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兄弟同行入书塾(1/1)
小儿郭康违背不了父亲之命,自此后便随大哥郭秀去读书去了。打那以后,两个人便住在了书塾,家里离得也太远,先生也应允他们逢初一十五的可以回家。
曹秀才的私塾散馆不大,名为“招贤堂”。
共三间房,坐北朝南。外间厨房,内间课堂,左右两间宿房,一间为年长一些学子所住,一间为稍小一些学生所用。学堂内部墙上左边挂历代读闲圣人挂像,另一边挂着些什么“买臣负薪,手不释卷”,“头悬梁、锥刺骨”等鼓励学子学习的名词名句。
每年曹秀才招学子二十几人。因为这曹秀才一直本着““教不严、师不惰”的传统教学观念,对待学生甚是严格,也培养出了多个秀才,还出来一名举人,声名在外。因此,除了那些家里条件稍好些的,那些富庶人家也愿意把孩子送往他这里让其教育管教。
如若不是曹秀才一来为郭秀天资卓群,二来与郭有田这些年也算有些交情,这郭康是进不了他门下的。他也知道郭康天性顽劣,与郭有田也约法三章,会对郭康严格对待,如若真不是那块读书的料,便让他回其家中。
今年这批学生当中,县城刘财主家的小舅子王丁生也在其中。王丁生年纪十六比郭秀年纪没差几个月,本来自家设有专馆,可塾师请进四、五个,都这小子气跑的气跑,打跑的打跑了。刘家一看,自己教育不了就送与外面去吧。
说道这位刘财主,早年是做木匠的,手艺人,挣了些钱后又包个铁矿山,自此他家就走了富贵运,良田百十顷,房屋十几间,家丁满庭院。现在他不说是县城里的首富,那也是响当当,当地无人不知,无人不识的人物。
当地人对他有两套说词,有的叫他刘财主,有的叫他刘大善人。说他是财主的,是那些有些商业交往租农,商人。说他是刘大善人的,是先前两次闹灾情的时候,他家开仓放了两次粮,喝过他的米汤,肉糜的人。
刘子善已经年过四十,家里一妻两妾,却一直无后。
他家夫人王氏有个小其一轮的弟弟,叫王丁生,便是这次和郭康一起入学的那位小舅子,自小在他跟前晃。刘子善无儿无女的正当,每每看着这小舅子都喜欢的不行,也对其当自己儿子一样的对待。
娇惯奢靡之下便出骄横无法之徒,随着这王丁生越发年长,却越是仗着自己姐夫财大气粗,有权有势的不做些好事儿。年纪小小的便跟着一群的狐朋狗友逛窑子,跑赌场,吃喝嫖赌样样没落下。
王氏一看这孩子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好事儿,便和刘子善商议之下,断其日用钱银,硬生生把他送到曹秀才书塾来了。
曹秀才,虽是通透正直之人,只可奈何自知惹不起这刘家,便收下了王丁生。
第一天入学,郭秀带着郭康早早来到学堂,郭秀安排好郭康,为其找好座位,便坐在了自己常年坐的前排。
眼见大家都已经陆续入学堂,曹秀才刚要做开师礼,见这王丁生后面跟着呼呼啦啦的五六个人走了进来。王丁生见到曹秀才也算礼貌拜了一下,又环顾了一下这小小学堂。问到:“先生,在下王丁生,家姐夫便是刘子善,敢问我坐于何处?”
刘秀才见课堂已经坐的着不多满位了,只有后排那有些空座,刚要指给这王丁生。
王丁生看了看郭秀位置甚好说道:“先生,劣徒视力实在是不好,从小的毛病,可否与这位靠窗兄台一换?”
曹秀才见状说道:“这,有些不妥,郭秀在这个座位坐了许久了,你新来之人,当坐在后排,日后再为你调换。”
王丁生似没听见曹秀才所说,站在郭秀旁边不动。
郭秀见这王丁生后面跟着两个高头大汉,也不想惹事,让曹秀才为难,识大体的站了起来将座位让与了王丁生。
这以后的恩恩怨怨,皆从此刻埋下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