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 白虎堂(1/1)
万历48年夏月,气候一如既往的反常,前半个月三天两头下雨,即便不是下雨吧,老天爷也是呕愁着脸,有时还掉几滴极细极细的眼泪,好像有什么极度伤心的事情,让人心里不畅快。
况且王皇后的大丧之期还没结束,民间的嫁娶虽然因为皇上的恩典不禁止了,可是有官身的依然在期限之内。青楼会馆那是高压线,谁也不敢触那个霉头,偶尔在家里和妻妾们偷偷喝上两杯,也怕走漏了风声,实在是憋屈的很。
到了后半月,天又是响晴响晴的,不见一丝儿云彩,大太阳明晃晃的挂在天上,照得人眼晕。刘景仁到宫里跑了一趟,给徽媞打了一针,算是彻底放了心,他在大太阳底下走出宫来,一边用手揩着脸上连珠似的汗珠,一边埋怨自己的倔脾气。
徽媞扇着扇子坐在床上,脚下放着宫里储藏的冰块,依然热的敞开了衣衫,露出白花花的胸膛,艳红的肚兜上浸出一层汗渍 。这个死女子,越来越不把自己这个男人当回事了。
走的时候,徽媞指派小德子驾着马车送自己回去,可是自己怕人闲话,给回绝了。
现在怎么样呢?遭罪了吧?
到底还是顶不住,出了东安门,叫了一辆马车,钻进去,飞也似的赶回家去。
回到家里,洗了一个凉水澡,把身上的热汗冲下去,刚刚和老婆说不上两句话,兵部车架司的一个小吏就满脸荒汗的跑进来,说是黄部堂叫他去一趟。
要不是听着这位小吏从北京跑到密云,又从密云跑回北京,实在可怜,他是真的不想去,兵部现在找他能有什么正经事,有那么多总兵、巡抚,好事能临到他?
要想对付土默特,他只能暗中想办法!
走过东江米巷,拐过太医院前的两棵高大的松树,向北走到头,右手就是兵部。
那位小吏把车停在兵部前面的大院里,带着他穿过前院,直接迈进兵部的白虎堂。
他心中一愣,瞟了门前两个穿着彪子云松补服的八品武官一眼,发现他们目不转睛,面色木然。
走进中门,门首坐着一个年纪略长的五品飞骑尉,那位小吏低声和他说了几句,然后退出去了。
那飞骑尉瞄了刘景仁一眼,把他的名字在本子上登记完毕,两手在他的腋下和腰间检查了一遍,就带着他进去。
穿过一道长廊,尽头是一个很大的厅堂,抬首就看见一个两人高的的红木黑边儿白虎下山墙屏,上面是红木錾银的“虎啸山林”匾额。下面一张长桌,桌上铺着一张蒙古坤御图,三位部堂正在图上指指点点,低声议论着什么。
看到刘景仁进来,三个人停了下来。
刘景仁正要大礼参见,黄部堂摆摆手,“不必多礼!怀惠(刘景仁的字),来,过来。”黄部堂指着桌子上的坤御图说:“行可(行可是兵部左侍郎杨应聘的字),你先把土默特的形势给怀惠介绍一下。”
刘景仁和兵部左侍郎杨应聘并不熟悉,他举起手轻轻做了一个揖,杨应聘面沉如水,点了一下头,说:“今年正月二十五日,是土默特人的兴畜节,这一天,顺义王正在参加为兴畜节举办的盛大游行法会,走到离王宫约800步的顺义街被人暗杀。
至于是谁干的?据锦衣卫传回的消息,可能是建洲人指使,素囊台吉干的。消息不敢确定,是因为顺义王死后,大贝勒卓尔贝泰封锁消息,引起了王位之争,衍没了证据。”
“顺义王死后,素囊台吉和二贝勒索书理以讨逆之名进攻板升城,赶走大贝勒卓尔贝泰,各自占有阪升城的一半,演起了齐桓公的子嗣“束甲相攻”的旧戏(典故:指的是齐桓公小白晚年,几个儿子为争夺权利,穿起铠甲互相攻伐,将齐桓公封闭在皇宫里活活饿死,尸身生蛆的惨事儿。)。逼的多年不视事儿的三娘子出山,才缓和了局面,埋葬了顺义王。”
“今年五月,素囊台吉联合投降建州大金的喀尔喀炒花部,在板升城北二十里的碱沟伏击了二贝勒的主力骑兵四个千人队,不得已二贝勒退出板升城,回到驻地翁观城。”
“五月中旬,素囊台吉又继续追击大贝勒卓尔贝泰,在大青山腹地,联合炒花部、兀良哈部打败了怯薛军的五个千人队,将卓尔贝泰赶到了东土默特,也就是兴州一带。”
“到了六月中旬,素囊派遣使者追到了东土默特,搜捕逆贼卓尔贝泰,东土默特左旗台吉捉尔木不敢得罪素囊,暗中放卓儿贝泰离开,到古北口还是和素囊台吉的骑兵队发生了一点冲突,不过好在及时入了关,来到京城。”
左侍郎杨应聘说完以后,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
右侍郎王世贞接过话头,用手中的一根柳木杆指着大桌子上的坤御图说:“东土默特在兴州、大宁一线,距离京城仅四百多里地,西土默特在大阪升、翁观山一线,距离山西也在四百里左右,两地都是我们的战略要冲。现在建洲人把手伸进来,这是要掐住我们的脖子呀!这种局面显而易见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王侍郎情绪激动,话语中带着自己明显的观点,他一双眼睛盯着坤御图上的土默特几个字,柳木棍敲得桌子“邦邦”响。
刘景仁原本对他今天的兵部之行是糊里糊涂的,现在听到两位侍郎的话,他有些明白兵部的意思了。再联想起他手中的情报来源,东西土默特的内战形势就像一部电影清清楚楚地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他的心中有一股莫名的兴奋。
这个时候,兵部尚书黄嘉善坐在椅子上轻轻地泯着茶水,他微寐着眼睛,稍胖的方脸上带着一种沉着和冷静。
“你说对于土默特这种变故,我们该怎么办?”平时温和的王侍郎就像一个生气的孩子,脸上充满了一种欲除之而后快的神情。
刘景仁实际上非常喜欢王侍郎这样的性格,可是作为一个国家兵部的首领,最重要的不是这种单纯的像孩子一样的心性,而是冷静的判断,坚定的执行和遇到挫折不屈不挠的性格。
兵者,诡道也。为了追求胜利无所不用其极,才是一个军人应有的品性。
“那还用问,干就是了。这么好的机会,哪能让它错过!”刘景仁说。
黄尚书听到刘景仁的回答,脸上浮现出一种温和的笑容。他回身从旁边的一个文书柜里抽出一个明黄色的批复袋,隔着桌子递给刘景仁。
“小伙子,看看这个。”
刘景仁看到这个明黄色的绸袋,就知道这是皇上批复过的东西。他解开两边捆绑着的丝绦,打开绸袋,取出一个诏奏批复袋来,诏奏袋上有水印的皇上的御宝。
打开批复袋,里边是一个用绫缎裱皮的诏令:
“兹令密云卫指挥使刘景仁总兵蒙古戡乱之事,有便宜行事之权,宣府、山西两镇着令相助,此诏!”
后边是万历皇帝草体的签名和私人印章,翻过一页,是御宝。又翻过一页,是司礼监的批复,最后一页,是兵部的行文和大印。
刘景仁看完以后,面色凝重,站起身来,啪的行了一个军礼,“愿为我皇驱使,即使肝脑涂地,也要完成圣命。”
兵部尚书黄嘉善满意的点点头,“小伙子,说说你的想法吧。”
“蒙古之乱,平定不难。难在把我们的势力稳稳地安插在那里。这一仗,打垮素囊不是目的,让我们的势力在兴州、大宁和大板升生根发芽才是目的。”
刘景仁的话显然引起了三位部堂的注意。
左侍郎杨应聘叹了一口气,说:“小伙子,打仗关乎着生死。岂不闻“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兴州,乃四战之地。要想站稳脚跟,谈何容易呀!”
兵部尚书黄嘉善并没有那么悲观,他望着刘景仁说:“年轻人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蒙古戡乱的目的是把建州女真插的那只手剁掉,能够恢复太祖的荣光,当然是更好的啦。”
右侍郎王世贞接过话头:“诏令下达以后,兵部会同时给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发去调兵照会,吏部最迟半个月会将出兵的装备银拨付给你,回去抓紧时间准备,争取八九月份出兵蒙古,荡平草寇。”
“是。”
刘景仁提着盛有皇命的袋子从兵部里走出来。
他并没有找马车,反而站在红彤彤的大太阳底下,侧身仰望着巍巍的红墙和红墙上翹檐高耸的角楼,心里像装了一个秤砣一样沉甸甸,这个任务该怎样完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