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战与不战(1/1)
整个伐秦联军都打了败仗,几乎所有诸侯都是损兵惨重。
然而大多数诸侯却都没有埋怨这一场战争,只因为这些诸侯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相应的好处。
虽然麾下的士卒阵亡了不少,但是他们名下的土地却增长了。
虽然这些土地不在他们自己的治理之下,但是这些土地的产出却可以替他们抵消朝贡天子的赋税。
每年少交一些税,在某种程度上也等于提升了本国的实力。得到了实质性的好处,这些诸侯当然高兴。
而那些不高兴的诸侯,则已经被列国瓜分了国土与国民,就算他们有心反对,本国的军队也已经损兵惨重。
就算是天子禁军,他们也没有办法进行阻挡,更何况是所有参与瓜分土地的列国诸侯。
他们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国家被瓜分,军队被周王姬派遣东方青收编。
这些劫后余生的士兵早已经吓破了胆,他们根本没有勇气反抗。
东方青顺利的收编了六国的残兵败卒,最终得到了一支接近两万的新军。
而随着这六支军队被收编,也就意味着六个国家的消亡已成定局。
没有人在意被除去爵位的六位诸侯,他们或许被永远的囚禁于某处,或许被周王姬残忍的杀死。
最有可能的是被贬为平民,给予他们一块不大不小的土地,以供他们的宗族生活。
周天子以六国试图勾结敌国为由,将六国瓜分,各国的百姓虽然悲伤于故国的消亡,但是紧接着他们便开始庆幸起来。
毕竟天子在中原诸国百姓的心目当中,向来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而今国君背叛天子,天子没有迁怒他们这些国人,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他们又怎么会因此而怨恨?
更加令这些国民们欣喜的是,周天子新派来的臣子,颁布的第一条命令竟然便是减免三年的赋税。
如果是不同的民族与文化,蓦然间被别国统治,就算是有这些免除赋税的福利,恐怕也很难让各国的百姓归心。
然而这些国家都与周王朝相邻,文化也同出于周国。
他们的先祖都曾经是周国的有功之臣,是周武王时期册封的诸侯。
各国的百姓大多都是周人的后裔,而今不过是重新归入周国统治而已,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所以,在列国联军伐秦战败之后,周国自身的势力并没有被削减,反倒是因此而得到了增强。
然而周王姬的土地与人口虽然增长了,但是诸国联军的兵力却是大大的削弱,而今的函谷关,一共也只有七万人马。
相比较于之前的十五万之众,如今各国的兵马已经只剩下了一半。
如果不是秦寿及时罢兵,或许各国诸侯残余的兵力只会更少。
这样一支七万人的军队若是离心离德,或许还无法阻拦秦军东出。
然而在周王姬瓜分六国之后,各国诸侯再一次被利益绑架在了周王姬的战车之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国难得再次齐心协力,决定固守函谷关与秦军决战。
秦国的军队击退了诸国联军之后,打扫战场捡到了不少的兵器与铠甲。
那些原本缺乏甲胄与兵器的新兵顿时有了装备。
再加上之前的厮杀,已经让他们见识过了战场的真实面目。
所以,秦军的力量并没有被削弱,反倒是在这一战之后得到了增强。
在打扫干净了战场之后,又从周军的大营之中缴获了不少的粮草与器械。
望着那些简陋的攻城器械,墨家匠师们露出了满脸的轻蔑。
被改了十大主张的墨家,如今并非是以墨守擅长,而是以制造各种各样的攻城器械见长。
这些简陋的器械没能够入他们的眼,最终都被秦寿下令捣毁。
等做完这一切之后,白毅随即谏言道:“君上,而今函谷关还在周人的手中。我们是不是要…”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秦寿便摇了摇头说道:“经此一败之后,列国已经无力侵略秦国。
此时他们聚集在函谷关,不过是担心秦国发兵复仇罢了!
然而如今的秦国看似锐不可当,但是秦国的底蕴终归是不如那些百年以上的强国。
如果此时表露出过大的野心,必定会遭受到天下各国的群起而攻之。
至少,如今各国动用的还只是正规军,并没有动员各国的全部壮丁。
如果秦国真的出关去灭上那么一两个国家,必定会大大的刺激各国。
到时候,等待秦国的或许便不是十五万大军,而是百万联军。”
秦寿是亲自见识过百万大军的,清晰的知晓那是多么恐怖的一股力量。
不开玩笑的说,如今秦国的军队可以碾压任何一国的精锐,但是秦寿却独独没有信心能够应对那些为了保卫国家而踏上战场的“匹夫”。
这些平日里或许连购买一块布需要几枚秦币都算不清的“愚民”们,在被他们的宗族煽动,怀揣着保家卫国的信念,踏上战场之时,往往是最难被击垮的存在。
“国君的意思,便是就这么算了吗?”
白毅很忠诚,但是在听到了秦寿的这句话之后,依旧忍不住开口发问。
秦寿却是摇了摇头,我秦国自立国以来,替天子南征北战,又缴纳了无数税赋,替天子供养军队。
秦国从无愧对周国之处,却被无端斥为叛逆。
寡人无心与诸侯复仇,却不得不向摄政讨要一个说话。
白毅闻言之后躬身一拜,双手抱拳道:“末将愿为先锋。”
秦寿确实笑着摇了摇头道:“诸侯又怎敢再继续与我秦国决战?
此时派遣大军前往函谷关,倒不如让寡人率领龙骧铁骑先行。
也许不等白卿率领的中军抵达函谷关,寡人便已经收复失地也说不定呢!”