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七月,患者的沉默(1/1)
南方之星有一座象征着开放包容的奇观性的图书馆——公民图书集市。
说是图书馆,却没有任何高高的封闭性建筑,反倒像是中世纪的圆顶集市,书籍被随意的铺在地上,不需要借读就能带走。
没有那种整洁安静的图书馆氛围,有些书那样皱巴巴的铺在地上没人管。
到处都是讨论声,有来自社会各界的高层,企业家,也有普通野鸡大学的学生,小微公司创业者。
书籍只是知识的载体,在当下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他想要的一切知识,比起书籍,这里保存的是知识的本质,即:对客观世界认知所产生的观点与总结。
信息被储存时是不会产生价值的,只有被,传递,交流,曲解时才会有价值。
所以这里不但是个图书馆,也算是一个另类的人才市场,求之若渴与求贤若渴的人在这里聚集。
米歇尔独坐于喧闹声中看书,得益于医学技术的发展,他的近视眼被治好了。
而李钰则百无聊赖的趴在桌子上玩头发,满脸的生不如死。
这几个月来米歇尔也没有闲着,一方面是去了解国家大事,社会形势。
另一方面就是去了解关于娱乐圈自媒体这方面的东西,为自己的计划做准备。
在南方之星待了几个月,南方之星的盛况,让人很难想象现在居然还是战争时期。
战争这个在过去等同于死神的名词,如今就像是一个和综艺节目一样的互联网热门话题罢了。
中央区的人们忘记了战争的恐怖,甚至于向往战争,觉得打仗很酷很热血,满脑子都是对双极人的仇恨,杀敌,荣誉,报效国家。
这当然不是什么坏事,但这些情绪不是建立在自尊和坚强的内心上的,而是建立在对战争残酷的无知,媒体的洗脑,民族的傲慢与自信上的。
一旦他们真正的踏上战场,见识到那种人命以千万为单位,以秒为计数前仆后继的死在血肉磨盘上的渺小感时。
一切建立在仇恨和傲慢上的情绪就会土崩瓦解。
米歇尔不会忘记。
游轮上死去的无数生命在哭诉着,北海区无数流离失所的人在哀嚎,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死。
所谓的以人为本,人文主义。
在这种残酷的战争面前已经被冲击的一无是处了。
国家甚至拿自己公民的命去完成计划,他们到死都一无所知。
那帝国所坚持的人文主义呢?其实早就已经走到头了。
以人为本,以多数人为本?还是以少数人为本?以无产者为本?还是以统治阶级为本?
甚至于是不是以人为本?或者是以资产为本?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没有人能回答这些问题。
南方之星太过高高在上,脱离了残酷的现实,把人麻痹在娱乐的蜜罐里。
新闻里面报喜不报忧,中央区还有很多人处在娱乐的信息茧房中。
甚至还不知道汉华区已经断网了。
李钰告诉了米歇尔有关于七月的战报。
总体战进行的很顺利,帝国陆军已经将战线推进到北海区的鲁尔岛。
海军更是已经夺得了制海权,双极人失去了对前线的所有控制能力,帝国马上就要准备登陆双极本土。
那个闭关锁国,信息封闭的畸形社会将露出真面目。
但这些都是可以对外说的。
内部消息,斯克墨区已经发生了数百起骇人听闻的恐袭,斯克墨人喂婴儿吃炸弹,通过这种方式,摧毁了不少工厂。
兵工厂,化工厂,核电站,凡是和工业有关的,他们都炸,炸完就自尽,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人家压根就没想着活!
在汉华区,维尔兹的计策起到了一定成效,因为民族大义在汉华是很好用的一面旗,所以游击队息鼓偃旗了一阵子。
但张邦彦趁着这段喘息期在解放区大搞经济改革,整顿思想,改制军队。
来自帝国的叛变士官们在解放区无偿的教授军事知识,斯克墨人偷运给他们重火力装备,游击队经过整编,战斗力和军事素质直逼帝国正规军。
为了更大程度的激发战争潜力,张邦彦把游击队编入民兵,搞军屯,全民皆兵,解放区的一切产出为军事而服务。
没有文官,军官管理一切,连长既是军事长官,也是生产队队长,还掌管法律和执法,民事与军事一把抓。
而张邦彦也大搞集权,用军队管民生,民生反哺军事,一切为了军队服务,为军队服务就是为自己服务,俨然要变成军国主义的模样。
他们的口号倒是喊道很好听:无产者得先有明天!再谈无产者明天的利益。
清出去了一部分思想不坚定的,然后组织文工团搞思想教育,受限于地区的知识水平,理解不了阶级斗争的概念。
最终还是免不了成为个人崇拜那一套,反正跟着张邦彦走,有饭吃就行了。
也是因为息鼓偃旗,汉华区的人在网上分成了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笼统的可以分为张派的激进博主力主革命,认为可以趁着外患先把汉华人的政权立起来,联合外敌争取汉华人独立。
维派保守博主则认为,国家矛盾在前,民族矛盾先放放,没必要后院起火,打完仗了大家再坐着吃饭好好商量。
大家和和气气的,没什么事是商量不了的,实在不行再翻脸也行,咱们汉华人不能当不忠不义的民族。
互相批判,扣帽子,站队,是汉华区乱象的具体表现。
各种文学作者,短视频博主依托讽刺现实和人性故事而成名。
连一个写网文的大学生都敢批判在帝国的统治下没有言论自由,但这样的文学却又发了出去。
于是他的话又遭他人批判。
而所谓批判,而不是建议,就是单纯的骂,觉得不好,但给不出一个可行的方法。
批判到了最后,区政府默然无声,各大博主占据思想阵地,各执一词。
有的批判食品添加剂,怀念过去田园时光,以此抨击帝国。
有的则反批判这个博主,认为时代在进步。
批判男性,批判女性,批判挑起男女对立的人,批判大家都在批判的这个现状。
不满现状,对未来灰心,怀念过去,发泄情绪。
在汉华区的互相批判,陷入一种逻辑的死亡循环。
批判从来不是毫无来源的,正因为确实就是现状,而且是不可辩驳的真实。
所以没有人愿意让步。
但你又不能说那些批判没有价值。
有人拍短视频以小故事讽刺社会现实,让大家活得清醒一点。
有人用大白话赤裸裸的去骂世界的不公,让大家活得自私快乐一点。
有人站着国家的角度为大家普法,依旧弘扬社会主旋律,让大家互相尊重。
他们都有支持者。
让帝国真正头疼的不是张邦彦,而是这种无尽批判的现状。
当最后所有的批判全部消失,留下的只会是思想战争的废墟,物质的和精神的一切,道德或者法律,都将被撕扯的体无完肤。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汉华区自己的事,因为他们是独立网络,这种争论暂且无法波及到仍处于蜜糖中的中央区。
这里唯一的问题就是神学,各地的灾难变成新闻,又是谣言四起,各种末日言论又来了。
阿拉罕声称这是神国降临前最后的救赎。
还真有人信。
不过好在,虽然国内乱象丛生,但整体的思想大方向还是被维尔兹的计划牢牢压死在对外战争上。
就像一剂强心针,不至于让帝国被混乱撕扯的分崩离析。
先把豺狼打死了,咱们再谈分家的事。
双极人竟然是帝国最后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