没有出头日,章孟生正是这种奇葩制度背景下的牺牲品,向赵寒提出这番建议,也算得上是他的肺腑之言。
“你觉得我这里包括武陵商场的工人如何,护卫如何?”
赵寒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
“这里的工人常载笑意,待遇很好,很幸福,护卫也是如此,他们每天认真训练,尽职尽责,这些都是我这几天亲身感受到的,我想,商场那边亦是如此。”
章孟生客观说道。
“那你觉得徐老先生如何?”
赵寒又问道。
“徐老先生学识渊博,听说还管理着先生手下的所有账目,很是了不得,令章某钦佩。”
“那徐老先生与工人、护卫相比如何?”
赵寒追问道,章孟生才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难。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虽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好,但真的放一起对比,还是有难以用言语描述的区别。
“先生,我不知如何回答。”
章孟生拱拱手,意思是请赵寒赐教。
“工人和护卫靠自己的双手和努力满足生活的需求,甚至满足精神层面的需要,他们是光荣且富足的,徐老先生用智慧用头脑加上双手的努力,同样是满足生活的需求,但两者有个区别,你没好意思说。”
说到这里,赵寒顿了顿,看了下章孟生的表情。
“区别在于前者的广,后者的寡,物以稀为贵,人也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徐老先生令你钦佩的原因,除此以外,读书只是在当前的朝廷下无用,但在我这里必是有用武之地的。”
赵寒此话一出,吓得章孟生脸色惨白。
“莫非章先生还怕这口头之祸?”
见章孟生如此表现,赵寒试探道。
“倒不是如此,若今后村里都是读书人,哪里再来工人和护卫?”
章孟生不敢承认,转而提出新的问题。
“如果不考虑把所有人培养成读书人,让所有人都认识字,能行文断句,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况且,读书人自有抱负,肯定能让我们这里变得更好,如此一来,工人和护卫就不该是你我考虑的问题了。”
赵寒说得有点绕口,章孟生也大概听懂了。
被这思想和想法震惊,久久回味。
大瑞没有科举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众的思想解放,根本上是害怕民众有了超前的思想和知识,从而生起异心。
这是压迫民智!
赵寒的想法深深触动了章孟生,在他看来,这才是读书的意义,这才是一个国家该有的教育气度。
“先生,我一定教好孩子们。”
两人相互行礼,这个画面,似乎定格在河源村发展的道路上。
“先生,去秀州送货的护卫回来了,正在会议室等您过去。”
一个护卫到赵寒面前来报。
“才四天就回来了?行,我这就去。”
赵寒带着章孟生走过堰河桥,赶紧进到会议室。
“先生,我们给吴将军送去兵器,他签收以后,我等便快马加鞭回村向你报道了。”
来人正是孟良,自遇青杠山土匪拼死救出杨咪和萧北以来,一直处于养伤状态。
这次运送兵器去秀州,算是伤愈以来第一次出任务。
想不到如此顺利!
“孟副队,这一行辛苦了,路上可还顺利?
赵寒表示了对护卫的关心。
“多谢先生关心。除了几个流寇跟随,一路稳妥。”
孟良抱拳说道。
“送去兵器,吴将军可有其他说辞?”
赵寒最关心秀州的战况,迫不及待地想从孟良的口中得到延时播报。
“吴将军对我们的兵器很放心,也是在我等再三请求下,才抽出几把连弩和一台重弩一试,并无其他话语。”
孟良不得赵寒的话意,接着吹嘘了一下村里制造的兵器的威力。
“孟副队,秀州的战况如何?”
赵寒更直接问道。
“我们去时,只见到吴将军带军训练,还未见到战斗场面,听军中的士兵说,吐蕃那边盘踞在秀州以南,未曾有动静。”
孟良说完,突然露出疑惑的表情,似乎也觉得不太对劲。
按照吐蕃的一贯作风,凡是进攻南方,经常是直接开启抢杀掠夺,手段极其残忍。
这一次吴士雄走得如此匆忙,正是如此。
“莫不是在大庆,哦不,在庆州吃到了我军的连弩和重弩的威力,一时不敢轻举妄动?”
“吴老将军带军出征不是什么秘密,吐蕃肯定有所忌惮,这也在情理之中。”
赵寒和孟良分析起还未开战的原因来。
“先生,不开战是好事,这样一来,我们还能再给秀州补给一次,又能提升我大瑞雄军的战斗力。”
章孟生在一旁听二人谈论,忍不住插上一句。
“也是,是好事,是好事。”
这一句讲得及时,让赵寒茅塞顿开。
“行了,孟副队,去账房把弟兄们这次的补贴领了,过两天再辛苦你们一趟。”
赵寒在出差费这一块从不吝啬拖拉,所以每次出任务的护卫和工人,都打起一百二十分精神,从而节省了不少时间成本,也保证了每一次任务的顺利完成。
“章教谕,我们学堂开学在即,需要的教师还很多,不知可有推荐?”
孟良走后,赵寒再关心起学堂的事。
当务之急,就是招老师。
“先生,我出身贫寒,因熟读圣贤,倒也有几个臭味相投的书生好友,只是······”
章孟生一时犹豫,不知是有什么为难的事。
“只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