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 章 分工明确(1/1)
哑女单手抱着婴儿,拉着柱子走了出来,站在了瘸腿男身旁,看着杜若盈盈的笑着。
杜若接过他手中的户籍,草草的翻看了一下。
户主名叫全贵,也就是瘸腿男人。
哑女名李秀娘,男孩叫全大柱。
杜若放下碗筷,看着秀娘怀中的女婴问道,“这孩子呢?上面怎么没有她名儿?”
婴儿紧闭着眼睛,蠕动着小嘴,在李秀娘怀中睡得香甜。
全贵解释道:“回小姐,孩子太小了,太早起名儿怕压不住,所以都没那么早上户的,我们乡下人都这样。”
“哦~”
杜若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伸手捏了捏婴儿肉嘟嘟的手掌,“养得还可以,是个有福的。”
小小的人儿收拾得干干净净,脸上的婴儿肥肉嘟嘟的看着就惹人喜欢,蜷缩在母亲的怀里没有受到丝毫外界的影响,一看就是被家里人精心养护出来的。
全家人得到赞扬面上一喜,纷纷弯腰道:“谢小姐夸赞。”
杜若抬手制止了他们的行为,眉眼微抬,淡声道。
“我叫杜若,这位是孟祈山。以后别叫我小姐了,叫我东家就行。趁天色还早,你们一家人收拾收拾搬到旁边的院子来吧,也算是有个照应。”
“行,听小……东家的。”
全贵连连点头,转身就想回家收拾行李。
杜若招手,“秀娘和那小娃留下。”
“啊?”
全贵的身体僵住了片刻,有些担心的看了秀娘一眼。
秀娘笑着对他摇了摇头,主动站到了杜若身旁。
柱子扯了扯全贵的衣角,“快走吧,爹。”
姐姐既然已经收留下了他们一家,没必要再对娘和妹妹下手。
全贵恍然醒悟,连声应到:“好好好,这就走。”
待父子俩相携离去后,杜若端出了事先舀好的白米饭,递到了秀娘面前,“吃吧。”
“阿……呜……”
秀娘慌忙摆头,不敢接下这碗米饭。
“给你的就是你的,随便你吃不吃。”
杜若也不催促,和孟祈山俩人就着酱菜吃得开心。
秀娘抱着孩子木愣愣的站在一旁,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一碗米饭移不开眼。
直到杜若和孟祈山进食结束,准备收拾碗筷时,她才如梦惊醒般抢过杜若手中的空碗。
“阿阿阿……”
她小心翼翼的将婴儿放在地上,确保孩子还在熟睡后,立马收拾起桌上的碗筷来。
“你……”
孟祈山张口想要阻止,却被杜若按了下来,“她要做就做,你要是没事儿干,就去隔壁搭把手。”
秀娘有眼力见,她不可能阻拦。
她用粮食养着这一家人,自然也需要他们的回馈,而不是等惯出白眼狼一样的存在时再后悔。
“那行,你自己在家小心点。”
孟祈山看了一眼厨房忙碌的秀娘,带上砍刀就出门了。
全贵一家的东西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一些工具,和全贵舍不得扔掉的好木材。
手艺人就是这样,赚点钱都花在了材料上。
现在村民们都走了,这些料子丢了也可惜,留下也只是占地方而已。
孟祈山推门而进的时候,正好看到全贵一脸不舍的摩挲着手上的木料,他眉尾一跳,想起了柱子下午的话。
“你会木工?”
全贵放下手中的料子,憨笑着应道:“会的,就是靠这些吃饭呢。二东家是想打什么东西吗?你尽管吩咐,这些料子放这儿也是浪费了。”
想起自己在院子里琢磨了一整天还没折腾出个花样来的板车,孟祈山的脸色瞬间就变了,“先收拾吧,等会儿再说。”
父子俩看孟祈山面色不好,也不敢追问,只是加快了收拾院子的动作。
等全贵和柱子收拾妥当,跟着孟祈山回到院子时,秀娘早已经将房间里里外外给清扫了个遍,甚至还拿起杜若收集回来的布条和骨针纳起了鞋垫。
女婴中途醒过一次,秀娘抱起来喂过奶后又沉沉的睡了过去。
而杜若则是捧着一杯沏好的黄芪水,认认真真的看着秀娘穿针引线。
“东家,我们收拾好了。”
全贵看了一眼埋首缝制的妻子后,迅速的收回了视线,老老实实的拉着想要上前的柱子站在原地。
“柱子,去打水去。老全你就按照大家的身高体型编几个合适的背篓出来,没问题吧?”
杜若放下手中的茶碗,把几人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孟祈山斜了一眼院里初具雏形的板车,“那我做什么?”
“你?”
杜若坐直了身体,疑惑的反问道:“你不是要打个板车出来吗?”
“……”
孟祈山罕见的扭捏起来,张了好几次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全贵顺着他的视线一看,便知道这位二东家在纠结个什么劲儿了。
就这个板车的工艺,还没等上官道呢,估计就得散架了。
他赶紧上前一步,躬身道:“还是我来吧,二东家要是不嫌弃,就帮我打打下手。”
杜若无所谓的摆了摆手,“随便你们吧,最多两天,我们就要上路了,你们抓紧点就行。”
全贵一愣:“两天?这时间未免太紧了些。”
光是这个板车就得花费他一天的时间去打磨,再加上东家要求的背篓,两天时间属实有些太紧了。
杜若坚持着,“就两天,我们已经耽搁太长时间了。”
后山的东西已经被她和孟祈山摸得差不多了,再往里深入也有些困难,没必要死耗在这儿。
树挪死,人挪活。
她们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还是得尽快寻回户籍,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落脚。
“行,没问题。”全贵皱着眉头坚定的答道。
杜若见他有了成算,满意的点了点头,起身夺走了秀娘手中的垫子,将那碗米饭塞了过去。
“天不早,明天再过来吧。”
“阿……”
秀娘再次想要推拒的时候,却被杜若连人带娃的推搡了出去。
“回家休息去吧,有事儿喊一声就行。”
两人合力将那一家四口“赶”出院子,上了门栓后,才松松垮垮的回到堂屋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