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世家的根(1/1)
陈宫接过一支,刘协掏出打火机自己点燃一支,舒服的吐出一口青烟,陈宫也学着刘协掏出自己的打火机点燃,然后……呛的眼泪留下来。
刘协强忍着不适又吸一口,呼的一下全吐在陈宫脸上,看着陈宫道:“老陈,你不行呀。俗话说,男人不抽烟,活的像太监,你瞧瞧你还像个男人吗?来,小马,你也来一支华子。”
说着,刘协又给了马钧一支,亲自给他点燃。
马钧不愧是经受过蒸汽机熏过的人,让刘协真是佩服,竟然无师自通,不仅会过肺,还吐了一个漂亮的烟圈。
马钧逼着眼睛享受起来,嘴里喃喃道:“这才是生活呀,抽着烟喝着酒,不忘世上走一走,真舒服啊……”
学坏了!
刘协得出一个结论,赶紧再抽一口,然后一连吐了一串烟圈。
好像谁不会吐烟圈一样。
最后刘协和马钧怪异的打量着陈宫,陈宫恼羞成怒道:“我是男人,我抽烟!”
憋着一口气,一连抽了好几根烟,不知道流了多少泪,肺都快要咳出来的时候,陈宫终于适应了。
而后,刘协让马钧给车里加满油,陈宫率先打开车门进去,生怕刘协把他给丢下。
刘协上车后,看着坐在副驾驶上的陈宫道:“公台呀,朕已经跟你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朕对雪花盐这事儿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你就别缠着朕了行吗?难道非要朕跪在你面前求你不成?”
刘协这话言重了,把陈宫吓了一大跳,想要跪拜却发现自己坐在车里无法施展手脚,只能低头道:“臣不敢,臣只是想陛下把臣捎回城内。”
“这就对了嘛……”刘协看到陈宫手足无措的样子,一时间也有些心软了,叹了口气道:“老陈呀,其实这皇家食盐厂的产量不是上不来,而是朕给他们下了密令,让他们把多余的产量给秘密储存起来,雪花盐朕有的是,宫里还有两百万斤的库存,只是朕偏偏就是不给他们。你知道为何吗?”
陈宫摇头,“臣不知!”
刘协打开油门开关,把‘钥匙’交给马钧,自己坐在车上,道:“你听说各州郡都在模仿咱们长安的皇家银行吗?”
“听说过!”陈宫如实答道:“好像除了兖州的曹操和并州张扬没有搞以外,其他人都搞了。只要开设了银行的诸侯赚的是盆满钵满,臣还听人说,那些诸侯打算把自己银行的五铢钱都运来长安兑换黄金呢!”
顿了顿,陈宫又道:“陛下,臣以为万万不可兑换给他们黄金。”
“为何?”
“臣听说各地总有一些世家高价收购黄金,皇家银行十贯钱能兑换一两黄金,可是地方上的一些世家他们能出价十五贯,最高能出价到三十贯。”
黑市嘛,不论哪个时代都是有的,虽然这个时代不叫黑市,但性质是一样的,往往比市面上的价格要高出许多。
刘协认为黑市的存在对银行是有好处的,商贾们为了利益,他们会第一时间的接受长安皇家银行印发的纸币,最后通过纸币兑换成黄金,再运回地方上兑换更多的五铢钱,反反复复将利益最大化!
消息是会被不断扩散的,那些高价收购黄金的世家又不是傻子,他们明知道长安十贯钱就能兑换一两黄金,非得花三十贯去别人手中兑换?
所以,刘协认为‘黄金黑市’很快就会被皇家银行给打击的不复存在。
可是听陈宫的意思,这黑市不仅没有被打击,反而更加强大一样,刘协皱眉道:“现在还有世家高价收购黄金?”
“有!当然有!地方上比比皆是。”
“那些高价收购黄金的家族脑子有问题吗?明明在长安十贯钱就能兑换一两黄金,他们非得要花十几贯,甚至三十贯在地方上兑换一两黄金?”
陈宫摇了摇头道:“陛下,你把世家还是看的太简单了,陛下想来是以为世家最大的经济收入是来自经商吧?”
“难道不是吗?”刘协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陈宫道:“陛下错了!真正的大世家是不屑经商的!敢问陛下,袁家有经商吗?曹家有经商吗?”
“似乎没有听说过!”
“可是曹操的父亲曹嵩就花了一亿买了一个三公之位。袁绍和袁术两兄弟靠‘四世三公’的名声就能发展出来如此庞大的势力吗?不能!首先是因为他们有钱,袁家不经商他们哪里来的钱?”
刘协皱眉道:“难道就是因为这些世家的门生故吏满天下?”
陈宫点头,“是!想要做官,首先是要被举为孝廉!有举荐资格的人唯亲是用,那么外人怎么办?就得花钱了!一个被举荐孝廉的资格往往就需要花费数千上万贯甚至更多。
陛下可不要以为这么多钱没人愿意出,臣当时想出都没人收啊!抢手的很!
成为孝廉,按制度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
然后经选拔,根据品第结果被任命不同的职位,如地方的县令、长、相或朝廷的有关官职。一般情况下,举孝廉者都能被授与大小不一的官职。
这个过程之中,那孝廉又需要花钱通过选拔,任命职位之时又需要花钱,成功任职后更是需要花钱感谢。
此后,这人便成为举荐人的门生。逢年过节这不都需要孝敬他的举荐人?少了也拿不出手!
比如臣举荐了一个孝廉,他为官后成为臣的门生,这个门生到了一定程度之时,他又会有属于自己的门生,他的门生又会有门生,可是到最后,这些人都属于臣的门生,他们都是需要孝敬臣的。
这才是世家的根!
所以,这些世家不屑经商,他们自然也就没有商队,没有商队也就无法来长安兑换黄金了。即便可以组建商队,但是这些世家肯定也是不愿意冒这个风险的,路上被人抢了怎么办?”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孝廉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
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
刘协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科举制度皇家得不到一点利益,全被这些世家所把控,让世家越发根深蒂固,怪不得汉灵帝要卖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