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平衡(1/1)
听到这里,朱元璋的脸色骤然好转了起来。
他马屁听得不少,但这么爽的马屁,还是第一次听。
主要是这背后听见,跟当面被听见,滋味儿肯定是不一样的。
他老朱在民间还是很有威望的嘛!
因此朱元璋看着秦昊也顺眼了不少。
只听秦昊又说道:
“但,正因为如此,让咱们的陛下小农思想严重。”
“所谓的小农思想,就是自耕自作的思想。”
“他认为,官员就应该为百姓卖命,因为官员是百姓的父母官,官员应该比百姓更辛苦,他心里才平衡。”
一针见血!
朱元璋听着,表情有点尴尬。
他哼了一声:
“这难道不是应该的?”
“当老朱家的官,得早上五点钟起来,有时候经常忙到半夜才算完。”
“俸禄也少得可怜,就算干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正一品,也才八十七石而已。”
“这八十七石,还参杂着不少的水分呢。”
“有时候这俸禄,得用绢布所代替。”
“所以,简而言之,就是,老朱家把官员当成驴使唤。”
“去当老朱家的官员,那不是自讨苦吃?”
秦昊一脸的嗤之以鼻。
简直是要把朱元璋给活活气死。
虽然你说得好像是那么一回事,但也没有这么严重吧!
你就不能有点抱负,有点理想?
整天就知道当咸鱼!
“更重要的是,老朱这家伙,虽然严于律己,但他忘了,不是每个人都身处在他的位置当皇帝的!”
朱元璋:……
他不得不承认,的确如此。
他是皇帝,天下是他的江山,自然更加的上心。
此时的朱元璋,脑海之中也闪过马皇后对他说过的话。
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
那么臣子才会心悦诚服。
官员才敢尽心尽力为他办事。
就像是唐朝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对待臣子很好,就像是对待朋友一般。
而那个时候,各种千古名臣也层出不穷。
所以,一时之间,朱元璋的心情十分的复杂。
“而且,律法实在是太严苛了!”
秦昊摊了摊手:
“贪污十两银子,就要被抽筋剥皮点天灯,你不觉得很不合理吗?”
“我才不干去当官呢,保不齐小命一下子就没了。”
如果说之前的话,朱棣还有一丝丝的认同。
那么这一番话下来,朱棣可就不服气了。
身为朱元璋的儿子,脑子里面多多少少都有很多的小农思想。
他觉得贪官该死,贪官该杀!
自家爹做得没一点毛病!
“贪官本来就该死,他们贪污行贿一两银子,就会让一家的百姓勒紧裤腰带一整年!”
“而他们一顿饭都能吃上百两银子,你说该死不该死?”
秦昊笑了笑,说道:
“有的贪官该死,有的贪官却不该。”
“贪官奸,好官就应该比他们更奸。”
“如果要在官场上立足,那么就要比狡猾的贪官更狡猾。”
“如果你不接受别人的橄榄枝,那就会被官场所排挤。”
“你连官场都进不去,又谈何给老百姓谋福利呢?”
“清官,不可能不被打压,人,也不可能没有欲望。”
“不可能有一朝是完全没有贪官的,细数前朝,想必,你也应该明白。”
“这只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完全的贪。”
此时此刻。
朱元璋忍不住深深地叹了口气。
难道,他错了吗?
想起马皇后也时常在他耳旁说着,严于律人一定不对,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但是有的人小,犯的错少,便不应该如此严苛。
人不是非黑即白。
此时的朱元璋,才初初的感觉到这样的道理。
同时,当皇帝也是一样。
“今天有了秦昊一番话,日后,官员们就能好受一点了。”
一旁,朱标摇摇头,觉得有些感慨。
听君一席话,胜过十年书啊。
也就只有这样阴差阳错的听课方式,能让父皇听得下去吧?
毕竟圣人说,要以仁治天下。
太暴厉,肯定是不行的。
可朱棣这时候,却发表出了不一样的言论。
“我觉得你说得不对。”
朱元璋、朱标两人透过大柱的缝隙,看见朱棣摇头说道:
“如果按照你这样说,那现在这些官员不是早跑了吗?可现在朝堂上,还是有不少好官呢。”
秦昊嗤笑一声,说道:
“你说的不是废话吗?现在才建国三年,大部分的官员,都是从微末时起来的,这泼天富贵,怎么能因为这一点严苛就不要?”
“但是再往后,他们就会受不了啦。”
“因为陛下虽然让大家这么辛苦,但是他自己也以身作则。”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会有一些自我安慰的:‘皇帝尚且如此,我们忍一忍也就过了’。”
“可是问题就来了,皇帝、官员都这么辛苦,但是有一批人,却非常的轻松。”
“这批人就是皇亲国戚。”
“陛下刚建国的时候,就定下政策,要把朱家的子孙全部舒舒服服的养起来,给钱,给地。”
“别看现在人数不多,国库还养的起。”
“但是饱暖思淫欲,再过个几十年,一百年,朱家的子孙遍地都是,国家还养的起吗?”
“这不就相当于,人家官员努力这么久,就比不上投胎这个技术活?能平衡?”
“一天天的,说着老百姓是最重要的,其实大家一看,你朱家的子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打工就为了让老朱家的人白嫖。”
“你觉得这心态不平衡之后,会发生什么?”
一针见血!
秦昊的一番话,瞬间就将柱子后面的朱元璋说得无地自容了。
同时,一种细思极恐的感觉,蔓延开来。
是啊,现在他都有十几个儿子了。
一个儿子再像他这样多生几个。
过一百年,还真是遍地都是朱家子孙!
目前尚且国库紧张,日后只会更加紧张!
现在摊丁入亩,大家都不服气。
日后只会更不服气!
同时。
朱标也瞪大双眼。
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他名字之中的“标”字,正是代表了尺度。
当初,是指衡量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