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御前军事会议(三)(1/1)
崇祯在简单听完内廷的汇报后,便即刻返回了前殿与军令司众人一起用膳。
众人见到皇帝回来,纷纷起立迎接。
“无须多礼了,都坐下用膳吧,今天还有很多事情要议,人是铁饭是钢,先吃饱再说。”崇祯一边摆手,一边笑道。
在场的人都经历过天启党争,如履薄冰、圣意难测都是常态。
众人如今见到皇帝如此随和,内心感动也油然而生。
片刻后,众人用膳完毕,工作继续。
孙承宗拱手说道:“陛下,军令司已将方才旨意皆已下发。”
崇祯没有直接回应孙承宗的话,而是走到了舆图前,用平缓的语气,说道:“诸卿,你们知道朕最担心的是什么吗?”
军令司众人听到这个问题,面面相觑。
皇帝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除了北直隶的战事,还能担心什么?
孙承宗拱手说道:“请陛下明示。”
“皇太极这次豪赌,足以证明皇太极不是个无能之人,诸卿切不可轻敌。
令朕担心的,不出三天,皇太极便会攻克遵化、三屯营,然后不会去理会关宁援军,而是一鼓作气,直接绕过蓟州城这座坚固高城,然后沿着三河-通州,直插京城。
这样,就算他要分兵守遵化、三屯营,那也是无关痛痒了,因为京城已经吸引了大明援军的全部注意力,不会有人想到要去收复遵化、三屯营,断其后路了。
这时候他皇太极,就是想打的时候就打,想和的时候就和。”
军令司众人再次被崇祯的话冲击到了。
孙承宗当即第一个表示不可能:“陛下之忧,恕臣直言,乃杞人忧天!
皇太极毕竟是孤军深入内地,就算明军野战胜算不大,但明军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断其粮道,也不容他敢如此用兵!”
“臣附议,就算皇太极真的敢效仿霍去病千里奔袭漠北之举,但北直隶不是漠北,漠北无城,北直隶卫所密布。
他一旦再次豪赌,那大明只要调周边卫所兵及勤王兵马直接围堵,他面临的将是灭顶之灾!”作为兵书尚书王洽随即附和道。
见到孙承宗和王洽都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对皇帝此等无端推测,李标也坐不住了,拱手说道:“陛下,孙公及本兵(兵部尚书别称)所言甚为有理,还请陛下三思!”
连一贯附和圣意的周延儒,也和李邦华,一起出列,拱手起身道:“还请陛下三思!”
看到军令司众人都反对,崇祯也感头疼。
这几天所做的事情,仅限于京城,勤王诏书是早了点,但只要还没有和建虏发生正面冲突,他自认为蝴蝶效应还不算大。
故军令司众人给出的理由,远没有真实历史的说服力大。
倘若真实历史上,遵化-蓟州-三河-通州一线的兵马真能起阻敌作用,那皇太极也太快了点,从十一月初一攻遵化开始,十一月十五就已经到了通州。
通州离北京有多近,看官老爷们可以在评论区给一下答案。
仅仅十五天,皇太极就几乎能见到紫禁城的城墙了。
无论史书上面是真是假,崇祯除了相信,别无他选。
即使头疼,崇祯也要尽可能说服众人,在这一切还没有发生之前,做好防御计划。
对于刚设立的军令司,崇祯也不想过度强行使用天子权威,对于自己的基本盘,还是要能谈则谈。
崇祯在心里叹了口气后,用商量的语气说道:“诸卿所言,不无道理,但孙卿,还记得在平台,你和百官说的宋金海上之盟吗?”
“老臣记得,金借海上之盟窥得宋朝虚实,然后……”
“然后便有了靖康之变,至此之后,宋朝谈金色变,苟且偏安,岁岁纳贡!”崇祯此时语气已然激动。
众人连忙跪伏于地。
崇祯不管他们的反应,继续说道:“朕清楚,诸卿也清楚,如果要取得能配得上此次豪赌的价值,皇太极的目标只能是京城。
皇太极此次进犯如此迅速,便是断定明军只敢守城,不敢野战。
如此,为了京城,为了让大明也谈金色变,他会不惜再次豪赌,直接梭哈!”
跪着的众人心中顿时骇然,虽然听不懂梭哈的意思,但是他们已经完全明白了皇帝的中心思想。
皇太极为达目的,将会不择手段。
崇祯语气已经明显激动了,高声说道:“朕决不允许建虏将战火烧到京城附近,朕的目标,是要让他们付出切实的代价!卿等可明白?”
众人不敢犹豫,连忙应道:“臣等明白。”
崇祯平复了心情,语气复为平缓,说道:“都起来议议吧。”
“诸卿,朕的意思,你们已然明白,朕也要和皇太极一样,也豪赌一次。
赌大明的命运,赌朕与诸卿的命运。
纵然这个赌字很不好听,可又找不出一个更恰切的字代替它。
可真到了要下注的时候,又禁不住心乱如麻,忐忑不安,朕想那皇太极从沈阳出发前,也是如此。
然而又乱个什么呢?既然选择了赌,就要义无反顾。
前宋骨气被打没了,然大明不是前宋,决没有怕输的道理!
朕与诸卿下注的手,不能发抖啊!”
皇帝的话,换个平民百姓来,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既然皇帝都下了决心,作为臣子,更作为天子近臣,此刻也断不能再露怯了。
李标首先表态:“陛下,内阁那边臣会尽量去说,与内阁一起控制好朝局,使陛下无朝堂动荡之忧。”
“阁老如此,朕心甚慰。”
“为陛下分忧,乃臣子本分。”
孙承宗咬了咬牙,出列拱手道:“陛下,既如此,老臣已有初步御敌谋划,请陛下允准。”
“孙卿但说无妨。”
孙承宗拿起指挥木棒,在舆图上一边比划,一边说道:“遵陛下之意,绝不让建虏将战火蔓延到京城,那依臣之见,要下严旨明令,以三河为界,敢有后退者立斩,其以上各级主官皆依级定罪。
“善!孙卿且说欲守三河之意。”
孙承宗用指挥棒指着舆图,肃然说道:“守三河可以阻敌西奔,也可以遏敌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