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流民(1/1)
赵津南一路上见到了很多城外流民,乞丐,失去家园的流民比乞丐也好不了多少,至少乞丐不用到处流浪,寻找活路。
乞丐们活动少,体力消耗的也少,但是也基本上也都是瘦骨嶙峋,皮包骨头的,指不定哪天就凉了。
至于流民,刚开始或许还能带一些财物,粮食,可是呆在原地会被催收各种赋税,只能背井离乡,远离故土。
路上碰到的这些流民基本上没什么精神。
“大爷,行行好吧,我家驴蛋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赵津南的前路被人给拦了下来,一个老妇人就跪在了他的前面,旁边还躺着个半大孩子,已经是饿得快不行了,周围距离了一个流民小队伍。
赵津南拿出一个罐子来,里面是一些流食,给这孩子吃别的东西,估计很难消化了。
这狗日的世道,眼前一幕让人看了于心不忍,但却无可奈何,想要改变这个世道,基本上除了推翻这个腐朽的王朝没有他法,靠当今的皇上还是百官,那不现实。
远处更有挺着大肚子的人,不过看样子基本上是活不下来了,大多数人都是破衣褴褛的,大冬天冻的瑟瑟发抖,也就是冬日的阳光还能给这些人些许慰藉。
对于“大肚子”的人赵津南也有所耳闻,人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树皮什么的都是会吃的,可是树皮吃完吃什么?
那就真的只能是吃土了,观音土,名字虽然好听但真实情况十分残酷。
观音土这个东西可充饥,但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吃了以后腹胀,难以大便,少量吃不致命。
尽管不会饿肚子,但由于没有营养,人还是要死。
这几个“腹胀”之人基本上是没救了,只是早晚的问题。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周围流民很快就被聚拢起来,至于身残和吃观音土的赵津南基本上不会管,吃观音土的早晚会死,他不会浪费他的粮食。
至于身残之人,有一技之长的也是照抚对象。
这个时候必须得心狠起来,他不是神,粮食也不是无穷无尽的,能够救一部分人已经很不错了,至少现在也就只能这个样子。
这个时候就是这么残酷,他虽然有些心软,但是理智告诉他,必须得心狠起来。
“老爷,剩下这些人怎么办,就这么不管吗?”章秋显然也是有些心软,他也是从流民过来的,知道那种苦。
“也许你觉得我不近人情,可是我们有多少粮食可用呢?粮食足够的话我无所谓,可现在不是不够吗?再说了今天这个口子一开,以后怎么办,大家都心软,所有人都收了,这以后怎么办,越来越庞大的流民队伍,无法补充作战人员,会拖死我们的,达不到最终目标,那到时候死的就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
赵津南静静的看着他,就这么镇定的说道,其实心中也起了很大的波澜。
“想要成事,有时候必须得学会取舍”
说道最后,赵津南甚至变得有些凛冽,甚至到最后谁做那个位置他都可以无所谓,但是既然来到了这里,他就必然得有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甚至绝对的自由,毕竟基本上是回不去了。
这个前提之下,新的社会制度,法则的建立那就是必须的。
换句话来说,就是推翻这个已经烂到根上的的王朝。
“是,老爷,我明白了”
章秋低下了头,他根本就改变不了什么,抗拒不了。
“你和钱一不同,你心地比较善良,心比较软,要是钱一在这,他就绝对不会问出这个问题来,可是有些问题总得解决,要是有人能够带领大家都过上好日子,那我还做这么多谋划发展干什么。”
赵津南今天显然是对章秋有些不满意,甚至于话匣子都停不下来。
“要钱我有钱,要地我有地,要人我有人,要粮我有粮,我买块地,建个大号府邸,买些下人,娶个妻子,纳几房小妾,不好吗?可是你们行吗?靠皇上还是靠朝廷里的百官,还是靠士绅?”
“给你们机会,你们中用吗?”
对于章秋的问题,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而是赵津南感觉他的权威被挑战了,被怀疑了,也可能是他敏感了,但是这种苗头不能有。
只要有他在,那手下队伍里只能有他一个声音。
“回头自己想一想,如果过不了这一关,以后指挥队伍的事情就先搁置一边,我不能因为你的心软而把手下士兵的性命交给你,因为我们以后肯定是要和后金鞑子正面对抗的,甚至是面对上百万的流民队伍,犹豫间可能就会成千上万人死去,你明白吗?”
章秋还是好苗子的,只是性格使然,像杨超,李大壮他们,滑头的滑头,木讷的木讷,但是绝对不会对他的命令有什么疑问。
“回去以后想一想,你心软的问题我也不想强行压住,我有时候也会心软,但是我不能这么做,我希望你跟我一样,能够明确目标,做出取舍”
赵津南感觉话有些重,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了,前面城里应该有我们的人,先把收拢的这些流民交给他们运回去,先做事”
赵津南带领着他们收拢了一部分流民,至于叫驴蛋的半大孩子,已经算是缓过来了。
妇人千恩万谢,叩头不已,赵津南并没有感觉到些许欣慰,反而有些凄凉。
他带走的这一些人或许能够活下来了,但是剩下的那些人,基本上也就只有这么一两天的命了。
赵津南心中暗骂不已,这群不干人事的贪官污吏早晚要对他们进行清算,不用别的刑法,就活活饿死他们好了。
正想着,队伍已经来到了城里,这里已经算是诸城县了。而此时已经过了中午,太阳还算温和,要不然就这些流民,早就冻死了,哪有今日。
现在大明朝廷已经到这种程度了吗?在这山东地阶,还能有食用观音土的,作为后世人,生活在承平年代,赵津南实在想象不出,人究竟是得逼到什么份上才能如此,真的去吃土。
他的想法真的应了那句话:何不食肉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