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准吴王参与朝政,共商国事(1/1)
奉天殿上,朱雄英冷冷的环视四周。
这些人大多都是文臣,一个个的年迈昏庸。
张口闭口的仁义道德,但实际上做起事来却个顶个的没用。
“行了!”
“都起来吧!”
直到他如此说了,这些人才如蒙大赦一般的起身。
不过,却是再也不敢看朱雄英和朱允熥一眼。
尤其是刚刚那个出言弹劾朱允熥的大臣,此刻更是远远的把自己藏在了大臣们的身后。
低着头,不敢言语。
看到这一幕,朱雄英心中更加的失望。
与此同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也慢慢的烙印在了他的脑海之中。
这些人,要换。
但也不能这么轻而易举的换掉。
还得想个办法才是。
与此同时,朱允熥感激的看了自家大哥一眼,旋即才慢慢悠悠的将那滚落在地的人头,给重新收了起来。
那手法极为熟练,自始至终都没有半点嫌弃或者惧怕之色。
这一幕,自然也落到了不少老臣们的眼中。
他们也算是看着朱允熥长大的,自然知道他从前是个什么性子。
难不成……
这小子上了一次战场之后,真的转变了?
做完这一切之后,朱允熥像是这才想起还有重要的事情没做似的。
他赶忙对着朱元璋跪拜下去,道。
“启禀陛下,我已将那西域国王的首级斩下!”
“特此来为陛下献上!”
朱允熥低着头,语气铿锵。
那模样,像极了一个真正的将军,从尸山血海中冲杀出来的将军。
龙椅上的朱元璋满意的看了他一眼。
“不错,不错……”
他连道了两声不错,语气中的满意更是任谁都能听得出来。
旋即,朱元璋对着一旁的朱雄英道。
“雄英啊,你看该给什么样的赏赐比较合适啊?”
这话的意思,便是让朱雄英自己做决定了。
朱雄英并没有意外。
今日朝堂之上赏赐吴王之事,本就是他和朱元璋私下里定好的。
不过这个赏赐的名目,倒是要好好想想才是……
下方,户部尚书傅友文先是朝着四周望了一眼。
然后站出来道。
“陛下,虞王殿下。”
“眼下大将军和常将军还未归来,这军功还未清点,现在便赏赐吴王是不是为时尚早?”
朱雄英点点头,其实傅友文这话说得倒也言之有理。
不过……
他看着傅友文,然后脸上泛起了一丝笑容。
“谁说本王和陛下要赏赐的,是吴王立下的军功?”
此话一出,那满朝文武登时就愣住了。
不是军功?
那还能是啥?
也没听说过吴王立下其他的功劳啊。
看着他们这幅疑惑的模样,朱雄英道。
“此次要赏赐的,乃是吴王对宗室的功劳!”
傅友文看了他一眼,一脸疑惑。
宗室?
对宗室的功劳?
“虞王殿下还请明示。”
看着这老头儿咄咄逼人的样子,朱雄英倒也不恼。
“诸位可还记得吕氏?”
听到这个名字,大臣们心里一惊。
这个名字是可以在奉天殿上提的吗?
之前发生在太子府的事情,他们这些位高权重的要员们,或多或少的都清楚一点。
也清楚这个吕氏,或许和懿文太子朱标之死有关。
可这吕氏,不是之前便在那场大火中丧生了吗?
大臣们心中疑窦丛生,他们自然是不清楚吕氏和九天宫之间的联系。
只当是吕氏早就死在了那场大火之中。
不过,朱雄英却是没有给他们解惑的想法,而是直接道。
“吕氏从那场大火中逃生后,死性不改,意图对我大明国本不利,甚至不惜与那些前朝余孽为伍。”
“此事被吴王发现,于前日将潜入京城的吕氏斩杀于太子府中。”
“这,到底算不算是大功一件呢?”
说到这里,朱雄英笑眯眯的看向了傅友文。
后者似乎还没有从震惊之中恢复过来,一脸沉思的模样。
平心而论,朱雄英说的这些东西,实在是太过于惊世骇俗了。
吕氏,和前朝余孽有染?
而且那句意图对国本不利,他们可是听得清清楚楚。
什么叫对国本不利,用脚指头都能想清楚。
不就是想扶持朱允炆再次上位?
不过朱允炆这三个字,已经随着朱元璋将其下狱之后,变成了禁忌话题。
但朱雄英所表达的意思,却是已经很清晰了。
不过,震惊的不只是那些大臣们。
就连还在那里跪着的朱允熥,都疑惑不已的看着自家大哥。
不知道朱雄英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唯有龙椅上的朱元璋,似乎看出了一点什么似的,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模样。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那吴王殿下力挽狂澜,可真是大功一件了。”
想了想,终于回过神来的傅友文这般说道。
不过他说话的同时,却是一直在看着上面的朱元璋。
像是在求证着什么似的。
朱元璋何等人物,自然明白了这家伙的意思。
他倒也没有隐瞒,只是点了点头。
“没错,此事的确是吴王的功劳,就连咱也是昨日晚些时候才得知的。”
“待咱赶过去,一切早已结束。”
他这般说道,让下方的大臣们频频点头,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也随即烟消云散。
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那应该就是真的了。
此刻,唯有朱允熥还没有反应过来。
等等,什么时候吕氏成他杀掉的了?
昨日在太子府中的一幕,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不论是吕氏,还是那九天宫的潇妃,不都是死于朱雄英之手吗?
而他,顶多只是纠缠了那吕氏一时片刻罢了。
他满心疑窦的朝着朱雄英看去,却见朱雄英给他投去了一个让他放心的目光。
随即,朱雄英看向了再无半点异议的满朝文武。
“鉴于吴王之功。”
“本王提议,准吴王参与朝政,共商国事。”
文武百官不可置信的看着朱雄英,又看看面无表情的朱元璋。
然后又看向了那个同样一脸迷茫的吴王。
什么情况?
封了吴王,下一步不是被派去封地,而是参与朝政。
再然后,又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