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章 推广拼音和标点符号(1/1)
“刘太守客气,这右北平果然乃天下净土,如今天下纷纷扰扰,右北平倒显得宁静。”蔡邕对右北平很有好感。
何颙也说:“以前我在雒阳,总要为天下大计着想,然一路所见,民生凋敝,想不到这右北平竟如世外桃源,此乃太守之功。”
“两位过奖了,右北平形势,乃众人之功,又非我一人所为。今日前来,主要想与两位先生聊一聊,两位乃天下名士,今在右北平,不知有何打算?”刘鑫的意思很明显了,你们俩住在右北平,总得工作赚钱养家吧?他可不愿意像公孙度一样,白白养着一大堆名士。
蔡邕和何颙都不是傻子,自然明白刘鑫的意思。
何颙想了一下:“刘太守之意,我亦明白,以前在雒阳,老操心朝廷,这次跟着太守来到右北平,一路所见,反而心灰意冷,现在我倒是有点理解邴原、管宁等人为何会隐世不出了?”
“莫非何先生亦想隐世?”
何颙点了点头:“左伯懂造纸和印刷,我和蔡伯喈想着,一起把当世一些著作给印刷出来,留传后世,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刘鑫听了,心里不是很高兴,造纸术和印刷术是他背后支持的,虽然他也不在乎蔡邕和何颙去使用,但他必须优先考虑自己,以及在右北平各种事务中使用,而不是给两个隐士来用。
“太守把我等从董卓那里救出来,我等感激不尽,只是看到这造纸和印刷之术,我俩实在心喜。我性格如此,只愿平平淡淡修书,钻研经学,不愿理会太多俗事。”蔡邕也表达了他的想法。
两人都这么说了,刘鑫也点了点头,他也不愿意强迫别人效力于他。正当他想着要告辞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
既然这两人想专心研究学问,那么为何不让他们研究一下让百姓受益的学问呢?例如编写启蒙学问等之类的,总比研究音乐、绘画等高大上的、百姓却用不着的东西要好。
“两位先生,你们想钻研学问,我亦支持,只是能否提供一些意见?”
“哦,太守请讲?”
“两人可以为我右北平书院编写一些实用教材,例如……”刘鑫想了一下,突然灵机一动:“例如标点符号或拼音之类的?”
“标点符号和拼音?这是什么东西?”蔡邕和何颙吃惊了。
顿时,刘鑫兴趣大增,这觉得标点符号或拼音都是值得推广,弄出来的话也会对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标点符号其实就是断句用的,我等写字在纸上或竹简上,总是凭着经验断句,实则这断句未必就对,有时甚至还会有歧义,产生多种前后矛盾的含义来。两位先生饱读诗书,应该深有感受吧?”
蔡邕和何颙面面相觑,不知道刘鑫想说什么。
“在下就举个例子吧?”刘鑫看到桌子上有纸和笔,墨水都研好了,便走过去把一句话写了五遍。
“两位先生,在《论语》中,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该如何断句呢?”
他不等两人回答,便在纸上加上标点符号。共五种断句方法: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蔡邕和何颙看着刘鑫在纸上画小点、小圆圈和小耳朵,一下子就看明白了,两人呆若木鸡,瞳孔瞬间放大。
“两位请看,一句话,我便能有五种断句,分别代表五种含义,那么问题来了,宣尼公讲这种话究竟是哪个意思呢?”
“对呀,究竟是哪个意思?”蔡邕很快就明白过来:“所以,太守的意思是,以后我们写字时,就用这种断句……标点符号,这样就不会有歧义了。嗯,果然是妙。”
“正是如此,在下的意思是,两位先生可以把这标点符号给弄出来,制订一套规则,写诗词歌赋文章,都可以使用,别人读起来也不会有歧义,再推广天下,让天下文人受益,还得以美名传千古,岂不美哉?”
“不错,确是如此。”蔡邕与何颙对视了一下,都点了点头。
“哦,对了,那拼音是怎么回事呢?”谈完标点符号后,蔡邕才想起刘鑫讲了两个东西,标点符号如此,他也对这拼音有了期待。
“当今之世,文字如何去读,皆师亲口传于学生,然一则老师的读音未必就准确,二则还有受到乡音的影响,发音不标准。后来就产生了反切法,以汉字正切反切,来规范读音。”
“但反切法没有规定的汉字相切,而是以随意的汉字来切,用来切的字多而杂,切错的情况比比皆是,由此造成读音不同。拼音是类似于反切法的一种读音方法,将用来切的字,改成一堆字母,字母为分声母和韵母,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相组合,便生出读音,代表了一个字的读音。”
“学生只需要学会声母和韵母的读音,以及其组合的方法,便能得到一个字的读音。为人师者只要将拼音的使用方法传授给学生,再编出一套字典,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字典来查到这个字的拼音,进而知道其读音。如此岂不方便?”
方不方便刘鑫不确定,但他确定的是蔡邕和何颙没听懂,两人四只眼睛呆呆地看着他。没办法,他又找来几张纸,把后世的汉字拼音仔仔细细地说了一遍,边说边在纸上写写画画。
其实,蔡邕和何颙倒是很快就记住了拼音的使用方法,就是记不住字母。对他们来讲,字母跟鬼画符没什么区别,也许是两人年纪大了,学习能力弱了很多。
没办法,刘鑫教了一遍又一遍,折腾了快一个时辰,两人总算勉勉强强记住了。两人尝试了下,给汉字标拼音,才慢慢掌握了拼音。
“妙呀!”蔡邕显得有些激动:“太守真是天纵奇才,竟会如此妙法,此法若流传天下,也是一件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