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不求最好,但求最贵(1/1)
一听这话。
曹睿赶紧将庞德公的嘴捂住。
这老小子,还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啊!
咱家要知道太子在哪儿,还至于在这儿跟你们废话?
不过自从那是太子出宫后,便一直没有回东宫。
放眼整个顺天,云罗卫伸不进去手的地方,也就只剩武库了!
太子平日里就喜欢倒腾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想来应该是在哪儿没错。
二人眼神交流一番,庞德公心照不宣地点头回应。
对太子秦峰失踪这事儿,二人再只字不提。
兴庆坊。
这是乾帝单独划给秦峰的地盘,不受顺天府管辖的,在顺天城东北最靠近城墙的角落。
内设武库与商库,由太子府三十六伶人负责看守,云罗卫监查四方,不可谓守卫不森严!
寻常人根本靠都靠近不了,一律强行勒令绕行!
而就在这商库内的一处别院,各种瓶瓶罐罐到处都是,好似许久没人打理。
林萱儿领着俩姐妹来给秦峰送饭,张世平几人这才有机会跟着三位主母探视。
倒不是因为别的……
闻泰这家伙什么都好,就是太过于较真!
太子闭关前曾言:不准任何人靠近!
闻泰这家伙就一直守在门口,除了口传太子所需材料外,愣是连一句话都不讲。
任何人想要靠近,都免不了要被这家伙暴揍一顿。
穿过大门,众人终于看清秦峰此时的模样。
横躺在沙发椅上,脸上那两个黑色圆形琉璃,反倒显得有些潇洒霸气。
整个人由内而外的气质,也发生了天大的变化!
而反之相对比较凌乱的曹英,则是一脸的生无可恋。
“殿下,您脸上戴的这是什么?”武安侯刘季颇为好奇的问道。
话音刚落。
闻泰便从怀里掏出了一副一模一样的墨镜给自己带上,故意显摆。
“殿下说这玩意儿叫墨镜,不管什么人戴上,都会透露出一种六亲不认的气质。”
“即便是隔着老远,常人也能忘而生畏,杀敌于无形!”
一听这话,秦峰差点没忍住,直接一口喷出来。
要不是这小子当时一直追着问个不停,自己也不至于这么忽悠他。
不过总体上的解释,也没什么他的出入。
墨镜一戴,谁也不爱!
倒不是秦峰故意想搞个墨镜出来装13,而是最开始炼制玻璃的时候出了点小意外。
而此时也面临开春,紫外线格外毒辣,秦峰干脆将错就错,顺便搞了点墨镜的模具出来。
身为大乾首富的张世平,很快便嗅到了其中的商机,眼里顿时不由得闪过一道亮光。
“殿下,此物可否对外出售?”
秦峰点了点头,并没有打算私藏。
“老张,你觉得墨镜定多少价格合适?”
张世平思虑再三,最终比划出了两根手指。
“二百钱?会不会太多了?”
这墨镜的具体成本,也就那么点人工,其他的成本微乎及微,甚至懒得去算!
真要是卖那么高的价格,秦峰总良心有些不安。
却不料,张世平在听到这个价格后给了一个极大反应。
“殿下,这可是琉璃啊!”
“就算你想做善人,但也不能糟蹋好东西啊!”
“世间流离本就稀少,大多有价无市!如此精美琉璃,怎么着也得两千两吧?”
“能买得起琉璃的,那绝对都是不差钱的主!”
“别嫌贵,咱还不打折!”
“什么叫成功人士您知道吗?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
“所以属下给大乾商行定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此话一出,众人听得那就一个目瞪口呆。
要不说人家能成大乾首富呢……
这思想,这格局,这奸商……
秦峰也是偷偷过了好一会儿,才总算反应了过来。
要是真卖两千两一副,那本宫不也就成奸商了吗?
“先别忙着定价!”
“随本宫来看看,你们就知道了。”
众人随秦峰移步到隔壁的一处院落,各式各样精美的琉璃制品,成堆成山的摆在那里。
有奇观风景,有飞鸟走禽,也有生活用品……
这一刻,所有人都看傻了!
张世平前面才刚说了,这琉璃世间稀有,件件价值连城!
光是院里这些琉璃的价值,怕是都足以抵得上整个大乾的国库了。
刘氏兄弟互相对视一眼,随即便冲秦峰抱拳告退:“殿下,我兄弟二人马上回去加派人手,绝不让任何人靠近兴庆坊!”
见此情形!
秦峰哭笑不得,连连叫停。
“难道你们还没看出来吗?”
“这玻璃本宫是可以批量制造,根本就值不了几个钱!”
“什么?”
批量制造琉璃?
众人仿佛产生了一种错觉,恨不得狠狠地抽自己几巴掌。
这一定是在做梦!
若琉璃都可以批量制造……
那岂不是发财了?
只是殿下为何称呼琉璃为玻璃?
这玻璃又是何物?
不管是什么,但二者似乎并无太大差别,价格上面自然也应该相差不大!
张世平率先反应过来,不由得瞪大双眼,一脸急切的上前拉住秦峰问道:“殿下,您说的是真的?”
秦峰点了点头,随即便当着众人的面,开始现场烧制玻璃。
其实烧制玻璃并不难,顺天城背靠洛水,有的是河沙!
其中含有大量的石英,再加上武库炼钢所用的高炉。
材料、温度都能得到保证,就只是实际操作便可。
至于最后的注模,那就更简单了!
印刷《三字经》的时候,三十六伶人就已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随随便便搞些精致的模具,对他们而言,简直不是太难!
要不然,仅仅三天时间,秦峰如何能烧制出如此数量的玻璃?
古代没有这样的技术,所以琉璃大多是天然的,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
可如今琉璃能批量烧制,这价格自然也得降一降。
“老张,现在你觉得定多少价格合适?”
这问题可难住张世平了!
这好似水晶一般的琉璃,姑且就叫玻璃吧。
一旦流入市场,自己敢以信誉保证,绝对会引起轰动!
本来就可以批量制造,若价格定的太高,毕竟只能挣少部分人的钱……
要是定的太低了,又实在对不起玻璃的精美。
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