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文学网

繁体 简体
香蕉文学网 > 大夏暴君 > 第54章 不用谢

第54章 不用谢(1/1)

庞涓满心以为自己已经说服了宁国君臣,只等他们讨论之后,亡国之祸就会消于无形。到了驿馆,安顿好后,越想越激动,决定立刻派人回国,向国君报告这个好消息。

随他来的长子庞天龙说,还是谨慎一点好,等宁国君臣做出了决定再说不迟。万一他们改了主意,父亲这么做,岂不是有欺君之嫌?

庞天龙没敢说得太明白。他觉得宁国君臣不会这么容易被说服,有可能是使诈。

但无端指责别人使诈是很严重的,何况对方还有宁国国君。

庞涓不以为然,信心满满的说,就算宁国君臣改了主意,他也能再次说服他们。

人无信不立,君子就应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能出尔反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果宁国国君是这样的人,他会遭到天下人的唾弃。就算他们一时偷袭得手,将来也会被人围攻。真要到了那一步,面临亡国之危的就不是仪国,而是宁国了。

庞天龙无奈,只得派人赶回仪国。他留了一个心眼,让送信的人不要急着赶路,进了仪国境内之后就慢点走,等到第二拨送信的人,确定了消息之后,再一起赶往国都。

好消息不怕等,坏消息才不能耽搁。

事实证明,庞天龙赌对了。

第三天,宁国国君派人驿馆请庞涓。庞涓兴致勃勃的去了,回来的时候却脸色铁青,大发雷霆,让庞天龙立刻收拾行李,赶紧回国都。

宁国君臣已经做出了决定,但不是罢兵,而是正式宣战。

宁国的军队已经集结完毕,马上就会出发。如果不立刻送回消息,等仪国反应过来,宁国可能已经兵临城下。

这可是闻所未闻的事,是奇耻大辱。

两国交兵,向来是在边境上战斗,很少深入对方的国境,更别说是国都了。

除了荣誉之外,庞涓还有一个担心。

在国都与宁国之间的庄园,可能会遭到宁国军队洗劫。春耕已过,秋收未至,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宁国也抽不出太多的粮食。既然有灭国之心,就食于敌就是必然的选项。

庞涓仰天长叹,捶胸顿足。“如果仪国亡了,我就是最大的罪人。”

庞天龙连忙对他说道:“阿翁不必担心,国君还没收到消息,不会放松警惕的。”

听了庞天龙的解释,庞涓松了一口气,随即又摇了摇头,欲言又止。

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呢?

——

李唐接到庞涓传回的消息时,也有些惊讶。

他鼓动庞涓出使的目的,就是希望利用庞涓的威望延滞一下宁国君臣的行动,多争取一些时间。

没曾想弄巧成拙,宁国君臣迅速出兵,而且没有像往常一样选择在边境交战,兵锋直指仪国国都。

这是铁了心要灭仪国啊。

吐槽归吐槽,备战不能耽搁。李唐和国君商量之后,派人去请杜姜、陆言,同时让鲁若做好准备,将已经打造好的兵器发放到位。

拿到铁制兵器后,将士们还要熟悉一段时间,以便充分发挥铁制兵器的性能。

时间紧,原本两百人全部换装的目标无法达成,只能有多少先换多少,剩下的抓紧时间打造、装配。

杜姜、陆言的意见比较一致,为了避免沿途的庄园受损,我军应该尽快出击,拒敌于国境以外。

李唐则有另外一种想法。

这不是普通的两国交兵,而是生死之战。双方兵力悬殊,就算我军准备充分,野战也没有绝对的把握可言。既然如此,不如守城。

宁国的兵力优势再大,在坚固的城墙面前也是白给。等他们耗尽了锐气,我军再出击不迟。

至于城外庄园的损失,相比于亡国,终究小得多。

李唐的建议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包括国君在内。

一箭不发,坐视宁国深入国境,甚至兵临国都城下,这是不可接受的结果。封臣们将会认为国君怯懦,没有保护家国的勇气和能力。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他们就会犹豫、摇摆,不再愿意与宁国为敌,以免将来投降时遭到拒绝或者报复。

因此,不管能不能战胜宁国的军队,迎战都是必须的。哪怕是战败之后守城,也比直接守城为好。

面对众口一词的反对,尤其是杜姜的明确反对,李唐势单力孤,只能同意。

他早就知道一个事实:道理无法说明人,但南墙可以。

备战的命令下达后,上至国君,下至普通步卒,都开始领取新装备。

国君的新武器是一柄加长的重剑,完美匹配他的身高、力量。鲁若显然对李唐的观点不太认同,所以并没有将这俩重剑做成铁棍,保存了剑的形状,甚至开了刃,只是更厚一些。

李唐原本打算让国君穿重甲,舍弃盾牌,双手持剑乱杀,现在也只好放弃。

拿到新剑之后,国君很满意,左顾右盼,不可一世。

其他将士也很满意,铁剑不仅锋利、坚韧,而且比青铜剑轻,挥舞起来更省力。唯一的问题就是手感不同,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因为时间紧,数量有限,车兵的兵器没能更换,就连后加入的步卒也只更换了一部分。

只有最初组建的两个百人方阵完成了全部换装,清一色的铁制长枪、长剑。

领取了新装备后,仪国的军队就出发了。杜姜率领二十余辆战车在前,国君居中,陆言率领四百步卒在后,匆匆赶往已经挑选好的阵地。

李唐没有随地,他奉国君之命守卫国都。

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实则风险一点也不亚于出战。

留在国都的除了普通百姓,就是心怀鬼胎的封臣。面临亡国之忧,这些封臣都不肯出战,他们的忠诚还剩下多少,已经是摆在明面上的事了。

如果按照国君的脾气,就应该将这些人全部送进大牢。就算不杀他们,也要剥夺他们的爵位和封地。既然你不肯为我效劳,爵位和封地自然应该还给我。

但李唐不同意这么做。

这是逼他们造反,一旦矛盾激化,双方连缓和余地都没有,只能兵戎相见。到了那时候,国君腹背受敌,就不用打了,必败无疑。

暂时稳住他们,击败宁国之后再说,是目前唯一可行的选择。

稳住这些封臣,为国君守住后路的任务,就落在了李唐的肩上。

而他能依靠的力量,就是杜姜、陆言挑剩下的守城士卒,总共一百五十多人。

李唐心里很虚,却不能让人看出来,还得装出一副自信从容的模样,拉上仪威,登上城墙,为国君一行送行。

自从主动让贤后,仪威的态度一直很好。虽然不会主动来找李唐,但李唐有什么事要找他,他总是随叫随到。自己不来,也会让儿子仪威来,总之很配合。

与李唐一起站在城墙上,看着国君一行渐渐远去,仪威的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笑容。

“李相,国君此次出征,几日能归?”

“应该不会太久。”李唐含笑说道。

“不会太久又是……多久?”仪威笑得更加灿烂,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李唐。

李唐斜睨了他一眼,心中暗笑。仪威那点小心思都摆在脸上了,还以为别人不知道。仪国真是没人,连这样的人都被委以重任,守卫国都。孙氏一族为了能把持大司马之位,打压人才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

难怪国君对孙海父子之死那么开心。

“仪君,我想请教你一件事,能否相告?”

“不敢,李相有问,我自然知无不言。”

“大家都说,宁国在灭仪国之心,你信吗?”

仪威眨眨眼睛。“有李相和大司马辅佐国君,就算宁国有这样的野心,也不会得逞。”

李唐点点头,笑道:“仪君如此信任我们夫妻,我感激不尽。既然如此,那仪君不妨宽心,久也好,不久也好,反正宁国都不会得逞,又有什么关系呢。你说是吧?”

仪威的笑容一僵,无言以对。他重新打量了李唐两眼,心道这小子虽然年轻,这口才还真是好,搞得我都不好再问了。

李唐噎住了仪威,接着又道:“兵法有云:凡战,未算胜,先算败。我们也不妨设想一下,万一交战不利,宁国得逞了,你说他们是直接灭了仪国,命仪氏称臣,还是另选国君做傀儡,将仪国当作附庸?”

仪威眨眨眼睛,正准备说话,李唐又道:“其实直接灭了仪国倒也简单,以后如何,和你们仪氏也没什么关系了。可若是另选国君为傀儡,你说他会选一个聪明能干如仪君父子的,还是选一个愚笨懦弱,任打任骂,不敢反抗的?”

仪威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是说自己父子不聪明呢,还是说自己就是愚笨怯懦,随便宁国欺侮,也不会反抗?

不管怎么说,这样的话都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啊。

他不知道如何回答,一旁的士卒却大有感触。

李相说得对啊。仪国现在已经被宁国吸血了,如果再被宁国击败,又选中了仪威父子这样的笨蛋为国君,岂不是更惨?

这个可怕的结果引起了不少人的警惕,不知不觉的,原本对胜负漠不关心的他们开始担忧起来。

李唐看在眼里,却不动声色。

想守住国都,他只能利用这些能力有限、忠诚更有限的士卒,激起他们的斗志是第一步。

仪威这个笨蛋,在这样的场合讨论这样的问题,就连做个傀儡都不合格。

他本想和仪威多说几句,刺激仪国的将士认清形势,进一步削弱仪威父子的影响力,却看到城墙上有个熟悉的人影,不由得多看了一眼。

真蜜一身女装,倚在城门内的店铺旁,正目光灼灼地看着他。见他看了过去,她缓缓转身向内,随意挑选面前的货物,像一个闲逛的游客。

李唐没有再说什么,和仪威又闲扯了几句,就告辞下城。

他正要找真蜜。

何况他也清楚,不到万不得已,真蜜不会以这种方式来找他。

下了城墙,走在繁华的街道上,看着两侧热闹的商铺,李唐忽然有一种错觉,仿佛战争的阴影一下子消失了。看看眼前的这些百姓,哪里有半点对战争的恐惧?

亡国在即,他们却依然笑容满面,所有的斗志都用来讨价还价,享受着购物的乐趣。

“你在想什么?”真蜜不动声色的走了过来,与李唐并肩而立。

李左车这时才看清真蜜,吓了一跳,伸手就去拔刀。李唐摆摆手,让他到一旁警戒。李左车虽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却还是点头答应,走到一边去了。

“你看这些人,哪里有半分亡国的担心。”李唐感慨道。

真蜜倒是看得开。“他们只是百姓,谁来做国君都一样,何必操那个心。”

“那你呢?你是中山国的什么人?”

真蜜扭头看了李唐一眼,沉默了片刻。“你不知道中山国的国君姓什么吗?”

“姓真?”李唐咧嘴一笑。

真蜜皱了皱眉。“真是氏,不是姓,中山国的国姓是姚。”她嘴角轻挑。“大夏八姓,都是女旁。”

“那你是姚姓真氏,中山国直系后裔?”

真蜜点了点头,随即又加了一句。“很可能是唯一的。”

“那你折腾啥?”李唐耸耸肩。“难不成想招人入赘?就算成功了,这传承也得不到别人承认啊。”

“中山可以由女子继位。”

李唐一愣。“还有这种事?”

“蛮夷嘛,不像你们大夏那么多规矩。”真蜜有样学样的耸了耸肩,对李唐的惊讶很是满意。

“好吧,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武器,还有马镫。”真蜜压低了声音。“粮食、药品我都买到了,但兵器买不到,连一点铁器都找不到,更没有铁匠愿意接私活。我出了三倍的价钱都不行。哦,对了,钱快用完了。”

李唐咂了咂嘴。“兵器和马镫,我可以解决,钱的事……”他顿了顿,转头看着真蜜。“我帮你复国,有什么好处?”

“现在不是你帮我复国,是我帮你作战,你没给我好处也就罢了,还要什么好处?”真蜜冷笑一声。“你不会以为没有我的帮助,就凭仪国那点人和战车真能击败宁国吧?”

李唐语塞,转了转眼珠,自我解嘲道:“你说得对,是你帮我,不是我帮你,至少现在还不是。”

“你能这么想,我非常高兴。”

“高兴什么?”

“高兴没有看错人。”真蜜不紧不慢地说道:“如果你和那些仪国权贵一样是个糊涂蛋,我就只能杀了你,为李二报仇了。你应该知道,他们几个之所以没有动手,只是因为你还有价值。”

李唐无声地笑了起来。“我很荣幸。当然,我也要对他们说同样的话。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变强吧,否则她们很快就没什么用了。到时候,我也许会为了耳根清静,想办法杀了他们。”

“他们?”真蜜眉梢轻挑。

“他们。”李唐再次点头,表示真蜜没有听错。“我很欣赏你,就像欣赏我的夫人杜姜一样。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想毁了你。”

真蜜语带嘲讽。“我该谢谢你吗?”

“那倒不必。”李唐淡淡地说道:“我欣赏你,是因为你的优秀,而不是贪图你的感激。你如果真要谢谢我的话,那就努力变得更优秀吧。”

“想不到你的眼光这么高。”真蜜忍不住冷笑了一声。“我恐怕会让你失望。”

“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尽力就好。”李唐转身离开。“你这儿等着,我待会儿就让送来。你拿到物资后,立刻出城,不要耽搁。”

真蜜眼中露出一丝惊讶。“你早就准备好了?”

“有备无患而已。”李唐叹息道:“你以为我这些天就是吃吃喝喝,闲聊扯蛋?我操的心太多了,哪一点没想到也不成。不说了,我先走了,还有一堆事等着我处理呢。”

真蜜看着李唐消失在人群中,搓了搓因为捏得太紧而有些发麻的拳头。

这人说话怎么这么欠揍呢?

次元:开局成为终焉律者阳台的风当我因过于霉逼而被妈妈上交国家退婚你提的,我娶女帝你哭什么?高冷女友不高冷全球高武:开局觉醒系统面板妖邪世界:我有一个狐妖娘子女扮男装:我做国师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