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章 自由辩论(四)(1/1)
转变新的方向后,蒙宛童也学起了沈灵,将所有的同学们进行了代入,想取得他们的共鸣与同感。
沈灵心里岂能不清楚不明白,不过他也没有挑明,只是轻轻一笑,不急不慢地讲道:
“秦朝修驰道、直道,同学们可知道,驰道和直道是什么?那就是建设秦朝版的现代化高速公路,这也是秦始皇搞基建的另一大手笔。
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咸阳城的马路宽阔到,可以六架马车同时并走,就如同我们现如今的双向六车道一样。
那不是劳民伤财,那是为了老百姓的出行大计;那是为了在有敌军来犯之时,快速让军队达到前沿阵地。
就如同现在建设高速公路一样,你不能因为路宽了,就说占用土地了;你不能因为花钱了,就说成劳民伤财了。
现代有句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
这在当时,也是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便于通商,便于出行。
也正是因为如此,诸多异国他邦的商人们,都不断前来,在秦国争相开店,经商营业;也有更多的士子才人们,前来秦朝谋生发展。
因此,这不仅仅不是过,还是功。
如果你当时在秦朝,也曾经亲身参与了这些工程建设,我相信,你也会自豪,我是一名骄傲的高速人,我为高速公路而奉献出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别的不说,大家有的可能知道,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但是因为它,我们与南边的夕阳市隔河相望,无法连通。
好在,国家考察之后,已经决定,在我们孟阳市城东八公里处,修建一条黄河大桥,项目已经获批,只待筹集资金后择日开工。
为此,无数的孟阳人为之兴奋,为之骄傲,因为什么,因为我们孟阳人终于迎来了我们自己的黄河大桥。
现在如此,古时更是如此。
我们现在的想法,与两千多年前百姓的想法一致同出一辙。”
蒙宛童闻听之后,灿然一笑:“我真是不得不佩服正方选手,真可谓巧舌如簧,竟然把修建驰道、直道一事,说的如此优美正当。那么我请问,秦始皇大量征用劳力,不顾百姓的死活去修建沟渠呢?”
沈灵看到蒙宛童带着讥讽意味的笑容后,依然不予理睬,而是继续说道:“修渠一事,那当然更是为了民众,完全是为了民众。
第一,这是为了方便大家灌溉田地,多产粮食,解决温饱的问题。
第二,它本身就是一项完全民生的工程。众所周知,以前河水泛滥,极易决口成灾。
为此,秦始皇这才开阡陌,修沟渠,以便在有大水患之时,封闸蓄水,防止水灾;而在风调雨不顺之际,开闸放水,灌溉土地,提高粮食产粮。”
听罢沈灵的话,蒙宛童不得不暂时休整一下,这怎么感觉自己什么事都比对方慢半拍,或者有一种感觉,自己的话说出后,对方总是能巧妙化解,扭反为正。
停了一分钟,冷静下来之后,蒙宛童这才开辟另外一条思路,琅琅开口道:
“众所周知,秦始皇荒淫无度,后宫就有三千佳丽,但是他仅仅为了其中一个,邯郸一位名叫阿房的女人,就不惜一切,大建阿房宫,作以纪念。”
沈灵听罢,觉得更是可笑,随即张口就来:
“至于阿房宫,首先,你所谓的修建阿房宫是人民的苦难,却不知阿房宫不过是只建了一个地基而已,在开建的第二年,秦始皇就病逝于沙丘。
其次,当年秦始皇离开离开邯郸时,何年?几岁?
也不过是一个八岁小儿,与邯郸的阿房,何来的爱?哪来的情?乳刚断、毛未长,豪无男性特征,哪里来的窦开?”
听闻沈灵有理有据的分析和辩解后,蒙宛童心中大骇,话说,这小子,什么时候开始竟然变得如此能言会道,要知道这种缜密的思维,舌绽莲花的功夫,那可不是三天五天能锻炼的出来的。
在刚才的唇枪舌剑之中,自己已经落入下风,总觉得要想一个法子去挽回些面子,可是每一次一开口,总是被他给抢了风头,搞得自己好像沙雕一样,一个一个问题都成了脑瘫级别。
再一次,经过短暂的休整,蒙宛童就将话题引到了秦始皇陵之处:“那秦始皇陵呢?自秦始皇即位以后,就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史无前例,巨无霸的秦始皇陵,导致人民怨声载道。”
似乎未卜先知,猜到对方会转到这一方向,沈灵听后,依然不假思索,琅琅上口道:
“说到秦始皇陵,首先我要说,秦始皇是仁慈的,因为他从原来的用真人殉葬,改为了用陶俑陪葬。
更何况,据相关记载,“隐宫徒刑者七十万人”,“徒刑者”应是指“获罪士兵”的意思。
因此,修秦始皇陵的主要是一些战俘,而并不是新征调用普通的百姓。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导致人民怨声载道之一说。
他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妥善合理地解了决六国战俘的问题,给这些徒刑者,一个进行劳动改造的目的。
试想,六国战俘如果放回原地,假以时机,必定会扰乱治安,存在着非常大的隐患。
即便赦免后,让他们成为平民,那也无业游民太多,如此下来,更加不利于战后的发展民生。
而劳役,以劳动而改造他们,利用他们去搞经济和民生建设,就能解决一部分的劳力缺口,所以,在战后的大工程建设中,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蒙宛童听完沈灵第一句话后,就想插入话来,无奈这沈灵这小子,语言流畅,前后无缝衔接,没有给自己机会,听完对方一说,这才哈哈一笑而驳斥道:
“改成用陶俑陪葬,这我知道,大家也知道。但是,不用真人殉葬一说?呵呵,对方的这一观点,我方实在不敢苟同。
那么请问,现如今秦始皇陵的一处陪葬坑中,大量的皑皑白骨,又是谁的呢?
经过现场测量,他们杂乱无序的堆放在一起,分明就是被活活埋葬,并且多达上千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