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移花接木”(1/1)
第五章 “移花接木”
洛阳,皇宫。
刘协端坐在金銮大殿之上,看着两排站着整整齐齐的文武百官,对自己行叩拜之礼,口中喊着“吾皇万岁”的话,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董卓贵为太师,免去了跪拜之礼,并且赐座于中殿之上,距离刘协的皇位也不过只有一步之遥。
今日董卓忽然要刘协早朝,为的就是审理曹操密谋一案,此刻他正坐在锦绣席榻之上,面色阴沉如水,显然是动了雷霆之怒。
“若是曹操将朕也牵扯其中,怕是董贼这老匹夫真会直接对朕出手!”
刘协看着体型如山一般的董卓,本能的缩了缩身体,守在旁边的小太监寿光往他身边靠了靠,刘协这才稍稍感到一些安心。
“陛下,曹操如今在荆州之地,以讨伐刘备为名,招兵买马,拥兵自重,对老夫更是语带侮辱,定然是生了谋反之心。”董卓仰着头,用眼角看着刘协。
“太师,曹校尉已经应诏回京,应该已经足以说明没有谋反之意了吧?”刘协小声的开口问道。
“难道陛下没看到他和司马老儿之间的书信吗?”董卓沉声反问道。
“朕看了,朕看了。”刘协连连说道,“但……”
李儒跨出一步,打断了刘协的话,“陛下,曹操虽对太师妄加污蔑,实则乃是对陛下不敬,如此佞臣,断然不能放纵姑息,请陛下严惩不贷。”
“请陛下严惩不贷!”
文武百官一同开口,没有一个人出来替曹操说一句话。
刘协的脸色微微有些发白,半天说不出话来。
“启禀陛下,骁骑校尉曹操已在殿外等候。”一个老太监开口说道。
刘协面色一紧,心中暗道:“曹操啊,朕如此信任你,你可千万别害了朕啊!”
深吸了一口气,刘协定了定神,“叫他进来吧。”
“宣,骁骑校尉曹操进殿!”
随着老太监喊完话,曹操弓着身子走了进来,然后行跪拜之礼,“臣,叩见陛下!”
“曹操,你可知自己所犯何事?”刘协看了一眼董卓之后,正了正脸色。
“罪臣不知,还望陛下明示。”曹操伏着身子,不敢抬头。
董卓见到曹操,眼神之中寒芒闪烁,站起身来,直接从刘协的桌案之上拿起了两封书信,丢到了曹操的跟前,“你自己看看吧!”
曹操这才拿着书信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脸色顿时大变,连忙呼喊道:“陛下,太师,臣冤枉啊!”
“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还不承认!”董卓站在大殿之上,挡在了刘协的前面,居高临下的望着曹操,“来人,给我拖下去,押入天牢!”
殿外顿时出现两队御林军,走到曹操跟前。
“陛下,太师。”这时候司徒王允走了出来,“既然曹操开口喊冤,不如在这大殿之上给他一个机会,看看他有何说辞!”
李儒眉头皱起,“铁证如山,还有什么可说的?”
“陛下素来公正严明,太师更是刚正不阿,若是不给曹操一个开口的机会,传出去怕是会被【九秦军】的秦建国说闲话,有损我大汉正统的威严!”王允再次开口说道。
董卓沉吟了一会,点了点头,“司徒大人言之有理,曹操,你有何冤屈?说吧。”
曹操暗暗的松了一口气,慢慢的抬起头来,拿起一封书信说道:“回禀陛下和太师,这封书信确实是微臣所写。”
“哼,既然如此,你还有什么可以抵赖的?”李儒冷笑着说道。
曹操恭敬的回答道:“微臣确实回过这书信,但通信之人并非是司马防之子司马懿。”
这话一出,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有些听不懂曹操的话,但贾诩眼底露出了一丝惊愕的神色,不由自主的盯着曹操。
李儒似乎也想到了什么,立刻从曹操手中拿回了书信,“不知曹大人所言何意?”
曹操再次请求道:“微臣望陛下能赐笔墨宣纸一用,待微臣写一封书信,便能知晓。”
“故弄玄虚。”李儒冷哼一声,立刻进言道,“陛下,太师,曹操是有意拖延。”
司徒王允再次开口,“李大人,陛下金口已开,难道你想让陛下和太师成为言而无信之人?”
李儒还要说话,董卓顿时挥了挥手,并且命人拿来了纸和笔,曹操便开始在上面书写,一边写一边抬头思考,像是在回忆一般。
一炷香之后,曹操停下了笔,将所写的书信呈到董卓跟前。
董卓看了一边之后,脸上露出了古怪的表情,也不给刘协查看,而是传给了李儒、贾诩等文臣查阅。
众人看完之后,有的露出了疑惑的表情,有的则是一脸恍然大悟,有的却是深深的看了曹操一眼。
当众人传阅完了之后,曹操才开口说道:“陛下,太师,微臣书写信件,并非是回给司马懿的,而是与族内堂弟夏侯惇来往,微臣刚刚所写的内容,便是夏侯惇的原话。
所以,微臣回信中所指之人,虽未道出名讳,但绝对不是暗指太师,而是汉贼刘备。还望太师明察秋毫!”
董卓看着两封信对照,无论是问题,还是回答,都十分的流畅,确实像是书信来往的样子。
“曹大人果然文采斐然啊,竟然有这般移花接木之能。”李儒冷笑着说道。
曹操摇头说道:“若是李大人不信,可以去谯县询问操的堂弟夏侯惇,一切自然知晓。”
“那你们兄弟二人的书信,怎么会落到翠虎郡的手里?”李儒再次问道。
“操当真不知,许是刘备怨恨操举兵讨伐,所以暗中截获我的书信,并且找来司马防之子司马懿写了那封书信,为的便是离间我和太师以及陛下之间的关系。”
曹操说完了自己的猜测之后,立刻跪倒在地,“还望陛下和太师明鉴!”
刘协心中一喜,虽然他到现在也没能拿到曹操书写的信件查看,但从文武百官的表情之中可以看出,曹操的危机已经快要解除了。
董卓看着伏在地上的曹操,目光之中满是冷意,缓缓的走了下来,绕着曹操走了一圈,然后目光看向了李儒和贾诩。
李儒已经有些词穷了,站在旁边不知道该说什么。
但贾诩眼睛一转,跨出一步道:“太师,是非曲直都讲究证据,我们应当小心谨慎,还是派人先去谯县向夏侯惇询问个清楚。
所以在此期间,不如让曹大人暂时交出兵权和荆州的城郡,待一切真相大白之后,再归还于他!”
“贾大人所言甚是!”司徒王允立刻说道,“请太师定夺。”
其他文武百官也纷纷点头同意,没了兵权和城郡的曹操,就如同没了利爪和尖牙的老虎一般,再不足为虑。
董卓淡淡的望着曹操,“曹大人可有疑议?”
曹操暗自咬了咬牙,但语气却十分轻松的说道:“操愿意交出城郡和兵权,静待此事水落石出。操对陛下和太师之心,天地可鉴!”
这话一出,刘协却暗暗叹了一口气,曹操让出兵权,恐怕再无掌权之日,难道老天真要亡我大汉不成?
“既然如此,陛下可以下旨了!”董卓脸上露出了笑意。
刘协如梦初醒,无力的开口说道:“曹操谋逆之事疑点众多,在查明真相之前,革去骁骑校尉一职,兵权和城郡交由太师代为掌管。”
“叩谢陛下!”曹操始终跪在地上,大声说道。
……
退朝之后,曹操与司徒王允远远对视了一眼,微微的点了一下头,并没有上前攀谈。
而董卓拿到了曹操的兵权和城郡,虽然没能将曹操当场治罪,但如今的曹操对自己已经没了威胁。
“太师,曹操诡计多端,此人不除终究是个祸害!”李儒跟在董卓身边,小声说道。
董卓不以为意,“但他已经交出了兵权,老夫总不能立刻出尔反尔吧?”
“如今曹操是戴罪之身,太师何不将他留在府上严加看管,若有机会……”
李儒暗暗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董卓沉吟了一会,点了点头,“如此也好,不过这曹操的实力不弱,在‘天榜’排名第八,要杀他还需等到奉先回来才行。”
一旁的贾诩沉默了片刻之后,开口说道:“太师,如今曹操已经交出了兵权,袁绍、袁术等人讨伐联军手中依然持有重兵,太师何不借此机会削弱他们的实力。”
“太师,袁绍、袁术等人四世三公,声望不低,我们若是打压太过,容易让他们生出反逆之心,属下认为,应当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李儒反对说道。
贾诩微微一愣,再次开口说道:“能抓住曹操谋反的机会不多,而且之前曹操与他们来往密切,借此机会敲打一番,必然能让他们收敛心性。”
“拿下曹操,相当于杀鸡儆猴,已经足够了,如今袁绍他们正在联合对付翠虎郡的刘备,这对我们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们没必要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儿!”李儒跟贾诩针锋相对,一步不让。
“好了,你们两个不用争了!”董卓开口说道,“暂时先按照文优的意思办,等他们两败俱伤,老夫连同江东一并收入囊中。”
听到这话,李儒的眼底闪过一丝欣喜。
而贾诩却暗中叹了一口气,可脸上依旧露出了笑容,“太师英明,文优兄所言极是,是在下操之过急了!”
贾诩说完之后再不发一言,静静的跟在董卓身后,曹操也被董卓“邀请”到了府上。
而另一边,吕布带着数百个随从,已经赶到了翠虎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