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元始创法明道途,鸿钧讲道惩六耳(1/1)
紫霄宫中,元始一边听鸿钧讲道,一边梳理自身之道。
一时之间,元始周身异象纷呈,威势惊人,引起了讲道之中的鸿钧道祖的注意。
鸿钧道祖见此亦是大吃一惊,内心感慨万分。
“元始道友,当真无愧盘古三清之威名,确是不凡!”
“不过,天道注定道友你乃玄门引路之人,此次你能在此悟法,亦是机缘所致,但具体能领悟多少,又领悟到什么程度,那就要看道友的造化了。”
“这也许是贫道打破桎梏的机会......”
震惊之后,鸿钧也未多做停顿,只是面上的微笑愈发浓郁,随之便继续闭眸张口,专心讲解大道。
只见鸿钧头顶之上造化玉碟浮现,旋转之间便有无尽道韵弥漫,在鸿钧暗中控制之下,尽皆在元始三人身周盘旋。
此时,元始周身异象却是逐渐收敛,乍眼一瞧之下,尽显朴素无华,好似凡俗,感觉不出丝毫修为。
但是,其眼眸开阖间,一道道雷光闪烁,惊雷炸响,万千道则神龙盘旋飞舞。
身影朦胧间,元始仿佛畅游在大道的海洋之中,遵循本能,追寻着道之本源,遨游其间感悟道之真谛。
便如同那置身混沌之中的远古神魔,昏昏沉沉之间仿若沉睡,似生非生,似死非死。
元始置身这玄妙境界,一时之间,失却了时间,逆乱了空间,遗忘了天地,迷失在光明与黑暗之间,甚至忘记了自身……
心间只余一片空洞,失却遗忘了那一切的一切……
只得任由那极致的大道之力缓缓侵蚀他的肉体,吞噬他的神魂,冻结了他在世间存在的所有痕迹……
只余那本尊所分化出来那一丝本源意识,犹如风中残烛般在那里苦苦支撑。
识海深处,一方大印在神魂之中沉浮,散发出蒙蒙微光,守护住他最后的生机!
随着时间长河的变迁,不知又过去了多长时间。
有可能只是一瞬间......也可能是千年万年......亦或是亿万年......
此时,元始识海深处的那一丝本源意识,也似乎越来越隐晦了,逐渐丧失了敏捷的思维之力,变的愈发迟钝......
倏忽间便见元始面容开始腐朽,身形变得枯槁,生机一点点的消逝,似乎随时都会寂灭,化道为虚不存于世。
但他的元始之道却是成功溯本归源,直达道之源初,回归了本源。
此处万道沉寂,无尽玄奥犹如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此时,元始所悟万道,尽皆重归于元!朔返为始!
仿若回归了天地未开,大道未生的虚无之地。
此时,鸿蒙未判,大道不存,更遑论三千大道?
但寂灭之中又蕴含着浓浓的生机。
随着元始那最后的一丝意识重归寂灭......
在这万物寂静之中......
突兀的——
咚~~
咚~咚~~
咚咚~~
一阵微不可察的心跳之声遥遥传出。
这道心跳之声,便犹如宇宙初开,鸿蒙初判的第一声大道之音。
随着这道先天道音的出现,元始悟道之境内的枯寂荒芜,便犹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无尽生机,不断滋润蕴养着那即将枯竭的神魂与肉身......
一瞬间,元始便是骨肉重生,变的满面红光,生机亦是盎然,筋皮骨脏血尽皆熠熠生辉,与寂灭之中蕴生出造化。
元始周身的气息愈发雄浑,越来越强,越来越壮大......
他便犹如混沌中的魔神,威压天地......
而元始那混沌中的意识亦是重新复苏,恢复了思考,察觉到神魂之中的变化,内心激动万分。
经此一事,自己在元始之道上,终是跨出了那最为艰难的一步。
今后自己的寻道之路将尽皆坦途。
待自己将此次悟道所得稍加梳理,便可悟出专属于元始之道的修炼之法。
其中将承载自己所悟元始之道的传承,可使修炼之人融尽万道,归返本源,终成源初,一元复始,万千大道尽皆归于元始,元始之道亦能演绎众道。
此法,万灵尽皆可修,无关资质高低,唯悟道而已,参悟融汇的大道越多,其修炼速度亦是越快。
若机缘所至,甚至可以囊括万道,融进万物,开创新的大道之路。
但能够开创新道之人也唯有那些天资卓绝之人,亦或是那些坚韧不拔气运无上之人......
毕竟,求道之路本就艰难万阻,非大机缘、大造化之人尽皆只能沿着前人开创的道路前行,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道。
也唯有寻到了自己的道,才算是走上真正的寻道之路啊!
就在这时,正在讲道的鸿钧神色陡然一变,却是突然感觉到,洪荒之中某处好像有人正在利用神通窃听。
微阖双目,却是惊疑一声,发现自己随手之间竟然无法推演出其来历。
“咦?有趣,当真有趣!”
随后便暂停讲道,专心演算起来。
鸿钧一停,殿中众人便先后从入定悟道的状态醒转,许多人虽然面露意犹未尽的神色。
甫一醒转,便欲拜谢鸿钧传道之恩,却发现鸿钧道祖周身道韵流转,竟然眼眸微阖,好似在演算着什么。
一时之间尽皆惊异万分,默算之下却是仅过去了千余年,心间更是疑惑。
不是说此次讲道三千年吗?为何仅千余年便不再继续了?
此时云台之上的鸿钧道祖却是对众人的疑惑丝毫不予理会,仅是在那专心推算着。
而元始见到,云台之上鸿钧在那默默推算着什么,心间一动,好似想到了什么,面上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看来应该是那混沌魔猿四分所化的六耳猕猴在利用天赋六耳神通偷听了吧!”
果然,就在这时,鸿钧脸色一冷,一声冷喝传遍洪荒。
“哼!好一个孽畜!”
"即心无诚意,又无缘来紫雪宫听道,却又如何凭借天赋神通在那偷听!”
“自此凡入我门下,学吾道法者,切记法不传六耳。道不可轻传!”
说话间,鸿钧袖袍随意一挥,仿若穿梭了时空似的,一道攻击便落在了洪荒中某不知名山谷之中。
其内一只长着六只耳朵的灵猴惨嚎一声,委顿在地,耳朵更是溢出缕缕血丝。
仿佛就是一个小插曲般鸿钧教训完六耳猕猴之后,便继续讲道。
紫宵宫众人亦是将鸿钧道祖的话谨记于心,这确是几乎断送了六耳的寻道之路。
这也是为何自鸿钧讲道之时便出世的六耳猕猴,竟然打不过那仅出世几百年的灵明石猴的原因。
此时洪荒之内,六耳猕猴藏身之所。
“你这泼猴,当真是胆大包天,连那圣人讲道谁都敢偷听,就真的不怕死么?”
“还是你以为你那六耳神通真是万能的?能够蒙蔽圣人感知?”
“真不知道你到底是如何想的。”
一个丰神俊朗的道人自虚空浮现,摇头苦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