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傻得可爱的诸葛亮(1/1)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亲贤臣,远小人?
说得好啊!
项羽就没有亲贤臣,甚至本身就是一个小人,才败的啊!”
刘邦称赞道。
不得不说,项羽许多行为,都特别像是小人行径。
比如说,收留他的殷太守、他曾经的上司宋义、楚国皇室血脉的楚义帝等人,都被项羽给杀了。
再比如说,攻入关中后,他烧阿房宫,斩子婴,屠城好几起,号称自己才是灭秦第一人。
这种种行为,都像极了一个小人。
所以,他是尽失民心,以至于在最后的逃亡途中,有人会故意指错路,让项羽兵马陷于沼泽当中。
反观自己。
刘邦不敢说自己是一个君子,但他却擅于演戏,知道怎么演个君子。
比如说,同样是帮了他不少忙的项伯,在天下统一之后,他非但没有杀,反而给项伯等项氏族人封了侯,算是仁至义尽了。
再比如说,同样是攻入关中,他选择了与秦人约法三章,结为父老。
只有在极为危险的情况下,他才会暴露自己的真实面目。
比如鸿门宴上,抛下张良一个人跑了,再比如彭城之战的逃亡......
但在大部分情况下,他都始终演好了一个君子的形象。
......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唉,好好的一个大汉,为什么会变成如今这番模样?”
曾经的大汉,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而如今的汉室,十不存一,只有他刘备,苟延于这小小的蜀地之中。
刘备每每回顾过往,都会止不住叹息。
明明有无数次的机会,可以让汉朝止住衰弱下去的势头,却让统治者白白丧失。
他叹息痛恨的,又何尝只有恒、灵两个皇帝?
只是这两个皇帝距今比较近,被他提起的次数比较多已。
......
大明位面,公元1390年。
“贤臣与小人,哪是那么容易区别的。”
朱元璋摇了摇头,哪怕是他,也很难区分贤臣与小人啊。
更不要说,年龄尚小的刘禅了。
并且,小人往往会比贤臣更加会忽悠,不成熟的刘禅更容易上当。
宦官黄皓,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你们要记住,区别贤臣与小人的唯一方法,就是:
不要看他们说得有多好听,要看他们具体做了什么!”
朱元璋这样总结道。
想当初那些乱臣贼子,说得是一个比一个好听,但到头来,干的却净是一些作奸犯科的事。
令得他是心寒无比,从那之后,他就再也不信他们说的。
想让他相信,就拿真东西出来,别光说不练。
......
画面继续
【臣本布衣......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十四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出师表》的这句话,如同一个开关似的,激起了刘备的回忆。
还记着,十四年前,他在草庐之中和诸葛亮大聊《隆中对》。
那个时候自己的事业才刚刚起步,他是那么自信,可以复兴汉室。
转眼间,荆州丢失,汉室遭受重击,前路变得迷茫起来。
这一切,都仿佛一场梦一般,是那么地不真实。
“对啊,若无陛下三顾茅庐,恐怕微臣还在耕田,甚至说不定已经命丧战乱之中。”
诸葛亮回得有些客气,但语气中的感激之情,却是可以清晰地让旁人感受到。
虽然诸葛家族,在徐州当地确实算得上名门望族。
但对于诸葛亮这样一个丧母又丧父的人来说,家族的荣耀其实和他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他确实算得上一介布衣。
而后,曹操的徐州大屠杀,让家族各奔东西。
逃亡到荆州的诸葛亮,和家族更加没有什么联系了。
而文中的“不求闻达于诸侯”,确实算得上一句客气话。
他当时是心有抱负,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来着。
经过他挑挑拣拣,又结合自身的感情与性格,他最终选择要干的大事业就是复兴汉室。
不过当时形势尚不明朗,他还是决定暂时隐居一段时间,观察观察再说。
直到刘备的到来,还一连三次,最终将他打动,正式出山了。
“丞相此言差矣,你之才能,在哪里,都可以一展身手。
跟着我,待在这小小的蜀地之中,实在是委屈你了。”
听刘备这样说,诸葛亮却是摇头道:
“若无陛下,哪怕亮转投其它势力,又岂能受到重用?”
实话实说,当时他迟迟没有出山,就是因为观察了各个汉家后人,发现没有一个人像能成大事的。
他若是冒然投过去的话,不仅实现不了复兴汉室的伟大抱负,甚至可能自身都受不到重用。
有那么一段时间,他还真的想过学道家,一直隐居下去得了。
直到刘备的出现。
说实话,由于那个时候,刘备的势力尚小,都没有被纳入他的观察视线中。
直到刘备亲自拜访,他才开始观察,发现刘备比其它人要好太多了,并且是亲自上门,不用担心自己受不到重用的问题。
所以,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哪怕刘备当时的势力尚小,诸葛亮最终还是选择了加入。
......
大唐位面,公元630年。
“刘备成就了诸葛亮,诸葛亮同样也成就了刘备啊!”
唐太宗李世民,发出这样的感叹道。
若无刘备,诸葛亮的才能或许得不到充分发挥,抱负也无法实现,只能抱憾终身。
若无诸葛亮,刘备的蜀汉坚持不了那么久,在刘备死后没有多久,恐怕就会分崩离析。
两人,可以说是相互成就的。
而这样的君臣关系,是李世民十分羡慕的。
哪像他和魏征,简直度秒如年。
......
画面继续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大秦位面,公元前214年。
“朕何时,能有诸葛亮这样的丞相呢?”
秦始皇嬴政眺望远方,发出了这么一问。
本来电台前面所说的事迹,让秦始皇就十分羡慕后面朝代有个诸葛亮了。
而现在,文字往往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无视时空的限制,就像这《出师表》一样。
搭配着后世之人独特的朗读技巧,秦始皇从《出师表》中感觉到了诸葛亮那浓浓的情感。
他仿佛能够穿越时空,看到那一片赤子之心。
这样的心,对一个身居高位的人来说,有多么地难能可贵,秦始皇十分地清楚。
自小见惯了尔虞我诈的他,本以为自己的心已经死了,不会再有什么感动之类的情绪。
但现在,他发现他这颗心,动了。
......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唉!”
刘邦现在十分难受,难受极了。
后世竟有这样的忠心之辈,为汉室辛劳一生,却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最后抱憾离世。
一想到这里,刘邦就觉得自己对不起他,有很大的负罪感。
和刘邦一样感受的,还有周围同样在听的陈平、周勃等人。
他们虽然不是皇帝,但陪着刘邦一路走过来,对汉朝已经投入了太多的感情,也算是汉朝创建者之一。
对这么一个后辈,连他们都有些自愧不如。
将他们放到诸葛亮的位置上,说不定都免不了会起篡位的歹意,但诸葛亮却好似完全没有一样。
文字是骗不了人的。
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来诸葛亮绝对是有真感情在的。
不是因为篡了位,众人会不服等缘故,而没有选择篡位的。
诸葛亮自始至终的抱负,就是复兴汉室,并没有什么异心。
他们实在想不出,诸葛亮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感情?
诸葛亮生于乱世当中,既没有像他们一样亲身经历汉朝的建立,又没有享受过汉朝的盛世,是什么让他决心复兴汉室的?
是该说他过于忠诚呢,还是该说他傻得可爱呢?
......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听着电台,刘备、诸葛亮两个人,都哭了。
自这期电台开始,刘备一直都在强忍着眼泪,保证自己不哭出来,这就好证明自己不是电台刚开始所说的“爱哭鬼”。
但这一刻,他彻底破防了。
从这段文字当中,他仿佛看到了:
黑夜中,点着烛台,已经年近半百的诸葛亮,伏案于书桌旁,一字一句地将掏心窝子的话写了出来。
只为了在他走后,幼帝能够继续治国,让汉室走下去。
写完之后,竹简已经被眼泪,不知不觉间打湿大半。
想到这个场景,刘备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流了出来。
而后,他看向了旁边的刘禅,出声道:
“从今以后,丞相之言,就相当于我说的,你不可不听!”
这话,基本上就相当于白帝城托孤的“事之如父”了。
对此,刘禅自然乖巧答道:
“是!”
而紧接着,诸葛亮也出声了:
“谢陛下,臣必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辅之!”
相比于刘备这个外人的脑补,诸葛亮本人更能够理解未来自己,究竟是什么感情。
他从这段文字中,感受到了未来那个自己浓浓的害怕。
北伐之路,何其难也。
一个不好,就可能身陷囹圄,战死沙场。
他不怕死,但他怕他死了之后,汉室接下来怎么办。
于是,他才会在里面如同教小孩一般,反复念叨着,就是为了让刘禅哪怕能听进一点,让汉室不至于很快分崩离析。
表面上,这是《出师表》。
但其实,这更像是他的遗书。
踏上北伐之路的那一刻,他抱着应该是“不成功,便成仁”的思想。
要么复兴汉室,要么死在北伐战场之上。
结果也正是如此,他死在了第五次北伐当中。
......
大隋位面,公元595年。
“这样的日子,恐怕回不去了!”
隋文帝杨坚回忆着过往,轻叹了一口气。
其实并不仅是汉朝,再向前,还有许多朝代被人思念。
比如,商朝灭亡之后,还有许多人对商念念不忘,于是这些人被称为了商人。
再比如,秦灭了六国,但六国之人仍在努力想办法复国,于是秦朝一乱,他们就立即跳了出来。
就算是秦朝,若不是后面项羽杀了所有的秦朝皇室,以及大半秦人,恐怕也不会那么容易安分下来。
可见,汉朝向前的每一朝,在灭亡之后,都有不少的人思念前朝,甚至想办法复兴它。
但这种情况,从晋朝开始,发生了变化。
晋朝的逃避,胡人的闯入,使得百姓似乎已经丢失了国的概念。
为了活命,他们只得与胡人融合,从而换取生存。
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和胡人一样,只关心自己一家子,不关心什么国家了。
直到现在,士族世家繁多,他们根本不再关心国家的兴亡,而只注重家族的利益。
前朝北周,亡了就亡了呗!
与他们何干!
只要继位者,能够满足他们,做他们的利益代表者,他们就双手赞同。
谁还想着复兴前朝,那多么费劲啊!
诸葛亮的行为,在他们眼中,就是傻子行为。
有那么大的权力,不趁机给家族捞点金,实在浪费啊!
毕竟国可以亡,但家族能一直传承下去,可没有那么容易亡。
“这些家族,就像一群害虫一样,无时无刻都想要吸取国家的血!
同时,他们又像害虫一样,怎么灭,都灭不清楚!”
杨坚做了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
这样的家族,放在汉朝之前,是难以想象的。
汉朝之前虽然也有世家,但这么纯粹地想吸血,还是很罕见的。
他们已经纯粹到,皇帝是汉人,还是胡人,甚至是一条狗,都不在乎了,只要能吸血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