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逢场做戏不能当真(1/1)
司机拿过唐凯的资料翻看了一遍还给唐枫。
“这么得吧,我去给你弟弟打个招呼,保证有他。”
“那谢谢你了师傅。”
司机师傅脚步匆匆地进了劳服大楼,前后有十多分钟出来了。
“招呼打了,他们也记住了你弟弟的名字,只要他们看你弟弟的手续合格,就没问题。”
“那太谢谢您了,师傅您贵姓?”
“免贵姓于!”
八点钟,滨城机床厂的招工正式开始了。
在劳服一个大厅里,三个机床厂人事科的招工人员坐在三张并在一起的办公桌后面。
每个办公桌前都排了一个队伍,所有要报名招工的人都手拿自己的材料排队。
唐凯也在排队,排了大概十多分钟把自己的资料交上去了。
对方进行了登记后,就让他们出门等待。
参加招工的农村待业青年一共有九十八名,这意思就是只能招一半儿,其中一半儿这次是要被刷下去的。
这些工人全部登记用了一个小时,然后就是录取判断时间了。
至于人家用什么标准录取不得而知,反正解释权在人家手里。
结果是快十点半的时候发布出来的,用毛笔写的两张红纸通告,张贴在劳服公社大门外的黑板栏上。
唐枫第一时间就凑了过去。
第一张纸上没有唐凯的名字,他的目光就转向了第二张纸,在第二张纸的中间位置看到了唐凯的名字,后面是家庭住址。
这样做是为了区分有重名的。
名字重了,家庭地址总不能重吧。
唐枫核对了名字和家庭住址后,确定是自己老弟无疑才放了心。
那些被录用的欢天喜地,没有被录用的则骂骂咧咧,甚至有说暗箱操作的云云。
唐枫没有去管这个,他们就是吵吵也是白吵吵,没有一点卵用。
唐凯也是异常高兴,眼睛里充满了对大城市的向往。
他是不知道城市里的艰辛,希望他能在滨城待下去,别到时候哭哭啼啼的想回家。
被机床厂录用的人十号带着行李到劳服集合,机床厂的客车会来接他们到滨城去。
既然老弟被录用了,唐枫自然要兑现许诺。
一顿饭算个毛呀!
十一点的时候,于师傅开着车出来了,唐凯上了小客车,唐枫在前面骑着摩托车带路。
红崖当时最高档的饭店是云山宾馆,其次是东方酒楼。
唐枫当然没有把他们带到这两个饭店,而是把他们带到向阳桥一个开业不久的新饭店。
这家饭店唐枫和梅玲来过一次,菜肴做的相当不错,而且价格实惠。
点菜的时候,四个滨城人倒是替唐枫省了不少钱,他们点菜基本没有超过十块钱的。
反倒是唐枫点了两道菜都超过十五元。
一百多块钱打掂他们老老实实的。
席间推杯换盏,称兄道弟,酒到微醺之时,对方拍着胸脯说唐凯有什么问题就去找他们,保证好使。
但唐枫知道这只是逢场作戏,他弟弟和对方根本就不是一个线上的人,有事情去找他们?
算了吧!
酒足饭饱之后,他们走他们的阳关道,唐枫走自己的独木桥。
因为要骑摩托车,所以席间唐枫只喝了一瓶啤酒,白酒滴酒未沾。
从饭店出来,唐枫就带着唐凯进了百货大楼,这要去滨城了怎么不得置办两套差不多的行头。
只是这马上就到炎热季节了,再说他们还住宿舍也不知道有没有个放东西的地方,也就简单地买了两套夏天衣服,和一双凉鞋。
暂时先穿着,过后唐枫回到滨城给老弟安排的。
下午两点半哥俩回到家。
母亲在得知唐凯被机床厂录用后,喜忧参半。
喜得是儿子终于进城了,忧的是他才勉强十八岁,年纪小社会经验不足,不知道能不能适应城市的生活。
去滨城工作要带行李,自然不能带些破破烂烂的行李。
唐枫到公社驻军的军人服务部买了一套军用行李。
唐枫把老弟该置办的东西都置办齐了,包括牙膏牙刷这些物品。
自己要定亲应该去告诉二叔老叔一声,他们肯定不能来,老叔的房子在收尾阶段,二叔家种了不少地,也抽不出身。
他们来不来是他们的事情,但必须要告诉他们一声,这是礼节。
明天八号是端午节,他明天要到玲家叫她来过节,而且还要为后天定亲仪式买菜。
这有点分身乏术了。
不过不要紧,咱不是有人吗!
明天销烟的队伍自然也要过节的,可以休息一天,这样去买菜不就有人了吗!
买菜的任务唐枫就交给了严全家和林明久。
有集市就上集市买,没有集市就让他们上街里买。
事情很快就安排妥当了。
一九八九年六月八号,端午节。
一大早还不到七点唐枫就带着礼物来到了梅玲家。
本地风俗,三大节,端午、中秋和春节,有媳妇没结婚的是要叫媳妇回家过节的。
晚上自然是要在婆婆家住的。
因此,在八十年代还很封建时期,有名分的男女可是非常盼着过三大节的。
梅玲明显才起来,披头散发很是诧异地看着唐枫。
“啊!你咋这么早就来了?是不是早了点?我还以为你得十点钟才来呢!”
“我上去还要去一趟步云山,就只能早点来接你过去了。”
“你上步云山干什么?”
“咱们要定亲,亲戚不得通知一声,他们就是不来咱们也得通知到。”
没有电话手机的年代,办事儿是真的费劲儿。
这要是有个电话,一个电话打过去就完事儿,能节省多少资源。
唐枫不是买不起大哥大,但就是买个大哥大,连个网络都没有,拿手里装逼呀!
“那我跟着去行不行?”
“你跟着去干啥?”
“人家要跟你去兜兜风,在你家人那么多,乱倒人!”
“我妈还指望你帮着做菜呢!”
“今天我可不帮你家做菜,我是去过节的,可不是去串门的。”
“好好!那我让我妈和妹妹做,我带你去北山。”
回家和母亲一说,母亲连声说好好好!嘱咐他们一定要小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