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安乐公主(1/1)
当今的吉安侯乃是他们辛家在朝堂之上的政治盟友,作为手握重兵的边疆实力派。
在当初他们辛家刚开始立足北疆的时候,难免不会受到皇帝的猜忌,而那时他们不像现在这样手下势力不小,有对抗中央的资本。
所以在朝堂上有自己的政治盟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勋贵虽然会受到皇帝的猜忌,但他们就像是一个独特的利益集团。
和经常斗来斗去的文官相比,勋贵集团无疑就要团结许多。
而他们辛家作为为数不多的还掌握着实权的勋贵,毫无疑问的可以算作是勋贵集团的重要势力之一。
投靠辛家或者是说依附于辛家的勋贵并不少,然而这些家族的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就淡出了边境和地方军队,仅存的一点影响可能也只有在京师。
虽然他们的影响力大不如从前,但他们平远侯府也从来没有将这些家族“赶出去”,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就好比千金买马一样。
好生“养”着这些家族,其目的也是为了让其他的勋贵和世家大族们看看,他们辛家可是“善良之辈”,能给大家带来实际利益。
只不过有些时候因为平远侯府是在北疆,距离京师这种政治的风暴中心尚有不小的距离,消息的传递总会有延误性。
于是和平远侯府身为世交的吉安侯府其实就在实质上成了他们辛家利益集团在京师的重要基地。
吉安候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在京师的辛家代言人。
而到了辛俊义成了平远侯之后,他心中早有反意,为了死死的把吉安候绑上自己的战车,成为更加稳固的利益共同体。
早些年在辛若韵刚出生的时候,两家便立下了婚约,将辛家长女嫁给未来的吉安候世子。
毕竟这种抄家灭族的造反大业,像这种传承了近百年的勋贵之家,是不会轻易押注。
只有把女儿嫁过去,成为“一家人”,才能真正的同心协力。
至于说为什么不是把辛若冰这个嫡女嫁过去,而是嫁辛若韵这个庶长女。
那辛彦文只能说一是年龄不合适,二是吉安侯档次有些太低。
像辛若冰这种嫡女毫无疑问是用来拉拢重要的对象的,吉安侯虽然也是历史很长的勋贵之家,但其实现如今也是他们辛家庇护之下的,有点像在京师的辛家大管家。
辛俊义的女儿,也就是他的妹妹本来就不怎么多,现在一共就只有四个,自然是不可能随便就嫁出去。
有时候想想,除了感叹这些妹妹们的未来之外,辛彦文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他自己都面临着生死的问题,要是他不能逆天改命,整个侯府都要一起灭亡,其实也就不存在她们幸不幸福的问题。
还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台阶,不要想那么多才好。
辛彦文已经决定好了,不管怎么说,这次带着辛若韵一起进京,他说什么都要改变一些原书中的剧情,让她按照着父母的安排来。
想好了有关辛若韵的事情,辛彦文接着看向了信里面的第二件事情。
这是一件有关他的事,迎娶当朝公主。
既然先帝下了圣旨,立下规矩,从他父亲开始就要迎娶公主,那辛彦文自然也是逃不过这种“包办婚姻”。
其实按照惯例,辛彦文早就该订下和公主的婚约。
只是一方面辛俊义一直拖,另一方面当今的天子建昭帝不愿意所以才会一拖再拖,一直到他已经是十九岁的年纪都还没有定下。
如今他大胜辽人,展露风头,那些朝臣们就再也坐不住了。
北疆诸军可以强,平远侯的继任者也可以强,但是如此强的人不受朝廷的控制那就一件可怕的事情,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是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建昭帝才会不得已下发圣旨让他早日进京赴任,而在娶亲的事情上,建昭帝还是耍了一些心思,没有指出是下嫁哪位公主。
其实按照先例和双方的身份,建昭帝当然得下嫁嫡女给辛彦文,就像他的母亲辛姜氏一样。
要论幼时的身份,他母亲可比建昭帝要尊贵的多,也就是建昭帝现在成了皇帝,小宗成了天下大宗,他母亲才比不过,谁让先皇后没有儿子,他母亲没有亲弟弟呢。
但是现实的问题是当今的皇后只有一个儿子,并没有女儿,按理说就只能在推到长女的身上。
而建昭帝膝下的长女乃是贵妃所生,安乐公主姜赏秋,是建昭帝最宠爱的女儿。
说白了,那就是建昭帝不想把自己最喜爱的女儿嫁给平远侯府这种勋贵武夫之家。
要知道建昭帝在还是吴王的时候就是以才华横溢的书生公子形象而闻名。
自年少时就喜欢诗书画这三样事,对于舞刀弄剑这种事没有丝毫的兴趣,当了皇帝后那自然是更胜一筹。
所以建昭帝不仅不喜欢军事相关的事,连带着对他们这些勋贵之间也多有排斥,这可能也是近些年大齐军备日渐松弛的重要原因之一。
毕竟皇帝的态度就决定了下面人办事的态度,皇帝都不重视军备,那下面的人自然也是得过且过。
话说回来,别以为是建昭帝不愿意把安乐公主嫁给他,其实辛彦文也不愿意娶这个所谓的绝美公主。
他可是知道,在书里面,自从辛彦文跟这个安乐公主成婚之后,他的麻烦事就没有断过。
他也是在结婚之后才知道,什么所谓的贤淑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除了品貌确实还可以之外,其他的一切都是建昭帝眼中带着滤镜的品性。
在婚后,这个安乐公主不仅帮不了他一点,还十分娇纵,一副皇家贵女的做派,给他惹出不少的麻烦。
辛彦文既然要跟书中的男主斗,那自然是需要全心全意,像这种只会给他惹事的烦人精,除了会让他暴露破绽之外没有一点用处。
所以辛彦文是绝对不会像书里的自己那样,听从辛俊义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